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崗位期權股
就是公司給予抄其經營者在一定的期限內按照某個既定的價格購買一定公司股票的權利。公司給予其經營者的既不是現金報酬,也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一種權利,經營者可以以某種優惠條件購買公司股票。
期權不是股票,期權是合同,是員工到了一定時候,有權按照雙方約定的價格,購買雙方約定的股份數。
公司可以隨意制定這個價格,一般來說,A 輪之前給的價格都非常低非常低。但後面再發放,不管是給新員工,還是給老員工增加期權,價格都要和公司當時的每股價值有一個對應。
對於創業團隊成員來說,如果期權的行權價極低,可以不用在乎期權和股票的區別。因為對公司來說,股票給出去比較麻煩,未來發展道路中會因此遇到很多不可預期的障礙,因此創業公司都會傾向於給期權,而非股票。而對成員來說,如果行權價幾乎為零,那麼我建議也要能理解公司的這個考慮。畢竟如果未來公司遇到了障礙,也是大家的障礙。
『貳』 如何選擇合適的股權激勵方式
根據你的提問,華一中創在此給出以下回答:
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對於股權激勵方式的選擇也有所不同。經邦咨詢在這里為你提供以下幾種常見的股權激勵方式以及各自的特點,以供參考。
1、股票期權
(1)股票期權是一種選擇權,是允許激勵對象在未來條件成熟時購買本公司一定數量的股票的權利。
(2)公司事先授予激勵對象的是股票期權,公司事先設定了激勵對象可以購買本公司股票的條件(通常稱為行權條件),只有行權條件成就時激勵對象才有權購買本公司股票(行權),把期權變為實在的股權。行權條件一般就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公司方面的:如公司要達到的預定的業績;二是等待期方面的:授予期權後需要等待的時間(等待期一般為2-3年);三是激勵對象自身方面的:如通過考核並沒有違法違規事件等。
(3)行權條件成熟後,激勵對象有選擇行權或不行權的自由。激勵對象獲得的收益體現在授予股票期權時確定的行權價和行權之後股票市場價之間的差額。如果股票市場價高於行權價,並且對公司股票有信心,那麼激勵對象會選擇行權,否則激勵對象就會放棄行權,股票期權作廢。
2、限制性股票
公司預先設定了公司要達到的業績目標,當業績目標達到後則公司將一定數量的本公司股票無償贈與或低價售與激勵對象。授予的股票不能任意拋售,而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是禁售期的限制:在禁售期內激勵對象獲授的股票不能拋售。禁售期根據激勵對象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期限。如對公司董事、經理的限制規定的禁售期限長於一般激勵對象。二、解鎖條件和解鎖期的限制:當達到既定業績目標後激勵對象的股票可以解鎖,即可以上市交易。解鎖一般是分期進行的,可以是勻速也可以是變速。
3、股票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就是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享有在設定期限內股價上漲收益的權利,承擔股價下降風險的義務。具體來講:
(1)公司授予激勵對象一定數量的股票增值權,每份股票增值權與每股股份對應。
(2)公司在授予股票增值權時設定一個股票基準價,如果執行日股票價格高於基準價,則兩者的價差就是公司獎勵給激勵對象收益,激勵對象獲得的收益總和為股票執行價與股票基準價的價差乘以獲授的股票增值券數量。獎勵一般從未分配利潤中支出。如果執行日股票價格低於基準價,則要受到懲罰,如股票執行價與股票基準價的價差的二分之一從激勵對象的工資中分期扣除。
4、分紅權/虛擬股票
虛擬股票和分紅權類似,公司授予激勵對象的是一種股票的收益權,而非真實的股票。激勵對象沒有所有權、表決權,不能出售股票,離開公司自動失效。
各種模式的特點和公司如何對口選擇
1.股票期權以未來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為激勵點,不需要企業支出大量的現金進行即時獎勵。所以股票期權特別適合成長期初期或擴張期的企業,特別是網路、科技等發展潛力大、發展速度快的企業採用。一方面,這種企業股價上升空加大,將激勵對象的收益與未來二級市場上的股價波動聯系起來,能夠達到很好的激勵作用,並且股票期權實施的時間期限一般比較長,一般為5-10年,所以對留住人才和避免管理層的短視行為具有較好的效果。同時,這種企業本身發展和經營的資金需求比較大,需要盡量降低激勵成本,而股票期權不需要企業現金支出,所以比較受該類企業的歡迎。當然,其他企業也完全可以採用這種模式,目前股票期權是上市公司採用最多的一種股權激勵模式,佔到80%以上。
2.限制股票的特點是以公司的業績為股票授予的條件,所以將公司的業績與激勵對象的收益聯系的特別密切。只有公司業績達到預定要求,激勵對象才可以免費贈與或低價授予股票,才能拋售股票。否則激勵計劃取消。該模式在成熟型企業中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因為該類企業在短時間內股價上漲空間不會很大,所以激勵對象的收益更多的來自於股票本身而非股價的漲幅。
3.股票增值權的授予不會影響公司的總資本和所有權結構,不涉及股票來源問題。但股票增值權大多是現金兌現,所以對企業資金壓力比較大。所以適合與現金充足、發展穩定的成熟型企業。
4.虛擬股票/分紅權模式實際上是將獎金延期支付,其資金來源於企業的獎勵基金,其發放不會影響公司的總資本和所有權結構。,同時虛擬股票受市場的影響小,只要公司有好的收益,被授予者就可以通過分紅分享到好處。但跟股份增值權模式一樣虛擬股票模式也需要公司以現金支付,公司的現金壓力較大,所以適合與現金充足、發展穩定的成熟型企業或非上市公司。
『叄』 期權和分紅的區別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人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人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肆』 股份與股權 期權有何區別各是什麼意思啊
你好,股份,股權和期權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股權
是指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通過履行出資義務而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
【2】期權
期權獲得的權利是合約買方通過支付一定的權利金購得期權合約,從而享有決定是否按照約定履行合約的權利。
【3】股份是指你的股票數量,一旦你擁有一個公司的股票,你就是這個公司的股東了,就可以行使股東的權利。一般1股擁有1票的股權,即股份代表的權利,如分紅、投票決議,參與公司重大決策的表決等。
二、限制不同
【1】股權
股權是通過出資購買股票獲得,直接獲得相應的股東權利;
【2】期權
期權想要或得股權,需要先購買標的物涉及股票的期權,在行使權力獲得相應股份後才獲得股東權利。
三、權利不同
股權即股東的權利,股權享有的是對公司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期權的買方享有的是是否按照合約約定價格行權交割的權利。
四、退出機制不同
股權,推出機制分為是否贖回、是否保留;期權為對沖、行使權利和放棄行使權利。
五、特點不同
【1】股權
股權同時具有非財產性和財產性,可分割性、可轉讓性。
【2】期權
損益具有不對稱性、非線性。期權的買方的虧損有限(權利金)而收益無限,期權的賣方相反,收益有限(權利金)而虧損無止境。
另外,期權合約的標的物可以為股票,但是不僅僅局限於股票,其標的物還能為股票指數、貨幣、債券等,按交易時間限制分歐式期權和美式期權,在投資組合分散風險過程中也要稍加留意。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伍』 個股期權價格變動的影響因素
1.合約標的當前價格: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合約標的價格上漲,則認購期權價格上漲,而認沽期權價格下跌;合約標的價格下跌,則認購期權價格下跌,而認沽期權價格上漲
2.個股期權的行權價:對於認購期權,行權價越高,期權價格就越低;對於認沽期權,行權價越高,期權價格就越高
3.個股期權的到期剩餘時間:對於期權來說,時間就等同於獲利的機會。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到期剩餘時間越長的期權對於期權買方的價值就越高,對期權賣方的風險就越大,所以它們的價格也應該更高
4.當前的無風險利率: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利率越高,認購期權的價格就越高,認沽期權的價格就越低;利率越低,認購期權的價格就越低,認沽期權的價格就越高。利率的變化對期權價格影響的大小,與期權到期剩餘時間的長短正相關
5.合約標的的預期波動率:波動率是衡量證券價格變化劇烈程度的指標。在其他變數相同的情況下,合約標的波動率較高的個股期權具有更高的價格
6.分紅率:如果標的股票發生分紅時不對行權價格做相應調整,那麼標的股票分紅會導致期權價格的變化。具體來說,標的股票分紅的增加會導致認購期權的價格下降,而認沽期權的價格上升;標的股票分紅的減少會導致認購期權的價格提高,而認沽期權的價格下降。另外,期權的到期剩餘時間越長,或預期分紅的數目越大、次數越多,分紅對其價格的影響就越大
『陸』 什麼樣的單位有年終分紅和股票期權
好多公司都有,不過現在都是私人企業,國企的話只有高管可能有。私企現在的互聯網產業公司好多都有這樣的福利。激勵員工。
『柒』 我有公司的期權,年底分紅嗎有什麼好處哦
期權的意思就是,你有權在一定時期內按期權規定的價格買入一家公司一定的股票。
如果這個期權定的你買入的價格低,就相當於到時他吧公司的股份低價賣給你,是好事。如果高的話,你不去行權也至少不虧。好處就是,你可以到時看著形勢那你自己行不行權。
期權不會分紅。但是你用期權買入了你公司的股份後,你的股份就會分紅。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源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家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利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
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一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及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
期權交易起始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由於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影響,期權交易的發展一直受到抑制。19世紀20年代早期,看跌期權/看漲期權自營商都是些職業期權交易者,他們在交易過程中,並不會連續不斷地提出報價,而是僅當價格變化明顯有利於他們時,才提出報價。
這樣的期權交易不具有普遍性,不便於轉讓,市場的流動性受到了很大限制,這種交易體制也因此受挫。對於早期交易體制的責難還不止這些。以XYZ期權交易為例,完全有可能出現只有一個交易者在做市的局面,致使買賣價差過大,結果導致"價格發現" --達成一致價格的過程受阻。
客戶經常會問:"我怎麼知道我的指令成交在最好(即公平)的價位上呢?"對市場公平性的顧慮,使得市場無法迅速吸引到更多的參與者。
『捌』 有人說拼多多原始股1萬元上市後翻800多萬是真的嗎,
這個問題的真實性還有待考察。拼多多2015年成立,只用了三年的時間,成功版上市,並從淘權寶、京東、唯品會等一眾勢頭強勁的競爭對手中,爭奪到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拼多多上市前四個月,還有投資人因為某些新聞去維權退股,結果四個月之後,拼多多一躍成為上市公司,如果那些真的有拼多多一萬股權的人,賺的就不止800倍回報了。
當淘寶等競爭對手還在爭奪主流消費群體時,拼多多另闢蹊徑,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方法,主攻競爭對手無暇顧及的三線城市以下的群體,以互動分享、拼團低價的模式吸引更多三四五線的消費人群,知名度上去之後,拼多多又通過贊助各大綜藝節目的方式,再進一步擴大品牌影響力。
(8)股票分紅對股票期權的價格有影響嗎擴展閱讀
拼多多的崛起還得益於其「新」電商模式。拼多多的「拼團」模式充分運用了「游戲化」思維。邀請參與拼單、助力砍價、分享領紅包等玩法,不僅使購物變得更有趣更快樂,也通過微信激勵的社交分享模式,大大降低了獲客成本。
同時,通過C2M(顧客對工廠)模式壓縮供應鏈條,省去了中間環節和渠道成本,能夠實現買家得實惠,廠家薄利多銷。不過,即使已經成功上市,並成為中國排名第三的電商平台,拼多多依然飽受爭議。
『玖』 擁有易泊的期權股將來能分紅嗎
不能來。
期權是一種在未來某源時間之內以特定價格獲得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利。理論上只有在公司上市後才能以行權價獲得相應的股票,繼而可以獲得相應的股票分紅。
舉個例子:
公司承諾給你2017年前以2元錢每股的價格購買10000股的期權。
那麼如果公司在2017年上市並且股票價格超過2元,比如3元,可以行使期權以2元每股的價格購買10000股,隨即可以以3元賣出獲利10000元。如果公司在2017年上市股價不足2元,可以不行權,獲利0元。
如果公司在2017年沒有上市,期權沒有任何效果。
『拾』 股權,期權;乾股,原始股的區別
1、定義不同
股權是有限責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對公司享有的人身和財產權益的一種綜合性權利。即股權是股東基於其股東資格而享有的,從公司獲得經濟利益,並參與公司經營管理的權利。
股權是股東在初創公司中的投資份額,即股權比例,股權比例的大小,直接影響股東對公司的話語權和控制權,也是股東分紅比例的依據。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源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乾股是股份公司無償贈送的股份。一般用作公司發起人的酬勞; 有時也用於贈送職工或拉攏某些有勢力的人。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在中國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級市場上以發行價向社會公開發行的企業股票。
2、靈活性不同
期權比原始股靈活,各個因素都可以設計(包括如何分期、行權價格、行權期限、對轉讓的限制)、對任何人可以多次給、還可以先讓董事會或股東會授權預留一定數目的期權(即講好公司可以為期權目的增發多少),然後管理層在這范圍內決定分給誰。
3、風險不同
對持有人來說,拿原始股一般要掏錢,而拿期權不需要掏錢,只有到行權時才需要掏錢。創業總有風險,如果創業失敗,原始股一般就變成廢紙了,期權持有人不會行權,雖然沒有收益,但至少比原始股出資人少扔些錢。這樣一比,可以看出來拿原始股要比拿期權資金壓力大,風險高。
對創業者來說,應當把自己盡可能多的資金、資源和精力投入到企業中去,才會全力以赴拚命干,因此創業者應當出資持有實股。對於人力資本高的員工用期權比較恰當,期權既不會馬上加重他的資金負擔,又讓他覺得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