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價值評估怎麼做
股權評估
股權轉讓過程中,股權價值評估方法
①收益現值法,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被評估資產合理的預期獲利能力和適當的折現率,計算出資產的現值,並以此評定重估價值。
②重置成本法,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該項資產在全新情況下的重置成本,減去按重置成本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積折舊額,考慮資產功能變化、成新率等因素,評定重估價值;或者根據資產的使用期限,考慮資產功能變化等因素重新確定成新率,評定重估價值。
③現行市價法,用現行市價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參照相同或者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評定重估價值。
④清算價格法,用清算價格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企業清算時其資產可變現的價值,評定重估價值。
股權轉讓價格評估方法
股權轉讓價格應該以該股權的市場價值作為基準。
公司價值估算的基本方法:
1、 比較法(可比公司法、可比市場法):
2、 以資產市場價值為依據的估值方法:典型的房地產企業經常用的重估凈資產法;
3 、以企業未來贏利折現為依據的評估方法:是目前價值評估的基本和最主流方法。具體來說有:股權自由現金流量(FCFE)、公司自由現金流(FCFF)、經濟增加值(EVA)、調整現值法(APV)、三階段股利折現模型(DDM)等。以上估值的基本原理都是基本一致的,即通過一定的處理方法把企業或股權的未來贏利折現。其中公司自由現金流量法(FCFF)、經濟增加值(EVA)模型應用最廣,也被認為是目前最合理有效的,而且可操作性很強的估值方法。
公司價值估算方法的選擇,決定著本公司與PE合作之時的股份比例。
公司的價值是由市場對其收益資本化後得到的資本化價值來反映的。市盈率反映的是投資者將為公司的盈利能力支付多少資金。一般來說,在一個成熟的市場氛圍里,一個具有增長前景的公司,其市盈率一定較高;反之,一個前途暗淡的公司,其市盈率必定較低。按照經濟學原理,一項資產的價值應該是該資產的預期收益的現值或預期收益的資本化。所以,對該股權資產的定價,採取市盈率定價法計算的結果能夠真實體現出其的價值。
2. 巴菲特如何進行股票估價
投資大來師巴菲特系統的源投資原則吧:
選股原則:尋找超級明星企業。這個原則好理解,俗語說:擒賊先擒王。
估值原則:長期現金流量折現。就是要先算好企業的內在價值。
市場原則:市場是僕人而非向導。實際上也是我們常說的,要做市場的主人,要做到自己心裡有數。巴菲特專門強調:要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這是需要長時間修煉的。
買價原則:安全邊際是成功的基石。安全邊際又是個專業術語,他認為「安全邊際」是價值投資的核心,實際上是要我們在價格低於價值到一定幅度的時候來進行投資。這和估值原則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過判斷出企業的內在價值是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
3. 如何對股票估價
大體可分為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
相對估值法有:市盈率和市凈率等;專
絕對估值法:根據公司現金流貼現屬測算和股利貼現測算。
此外還有橫向比較法:與同行業同規模其他上市公司估值比較;與該股的歷史股價進行比較等。
4. 股票估價公式計算
這個題出的有問題,這樣出的太簡單了,因為即便不考慮分紅,2年30%的收益率版(權13-10)/10,復利年化的收益率也高達14%,高於12%,因此可以買;
當然這個題正規的做法是把收率折現,與10比較,大於10就買,小於就不買;
2/1.12+(13+2)/1.12的平方。得出的結果是13.74,也就是說如果該股票2年後市價13元,且2年中每年股利2元,企業要求的報酬率12%,那個該股票當前應該值13.74元,而市場價格10元,超值,所以買入。
5. 股票價值評估
股票的價格受經濟周期、行業、財務狀況、庄股資金、前期套牢盤、品牌價值、渠道優勢等等,主要財務狀況的角度分析股票的內在價值;如果一隻股票的財務狀況好的話,其價格低於價值,總有一天在流動性寬泛的時候,會漲上去的。這也就是價值投資的魅力所在啊
格雷厄姆使得人們對股票回歸到「投資」這個概念,巴菲特繼承了格雷厄姆的股票價值投資方法。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應該從三個方面考慮: 資產價值 、盈利價值、成長性價值。
1、市凈率法:關鍵是要考慮行業風險
市凈率指的是股票的市價除以公司的凈資產所得比率。這種方法認為,股票的價值等於公司的賬面凈資產,挑選股票,就要選擇股價遠遠低於每股凈資產的股票。股票市場上股價低於賬面凈資產的公司越來越少,要找到這樣的股票變得很困難。但這套方法也有問題。例如,巴菲特嚴格按照格雷厄姆的投資理論,買進了價格低於賬面凈值的新英格蘭紡織業伯克希爾—哈撤韋公司的股票。但巴菲特很快就發現,雖然他購買的股票價格低於凈資產,看起來沒有什麼投資風險,可是正應了那句老話「便宜沒好貨」,這些公司隱藏著巨大的經營風險。道理很簡單,這些公司的股票之所以便宜,主要是因為其業務不景氣。在目前的中國股市中則體現為鋼鐵類股票,很多股票價格已經跌破凈資產價格了啊
股票價值和賬面價值之間的區別:賬面價值表明過去的累計投入,而股票價值表明的是未來預計所得;賬面價值是一個會計概念,股票價值是一個經濟概念。他用了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說明了兩者的區別:如果有兩個小孩,用相同的錢讓他們都讀到大學畢業,那麼這兩個孩子的賬面價值是相等的,可是,兩個孩子都讀到大學並不意味著他們將來前途完全一樣,這表明他們的內在價值是不同的。因此,不能根據公司的賬面價值來評估公司的股票價值。
2、市盈率法:判斷其成長性和速度
那什麼因素決定公司的股票價值呢?巴菲特認為,股票價值的決定因素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何評估公司的盈利能力呢?每股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後來,人們研究出了用「市盈率」這個指標來衡量公司的盈力能力。「每股市價」除以「每股收益」就得到了公司的市盈率。
市盈率模式又稱康貝爾—席勒模型,是由哈佛大學的約翰.Y.康貝爾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的羅伯特.J.席勒教授共同創立的一種價值評估模型。所反映的是公司按有關折現率折算的盈利能力的現值,它的數學表達式為P/E。其實,市盈率模式是現金紅利貼現模型的一種直觀的體現,集中於發現某個企業相對於目前市場上的其他類似企業而言是更更宜還是更昂貴。
巴菲特的選股策略是:在大盤大跌的時候,就大量購進市盈率在10倍以下的股票。這個方法的風險在於購買盈利不穩定的公司的股票風險更大。市盈率的高低與多種因素有關,越是業績優秀的公司,市盈率就越高。在遇到業績優秀、市盈率高的公司的時候,這時,巴菲特往往就陷入了兩難境地,不知道究競是該買還是不該買。「目標是以合理的價格買到績優的企業,而不是以便宜的價格買進平庸的公司」。巴菲特。
3、未來現金流量估值法:判斷賬面真實程度
注重現金流量表階段為了抑制公司管理層的會計造假行為,用公司未來現金流量這個更准確的盈利能力指標來估計公司的股票價值。人們普遍使用扣除折舊、利息與稅收前的盈餘(EBITDA)作為公司現金流量的近似值。實際上,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防止公司管理層的會計造假行為。只能做為選股時觀察有無假賬的參考指標。但未來現金流量估值法卻將其用於評估公司股票的價值,實在勉為其難,這樣的價值評估也不可能會很准確。
現代的財務理論界和實物界都趨向於一個共識,即企業由於經營活動中產生的自由現金流,是衡量企業財務彈性及企業內部成長能力的重要指標。雖然對現金流量分析的目的不同,對自由現金流量的定義也可能不同,但一般認為:自由現金流量是指企業經營產生的現金流量扣除資本性支出的差額;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法就是認為企業的價值應該等於未來自由現金流量的現值。
4、凈資產收益率法
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來自公司損益表中的凈利潤去除以來自資產負債表中的股東權益賬面價值所得的比率。這個指標反映公司管理層利用股東投入的資本實現了怎樣的經營效率。巴菲特多次重申,評估公司價值的最重要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越高,表明這家公司的股東投資回報率越高。
關鍵的價值促動因素是推動企業價值增長的主要因素,從經濟附加值的角度,只有當企業的投資報酬率超過資本成本時,才會產生價值(EVA)。
從經濟附加值的計算公式看:經濟附加值=稅後營業凈利潤—投資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只有投資的收益超過資本成本,投資才能為投資者創造價值。公司的市場價格有兩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營運價值,是對公司當前正在營運業務市場價值的一種度量;第二個是公司的未來價值,用於度量公司期望增長價值的貼現值。
5、剩餘收益估值法:以凈資產收益率為基礎的股票價值評估方法
剩餘收益估值法主要採取以下步驟來計算股票價值:
剩餘收益=(凈資產收益率一股權資本成本)×凈資產
股票價值=凈資產的賬面價值+剩餘收益的現值
這就是著名的剩餘收益模型。通過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的共同作用,剩餘收益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歷史成本會計在價值評估方面的不足。
6、現金紅利貼現模型:主要適用於長期投資
現金紅利貼現模型是證券分析師用來測量基於持續經營假設的公司價值的定量工具,這一模型的本質是指公司股票的價值是其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該模型認為,對於時間范圍無限長的投資者或從實際考慮,即中長線投資者,決定價值的基本因素是股息流,固定股息增長率現金紅利貼現模型只能關注公司的預期紅利以及貼現率,而在中國年輕的證券市場,廣大投資者重視的往往不是上市公司股息發放的多少,而是資本利得。此種方法主要還是適用於長線投資者。
股利貼現模型,通過將未來的股利貼現計算出股票的價值。其數學公式為:D為股票的內在價值,Di為第i期的股利,r為貼現率。根據對股利增長率的不同假定,股利貼現模型可以分為零增長模型、不變增長模型、二階段增長模型和多元增長模型。
股利貼現模型實用性分析:股利貼現模型適用於經營狀況穩定、有穩定的股利發放的企業,但因為股利發放因各公司股利政策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兩個業績和規模相當的企業,也可能因為股利政策的不同,經股利貼現模型計算出的價值出現很大的差別。對於股市中很少發放股利的公司,或者出現虧損而暫時不能發放股利的公司,該模型不是很適用。
7、貼現率法:主要用於判斷經濟周期
最簡單的貼現率,一般參照長期國債利率。貼現利息=票據面額×貼現率×票據到期期限。
貼現率政策是西方國家的主要貨幣政策。中央銀行通過變動貼現率來調節貨幣供給量和利息率,從而促使經濟擴張或收縮。當需要控制通貨膨脹時,中央銀行提高貼現率,這樣,商業銀行就會減少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就會減少,而商業銀行的利息將得到提高,從而導致貨幣供給量減少。當經濟蕭條時,銀行就會增加向中央銀行的借款,從而准備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擴大了貨幣供給量,由此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中央銀行的再貼現率確定了商業銀行貸款利息的下限。
通過對貼現率的研究,來判斷經濟周期的變化,在低谷時買進股票,在高峰時賣出股票。
6. 股票投資者怎樣計算股票的股票估價
股票合理估值從經濟理論來說,就是能取得合理投資收益的價格。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用股票市盈率來間接體現,因為正常情況下,企業的盈利水平可以體現投資者可能的收益率。就合理市盈率來說,每個行業、每個國家以及每個不同時期都有自己不同的相對合理的標准。比如新興資本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就比成熟市場高,但也不是絕對的。在我國,如鋼鐵行業,在正常情況下市盈率達到15-25之間都可以說是正常的,而銀行業因為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原因,合理市盈率可以達到30左右,有色金屬就更高了。在實踐中,我們可以通過行業內對比進行確定,並隨市場的發展隨時做出估值調整。
股票估值從心理上來說,和投資者收益預期有關。如只想保值,那麼估值就高;如投資收益率要求高,估值就可低。
股票估值中的溢價和貼水。這在中國目前市場中最常見,也最難判斷的。如一些投票由於存在重組、注資、並購、整體上市等等原因,市盈率甚至達到1000以上。這在現實操作中並不好掌握,因為這大都屬於投機現象,主要看誰進得快,也看誰跑得快。當然,也有因為行業預期好或有政策傾斜的,給予適當的溢價。如人民幣升值引起銀行股溢價,石油升價、資源類價格上漲都引起對應的企業的股票產生溢價。反之則引起貼水。
資本市場的狀態也對估值產生影響,如熊市和牛市的估值就絕對不同。國內及國際經濟形勢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國內和國際金屬期貨市場情況就直接影響到相應金屬估值,美國經濟衰退也影響了全球經濟發展,進而影響股市。
另外,是否庄股也同樣影響了個人的估值。並且由於投機現象盛行,投資者的心理素質也影響了投資者對股票的估值。
目前中國股市以投機為主、投資收益中的股利和分紅微乎其微,使得絕大多數投資者都只關注股票價格升降,而並未真正從投資上來考慮。因此,消息市的現象就非常明顯。因為有消息,而被大炒特炒的股票多的是。我們也可從新股上市中,看出中國股市的投機現象是多麼瘋狂,一隻本來就值20元的股票,在第一天上市可以炒到五六十元,經濟投資理論在此是根本不適用的。當然,這樣的後果是,也許20年後也不可能回到此價位了。
從「投機」上來估值,我們可以根據股東分布狀況,是否屬於機構重倉,主力目前在增倉還是在減倉等方面進行分析。而主力動向,主要根據盤中大單交易情況進行判斷;沒看盤的投資者也可通過盤後大單交易數據進行分析,異動大單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7. 股票估價的股票估價的模型
股票估價的基本模型
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值
估價
R——投資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
Dt——第t期的預計股利
n——預計股票的持有期數
零增長股票的估價模型
零成長股是指發行公司每年支付的每股股利額相等,也就是假設每年每股股利增長率為零。每股股利額表現為永續年金形式。零成長股估價模型為:
股票價值=D/Rs
例:某公司股票預計每年每股股利為1.8元,市場利率為10%,則該公司股票內在價值為:
股票價值=1.8/10%=18元
若購入價格為16元,因此在不考慮風險的前提下,投資該股票是可行的
二、不變增長模型
(1)一般形式。如果我們假設股利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增長,那 么就會建立不變增長模型。 [例]假如去年某公司支付每股股利為 1.80 元,預計在未來日子 里該公司股票的股利按每年 5%的速率增長。因此,預期下一年股利 為 1.80×(1 十 0.05)=1.89 元。假定必要收益率是 11%,該公司的 股票等於 1. 80×[(1 十 0. 05)/(0.11—0. 05)]=1. 89/(0. 11—0. 05) =31.50 元。而當今每股股票價格是 40 元,因此,股票被高估 8.50 元,建議當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出售該股票。
(2)與零增長模型的關系。零增長模型實際上是不變增長模型的 一個特例。特別是,假定增長率合等於零,股利將永遠按固定數量支 付,這時,不變增長模型就是零增長模型。 從這兩種模型來看, 雖然不變增長的假設比零增長的假設有較小 的應用限制,但在許多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是不現實的。但是,不變增 長模型卻是多元增長模型的基礎,因此這種模型極為重要。
三、多元增長模型 多元增長模型是最普遍被用來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的貼現現 金流模型。這一模型假設股利的變動在一段時間內並沒有特定的 模式可以預測,在此段時間以後,股利按不變增長模型進行變動。因 此,股利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 包括在股利無規則變化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 第二部分 包括從時點 T 來看的股利不變增長率變動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 值。因此,該種股票在時間點的價值(VT)可通過不變增長模型的方程 求出
[例]假定 A 公司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為 0.75 元,下一年預期支 付的每股票利為 2 元,因而再下一年預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 3 元,即 從 T=2 時, 預期在未來無限時期, 股利按每年 10%的速度增長, 即 0:,Dz(1 十 0.10)=3×1.1=3.3 元。假定該公司的必要收益 率為 15%,可按下面式子分別計算 V7—和認 t。該價格與目前每股 股票價格 55 元相比較,似乎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即該股票沒有被 錯誤定價。
(2)內部收益率。零增長模型和不變增長模型都有一個簡單的關 於內部收益率的公式,而對於多元增長模型而言,不可能得到如此簡 捷的表達式。雖然我們不能得到一個簡捷的內部收益率的表達式,但 是仍可以運用試錯方法,計算出多元增長模型的內部收益率。即在建 立方程之後,代入一個假定的伊後,如果方程右邊的值大於 P,說明 假定的 P 太大;相反,如果代入一個選定的盡值,方程右邊的值小於 認說明選定的 P 太小。繼續試選盡,最終能程式等式成立的盡。 按照這種試錯方法,我們可以得出 A 公司股票的內部收益率是 14.9%。把給定的必要收益 15%和該近似的內部收益率 14.9%相 比較,可知,該公司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
(3)兩元模型和三元模型。有時投資者會使用二元模型和三元模 型。二元模型假定在時間了以前存在一個公的不變增長速度,在時間 7、以後,假定有另一個不變增長速度城。三元模型假定在工時間前, 不變增長速度為身 I,在 71 和 72 時間之間,不變增長速度為期,在 72 時間以後,不變增長速度為期。設 VTl 表示 在最後一個增長速度開始後的所有股利的現值,認-表示這以前 所有股利的現值,可知這些模型實際上是多元增長模型的特例。
四、市盈率估價方法 市盈率,又稱價格收益比率,它是每股價格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 率,其計算公式為反之,每股價格=市盈率×每股收益 如果我們能分別估計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 那麼我們就能 間接地由此公式估計出股票價格。這種評價股票價格的方法,就是 「市盈率估價方法」
五、貼現現金流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 的內在價值的。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 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 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 由於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 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 的內在價值等於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於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 金流即在未來時期預期支付的股利,因此,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為 式中:Dt 為在時間 T 內與某一特定普通股相聯系的預期的現金 流,即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 為在一定風 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V 為股票的內在價值。 在這個方程里,假定在所有時期內,貼現率都是一樣的。由該方 程我們可以引出凈現值這個概念。凈現值等於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 即 式中:P 為在 t=0 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 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大於投 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低估價格,因此購買這種股票可行; 如果 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小於投 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高估價格,因此不可購買這種股票。 在了解了凈現值之後,我們便可引出內部收益率這個概念。內部 收益率就是使投資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如果用 K*代表內部收益 率,通過方程可得 由方程可以解出內部收益率 K*。把 K*與具有同等風險水平的股 票的必要收益率(用 K 表示)相比較:如果 K*>K,則可以購買這種股 票;如果 K*<K,則不要購買這種股票。 一股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時存在著一個麻煩問題, 即投資者必須 預測所有未來時期支付的股利。 由於普通股票沒有一個固守的生命周 期,因此建議使用無限時期的股利流,這就需要加上一些假定。 這些假定始終圍繞著勝利增長率,一般來說,在時點 T,每股股 利被看成是在時刻 T—1 時的每股股利乘上勝利增長率 GT,其計 例如,如果預期在 T=3 時每股股利是 4 美元,在 T=4 時每股股利 是 4.2 美元,那麼不同類型的貼現現金流模型反映了不同的股利增 長率的假定
8. 股票價值評估怎麼做
有人說股票的價值是凈資產,有人說是增長率,還有人說是市盈率、市夢率、MEG等等。其實,這些都不對。
我們買股票的目的是什麼?我們寧願把錢換成企業股票,目的無非是為了從企業獲得超過本金的回報。為了實現這個目的,首先我們必須要收回成本,然後是獲得超過本金以外的回報。
我們知道股權投資不同於債權投資的主要地方是,股權投資不返本付息,也不退本。那麼,如何才能夠收回投資的本金呢?只能是靠企業盈利。如何獲得超過本金以外回報呢?辦法還是靠企業盈利。
到此,我們知道股票的價值就是股票的盈利。於是,華爾街的教父本傑明和巴菲特開始研究企業的內在價值這個概念。什麼是企業的內在價值呢?就是將企業未來所能創造出來的盈利折現到現在是多少錢?
在計算內在價值時,必須預測如下幾點:1、企業的壽命還有多長?2、在其壽命內還能創造多少財富?3、未來的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這幾條很關鍵。
首先、企業的壽命還有多長?根據以往的規律,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3~5年,上市公司的平均壽命是8~12年,世界500強的平均壽命是50年以上。有人認為世界500強也是從小企業發展起來的,所以應該投資小企業,等待它成為世界500強。但是,我們還必須知道,世界500強是萬里挑一,世界500強是在擠垮數以萬計的小企業後,才能從死人堆里脫穎而出。要想從數以萬計的企業中選中未來能成為世界500強的企業,好比你在選的號碼。
其次、估算企業在其壽命內還能創造多少財富?既然是估算,就不要自欺欺人地認為是科學,所以,那些運用高等數學來估算內在價值的,並不比巴菲特的心算來的更可靠。據說巴菲特的辦公室里連一個計算器都沒有,完全憑借他的心算和驚人的安全邊界值。
最後、還必須知道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多少?為什麼要使用它呢?假如我們不投資股票,而是買國債,獲得無風險收益。但是,我們放棄了這個保守的收益,而是投資股市,這樣我們就必須把無風險收益拋除掉。還要注意,這個無風險收益率不是指現在的,而是對未來若干年內的無風險收益率的估算。
話說得有點遠了,現在說說重新評估股票價值
為什麼要重新評估股票價值?因為企業是活的,它隨著市場環境和自身發展的變化,盈利也會超出預期范圍。
不多說了,就說眼前:
眼前市場環境就要發生變化,明年有兩件制度性變革,第一件是新的會計制度實行;另一件就是內外資企業所得稅並軌。
新會計制度的實行,將使許多擁有土地和股權的企業,需要重新評估價值入賬,當然了,這只是財務上的重新計算,並不能增加或減少企業提供給股民的回報。
所得稅政策調整卻是實質性的,根據wto下新的形勢需要,國家從明年開始實行內外資所得稅並軌,對內資企業來說,相當於所得稅率從33%降低到25%。將使得股市中所有企業的盈利增高11%,這增加的11%盈利不是賬務調整造成的,而是實實在在節省下來的稅金,並且這種增加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