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教一下上市公司的限售股,在限售期間內得到分紅送股,得到的送股部分是否也跟著一起限售呢
送股是一起限售的。限售股除了限售期內不能在二級市場流通之外,其他的權內利(如投票容表決、取得股息)和非限售股是一樣的,這叫同股同權,可參見我國《公司法》。所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如此。
1、首先,分紅分兩種情況,現金分紅和股票分紅,只要是在發放分紅公告日前持有公司股份的自然人、法人都有享受分紅的權利。所以你享受分紅了。
2、其次,現金分紅是派發現金,不會影響股價變動。股票分紅是送股,送股後會除權,會影響股票的價格,但是由於你的股份也增加了,原則上除權後開市第一時點你是不虧不賺的,但是股票市場充滿了炒作,所以是漲是跌不好說,一般大盤好的情況下是會漲的,大盤不好的境況下相反。
3、分紅一般不用申報,直接向你的帳戶派發現金或者增加股份。要注意增發和配股,這是需要申購的,如果不申購除權下來可就會虧了。
2. 股票期權與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是什麼意思
先給你解釋一下什來么是限自製性股票:限制性股票是指激勵對象持有與出售作為激勵工具的本公司股票等受到一定的限制,一般是兩個方面,1股票的獲得條件(業績條件),2股票的出售(限制期即禁售期,雖然持有但不得出售以解鎖期也需要分期解鎖等。)
激勵對象在獲得限制性股票的時候,以折扣價支付現金(或者不支付現金),但他們在限制期內不得隨意處置股票。
你問的是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的意思就是沒有限制條件了,你可可以隨時把你手上的股票賣掉。
3. 一隻股票解禁意味著好還是不好
4. 請教創業板新股申購條件
創業板新股申購條件需要滿足主體資格以及企業要求。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
創業板新股申購條件:
一、主體資格,
發行人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可連續計算);
1、股票經證監會核准已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3000萬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四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3、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二、企業要求:
1、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2、最近兩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
3、應當具有持續盈利能力。
(4)公司部分股票限售擴展閱讀:
創業板新股申購注意事項:
1、創業板新股申購條件是必須擁有創業板賬戶。投資者需要接受專業機構的風險承受能力測評,這是因為創業板股票的風險性較大,同時擁有較高的收益性,對於保守型的投資者來說不太適合。
2、在開通了創業板賬戶之後,就可以申購創業板新股了。其中,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在創業板新股申購日的前二十天里需要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擁有1萬以上的市值證券,只有滿足這個條件才可以申請購買創業板新股。
3、每五千元市值可以申購創業板一個新股單位,如果市值不足五千元的話,那麼,就不能夠進行創業板新股申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創業板
5. 轉增紅利股是限售股的一部分嗎
轉贈的紅利股並不是限售股的一部分,他只是你股票擁有的,當轉贈完以後就可以隨時進行買賣
6. 大股東減持是利好還是利空啊
轉讓的對象不復同,那麼所制釋放的多空信號也是不同的,這個不能一概而論。 如是直接轉讓給二級市場的話,肯定是利空了,建議拋出。 如果是轉讓給另外一家機構或者投資人的話就是利好,可以繼續持用。說明股權結構有變更了,但是會提升業績,是大利好
7. 限售股(股票持有期超過一年)增值部分需要繳納個稅嗎
答,根據《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回題的通知》(答財稅[2009]167號)和《關於個人轉讓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財稅[2010]70號)的規定,個人轉讓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公司的股票,不符合上述文件規定范圍,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家稅務總局關於發布〈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的規定執行。
8. 不能申購新股是什麼原因
賬戶中若配額為0是不能申購。看賬戶中對應市場有沒有足夠的配額。
如何才能有配額
配額是根據投資者持有的市值配售其網上可申購額度。
要求投資者持有對應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萬元以上(含1萬元)的投資者方可參與網上發行,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以投資者為單位,按其T-2日(T日為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持有市值計算。(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多個證券賬戶的市值合並計算。)投資者滿足這個要求就會有配額啦。市值越多配額就越多。
(8)公司部分股票限售擴展閱讀:
額度計算規則
上海:每1萬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不足1萬元的部分不計入申購額度。每一個申購單位為1000股。
深圳:每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每一個申購單位為500股。
舉個例子:
比如3月30日申購深圳市場的新股,要在3月28日這天往前倒推20個交易日計算市值,在這20個交易日,持有深圳市場非限售A股市值平均每個交易日達到1萬元以上(含1萬元)就會有配額啦,市值越高配額就越多。
新股申購是為獲取股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間風險極低的差價收益,不參與二級市場炒作,不僅本金非常安全,收益也相對穩定,是穩健投資者理想投資選擇。
新股申購是股市中風險最低而收益穩定的投資方式。新股發行是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英文翻譯成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是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投資者發行股票,以期募集用於企業發展的資金的過程。
新股申購業務適合於對資金流動性有一定要求以及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如二級市場投資者、銀行理財類投資者以及有閑置資金的大企業、大公司。
網路-新股申購
9. 什麼是大小非大小非解禁的後果是什麼
小,即小部分。 非,即限售。 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反之叫大非。 解禁,即解除禁止。 小非解禁,就是部分限售股票解除禁止,允許上市流通。 當初股權分置改革時,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說,有許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暫時是不能上市流通的。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
大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兩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後,對股改前佔比例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小於5%,在股改一年後方可流通.
關於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時間關沒有明確的確定,只是業內一種通俗的說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將意味著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拋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來持有的股票可能會貶值,此時要當心.
最大的「莊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獲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東,也就是所謂的「大非」「小非」。其中作為市場最有發言權的則是控股大股東——他們對自己企業的經營狀況最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東及其他法人股東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們對公司股價既不關心,也無動力經營好上市公司。
不過,經歷去年的股改洗禮,越來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經或即將解禁流通,這些大股東們增持還是減持公司股票,能相當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總數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東,可以無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現,廣大投資者無從得知具體情況。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東分散、有較多無話語權「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點警惕的對象。
國內通貨膨脹,國外經濟危機!內憂外患!政府坐視不理造成了此輪恐慌性暴跌!現在不是政府不救,是不敢救,因為國內外環境都不好!一漲起來怕一些資金套利跑掉.到時情況更不好收場.降稅等於從政府嘴裡搶肉吃,看態度也看得出,因為股市過熱時可以"半夜雞叫",可現在股災了,全球80%股票市場是不收取印花稅的,而中國卻收出是別的收稅市場上150%的稅!下調是合情合理!股民的錢也不是風吹來的不能讓政府吸血一樣的吸走吧.
現在只能等政策方面什麼時出利好才能支持上漲,但要量能不能放大還是不能反轉.股民們靠政府救市不如靠自已,只能跟著熱點操作來降成本了,股指期貨後邊如果推出那樣一些權重股在現在的位置是一些想做期指的人必配品種,近幾天大跌中工商銀行,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和昨天中石化在異動就說明有機構在趁機吸籌.可輕倉介入.而題材股將開始補跌!!
現在沒有了政策底只能等著砸出市場底!跌破3000點也有可能!一定選好個股慎重抄底啊股民朋友們!今年反轉也不會像去年什麼股都一樣的漲了
10. 限售股是什麼
目前我國A股市場的限售股,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類是股改產生的限售股;另一類是新股首次發行上市(IPO)產生的限售股。
新股限售股是指,為保持公司控制權的穩定,《公司法》及交易所上市規則對於首次公開發行股份(IPO)並上市的公司,於公開發行前股東所持股份都有一定的限售期規定,由於股權分置改革新老劃段後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劃分,
這部分股份在限售期滿後解除流通權利限制,構成了新股限售股。這類限售股目前已經佔到全部限售股的大多數,將來還會有更多的新股限售股出現。新股上市後,新股限售股於解除限售前歷年獲得的送轉股也構成了限售股。
除股改限售股和IPO限售股外,目前市場上還有一些有限售期要求的股票,主要是機構配售股和增發股。
機構配售股是指IPO的時候,參與網下申購的機構投資人獲得的股票,這部分需要鎖定3個月到半年,然後才可以上市交易。增發股類似機構配售股,是指定向增發後的股票,需鎖定一年,才可上市交易。
(10)公司部分股票限售擴展閱讀:
地稅機關按照先建立機制和便於操作的原則,以技術制度完備作為劃斷新老限售股的界限,遵循「老股老辦法,新股新辦法」的原則,具體根據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情況,對不同階段形成的限售股,採取不同的徵收管理辦法。
即,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前形成的限售股,採取簡易的「核定(預扣)+清算」的徵收方式;證券機構技術和制度准備完成後形成的限售股,採取由證券機構直接扣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