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傳統的商業銀行在21世紀就會滅亡。認為正確與否這句話是否有道理,請從商業銀行的業務進行分析
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時常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金融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在中國要實現金融資源配製必定依託間接融資,商業銀行任重道遠.
什麼是商業銀行?
根據商業法可知:商業銀行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和<<中和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設立的,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辦理結算業務的企業法人.
商業銀行具有企業的普遍屬性,以營利為目的,追逐利潤最大化.它也是經營貨幣的特殊企業.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不同於一般工商企業,它經營的是充當一般等價物的貨幣,通過貨幣資金的營運獲取利潤與其它金融企業相比,商業銀行的顯著特點就是吸收公眾存款.
由此可知商業銀行在一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特殊地位.首先,它是經濟活動的中樞和紐帶.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可以幫助個人、家庭、工商企業,社會組織和政府融通資金.它的結算業務加速了貨幣資金周轉,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它的存款業務直接影響,並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客戶的經營活動,影響一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變化;它的代理等中間業務既為客戶提供便利,又幫助客戶創造新的財富.其次是金融體系的主體和基礎,從世界各國金融體系的歷史演變過程看,商業銀行是金融主體的初始和最基本形式,中央銀行和其它各類金融企業都是在商業銀行發展到一定階段和程度後從中派生而來的.此外,從機構數量,從業人員和資產規模來看,商業銀行基本都處於各國金融體系的主體地位.國外大多數國家都實行混業經營,商業銀行除了從事傳統存貸業務外,還從事投資銀行業務和保險業務等.成為一國可左右金融市場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最後,它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的基礎和重要渠道,商業銀行的放款和轉款結算和投資業務活動可以引發派生存款,產生乘數效應,既圍繞資金的價格信號—利率.它可以通過派生存款的創造與消減來影響全社會貸貨幣供給量和規模.顯然,它與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密切相關.
目前,金融市場和網路金融市場迅速發展,商業銀行的作用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金融界和學術界出現了商業銀行將會滅亡的觀點.金融市場和網路市場的發展,對商業銀行的地位和作用是有所沖擊,但商業銀行的基本職能仍然存在,改變的不是商業銀行的職能,而是執行職能業務種類和方式,所以商業銀行是不會消亡,它將以新的形態展現.
對商業銀行地位和作用是通過職能來體現的,對它的分析應建立在對其職能分析的基礎上,如果這些職能今後會喪失,那麼商業銀行就會消亡;否則不會消亡.
有觀點認為商業銀行的作用和地位正在下降,此方面有三個論斷(1):證券將會取代商業銀行貸款.隨著證券市場的快速發展,有接融資占總融資的比重不斷上升,間接融資的比重不斷下降,商業銀行的信用中介的地位逐步下降.未來證券將取代貸款.(2):基金可取代商業銀行存款.(3):網路將取代機構,電子貨幣將取代現金和支票存款.
證券是否真的會取代商業銀行貸款?
證券是指長期債券和股票,企業需要長期資金,可以發行長期債券和股票來解決,但對於企業的短期資金需求來說,一般是靠銀行的短期貸款來解決,而不能發行長期債券和股票.對於消費者不能發行債券、股票和商業票據來解決資金需求.所以對於消費者的貸款是不能發行債券來取代的.對於公司,它要利用商業銀行的貸款資金進行負債經營.同時間接融資是直接融資的基礎,若是沒有了間接融資,將不會有直接融資.所以證券不能取代商業銀行.
基金能否取代商業銀行存款?
存款是基金的基礎,沒有存款就沒有基金.並且發行基金所得到的貨幣資金向企業進行投資後又會轉換成企業在商業銀行的存款.整個流程:存款—基金—存款.由此可知,基金只是暫時替代存款.存款仍然存在.基金作為金融投資品種之一,其發展速度再快,也不能替代其它金融投資品種.如:銀行存款.況且發展要受到金融市場發展和其它因素的制約.所以基金是不能完全取代存款的.
網路將取代機構嗎?
現在商業銀行在網路中的業務越來越大,這使其分支機構大大減少.由此可知,網路取代機構影響的只是商業銀行的內部組織機構和業務流程再造等,並不影響商業銀行的職能,地位和作用.網上轉帳支付,影響的也只是用紙制支票轉帳支付.這並不影響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功能.但由於網路金融的發展,拓展了支付服務者的范圍空間,支付服務的提供不再是商業銀行的專利,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一些非金融行業和機構也可介入支付服務領域.從目前來看,電子貨幣的支付仍主要由商業銀行的有關部門來執行,因為商業銀行有其網路優勢.但是,由於競爭的原因,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功能也會受影響.
由此可知,基金完全取代存款,證券完全取代貸款的網路取代機構的觀點是不正確的.這些情況只能說對商業銀行的地位和作用有所沖擊.但商業銀行不會消亡,只要貨幣存在,無論貨幣形態發生什麼變化,商業銀行憑借其資金實力,也能占據重要的地位.這里要提及的是對是商業銀行今後的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之所以產生分歧,除了涉及對是商業銀行的職能的看法外,還涉及對所謂傳統商業銀行的界定問題.如果說傳統商業銀行是指現在的通過其物理分支機構從事非網路金融業務的銀行.那麼,隨著網路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完全從事網路金融業務以及貨幣的電子化,這時說傳統商業銀行要逐漸消亡是對的.
雖然傳統商業銀行消亡了,但其基本職能仍然存在,消亡的只是它的舊存在形態,它又以新的存在形態出現,轉變為新型的商業銀行.
說商業銀行今後不會消亡,並不是說現在的商業銀行可以對今後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同業競爭坐視不理,等閑視之.相反,商業銀行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積極開展各種金融創新活動來發展壯大自己.它把自己辦成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新型商業銀行.
個人認為,理財產品的多樣化,銀行網路化的深入等等,都加速加劇了傳統意義上的銀行消失。但重點在「傳統」不在「銀行」,即傳統的銀行模式消亡,但新的銀行模式涌現,銀行本身作為重要的金融工具,將煥發出嶄新的生命。
⑵ 銀行會消失嗎
我想你指的大概是「脫媒」這個概念吧。的確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人們就開始談論內是否金融通會逐漸與傳統意義上的容商業銀行相分離,更多地通過證券市場和保險市場進行。銀行會最終退出金融行業。但是,我個人認為是不會的。 由於網路銀行的蓬勃發展,已經使傳統的銀行向著以金融品牌為主導,以全面服務為內涵,以互聯網路為依託,以物理網路為基礎的綜合化、全球化、電子化、集團化、虛擬化的全能服務機構的方向發展。我們現在意義上的銀行已經和傳統的銀行概念有了很大的差別。 再者,商業銀行的很多功能,比如資金的聚集和分配是其他金融機構所無法替代的,所以銀行不會最終消失的。
⑶ 傳統的金融中介會不會因互聯網的興起而消亡
金融中介不會因為互聯網的興起而消亡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日臻成熟以及互聯網的全面普及,信息流動出現了新的特點。作為共享、開放的信息交流平台,互聯網大大降低了信息跨時空傳遞所涉及的交易成本。有人認為資金供求雙方有可能繞過金融中介機構,直接取得聯系並達成交易。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甚至提出,可通過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的資料庫,用比特幣來解決金融支付。人們對於金融服務有了更多選擇和更多想像,甚至有人預言傳統金融機構將逐漸失去金融和交易的中介地位。
對於上述挑戰必須引起重視,但並不能就此斷言金融機構會被「去中介化」。這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第一,金融機構的核心功能是資產轉化,即實現資金在時間、空間、規模等維度上的轉化,這是金融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是社會資源合理利用和配置之所需。實現這一功能需要有風險控制技能、團隊和經驗,需要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信息數據積累和處理分析能力,其投資大,見效慢。雖然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降低了信息的檢索和傳遞成本,但互聯網金融的本質還是金融。一方面,第三方機構是通過嫁接金融系統的基礎設施,才在辦理支付、撮合資金供求雙方交易等方面取得了部分進展;另一方面,至今所有的實踐都未能證明第三方機構具備承擔大規模資產轉化的能力與經驗。
發展中國家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信息不對稱導致各類欺詐風險頻發,信用市場摩擦和交易成本較高。信用市場的參與者因獲得信息渠道不同、信息量多寡差異而承擔不同風險,獲取不同收益。要成功實現資產轉化,需要掌握比交易對手更充分、有效的信息。銀行長期從事信用中介,擅長信息收集、數據分析、模型構建等,具備風險甄別、風險定價、風險監測、風險處置等核心能力。且其掌握的數據一般是金融、財務、生產和市場類及信用違約等「強數據」,這些信息是很難通過互聯網渠道獲得的。這類數據具有完整性、准確性、結構化和歷史長度等優勢,易於進行低成本的挖掘使用。而單純依靠購物、社交等非金融性活動獲取的「弱數據」,則很難克服數據碎片化、准確度不高及挖掘利用低效率和高成本等問題。
第二,金融服務需要高效率和低成本,只有綜合化、一攬子服務和線上線下相結合才能形成競爭力。現代金融服務需要多項金融功能的組合。這些功能涵蓋存貸、支付、交易、咨詢、風險管理、資產及利率匯率管理等各個領域,覆蓋國內外兩個市場,只有具備完備的產品組合和線上線下資源、專業的服務技能、豐富的運作經驗才能完成這樣復雜、綜合性的金融服務,從而降低買賣雙方之間的交易成本和信息博弈成本,平衡利益並增加雙方的收益。
第三,金融機構需要承擔昂貴的監管成本。信用危機輻射面廣、破壞力強,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信用社會需要行業秩序、法律法規和較高的准入門檻。現代金融監管體系對金融機構確立高標準的資本和流動性比例、嚴苛的合規監管及風險管理要求,並通過宏觀審慎管理,維系信用經濟的正常運轉和金融體系穩定。金融機構不乏百年老店,長期穩健經營、注重信譽品牌,加強信息披露,不濫用信息優勢,通過傳遞「公正和信任」信號,降低了消費者的「獲得成本」。美國的數字化發展、互聯網創新均領全球之先,信用環境也非常完善,但它的銀行等金融中介仍在有效發揮作用,並沒有任何消亡跡象
⑷ 銀行業金融機構會不會被歷史淘汰
不會。只可能一部分低技術的崗位會被淘汰。銀行業是國家宏觀經濟的命根子。國家可能會指著支付寶調控經濟么?支付寶會聽么?經濟問題,需要政治角度分析
⑸ 20年後,銀行會消失嗎
金融機構不會消亡。銀行這個櫃台可能真的可能是名存實亡了吧。😁
⑹ 國有四大銀行會倒閉嗎
理論上銀行這種金融機構是不會倒閉的,目前的一些銀行都是由國家政府或地版方政府控股支持運權行的,也就是很多銀行是國有的如中國四大銀行(中國銀行、工行,建設,農業,招商等),但是現在有很多小的銀行就說不定了,因為小銀行是由個人運營的所以有風險的。
銀行運作國家是有要求的,如:工行的總共存款是1000萬元,他要向中國人民銀行里存入50%的錢也就是500萬作為取款金,這是國家為了防止銀行儲備金不夠的而設的特定賬戶從而保重我的不管什麼時候取款也不會把銀行掏空的
⑺ 金融脫媒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會消失嗎
不會的吧。商業銀行的職能不只單一的。沒有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說專明由間接融資變成屬了直接融資。在商業銀行出現之前大家都是直接融資,因為那時候信用規模小,隨著社會發展,信用規模變大,直接融資風險變大,於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出現有利於規避風險。(當然,不是商業銀行的誕生是由於這個原因,但是個人感覺這是商業銀行能夠得到發展的原因。)如果說,隨著計算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在現有的信用規模下,能夠有足夠的信息去判斷互相的信用狀況,很顯然,直接融資的整體效率會高於間接融資。人們會趨向於直接融資,畢竟少了一個環節。但商業銀行會不會消失,這還真不好說,應該不會。商業銀行一消失,整個金融體系就會崩潰,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與支付中介職能沒有什麼好的機構能夠替代。
⑻ 隨著社會的發展,存款貨幣銀行會消失嗎
存款貨幣銀行習慣上又稱為商業銀行(我國通常為商業銀行),以經營工商存款回、放款為主答要業務,並為客戶提供多種金融服務。它是金融機構體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往往以其機構數量多、業務滲透面廣和資金總額比重大等歷史形成的優勢,為其他金融機構所不能替代。
存款貨幣銀行的主要職能:
1、信用中介:銀行吸收存款,集中社會上閑置的貨幣資金,又通過發放貸款,將集中起來的貨幣資本貸方給資金短缺部門,發揮著化貨幣為資本的作用。
2、支付中介:銀行接受客戶委託,為工商企業辦理與貨幣資本運動有關的技術性業務,如匯兌、非現金結算等,使銀行成為企業的總會計、總出納,成為社會的總帳房。
3、信用創造:銀行發行信用工具,滿足流通界對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需要,並使銀行可以超出自有資本與吸收資本的總額而擴張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