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利用互聯網金融熱來進行p2p
需要自己認真鑒別,
挑選P2P平台注意事項:
1、鑒別公司實力
不可一味看注冊資本,
平台的注冊資本可以側面的
反映出平台的部分實力,
注冊資本過小沒實力的概率很大。
但是注冊資本過大的不見得一定有實力。
還應關注以下幾點:
1.是否有金融背景或金融基因
P2P一直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重要實踐形式,歸其根源還是金融服務,只是服務方式更加快速,便民。運營團隊嚴謹的金融從業背景直接決定著P2P平台風控是否嚴謹。國內藉助傳統金融風控手段運營比較成功的P2P平台。
2.擔保公司實力是否雄厚
這種方式主要是由P2P理財平台跟第三方擔保公司進行合作,由第三方擔保公司來為平台的每一筆交易來進行連帶責任擔保。如借款人出現了逾期不付的問題,那麼第三方擔保公司將會為投資者進行一個全額的本息墊付,很多P2P理財平台都採用這種方式來做安全保障。
2、運營模式既決定平台業務內容及范圍,同時決定平台穩定性
P2P本質隸屬借貸雙方信息服務平台,國內大小平台根據自身特長出現了O2O、P2B等業務借貸模式。P2P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借貸模式,個人債務屬於無限責任;P2B是個人對企業,如果是有限責任公司可能出現倒閉和破產,債務追回就會十分渺茫;O2O屬於P2P時代的創新,直接線上對線下模式,也是相對比較安全的P2P理財模式。基本線上尋找投資人,線下尋找借款人,同時引入第三方擔保或融資性金融機構擔保及實物抵押。
三.風控很重要
首先,要看平台是否有投資擔保公司擔保,而且擔保公司的實力是否足夠強。是否有第三方資金託管。其次,單一項目募集資金總額過大,是否超出了該P2P平台交易總額的5%。即使很多都提供本息全額擔保,也有自己獨特的風險控制機制。要規避大額借貸資金或者資金池操作。
其次,取決於風險管理能力是否足夠強大。風控這塊主要做兩個工作,一個是前期借款標審定的時候對風險進行評估,如風險在控制范圍之外則一票否決。另一個是貸後進行跟蹤,定期對借款人的經營狀況進行了解、上門調查。
另外,線下催收能力也是風險控制能力的體現,這個判斷標准主要是在:
(1)對於抵押物的處理能力;
(2)公檢法社會資源協調能力 ;
(3)對於借款人心理分析、處理能力。
4、平台是否有逾期,逾期壞賬率具體情況
P2P平台是為借款人和投資人提供有效的信息撮合服務,使投資人資金最大化,借款人享受小微金融實惠。撮合借貸雙方過程中,肯定會產生一些小概率事件,這就是投資人和平台最討厭的壞賬和逾期,這種情況肯定存在,就連國內最權威的銀行業都不可避免。
② 並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談談如何認識互聯網金融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意義
1、互聯網金融行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它不僅彌補了傳統金融的「盲點」,更是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務的效率,起到為小微企業、初創型企業快速輸血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社會消費,它正在消費升級、經濟結構轉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2、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客戶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尋找需要的金融資源,金融服務更直接,客戶基礎更廣泛。此外,互聯網金融的客戶以小微企業為主,覆蓋了部分傳統金融業的金融服務盲區,有利於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2)如何利用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擴展閱讀:
主要特點
1、成本低
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供求雙方可以通過網路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無傳統中介、無交易成本、無壟斷利潤。金融機構可以避免開設營業網點的資金投入和運營成本。消費者可以在開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削弱了信息不對稱程度,更省時省力。
2、效率高
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由計算機處理,操作流程完全標准化,客戶不需要排隊等候,業務處理速度更快,用戶體驗更好。如阿里小貸依託電商積累的信用資料庫,經過數據挖掘和分析,引入風險分析和資信調查模型,商戶從申請貸款到發放只需要幾秒鍾,日均可以完成貸款1萬筆,成為真正的「信貸工廠」。
③ 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三農能力建設是互聯網金融發展關鍵點
互聯網金融看似和三農比較遙遠,但其實又非常貼切。解決幾億經濟活躍的農戶和一些貧困農戶的實際問題,我們認為有三個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個問題,是資金獲取問題。過去很多金融機構講,遠離農村市場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現在農村金融創新需要錢,錢從哪裡來這是一個問題?農村市場如何成為一個有效的市場?
在獲取資金方面,互聯網金融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邊是農村農戶優良資產,能夠由我們做好甄別信用。在信用甄別以後,他們這種小額分散的幾千、幾萬的優質資產,可以通過互聯網金融P2P方式和理財者對接。
都市的理財者把可以小額的資金通過P2P借給農戶。這種方式可以把資金打得很散,甚至一百塊錢都可以。這是一種商業的、可持續的模式,理財者可以獲得7%至11%甚至更高的回報。從它的期限來看。有的種植、養殖項目長達9個月時間,有的長達一年甚至更長時間,但這種方式確實可以對接成本較低的資金。
其實當年國開行也曾面向農村市場,做這種批發資金,但是它的基礎成本可能高達8.5%。而且這些錢從國開行開始一層一層的滲透,到最基層的農戶手裡,可能成本更高。
但今天商業性P2P卻可以達到8%至12%的回報幫助同樣的項目,這樣的出借人可獲取的回報也很豐厚,對於農戶而言成本也不是太高。所以P2P具有商業可持續性,P2P是幫扶三農走得通的路。
物聯網助力融資租賃風險控制
第二個問題,是如何在信息比較缺失的情況下,如何幫助農戶建立信用?我們認為,如果沒有農村的金融體系信用這方面的建立,資金就不會進入到農村市場。所以就要在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後的背景下,如何幫助過往信息缺失的農戶建立信譽,幫助農村市場建立信用體系。
在這方面,我們使用了物聯網的技術,協助建立信用體系。在內蒙等地,我們做基於農機具的融資租賃。農村搞產業化、集約化運營,需要十萬、二十萬、三十萬的農機具,農民買不起,就是基本的拖拉機、收割機,烘乾塔這樣的。可是如何控制風險呢?我們的農機具上面都是有GPS的,都是有標簽的,這就是物聯網概念的具體應用,農機上面都有感測器,知道它每天在哪裡,它如果動來動去的話,知道它實時情況如何。這種物聯網概念技術的應用,使得農機融資租賃業務得以順利展開。
P2P平台對接三農能力建設
第三個問題,是普惠金融、包容性金融的根本問題。即除了錢之外,還要能夠幫助目標人群做能力建設。
如果我們服務的企業是聯通、中石化[微博]這樣的行業巨頭,你不太需要告訴他如何做電信生意,如何做石油生意。但是,當我們的小金融、微金融,所服務的目標對象,是小微企業主和農戶,那麼除了給他小額的資金支持外,還要幫他做能力建設方面的幫扶,這樣才能讓他更好開展生意。
我們如何能夠幫助農戶獲取資訊、提高能力呢?如何幫助農戶把他生產的東西賣出去?我們認為,也可以用互聯網金融的方式,資訊更多的時候,是一個信息流互聯網金融平台便可以起到作用。與此同時,就現在農村農戶來講,農戶生產的東西可以用互聯網金融平台之上的一些手段和出借人有效對接。我們前段時間做的果品項目就是這樣,我們生產蘋果的農戶就可以把它的蘋果直接和理財者的需求對接起來,類似這樣基於資訊服務,基於產品的對接,幫助農戶搞能力建設。這是從資金獲取,信用建立,能力建設三個方面互聯網金融如何幫助他們,我們覺得我們有很大的空間,未來,農村金融的成長空間是巨大的。
④ 談談在互聯網金融條件下,如何創新農村金融
(一)深化涉農金融機構改革,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結合實際,確定合理的發展戰略,發揮各自優勢,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一是拓寬農業發展銀行的職能,切實承擔起政策性金融職能,使農發行逐步建成支持農業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綜合性政策銀行,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基礎力量;二是農村信用社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真正體現合作社原則,改變合作金融有名無實的狀況,維護社員或者股東的真正權益,把農村信用社辦成商業上可持續、主要服務於「三農」的農村金融機構;三是郵政儲蓄銀行要加快業務開拓步伐,依託郵政網路,確立服務城鄉大眾,支持「三農」的零售銀行定位,發揮郵政儲蓄機構網點多、深入農村的優勢,按照商業原則引導郵政儲蓄資金以適當形式迴流農村,增強其在農村地區的儲蓄、匯兌和支付服務等功能,增強其對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
(二)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強化農村金融供給。農村金融創新工作是一個涉及面廣、影響較大的工作,需要多個部門協調配合,形成合力。多部門持續不懈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金融監管、財政、稅務、工商、農林等部門要運用現代管理手段,不斷增強農村金融創新的內在激勵和政策合力。另一方面建立由政府有關部門、金融監管部門和有關金融機構共同參加的協調工作機制,從政策制定、工作協調、信息交流等方面加強對創新工作的指導、組織和協調,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三農」金融服務工作。涉農金融機構要改變觀念,加強對農村金融產品創新與服務工作的開展,豐富農村金融產品。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開發多樣化的金融產品,以適應農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滿足農村金融市場的需要。
(三)探索建立風險分散和補償機制,優化農村金融創新環境。人民銀行應依託農村地區金融機構加快為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企業等農村經濟主體建立電子信用檔案的步伐,建立健全適合農村經濟主體特點的信用評價體系。通過立法明確農業保險的地位,以利於其職能和作用的發揮。建立涉農貸款風險補償制度,補償涉農金融機構由於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等原因形成的信貸損失。建立風險分散機制,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的品種和區域覆蓋范圍,引導商業性保險公司加大對農業保險的投入,拓寬農業風險的分散渠道。鼓勵涉農金融機構把開展農村消費信貸業務作為整個信貸業務新的增長點,積極創新消費貸款品種,調動農戶和金融機構「求貸」與「放貸」的積極性。
⑤ 如何推動傳統金融與互聯網的融合發展
互聯網的融入正逐步打破傳統普惠金融中成本高、效率低、商業可持續難度大的制約瓶頸。如版何為權普惠金融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不斷提升普惠金融的覆蓋面和精準性,增強困難群眾和薄弱環節的金融可獲得性,成為這一時代的新命題。
普惠金融的創新發展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技術創新來擴大金融服務的范圍,降低金融服務的成本,控制融資風險。要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則應當依靠組織創新,形成與小微企業「門當戶對」的金融體系,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強調多業態、多樣化,又要降低這些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的門檻,通過互聯網體系,實現眾創、眾包、眾籌的有效聯動,不斷優化微型生態圈。監管、用戶和科技三根支柱,將共同推動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同時,科技也可以促進互聯網金融監管手段的創新。
⑥ 如何做好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崛起可以直接用瘋狂來形容,瘋狂的程度又可以用「炒」來形容。對於這樣的互聯網金融中國特色現象是否健康呢?風投、創業者又如何在這種瘋狂的現象中買到好公司,創業者又如何才能勝出呢?
互聯網金融為何而生
互聯網金融在中國的崛起,是因為經濟發展過快,而百姓素質、社會制度跟不上,所造成的。可以說在中國現在都在被趕著前進,而這種被「趕」,卻又是與國際市場存在較大差距所造成的。而這些被趕著的行業中就會出現包含著「炒」的現象出現。而其本質是不會有太多變化,只是一種補缺市場缺口。補完之後,自然形成一個自己的成長通道,直到有新的、更方便、更好的渠道出現才會被替代,而這個過程,就是創新自然演變的過程。而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就是因市場需求而自然形成的創新產物。所以說這個創新產物是服務市場而來,自然能存於市場,他是因市場需求而自然產生的產物。
互聯網金融前景
經濟的本質,就是讓物有價,方便流通,而這些流通的強度就是經濟強弱的本質。而讓流通如何變成更加方便和強大,就得靠發達的金融體系建設。要致富先修路,而金融就是決定經濟強弱血液。而這個血液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在於它的再造血功能的大小來決定。而再造血功能的強弱,其實就是看你如何把的本來沒有血,或者血比較少的物通過一些方法,去激活讓它變成血,或者增加血液。而互聯網金融,就是市場中一台新出現的造血機器。他讓更多的物品變成更有價值,流通更方便。能給市場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互聯網金融就是讓更多的物品能更簡單的體現出他們價值,進而讓人們更加容易的判斷其價值,進而成交流通,加大市場流通量後自然助推經濟增長,所以前景廣闊。
認清什麼是真正的「服務」才能勝出,才能成為市場的黑馬。
客戶是上帝,所以很多公司都知道服務重要,但卻有很多公司分不清什麼才是真正的服務,所以失敗。那什麼是真正的服務呢?就是服務於市場,追求服務於社會需求。這叫大服務,而只服務好自己的客戶這叫小服務。而成功與失敗的服務之間就恰恰反應在於此。
現在互聯網金融企業,急急忙忙的進入這個行業。而卻沒有分清什麼是服務,什麼樣的服務才能戰勝對手。大部分 互聯網金融公司在創立初期,都是在用高收益來吸引用戶。但卻不知,這種根本是就沒有生命的服務是無法長久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並不是給用戶高收益他們就來,看不懂你人家是不會來,你沒有服務社會人家也不會來,你給他這么高的收益,這錢投向哪,服務了什麼?沒有,都是在自融、玩龐氏騙局。
看看現在發展的好的一些互聯網金融公司吧,他們勝出並不是靠高收益,而是找到了社會需求的缺口,再去為填補這些缺口而做出發展方向。如某某貸,為了服務信用卡用戶,而放開了信用卡充值渠道,所以它的成交量非常大。有的平台為了解決用戶買房難而推出各種幫助投資者的貸款,有的為了服務三農,有的為了服務網店,等等,這些成功互聯網金融公司,他們成功原因都是他們發現了社會的缺口,再找出填補這些缺口的方法來服務社會。說得通俗點就是你要會講故事,但這個故事最好是人人都能聽懂,最好是用戶還是身在故事中,然後服務他,你就能成功,用戶的投資也會成功。如果這個故事只是虛幻的高收益,那麼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平台和投資者都沒好處。說得再大點,你會發現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其實也是為了服務中國當下市場流通不足而生的。它服務的是以市場為中心,並不是它的投資者。很多平台出現跑路都是一味的只看到投資者的需求,而沒有看到社會的需求,盲目開出高收益,結果出現資金斷鏈進而跑路。
所以,要想在混戰中勝出,要想在大市中找到一隻真正的黑馬,你就要學會如何看懂市場的故事,看懂什麼是真正的服務,什麼是小服務,你才能勝出。認清什麼是大服務、什麼是小服務,什麼是真故事,什麼是假故事,是互聯網金融公司成功最基礎的認知。
+訂閱
⑦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金融服務
「三農」工作關系國計民生,歷來是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加快農村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對於加強和改善「三農」金融服務提供了新機遇,提出了新要求。但也要看到,「三農」金融服務仍然是我國金融服務中比較薄弱的地帶,「三農」金融發展中仍存在不少兩難問題。筆者認為,做好新形勢下的「三農」金融服務,必須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問題,努力把「三農」金融服務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首先,要處理好商業化經營與社會責任的關系,這是困擾「三農」金融服務的根本問題。筆者認為,金融機構服務「三農」應該堅守兩個底線:一個是黨和國家要求的社會責任底線。金融機構特別是國有控股的金融機構開展「三農」金融服務,是履行國有資本意志的必然要求,不能單純地追求利潤最大化,風險偏好也要建立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上。另一個是商業化經營要求的保本底線。實踐證明,不計成本、不講風險地服務「三農」,會挫傷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也會削弱金融機構的長期服務能力。
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過程中,應當將這兩個底線有機地統一起來。一是堅持以發展帶動服務「三農」能力提升。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商業化服務「三農」的新路子,寓服務於發展之中。二是努力尋求商業化經營和踐行社會責任的結合點與平衡點。在對外服務上,金融機構要積極運用商業金融模式支持政策性、公益性強的「三農」發展事業;在考評機制設計上,金融機構在考核基層機構點均、人均業務量和效益時,可探索加入對服務「三農」社會責任相關指標的考量,引導金融機構積極主動地服務「三農」。三是樹立和增強「雪中送炭」的責任感。比如,在西藏、新疆等老少邊窮地區,雖然經營成本較高,但當地群眾對金融服務的需求和願望仍然較強,金融機構應堅持在這些地區設立多種服務網點,以發揚和體現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其次,要處理好關於統籌管理和放權搞活的關系。「三農」客戶具有受自然條件影響大、區域差異顯著、信息不對稱等特徵,難以與一些金融機構過於集約化的經營體制相適應,這就要求金融機構妥善處理好統籌管理和放權搞活的關系,以進一步貼近市場、貼近「三農」,提高「三農」金融服務的效率。
一是釐清各級機構的職能分工。金融機構要深入基層、員工和客戶,理清哪些事項需要總部統籌管理,哪些需要放權到分支機構,在此基礎上合理確定各級機構的經營管理許可權。二是積極穩妥地推動適度簡政放權。金融機構可以採取「試點-評估-優化-推廣」的方式,做到既放權於基層,縮短管理和決策鏈條,又「放而不亂」、風險可控。三是要做好管控引導。在具體經營事項交由分支機構負責的同時,金融機構總部也要切實加強管理、督導,形成服務「三農」的整體合力。
第三,要處理好業務發展與風險控制的關系。能不能科學而藝術地把握好業務發展和風險管理的平衡點,是決定「三農」金融服務成敗的關鍵,最能考驗出金融機構的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要堅守「三農」業務發展的風險底線。金融機構在服務「三農」的過程中,必須始終綳緊風險控制這根弦,堅持底線思維,任何時候都要將不良貸款控制在能「承受」范圍內。二是適度提高對「三農」業務的風險容忍度。金融機構應通過優化調整經濟增加值、內部轉移定價等管理考核指標,打消基層機構服務「三農」的顧慮。監管部門也應堅持差別監管,適當放寬「三農」業務不良貸款等考核指標的監管標准。三是切實加強「三農」業務專業化風險管控能力。這是應對「三農」金融業務風險大的根本之道。
第四,要處理好資源投入和效益產出的關系。現階段,農村金融資源投入大、經營成本高、效益產出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金融機構對「三農」和縣域市場增加資源投入的積極性。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努力。
一方面,金融機構要以戰略眼光來審視和衡量「三農」金融業務。金融機構要從近景、中景、遠景等不同角度進行對比分析,發掘「三農」業務的戰略價值和長期效益,做好資源投入的總體規劃。另一方面,要積極營造有利於增加農村金融資源投入的外部環境。各級政府應當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好對農村金融服務的各類財稅、保險、貨幣和監管政策支持,強化正向激勵。
此外,在發展創新型「三農」金融業務方面,一是要推動服務模式創新。重點是要強化城鄉聯動、行司聯動、境內外聯動,提供信貸、發債、票據、租賃、理財、保險等跨領域金融服務,構建新型綜合化農村金融服務新模式。二是要推動產品創新。近年來,「三農」金融產品創新聚焦在破除農村抵押擔保瓶頸上。農業銀行在這方面也進行了積極探索,2009年推出了林權抵押貸款,近三年來累計投放林權抵押貸款172億元。2014年,農行又率先在同業中推出《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三是要推動技術創新。當前要著力把互聯網金融的理念、技術和產品運用到「三農」金融服務中。
⑧ 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怎麼干
要把握好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方向和重點,突出「三農」金融服務主業,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通過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把更多的「三農」業務搬至網上,破解「三農」融資難、融資貴以及農產品進城等問題,讓更多的「三農」客戶使用農行產品、融入農行網路、享受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
在這個過程中,要緊扣三條主線:
◆ 一是基礎金融服務,通過互聯網化升級改造,把「金穗惠農通」服務點打造成多功能的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重要節點;
◆ 二是最具重要性的線上融資服務,在加快對傳統農戶貸款標准化、線上化改造的基礎上,批量化、規模化地為農村廣大客戶提供貸款,解決農戶貸款面臨的成本、效率、風險等問題;
◆ 三是電商金融服務,這是農行互聯網金融服務「三農」的重要補充,一定要有清晰的定位,做出農行特色。
要積極穩妥推進互聯網「三農」融資服務。要堅持商業銀行信貸業務運作基本原理,用互聯網手段選好戶、把好度、控好險。
要從品牌、系統、制度等方面著手,統一全行互聯網「三農」融資服務品牌,建設好互聯網服務「三農」融資資料庫,構建一整套與之相適應的信貸制度體系,做好融資服務整體設計。
要鼓勵各行開拓思路、勇於探索、積極創新,做出特色和品牌,形成百花齊放的良好局面。
要前瞻防控好互聯網金融風險,建立一套有「三農」特色的互聯網金融風險管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