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運用以下哪些手段,加快處置不良資產
【手段】
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集中處置不良資產。
AMC的資產處置損失要由財政兜底並由國家承擔。
AMC可以通過幾種渠道籌措資金資本金由財政部核撥劃轉中國人民銀行發放給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部分再貸款發行金融債券。
AMC運營中可以減免稅費主要包括AMC免交在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和承接、處置因收購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
二、國有商業銀行對未剝離的不良資產的處理。
目前國有商業銀行自主性處置不良資產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採取催收追討、訴訟等手段依法收貸。商業銀行建立資產保全部門指定專人對不良貸款組織催收。
利用呆賬准備金核銷一部分呆賬貸款本息。按照有關規定原來愈期兩年的貸款可掛賬停息此後相繼改為1年、6個月、3個月。
創造性地通過債務重組、剝離、轉化等手段減輕資產風險。商業銀行可以將一部分不良資產剝離給內部的專門機構進行專業化處置商業銀行試行對企業進行資產置換即企業以股權或實物資產置換銀行債權銀行對置換資產進行經營管理。
Ⅱ 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是什麼啊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回各類銀行和信用合作答社、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基金、財務公司、證券公司、證券交易所、保險公司等實際上構成一個體系。金融機構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創造金融交易工具,在金融活動參與者之間推進資金流轉。
Ⅲ 2014年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多少
2014年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1.6%。
截至2014年末,我國銀行業金專融機構屬共有法人機構4091家,資產總額172.3萬億元,同比增長13.9%,負債總額160.0萬億元,增長13.3%;不良貸款余額1.43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60%,保持在較低水平。
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良貸款。
Ⅳ 關於銀行業不良資產的問題
「從文章可以看出,2009年年初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余額為15509億元,
而銀監內會網站裡面的2008年商業銀容行不良貸款情況表顯示2008年第四季度的不良資產余額才5681.8億元。 」我個人的理解,就是其中的字眼「銀行業金融機構」和「商業銀行」,銀行不但包括商業銀行,還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
Ⅳ 金融企業不良貸款的會計核算怎麼處理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其實樓上同志的意思是對的,但是他沒有深入給你解釋,導致你還是無法理解,雖然回答了,等於沒有回答!
貸款的減值的計提與轉回的問題與應收款項計提壞賬准備的處理原理是一樣的,下面我就給你做出詳細的解釋!
金融機構發放一筆貸款時:
借:貸款-本金
貸:吸收存款
在「貸款-本金」科目中反映的貸款是表示為一種正常預期的貸款,也就表示是一筆良性貸款,非惡性的貸款。
那麼當這筆貸款發生減值時,金融機構就會計提該筆貸款的損失准備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貸款損失准備(這一科目就相當於應收賬款減值中的壞賬准備)
那麼此時後,這筆貸款就會被金融機構認為是一種非正常的貸款了,就是認定為一種非良性的貸款了,為了將該筆貸款區分與其他良性貸款,便於管理與追收,必須要將這筆貸款「換個地」,將其從「貸款-本金」中換到「貸款-已減值」中,表示為一種不良貸款,以便於後期的管理,故有:
借:貸款-已減值
貸:貸款-本金
這筆處理表示為,正常的良性貸款減少了,即貸方記入正常的「貸款--本金」,以表示其減少,轉換成為一筆不良貸款的增加,即為借方記入「貸款-已減值」,這樣就會方便管理這些不良貸款,同時就是對這些相應的客戶降低了信用等級之用。
那麼當其最終收回了這筆不良貸款時:
不僅要以貸款收回,沖減當初計提的損失准備,同時還得通過科目中的轉換來恢復原來客戶的信用等級,再從不良信用戶中消除掉。
那麼,這個流程又是如下的:
由於當時確認為收不回來了,注銷時,全額確認了損失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金額確認)
貸:貸款損失准備(全額)
注銷:
借:貸款損失准備(全額)
貸:貸款-已減值(全額)
到此時,如果這筆款項再收不回來,就不會再有處理了,全部終結了。
但是到後來,這筆款項又收回來了,那必須得給人家恢復信用度。
按原注銷時相反的處理還原回來:
借:貸款-已減值(全額)
貸:貸款損失准備(全額)
然後再以實際收回的部分,正常做收回結轉處理:
借:吸收存款等
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提問!!!
Ⅵ 什麼是不良貸款生成率
1、不良貸款率指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總貸款余額的比重。不良貸款是指在評估銀行貸款質量時,把貸款按風險基礎分為正常、關注、次級、可疑和損失五類,其中後三類合稱為不2良貸款。
2、不良貸款的形成原因多種多樣,不外乎來自於銀行外部的原發性因素和銀行內部管理的內生性因素。
銀行外部原發性因素
(1)借款人的因素。借款人可能是內部經營不善、產品市場萎縮,也有可能是借款人借改制之機故意逃廢銀行債務,缺乏還款意識。(2)政策因素。由於宏觀經濟政策缺乏連續性,經濟波動的頻率高、幅度大,使信貸擴張和收縮的壓力相當大,在宏觀緊縮、經濟調整時期,往往形成大量貸款沉澱。(3)行政干預因素。主要表現
銀行外部因素引發不良貸款率
為地方政府壓,地方財政擠,迫使銀行發放大量指使性貸款、救濟貸款,貸款行為行政化,信貸資金財政化,直接削弱了貸款產生經濟效益的基礎。
銀行內部管理內生性因素
(1)決策失誤。銀行的高級管理人員對借款人的現狀及市場形勢的判斷偏差或失誤引起重大信貸決策上的失敗導致不良貸款的形成。(2)信貸人員素質。部分人員素質不高,難以進行貸款的科學決策和有效管理,違規放貸時有發生;在執行信貸政策方面,有的信貸人員隨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現象。(3)貸款結構不合理。貸款組合結構性失衡,如貸款投向不合理引起貸款過度集中等造成不良貸款的形成。(4)道德因素。信貸人員除了必須具備一定的金融理論、企業財務管理、法律制度等業務知識外,還必須具有誠實的品格和強烈的責任心。部分信貸員「在其位而不謀其職」工作主動性差,缺乏開拓創新精神,不能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甚至蓄意營私舞弊、違規違紀、違法犯罪,引起不良貸款的形成。
Ⅶ 誰知道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數據在哪能查詢到急~~
中國人民銀行有徵信系統,可以查
Ⅷ 商業銀行可否將不良貸款轉讓給非金融機構
可以,一般叫不良資產打包轉讓。
Ⅸ 如何解決農村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過高狀況
要提出解決問題來,首先自需要了解這種情況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這使得其承受和抵禦風險的能力較差,使得貸款的歸還沒有保障,是信貸不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農民自身信用觀念淡薄,常常想方設法賴債不還,而且從地方政府到鄉鎮政府再到農村領導班子對於這種行為欠缺管理力度,大多聽之任之,或是帶頭賴債,形成了十分不良的影響;
再次是農村金融監管存在缺陷,金融機構機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規范。
以上這些都是形成農村信貸不良率過高的因素,而解決方案就是:
首先,深化產權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機構的法人治理結構。使得現行比較模糊的產權主體清晰化,這樣可以有效防範和化解農村信貸風險。
其次呢是大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加大普法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產生法律意識,在自身上減少信貸不良的產生。
再次是建立良好的農村信貸體系。建立完善必要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和比較全備的信息綜合及反饋系統。
Ⅹ 商業銀行直接向非金融機構單位或個人轉讓不良貸款債權是否合法有效
按照我國相復關法律規定製,「報刊公告」適用主體具有特定性,只能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或銀行機構。一些人誤把在報刊登的「債權轉讓通知」理解為「公告送達」,其實只有「涉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收購、管理、處置國有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資產的案件」時「報刊公告」方可適用。在報紙上發布債權轉讓通知,不能認定為債權人履行了通知義務。若涉及非金融機構之間的債權轉讓,一定要選取合理的「通知」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