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供給側改革互聯網金融

供給側改革互聯網金融

發布時間:2021-02-14 21:27:18

Ⅰ 供給側改革將直面哪些系統性金融風險

決策層在供給側方面正在推進「大手筆」的改革,但出於「穩增長」的需要,在需求側方面剌激前期還是有些偏過。而靠需求側「強剌激」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穩定經濟,但也必須在各項政策上拿捏有度:既要穩定經濟,推進改革,更要在給供給側改革騰出空間的同時,避免各類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① 避免房地產暴漲暴跌風險
一方面,一線城市樓市瘋狂亦與貨幣政策變動有關。2015年多次降准降息,尤其是2016年一季度新增貸款為4.61億元,大大超越市場預期。此外,從人民銀行公布的第一季度信貸數據看,個人購房貸款增加1萬億元,同比多增4309億元。
另一方面,在資產價格快速上漲的背景下,投資者傾向於加杠桿。正是由於房地產政策暖風頗吹,加速了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預期,使得很多不具備購房能力的人都加入到炒房大軍中來。
② 企業加杠桿,導致債務違約
一方面,對於那些歷史包袱重、行業前景黯淡(包括產能過剩),救活無望的企業,有必要打破剛性兌付,該違約的就要允許其違約,該破產清算的就要允許其退出。如此一來,就要對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如何甄別發行債券企業的質地好壞提出更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而對於那些因一時困難,靠自身能力可逐步復甦的企業,就可通過其他方式來幫助其度過難關。比如,讓企業債轉股,就是允許企業將銀行貸款轉化為股權,這樣有助於改善違約企業的現金流,提高其在債市上對到期債務的償還能力。
③ 防範理財行業系統風險的發生
其一,線下理財已經成為自融、非法集資以及龐氏騙局的溫床。比如,金鹿財行、中晉資產,都是想通過設立資產管理公司的方式,向社會大規模融資,給集團內其他企業解決流動性問題。筆者認為,這類理財公司由於必須要將資金交給母公司調配,所以缺乏的獨立風控能力,一旦母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出問題,這類理財公司就會發生兌付危機。
其二,多數線下理財公司存在資金池,沒有做到專款專用。有理財業務員曾擔言,「即便把產品成功銷售給客戶,但大多數一線銷售人員實際上也不清楚到底資金投資了什麼,投向哪裡?」同時,不少線下理財公司存在著先吸收投資人資金再放貸模式,這種本末倒置的模式極易形成資金池。
在一般情況下,理財公司在投資某一標的時,都要在銀行設立一個單獨賬號,將投資者的錢專款專用。而現在很多線下理財公司將所有投資者的錢放在一個資金池裡,所有各種費用支出、投資資金都從資金池中劃撥,這很容易造成只要一個項目出問題,就會危及整個資金池的安全。
其三,缺乏第三方資金託管。理財公司與銀行的資金管理主要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理財公司僅僅是在銀行開立一個普通賬戶,把資金存入賬戶後並不與銀行簽訂任何託管協議,該公司可自由使用資金。
第二種是有相關牌照的理財公司,為了符合監管要求,與銀行簽訂資金託管協議。但這種託管協議的法律效力並不大,該公司還是有使用資金的自由,資金的使用方向,銀行也不能進行干涉。表面上是託管,但是本質上銀行並沒有權利也沒有義務去監管資金流向。
第三種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資金監管,理財公司和銀行還有第三方之間簽訂具有法律約束效益的資金託管的協議,理財公司沒有使用資金的自由,資金的使用必須要符合協議的要求。銀行對存管資金具有監督管理的權利,這個權利是來源於相關的法律文件。
目前大部分線下理財公司在資金存管這塊,大多數都屬於第一和第二種情況,特別是第二種情況更為普遍,而第三種嚴格按照監管要求做資金存管的理財公司特別少。正是理財公司賬號,缺乏銀行等第三方機構監管,理財公司可隨意調用其賬上的資金,挪作它用。
其四,高薪激勵員工搞「傳銷」。線下理財公司規模很大,原因在於往往通過高提成聘請龐大的線下團隊進行地推,其中不乏採取傳銷式的發展模式。比如,這次出事的大大集團,大大集團主要靠「高薪」吸引員工,幾乎無學歷要求。

Ⅱ 供給側改革概念股有哪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宏觀層面最大的亮點,這也是宏觀調控依據的大轉變,從需求側管理轉向供給側管理,緊接而來的一系列舉措,將會對市場形成新的預期,像降低融資成本,大規模減稅,放鬆壟斷和行政管制等方面出現突破,都會直接釋放經濟活力。
其中,過剩產能行業(以房地產產業鏈為主)的並購重組或相關金融創新是最值得預期的。像萬科,近日已打破12個月的整理平台創出新高,此前不久,公司曾提出試點「先租後買,租金抵房款」(公司表示是營銷策略)。不過,近期媒體透露房貸利息或會可以抵稅。從股價運行趨勢看,萬科的走勢也很獨特,6-8月間並沒有跌穿長期均線,換言之,其大牛市趨勢一直維持。目前估值是1.5-2倍的PB,這是一個估值下限。若能夠穩定上台階,無疑會繼續引領地產產業鏈的估值定位,前提就是結構改革的力度和成效。
與地產藍籌股類似的是銀行保險股。供給側結構改革的重點之一,也是金融創新,比如消除「金融抑制」,像互聯網金融,加上大數據、雲計算的大規模應用,互聯網金融的台風口再度形成。浦發銀行近期也已創歷史新高,目前市凈率PB大約0.8-1.3倍區間,估值比較是有提升空間的,提升動力來自於混合金融或互聯網金融。同樣,華夏銀行、中信銀行也分別與螞蟻金服、網路的合作,成長預期似乎正在形成。保險也是值得關注,像新華保險等,其互聯網+金融預期都值得期待。
供給側改革另一個重要主線就是更新供給結構,重點是新產業成長主題。這也是符合全球產業發展方向的投資選擇,包括電動汽車、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精準醫療等,基於全球產業發展趨勢,這些新產業領域必然會誕生一批新藍籌,也是支撐未來一輪大行情的根基。
紫光股份(000938):擬定增發行8.5億股,募集資金圍繞雲計算、大數據進行全產業鏈購並。按增發後股本計,近期市值800-1200億間震盪鞏固整理,未來預期營業收入可達400億,市銷率3倍,大數據等新業務的加強,其毛利率將逐步提升,基於這點,千億市值有望成為新一輪行情啟動的起點。
科大訊飛(002230):人工智慧的典型公司。毛利率50%,市銷率16倍左右,屬於相對低估區域。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語音入口價值開始持續提升,正實施訊飛超腦計劃,向智能教育、自動客服、人機交互等領域拓展。近期長期均線附近震盪,股價運行轉向右側交易。

Ⅲ 互聯網金融能在供給側改革中發揮什麼作用

調整產業結構

Ⅳ 互聯網+對供給側改革的影響有哪些

1.互聯網+是連接供給側和需求側的橋梁
2.互聯網+是供給側改革的加速器
3.互聯網+是供給側的創新驅動力

Ⅳ 從供給側改革看,金融科技面臨怎樣的歷史性機遇

提要:近日筆者受邀參加中國電子商務大會「互聯網+支付」分論壇,並做了「供給側改革與金融科技」的主題演講。北京商報做了全文記錄和刊載,摘錄如下:

薛洪言: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主辦方邀請蘇寧金融研究院來參加這次論壇。今天我要分享的題目是供給側改革與金融科技,主要講一下在目前的供給側改革形勢下,金融科技發展面臨的一些機遇以及互聯網支付的發展趨勢與背景。
首先,看一張圖。這張圖以銀行業為代表,描述了過去5年中銀行業面臨的問題,隨著實體經濟持續的低迷,不良率在持續的攀升,凈利潤的增速在持續的下降,這是我們講供給側改革之前的金融業大的宏觀背景。
基於這樣的背景,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提出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對金融機構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供給側改革提出了五大任務,先看一下前三大任務: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這三大任務對金融業的影響集中體現在資產壓縮上。去產能、去庫存,是去抵押物、去僵屍企業;去杠桿是去債務、去信貸,對金融機構來講是對資產的壓縮,壓縮會有什麼影響,表現為兩大影響,一是導致不良率的攀升,包括去產能,包括去僵屍企業的過程中,銀行的不良貸款會有一個快速的上升趨勢;第二是會持續面臨一個信貸需求的不足。在傳統的產業面臨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金融機構它也在進行一個求變,進行創新,它主要方向就是瞄準經濟的新業態。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經濟的新業態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會產生怎樣的變化。
經濟的新業態它大概的特徵,包括共享經濟、輕資產和大數據等,新的經濟業態會產生一個新的金融服務的需求,它的需求其實目前已經涌現出來了,我列了幾個,包括社交理財、股權融資、在線借貸P2P、投貸聯動等。
新經濟新金融需求下傳統金融面臨怎樣的挑戰。傳統金融機構信用風險防控主要依託還是抵質押擔保的模式,在新的業態下,新的經濟是一種輕資產的經濟,是一種大數據的經濟,這種經濟缺少合格的抵押品,所以傳統的金融機構在提供這些服務過程當中會面臨一些不足。這種情況下為金融科技的崛起創造一個機會。
金融科技是在滿足縫隙性的金融需求中崛起的,開始的時候,新的業態產生過程當中衍生出來的一些新的金融需求量很小,是縫隙性的,新金融業態的量也很小。隨著新的經濟業態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占據主導性的地位,新的金融業態在金融體系分化過程當中會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經濟體系會出現一個分化,加速金融體系分化的過程,這樣金融科技會面臨一個嶄新的發展機遇。
金融科技是一種新的模式、新的流程和服務,會對傳統金融的服務方式和模式產生重大影響、改變甚至顛覆。從目前國際國內金融科技的發展現狀來看,更多的主要體現在四大塊。
支付清算是今天論壇討論的主題。支付清算是典型的技術驅動性行業,隨著一些基礎設施的成熟,包括電子貨幣、雲計算、區塊鏈和生物識別技術等等,互聯網支付的模式和技術也在持續向前發展。當前而言,支付清算還處在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的移動支付發展階段。
在線融資。國際上有名的獨角獸和大家對國內的互聯網金融的印象,主要都是體現在在線融資上面。大數據風控和機器學習的普及,為在線融資和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很好的前提。
智能投顧,包括社交理財、量化投資模型、專業的投資組合等等。智能投顧的邏輯,原來投資顧問的服務可能是一對一的,對投資人的門檻要求很高,比如有幾百萬資產等等,但是智能投顧出現後,相當於把高大上的投資組合,一些投資理財的技術竅門等進行模型化,從而把門檻大大降低,可以使更多的普通老百姓享受到這種服務。目前,智能投顧在美國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也誕生了幾個有名的獨角獸,在國內仍處於起步階段。
最後,互聯網保險,也是金融科技的一個比較顯著的應用領域。
我畫了兩個箭頭,包括金融互聯網、互聯網金融、共享金融,這代表著業界和學術界對金融發展大的共識性看法。互聯網金融往前看,它是金融+互聯網的過程,但是往後看更多的就是共享金融的過程。互聯網金融只是個過渡性的概念,隨著共享經濟和新經濟業態的發展,未來會向共享金融的方向發展。無論金融互聯網還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共享金融,它都是金融科技在金融領域應用的表現。
互聯網支付。互聯網支付是基於互聯網價值交換的過程,是依託於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而進行的。剛開始的時候是一種桌面互聯網的時代,可能當時是一個PC端上網,那時候的支付更多是互聯網支付,就是PC端的支付。最近這些年它主流的形態,變成了移動端的移動互聯網,包括實時在線,原來是上網,現在是在線。包括移動化的智能設備越來越普及,數據可記錄,進入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相應互聯網支付進入移動支付的時代。
未來支付向哪一方面發展?隨著區塊鏈在國際上的成熟,國際國內成立了很多的區塊鏈的實驗室,在實驗條件下運用區塊鏈技術進行支付清算的模擬。
隨著區塊鏈和分布式時代的到來,我們互聯網支付也會再往前發展,發展成分布式的支付或者其它方式。區塊鏈解決了價值交換的幾大問題,在價值交換的過程當中,第一解決價值的唯一性的問題,區塊鏈可以保證這個問題。還有可信任性,第三方的支付,包括移動支付這塊,可能通過第三方的機構解決信任問題。未來區塊鏈技術驅動的時候,區塊鏈本身可以保證它的虛擬空間可信任性,包括交換的可信任性。
最後,講一講目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移動支付的發展現狀。在移動支付時代,信任問題的解決依靠的是第三方中介,也就是非銀行支付機構。第三方支付主要靠數字證書、靜態密碼、電子簽名等等,還有一些生物特徵、指紋支付等等解決安全性問題。場景目前有三大塊,包括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和受理、銀行卡的收單。目前的創新體現在NFC支付、聲波支付、掃碼支付、雲支付等方面。
目前行業的現狀,用三個「三足鼎立」可以大致的概括一下。業務結構是線下收單、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是三足鼎立的趨勢。還有移動支付結構也是三塊,個人轉帳還款應用、移動金融、移動消費是呈現三足鼎立的態勢。線下收單結構是銀行、銀聯、第三方支付公司呈現三足鼎立的狀態。以上是關於第三方支付和金融科技的發展最新前沿和目前的現狀。
謝謝大家!

Ⅵ 什麼是金融供給側改革簡明扼要,用通俗的話講,讓我們這些外行人能夠看懂,避免復制粘貼。

我分成兩部分來解釋吧。一,供給側改革要解決什麼問題?二,供給側改革有哪些措施?
首先,供給側改革要解決的最核心問題:產能落後。
看新聞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一種矛盾的現狀:一方面,許多新聞都說中國的企業產能過剩,產品嚴重滯銷;另一方面,中國的消費者貌似又表現出很強的消費能力(起碼前幾年),到全世界海淘買買買,法國的奢侈品,韓國的電器,甚至是日本的電飯鍋馬桶……
所以,高層的判斷是:中國的經濟面臨的問題既不是生產能力不足,也不是消費能力不足,而是生產能力落後,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這種落後包括兩方面:一是因為生產水平的低下導致產品的質量、檔次不能滿足現在消費者的喜好;第二是產品結構出了問題,與需求的結構不相匹配(比如市場上的消費者需要100萬台手機,20萬台電腦,而我們的商家卻生產了20萬台手機100萬台電腦,需求和供給不匹配)。
對此,高層採取的舉措,可以用「三去一降一補」來概括:去產能,去杠桿,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
下面一一解釋。
1,去產能。
去產能是最能體現供給側改革思想的舉措。要淘汰一部分落後的產能,其中最關鍵是要讓那些落後的「僵屍企業」退出市場。
什麼叫僵屍企業呢?其實主要就是一些落後的國企。這些企業的創新能力弱,思維僵化,導致產品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長期虧損。如果基於正常的市場經濟規律,這樣的企業如果不求轉變,就會逐步走向破產重組,這部分落後產能就被淘汰了。
但是因為中國特殊的國情,這部分企業過去卻被政府和銀行強行靠輸血吊命。這種措施是非常負面的,一方面,這些落後的本應該淘汰的企業,卻依然占據了大量的資源(場地、設備、原材料、勞動力、資金等),卻無法提供社會需要的產品,影響了經濟的效率;另一方面,還浪費了財政資金,更給銀行帶來了壞賬風險。
所以,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清理這批僵屍企業。能盤活的盤活起來,不能盤活的,就退出市場吧。

Ⅶ 支持供給側改革 金融需要做哪些創新

金融如何創新,以更好地支持供給側改革?

可以有三種不同的類型:

第一種,支版持現權在的「三去一降一補」,為目前的供給側改革這一大戰略目標服務的金融創新。
第二種,化解金融體系自身風險需要的一些金融創新。
第三種,金融體制機制需要金融創新。

這三種類型的創新,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輔相成的,有很大的關聯度,需要協同推進。

閱讀全文

與供給側改革互聯網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