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安信託金融知識普及月活動是針對哪些人群呢
主要是對長安信託全體員工和群眾的普及,這是為了更好的服務群眾,也是為提升群眾金融安全意識,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❷ 為什麼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宣傳普及金融知識
正確答案來:A 解析:銀行業自消費者的受教育權可以分為兩類:①銀行消費知識的教育權,是指消者有權接受關於銀行產品的種類、特徵等有關知識的教育;②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的教權,是指消費者有權接受權益受到侵害時如何維權等知識的教育。
❸ 如何將金融與支教志願活動想結合
1、大學生志願支教活動作為大學生校外社會實踐活動的組成部分回,是大學生校園社會實踐答活動的有效延伸,是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培養和鍛煉才能,從而提高思想覺悟,增強服務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活動。
2、可以在支教志願活動中開展金融知識宣傳活動,幫助大家增加防止金融詐騙的知識。
❹ 如何做好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金融已滲透國民生活的各個方面,人們在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務的同時,也不斷遇到新的金融風險。部分P2P網貸平台「跑路」、金融詐騙等違法活動不僅給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也給我國的金融穩定帶來一定沖擊。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行長白鶴祥建議,在基礎教育中增加金融知識普及教育,使金融知識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17)》顯示,我國國民金融素養水平整體不高,在校學生、邊遠地區貧窮人群、勞務流動人口、殘疾人等應當成為金融消費教育的重點區域和群體。其中,學生群體是最適合進行金融教育的群體。從調查情況看,青少年的金融素養顯著低於成年人,風險意識和權責意識亟須加強。
因此,白鶴祥認為:「迫切需要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提升青少年金融素養,提高個人的金融辨別能力、風險防範意識以及誠信和權責意識。」
白鶴祥建議,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金融監管部門配合的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機制。
「國務院辦公廳在2015年發布的《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見》就明確要求『教育部要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切實提高國民金融素養』。但從目前進展情況看,部分地方教育部門對此項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因此,建議由教育部牽頭,建立多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在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目標、計劃、實施、保障、評估等各方面統籌規劃。」
他說,「金融知識普及具有系統性、漸進性特點,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關鍵是將金融知識納入基礎教育。」白鶴祥建議,從課程標准角度將金融知識明確為中小學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通過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金融知識需求,由淺入深、由簡入繁,系統化、科學化設置課程,讓青少年更好地理解、掌握和運用金融知識,逐步培養良好的金融行為、金融態度和風險意識。
白鶴祥還建議各級地方財政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保障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順利開展。「目前金融知識教育以公益性為原則,對學生和學校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從中國人民銀行試點進展情況來看,教材的編寫和印刷費用較大。」
以陝西省目前試點為例,白鶴祥舉例說,試點學生人數預計為13萬人,教材編印費用約為100萬元。僅靠中國人民銀行籌集費用,難以保證此項工作的持續性。對此,建議由地方財政部門在年度預算中撥付專門費用,保障學校用於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工作的專項開支。
❺ 普及金融知識萬里行是哪個單位組織的
中國銀行業監管委員會,銀監會。
❻ 幫忙策劃一個關於普及金融知識的大綱嗎
從機構講起算不算一個思路,給非專業人士講各個機構都是干什麼的,人版民銀行(央行)、國有商業權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券商(投資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基金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
但是衍生品這塊可能要單獨寫一些。
❼ 為什麼普及金融知識非常重要
金融的「現實」使人獨具慧眼。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金融是非常專業的領域,產品種類繁多,關系抽象復雜,創新層出不窮,再加上目前金融本身正處於大變革中,從參與機構到運作模式,從風險構成到技術手段,均經歷著巨大的變化。即便是金融從業者很多時候也難以全部瞭然於胸,更遑論普通民眾。於是,魚龍混雜中騙子、強盜粉墨登場,妄圖抓住這樣難得的「掘金盛宴」。各類金融詐騙盛行,在經濟下行期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極大隱患。
《有趣的金融》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將普通人看來難以掌握的專業知識轉變為通俗的語言,耐心普及。書中有一章專門揭示金融騙局和各類風險,提煉出騙子公司和平台的共同特點,比如編造好故事、吹噓高收益、號稱大創新等,為缺乏金融知識、金融風險抵禦能力較低的大眾,提供了保護自己財產安全的工具。這也是一種廣義上的「金融普惠」。
金融的「現實」使人正義凜然。正如歐陽修在《與顏直講》中所講,君子出處不違道而無愧。尤其對於金融業的研究人員來講,幫助社會大眾甄別真與假、對與錯、好與壞,不僅需要專業分析能力,獨立的思考能力,更需要有敢於發表不同觀點的正義與勇氣。通常,撰寫金融評論文章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性價比卻不高,吸引不了多少眼球,也帶不來什麼名利,遠不如某些所謂「專家」的站台來得實惠。而且在揭示真相、理性發聲的過程中,很容易觸及多方利益,還得承擔不小的風險,但這些都沒有讓作者畏懼。《有趣的金融》還匯集了作者關於銀行發展改革的一些熱點評論文章。其中部分觀點比如對於銀行盈利合理性的探討,因為與社會上對於銀行一邊倒的負面評價不一致,而文章發表時遭受了網路上猛烈的圍攻。但作者沒有因為受到攻擊而停止發聲,而是堅信真理越辯越明,在筆耕不輟中逐步積累溝通的技巧與經驗。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