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數據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什麼作用
自互聯網金融被廣而告之以後,大家就一直在被灌輸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作用巨大,甚至最近更有專家說大數據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加速器。但是似乎並沒有一個系統的說法,大數據具體有什麼用,我們只知道互聯網金融確實是其中的獲益者之一,下面且聽聽通金魔方分析師的見解。
我們首先從互聯網金融的含義生對大數據有個簡單的了解。正如互聯網金融之父謝平所言,所謂的互聯網金融,並非是簡單的將互聯網和金融進行疊加。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基於互聯網應用的特殊技術,推動了全新的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對金融領域產生的顛覆性變革。在這其中,大數據則充當了很重要的推手。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作用體現。
精準的用戶分析
大數據的首要作用就是在於它能夠對用戶進行准確的分析,然後幫助互聯網金融找到合適的目標用戶,進而實現精準營銷。
在目前的互聯網金融領域,很多新興的企業,大多以做貸款或者金融衍生產品為主。其主打的賣點主要在於較高的投資收益或者較低的手續費優惠。但是在競爭日益加劇的市場環境下,由於不能保證資金流穩定,或者客戶粘性而倒閉的企業隨處可見。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3年底,中國境內共有450家P2P公司,其中有的甚至在創立幾天內即宣布倒閉。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實現精準營銷才是這些企業唯一的出路,這也正是大數據的作用所在。
雖然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卻已經有了相當豐富的成熟案例。比如通過定向技術查看用戶近期瀏覽過的理財網站,通過關鍵詞,瀏覽數據建立用戶模型,從而實現優化產品的實時推薦頻度,以便最大限度的鎖定有效用戶等。
幫助金融企業風險防控
除了以上的首要作用之外,大數據還能夠幫助金融企業加強風險的可控性。在精細化管理方面助推了互聯網金融,尤其是信貸服務的發展。
比如通過對大量網路交易及行為數據的分析,可以為用戶的信用評估提供可靠的依據。這些信用評估可以幫助金融企業在用戶的還款意願和能力方面做出較為准確的結論,以便決定是否繼續為該用戶提供快速授信或者現金分期等服務。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金融企業的業務風險。
當然,我們對於個人用戶或者企業用戶信用好壞的評定取決於諸多因素,但是我們也可以從這諸多因素中找到相應的數據。比如我們要尋找這個用戶的整體收入,固定資產,性格特點甚至是行為習慣等,那麼我們就可以從網上銀行,電商,社交網路,甚至招聘和婚介網站等地方獲取。
大數據的作用在這裡面得以體現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這些所謂的數據往往都是以動態變數的形式存在的,而我們要想以此為依據獲得准確的信用評級,則更要倚重於大數據的持續分析功能。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大數據在互聯網金融發展中作用巨大,只不過在現在這個互聯網金融的起步階段,大數據作用的發掘仍不算完整,我們只能一步一步的在不斷的發展中發現它的好。
Ⅱ 互聯網金融運營需要關注的數據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公司正常運營要關注的問題(其實也是核心業務模式):
1、目標用戶是誰,目標用戶的分級體系?
2、提供什麼樣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核心價值?例如收益、風險、流動性等
3、通過什麼渠道找到目標用戶?例如搜索引擎競價、微信、APP、朋友圈、渠道合作夥伴等等
4、舉辦什麼樣的營銷活動來擴大影響力,拓展新用戶、提升老用戶活躍度?
5、合作夥伴是誰?包括擔保公司、保理、信託、銀行、渠道合作等
6、怎樣進行風險控制?包括政策法規風險、項目風險、系統風險、操作風險等
7、用戶通過什麼渠道投融資(支付)?第三方支付、網銀轉賬、線下匯款、移動支付、POS等等
8、怎樣搭建NB的IT支撐平台?用戶體驗要好、系統要安全可靠穩定等等
9、怎樣服務好用戶?客服體系、運營體系等等的搭建
10、怎樣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建立品牌形象並維系好品牌形象?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總結出對應量化指標體系:
1、用戶指標:包括用戶信用評級、活躍度、留存率、轉化率、客單價(平均投資額度)、用戶分布(各等級佔比)、互動指標等等。
2、產品指標:產品組合、投資人數、投資金額、滿標時間、收益率、流標數、風險系數、熱度(受歡迎度)等等。
3、營銷渠道指標:渠道來源、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渠道成本等等
4、營銷活動指標:活動成本、活動渠道來源、活動轉化率、傳播數、新增粉絲數/用戶數等等
5、合作方指標:合作帶來的項目數、項目通過率、風險系數、成本等等
6、風控指標:項目審核通過率、風險備用金、項目流動性風險指標、合規相關指標等等
7、支付渠道指標: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支付渠道來源、渠道成本等等
8、IT平台指標:用戶體驗指標(包括響應速度等)、可靠性指標、安全性指標等等。這塊與互聯網的指標類似。
9、客服指標:投訴分類、接通率、投訴渠道、響應速度、滿意度等等
10、競爭性指標:競爭對手分析指標、互聯網輿情監控指標等等
Ⅲ 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運營數據的分析,都有哪些方法
來源於:知乎
大部分的互聯網金融公司最為糾結的一點是,流量這么大,獲客成本這么高,為什麼最後的的轉化率和成單量卻這么低?怎樣才能提高用戶運營效率?用戶行為數據分析怎樣把處在不同購買決策階段的用戶挑選出來,幫助互聯網金融公司做到精益化運營?
我們的客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互聯網金融,比如人人貸等行業前 10 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的數據驅動業務的實踐案例,來幫助客戶創造價值。
一 、互聯網金融用戶四大行為特徵
互聯網金融平台用戶有四大行為特徵:
第一流量轉化率低,下圖是某互聯網金融公司網站上,新客戶過去 30 天整體購買轉化漏斗,其轉化率只有 0.38%:
而這並非個例,實際上,絕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公司,在 web 端購買的轉化率基本都在 1% 以下,APP購買率在 5% 左右,遠遠低於電商或者其他在線交易的購買率。
第二,雖然轉化率低,但是客單價卻很高。一般來說,電商行業客單價在幾十到幾百,而互聯網金融客戶,客單價從幾千到幾萬,某些特殊領域甚至高達幾十萬。而客單價高,就意味著用戶購買決策會更復雜,購買周期也會更長。
第三,用戶購買行為有很強周期性。電商的客戶下次購買時間是不確定的,但是互聯網金融平台上,真正購買的用戶,是有理財需求的用戶,在資金到期贖回產品後,一定還會進行下一次購買,只不過未必發生在你的平台上。
可以看到,每隔一段時間,這個用戶就會有一段集中的、大量的交互行為。當用戶購買完成後,用戶的交互行為又變得很少,可能偶爾來看看產品的收益率,但整體的交互指標不會太高,直到他下一次購買。這個用戶理財需求的周期是一個月左右。
最後一個特點是「很強的特徵性」,主要包括兩個特徵:
A:用戶的購買偏好比較容易識別,理財產品數量和品類都很少,所以用戶購買的需求或者偏好,很容易從其行為數據上識別出來。
B:用戶購買過程中的三個階段特別容易識別:
用戶在購買決策階段,有大量的交互事件產生,他會看產品,比對不同產品的收益率和風險,比對不同產品的投資期限等等;
但是一旦他完成了產品的購買,就不會有大量的交互行為產生,他可能僅是回來看一看產品的收益率。
當用戶的產品資金贖回之後,又有大量的交互事件產生,實際上他處在下一款產品購買的決策期。
二、互聯網金融用戶運營的三大步驟
針對互聯網金融用戶行為的四個特徵,在用戶運營上有三個比較重要的階段性工作:
1.首先,獲取可能購買的目標用戶,合理配置在渠道上的投放預算,以提高高質量用戶獲取的比例:
渠道工作的核心,主要是做好兩方面的工作:宏觀層面,優化整個渠道的配置;微觀層面,單一渠道角度來說,根據渠道配置的策略,有針對性地實施和調整。
具體渠道的實施,大家都比較熟悉,但是對於整個渠道組合配置的優化,很多人接觸的其實並不多。
這張圖是整體轉化漏斗,從不同維度可以做對比,比如我們先選出流量前 10 的渠道:
以渠道一為例,總體的轉化率是 0.02%;在過去 30 天站內總體的流量是 18.9K,漏斗第一級到第二級的轉化率是 3.36%,這樣一共是五級,我們看到最終渠道一帶來總體的成交用戶一共是 4 人。
類似的,前 10 的渠道數據都很清晰。不同渠道帶來的流量,不同渠道總體的轉化率,以及不同渠道在整個轉化路徑上每步的轉化率都可以看到。
這裡面有幾個渠道很有特點:
渠道一的特點,渠道一帶來的流量是所有 10 個渠道里最大的,但是它的總體轉化率卻是低的;
渠道二和渠道七,渠道二的量很大,但是轉化率是零。渠道七量比較一般,轉化率也是零;
渠道九和渠道十,這兩個渠道是所有渠道里轉化率最高的。但是這兩個渠道特點,是帶來流量不是特別大……
第一象限(右上角)渠道質量又高,帶來流量又大的,這裡面渠道三四五是符合這個特徵的,渠道策略應該是繼續保持和提高渠道的投入。
第二象限(左上角)渠道的質量比較高,但帶來的流量比較小,這裡麵包含的主要渠道就是八九十。對應的主要策略是,加大渠道的投放,並且在加大投放的過程中,要持續關注渠道質量的變化。
我們先看第四象限(右下角),渠道質量比較差,但是帶來流量比較大,這裡面主要有渠道一和渠道二。相對應的渠道策略,應該在渠道做更加精準的投放,來提高整個渠道的質量。
第三象限(左下角)這個象限里渠道質量又差,帶來流量又小,比如渠道六跟渠道七。我們是否要直接砍掉?這里建議是,策略上要比較謹慎一些。所以在具體渠道的策略上,業績保持監測,然後小步調整。
根據上面數據分析得出的結果,做過渠道優化後,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高質量的用戶。
2.接下來就要把高價值的用戶——真正有購買需求,願意付費、購買的用戶找出來。
將資源與精力投入到真正可能購買的用戶上的前提是,我們要能夠識別出,哪些是真正有價值的用戶?哪些是價值偏低的用戶?
其實對於互聯網金融平台來說,甚至所有包含在線交易的平台,用戶的購買意願,是可以從用戶的行為數據上識別出來的。由於互聯網金融平台的特殊性,相比於電商平台來說,商品品類更少,平台功能也更為簡單,所以用戶的行為數據,也更能反應出互聯網金融平台上用戶的購買意願。
把用戶在平台上的所有行為總結一下,核心的行為其實並不多,具體包括:
用戶查看產品列表頁,說明有一些購買意願,點擊某個產品,說明用戶希望有進一步的了解。用戶最終確認了支付,完成了購買,購買流程就走完了,他的理財需求已經得到了滿足。每一種行為都表示出用戶不同程度的購買意願,所以獲得用戶在產品里的行為數據就十分重要。
既然用戶行為數據這么重要,那麼怎樣獲取呢?GrowingIO 以無埋點的方式,全量採集用戶所有的行為數據,根據我們對業務的需求,配比成不同的權重系數,並按照每個用戶購買意願的強弱,進一步分群。
這是我們一個客戶製作的用戶購買意願指標的範例,剛才的前 5 個行為,都是用戶在購買前典型的行為:
每種典型事件的權重系數不一樣,用戶購買意願是越來越強的:用戶點了投資按紐,甚至點了提交的按鈕,顯然要比他單單看產品列表頁,或者單單看產品頁、詳情頁的意願強。越能反應用戶購買意願的事件,你給它分類的權重應該是最大的,這是大的原則,0.05 還是 0.06 影響並不大,所以不必糾結。
這樣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就可以按照每個用戶的所有行為,給用戶做購買意願打分的指標,最終形成用戶購買意願的指標。
這是我們從高到低截取部分用戶購買意願打分的情況,第一列是每個用戶的 ID,第二列是按照購買意願給每個用戶打分的情況。得分高的,就是購買意願最強烈的用戶。
拿到所有用戶購買意願之後,我們就可以按照用戶購買意願的強烈與否,把所有的用戶分成不同的群體,來做針對性的運營。
這是在把用戶在過去 14 天內,由其產生的所有行為數據,按照購買意願打分的權重,把打分大於 5 的用戶找出來,在總體用戶里,這部分用戶購買意願排名前 20% ,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購買意願強烈的用戶。
類似我們還做了購買意願中等的用戶分群,這是購買意願排名在 20-60% 之間的用戶;購買意願排名在最後 40% 的用戶,是購買意願最弱的用戶分群。
分群之後,點擊任意一個分群,都會以用戶 ID 的形式列出來。因為你要有用戶的 ID ,才能對這些用戶施加運營策略。每個用戶最近 30 天的訪問次數,最近的訪問地點,最後一次訪問時間都可以看到。
接下來針對這些購買意願強烈的用戶,怎樣推動用戶的轉化呢?
3.採取針對性的運營策略,提高高價值用戶的轉化率。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購買偏好,互聯網金融平台商品品類是比較少的,用戶購買的目的性也比較清晰,一般商品的品類有這么幾種:
第一種:債券型理財產品
第二種:股票型理財產品
第三種:貨幣型理財產品
第四種:指數型理財產品
第五種:混合型理財產品…
我們把用戶在不同品類商品上的訪問時長佔比算出來,就能比較好地了解用戶的購買偏好。比如下圖,我們用用戶訪問債券型產品詳情頁的訪問時長,除以用戶在站內總體的訪問時長,就能夠得到用戶在債券產品上訪問時長佔比的指標。
我們還是使用用戶分群的工具,把在債券型產品上的訪問時長佔比大於40%的用戶分出來,這是有非常強烈表徵的客戶,他購買的偏好就是債券型的產品。
同時我們再設定另外一個指標,比如用戶購買意願指標,之前我們做過大於5,也就是購買意願排名在前 20% 的。
通過這兩個條件,我們就可以把購買偏好是債券型產品,同時有強烈購買意願的用戶找出來,這兩個指標的關系是並(and)的關系。同樣我們可以按照用戶的購買偏好,把關注其他品類的用戶,都做成不同的用戶分群,然後形成不同購買偏好的用戶群體。
針對這些用戶,其實在運營策略上,我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展開來進行做:
從購買階段的角度,首先我們把所有用戶可以分成新客和老客。對於這兩個群體來說,運營策略和運營重點是非常不一樣的。
新客群體,是從來沒有在平台上發生過購買的用戶,我們要根據用戶的購買意願,做進一步的運營。
老客群體,也就是在平台上已經發生過產品購買的用戶,除了關注用戶的購買意願之外,用戶的資金狀態(資金是否贖回)也是非常重要的參數。
用戶是否購買過產品?購買產品的用戶是否已經贖回資金?這兩個內容,其實是一個用戶當前的屬性。在我們分群的工作里,這有個維度的菜單,通過這個維度菜單,我們就可以把具有某種屬性的用戶找出來:
這里我做了一個分群,我們可以看一下。在維度的菜單里,我們把是否購買過產品的維度值設置成了 1 。把資金是否已經贖回這個維度的值,也設置成了 1 。實際上是把那些資金已經贖回的老用戶找出來;同樣在指標這個菜單里,我們同時也把有強烈購買意願的用戶找出來,時間是過去 14 天,指標大於 5 。
這樣我們就製作了一個用戶分群,而這個用戶分群里所有用戶,要滿足下面的三個特徵:
特徵一:購買過產品的老客。
特徵二:他們的資金,目前已經贖回了。
特徵三:過去 14 天內的行為數據,表明這個用戶有著強烈的購買意願。
同理我們把所有用戶,整理為下面幾個不同類別,對應不同的運營策略:
比如新客里,當前有購買意願的,其實他屬於購買決策期的新用戶。應該根據用戶的購買偏好,推薦這種比較優質的理財產品。並給予一定的購買激勵,來促進這些新客在平台上的第一次購買,這個對於新客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以此類推。
相比於電商或者其他行業,互聯網金融平台結合行業和用戶的特點,從用戶行為數據分析的角度,驅動產品業務以及提高用戶的轉化率,有更加重要的意義。
Ⅳ 互聯網金融運營需要關注的數據有哪些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梁川
鏈接:http://www.hu.com/question/29164071/answer/43503400
來源:知乎
由於互聯網金融概念較為寬泛,支付、投資理財、信貸、徵信、虛擬貨幣發行(比特幣等)、金融產品搜索等不同領域所關注的核心指標並不相同;即便是相同領域的公司,由於核心業務模式的差異導致大家所關注指標也不相同。因此從運營角度來看,最靠譜的是結合公司的核心業務模式來歸納運營指標。
備註:由於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金融屬性,從經營風險的角度來看,風險貫穿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企業日常運營、IT平台運營等過程,這與普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主要關注產品運營有極大不同,因此以下所指的運營並不單純指普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部門的運營,而是從整個互聯網公司企業運營角度來說的(其實也是運營人員需要關注的),姑且叫大運營吧。
不妨先看看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正常運營要關注的問題(其實也是核心業務模式):
1、目標用戶是誰,目標用戶的分級體系?
2、提供什麼樣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核心價值?例如收益、風險、流動性等
3、通過什麼渠道找到目標用戶?例如搜索引擎競價、微信、APP、朋友圈、渠道合作夥伴等等
4、舉辦什麼樣的營銷活動來擴大影響力,拓展新用戶、提升老用戶活躍度?
5、合作夥伴是誰?包括擔保公司、保理、信託、銀行、渠道合作等
6、怎樣進行風險控制?包括政策法規風險、項目風險、系統風險、操作風險等
7、用戶通過什麼渠道投融資(支付)?第三方支付、網銀轉賬、線下匯款、移動支付、POS等等
8、怎樣搭建NB的IT支撐平台?用戶體驗要好、系統要安全可靠穩定等等
9、怎樣服務好用戶?客服體系、運營體系等等的搭建
10、怎樣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建立品牌形象並維系好品牌形象?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總結出對應量化指標體系:
1、用戶指標:包括用戶信用評級、活躍度、留存率、轉化率、客單價(平均投資額度)、用戶分布(各等級佔比)、互動指標等等。
2、產品指標:產品組合、投資人數、投資金額、滿標時間、收益率、流標數、風險系數、熱度(受歡迎度)等等。
3、營銷渠道指標:渠道來源、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渠道成本等等
4、營銷活動指標:活動成本、活動渠道來源、活動轉化率、傳播數、新增粉絲數/用戶數等等
5、合作方指標:合作帶來的項目數、項目通過率、風險系數、成本等等
6、風控指標:項目審核通過率、風險備用金、項目流動性風險指標、合規相關指標等等
7、支付渠道指標: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支付渠道來源、渠道成本等等
8、IT平台指標:用戶體驗指標(包括響應速度等)、可靠性指標、安全性指標等等。這塊與互聯網的指標類似。
9、客服指標:投訴分類、接通率、投訴渠道、響應速度、滿意度等等
10、競爭性指標:競爭對手分析指標、互聯網輿情監控指標等等
Ⅳ 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風控哪家好
北京來永洪商智科技有限公源司,國內領先的數據可視化分析解決方案提供商,為百億級數據量的大型企業和各個垂直行業的中小企業提供靈活的數據分析解決方案。專注於讓企業用戶實現敏捷的數據化運營,實時洞察業務狀況,支持戰略決策。擁有分布式計算、分布式存儲、分布式通信、雲計算、數據處理、數據展現等多項技術專利。
Ⅵ 互聯網金融運營需要關注的數據有哪些
由於互聯網金融概念較為寬泛,支付、投資理財、信貸、徵信、虛擬貨幣發行(比特幣等)、金融產品搜索等不同領域所關注的核心指標並不相同;即便是相同領域的公司,由於核心業務模式的差異導致大家所關注指標也不相同。因此從運營角度來看,最靠譜的是結合公司的核心業務模式來歸納運營指標。
不妨先看看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正常運營要關注的問題(其實也是核心業務模式):
1、目標用戶是誰,目標用戶的分級體系?
2、提供什麼樣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核心價值?例如收益、風險、流動性等
3、通過什麼渠道找到目標用戶?例如搜索引擎競價、微信、APP、朋友圈、渠道合作夥伴等等
4、舉辦什麼樣的營銷活動來擴大影響力,拓展新用戶、提升老用戶活躍度?
5、合作夥伴是誰?包括擔保公司、保理、信託、銀行、渠道合作等
6、怎樣進行風險控制?包括政策法規風險、項目風險、系統風險、操作風險等
7、用戶通過什麼渠道投融資(支付)?第三方支付、網銀轉賬、線下匯款、移動支付、POS等等
8、怎樣搭建NB的IT支撐平台?用戶體驗要好、系統要安全可靠穩定等等
9、怎樣服務好用戶?客服體系、運營體系等等的搭建
10、怎樣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建立品牌形象並維系好品牌形象?
針對以上問題,可以總結出對應量化指標體系:
1、用戶指標:包括用戶信用評級、活躍度、留存率、轉化率、客單價(平均投資額度)、用戶分布(各等級佔比)、互動指標等等。
2、產品指標:產品組合、投資人數、投資金額、滿標時間、收益率、流標數、風險系數、熱度(受歡迎度)等等。
3、營銷渠道指標:渠道來源、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渠道成本等等
4、營銷活動指標:活動成本、活動渠道來源、活動轉化率、傳播數、新增粉絲數/用戶數等等
5、合作方指標:合作帶來的項目數、項目通過率、風險系數、成本等等
6、風控指標:項目審核通過率、風險備用金、項目流動性風險指標、合規相關指標等等
7、支付渠道指標: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支付渠道來源、渠道成本等等
8、IT平台指標:用戶體驗指標(包括響應速度等)、可靠性指標、安全性指標等等。這塊與互聯網的指標類似。
9、客服指標:投訴分類、接通率、投訴渠道、響應速度、滿意度等等
10、競爭性指標:競爭對手分析指標、互聯網輿情監控指標等等
Ⅶ 如何進行互聯網金融運營數據的分析
做運營必須來要對數據敏感,以下指標自需要關註:
1、用戶注冊數,首先你要知道你的注冊數據
2、注冊成本,就是單個用戶成功注冊的成本
3、投資成本,就是注冊用戶到投資的成本
4、復投率,這個很重要,投資人數再多,如果沒有復投意義不大,因為拉新的成本比留住老用戶要大的多。
5、ROI,其實說了這么多,企業管理者就看重一個指標就是投資回報率,衡量一個推廣渠道的優劣,這個是核心指標
知道了哪個渠道的ROI最高,就可以對你的推廣策略做參考,這樣就能形成良性循環。
Ⅷ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有哪些應用
大數據從四個方面改變了金融機構傳統的數據運作方式,從而實現了巨大的商業價值。這四個方面(「四個C」)包括:數據質量的兼容性(Compatibility)、數據運用的關聯性(Connectedness)、數據分析的成本(Cost)以及數據價值的轉化(Capitalization)。
大數據在金融業的應用場景正在逐步拓展。在海外,大數據已經在金融行業的風險控制、運營管理、銷售支持和商業模式創新等領域得到了全面嘗試。在國內,金融機構對大數據的應用還基本處於起步階段。數據整合和部門協調等關鍵環節的挑戰仍是阻礙金融機構將數據轉化為價值的主要瓶頸。
數據技術與數據經濟的發展是持續實現大數據價值的支撐。深度應用正在將傳統IT從「後端」不斷推向「前台」,而存量架構與創新模塊的有效整合是傳統金融機構在技術層面所面臨的主要挑戰。此外,數據生態的發展演進有其顯著的社會特徵。作為其中的一員,金融機構在促進數據經濟的發展上任重道遠。
無論是在金融企業還是非金融企業中,數據應用及業務創新的生命周期都包含五個階段:業務定義需求;IT部門獲取並整合數據;數據科學家構建並完善演算法與模型;IT發布新洞察;業務應用並衡量洞察的實際成效。
在今天的大數據環境下,生命周期仍維持原樣,而唯一變化的是「數據科學家」在生命周期中所扮演的角色。大數據將允許其運用各種新的演算法與技術手段,幫助IT不斷挖掘新的關聯洞察,更好地滿足業務需求。
Ⅸ 互聯網金融運營需要關注的數據有哪些
由於互聯網金融概念較為寬泛,支付、投資理財、信貸、徵信、虛擬貨幣發行(比特幣等)、金融產品搜索等不同領域所關注的核心指標並不相同;即便是相同領域 的公司,由於核心業務模式的差異導致大家所關注指標也不相同。因此從運營角度來看,最靠譜的是結合公司的核心業務模式來歸納運營指標。
互聯網金融公司的金融屬性,從經營風險的角度來看,風險貫穿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企業日常運營、IT平台運營等過程,這與普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主要關注產品運 營有極大不同,因此以下所指的運營並不單純指普通互聯網公司的運營部門的運營,而是從整個互聯網公司企業運營角度來說的。
根據互聯網共性可以總結出對應量化指標體系:
1、用戶指標:包括用戶信用評級、活躍度、留存率、轉化率、客單價(平均投資額度)、用戶分布(各等級佔比)、互動指標等等。
2、產品指標:產品組合、投資人數、投資金額、滿標時間、收益率、流標數、風險系數、熱度(受歡迎度)等等。
3、營銷渠道指標:渠道來源、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渠道成本等等
4、營銷活動指標:活動成本、活動渠道來源、活動轉化率、傳播數、新增粉絲數/用戶數等等
5、合作方指標:合作帶來的項目數、項目通過率、風險系數、成本等等
6、風控指標:項目審核通過率、風險備用金、項目流動性風險指標、合規相關指標等等
7、支付渠道指標:渠道轉化率、渠道成功率、支付渠道來源、渠道成本等等
8、IT平台指標:用戶體驗指標(包括響應速度等)、可靠性指標、安全性指標等等。這塊與互聯網的指標類似。
9、客服指標:投訴分類、接通率、投訴渠道、響應速度、滿意度等等
10、競爭性指標:競爭對手分析指標、互聯網輿情監控指標等等
運營不要只關注那些數據,數據是外在的,是基礎,而產品和平台核心競爭力才是發展的王道,數據+產品,找到平台最優的發展平衡點,才是運營下的這盤棋的目的。
Ⅹ 優秀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是怎麼玩大數據風控的
現在一提起互聯網金融行業、Fintech領域,人工智慧、大數據風控的熱度就直線飆升。許多交易規模比較大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都在努力發展大數據風控技術,以構建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能力。
那麼,這些優秀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是怎麼玩大數據風控的呢?
陸金所:KYC 2.0系統
精準判斷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陸金所自成立起就引進國際領先的第四代風險管理系統,借鑒平安集團經驗,形成了成熟的風險管理數據模型。其近日又推出了KYC 2.0系統,力求通過大數據技術、機器學習以及金融工程等方法,建立完整的互聯網財富管理平台投資者適當性管理體系,在資金端對投資者進行「精準畫像」,並提供智能推薦服務。
據了解,KYC2.0系統在原有的保守、穩健、平衡、成長、進取五大類型基礎上對投資者風險承受力評估結果進行量化,每位用戶都會獲得專屬的風險承受能力分值,又稱「堅果財智分」,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判斷更精準。
點評:量化數據信息,進行大數據建模。
風控最好的數據還是金融數據,例如年齡、收入、職業、學歷、資產、負債等信用數據,這些數據同信用相關度高,可以反映用戶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這些數據因子在風控模型中必不可少,權重也很高,是風險評估最好的數據。
所以,陸金所以平安集團經驗為基礎運用到的大數據風控,使用的是圍繞用戶周圍的信用數據,這些數據的特點是和用戶的信用情況高度相關,可以作為一個重要因子進行錄入,對其個人進行打分,再對其進行個體分析,最終得到一個綜合評分,這就對用戶進行了一個精準的風險承受能力評判。
民貸天下:拓寬數據維度
實現純線上智能化服務
民貸天下基於穩健、安全、規范的風控理念,其風控部門確定了「風控從嚴」原則,設定了借款審查、貸中管理、貸後跟蹤等風控流程。目前,民貸天下正全力推進全智能化建設,構造一個完整的、從資產端到平台端的全鏈路大數據風控系統,通過對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知識圖譜、區塊鏈等技術的運用,為平台運營及業務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在傳統數據之外,民貸天下還不斷拓展數據維度,如在用戶授權下,對用戶社交數據、訪問時間、相關認證、通訊記錄等數據整合分析,並且與螞蟻金服、芝麻信用、前海徵信、同盾等第三方機構緊密合作,進一步豐富對用戶的數據畫像,使民貸天下的大數據風控系統更加精準,從而實現從客戶申請、受理、審核、授信、放款到貸中貸後管理等純線上智能化服務。
點評:拓寬數據維度,是對傳統風控的補充。
傳統風控模型已經不能適應復雜的現代風險管理環境,特別在數據信息錄入維度上,影響用戶信用評分的信息較多,很多都沒有引入到風險評估流程。而大數據風控可以提供全面的數據(數據的廣度),強相關數據(數據的深度),實效性數據(數據的鮮活度)。
民貸天下利用這樣的大數據風控,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等方式,將內部數據以及原有數據打通和整合之後,就會影響風險評估結果,提升信用風險管理水平,客觀地反映用戶風險水平。這些多維度、全面的信息正是大數據風控的優勢所在,同時也是對傳統風控一個很好的補充,進一步實現智能化服務。
真融寶:以數據介質為主
構建數據和模型演算法的核心技術
真融寶以數據介質為主,利用分布式計算處理數據,以公眾互聯網的全網為平台,以全網收集的數據來補充內部網集成的數據。並且在用戶數據方面,對每個新進用戶建立一份電子檔案,對每名用戶投資需求進行了解登記,並對每一筆資金進行多重備份,形成動態的用戶資金數據。
除此之外,真融寶還利用大數據進行決策,將金融活動轉化為智能數據處理活動,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提高風險評估、分析和預警能力,大數據提供的信息使得真融寶的決策更加科學智能化,對於風控的精準度控制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點評:數據和模型演算法,可建立實時風險管理視圖。
大數據的數據採集和計算能力,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實時的風險管理視圖。藉助於全面多緯度的數據、自我學習能力的風控模型、實時計算結果、壞種子數據,真融寶可以通過大量的數據累積,能夠產生出非常有效的識別客戶的能力,提升量化風險評估能力。
數據、技術、模型、分析將成為信用風險評估的四個關鍵元素,其背後的力量就是大數據的技術和分析能力。真融寶利用大數據的風控能力,實時輸出風險因子信息,提高了風險管理的及時性。
一直以來,風控都是金融機構的生命線。從陸金所、民貸天下、真融寶這三家互聯網金融公司為例,預計在未來,可能每家做借貸類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都會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一套大數據風控體系,並且隨著互聯創業公司的業務數據越來越大,數據基礎會逐漸扎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