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末上市的公司股份制怎麼定,員工要入股怎麼算,一股多少錢,怎麼分紅
樓主開的一定是有限責任公司
股份制指的是股份有限公司
是與有限責任公司相對的一種公司形式
因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不能超過50人
所以不可能吸收太多的投資
而未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可以到200人
因此能把更多的人吸收成為公司股東
但樓主所說的股份制應該是指內部員工股或者股權激勵的意思
非上市公司是不能公開發行股票的
如果要想讓所有員工都持股
員工人數又很多的話
只能私自發行內部職工股
也就是只要內部人知道
並不辦理工商登記的
相應的
員工購買的股份也得不到公司法保護
只能內部轉讓
在這種情況下
員工入股的價格通常很低
基本就是一塊錢一股
如果搞股權激勵
那就是面向少數人
這些人拿出錢來作為對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
修改公司章程把他們列為股東
然後辦理工商登記
他們的股份受法律保護
不能像上市一樣公開流通
但可以對外轉讓
這時候價格就可以定得高一些
股份的定價取決於公司的價值
公司值5000萬
注冊資本只有500萬
那一股就值10塊錢
公司的價值估算是很復雜的
作為未上市公司來講
如果有同行業的上市公司
可以參照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市盈率倍數
比如同行業上市公司市盈率倍數是30倍
作為一個未上市的公司就可以定為10倍
用這個倍數去乘公司的年凈利潤
假設是300萬
那公司就值3000萬
作為股權激勵不能定價這么搞
所以還要打折
另外一種比較簡單的辦法就是按凈資產定價
凈資產除以股份數就是每股價格了
分紅是要看每年的利潤情況的
賺了才分紅
分多少可以提前約定比例
比如年凈利潤的30%必須用來分紅
總的原則是每股分紅必須是一樣的
2. 上市公司分紅規定
1、股東的盈復余分配權,俗稱股制東分紅權,指股東基於公司股東的資格和地位而享有的請求公司向自己分配股利的權利。股東行使該權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從實體上公司需有實際可供分配的利潤。二是從程序上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得到股東會或股東大會的通過。在以上兩個條件未滿足時,股東的盈餘分配權尚只能是法律層面的期待權益。2、在公司存在可供分配利潤的前提下,如果公司長期不分紅,從程序上來說,根據《公司法》第167條規定,股東的盈餘分配權以股東先行內部救濟為原則,即股東可以提出召開股東會,討論利潤分配方案。3、股東的盈餘分配權(股東分紅權)訴訟救濟途徑:當公司具備上述的利潤分配條件,股東可以依法提起盈餘利潤分配訴訟;當公司過分提取任意公積金或以其它形式侵害股東的盈餘分配權時,任何一個股東都可以資本多數決濫用,股東大會決議侵犯股東正當權利為由,向法院提起撤銷股東會決議的撤銷之訴或確認股東會決議無效的確認之訴,同時請求分配股利。
3. 購買了股票。上市公司什麼時候才會分紅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當年有盈利了,就可以分紅。盈利多的公司分紅就多,盈利少的公司分紅就少。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並非公司有盈利就一定會分紅。如果上市公司要分紅,會提前公告的。大家及時留意一下股票公告就可以了。股票分紅會自動到賬,但具體到賬時間要看實際情況。股票分紅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發錢,俗稱為派息,一種是發股票,俗稱送股。至於要採取哪種方式,那就得看上市公司的決定。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繳納所得稅後的利潤,應按照彌補虧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提取公益金、支付優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餘公積金、支付普通股股利的順序進行分配。公司彌補虧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和公益金前,不得分配股利。公司的公積金用於彌補公司的虧損,擴大公司生產經營或者轉為公司資本。公司提取的公益金用於本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如公司當年無利潤,一般不得分紅。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 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 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4. 買原始股有什麼好處上市後有分紅嗎
1、無論該股票上市與否,只要擁有了原始股,都可以得到該公司每年的分紅派息。原始股的分紅和一般股票的分紅是一個原理的。
2、投資者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原始股,對該公司進行投資,同時享受公司分紅的權利,一般公司分紅有兩種形式;向股東派發現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而上市公司可根據情況選擇其中一種形式進行分紅,也可以兩種形式同時用。
3、現金股利是指以現金形式向股東發放股利,稱為派股息或派息;股票股利是指上市公司向股東分發股票,紅利以股票的形式出現,又稱為送紅股或送股;另外,投資者還經常會遇到上市公司轉增股本的情況,轉增股本與分紅有所區別,分紅是將未分配利潤,在扣除公積金等項費用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而轉增股本是上市公司的一種送股形式,它是從公積金中提取的,將上市公司歷年滾存的利潤及溢價發行新股的收益通過送股的形式加以實現,兩者的出處有所不同,另外兩者在納稅上也有所區別,但在實際操作中,送紅股與轉增股本的效果是大體相同的。
4、配股也是投資者經常會遇到的情況,配股與送股轉增股本不同,它不是一種利潤的分配式,是投資者對公司再投資的過程。配股是指上市公司為了進一步吸收資金而向公司股東有償按比例配售一定數額的股票,它本身不分紅,而是一種籌資方式,是上市公司的一次股票的發行,公司股東可以自由選擇是否購買所配的股票。
5. 中國的股票有沒分紅制度
中國暫時沒有強制分紅制度,唯一一條就是三年不分紅就不得再融資,這句話反過來專理解就屬是如果你想再融資只要三年內少量分紅就行,當然也有極少量講誠信的上市公司,歷年分紅不少,建議你到紅利指數樣本股里尋找這樣的股票.
6. 上市公司股票分紅和上市公司股票不分紅,有何區別
股票分紅和不分紅肯定是有區別的,雖然A股市場分紅要扣稅和除權,但最終分紅股票和不分紅股票有以下四大區別:
區別一:分紅股票證明公司有賺錢能力
上市公司股票只要有分紅能力的公司就證明公司是有錢賺的,不管上市公司是採取現金分紅還是高送轉,前提條件都是公司有賺錢的。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長期沒有分紅,或者連分紅的能力都沒有,這家公司業績肯定不怎麼樣。這些公司難道想要自掏腰包來分紅是不現實的。
但假如上市公司都不分紅,根本不存在納不納稅的問題,即使想納紅利稅也沒資格。但不管怎麼樣,有能力納稅就證明有個人所得收入,這就是區別。
總結分析
根據A股市場的實際案例得出結論,股票分紅和不分紅有三大區別,公司是否有賺錢能力;紅利是否再生投資;是否具備價值投資;當然還有一區別是納稅和不納稅的區別等等,所以股票分紅和分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7. 手上持有股票20年公司己上市一直沒人通知分紅我應該怎麼找個說法
手上持有股票二十年,公司已上市,一直沒分紅。你想要說法的話,只能找律師打法律訴訟官司來解決了。
8. 是不是公司虧損,股票就沒有分紅
不一定。
第一,如果公司當年出現虧損,而累計未分配利潤也為虧損時,公司不能對該股東進行分紅。理由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條規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
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五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公司法第三十五條規定:股東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先按照實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取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認繳出資的除外。
由此可見,如果企業當年度虧損,累計以前年度也為虧損,是不能分配利潤的,如果違反公司法分配了利潤,公司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
第二,如果公司當年度虧損,但累計未分配利潤為盈利時,公司可以對股東分紅。理由如下:
企業留存收益分為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兩部分,盈餘公積又包括法定盈餘公積(指企業按照法律規定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的積累資金,按凈利潤的10%提取)和任意盈餘公積(指經股東大會批准按一定比例從稅後凈利潤中提取的積累基金)。為了保持每年的分紅量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水平,不致出現盈利年分紅大幅度上升,虧損年分紅大幅度的下降以至於沒有分紅的局面,在盈利年份,公司會多計提任意盈餘公積,發放的股利少一點,而在虧損年份則把盈利年份多計提的任意盈餘公積拿出來發放紅利,使得每年的股利發放額度保持在一個平均水平,這是公司法所允許。
所以,企業當年度虧損,但累計未發生虧損,企業按一定金額進行了利潤分配,在分配總額未超過累計未分配利潤的情況下,相當於分配以前年度稅後利潤,按照公司法是允許進行利潤分配的。
9. 股票怎麼分紅之後,股價跌了,不等於是沒有分嗎
這是除權。
除權登記日的股東可以收到一筆分紅,除權日之後的股東就沒有這筆分紅。所以版除權後一天,不權考慮市場自身波動,市場的出價自然會低於前一天。理論上分多少紅就會自然除權多少。
比如除權前20元,每股分1元,稅後0.9元。第二天開盤時,交易所公布的除權基準價19元,但實際開出來應該在19.1元附近。這樣,前一天收盤前的股東與第二天開盤後的股東就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了。理論上兩者就沒有差異了。
(9)上市未分紅股票擴展閱讀
股票送轉以後,公司的總股本增大,每股業績降低,而市盈率卻提高了。上市公司敢於送股,推出高送轉方案,一般都是從發展角度去實施的,對於公司的預期,是可以增加流動性,做大市值。而風險在於,送股以後,如果業績不能跟上,支撐不起股價,那麼股價會下跌。
比如,一個股票總股本是1億,凈利潤是1億,每股收益1元。如果公司股價40元(市盈率60倍),那麼,公司推出10送10以後,經過除權,股價降為20元,總股本變為2億股,但初期業績還沒有提高,這時候每股收益變為0.5元,每股業績便是降低,後續一定要業績增速,才能把每股收益提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除權
10. 上市公司為什麼有的要分紅給炒股的人。一直不分紅對他的公司沒有不好的實質上的影響吧。
分紅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從你的股票市值里把錢提出來,在第二天版打進你的帳戶里權。
比如某股,今天的收盤價是30元,它說明天10股分2元,
你為了得這個分紅,今天30元的價格買了100股,現在你持有100股每股30元,
然後在今天收盤後,公司會從你的股票里提出來2元,你的股價變成了28元,現在你的股票變成了持有100股,每股28元。
被提出來的2元會有第二個交易日的早上打進你的帳戶,你的余額會多出來200元,帳戶顯示你收到分紅200元。
你以為這就完了是嗎?你錯了,這200元從你的帳戶提出來的200元,國家還要收稅,收什麼稅?分紅的所得稅。扣下來,你還得不到200元。
明白了吧,分紅就是拿你自己的錢提出來,再發給你,中間還有扣掉你的稅。
所以懂得資本操作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不一定需要它分紅,只要它的股價不段推高才是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