導航:首頁 > 公司代碼 > 公司發行的股票錢去哪了

公司發行的股票錢去哪了

發布時間:2021-01-09 09:38:23

㈠ 股票的錢 都去哪裡了

給你講個故事,你就明白股市大概的運作和蒸發的問題是怎樣產生的了。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 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 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 不是這樣?在市盈率高企,資產又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市盈率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

㈡ 股市的錢都到哪裡去了

股市還在高位時機構就在逐漸減倉拋售籌碼,把利潤收入口袋了,所以股市的錢其實也不能夠叫蒸發,只是到機構和大小非的帳戶上去了而已,以上純屬個人觀點請謹慎採納朋友.

㈢ 請問公司發行股票的錢來自哪裡請指點

嗯,公司發行股票的錢來自哪裡?嗯,這個一般來說的話大部分錢都來自於機構,公司在發募集自己的這個發行新股票,然後用來募集資金,然後一般都是在這個確定發行之前,提醒這個相關的機構以及一些上市公司,然後進行提前認購。你首先那就是公募基金,這個比如啊,這個華夏嘉實,南方,還有這個意義什麼什麼的,易方達。然後再然後的話就是一些銀行,工商啊,交通啊,建設啊,這些銀行他們可能會收購一些這個股票,進行作為他們投資理財的組合來豐富,因為畢竟這個在募集資金的時候,這個股票價格是面值價格,如果要是上市了之後的話,他們估計變革是會上升的。
比較核心的因素的話就是,他們認為這個與這家公司後市會繼續上漲,將募集來的資金,嗯。用於這個改善產品或者改善產品渠道之類的,會提著你自己公司的股價。
然後我說這是強勢一點的,用強勢一點的話基本上都是在上市之前的話,嗯,基本上就是提及銷售啊。如果要弱勢一點的話,它會更像普通股民進行發售,不過這個的話基本上相對來說很少,因為畢竟股民受影響受政策影響的這個程度比較高,所以說的話大部分他們是買不到的,一般都是機構有限的,如果要是他們能買得到的話,也就說明了這家股市,這家公司的發行的這個新股票基本上不行。
哦,對了,嗯,它那個發行股票的話,它是有一個上市限制的,就比如說這個只有一年或者是一年半或者兩年復制東西的,這個muji那個書上面寫的有,是符合這個證監會政策的。

㈣ 股票賣出去的錢去哪了虧的錢去哪了

股票的價格總體來說來是根自據上市公司經營狀況波動,而經營狀況又是大多數人不可預知的,
要在股票里賺錢,就要在公司發展初期投資,購入該公司股票。而在公司經營遇到困難時
出售股票,(把股票賣給不知道公司經營遇到困難的人)就像,你去把自己用了很多年
的手機,發現電池不好用了,可能很快就要報廢,這時你在手機還可以開機的時候高價
5000元把手機賣給不知情的人,別人剛買回去可能就報廢了,造成損失。
買股票就類似於買二手手機,一定要小心。
謝謝採納。。
舉例。
1。上市公司發行100股股票,每股1元。A和B各花50元,各買50股,100元到了上市公司賬戶。此時公司市值100股*1元=100元。
2,一年後上市公司發展良好,C和D也想各買50股當股東,A和B分別以每股2元賣給C和D。此時A和B除了1塊的本外,額外「賺」了1塊,,此時公司市值100股*2元=200元
3.又過了一年,上市公司經營發生虧損,沒人想當股東,C和D的股票2元出售沒人要,只能以低價1毛錢出售給E和F,此時C和D每股虧損1.9元,此時公司市值100股*0.1元=10元。

㈤ 上市公司IPO,那上市後股民買股票的現金流哪去了

1.一公司IPO後,在市場上市,股民買了這股票,那股民買股票的現金是流到哪去了?是到了上市公司的專門資金帳戶中去了嗎?
答;是的,通過證監會再到上市公司的資金帳戶。

2.那要是到了上市公司的帳戶中去了的話,那上市公司就可以提出來使用這筆現金了嗎?
答;是的

3.要是公司將賬戶中的現金都提光了,這要是股價跌了的話,這上市公司怎麼應付?
答;上市公司募集資金是用來發展的,這就跟重組一致基本上這種只會讓股價上漲不會下跌,如果幾年後要是股價跌了太多公司為了避免被退市的風險都會想辦法托盤。
B
還有種理解啊,這樣的
1.流到上市公司的現金只是IPO那天募集到的資金,這筆資金上市公司可以自己隨便用,以後股票在二級市場上市了,股價漲漲跌跌都和上市公司IPO是募集到的資金沒關系了,不互相影響,是不是這樣啊?
答;不是,比如該公司需要10億搞一個項目,發行1000萬股,價格10元募集到10億後就開始執行項目了,而後10元的價格若漲到15元公司可以盈利5元。
這樣的話,假如公司IPO時是50元,那上市公司二級市場上股價跌到了最最低價,比如0.001元,那也不會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資金量了?
答;跌到0.001元公司就倒閉了

2.那要是這樣的話,那IPO以後在二級市場上市時高出的那麼多股價,股民們買賣,這現金是怎麼流動法?
答;知道為什麼有的上市公司跟莊家合作炒作嗎?因為雙方都有利潤,莊家把股價從10元拉到50元後賣出,虧了是買進的散戶,就算股價再跌回10元公司也不會損失,但只要在10以上公司都有獲利,而且莊家還會給予一筆酬勞。股民們買賣,這現金是的流動 比如;公司經過證券交易所發行1000萬股,股民當然就是從證券交易所購買的,資金也就是先到證券交易所了。

3.這要是B理解的話,那二級市場上股價的漲跌歸根到底還是股民根據對股票分紅的預期進行的了?
答;股民是預期公司的未來發展好壞而買賣股票的

㈥ 公司上市後籌得的錢哪裡去了

上市後原始股東賺翻了,他們買的原始股一般只有1塊,但是一上市就變成了幾十塊啊,原內本是大股東持有容公司的大部分股票,但是新股申購的時候咱們買的都是大股東手上的股票啊,所以他持股比例會下降很多,因為公司上市,意味著原始大股東的控股比例下降了這話是對的。
再說說上市後籌得的錢,首先要了解公司為什麼要上市,他上市是因為他有項目做很缺錢,所以才會上市融資,所以融資的錢一般是投到了項目裡面,但是往往項目要投資的錢根本就不需要這么多,我們股票硬要給人家那麼多,就有一種現象,超額融資,這些多出來的錢就成了公司的資產了。這說的比較簡單,還涉及更深的是上市後投入項目會賺錢啊,股票改革後會有員工股啊,原始股這些的。

㈦ 股票的錢到哪去了

是「大小非」拿去了

中國股市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專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屬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去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廣大投資者無從得知具體情況。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有較多無話語權「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點警惕的對象。

㈧ 請問股票里的錢去了哪裡了

公司發行股票時,錢到了公司手裡,然後股票在股票市場的交易,錢是在買賣雙方之間運動,買者將錢給了賣者,並沒有給公司。

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8)公司發行的股票錢去哪了擴展閱讀

市場的穩定與否跟場外非官方的消息的多寡以及制約機制是否健全有密切關系。從宏觀的角度講,凡是出自官方的正道消息,都是可以用作判斷當前以及未來一個階段內市場方向的依據。

而且,無論中外的股市,總是走著螺旋式攀升軌跡向前發展,以波浪形態來講,盡管浪型由諸多起伏組成,但將周期拉長到可以考察其全貌時便不難看出:一浪更比一浪高,與之對應的是所謂「谷底」也將隨之抬高,投資者可以看看滬市自開市以來K線圖便看一目瞭然。

或者看看周邊的香港股市、日本股市、台灣股市等等。這里我想說明的是:投資者投資股市即便尚不精熟於各種投資獲利的技巧,但至少先對股市以及影響股價的諸多因素有個基本了解,然後慢慢學會綜合所有已知的知識進行自己的投資決策。

閱讀全文

與公司發行的股票錢去哪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