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金融服務三農調查報告

金融服務三農調查報告

發布時間:2021-02-04 23:55:55

A. 關於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

如果您要做調查來報告,那就自應該著手調查具體到金融危機下那些弱勢群體--農民.
1農村人民純收入情況
2外出務工總人數以調查農村的勞動力輸出
3農民純收入中勞務收入所佔的比重.
4你所調查的該地區全年勞務收入占該地區的GDP比重.是否有什麼變化(因為勞務經濟是推動地區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更切實的體現農民)
5調查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工資待遇、權益保護受到危機轉嫁影響的更大量尚在就業的農民工.

如果以我陋智殘余之力能助你調查成功,某不勝欣慰.

B. 三農問題調查報告 2000字左右~!

農民、農村和農業問題合稱三農問題,有人把三農問題概括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其實,三農問題不是三個問題,三農問題歸結起來是一個問題,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窮」。這不是本人的新發現,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一語道破天機。鄧小平同志於1988年5月25日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就要肯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擺脫貧窮,使國家富強起來,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沒有貧窮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 鄧小平於1992年初在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2] 大家想一想,如果農民都富裕了,過上了小康生活,還有三農問題嗎?
窮不是三農問題的本質,而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農村中存在的一種歷史現象,是三農問題在農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上的集中反映。窮有窮的原因,窮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最關鍵的原因是什麼呢?理論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3]討論三農問題的本質,就是要找到三農問題的「窮根」。這樣,才好問病開方,對症下葯。不然,不但治不了病,還會加重病情,既是不加重病情,也會延誤治療的時機。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深奧。問題的關鍵和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願不願意、敢不敢於承認關於這個問題的事實和正視其中的科學道理。以愚人之見,中國農民之所以窮,不是幹部隊伍的政治覺悟不高,也不是區位和資源條件不好,更不是農民兄弟不夠勤勞,窮的根本原因抑或本質是幹部隊伍中的知識貧困。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一個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個合理的制度結構和相應的激勵機制。當社會的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有助於鼓勵生產性努力時,社會的發展就會加快;相反,當一個社會的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給個體和組織留下太多非生產性努力的空間時,社會的發展就會變得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抑或倒退;當個人的生產性努力和具有社會勞動屬性的個別勞動及相應的預期得不到社會和組織的實質性認可時,人們就會降低甚至停止這種勞動努力;當社會的激勵機制弱化到個體無法容忍的地步時,人們要麼是無所事事,要麼離職另就或者遠走他鄉。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4]當個人的正當努力得不到相應的合理回報、理想和抱負無法實現時,人們為什麼要為之而奮斗、不辭辛勞呢?
從歷史和形成機制上看,制度和激勵機制的人們長期博弈的結果。政府作為公民契約的結果及意志代理人,培育和建立合理的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是政府不可推卸責任的責任。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傳統社會,離開了政府推動、政策和制度引導,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將只能是步履蹣跚甚至寸步難行。
政府是權力的象徵,但政府不是抽象的,政府的權力分散在各個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手中,政府的理性和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取決於幹部隊伍的知識化程度和理性水平。革命導師列寧指出:「要管理就要內行。」[5]政府管理社會政治經濟事務,不能依靠外行領導內行,而要成為內行,必須使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領導幹部真正成為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知識個體,真正成為知識淵博、事業心責任心強的領導人才和管理專家。
「知識和技術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歷史上「知識存量的累計對政治和經濟制度的長期變遷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6]計劃經濟年代沒能解決中國治窮的問題,是因為當時中國社會普遍缺乏制度知識和科學的經濟理性,甚至一度鼓吹「以階級斗爭為綱」,知識分子成了人人喊打的「臭老九」,尤其是決策層在經濟體制的認識上存在著當時無法克服的意識形態剛性,延緩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
回顧80年代中期,當「民工潮」剛剛啟動時,我們的城鄉幹部帶頭圍追堵截,甚至把「民工潮」定性為「盲流」。事實上,「民工潮」是貧困中的農民對改革開放所釋放的城市收入流和對勞動力的增量需求的理性回應,是中國工業化、城市化和城鄉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最後,還是事實教育了我們的幹部,喚醒了我們幹部的科學理性。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政策和路線,是黨的生命;政治路線確定之後,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幹部。幹部的知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和領導水平,進而決定社會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的科學化程度。如果不是這樣,國家又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發展包括碩士、博士層次在內的高等教育呢?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黨要「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試想,一個知識層次低下和知識狹窄的領導幹部又如何能夠具備高超的領導才能和執政能力呢?誠然,他們憑借個人經驗和主觀臆斷也不是不能偶爾做出正確的決策,但要其避免決策的失誤就十分困難。無知則無畏。也正是出於無知,人類社會歷史上才會出現哪些貌似壯舉但卻十分荒誕的政治經濟決策和種種可怕的行為後果。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決定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要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規模、速度、結構和效益,與這個地方的知識生產、知識傳播和知識的應用密切相關。近年來,領導幹部和用人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或許已成為百姓的笑料和痛斥的對象。在中國越是落後的地方,敢於堅持真理、說真話、辦實事、講實效的人才越是得不到提拔重用,甚至受到打壓排擠,而發達地區則視人才為珍寶,不惜重金引進、高職聘用。對於這種一方面嚴重存在幹部隊伍知識貧困,另一方面又不尊重知識和人才的現象,實在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要不然,為什麼落後地區有如此多的人才流失現象呢?

安徽省社科院辛秋水先生提出「文化的貧困與貧困的文化」這個命題耐人深思。文化的貧困本身也是知識的貧困,沒有知識又何談人類文化呢?解決農民群眾中文化的貧困和貧困的文化問題固然重要,不過,本人以為,這還不是三農問題的本質和窮的根源。可以設想,在現有的體制下,「文化扶貧」的經濟效果也不會如預期的那樣理想。人們不僅要問,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為什麼當代中國農村依然存在文化的貧困和貧困的文化呢?究其根源,還在於幹部隊伍中知識的貧困及政策決策上的失誤。早在1923年,革命導師列寧在《論合作制》一文中就提出在社會主義農業合作化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農民的文化教育。然而,在我國農業合作化過程中,甚至到今天,農民的文化教育依然未能引起各級領導應有的重視,不然,辛老也就沒有必要大書特書《文化的貧困和貧困的文化》了。這不是幹部隊伍中關於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知識的貧困又是什麼呢?
因此,本人認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首先解決幹部隊伍的知識貧困,而要解決幹部隊伍中知識貧困的問題,必須下大氣力改革幹部人事制度和用人機制,進一步加強幹部教育與培訓。唯有這樣,中國農村發展才有希望治窮致富、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二、關於「農民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的質疑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根據當時中國革命的形勢和社會經濟狀況,提出了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是革命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的任務這一光輝思想。正是在這一光輝思想的指引下,幾萬萬中國貧苦農民才得以從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獲得了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解放。長期以來,「中國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就是土地問題」,似乎已成了一個不爭的真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學術界和政壇中的一個習慣用語。
如果說對中國社會經濟形勢的這一基本判斷或估計直到20世紀末還是正確的話,那麼,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恐怕已不符合中國的實際,對當代中國社會和農村狀況的這一基本判斷需要重新認識,至少可以認為「農民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這一觀點的正確性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是:(1)土地問題已不再是當代中國農民政治解放和農村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問題,中國早已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廣大農民已普遍地獲得了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盡管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結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民家庭承包經營權還存在某種程度上不穩定和權益實現上的障礙,但我國新的《土地管理法》第14條規定:「土地承包期為30年」,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指出:「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認為,盡管農村土地制度還不完善,土地制度改革與創新對保障農民的正當權益、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熱情和勞動積極性具有一定作用,但土地產權制度在整個農業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開始不再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2)我國的經濟體制形態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在決定農業家庭經營經濟效益和整個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已大大下降,或者說不起主要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家庭經營和農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已不是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問題(盡管還很重要),而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流通效率,以有效解決小規模家庭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3)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決定經濟效率和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不是土地和資本,而是知識,未來農業也必將是知識農業,是信息化、數字化農業。(4)許多地方的事實表明,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民不想多承包土地,甚至出現了大面積的土地撂荒,這至少從一個側面說明土地對農業和農民的相對意義在下降。

3.關於我國農業改革和發展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任務
當代中國農業的改革與發展問題千頭萬緒,錯綜復雜。那麼,中國農業改革與發展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的任務是什麼呢?迄今為止,這一問題未見有成效的回答。不明確這一問題,農業改革與發展就只能是「事倍功半」。諾斯在《西方世界的興起》一書中指出,一個有效率的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7]我們認為,中國農業改革與發展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任務應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為農業微觀主體的農業家庭經營組織的運行效率,尤其是要有效節約和降低農戶進入市場的交易成本,不斷提高其交易效率。諸如農業技術落後,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家庭承包經營權殘缺,農民負擔過重,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等等,都是家庭經營組織運行效率不高的表現或阻礙家庭經營效率持續增長的制約因素,必須用系統論的觀點和科學的發展觀重新審視當代中國農業問題。從農業家庭經營組織效率現狀及其有效運行的管理、技術、組織、制度需求出發,就可以從根本上理順農業改革與發展的脈絡,找到問題的症結和根本。一個有效率的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而有效率的組織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確立產權,以便造就使個人的經濟努力變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會收益率的激勵效應;技術創新、規模增長、教育和資本積累並非是經濟增長的原因,而是制度提供刺激後的結果,是增長本身,如果是一個社會沒有經濟增長,那是因為沒有為創新提供刺激。一直以來,人們在對制度、行為、經濟績效之間關系的認識上遠未達成共識,從而難以集中對於事實的意見,並由此導致了許多無效的爭論和不當行為。從制度、行為與經濟績效的關系看,要提高農業家庭經營組織的運行效率,必須從影響農業家庭經營效率增長的系統因素和導致農業家庭經營效率不高的體制性根源出發,進一步深化農業改革,加快農業經營體制創新,才能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步伐和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問題,促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四、關於建國以來農業發展觀的科學反思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建國後,雖然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在實踐中也有過過失和存在發展觀上的諸多問題。總結起來,傳統社會主義農業發展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雜以下8個方面。

C. 求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

我國大學擴招後,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後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後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范圍覆蓋華南師范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范與非師范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80份,實際547份,回收率為94.3%。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見圖1所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2):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干
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調查結果見圖3)。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准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為重點考慮。兩項占的比例分別為36.62%、26%,具體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
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於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為「經驗及實踐能力」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校或專業」、「應聘技巧」則各佔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為「理論基礎」、「師范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於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見圖7。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後,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范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於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四、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與學生的需求處於不平衡狀態。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見圖5)。
(2)學生「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著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
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占據一定的分量(詳見圖6)。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為「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佔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詳見圖7)。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局限於信息發布、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專業知識技能導航,如學習方法指導、新思想新觀念介紹、個人完善知識結構幫助等;健康成才導航,通過實施結對服務、心理指南、交流討論,對大學生在就業求知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排憂解惑;法律導航,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治意識、引導誠信意識。
從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進一步實現我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規范化,特別是如何把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D. 三農問題調查報告

1.在經濟體制和所有制形式上,錯誤地堅持計劃經濟和「一大二公」的體制模式,嚴重製約了社會主義農業生產力發展,窒息了廣大農村幹部群眾的社會主義勞動積極性和創造熱情。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計劃經濟一直被當作社會主義的三大基本經濟特徵之一,而市場則被認定為是非社會主義的經濟范疇,甚至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行講話發表後,理論界關於市場經濟究竟是「姓資」還是「姓社」問題的爭論也還在明裡暗裡進行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對經濟體制認識的落後和思想的僵化。新制度理論認為。經濟體制並非是運行於「真空」之中,經濟體制的運行是需要成本的。作為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無論是計劃,還是市場,都需要成本,問題的關鍵在於兩者的成本孰高孰低。經濟學的常識告訴我們,國民經濟計劃要成為科學的計劃,必須具備計劃編制所必需要的三種基本信息,亦即:(1)每一種資源對每一種產品的邊際生產率;(2)所有資源在不同地區不同產品上的邊際生產率;(3)消費者的偏好。事實表明,由於不同地區不同部門的技術水平和生產條件千差萬別,要充分掌握這三種信息,不僅沒有技術上的可能性,即便技術上可能,其成本也會大大超過因計劃科學性的提高而帶來的收益增量,進而使得提高計劃科學性的嘗試變得毫無經濟意義,其結果必然是計劃工作流於形式,資源配置只能靠權利部門和上級首長怕腦袋憑關系辦事,而國民經濟和農業的科學管理自然也就成為空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依靠的是供求價格機制,由供求決定的市場價格信號不僅能更真實地反映出資源的稀缺程度和產品的技術含量,而且體現了消費者的偏好和市場需求。因此,在微觀主體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的情況下,利用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手段,不僅節約了計劃經濟體制下高昂的信息成本,而且市場機制有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進而增進經濟體制的運行效率,促進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健康發展。
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重視發揮公有制的主導作用。然而,由於我國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和多層次性,「一大二公」的公有制模式不僅違背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政治經濟學原理,而且由於農業集體組織中難以克服的「搭便車」等問題,使得這一制度模式不僅不利於農業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而且不利於社會主義公平目標的實現和廣大農民勞動積極性的充分發揮。
理論和實踐證明,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是硬道理。要發展社會主義農業,就必須改革創新傳統社會主義體制模式,堅持走市場化改革道路,這是中國社會主義和農業發展的唯一出路。
2.在城鄉關系、產業關繫上,違背城鄉統籌發展的科學規律,錯誤地推行城鄉分治、重工輕農的「二元結構」發展政策,嚴重製約了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工業化、城市化是建國後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兩大中心任務。鑒於當時的國民經濟基礎薄弱,通過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等非等價交換的形式為國民經濟工業化和城市化積累建設資金也是世界各國工業化初期的慣例。問題在於,當我國城市工業化有了一定基礎,城市工業能夠依靠自身積累實現自我發展時,還要用強制性的政策手段要求農業為工業提供積累,不僅不利於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福利的改善,阻礙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進程,而且也不利於整個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延緩整個國民經濟工業化、城市化進程。

不僅如此,為確保低生產力水平下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政府又通過設置一系列的政策壁壘強制性地將數以億計的農業剩餘勞動力屯困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無所作為,使農業和農民長期遠離城市工業文明的曙光。不難設想,如果長此以往,中國農業還有什麼希望,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也只能是遙遙無期。
3.在社會主義積累與消費、生產與生活的關繫上,違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重積累,輕消費,導致農民福利的過度轉移和喪失,影響了農民的社會主義信心和社會主義勞動熱情。建國後的一段時間,農民與全國其它社會勞動者一樣,社會主義勞動熱情普遍高漲,那是因為他們寄希望於社會主義能幫助自己擺脫貧困,給自己帶來物質和精神上的實惠。然而,當長期的計劃經濟帶給農民的是「一年忙到頭,買不到兩瓶油」時,他們開始茫然、失望,一種莫名的失落感也就油然而生,在局部地區,甚至出現了某種社會主義信仰危機。在廣大農村,直到1978年,仍然有一億二千萬農民的溫飽問題沒能解決。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長時間地違背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從農業中提取的積累過多,在有些地方,甚至超越農民的生活生產承受能力,拿的多,予的少,致使農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甚至連農業的簡單再生產都難以維持,這不能說不是一個主要原因。在不少地方,出於政績的需要,重產值與規模輕質量和效益,重積累輕消費,弄虛作假,浮誇成風,可謂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告訴我們,通過發展高度技術基礎上的社會生產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不僅是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本身,而且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根本動力。馬克思曾經指出,人們奮斗為之一切都與其利益有關。背離廣大農民的利益,無視農民生活現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主義農業發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4.在領導體制和幹部隊伍建設上,一定程度違背「四化」和「四個尊重」方針,重人治,輕法治,重資歷,輕知識和能力,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農業法制化和幹部隊伍「四化」進程。由於計劃經濟和「左傾」思想的長期影響,中國社會科學發展嚴重滯後,致使整個社會未能形成關於人才的科學概念,領導體制嚴重不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幹部隊伍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設方面嚴重滯後,能上不能下,任人為親,任人為庸,重資歷輕知識、能力和實績,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成了無事不通、無所不能的「萬能幹部」,而社會主義農業發展所需要的事業心、責任感、使命感、專業知識和執政能力,在不少領導幹部身上卻嚴重缺失,進而嚴重影響到社會主義農業乃至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發展。
5.在人和自然的關繫上,違背系統發展和生態規律,過分強調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給農業可持續發展遺留下難以甚至不可修復的生態後果。人類是自然的主人,又是自然生態系統的一份子。在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史上,「人定勝天」曾一度成為政治家和決策者們藉以炫耀的口號。在這一口號的召喚下,圍河造田、毀林種糧、濫漁酷捕、亂砍濫伐、草原過牧等現象和問題自然也就層出不窮,而可持續發展無論是認識還是實踐都處於空白的狀態。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期,才有人呼籲,如果再不加強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長江將會變成中國第二條黃河,更何談農業的旱澇保收、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直到今天,農業中的環境污染和生態失衡問題也未得到根本治理和引起全社會廣泛而普遍的重視,可持續農業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政策口號上而非實際工作中。
6.在發展政策和措施上,違背生產力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運動規律,無視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發展演化,不切實際的誇大生產關系變革和上層建築的反作用,而對生產力本身的發展規律認識不夠,進而導致重傳統技術、輕現代農業科技和農業、農民教育的嚴重後果。生產關系的本質在於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任何一種生產關系,如果脫離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都不能說是一種先進的生產關系抑或生產關系的高級形態。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缺乏對生產關系本質的全面深刻的認識,一味的熱衷於生產關系的變革和所有制升級,過分強調生產關系變革對生產力發展的促進作用,結果給社會主義農業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在農業發展的技術道路上,則比較熱衷於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技術,而較少地看到世界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尤其違背科學技術的生產力轉化規律,長期忽視農民文化和職業技術教育,加之僵化的農業推廣體制,使得我國農業技術進步異常緩慢。

7.在農村婦女和弱勢群體的權益保護方面,違背人的全面發展規律,對農村婦女和弱勢群體權益保護的法制化建設重視不夠,使他們過多地背負舊的傳統倫理和日常生活的壓力和痛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可持續發展。廣大農村婦女為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她們的應得到全社會的普遍尊重,她們的正當權益應依法得到保護。建國後,盡管黨和國家把婦女提到「半邊天」的高度,然而,由於傳統習俗和封建道德倫理的影響,加之有關法制化建設大滯後,她們正當權益法律保護程度依然很低,在家庭和社會中的經濟政治地位與她們為社會所做出的貢獻還很不適應,影響了她們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給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留下了諸多負面影響。農民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總體上處於弱勢地位,在與社會其它利益主體的交易活動中缺乏談判能力,國家理應加強對農民的法律保護。然而,迄今為止,「三農問題」依然成為全社會焦心和關注的熱點問題,這是否從一個側面反應農民作為弱勢群體的法律保護程度低下呢?
8.在農村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改革的關系方面,比較普遍地缺乏制度結構和制度成本的概念,對政治體制的重視程度和改革力度不夠,致使政治體制改革長期滯後,影響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效果和改革的深化。現代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社會制度結構具有整體性、關聯性和耦合性特徵,制度結構決定製度效率,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必須樹立制度成本和制度效率的概念。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為我國農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由於在改革方案的設計上對制度結構、制度成本和制度效率的認識水平不高甚至根本未能樹立現代經濟學關於制度的科學理性,單純地從單項制度安排最優出發,對制度結構中制度安排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考慮不夠,致使農業改革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一些改革本大利微甚至是因無功而返。尤其是農村政治體制改革長期滯後於經濟體制改革,影響了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現有改革的效果。正如鄧小平同志所指出:「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8]
五、關於未來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指導思想與政策重點
我國有近13億人口,其中農村人口佔70%。三農問題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而且是一個政治問題,必須從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和對待三農問題。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和科學的人才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和農村政策的重點應圍繞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以提高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水平為重點,努力改善農業、農民、農村工作方式和方法,不斷提高黨和政府對農業、農民和農村工作的理性認識程度、領導能力、管理水平和工作成效。
1.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幹部隊伍的領導能力、領導水平和領導效果。眾所周知,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隨著新科技革命的帶來和經濟全球化形勢的發展,國際農業的知識化、科學化和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農業現代化、農民收入和農村發展水平的關鍵在於管理創新、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創新業已成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而決定一個國家和地區創新能力、創新水平和創新效果之關鍵的關鍵在於幹部隊伍的知識化、專業化水平以及相應的組織領導能力和管理水平。要解決幹部隊伍中知識貧困和管理水平不高的問題,必須下大氣力改革幹部人事制度和用人機制,進一步加強幹部教育與培訓,尤其按照「三支隊伍一齊抓」的方針,加強廣大農村幹部、企業領導幹部和技術幹部的管理教育與培訓。管理既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門科學。因此,現代領導幹部必須既懂管理理論,又具備管理經驗。我們不否認通過「干中學」也可以造就出傑出的領導幹部,但這種幹部培育機制已不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的需要,何況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時間成本對我們來說已是非常昂貴。我們知道,二戰後,日本就開始引進美國的科學管理,日本經濟起飛的秘訣之一就是所謂的「三分技術,七分管理」。在美國,隨著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一批受過管理專業教育的職業經理開始登上經濟舞台,並導致了一場所謂「企業的管理革命」。[9]我國由於歷史和體制的原因,現有的幹部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未曾接受過管理專業教育,這與時代發展和形勢要求是很不相適應的。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強農村幹部培訓和管理強化教育,以盡快提高黨和各級政府對三農問題上的認識水平、執政能力,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社會管理的民主化、科學化和法制化。
2.加快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培育步伐,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農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見》中要求加快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不管哪種所有制和經營形式的龍頭企業,只要能帶動農戶,與農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給農民帶來實惠,都要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一視同仁地給予支持。20世紀70年代末的農業家庭承包制創新解決了長期未能得到解決的農業生產組織效率低下的問題,但未能解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如何導入農業及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的問題。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在家庭分散經營和獨自進入市場的情況下,無法解決諸如農業中的規模不經濟、技術進步緩慢(農業技術進步在實質上表現為新的農業生產要素的導入和農業勞動者素質及勞動技能的提高)、生產經營的計劃性和預見性差、農業產出及市場價格大起大落、政府農業宏觀管理的難度大等一系列問題,因此,依靠農戶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實現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和我國農業的現代化。
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宏觀意義在於通過農民的組織化和農業的一體化經營,依靠農業經營體制創新實現農業經營機制轉變,促進農業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生產,進而實現農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高產穩產、優質高效,不斷提高我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其微觀意義在於通過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的生產經營,拓展農業的產業鏈條和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最大限度地提高農業的產出效率和農業家庭經營收益。
農業產業化經營需要在家庭經營基礎上發展有效率的組織載體,其中,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就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組織載體。實踐證明,通過龍頭企業(公司)和合作組織+基地+農戶等組織體制創新,不僅可以有效滿足農業現代化對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及資金、人才和信息等需求,而且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農業生產和流通中的規模經濟及區域比較優勢,節約農戶進入市場的交易成本,增強農業生產經營的計劃性和預見性,避免生產和收入的大起大落,同時還可以利用龍頭企業和合作組織的實力和優勢,有效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克服農業發展的需求約束,加快我國農業的國際化進程,進而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企業贏利、政府減負增稅,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3.按照城鄉統籌、區域統籌的要求,優化農業和農村發展的動力機制、就業機制和投資機制。城鄉統籌、區域統籌是堅持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須逐步理順城鄉分配關系和調整區域發展政策,改革不合理的「二元結構」體制和國民收入分配製度,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的政策保護,加大對西部農村的開發和支持力度,善待進城農民工,依法保護好農民和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和政策法律環境。
4.加快技術創新步伐,認真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發展社會主義市場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科技是關鍵,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礎。離開農業科技和教育的發展和創新,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也就無從談起。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們在農業發展的技術道路上,比較熱衷於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技術,而較少地看到世界農業現代化的歷史和發展趨勢,尤其違背科學技術的生產力轉化規律,長期忽視農民的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培訓,加之僵化的農業推廣體制,使得我國農業技術進步異常緩慢。目前,我國農業科技貢獻率僅有45%,而發達國家(地區)的農業科技貢獻率已達80%甚至更高。另外,堅持科學發展觀,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然要求加強農業生態保護、生態開發和生態建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離開現代農業科技發展和創新,農業生態保護、開發和建設及生態農業的發展將是不可想像的。因此,必須深化農業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加強農業科技開發的平台和團隊建設,加大主導產業(品)研究開發力度,完善農業推廣體系,加強農民和農業企業經營者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逐步建立起依靠農業技術進步、提高廣大農業勞動者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的現代農業發展機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要在抓好現有適用技術及配套措施推廣應用的基礎上,認真組織科技資源,加大農業高新技術的開發力度,積極扶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創設農業技術創新中心,鼓勵、支持和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快農業高新技術的引進、推廣和應用步伐。在科教興農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切實尊重和保護好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和農業推廣隊伍的辛勤勞動和創造慾望、創造熱情和創造成果。
5.十分珍惜和依法保護好每一寸耕地,切實保障失地農民的正當權益。土地是基本農業生產資料,耕地又是確保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之基礎。隨著人口的增長,我國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將變得更加稀缺和珍貴。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大《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執法力度,確保耕地動態平衡。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城市化發展,一部分農村集體土地被徵用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土地徵用過程中,必須嚴格土地徵用程序,依法保護好失地農民的正當權益,認真做好土地徵用的經濟補償和失地農民的失業安置工作,積極推進農村和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特別是要妥善解決好農民「失地又失業」問題,警惕和防止「農民邊緣化」現象的蔓延和擴張,做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不留「死角」,不出差錯

E. 求關於三農問題的社會調查報告

對家鄉農村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現狀的調查
一、 調查的背景與動機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寒假返鄉時間,對我家鄉幾個村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鑒作用。在我家鄉的農村裡,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這幾個村莊是整個地區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可以代表家鄉農村的整體狀況。

時間:2007年2月7號至2007年2月27號。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中牟縣七里店村及附近幾個村莊:沙坡池村,王莊村,毛庄村,孫庄村。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自己所在的七里店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親戚、朋友以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從過去二十年來到現在的變化及一年四季從農忙到農閑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二、 總體狀況及分析

總的來說,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范圍和人群來說,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 按時間來說

從近二十年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狀況的變化來看,經歷了先慢後快的發展過程。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逐漸形成,農村的整體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同時由於外來文化的沖擊,以及歷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輩們自身文化素質過低、觀念落後,使得他們在受到外來文化沖擊時顯得猶豫、盲目以及不適應,農村裡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戲、聽說書、扭秧歌、祭祖等逐漸消失,農村文化陣地明顯萎縮,文化建設發展緩慢。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現在,這種情況開始逐漸好轉。80年左右出生的人開始成為農村家庭的家長,這些人大都受過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對各種新鮮事物感興趣,並且接受很快,於是,一度單調沉悶的農村文化生活逐漸變得豐富多樣,聽廣播、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看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得到廣泛接受和普及,發展到現在,在我所調查的農村家庭里,98%都有彩色電視,近40%的農村家庭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30%左右的家庭購買了VCD或DVD。在我們鄉鎮也有許多文化場所,如:音像製品出租、書報刊出租與零售、網吧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改善,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也發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群來說

當前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30歲到45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裡還是自己家裡,他們主導著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裡看電視或者聽廣播,23%打撲克,10%左右搓麻將,7%下象棋,另外的6%讀書看報或作其他文化活動。

農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體來看缺乏指導、監督和引導。比如我在調查鄰村的一個網吧時,發現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學生幾乎全部是在玩電腦游戲或者聊天。電腦和網路本來是一種現代文明的傳播工具,而如果缺乏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導,使孩子們整日沉迷在游戲或聊天的虛擬世界裡,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毒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群體,他們的文化生活相較於其他年齡的人群顯得相對貧乏,我所調查的這些農村裡針對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組織。建議農村鄉鎮的相關部門和幹部多關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組織開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類的文化活動,為他們購置一些健身器材,使農村的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三、 當前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是:

1、 賭博風的抬頭

在我這次調查的幾個村莊里,有近30%的農民在打撲克、搓麻將的時候賭過錢,雖然數額不大,一般都是一元、兩元,並且按這些農民所說,「如果不來點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這種風氣必須加以遏制,阻止其擴散蔓延。

2、 迷信活動

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我調查的村莊幾乎全部是漢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於農村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當地農村的傳播中,為了吸納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揚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針吃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這已經帶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農民的參與熱情不夠

有些農民仍然只注重掙錢,而忽視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對群體文化活動熱情不高,參與較少。
四、 幾點建議

以上就是我所調查的家鄉農村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況,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家鄉農民對目前的現狀是基本滿意的,農村的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但目前的現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不適應,存在著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硬體建設。就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家鄉的農村鄉鎮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農家書屋,健身的器材和場地,放映廳等。

2、重視對農民的文化教育。上級部門應多開展一些「送文化下鄉」活動,並且應該針對農民需求,豐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

3、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提高鄉村教師的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使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F. 急需一份"三農"融資情況調查報告

農業龍頭企業"融資難"瓶頸亟待破解三農資訊網 添加時間:2007-7-30 新華網武漢7月23日電 近日,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對湖北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簡稱龍頭企業)進行了一次調研,結果顯示:有92.9%的農業龍頭企業表示因為「融資難」,企業存在資金缺口問題;同時,有36%的企業認為貸款難度較過去有所增加。專家分析認為,只有以資本為紐帶,整合市場、資源和資金,充分發揮信貸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財政政策及政府管理的聯動作用,才能有效緩解農業龍頭企業融資困難,共促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融資難」龍頭企業類型分析

據了解,本次關於湖北農業龍頭企業「融資難」的調研,採取抽樣調查與全面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在湖北13個市州,選取了295戶龍頭企業(占湖北龍頭企業總數14.8%)。其中國家級16戶,省級154戶,市級125戶;中小型企業佔92.9%,大型企業佔7.1%;私營企業佔77.3%,國有和集體企業佔14.2%,外資企業佔8.5%;從事糧棉油收購加工等傳統農業經營的企業佔82%,從事農業科技、生物制種及農業綜合開發等新型行業的企業佔18%。無論從企業規模、注冊類型、從事行業和組織形式看,樣本企業涵蓋面都比較廣,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調查顯示,「融資難」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類企業中:

一是創業成長型的龍頭企業。這類企業普遍存在自有資金少、負債率高、融資條件不成熟等特點,因而融資渠道較為狹窄。

二是規模擴張型的龍頭企業。這類企業生產擴張願望強烈,用於擴大生產規模和設備更新的資金需求量大。

三是季節收購型且缺乏抵押擔保物的龍頭企業。這類企業主要從事農副產品收購、加工和銷售,資金需求季節性強、時間急、需求量大,在收購旺季資金供需矛盾較為突出。

四是信用等級和信用狀況較差的企業。調查顯示,8.3%的未獲貸款企業,主要因為信用等級偏低。還有的改制企業產權不明晰,銀行對貸款存在後顧之憂。

——金融體制滯後加劇龍頭企業「融資難」

1.龍頭企業融資渠道單一,融資結構不合理。湖北省龍頭企業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比例失調,過度依賴信貸的現象十分明顯。在抽樣企業中,2006年信貸融資和股票、債券融資總額54.2億元,占企業外源性融資總額的93.22%,但其中信貸融資佔到93.2%,而股票和債券融資幾乎為零。

一些金融專家表示,湖北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的潛力有待挖掘。即使在2006年股市步入上升通道並持續走高的形勢下,湖北省也僅有2家企業通過配股、定向增發等方式募集資金6.5億元,僅佔中部六省的1.6%,佔全國的0.4%,且無一家新上市公司。2006年全省債券發行額為112.5億元,僅佔全國的3.7%,其中還主要是人民銀行推出的企業短期融資券,其貢獻率達92%。

2.支農金融體系、信貸制度等不能完全適應龍頭企業融資需求特點。一方面,目前銀行業金融機構對龍頭企業的支持雖呈政策性、商業性和地方性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多元化格局,但仍主要集中在農行、農發行和農信社等涉農金融機構。2006年,三家機構對湖北龍頭企業累計信貸投入額佔全省金融機構的62.9%。而由於這些資金供應主體本身存在著一些現實困難和問題,客觀上限制了其對龍頭企業的投入。

另一方面,調查顯示,有28.8%的企業是因銀行信貸規模或審批許可權限制而未獲貸款批准。這表明,一些銀行業信貸制度設計,還不能適應龍頭企業發展的要求。

3.民間金融發展不暢。盡管允許民間資本投資村鎮銀行、小額信貸組織等金融組織的政策已出台,但尚處於探索階段,加之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社會監督,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隱患。湖北民間借貸作為地下金融,向正規金融發展的渠道還不暢通,因此在龍頭企業融資中發揮的作用還很小。2006年,抽樣企業的民間融資額,僅占融資總額的4.68%。

4.保險對農業和龍頭企業的風險補償功能不足,使龍頭企業經營風險難以規避。由於農業保險風險大、賠付率高,湖北農業保險發展較慢。2006年,湖北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佔全省保費收入的0.2%,而農業保險賠款支出佔全省賠款支出的3.4%,後者高出前者3.2%;全省僅有1家財保開辦了涉農保險業務。

5.培植龍頭企業的外部環境和金融生態環境不夠完善,使金融部門滿足企業融資存在顧慮。首先,龍頭企業的管理存在一些普遍問題:評定標准不一,准入門檻過低;缺少規范、統一的行業指引和科學的市場統籌規劃,行業布局不合理,重復建設項目多;部分地方政府職能部門重管理、輕服務,對龍頭企業加以名目繁多的收費。

此外,部分龍頭企業信用觀念淡薄,逃廢銀行債務等現象大量存在。資料顯示,至2006年末,湖北省金融機構維護金融債權類案件勝訴金額15.4億元,執結5.3億元,執結率僅為34.4%;部分社會中介機構短期行為嚴重,出於自身利益的需要,隨意為企業出具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和資產評估報告等文件;擔保體系不健全,擔保基金規模小、擔保費用高、放大倍數低、反擔保條件高、現金出資比例低等問題普遍存在;企業辦理抵押貸款和銀行處置抵債資產過程中,存在收費部門多、收費種類多、收費標准高、辦理時間長等問題。

——化解「融資難」尚需政策配套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及湖北省農業部門專家建議,要逐步化解農業龍頭化企業「融資難」問題,必須從若干政策層面給予配套:

一、各級政府在尊重金融機構市場化運作的同時,應加強對各地農業產業化布局的規劃和引導,制定統一、規范的龍頭企業市場准入門檻,根據地域特色,培育和扶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品牌,防止重復建設。同時,加大財政政策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探索介入貼息資金、擔保資金、支農風險基金的協作輔助機制,發揮財政公共支出對龍頭企業融資的杠桿作用。

二、加強人民銀行貨幣信貸政策傳導,引導資金向龍頭企業和「三農」傾斜。加大對龍頭企業貸款監測的廣度和深度,建立對龍頭企業監測聯系點制度,掌握企業資金動態,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投入;出台支持「三農」和龍頭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增強服務功能。

三、著力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增強金融市場對龍頭企業融資的外在動力。一是培育龍頭企業良好的守信氛圍。建立地區金融生態環境綜合指標評價體系,由政府領導,人民銀行牽頭,與工商、稅務、司法、技術監督等部門聯合,對地方金融生態進行綜合評定並實施動態獎懲制度。二是借鑒中小企業擔保機構模式,健全和完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擔保體系。

四、完善支農金融體系及信貸管理制度,建立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揮信貸市場對龍頭企業融資的主導作用。

五、培育龍頭企業逐步進入資本市場,打開企業直接融資通道。盡管目前大多數龍頭企業還達不到在資本市場融資的條件,但作為今後融資的方向,有關部門可爭取或創造政策條件,為改善企業融資結構做出積極的努力。可適當放寬資本市場准入條件,支持有實力、有發展潛能的龍頭企業開展直接融資;鼓勵發展信託市場,允許經清理整頓後符合條件的信託公司設立分支機構,創造條件使信託業儲蓄積聚功能輻射至龍頭企業。

六、加快建立適合農村和龍頭企業發展的農業保險體系,增強龍頭企業融資的抗風險能力。構建政策性農業保險為主、商業性保險為輔的農業保險體系。成立隸屬於政府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允許商業性保險機構經營農業保險業務,與政策性保險公司開展合作和競爭;組建全國農業再保險公司,通過再保險機制分散風險,並對農業保險經營者的虧損給予補貼。

G. 需要關於三農問題的調查報告一份、有沒有人可以幫忙,在線等。

這個也許對你有用!
農民、農村和農業問題合稱三農問題,有人把三農問題概括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其實,三農問題不是三個問題,三農問題歸結起來是一個問題,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窮」。這不是本人的新發現,小平同志早在1985年就一語道破天機。鄧小平同志於1988年5月25日在《思想更解放一些,改革的步子更快一些》一文中指出:「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就要肯定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逐步擺脫貧窮,使國家富強起來,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沒有貧窮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特點不是窮,而是富,但這種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 鄧小平於1992年初在南方談話中進一步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2] 大家想一想,如果農民都富裕了,過上了小康生活,還有三農問題嗎?
窮不是三農問題的本質,而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農村中存在的一種歷史現象,是三農問題在農民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上的集中反映。窮有窮的原因,窮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最關鍵的原因是什麼呢?理論界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3]討論三農問題的本質,就是要找到三農問題的「窮根」。這樣,才好問病開方,對症下葯。不然,不但治不了病,還會加重病情,既是不加重病情,也會延誤治療的時機。
其實,這個問題並不深奧。問題的關鍵和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願不願意、敢不敢於承認關於這個問題的事實和正視其中的科學道理。以愚人之見,中國農民之所以窮,不是幹部隊伍的政治覺悟不高,也不是區位和資源條件不好,更不是農民兄弟不夠勤勞,窮的根本原因抑或本質是幹部隊伍中的知識貧困。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一個社會的發展需要一個合理的制度結構和相應的激勵機制。當社會的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有助於鼓勵生產性努力時,社會的發展就會加快;相反,當一個社會的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給個體和組織留下太多非生產性努力的空間時,社會的發展就會變得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抑或倒退;當個人的生產性努力和具有社會勞動屬性的個別勞動及相應的預期得不到社會和組織的實質性認可時,人們就會降低甚至停止這種勞動努力;當社會的激勵機制弱化到個體無法容忍的地步時,人們要麼是無所事事,要麼離職另就或者遠走他鄉。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4]當個人的正當努力得不到相應的合理回報、理想和抱負無法實現時,人們為什麼要為之而奮斗、不辭辛勞呢?
從歷史和形成機制上看,制度和激勵機制的人們長期博弈的結果。政府作為公民契約的結果及意志代理人,培育和建立合理的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是政府不可推卸責任的責任。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傳統社會,離開了政府推動、政策和制度引導,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將只能是步履蹣跚甚至寸步難行。
政府是權力的象徵,但政府不是抽象的,政府的權力分散在各個職能部門和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手中,政府的理性和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取決於幹部隊伍的知識化程度和理性水平。革命導師列寧指出:「要管理就要內行。」[5]政府管理社會政治經濟事務,不能依靠外行領導內行,而要成為內行,必須使各級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領導幹部真正成為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知識個體,真正成為知識淵博、事業心責任心強的領導人才和管理專家。
「知識和技術的進步是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歷史上「知識存量的累計對政治和經濟制度的長期變遷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6]計劃經濟年代沒能解決中國治窮的問題,是因為當時中國社會普遍缺乏制度知識和科學的經濟理性,甚至一度鼓吹「以階級斗爭為綱」,知識分子成了人人喊打的「臭老九」,尤其是決策層在經濟體制的認識上存在著當時無法克服的意識形態剛性,延緩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進程。
回顧80年代中期,當「民工潮」剛剛啟動時,我們的城鄉幹部帶頭圍追堵截,甚至把「民工潮」定性為「盲流」。事實上,「民工潮」是貧困中的農民對改革開放所釋放的城市收入流和對勞動力的增量需求的理性回應,是中國工業化、城市化和城鄉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最後,還是事實教育了我們的幹部,喚醒了我們幹部的科學理性。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政策和路線,是黨的生命;政治路線確定之後,起決定作用的就是幹部。幹部的知識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決策的科學化水平和領導水平,進而決定社會制度結構和激勵機制的科學化程度。如果不是這樣,國家又為什麼要不遺餘力地發展包括碩士、博士層次在內的高等教育呢?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黨要「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試想,一個知識層次低下和知識狹窄的領導幹部又如何能夠具備高超的領導才能和執政能力呢?誠然,他們憑借個人經驗和主觀臆斷也不是不能偶爾做出正確的決策,但要其避免決策的失誤就十分困難。無知則無畏。也正是出於無知,人類社會歷史上才會出現哪些貌似壯舉但卻十分荒誕的政治經濟決策和種種可怕的行為後果。當今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成為決定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關鍵要素。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規模、速度、結構和效益,與這個地方的知識生產、知識傳播和知識的應用密切相關。近年來,領導幹部和用人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或許已成為百姓的笑料和痛斥的對象。在中國越是落後的地方,敢於堅持真理、說真話、辦實事、講實效的人才越是得不到提拔重用,甚至受到打壓排擠,而發達地區則視人才為珍寶,不惜重金引進、高職聘用。對於這種一方面嚴重存在幹部隊伍知識貧困,另一方面又不尊重知識和人才的現象,實在到了慘不忍睹的地步。要不然,為什麼落後地區有如此多的人才流失現象呢?

安徽省社科院辛秋水先生提出「文化的貧困與貧困的文化」這個命題耐人深思。文化的貧困本身也是知識的貧困,沒有知識又何談人類文化呢?解決農民群眾中文化的貧困和貧困的文化問題固然重要,不過,本人以為,這還不是三農問題的本質和窮的根源。可以設想,在現有的體制下,「文化扶貧」的經濟效果也不會如預期的那樣理想。人們不僅要問,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為什麼當代中國農村依然存在文化的貧困和貧困的文化呢?究其根源,還在於幹部隊伍中知識的貧困及政策決策上的失誤。早在1923年,革命導師列寧在《論合作制》一文中就提出在社會主義農業合作化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農民的文化教育。然而,在我國農業合作化過程中,甚至到今天,農民的文化教育依然未能引起各級領導應有的重視,不然,辛老也就沒有必要大書特書《文化的貧困和貧困的文化》了。這不是幹部隊伍中關於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知識的貧困又是什麼呢?
因此,本人認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首先解決幹部隊伍的知識貧困,而要解決幹部隊伍中知識貧困的問題,必須下大氣力改革幹部人事制度和用人機制,進一步加強幹部教育與培訓。唯有這樣,中國農村發展才有希望治窮致富、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二、關於「農民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的質疑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根據當時中國革命的形勢和社會經濟狀況,提出了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是革命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的任務這一光輝思想。正是在這一光輝思想的指引下,幾萬萬中國貧苦農民才得以從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獲得了經濟和政治上的雙重解放。長期以來,「中國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就是土地問題」,似乎已成了一個不爭的真理,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學術界和政壇中的一個習慣用語。
如果說對中國社會經濟形勢的這一基本判斷或估計直到20世紀末還是正確的話,那麼,在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恐怕已不符合中國的實際,對當代中國社會和農村狀況的這一基本判斷需要重新認識,至少可以認為「農民的問題就是土地問題」這一觀點的正確性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是:(1)土地問題已不再是當代中國農民政治解放和農村經濟發展最主要的問題,中國早已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廣大農民已普遍地獲得了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盡管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結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農民家庭承包經營權還存在某種程度上不穩定和權益實現上的障礙,但我國新的《土地管理法》第14條規定:「土地承包期為30年」,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指出:「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賦予農民長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認為,盡管農村土地制度還不完善,土地制度改革與創新對保障農民的正當權益、進一步調動廣大農民的生產熱情和勞動積極性具有一定作用,但土地產權制度在整個農業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已開始不再成為制約農業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2)我國的經濟體制形態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基本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土地在決定農業家庭經營經濟效益和整個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已大大下降,或者說不起主要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在買方市場條件下,家庭經營和農業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已不是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問題(盡管還很重要),而是如何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流通效率,以有效解決小規模家庭經營與大市場的矛盾。(3)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在知識經濟時代,決定經濟效率和經濟增長的關鍵要素不是土地和資本,而是知識,未來農業也必將是知識農業,是信息化、數字化農業。(4)許多地方的事實表明,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許多農民不想多承包土地,甚至出現了大面積的土地撂荒,這至少從一個側面說明土地對農業和農民的相對意義在下降。

3.關於我國農業改革和發展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任務
當代中國農業的改革與發展問題千頭萬緒,錯綜復雜。那麼,中國農業改革與發展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的任務是什麼呢?迄今為止,這一問題未見有成效的回答。不明確這一問題,農業改革與發展就只能是「事倍功半」。諾斯在《西方世界的興起》一書中指出,一個有效率的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7]我們認為,中國農業改革與發展的中心內容和最基本任務應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作為農業微觀主體的農業家庭經營組織的運行效率,尤其是要有效節約和降低農戶進入市場的交易成本,不斷提高其交易效率。諸如農業技術落後,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家庭承包經營權殘缺,農民負擔過重,小農戶與大市場的矛盾等等,都是家庭經營組織運行效率不高的表現或阻礙家庭經營效率持續增長的制約因素,必須用系統論的觀點和科學的發展觀重新審視當代中國農業問題。從農業家庭經營組織效率現狀及其有效運行的管理、技術、組織、制度需求出發,就可以從根本上理順農業改革與發展的脈絡,找到問題的症結和根本。一個有效率的組織是經濟增長的關鍵,而有效率的組織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確立產權,以便造就使個人的經濟努力變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會收益率的激勵效應;技術創新、規模增長、教育和資本積累並非是經濟增長的原因,而是制度提供刺激後的結果,是增長本身,如果是一個社會沒有經濟增長,那是因為沒有為創新提供刺激。一直以來,人們在對制度、行為、經濟績效之間關系的認識上遠未達成共識,從而難以集中對於事實的意見,並由此導致了許多無效的爭論和不當行為。從制度、行為與經濟績效的關系看,要提高農業家庭經營組織的運行效率,必須從影響農業家庭經營效率增長的系統因素和導致農業家庭經營效率不高的體制性根源出發,進一步深化農業改革,加快農業經營體制創新,才能加快我國農業現代化步伐和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問題,促進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四、關於建國以來農業發展觀的科學反思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建國後,雖然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在實踐中也有過過失和存在發展觀上的諸多問題。總結起來,傳統社會主義農業發展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雜以下8個方面。

閱讀全文

與金融服務三農調查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