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近年來發展狀況
從近三年的財務報表的主要會計數據中可以看出,雖然每年的營業收入大上體都有一定復幅度的增加。但是其中營業支出的增加幅度遠遠大於營業收入的增加量,導致營業利潤的逐年減小,其中2011年和2012年度的營業利潤的減小額達到了49.9%和46.6%。2010年歸屬於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人民幣336.26億元,同比增長2.3%,已賺保費達人民幣3,180.88億元。2011年一年新業務價值為人民幣 201.99 億元,同比增長 1.8%。公司加強償付能力管理,適時發行人民幣 300 億元次級定期債務,截至 2011 年 12 月 31日,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0.12%。2012年一年新業務價值為人民幣 208.34 億元,同比增長 3.1%。本報告期內,公司給付賠付金額達人民幣 750.75 億元,經濟補償及保險保障功能進一步凸顯。
近三年內,中國人壽繼續就人壽保險服務作為中國人壽的主營業務,由中國人壽保險公司承擔,經營范圍涵蓋壽險、人身意外險、健康險、年金等人身保險的全部領域。單頁開發了新的業務項目。如:財產保險服務是和養老保險服務。其中財產保險由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公司承擔,經營范圍主要包括:財產損失保險、責任保險、法定責任保險、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農業保險及其他財產保險業務;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以及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養老保險由中國人壽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承擔,其經營范圍主要包括:企業年金業務;個人年金業務;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以及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另外,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還有境外保險和資產管理服務,由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富蘭克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承擔,主要業務包括人壽保險、投資連結保險、健康保險、退休計劃(公積金與強積金)及基金管理、第三方機構客戶境外資產管理及投資咨詢服務。雖然公司業務明確,經營戰略也無較大問題,但由於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公司正在經受「低投資回報和高的資產減值」的階段。
2. 目前保險公司的現狀
保險公司的管理具有風險的集中性、成本的後發性、產品和服務的同質性、經營的廣泛社會性和經營管理活動的較大彈性等特點。保險公司管理創新的重點應是建立健全與公司目標高度一致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構建高效的組織管理體系,以提高客戶滿意度為導向不斷改進業務流程,持續提高標准化管理水平,大力強化和改善人力資源管理。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國內保險公司整體經營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基層公司在經營理念、內控制度、管理水平、服務創新、隊伍建設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與我國保險市場尚處於初級階段,基層保險公司內控管理制度不健全,從業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等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全面提升基層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水平,是國內保險公司應對入世的需要,也是國內保險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需要。
3. 中國保險市場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保險行業近來發展勢頭不錯,從開年至今,人身險的保費規模較去年同內期增長幅度達到容35%。另外,有不少險企的業績都超出了行業平均水平。
不過縱觀保險行業,下游市場回歸保障的理念讓投保者趨於理性,為行業帶來了規模增長的原生動力,而行業轉型結構優化,也從供給端提升了行業的發展潛力。
據《中國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的分析,雖然行業基本面雖然向好,但依舊有一些中小玩家在發展上遇到了阻礙。一些策略較為激進的中小險企,其萬能險保費在此前曾出現了斷崖式下跌,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需要調整自身策略,塑造自身的競爭優勢。
此外,我國個人代理保險行業整體產能低,一方面,代理人與保險人利益不一致,容易產生銷售誤導、詐取保費等現象;另一方面,個人保險代理人受教育程度低,過於注重短期利益,影響了保險業整體形象。
4. 中國保險業的現狀與發展前景
中國保險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 中國保險業現狀與發展前景的分析 本文已作為國際經濟學作業上交至導師處 作者地址: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4級經濟學類 郵編:450001 摘要 縱觀我國保險業20多年的發展,中國保險市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加入WTO後,中國保險業面臨著難得的機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就中國保險業的現狀、發展趨勢和前景作出分析,同時提出加入WTO後應採取的對策。 關鍵詞:保險業現狀 發展趨勢 挑戰 潛力 對策 一、 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狀況及發展趨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個以國有保險公司為主體,中外保險公司並存,外資保險公司爭相入市,多家保險公司竟爭發展的保險市場新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保險業與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一) 中國保險業在開放中不斷發展壯大,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業務快速發展。自1980年恢復國內保險業務以來,中國的保險業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2003年保費總收入達到3880.4億元,比上年增長27.1%,相當於1999年的2.8倍;保險業總資產達到9122.8億元,比上年增長41.5%;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8739億元,比上年增長51.4%。2003年保險密度為287.44元(即每個公民的平均保費),保險深度為3.33%,中國保險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局面。 2、市場體系逐步健全。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保險公司61家,其中中資保險公司24家,外資保險公司37家。按業務性質分,財產保險公司25家,人身保險公司30家,再保險公司5家,政策性保險公司1家。此外還有6家保險集團(控股)公司,2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專業保險中介機構705家,其中保險代理公司507家,保險經紀公司115家,保險公估公司83家,保險從業人員達到150萬人。 3、體制改革進展順利。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再保險公司等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革取得了重大進展。部分股份制保險公司通過吸收外資和民營資本參股,股權結構得到優化,治理結構逐步完善,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保險資金運用管理體制改革取得突破。經國務院批准,中國人保控股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分別設立了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把保險資金實行了專業化管理和集中統一運用。在探索保險資金管理改革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 4、法律法規初步完善。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頒布實施,標志著中國保險業進入了有法可依、依法管理階段。為適應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需要,2001年國務院頒布了《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中國保監會積極清理了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符的法律法規和規章。2002年頒布實施了新的保險法,與此同時中國保監會依據新保險法的有關規定,先後制定、修改了保險公司管理規定等一系列配套的規章和制度。一個適合中國保險市場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已經逐步形成。 5、保險監管逐步與國際接軌。償付能力監管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頒布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建立了償付能力預警指標體系,符合中國國情的償付能力監督制度框架初步建立。與此同時,實施了《財產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監管指標》、《財產保險公司分險種監管報表》以及《人身保險新型產品精算規定》等一系列監管規章。加強了保險業監管的制度建設。 (二)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保險業就以下幾個方面與之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1、從保險業發展的規模上看,我國保險公司的數量、保費總收入和資產總量都相對很少。規模是行業和企業發展水平的基本標志,從各方面的統計數據應該看到,我國保險業還處在起步階段。 2、從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上看,我國在這兩方面都處於相當低的水平,與發達國家相距甚遠。保險深度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年保費收入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目前,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保險深度已達10%左右。而我國2000年的保險深度為1.8%。保險密度指標是指人均保費。發達國家已達2000---3000美元,日本高達4600美元。而我國人均保費只有127.7元,約15美元,美國1600美元,人均保費是中國的107倍,日本是中國的307倍。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是衡量保險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3、從我國民眾對保險業認識的程度上看,保險觀念還較差。人們對保險在穩定社會經濟,維護個人切身利益上的作用認識不夠。主動買保險的個人寥寥無幾,整個保險業,特別是人身保險是個買方市場,迫使百萬保險推銷大軍四處奔波,推銷保險產品。保險作為市場經濟的產物,作為社會的穩定器,必須讓人們從切身利益上認識其作用。 (三)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20多年來我國保險業發展的實際狀況,預計在未來一個較長時期內,我國保險業將出現以下發展趨勢 1. 保險市場體系化。從1995年《保險法》頒布實施特別是1998年11月中國保監會成立以來的情況來看,建設和完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的步伐正在加快,一個體系完整、門類齊全、法規健全的中國保險市場體系正在建立。 2. 經營業務專業化。隨著我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深化,出口信用保險和農業保險等政策性保險業務將從商業保險公司中分離出來,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政策性保險公司。與此同時,在未來幾年也會成立專營諸如火險或機動車險業務的專營保險公司。 3. 市場競爭有序化。從1997年開始,人民銀行從整頓代理人入手調整了航意險、機動車險的退費、手續費,大力整頓保險市場,許多違規行為被制止,中國保監會成立後,進一步強調要逐漸規范市場秩序,加大對違規機構和違規行為的打擊處罰力度,取得顯著成效。 4. 保險產品品格化。在逐漸成熟的市場里,產品要佔領市場只能靠品牌+價格+服務,這就是品格化。就保險產品的品格化而言,它所包含的不僅是利益保障功能或投資功能、儲蓄功能或產品的組合功能,更主要的是它的價格水平與服務水平。 5. 保險制度創新化。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我國的保險創新內容主要包括產品開發、營銷方式、業務管理、組織機構、電子技術、服務內容以及用工制度、分配製度、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創新。通過上述內容的創新,促進我國民族保險業的發展,使國內保險公司在與國外保險公司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6. 經營管理集約化。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國內各保險公司都已意識到原來只注重擴大規模、搶占市場的弊端,而紛紛尋求走效益型道路,向內涵式集約化發展,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 7. 行業發展國際化。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下,我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是必由之路。中資保險公司也會到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加強與國際保險(再保險)市場的技術合作和業務合作,積極開展國際保險業務。 8.從業人員專業化。在國內外同行競爭的背景下,客觀上對保險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商業保險公司將更加重視人才的培養,既要培養適應國內保險業務發展需要的核保師、核賠師、精算師、專業人才,更要培養精通國際保險慣例、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競爭的外向型的人才。 二、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潛力 加入WTO後,中國保險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同時中國保險業自身又存在巨大的潛力。 (一) 中國保險業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1、外資保險公司的進入,加強了保險市場競爭程度,導致保險企業保費利潤率的迅速下滑。 2、造成一部分保費外流。盡管1995年實施的《保險法》第102條規定了「保險公司需要辦理再保險分出業務的,應當優先向中國境地內的保險公司辦理」,但實際操作時,難度比較大。目前保險監管部門要求外資保險公司自留保費不低於30%,加上法定分保20%部分,仍有50%的保費可以由外資歷保險公司安排再保險。 3、與國內保險公司爭奪一定的市場份額。外資保險公司客觀上有著資金實力雄厚,管理先進,技術服務水平較高的優勢,目前盡管在業務經營范圍上還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發展勢頭還是比較好的。從全國的市場結構看,外資保險公司所佔比重年還不到百分之一,但在開放區域內的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已接近10%,並有繼續擴大的趨勢。 4、外資保險公司由於在待遇方面有著比國內保險公司優厚的條件,會造成國內保險企業一部分優秀人才流失。 (二) 從影響保險業的發展的諸因素看,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存在巨大的潛力 1、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加,恩格爾系數的不斷降低,保險品作為一種特殊的金融消費品必然會逐步伴隨收入的增加而日益提高。 2、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保險業必將隨著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提高不斷增加。在當代世界經濟活動中,保險業越來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保險業在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重將日益增加。保險機構應充分認識到我國保險業存在的巨大市場潛力和生存空間,實現保險業從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的轉化。 3、在我國社會經濟發生重大變革轉型時期,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范圍呈日趨增長和擴大的趨勢。各種意外事故屢屢發生,天災人禍不期而至,這就為拓展保險業的發展提供了充分的依據,為保險人員推銷保險,開拓業務活動創造了有利的客觀條件,為保險業進一步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三、中國加入WTO後保險業的對策 面對中國保險業與發達國家的巨大差距及加入WTO後面臨的挑戰,我們應考慮以下對策: (一)加快對內開放保險市場的步伐,提高民族保險業的競爭力 現階段我國保險市場有兩大特徵,一是封閉,二是壟斷。針對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狀況,加快對國內保險市場開放的步伐,盡快建立一套適應市場經濟的保險機制,打破封閉壟斷的市場格局,放開內資保險市場,大膽的讓現有保險公司都加入競爭行列,實現保險市場的充分有序競爭,並充分發展。 (二)國家對保險業應實行低稅政策,進一步壯大民族保險業實力。 我國現行的保險公司稅收標準是按照保費收入每年上繳8%的營業稅、33%的所得稅和15%的調節稅。我國財政對保險公司實行攬底課稅,一定程度上影響保險公司責任准備金的積累,從而影響保險償付能力的提高。此外,政策給予外資保險公司超過國民待遇的某些政策,也會使中外保險公司處於不平等的競爭地位。以上都需要國家從政策上予以探討研究。 (三)改革我國國內資保險公司的保險經營體制和管理體制,盡快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 我國保險業產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現在內資保險公司在人事、財務等的管理上基本是舊的管理體制。由於體制僵化、待遇低,人才的使用,員工的工資收入和福利待遇還不能與外資公司相比。因此要通過改革,克服內資保險體制上的種種弊端,引進先進的管理體制和經營體制,使內資公司盡快提高企業活力,增強市場競爭力。與此同時,要盡快健全和發展有利於內資保險公司資金運用的資本市場和證券市場,拓寬國內保險業經營渠道,壯大內資公司資本實力,在積極穩妥地推進內資保險公司改革的同時,使之在公司結構和保險業務運作上盡快的與國際接軌,積極參與競爭。 (四)在競爭日益國際化的保險市場上,我國保險業要想立於不敗之地,必須建立全新的保險經營理念。 要真正培育出具有雄厚實力和國家知名度的民族保險公司,內資保險公司必須轉變經營觀念,樹立效益成本的經營思想,建立適應未來保險市場的內控機制,特別對承保質量、管理效率、防範風險能力、規范操作的程序等,都要實行嚴格管理。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苦練內功,提高風險管理及技術水平。要轉變單一的經營模式為多種形式的營銷模式,以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探索多種形式的營銷手段。要學習和借鑒國外保險公司的辦慣例,側重培育中介機構和利用中介機構展業。以提高保險服務質量為手段,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此外,國家應從政策上對民族保險公司進行扶持,在來源配置上實行傾斜政策,增強其綜合實力。 (五)積極開展保險科技創新活動,全面快速提升經營管理水平。 保險技術創新是就保險業的業務經營上,所進行的種種富於開拓性、創造性的變革。主要包括險種創新、營銷方式創新、服務項目創新等多方面。保險技術創新有利於縮小民族保險業與國際保險市場的差距,帶動保險業迅速發展,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保險需求,使我們在未來的保險市場中居於相對有利的地位。 目前,就險種創新而言,我們要大力發展責任保險、醫療保險等險種,全力開拓新險種。如分紅保險、變額保險、單一疾病和特定疾病保險。其次,就營銷方式而言,可以學習借鑒外國保險業的經營經驗,結合我們自身情況,大力發展新的營銷手段和方式,盡早為開展網路保險做好鋪墊。將發展網上保險作為21世紀的戰略舉措,為佔領網上市場做好積極鋪墊。 (六)加快培育高素質的人才 未來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民族保險業除了要注意築巢引鳳,通過尊重、優待政策來吸引人才外,更需要全方位加快現有人才的教育和培養。與此同時,要注意培育企業文化的氛圍,創造和諧寬松、團結向上的環境,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防止人才流失。 (七)完善保險法規,強化市場監督 保證保險市場健康持續發展,做到監督的全程化、動態化、持續化。同時,要加快制定入前後的相關法律法規,包括修改和完善《保險法》,對內外保險公司應實行統一監督,在監督目標、指標、手段上應避免雙重標准,切實有發揮國家保險監督的職能作用。 參考文獻:1. 喬桂明:《中國保險業發展戰略研究》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12-01 2. http://www.cnceo.com/person/show.jsp?t=692 3. 魏華林、俞自由、郭楊:中國保險市場的開放及其監管。《保險研究》,1998(7)、(8)、(9) 作者地址:河南工業大學經濟貿易學院2004級經濟學類 郵編:450001
5. 2016年上半年保險行業發展情況是怎樣的
2016 年一季度保險行業實現原保費收入 1.2 萬億元,同比增長42.18%,延續了近年來的高速增長趨勢。然而,受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資本市場波動因素影響,保險公司一季度預計凈利潤 389.36 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 55.29%。其中,產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 133.77 億元,同比減少 76.97 億元,下降 36.52%;壽險公司預計利潤總額 154.84 億元,同比減少409.36 億元,下降 72.56%。行業凈利潤遭遇腰斬顯示當前行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
當前我國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仍主要依靠杠桿融資進行投資並獲取投資利差為主,因而受宏觀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大。經濟下行造成市場投資收益出現下滑,而行業融資端負債成本相對穩定,這會導致行業整體利差收窄,對行業整體利潤水平造成負面影響。此外,市場參與主體增多加劇行業競爭,監管政策趨嚴倒逼險企調整產品結構以及准備金折現率下調侵蝕賬面利潤等因素使當前保險行業發展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
在金融同業當中,雖然近年保險行業發展較快,但相比較其他金融機構仍存在不小差距。首先是資產規模較小。雖然保險資產早已站上 10 萬億大關,但是相比同為金融行業支柱的銀行業百萬億級的資產規模仍存在不小差距,行業資產規模在金融行業整體中的佔比僅 5%左右,影響力有限。其次是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多年以來保險資金受限於行業監管約束導致投資渠道有限,資金運用收益率長期在低位徘徊,行業競爭優勢不明顯。隨著金融改革步伐加快,金融同業間的行業壁壘逐漸被打破,陸續有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憑借資本或渠道優勢,通過成立保險子公司等方式摘得保險牌照,介入保險市場競爭,比如當前的建信人壽、農銀人壽、工銀安盛、中郵人壽等。
6. 我國保險公司發展現狀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居民收入的提高,我版國汽車權銷售量將持續增長。在居民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能源、交通和空氣質量壓力不斷加大,採取限購政策的城市恐將進一步增多。但是由於各地經濟差異顯著,相應的汽車普及周期也會拉長,因此未來汽車銷量增長空間很大,而且主要動力來自中西部省份。
7. 銀行保險在我國發展的現狀和前景
一、我國銀行保險的現狀
1.我國壽險業銀行保險發展較快
在我國現階段的各種保險產品中,壽險產品(包括年金)對銀行是最具吸引力的。銀行通過提供壽險和養老保險產品,不僅可以較低成本獲得壽險產品積聚資金的優勢、分享壽險業長期增長的好處,還可以進入利潤豐厚、具有成長潛力的養老保險市場。
銀保合作,使壽險公司和銀行均實現了雙贏的局面。以建行為例,截至2001年底,其代理壽險業務實現的收入是72億元,比上年增長75%,與1997年開辦此項業務時當年業務量不足10億元相比,目前這一業務已成為建行重要的中間業務品種;2002年中國人壽1287.19億元的保費收入中有166億元來自銀行保險;平安壽險的銀行保險業務超過100億元,占其保費收入的20%;新華人壽的銀行保險增長達1200%多,甚至超過了2001年的保費總收入;而剛剛復業的太平人壽去年銀行保險收入超過10億元,占其總保費收入的70%以上,2003年其銀行保險收入更是超過33億元。
壽險業銀行保險的日趨火爆,已向各相關方面顯示出了新的跡象,即銀行保險或者說銀行兼業代理銷售壽險正成為壽險銷售中一股日漸上升的中堅力量。
2.我國產險業銀行保險發展相對不足
近幾年來,關於銀行業和保險業合作的報道不斷見諸新聞媒體,大多是關於某保險公司銀行保險業務實現多少多少保費,同比增長多少雲雲。銀行保險似乎一夜之間成熟起來,客戶好像一下子都涌到銀行去買保險了,給人的感覺似乎銀行保險在我國已經取得完全成功,保險公司和銀行實現了雙贏。事實上,在我國的銀行保險發展可以說是呈現一冷一熱的狀況,即相對於壽險業銀行保險熱火朝天的形勢而言,產險業銀行保險發展則相對不足。以遼寧省為例,據統計2002年,壽險公司佔全省銀行代理的市場份額為92.44%,而產險公司只佔7.56%,而且在開展銀行代理業務所表現出的經營理念、營銷管理、人才培養、資源利用等方面還遠不及壽險公司。此外,據2000年IMI對7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武漢、西安、沈陽)的5524個樣本的調查表明,7城市城鎮人口參加保險的比例為44%,其中參加保險比例最高的城市是上海為48.6,其次是廣州44.9,北京44.6,最低的是重慶為32.9。而7大城市中,「在通過銀行參加保險的人中」,參加各種保險的比例為:
由上可見,通過銀行保險這一渠道參加人壽類保險的人要遠遠高於財產險。
二、產險銀行保險發展不足原因分析
總體上看,產險業在銀保業務方面起步較晚,與銀行的良好合作機制尚未建立起來。盡管有些產險公司已與多家銀行簽訂了合作協議,但多為框架性協議,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缺乏實質性內容,甚至沒有健全統計指標體系、摸清業務家底。歸納起來,制約產險銀保業務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思想認識落後,重視不夠。
銀行保險在我國還屬於新生事物,需要銀行和產險公司兩方面都對此高度重視、長遠規劃,要有一整套思路。許多銀行在發展該業務時,關注的焦點是手續費的高低,沒有關註解決櫃台銷售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工作壓力調節、保險業務的熟悉程度等,沒有從改善業務結構、提升業務質量、增強發展後勁的高度來認識;而從產險公司來說,經營理念也仍然落後,對銀行保險缺乏足夠的認識,只習慣於傳統的粗放式經營方式,依賴銀行的機構網點、降低保費、提高傭金等低層次競爭手段,利用人海戰術擴大保費規模,更沒有從營銷機制創新角度來重視銀行保險,將其擺到重要的發展位置。
2.合作程度較淺,方式單一。
國內產險業的銀保合作目前充其量只是一種淺層次的合作。從國外的經驗看,銀保合作應該是長期的、利潤共享的關系,但現在國內大多數銀行與產險公司之間的代理協議大多為一年期,而這種短期協議具有很強的隨意性,很難保證產險公司未來穩定的保費收入來源。此外,由於銀行代售產險產品的技術含量要遠遠高於傳統的保險分銷方式,銀保雙方應以技術創新為基礎,運用現代信息網路技術,建立統一的操作平台,依賴銀行龐大的分支機構網路,為客戶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前售後服務,積極進行營銷方式創新。但我國目前產險開展的銀行保險,大多還是沿用傳統的銷售方式,由銀行信貸部門利用信貸制約手段,向貸款企業或個人強行推銷保險,如住房質押貸款保險本來是銀行、保險公司間的一項很好的合作,但由於合作方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強制貸款人付費買保險,自然是事與願違。
3.產品創新滯後,險種單一。
由於銀行代售產品,產險公司始終沒有直接與投保人接觸,這就要求適合銀行代售的產險產品既要形式簡單、操作方便、適於櫃台銷售,又要與銀行傳統業務相聯系,這樣不但可以對銀行客戶更具有吸引力,還可以調動銀行進行代理的積極性。但從目前各產險公司推出的產品看,主要問題是適合於銀行櫃台出售的險種太少,大大限制了銀保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因此,銀保雙方主要只是互為代理業務,並無多少實質性的「戰略聯盟」,合作的產品創新不足,仍是傳統產品為主導,特別是傳統財險產品如家財險等並不受到市民青睞,專供銀行營銷的大眾型產品更是缺乏,而相反在壽險銀行保險領域的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友邦保險等多家公司都已紛紛推出多款專供銀行銷售的保險產品。
4.技術水平低下,障礙明顯。
客戶在銀行櫃台買保險主要是圖個購買手續和售後服務的方便,但由於目前銀行與產險公司之間電腦聯網程度低,電子化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機型和軟體規格不統一,雙方所有網點無法全面聯網,代理業務的手工操作大大阻礙了業務的快速發展。另外,資金往來、風險防範等都需要相應的計算機硬體、軟體設備支撐,目前產險公司系統內尚沒有重視開發和建立起銀行代理保險售後服務網路系統,在發展銀保業務方面的技術力量、軟體設備等都還不足,各銀行之間的技術、設備水平也參次不齊,使銀保合作的創新難於在深層次上展開。
5.代理費有差異,青睞壽險。
代理費的差異使產險與壽險相比缺乏競爭力。壽險產品普遍期限較長,其代理費可以在較長的保險期限內分攤,因此壽險公司給代理銀行的代理費普遍較高,而產險產品的期限普遍較短,代理費難以維持在較高水平。代理費的差異造成銀行代理人員更偏向於銷售壽險產品。
6.合作只求形式,不計成本。
隨著市場主體的不斷增加,以及「一對一」代理關系限制的解除,銀行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所隱含的激烈的市場競爭日趨加劇,競爭的焦點直接體現在各公司手續費支付標準的高低上。各產險公司為搶占市場,不惜採取支出高額手續費的競爭策略,很少計算產品和客戶成本,加上宣傳以及硬體投入等最後可能使這項業務處於無利可圖或虧損的地步,為自己埋下了利潤的「陷阱」,也使銀保合作的規范經營面臨挑戰,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防範,勢必形成與以往「航意險」無序競爭局面相類似的不規范的銀行代理市場。
7.重關系輕培訓,忽視質量。
調查發現,銀行代理網點業務量的多少與銀行網點負責人及櫃面人員推銷業務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很大關系。因此,大多數產險公司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處理和維系人際關繫上,忽視了對銀行、郵政網點業務人員的培訓,這就使網點櫃員缺乏系統的產險知識、投資知識和展業技巧的培訓,致使代辦人員不了解或不甚了解產品的條款內容及宣傳要求,在對客戶說明講解的過程中,難免發生錯誤或誤導,導致退保或產生糾紛。
8.激勵機制不暢,缺乏動力。
雖然銀行高級管理層從總體戰略考慮,願意在目前傳統存貸業務利潤不佳的情況下拓展中間業務,但是銀行中層及基層管理者從自身利益出發,多以存款的多少作為考核基層工作的重要指標,增加產險代理業務並不能增加存款,銀行基層人員辦理保險業務的積極性因此受到一定影響。
三、開拓創新,謀求產險銀行保險的發展
面對產險業在開展銀保業務中的上述制約因素,產險公司只有從轉變觀念,開拓創新,強化營銷,控制風險,創新產品服務,完善激勵機制和客戶關系管理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加快產險業銀行保險業務的健康發展。具體建議如下:
1.轉變觀念,提高認識,開拓思路。
產險公司不能將銀行僅僅放在代理的位置上,而需要和各級代理銀行進一步加強聯系,主動協調接觸,以交流情況,研究對策。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形勢良好,居民總資產不斷增多,2002年我國居民儲蓄率高達39%,家庭購房率也呈上升趨勢,這就使其對風險的轉移需求迅速擴大,從而為個人財產保險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個人銀行保險業務開拓了廣泛的渠道。其次,進出口貨運險市場的巨大潛力為產險業銀行保險業務搭建了平台。從我國保險市場看,2000年貨運險保費為38億元,2001年為41億元,2002年突破45億元,而進出口貨運險保費收入占貨運險保費收入的半壁江山。隨著我國加入WTO,進出口貿易增長強勢,進出口貨運險市場前景誘人。由於貨運險單量大,單均保費低等特點,產險公司為節省人力,更趨向與銀行國際業務部建立代理關系,大力拓展進出口貨運險。此外,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六大支柱產業逐步形成將使得產險公司與銀行的合作由簡單的代理承保擴大到風險咨詢和管控,承保險種也由企財險拓寬到建築工程險、安裝工程險、僱主責任險等,產險公司通過與銀行的合作可以尋找到一條參與大中型保險項目的捷徑,從而快速進入銀行強大的客戶網路成為可能,擴大其對市場的開發廣度和深度。
2.立足長遠,整合資源,系統考慮。
在轉變觀念的基礎上,產險公司必須立足長遠,樹立全方位現代化的經營觀念,避免短期行為,對銀行保險業務進行總體戰略規劃,包括發展目標、機構設置、合作對象、合作方式等,積極地採取戰略聯盟形式,達成與合作銀行的緊密合作,以迅速搶奪市場並盡快建立成熟的後台運作體系,建立在產品開發、市場營銷、電腦系統等方面的優勢。在銀行保險業務開展初期,特別在當前國民保險意識還不高、社會保險制度還不完善的情況下,業務的開展有一定難度,雙方必須系統考慮,尋找突破口,扎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避免因短期內效益不明顯造成中途而廢的情況,認認真真地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包括加強銀行代理網點的人員培訓和宣傳,提高銀行代理網點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等。
3.橫向合作,上下理順,構建平台。
首先,要理順產險公司各部門之間的關系。在產險公司與各銀行總行簽訂了合作協議後,各業務部門、信息技術部門沒跟上,會使得合作協議多為框架性協議,缺乏實質性內容,使其成為事實上的一紙空文。其次,要做好產險總分公司在銀行保險業務上的協調工作。現在總公司與各銀行總行簽訂協議,各級分支機構在這個問題上又各自為政,造成資源浪費。第三,產險公司應對各家銀行進行較深入的調查,選擇符合深層次實質性合作條件的銀行作為重點合作對象。
4.重點突破,打破信息技術、產品、核算三大瓶頸制約。
1)進行信息技術合作。運用現代網路技術,實現銀行與保險公司的聯網,是開展銀行保險的基礎工作。銀行保險業務的發展尤其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由於保險產品需要核保,信息的輸送和反饋相當重要,雙方必須實現聯網才能提高業務能力和業務質量。
2)加大產品開發力度。產險公司應選擇適合銀行特點的險種進行合作,在目前銀行保險險種種類不多的情況下,一定要對所推出的保險產品進行認真的選擇,並結合自身的實力開發有價值的混合型服務產品,一方面要提供簡易、標准、操作方便的金融服務,另一方面,應使其集保障性、儲蓄性、投資性於一身,增強產品的競爭能力。
3)完善核算體系。為促進銀行保險業務的發展,對銀行進行有效的激勵非常重要,這需要進一步完善核算體系,合理分配各方利益。既要考慮銀行總體,又要充分認識到銀行基層工作人員在實施具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激勵措施和利益分配要落實到基層。銀行和產險公司可以採取多樣化的激勵方式,聯合組織激勵活動,綜合運用收入獎勵、晉升、培訓、參觀交流、參與管理等手段。
5.加強監管,扶植產險銀行保險的發展
保險監管部門也要在目前實行分業監管的體制下,加強對產險銀保合作的監管。國內產險業銀行保險的發展主要以代理推銷保險和代收代付保險金為主,為此,保險監管部門一方面要扶持產險銀行保險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要制訂相關的管理規則,使得產險銀行保險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8. 保險業在中國的發展現狀
深讀:保險代理人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多弊端
2010-11-26 18:09:15 來源: 世紀保網
大眾網 經濟導報長春聯合訊(記者趙潔 於傳將)近日農民工翻唱「春天裡」,感動了中國,感動了湖南省委書記。但是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告訴我們:保險代理人的地位,連農民工都不如。長期關注保險業發展的世紀保網,一直認為:現行的保險代理人制度是一個道德缺失的制度,是一個「殺貧濟富」的制度,已經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被欺騙入行的太平洋保險代理人
2010年11月15日,世紀保網調查專員赴長春進行為期一周的實地調查。在長達5天時間里,共接待了54名代理人。一批批原太平洋保險長春」朝陽支公司」的代理人,紛紛向世紀保網傾訴他們所遭受的極端不公平之遭遇。
「招聘我們進司的時候,跟我們講,太平洋是家大公司,每個月有1千元工資,而且還可以帶薪學習三個月,另外三個月只要做成一筆業務,還可以繼續拿工資」。馮鳴告訴記者。
據調查,更多人反應:招聘入司的時候,沒有跟我們講做業務員,而是說讓我們做辦公室管理、財務、司機或者內勤。太平洋」朝陽支公司」於2010年2月份開始籌建,到5月底,共舉辦培訓班12期,短短三個月期間,招聘人員超過1200人,而這1200多人,大多被太平洋以「高薪、內勤、做管理」的名義招聘入司,發現受騙後,絕大部分人憤憤離職,目前僅留下10多人。
被敲詐自保的太平洋保險代理人
2010年11月17日,張宏偉告訴記者:「進公司後,我們發現跟招聘時的許諾完全不一樣,首先需要先交培訓費190多元,考完代理證後,還要買一份自保件,每份保費不低於50元。公司告訴我們說這個是規矩,必須要買!不買不給予轉正,為了拿到太平洋當初許諾的工資,我們每個人只能都購買了一份自保件,是太平洋人壽為期一年的意外險保單。」
「買了自保件後,公司又讓我們交500元押金,說是交了押金,才能成為太平洋公司的正式員工,不交押金,就不能成為正式員工,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得不再交了500元押金」。2010年11月18日,陳清告訴記者:「過了兩個月,我們都沒有拿到公司當初承諾的工資,而這個時候,支公司搬家,公司領導人要求我們再買一份自保件,參加公司所謂的搬家榮譽宴,首期保費不得低於3000元。公司好多人被逼無奈,不得不再次自討腰包,再購買一份自保件,分別是太平洋人壽的「金泰人生」「宏福人生」。到這個時候,公司當初承諾的工資一份未得,我們已經付出了3700元左右」。
被扣押押金的太平洋保險代理人
「更讓我們氣憤的是,當初承諾的工資,我們已經不要了,只想要回我們入司時候交的押金。但是太平洋公司把押金條全部收走了,就是遲遲不給我們退押金。」2010年11月18日,趙志毅告訴記者:「當初告訴我們三個月後退押金,但是現在已經遠遠超過3個月了,還是不退!我們的押金條都被收走了,現在手上沒有任何證據,真擔心太平洋會不會賴掉我們這筆錢。」
「我們向太平洋總公司投訴,結果95500電話客服人員不予受理,告訴我們吉林的一個電話,讓我們到哪裡投訴,打過去卻是一個空號!」。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太平洋核心崗位人士告訴記者:「實際上,我們已經多次向吉林省公司和長春中支公司反應和舉報,但是他們官官相護,一直不給處理,反而倒過來打擊舉報人,讓其下崗一個月。」
據調查,太平洋長春」朝陽支公司」由於增員迅速,被吉林省公司樹立增員先進典型,並在全省視頻工作會議上公開表揚,要求全省機構共同學習。但由於大批營銷員憤憤離職,導致人力從最高峰的600多人,突降到30多人,讓吉林省公司和長春支公司領導非常尷尬。而」朝陽支公司」領導為虛增人力獲得個人利益,不給代理人辦理離職手續,扣押代理人押金長達近半年仍然不發。據太平洋內部人士提供的相關報表反映,8月中旬,」朝陽支公司」在職人力仍然高達433人,但實際人力已不足40人。而出於某種考慮,太平洋吉林省公司和長春公司一直不聞不問。至於代理人的利益,對比起,你已經被「代表」!
道德缺失的代理制和道德冷漠的保險資本
太平洋保險代理人的生存困境,絕對不是保險行業的個例,而是保險行業的一個縮影!據統計世紀保網3年就接到多起關於虛假招聘的投訴,國內也有多家媒體進行報道。2007年,世紀保網曾對保險行業的虛假招聘做過專項調查,發現保險公司在招聘時,僅僅代理人崗位名稱就有122種,其中新華人壽高達101種。有些崗位名稱更是聞所未聞,比如:女性主管、業務策劃助理、特許籌備部經理、應往屆畢業生新秀計劃、挑戰高薪人員等。
保險代理人在整個保險行業的食物鏈中,處於行業的最底層。與保險公司的關系是不平等的代理關系:你不是我的員工,所以我可以不給你工資,社保、展業費用,不承擔僱主的任何義務。但是你必須接受我的管理,所以你必須接受考勤、培訓、管理和考核。如果不高興,我可以隨時開除你(當然我的說法會很文雅,不是開除而是解除代理關系)。至於你的續期傭金,那是不用想的,肯定沒有。至於你的押金退還,對不起我很忙,請遵守公司管理制度,等我空了自然會給你辦理。
一個權力義務極不對等的代理制,一定是一個極不不道德的制度!
太平洋代理人:我們何時走進「春天裡」
兩個農民工在出租房裡唱《春天裡》,由於湖南省委書記周強的關注,進入官方話語體系,成為主旋律!並引起全社會對農民工的關注和重視。而太平洋保險代理人也問世紀保網:我們保險代理人的春天在哪裡?誰又能理解我們保險代理人呢?我們的明天又在哪裡呢?
如果人民日報關於「農民工版《春天裡》為何走紅」的評論文章,把其中的「農民工」替換為「代理人」,也許更能反映300多萬保險代理人的生存困境。
與華麗的舞台、歡呼的觀眾相比,單人床、出租房、香煙、啤酒瓶、保險代理人質朴的演唱,更好地切合了歌曲失意與奮斗並存的主題。出租屋與歌詞共同營造的氛圍,切中許多保險代理人的艱辛;演唱者獨特的情感,也演繹出許多人面對現實時的心境:有不公、有失意,但也有努力、有夢想。這些,使代理人版《春天裡》擁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所以,在為代理人版《春天裡》感動時,更要關注鋪墊出這樣一種群體性感動的廣闊「社會圖景」。其中折射出一定程度上的「民生艱難」,也折射出無數人希望以奮斗改變人生的渴望。社會的管理者們,應該重視這份艱難、回應這份渴望,以太陽般的公平正義,使更多人能留在這溫暖的「春天裡」。
世紀保網願300多萬保險代理人擁有真正的春天,讓更多代理人「在這陽光明媚的春天裡」,不是「我的眼淚忍不住地流淌」,而是「凝視此刻爛漫的春天/依然像那時溫暖的模樣」!
9. 當今保險業發展狀況與形式如何
中國保險市場是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之一,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保險業發展的新趨勢將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中國保險業在經營理念、發展模式、擴張路徑和運營模式等方面將發生深刻的變革。 近年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浪潮的推動下,保險資本、人才、產品、服務跨國界流動,加劇了全球保險業國際化經營態勢,國際保險業結構性調整步伐加快,各種創新活動空前活躍。中國保險市場作為全球最重要的新興保險市場之一,保險業國際化將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推動中國保險業不斷變革和向前發展。 一、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保險業持續快速增長,改革開放深入推進,整體實力、發展動力和內在活力明顯增強。2007年,我國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7035.8億元,是2002年的2.3倍,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自十六大以來保持年均18.2%的增長速度;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2.9萬億元,是2002年的4.5倍;全國共有保險公司110家,比2002年增加68家。 與此同時,我國保險業不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矛盾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一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較弱。我國保險業在社會和人民急需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等業務領域還沒有取得大的突破,在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服務「三農」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遠未充分發揮出來。 二是發展粗放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性改變。我國保險業在高速增長的同時,普遍存在重業務規模擴張、輕價值管理和效益增長的傾向,很多公司通過鋪設機構、跑馬圈地實現外延式、粗放型規模增長,產品服務創新不足和經營管理水平不高,費用支出居高不下,盈利能力不強。 三是在金融競爭的基本格局中處於劣勢。當前,我國金融業改革向縱深發展,各類金融機構對金融資源的爭奪日趨激烈,金融市場新格局形成的步伐正在加快。保險業整體規模雖然顯著擴大,但在金融資產增量中獲取的份額仍遠低於銀行業和證券業,競爭實力和業務規模相對薄弱。要從根本上逐步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充分認識國際保險業發展新趨勢,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在保險業全球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中把握我國保險業發展的未來。 二、國際保險業發展新趨勢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金融自由化以及信息技術革命的趨勢下,國際保險業呈現出值得重視的發展態勢。 1.以客戶為中心,走金融保險業融合道路,實現業務經營綜合化。近年來國際金融保險業綜合經營的模式不斷深化,各國金融保險企業從最初在組織架構上構建國際化、多元化金融保險集團逐步演進為金融保險產品、服務相互滲透,以統一的品牌向客戶提供多元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實現保險產品與銀行產品、資產管理產品的融合,為綜合經營注入了實質性內涵。 2.以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通過上市、兼並、重組等資本運作方式,實現經營范圍全球化。保險業是經營風險的行業,在「大數定律」的作用下追求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是保險業突出的經營特點。研究表明,發達市場的國際性大型保險公司大多是通過資本經營提升財務實力,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進而實現其價值最大化的目標。國際性金融保險集團的跨國投資與並購已經成為其開拓海外市場、追逐增長和利潤的主要途徑。事實上,AIG、匯豐等國際金融保險企業的發展史就是一部並購史。當前,新興保險市場正成為國際金融保險集團並購的熱點。 3.以創建核心競爭優勢為目標,通過實施後援集中、共享服務、外包等,實現保險運營模式的不斷優化。全球性金融保險集團都在世界各地擁有強大的後援服務系統,通過搭建統一、集中、高效的信息技術支持平台,統一作業標准及服務標准,進行後援集中,建立統一的後援中心,在業務品質、成本控制、服務時效等方面體現出明顯的價值。更為重要的是,實施後援集中改變了服務模式,許多公司由「多站式」服務升級到「一站式」服務,並逐步向「無站式」服務過渡,提升了服務手段,大大提高了服務能力。在優化運營模式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選擇將保單數據錄入、保單列印裝訂、保單寄發等技能要求較低的非核心輔助性業務環節外包給專業服務商,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 4.以電話銷售、網路銷售等保險銷售方式變革為突破,新型營銷方式方興未艾。積極發展電話銷售和網路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