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怎樣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我國金融改革盡管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但與現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還難以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要下更大的決心,用更大的氣力推進金融改革,從根本上破除金融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不斷增強金融業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形成有利於金融穩健發展的體制機制,更好地發揮金融支持經濟增長和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
一是繼續深化國有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改革。繼續完善已上市銀行的公司治理,明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的職責邊界,提高董事、監事和高管人員的履職能力,真正建成決策科學、執行有力、監督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切實推進業務發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轉變。強化內部控制,建立風險管理長效機制。加大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改革力度,建立市場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探索商業銀行薪酬體系和激勵機制改革。加大上市銀行信息披露力度。大力加強基層分支機構改革。繼續推進中國農業銀行的改革和上市准備工作,著力推進「三農」事業部制建設。繼續深化國家開發銀行和郵政儲蓄銀行的改革,不斷推進進出口銀行和農業發展銀行改革。通過深化改革,加快形成一批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優質、效益良好、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強的現代化銀行。
二是大力推進農村金融改革。近年來,雖然我國農村金融不斷發展,但是由於多方面原因,農村金融仍然是整個金融體系中最薄弱的環節。為此,要加快培育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有序發展小額貸款組織,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設立適應「三農」需要的各類新型金融組織。加大政策性金融對農村改革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拓展農業發展銀行支農領域。全面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提高農村金融運行質量和效率,顯著改善「三農」金融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三是大力推進小企業金融服務改革。通過改革增加小企業金融服務供給。進一步鼓勵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不同形式的小企業信貸專營服務機構或小企業服務中心。增加網點數量,擴大小企業金融服務覆蓋面。加強信貸機制創新,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採取動產、應收賬款、倉單、股權和知識產權質押等方式,緩解中小企業貸款抵質押不足的矛盾。落實對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貼息等扶持政策,設立多層次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提高金融機構中小企業貸款比重,確保全年小企業信貸投放的增速高於全部貸款增速,信貸投放的增量高於上年。對商業銀行開展中小企業信貸業務實行差異化的監管政策。
四是繼續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穩妥推進融資融券業務試點,根據試點情況及時完善業務規則,逐步有序擴大試點范圍。抓緊做好股指期貨推出前的各項准備工作,適時推出股指期貨。推動部分改制上市公司整體上市,消除改制上市遺留的關聯交易和同業競爭問題。穩步推進創業板建設、新股發行制度等重點領域和重要環節的改革步伐,有序推出符合經濟發展需要的證券期貨新品種,不斷提高市場運行的活力和效率。大力推進我國債券市場發展,積極發展公司債、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規范發展信用評級機構,促使我國債券市場逐步向健康、成熟、完善和開放的方向邁進。
五是繼續深化保險業改革,促進保險業又好又快發展。鞏固發展保險公司改制上市成果,推動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整體改制、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在香港上市、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改革。穩步推進商業銀行投資保險公司股權試點。完善保險公司治理監管。積極穩妥地推進保險營銷體制改革試點,鼓勵保險公司結合自身實際探索完善營銷模式,維護營銷隊伍穩定,提高營銷隊伍素質。提升服務能力,不斷擴大保險覆蓋面。鼓勵各地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農業保險試點,探索創新「三農」保險經營組織形式,推動農村相互保險和村鎮保險試點。逐步擴大小額信貸保證保險的試點區域。推動養老保險業務創新。引導專業健康保險公司的發展和業務轉型。在試點的基礎上,擴大責任保險的覆蓋范圍。建立並完善巨災保險制度。促進內控制度建設,以內控監管為抓手,堵塞保險公司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通過培育市場,完善行業自主發展的內生機制;通過公司改革,理順行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通過完善制度,營造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六是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推動進出口收付匯核銷制度改革,簡化貿易信貸登記管理。允許企業出口收匯存放境外,進一步便利企業靈活運用外匯資金。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繼續以拓寬資本流出渠道為重點,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擴大中資企業外債試點,統一中外資企業外債管理政策。完善全面的外匯債權債務制度。
七是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積極參與國際金融規則制定。加強中國人民銀行與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機構間的協調合作,提高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監測與管控能力。加強宏觀審慎與微觀審慎監管,探索逆周期監管,不斷完善具有前瞻性的監管機制。強化資本監管和流動性風險監管。推進建立存款保險制度。促進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積極推動基金組織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監管標準的討論制訂。加強對國際金融形勢的跟蹤和評估,預防跨境金融風險傳染。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努力防範各種金融風險,確保金融體系穩健和安全。
② 如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一是深化國有金融機構改革。推動已改制的國有商業銀行等各類國有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和增長方式,加強對基層機構的管理。理順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正確處理好金融促進經濟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系,切實提高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質量,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二是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中小金融企業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擴大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農村,積極擴大農村消費信貸市場。鼓勵各類銀行設立不同形式的小企業信貸服務機構,完善落實擔保、貼息等扶持政策,提高中小企業貸款比重。積極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抓緊制訂《放貸人條例》。
三是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和規范債券市場。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開展兼並重組,完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和回購等政策措施,推進發行制度改革,改善市場供求關系。積極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完善債券市場發行規則與監管標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
四是深化保險業改革,積極發揮保險保障和融資功能。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推進農業再保險和巨災保險體系建設。穩步發展與住房、汽車消費等相關的保險,積極發展建工險、工程險等業務。積極發展個人、團體養老等保險業務,推動健康保險發展。發揮保險公司機構投資者作用和保險資金投融資功能。強化法人機構和高管人員責任。
五是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加快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完善中央銀行利率體系,增強貸款利率下浮彈性。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六是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監管合力,避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繼續加強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跟蹤和評估,高度關注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狀況、金融機構流動性及資產負債變化,認真排查風險隱患,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和防控,維護市場秩序,確保金融體系安全。
③ 為什麼要深化機構改革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是一場深刻變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格局中,黨和國家機版構改革是其中的重要領權域和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國家治理體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對各領域改革發揮著體制支撐和保障作用。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新征程上,改革機構設置,優化職能配置,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方能破除制約發展的突出體制機制障礙,從根本上破解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確保通過改革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繼續前進。
④ 深化機構改革保障機構改革成果的需要是什麼
深化機構改革保障機構改革成果的需要是法治化
注重隊伍建設,著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
「治安之本,唯在得人。」這次的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中,最大亮點之一就是要一改以往行政體制中的種種積弊,解決平時工作中職責缺位、效能不高、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突出問題,變「冗官冗政」為「廉政勤政」,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幹部隊伍。隨著全面深化改革時間表與路線圖的確定,幹部隊伍建設成為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幹部隊伍不僅關系著黨的形象,更關系著改革能否按照既定時間表與路線圖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一支適應中國新時代改革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黨員幹部隊伍,將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更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黨的十九大閉幕後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提出了「領導幹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的新要求,這表明黨和國家越來越重視高素質專業化人才的培養和「德才兼備、廉潔高效」幹部隊伍的建設,深化機構改革就是要立足於激發體制的內生動力,構建科學有效的選人用人機制,科學高效地把「寬肩膀與真本領並重、高素質與專業化相統一」的人才隊伍培養起來,選拔一批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使其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中堅力量。
堅持問題導向,優化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
機構改革作為一場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必須要有大刀闊斧的改革決心和深謀遠慮的政治智慧。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協調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同各領域改革的關系,既要通過機構改革推進各領域的改革,又要在深化各領域改革中優化機構職責配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涉及一批改革任務和分工的調整,要把同機構改革相關聯的改革事項理清楚,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責任明確、協同推進。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內容可以看出,本輪機構改革堅持了鮮明的「問題導向」,從「頂層設計」層面對體制機制內長期存在的一些「疑難雜症」開出了「對症下葯」的「良方」。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優化黨和國家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堅持一類事項由一個部門統籌、一件事情由一個部門負責,加強相關機構配合聯動,避免政出多門、責任不明、推諉扯皮,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黨和國家機構設置更科學、職能更優化、權責更協同、監管更有力、運行更高效。堅持問題導向,敢於動真碰硬,在改職責上出硬招,不光改頭換面,更要脫胎換骨,切實解決多頭分散、條塊分割、下改上不改、上推下不動的問題,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在宏觀管理、市場監管、教育文化、衛生健康、醫療保障、生態環保、應急管理、退役軍人服務、移民管理服務、綜合執法等諸多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領域,做到重點攻堅,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鞏固改革成果,切實保障機構改革扎實有序推進。
本次機構改革,力度之大,影響面之廣,觸及利益關系之復雜,都是前所未有的,這是一場系統性、整體性、重構性的偉大變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機構改革要達到預期目標,真正造福於民,就必須以雷霆萬鈞、勢如破竹之態,堅決破除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改革不是做簡單的部門「加減法」,而是一次深刻的重塑和優化,任務艱巨復雜,組織實施難度巨大,超出許多人的想像。鞏固改革成果,就是要通過法定化把改革成果固化、制度化,依法管理各類組織機構,加快推進機構、職能、許可權、程序、責任的法定化,完善黨和國家機構法規制度,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研究制定機構編製法,增強「三定」規定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全面推行政府部門權責清單制度,實現權責清單同「三定」規定有機銜接,規范和約束履職行為,強化機構編制管理約束力,強化黨對機構改革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使用各類編制資源,加大部門間、地區間編制統籌調配力度,嚴格執行機構限額、領導職數、編制種類和總量的規定,嚴格控制編外聘用人員,加大機構改革中違紀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嚴肅追責問責。機構改革的具體實施富有挑戰性,需要我們把每一項工作做細做實,確保改革過程中思想不亂、隊伍不散、運轉正常,確保深化改革各項事業平穩有序有效推進。
⑤ 如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積極穩妥地建立和發展資本市場,版推行專業銀行、保險公權司等金融組織的企業化、商業化,同時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進一步強化改進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職能,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使金融業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總的思路是:
①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
②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③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
④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競爭力,維護金融穩定。
⑥ 如何深化中國人民銀行機構改革
無法回答這樣的復雜問題,但希望從以下角度分析:
1.取消大區行
2.將分行、中支、縣支行級別提高一級。
3.面臨復雜國際環境建立新的監管體系。人民銀行要起好指揮、協調、控製作用。
⑦ 如何進行金融體制改革
一是結合國情。中國金融改革已走到深層次階段,利率市場化將成為一場不可避免的攻堅戰。縱觀世界各國利率市場化進程,總體上可以分為「外生推動型」和「內生演進型」,其中既有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成功案例,也存在一些國家的敗局。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既需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同時也需要制度、習俗、慣例等「內生」條件的共同作用。「摸著石頭過河」是一個有效方法,中國金融體制改革要取得成功,應考慮中國的實際國情,構建配套的宏觀環境、市場機制、監管制度以及微觀主體,探索一條有中國特色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之路。
二是大膽創新。當前中國金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在於金融資源錯配,進而造成市場結構失衡。要打破困局,必須大膽創新,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金融制度體系與架構。黨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需要從多方面改革創新:比如,改變大銀行壟斷格局,為民營金融機構、小微金融機構提供政策性支持;突破中小企業股權交易的制度障礙,積極探索區域性股權市場的發展模式,打破區域分隔界限,拓寬中小型及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渠道;利用大數據平台,整合互聯網金融、傳統銀行的優勢資源,實現金融生態多樣化,給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創新金融監管模式,等等。
三是以人為本。
一方面應推廣普惠性金融理念。發展普惠金融,首要解決的就是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增加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內生供給是關鍵。要充分發揮市場內生性力量的作用,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與小微企業平等對接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機構;完善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差異化監管與考核政策,在財稅政策方面給予適當的風險補償;進一步改進完善融資擔保服務等多種金融機制,擴大金融服務供給的覆蓋面。
另一方面要發揮好政府作用。在以商業金融體系為主導的前提下,打造政策性金融體系,才能讓金融改革真正惠及民生,服務百姓。打造政策性金融體系,可從多方面入手:發揮好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在城鎮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政策性金融機構,讓政策性資金和市場資金形成合力,加強大病醫保領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突出問題;加大對邊遠貧困地區農業開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中長期信貸支持力度,著力做好農業轉移人口的綜合性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