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
一是要注意分散投資,二是上門實地考察
2. 如何構建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
互聯網金融安全是一個整體,千萬不能盲人摸象般的防禦。理想的防禦是對所有的攻擊內進行防護,但從組織資源限容制等實際情況考慮,需要做「適度」的安全,即互聯網安全措施的級別要與商業價值相一致。互聯網金融安全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管理問題。不僅包括一般的安全問題,更包括業務安全問題。
安全建設實際上就是對抗入侵的過程,只有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力度,構建互聯網金融安全體系,才能穩操勝券。
3. 互聯網金融安全,只是老生常談嗎
目前來看,在安全方面,確實有說得多做的少的問題,就拿對互聯網金融版很重要的信息安權全舉例吧:
一些互金網站連最基本的SSL證書都沒裝,也就沒有HTTPS和網站認證,用戶在網站上輸入的信息(如密碼)很可能在傳輸中被竊取。
部分互金平台沒有全面利用數字認證、多因素認證、統一身份認證平台等強認證模式來核實借款人等用戶的身份真實性。
很少有平台在開展國家信息系統定級備案和等級測試,不具備完善的防火牆、入侵檢測、數據加密以及災難恢復等網路安全設施和管理制度,也沒有邀請有資質的信息安全測評認證機構(如CFCA)定期對信息安全實施測評認證。
說到底,現在互聯網金融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從業者更多的是考慮如何盡快擴大知名度和用戶量。而安全建設投資大周期長,短期內也見不到什麼效益,所以就被忽視或者只掛在口頭上。但相信隨著行業的不斷優勝劣汰,更多有實力或願意長期在業內發展的平台會不斷加強安全建設,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也會越來越高。
4. 互聯網金融業務面臨四大風險有哪些
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特殊風險
3.流動性風險。流動性是商業銀行正常存在的一種風險類型,銀行的流動性來自於銀行存款和貸款,一旦銀行的存款不足以支付貸款所需,就產生了流動性的不足,這種流動性不足根源於銀行償還能力的有限和取款數量的難以預期。銀行流動性直接關乎銀行的經營能力和信用,流動性不足將導致銀行貨幣流通的緩慢甚至停滯,嚴重時有可能導致銀行的倒閉。
4.法律風險。法律風險是指由於網路金融立法相對落後和模糊而導致的交易風險。互聯網是一個全球信息交互的平台,互聯網金融是一個跨國界的金融平台,然而由於各個國家、地區經濟制度和法律規定的差異,互聯網交易雙方對於互聯網金融的規則很難達到完全一致,這就加劇了一些互聯網金融的違規違法幾率,從而誘發法律風險。互聯網金融在很多發展中國家都剛剛起步,相關法律體系還不完善,如在網路金融市場准入、交易者的身份認證、電子合同的有效性確認等方面尚無明確而完備的法律規范。因此,在採用bis後,利用網路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務,簽訂經濟合同就會面臨在有關權利與義務等方面的相當大的法律風險,容易陷入不應有的糾紛之中,使交易者面臨關於交易行為及其結果的更大的不確定性,增大了網路金融的交易費用,甚至影響網路金融的健康發展。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嚴重威脅到了我國金融市場的穩定,阻礙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縱深發展。面對互聯網金融的諸多風險,我們要做好完全的風險防範措施。
5. 如何保障互聯網金融信息安全
項目核實
央行徵信
保險公司
PCCB風控
6. 請問如何看待互聯網金融的安全性
目前 的 網 貸 理 財平台 中 , 大 平台的 收益下 降 較 快,而 中 小 平 台 洗 牌 也 不 斷 加 快 。在收益與 安 全 同時 受到 威 脅的 時 候 , 需 要 作出 選擇 , 那 么 安全肯 定 需要 放 在 第 一位 。 推 薦 你 愛 投 金 融 。
7. 互聯網金融的安全問題有哪些
目前互聯網金融平台都在按國家政策要求進行整改和轉型。
1、要合法合規回經營,各大互聯網金融平台統答一要對接銀行存管。
2、標的對應的借款人的金額要按規定執行,規定了同一借款人在同一個平台的借款上限為20萬,同一個企業組織在同一個平台的借款上限為100萬,同一借款人在不同網貸機構的借款上限為100萬,同一個企業組織在不同網貸機構的借款上限為500萬。
3、互聯網金融平台要辦理ICP經營許可證。
8. 互聯網金融是什麼是否安全
互 聯網 金融 是傳統 金 融行 業 與互 聯 網 精神相 結合 的 新 興領 域 。 互聯 網 " 開放、 平 等 、 協作 、 分 享 " 的精神往 傳 統金 融業 態 滲 透
9. 如何看待互聯網時代的網路金融安全
近兩年來,網路與信息安全領域大的背景,猶如一個萬花筒,復雜多變,令人眼花繚亂,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尤其是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安全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而互聯網金融也席捲中國熱潮,從之前的網上購物到現在手機支付、微信支付、滴滴打車等,越來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為更多的人所接受,為我們帶來無限商機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金融風險的防範。
那麼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金融安全的現狀如何呢?我們應該怎樣看待金融安全呢?今天,記者采訪了國家信息技術安全研究院副處長曹宇,讓我們來聽聽曹老師對當前網路金融安全如何看!
金融安全現狀
一、是從銀行機構抽查情況來看,安全性同比其他行業較好
認證體系基本完善,技術應用世界領先(電子銀行的安全一直是技術在引領,中國硬體身份認證技術走在世界的前列,網上銀行基本實現了雙因子證書認證);
系統防護體系趨於成熟,防護能力較高;
風險控制體系逐漸形成,安全防護緯度多;
政策監管在加強,管理層安全意識強。
二、是從高強度滲透測試來看,金融系統應對大規模網路攻擊任然存在風險。
遠程監測20%金融機構官方網站存在高危漏洞。
邏輯錯誤、許可權繞過、信息泄漏等業務系統高危漏洞時有發生。
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安全問題變得無處不在。
三、是從國家的戰略層面來看,網路安全挑戰依然嚴峻。
國產率較低,自主可控壓力較大;
系統復雜、防護滯後、安全動態變化、科技風險集中;
黑色產業趨利化、集團化、跨境化(如一次跨境網路釣魚攻擊,黑客從騙取用戶的信息到國外的ATM取現只需要2小時,而立案最快得6小時);
相關法律法規、信用體系仍待完善。
網路金融在給消費者帶來便利體驗的同時,其安全性問題也日益顯現。網路金融安全問題的發生,通常是跨平台、跨地域、覆蓋存、貸、流通的各個層面,對金融機構、電商、安全企業都構成挑戰,單獨從一個環節去入手,往往困難重重。只有通過網路金融產業鏈的合作,打造由政府、銀行、商家、安全服務商等全面協同參與的網路金融保護鏈條,提供系統性的安全解決方案,才能切實保護消費者利益。
從網路威脅的角度來看:網路金融系統復雜,漏洞隨時可能出現;與此同時網路環境日益惡化,大規模攻擊時有發生;現有的安全防護體系難以防範大規模高強度滲透攻擊
從技術發展來看: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等新技術、新應用的快速應用給網路金融帶來較大沖擊
從人才隊伍建設來看:網路金融安全的范疇在延伸,網路安全工作人員比例不足,特別是網路攻防分析隊伍人員緊缺
從安全可控角度來看:關鍵技術產品過度依賴少數廠商,安全可控能力不強;雲計算以及互聯網金融的規模化發展,整體架構的遷移有望自主可控獲得突破性進展。
金融系統的APT攻防之道
金融系統的APT攻防之道,從技術防控和業務防控兩方面淺談攻防演進的趨勢。新一代的防禦體系,至少具備四個能力。
應該具有智能的威脅感知能力,需要加強知彼的能力,應該具有高強度攻擊抵禦能力、快速應急響應能力,是大數據分析能力,
從業務防控的演進來看,2006年到2014年的電子銀行認證體系的發展,就是不斷的加鎖的過程。總體來看,國產信息科技產業鏈發展仍不平衡,特別是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國外產品仍處在領先地位。銀行業在核心技術領域仍存在對於國外信息技術產品的依賴,銀行業全面提高信息系統自主可控能力仍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工作,需要在國家、行業、銀行自身等多個層面持續完善、相互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