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爺花34萬買理財險,8年零收益虧5萬,保險公司是否需擔責
甘肅蘭州,王先生稱岳父2012年和2015年花34萬在中國人壽買了兩份理財保險,被保險人均是其妻子,但由岳父代簽字。近日王先生取款時被告知無收益且需扣5萬欠款。經協商保險公司同意退還本金,但王先生對此不滿意。銀行方面工作人員表示,當初都是口頭說的,銀行方面無法核實情況,如果有異議的話,客戶可以去法院起訴。
投連險,是風險最高的一類理財保險。保險公司為客戶建立專門的投資賬戶,由專門的投資專家負責賬戶內資金的運作,把賬戶內的錢用於各種投資活動。獲得收益後扣除一定的費用,再把錢劃入客戶的賬戶內。為什麼說它風險最高?因為所有的投資活動都不承諾回報,沒有保底收益,收益與風險自行承擔。
保險作為一種風險管理工具,它的作用是:預防幾十年後市場利率下降,提前就鎖定一個保底收益。 既然保險公司承擔了利率下降的風險,它就不可能給我們很高的收益,大家需要理性看待這個問題。買理財除了看收益,還要看流動性,也就是說萬一急著用錢,這份理財能變現嗎?理財險的變現能力並不是很好。如果家庭成員患上急病,很可能遠水救不了近火。所以買保險還是要做到「先保障,後理財」。
⑵ 列舉八種常見的電信詐騙類型
電信詐騙是犯罪分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利用行動電話、固定電話、互聯網等通訊工具,採取遠程、非接觸的方式,通過虛構事實誘使受害人往指定的賬號打款或轉賬,騙取他人財物的一種犯罪行為。列舉其中八種常見的詐騙類型:
1、QQ冒充好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賬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
2、QQ冒充公司老總詐騙:犯罪分子通過搜索財務人員QQ群,以「會計資格考試大綱文件」等為誘餌發送木馬病毒,盜取財務人員使用的QQ號碼,並分析研判出財務人員老闆的QQ號碼,再冒充公司老闆向財務人員發送轉賬匯款指令。
3、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犯罪分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公司內部人員架構情況,復制公司老總微信昵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公司老總添加財務人員微信實施詐騙。
4、虛構車禍詐騙:犯罪分子虛構受害人親屬或朋友遭遇車禍,需要緊急處理交通事故為由,要求對方立即轉賬。當事人因情況緊急便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指定賬戶。
5、電子郵件中獎詐騙:通過互聯網發送中獎郵件,受害人一旦與犯罪分子聯系兌獎,即以「個人所得稅」、「公證費」、「轉賬手續費」等各種理由要求受害人匯錢,達到詐騙目的。
6、娛樂節目中獎詐騙: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國好聲音」等熱播節目組的名義向受害人手機群發短消息,稱其已被抽選為節目幸運觀眾,將獲得巨額獎品,後以需交手續費、保證金或個人所得稅等各種借口實施連環詐騙,誘騙受害人向指定銀行賬號匯款。
7、冒充公檢法電話詐騙: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涉嫌洗錢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國家賬戶配合調查。
8、虛構綁架詐騙:犯罪分子虛構事主親友被綁架,如要解救人質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賬戶並不能報警,否則撕票。當事人往往因情況緊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示將錢款打入賬戶。
(2)股票分紅王擴展閱讀:
除此之外,詐騙分子還有低價購物詐騙、辦理信用卡詐騙、刷卡消費詐騙、包裹藏毒詐騙等,為此公安機關通過發放宣傳單頁,現場講解等形式,向群眾介紹電信詐騙的慣用手法、作案方式以及識別、防範技巧,同時結合轄區發生的電信詐騙案例,讓群眾進一步熟悉電信詐騙案的行騙手段和作案特點,提醒廣大群眾不要輕信陌生人電話、簡訊、微信消息,遇到異常情況可及時向轄區民警反映或者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