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KMT五三五國際金融機構

KMT五三五國際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2-26 16:37:49

❶ 求論文: 國民黨在大陸統治的興衰析論 2000字 速度

國民黨衰退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國民黨自身階級的局限性以及其與內人民大眾特別是容占據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作對,把人民搞得死去活來,誰還會去幫他?二,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其中包括軍隊的腐敗。眾所周知,從中華民國建立開始,直到蔣介石政府名義上的統一,再到解放戰爭的勝利,國民黨始終是由幾個派系組成的,各部隊之間互相爭寵,勾心鬥角,以保存實力為根本目標,根本不會很好地執行上級的作戰方案。三,蔣介石個人的自身缺陷,我們知道,蔣介石是一個很有手段的政治家,但他不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而且他犯了一個許多領導人都會犯的錯誤:越級指揮,一生兼職無數。造成指揮系統的混亂;四,國民黨間諜系統的癱瘓,國民黨雖然有著令人聞風喪膽的中統和軍統兩大特務機構。但他們更多時候只是把槍口對准人民大眾和蔣介石的異己。對於共產黨他們完全失去了左右,從而他們不僅對敵人的動向毫無所知,就連自己的作戰方案也時時暴露在敵人面前,從而徹底失去戰場上的主動性,這樣的話就算有百萬雄兵和精良的全美械裝備,也不過是給共產黨當運輸隊而已。從以上四點可以看出,國民黨在中國大陸必敗無疑,它的失敗是自身的原因,只是時間問題。

❷ 國民黨當年的特工組織有哪些

中統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中統(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 中統的前身是由C.C系分子所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處。1937年,黨務調查處並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處長。1938年3月,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經蔣介石提議,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為基礎,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由此正式形成。 中統以各級國民黨黨部為活動基地,在省市黨部設調查統計室,在省以下黨部設專人負責「調查統計」,在文化團體和大專院校、重點中學廣泛建立了「黨員調查網」,進行各種反革命特務破壞活動。 中統局局長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兼任,而由副局長負實際責任。陳立夫、張厲生、朱家驊先後擔任過局長,徐恩曾、葉秀峰、顧建中,鄒學峻、季源溥等先後擔任過副局長。 [編輯本段]中統局的成立始末、職權范圍與機構變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局),常見的電視劇中證件封皮上印「中統」二字並不符合史實,而且證件的大小尺寸也不同。中統成立基礎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CC系分子掌控的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科長徐恩曾。1935年黨務調查科升格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務調查處,直屬於黨中央(亦即蔣系國民黨中央),處長由徐恩曾擔任。1937年黨務調查處並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軍統)第一處(黨政處),仍由徐恩曾任處長,但一處實際上仍是獨立於軍統局的一個系統,這時的軍統亦是老軍統系統,並非一般電視劇中的新軍統系統。 1938年3月29日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提議設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8月,蔣介石對軍事委員會調查局進行改組,調查局第一處擴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擴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才是新軍統系統)。這樣中統局就正式成立了。 中統局的人事組織中,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兼任局長,但實際負責工作的則是副局長。民國三十八年敗離大陸前擔任局長的有陳立夫、朱家驊;擔任副局長的有徐恩曾、葉秀峰。中統局內設人事科、專員室、經濟調查處、交通處、統計處;以及一、二、三組(分別負責訓練、黨派、情報工作,所以二組直接大搞特務活動的說法也是不對的)。中統局組織設立依附於各級黨部機關,在各省市設調查統計室,省以下設專員負責「統計調查」。 中統局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外的情報安全工作。實際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維持在這個范圍之內的,因為軍統局也不允許他干涉越權。中統局的工作重心在黨政機關內部,另一個重點就是暗中打擊一切反對派政黨,尤其是共產黨。此外對於社會輿論、思想言論也負有監控責任。(類似現在美國的FBI) 1947年中統局改名為黨員通訊局,1949年改名為內政部調查局,習慣上仍稱為CC或中統。內調局隸屬於國民政府行政院內政部,事實上仍屬蔣系中央掌控。伴隨著國民政府的全面敗退,中統局後來也迅速的在大陸消散了。中統局的另一個衰落原因是,權高震主,尾大不掉。蔣系中央不會允許這種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所以另外扶植了軍統系統作為牽制。 一九二七年以CC派分子為骨幹,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下成立了一個調查科,這是「中統局」的最前身。先後由陳立夫、 張道藩、吳大鈞、葉秀峰、徐恩曾任科長。在各省、市、路中國國民黨黨部內設「調查股」,縣黨部內設調查幹事。 一九三二年將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編為特工總部。主任徐恩曾。對外仍稱調查科,後又改稱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處。在各省、市、路國民黨黨部內設特務室和管訓中共被捕人員的反省院。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了緩和國民政府情報組織內部矛盾,提出了「合力對外」的反動口號,於一九三七年底,將特工總部與力行社特務處合並,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陳立夫、陳焯任正、副局長。特工總部編為該局第一處,處長徐恩曾。合並後,矛盾劇烈,於一九三八年八月又分開,將第一處改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簡稱中統局)。 中統局,先後由朱家驊、葉秀峰任局長,徐恩曾、郭紫俊、顧建中任副局長。在各大行政區設有辦事處或特派員辦事處,在直轄市或重要城市設立區室,在各省黨部及鐵路、公路等特別黨部內設立調查統計室(簡稱省室,路室)。在省室或路室下設若干分區、工作站、工作團等。在分區、工作站、工作團下面還設有許多據點及調查員。 一九四七年四月中統局改頭換面,歷稱中央黨員通訊局(簡稱黨通局)。由葉秀峰任局長,郭紫俊,季源溥任副局長。各大行政區辦事處改稱直屬通訊處,各省、市、路黨部調統室改稱黨員通訊組。這些都是公開性的情報組織。同時還在各省、市設立了秘密的情報組織,叫做區,如沈陽區、旅大區等。區下設分區、工作站(交通、聯絡站)、工作組(通訊組)。 一九四九年二月,國民政府黨通局劃歸內政部領導,改稱內政部調查局,簡稱內調局。 國民政府敗退寶島台灣後,於一九五四年十月,又將內調局改組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中統局人員分工 中統局的人員分工大致有四種: 一是調查工作人員(簡稱調工); 二是特種情報工作人員簡稱特情人員; 三是黨員調查網(簡稱cc黨網,又稱黨員通訊網),是在中國國民黨黨內進行防共和監視其內部人員的監察人員; 四是通訊員,是中統局在各機關、學校、企業內部發展的工作人員。 附: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主要情報安全部門沿革 1938年8月-1947年,中統局 (1938年8月-1946年6月,軍統局) 1947年-1949年,中統局改為黨員通訊社 1949年-?,黨員通訊社改為國民政府內政部調查局 1946年6月-?保密局。 1946年6月,部分軍統部門並入國防部二廳,二廳亦負責部分情報安全工作。 軍統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IS)。其前身為蔣介石於1928年創立的「藍衣社」(一說為1932年)。1934年4月,蔣介石將南昌行營調查科與藍衣社特務處合並,成立軍事委員會特務處,由戴笠(黃埔6期)任處長。1937年4月,蔣介石重組特務機關,以加強搜集共產黨人情報,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中央黨部秘書長陳立夫兼任局長。「軍統局」內設兩處,第1處負責黨務調查(即後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前身),由徐恩曾(黃埔4期)任處長;第2處為特務處,戴笠擔任處長。1938年9月,第2處另立門戶,升格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內設軍事情報處、黨政情報處、電訊情報處、警務處、懲戒處、訓練和策反處、特種及心理作戰處、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 「軍統」(BIS)在其最鼎盛的時期,擁有特工以及各類准軍事的交通警察大隊共約10.2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勢力滲透至黨政、軍事、教育、文化、警務各個層面。在整個第2次世界大戰中,BIS一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同時也是電訊破譯技術最先進的情報機關。而那時,CIA前身美國戰略情報署(OSS)不過才剛剛起步而已。 抗戰中,軍統特工在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淪陷區,製造針對日軍的恐怖活動,而隸屬BIS的各個「游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深入日寇佔領區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刺殺、顛覆 1938年,日軍佔領上海後,為穩定局面,有意拉攏有影響的中國上層人物出面組織所謂的「臨時政府」。經過一番斟酌後,日本人選中民國初年擔任過內閣總理的唐儀。唐經反復考慮後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晚節不保。蔣介石知道此事後,怒不可遏,著令BIS「剪除附逆」。 1938年,就在唐儀接受邀請出面組織「政府」後三個月,潛入上海的BIS「敵占區行動組」便用斧頭結果了他。 在隨後的時間里,BIS 先後策劃了對殷汝耕(組織『華北自治政府』的大漢奸)、季雲卿(上海青幫『通』字輩大佬,汪偽『76號』後台老闆)、汪精衛、周佛海等大漢奸的刺殺行動。盡管這些行動並未完全成功,但無疑有效地震懾了投敵叛變人員。 破譯偷襲珍珠港密電 1940年4月,蔣介石為集中對日本軍隊電訊密碼的破譯力量,下令BIS「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6處)加強對日情報工作。在6處中,有一人名叫池步洲,1908年生,福建閩清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曾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工作,並與日本姑娘白濱英子結婚,生有一子二女。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出於愛國赤誠,毅然沖破重重阻力,挈婦將雛回到祖國。1939年2月,正值何應欽准備在軍政部內組建破譯日本軍事密電的機構,池步洲應邀參加,擔任了軍政部軍用無線電總台第43台主任,不久改稱軍政部研譯室,池仍任主任。經他摸索、研究,破譯了日本外務省外交密電的電碼,從中收集到一些很有價值的日軍情報,獲得軍政部頒發的光榮獎章。1940年4月,池步洲領導的軍政部研譯室奉命並入6處。 1941年5月開始,池步洲在破譯的日本外交密電中,發現日本外務省與檀香山日本總領事館的往來電報數量突然劇增,被破譯出的有六七十封,內容總的是,日本外務省多次要求檀香山日本總領事館報告:美軍艦艇在珍珠港的數量、艦名;停泊的位置;進、出港的時間;珍珠港內美軍休息的時間和規律(答復是「星期天」);夏威夷氣候情況等。他把譯出的電報交給組長霍實子,霍也很重視,指示池步洲繼續密切注意日本有關珍珠港的往來密電,一有破譯立即上報,並且指示池步洲每月專就此事寫出報告,上報侍從室。池步洲按指示每月寫出報告,並將有關內容摘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在「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抄家中,這個筆記本有幸逃過了劫難,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下面抄錄的兩則電報,就是記錄在這個筆記本中當時日本外務省與日本駐檀香山總領事館的往來電報: 其一:發報:檀香山,喜多總領事 收報:東京,外務大臣 日期:1941年5月13日 電文: (一)11日停泊在珍珠港的艦艇如下: 轉 戰艦11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10艘驅逐母艦2艘驅逐艦35艘潛水母艦1艘潛水艇12艘運輸艦15艘 (二)航空母艦××號,由兩艘驅逐艦護航,正在××海域航行中。 其二: 發報:東京 收報:檀香山 時間:1941年9月24日 等級:絕密 電文:今後你必須盡量按下列所示,報告艦艇活動狀況: (一)珍珠港分5個水域:甲水域(佛德島與武器庫之間)乙水域(佛德島之南及西)丙水域(東流之江面)丁水域(中央流之江面)戊水域(西流之江面及其通路) (二)軍艦與航空母艦只須報告其在港停泊者。 (三)扼要說明艦型、艦種。 (四)凡有二艘以上的軍艦靠港時,盼照實登記。 12月3日,池步洲又於12月3日破譯出一份日本外務省致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的特級密電: (一)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本,只留一種普通密碼本,同時燒毀一切機密文件。 (二)盡可能通知有關存款人將存款轉移到中立國家銀行。 (三)帝國政府決定按照御前會議決議採取斷然行動。 池步洲破譯出這份密電後,激動不已,結合他半年多的時間里所破譯的日本外務省與檀香山日本總領事館的往來電報,他已感到日本要對美國「採取斷然行動」了,他把這份密電立刻交給組長霍實子,並說出自己的判斷: (一)日本對美進攻的地點可能是在珍珠港; (二)發動戰爭的時間可能選擇在星期天。 霍實子也同意這樣的分析,當即提筆簽署意見:「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駐華大使川越,曾向日本駐華各領事館發出密電:『經我駐滬陸、海、外三方乘出雲旗艦到吳淞口開會,已作出決定,飭令在華各領事館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電報本子』,說明日寇已決定對我發動全面戰爭。現日本外務省又同樣密電飭令日本駐美大使館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本子,這就可以判明日本已經快要對美發動戰爭了。」對於這個重要情報,霍實子也不敢怠慢,馬上送交代主任毛慶祥,毛閱後,立即親自送到侍從室。 據蔣介石侍從室第六組組長唐縱在1941年12月5日所寫的日記記載:「三日東京東鄉發往英領各地領事電稱:『電報密本O密O密各留存一份,其他全部焚毀之,完畢後,立即以明電Haruna示知,又秘密及重要文件,全部焚毀之。以上系准備不測時而考慮者,仍希寧靜。』查此種電報,『八·一三』前夕,日外相亦曾致電青島、濟南、廣州等地,著即焚毀密本。今忽見此電文,其將臨於日英美戰爭,可想而知也。」唐縱的這則日記所記,日本外務省發出的密電,與池步洲所記,雖然收報單位有所不同,但所記發報時間都是12月3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的5天。 軍統局破譯出日本海軍將要偷襲珍珠港的密電後,由駐美國使館副武官、軍統駐紐約站站長肖勃通知美國海軍,但孤立主義情緒泛濫的美國當局懷疑是中國挑撥日美關系,未引起重視,以致釀成嚴重後果。 抗戰期間,軍統局的正式在冊人員和學員,在抗日戰爭中犧牲者就達18000人以上,而抗戰結束時全部注冊人員為4萬5千餘。其他附屬人員犧牲者更眾。 (另外還有軍部的,小蔣的(即蔣經國的),這些特務份子也是有點斤兩的!)

❸ 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五、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議決中國共產黨須與中國國民黨合作,共產黨黨員應加入國民黨

(1)中共「三大」於1923年在廣州召開。(2分)共產國際起了版指示和促進的作用。權(2分)
(2)「曾感此必要」指中國工人階級不能單槍匹馬作戰,必須聯合革命力量;國民黨是比較革命的政黨。(3分)「仍舊保存我們的組織」指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共產黨都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3分)
(3)反映了孫中山新的民主革命的思想,即新三民主義。包括明確的反帝、反封建軍閥,解放被壓迫人民的思想等。(3分)相同之處:都明確提出了反帝反封建,解放被壓迫人民的主張。(3分)

❹ 國民黨有哪些情報組織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到台灣後,對保密局、內調局、國防部二廳三大情報系統進行整頓的同時,又於一九四九年九月至一九五O年十二月,先後成立了總統府資料組、國民黨改造委員會第六組、國防部大陸工作處、革命行動委員會等四個新的情報組織。

一九五二年十月,中國國民黨第七次代表大會後,撤銷了革命行動委員會,在國民黨中央委員會下又設立了第二組和第六組兩個情報機構。

一九五四年十月,國民政府為了統一各情報系統的領導,加強對大陸的情報活動,在總統府資料組的基礎上,於最高國防會議之下,設立了最高情報指揮機關國家安全局,並將保密局改為國防部情報局,將大陸工作處並入該局;內調局劃歸司法行政部領導。

一九五八年,又將國防部二廳改組為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經過多次改組,到一九六二年國民政府尚有六個情報組織,即國家安全局、國防部情報局、中委會二組、中委會六組、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和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4)KMT五三五國際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軍統局的組織形式是局-區-站-組-隊,有的地方設有相當區、站的辦事處。組是軍統局特工組織的基本單位。由於任務不同,組又分普通組、潛伏組、行動組、策反組、隨軍組、防諜組等。每組通常由十人左右組成。

軍統局內勤組織共有八處、六室、一所。「軍統」的特工人員分布到國民黨的軍隊、警察、行政機關以及交通運輸等各個部門。

此外,軍統局還設有電訊組織、武裝組織、訓練機構以及在軍、政、警、憲等機關中的控制運用組織和「特種」組織。如中共一大代表張國燾主持的特種政治問題研究所。

軍統局的特務稱為組員或通訊員,多系受過專門訓練的特工人員;當地錄用者需經組長引薦,局方批准,並經試用合格。試用期間,稱為試用員或試用通訊員。尚未經局方批準的,稱為運用員或運用通訊員。

❺ 國民黨中統是什麼機構

中統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簡稱,乃中國國民黨的主要情報機構之一。中統的前身是1928年時成立的國民黨中央組織部調查科。1935年升格為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處。其骨幹以CC系成員為主。1947年,中統更名為黨員通訊局;1949年又更名為內政部調查局,隸屬於中華民國政府,為今日法務部調查局的前身。

一九二七年以CC派分子為骨幹,在中央組織部下成立了一個調查科,這是「中統局」的最前身。先後由陳立夫、
張道藩、吳大鈞、葉秀峰、徐恩曾任科長。在各省、市、路中國國民黨黨部內設「調查股」,縣黨部內設調查幹事。

一九三二年將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編為特工總部。。對外仍稱調查科,後又改稱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處。在各省、市、路國民黨黨部內設特務室和管訓中共被捕人員的反省院。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了緩和國民政府情報組織內部矛盾,提出了「合力對外」的口號,於一九三七年底,將特工總部與力行社特務處合並,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陳立夫、陳焯任正、副局長。特工總部編為該局第一處,處長徐恩曾。一九三八年八月又分開,將第一處改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簡稱中統局)。中統局,先後由朱家驊、葉秀峰任局長,徐恩曾、郭紫俊、顧建中任副局長。在各大行政區設有辦事處或特派員辦事處,在直轄市或重要城市設立區室。

一九四七年四月中統局改頭換面,歷稱中央黨員通訊局(簡稱黨通局)。由葉秀峰任局長,郭紫俊,季源溥任副局長。

一九四九年二月,國民政府黨通局劃歸內政部領導,改稱內政部調查局,簡稱內調局。

國民政府敗退台灣後,於一九五四年十月,又將內調局改組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中統局長會授予陸軍中將。各省股長(在各省軍統稱站長,中統稱股長)會授予陸軍少將

❻ 國民黨有多少個特務組織求其詳細資料

中統

http://ke..com/view/70528.htm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為「中統(局)」)是國民黨C.C系領導人陳果夫、陳立夫所控制的全國性特務組織。
中統的前身是由C.C系分子所組成的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黨務調查處。1937年,黨務調查處並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由C.C系分子徐恩曾任處長。1938年3月,在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經蔣介石提議,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一處為基礎,成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中統由此正式形成。
中統以各級國民黨黨部為活動基地,在省市黨部設調查統計室,在省以下黨部設專人負責「調查統計」,在文化團體和大專院校、重點中學廣泛建立了「黨員調查網」,進行各種反革命特務破壞活動。
中統局局長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兼任,而由副局長負實際責任。陳立夫、張厲生、朱家驊先後擔任過局長,徐恩曾、葉秀峰、顧建中,鄒學峻、季源溥等先後擔任過副局長。
[編輯本段]中統局的成立始末、職權范圍與機構變遷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局),常見的電視劇中證件封皮上印「中統」二字並不符合史實,而且證件的大小尺寸也不同。中統成立基礎是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CC系分子掌控的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科,科長徐恩曾。1935年黨務調查科升格為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務調查處,直屬於黨中央(亦即蔣系國民黨中央),處長由徐恩曾擔任。1937年黨務調查處並入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即軍統)第一處(黨政處),仍由徐恩曾任處長,但一處實際上仍是獨立於軍統局的一個系統,這時的軍統亦是老軍統系統,並非一般電視劇中的新軍統系統。
1938年3月29日的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上,蔣介石提議設立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8月,蔣介石對軍事委員會調查局進行改組,調查局第一處擴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第二處擴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這才是新軍統系統)。這樣中統局就正式成立了。
中統局的人事組織中,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兼任局長,但實際負責工作的則是副局長。民國三十八年敗離大陸前擔任局長的有陳立夫、朱家驊;擔任副局長的有徐恩曾、葉秀峰。中統局內設人事科、專員室、經濟調查處、交通處、統計處;以及一、二、三組(分別負責訓練、黨派、情報工作,所以二組直接大搞特務活動的說法也是不對的)。中統局組織設立依附於各級黨部機關,在各省市設調查統計室,省以下設專員負責「統計調查」。
中統局負責除軍、憲、警等軍事部門外的情報安全工作。實際工作中也是基本上維持在這個范圍之內的,因為軍統局也不允許他干涉越權。中統局的工作重心在黨政機關內部,另一個重點就是暗中打擊一切反對派政黨,尤其是共產黨。此外對於社會輿論、思想言論也負有監控責任。(類似現在美國的FBI)
1947年中統局改名為黨員通訊局,1949年改名為內政部調查局,習慣上仍稱為CC或中統。內調局隸屬於國民政府行政院內政部,事實上仍屬蔣系中央掌控。伴隨著國民政府的全面敗退,中統局後來也迅速的在大陸消散了。中統局的另一個衰落原因是,權高震主,尾大不掉。蔣系中央不會允許這種不安定因素的存在,所以另外扶植了軍統系統作為牽制。
一九二七年以CC派分子為骨幹,在中國國民黨中央組織部下成立了一個調查科,這是「中統局」的最前身。先後由陳立夫、 張道藩、吳大鈞、葉秀峰、徐恩曾任科長。在各省、市、路中國國民黨黨部內設「調查股」,縣黨部內設調查幹事。
一九三二年將中央組織部調查科擴編為特工總部。主任徐恩曾。對外仍稱調查科,後又改稱中央組織部黨務調查處。在各省、市、路國民黨黨部內設特務室和管訓中共被捕人員的反省院。
抗日戰爭爆發後,蔣介石為了緩和國民政府情報組織內部矛盾,提出了「合力對外」的反動口號,於一九三七年底,將特工總部與力行社特務處合並,成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陳立夫、陳焯任正、副局長。特工總部編為該局第一處,處長徐恩曾。合並後,矛盾劇烈,於一九三八年八月又分開,將第一處改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 (簡稱中統局)。
中統局,先後由朱家驊、葉秀峰任局長,徐恩曾、郭紫俊、顧建中任副局長。在各大行政區設有辦事處或特派員辦事處,在直轄市或重要城市設立區室,在各省黨部及鐵路、公路等特別黨部內設立調查統計室(簡稱省室,路室)。在省室或路室下設若干分區、工作站、工作團等。在分區、工作站、工作團下面還設有許多據點及調查員。
一九四七年四月中統局改頭換面,歷稱中央黨員通訊局(簡稱黨通局)。由葉秀峰任局長,郭紫俊,季源溥任副局長。各大行政區辦事處改稱直屬通訊處,各省、市、路黨部調統室改稱黨員通訊組。這些都是公開性的情報組織。同時還在各省、市設立了秘密的情報組織,叫做區,如沈陽區、旅大區等。區下設分區、工作站(交通、聯絡站)、工作組(通訊組)。
一九四九年二月,國民政府黨通局劃歸內政部領導,改稱內政部調查局,簡稱內調局。
國民政府敗退寶島台灣後,於一九五四年十月,又將內調局改組為司法行政部調查局。
中統局人員分工
中統局的人員分工大致有四種:
一是調查工作人員(簡稱調工);
二是特種情報工作人員簡稱特情人員;
三是黨員調查網(簡稱cc黨網,又稱黨員通訊網),是在中國國民黨黨內進行防共和監視其內部人員的監察人員;
四是通訊員,是中統局在各機關、學校、企業內部發展的工作人員。
附: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主要情報安全部門沿革
1938年8月-1947年,中統局
(1938年8月-1946年6月,軍統局)
1947年-1949年,中統局改為黨員通訊社
1949年-?,黨員通訊社改為國民政府內政部調查局
1946年6月-?保密局。
1946年6月,部分軍統部門並入國防部二廳,二廳亦負責部分情報安全工作。

軍統

http://ke..com/view/70504.htm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BIS)。其前身為蔣介石於1928年創立的「藍衣社」(一說為1932年)。1934年4月,蔣介石將南昌行營調查科與藍衣社特務處合並,成立軍事委員會特務處,由戴笠(黃埔6期)任處長。1937年4月,蔣介石重組特務機關,以加強搜集共產黨人情報,組成「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由中央黨部秘書長陳立夫兼任局長。「軍統局」內設兩處,第1處負責黨務調查(即後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前身),由徐恩曾(黃埔4期)任處長;第2處為特務處,戴笠擔任處長。1938年9月,第2處另立門戶,升格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仍由戴笠一手掌管,內設軍事情報處、黨政情報處、電訊情報處、警務處、懲戒處、訓練和策反處、特種及心理作戰處、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
「軍統」(BIS)在其最鼎盛的時期,擁有特工以及各類准軍事的交通警察大隊共約10.2萬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勢力滲透至黨政、軍事、教育、文化、警務各個層面。在整個第2次世界大戰中,BIS一直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效率最高同時也是電訊破譯技術最先進的情報機關。而那時,CIA前身美國戰略情報署(OSS)不過才剛剛起步而已。
抗戰中,軍統特工在抗日戰爭時期深入淪陷區,製造針對日軍的恐怖活動,而隸屬BIS的各個「游擊司令部」和「交通警察大隊」則深入日寇佔領區開展廣泛的游擊戰,對打擊日寇和漢奸,起了不小的作用。
刺殺、顛覆
1938年,日軍佔領上海後,為穩定局面,有意拉攏有影響的中國上層人物出面組織所謂的「臨時政府」。經過一番斟酌後,日本人選中民國初年擔任過內閣總理的唐儀。唐經反復考慮後接受了日本人的邀請,晚節不保。蔣介石知道此事後,怒不可遏,著令BIS「剪除附逆」。
1938年,就在唐儀接受邀請出面組織「政府」後三個月,潛入上海的BIS「敵占區行動組」便用斧頭結果了他。
在隨後的時間里,BIS 先後策劃了對殷汝耕(組織『華北自治政府』的大漢奸)、季雲卿(上海青幫『通』字輩大佬,汪偽『76號』後台老闆)、汪精衛、周佛海等大漢奸的刺殺行動。盡管這些行動並未完全成功,但無疑有效地震懾了投敵叛變人員。
破譯偷襲珍珠港密電
1940年4月,蔣介石為集中對日本軍隊電訊密碼的破譯力量,下令BIS「特種技術研究應用處」(6處)加強對日情報工作。在6處中,有一人名叫池步洲,1908年生,福建閩清人,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曾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工作,並與日本姑娘白濱英子結婚,生有一子二女。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出於愛國赤誠,毅然沖破重重阻力,挈婦將雛回到祖國。1939年2月,正值何應欽准備在軍政部內組建破譯日本軍事密電的機構,池步洲應邀參加,擔任了軍政部軍用無線電總台第43台主任,不久改稱軍政部研譯室,池仍任主任。經他摸索、研究,破譯了日本外務省外交密電的電碼,從中收集到一些很有價值的日軍情報,獲得軍政部頒發的光榮獎章。1940年4月,池步洲領導的軍政部研譯室奉命並入6處。
1941年5月開始,池步洲在破譯的日本外交密電中,發現日本外務省與檀香山日本總領事館的往來電報數量突然劇增,被破譯出的有六七十封,內容總的是,日本外務省多次要求檀香山日本總領事館報告:美軍艦艇在珍珠港的數量、艦名;停泊的位置;進、出港的時間;珍珠港內美軍休息的時間和規律(答復是「星期天」);夏威夷氣候情況等。他把譯出的電報交給組長霍實子,霍也很重視,指示池步洲繼續密切注意日本有關珍珠港的往來密電,一有破譯立即上報,並且指示池步洲每月專就此事寫出報告,上報侍從室。池步洲按指示每月寫出報告,並將有關內容摘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在「文化大革命」紅衛兵抄家中,這個筆記本有幸逃過了劫難,奇跡般地保存了下來,下面抄錄的兩則電報,就是記錄在這個筆記本中當時日本外務省與日本駐檀香山總領事館的往來電報:
其一:發報:檀香山,喜多總領事
收報:東京,外務大臣
日期:1941年5月13日
電文:
(一)11日停泊在珍珠港的艦艇如下: 轉
戰艦11艘重巡洋艦5艘輕巡洋艦10艘驅逐母艦2艘驅逐艦35艘潛水母艦1艘潛水艇12艘運輸艦15艘
(二)航空母艦××號,由兩艘驅逐艦護航,正在××海域航行中。
其二:
發報:東京
收報:檀香山
時間:1941年9月24日
等級:絕密
電文:今後你必須盡量按下列所示,報告艦艇活動狀況:
(一)珍珠港分5個水域:甲水域(佛德島與武器庫之間)乙水域(佛德島之南及西)丙水域(東流之江面)丁水域(中央流之江面)戊水域(西流之江面及其通路)
(二)軍艦與航空母艦只須報告其在港停泊者。
(三)扼要說明艦型、艦種。
(四)凡有二艘以上的軍艦靠港時,盼照實登記。
12月3日,池步洲又於12月3日破譯出一份日本外務省致日本駐美大使野村吉三郎的特級密電:
(一)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本,只留一種普通密碼本,同時燒毀一切機密文件。
(二)盡可能通知有關存款人將存款轉移到中立國家銀行。
(三)帝國政府決定按照御前會議決議採取斷然行動。
池步洲破譯出這份密電後,激動不已,結合他半年多的時間里所破譯的日本外務省與檀香山日本總領事館的往來電報,他已感到日本要對美國「採取斷然行動」了,他把這份密電立刻交給組長霍實子,並說出自己的判斷:
(一)日本對美進攻的地點可能是在珍珠港;
(二)發動戰爭的時間可能選擇在星期天。
霍實子也同意這樣的分析,當即提筆簽署意見:「查『八·一三』前夕日本駐華大使川越,曾向日本駐華各領事館發出密電:『經我駐滬陸、海、外三方乘出雲旗艦到吳淞口開會,已作出決定,飭令在華各領事館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電報本子』,說明日寇已決定對我發動全面戰爭。現日本外務省又同樣密電飭令日本駐美大使館立即燒毀各種密電碼本子,這就可以判明日本已經快要對美發動戰爭了。」對於這個重要情報,霍實子也不敢怠慢,馬上送交代主任毛慶祥,毛閱後,立即親自送到侍從室。
據蔣介石侍從室第六組組長唐縱在1941年12月5日所寫的日記記載:「三日東京東鄉發往英領各地領事電稱:『電報密本O密O密各留存一份,其他全部焚毀之,完畢後,立即以明電Haruna示知,又秘密及重要文件,全部焚毀之。以上系准備不測時而考慮者,仍希寧靜。』查此種電報,『八·一三』前夕,日外相亦曾致電青島、濟南、廣州等地,著即焚毀密本。今忽見此電文,其將臨於日英美戰爭,可想而知也。」唐縱的這則日記所記,日本外務省發出的密電,與池步洲所記,雖然收報單位有所不同,但所記發報時間都是12月3日,也就是珍珠港事件爆發前的5天。
軍統局破譯出日本海軍將要偷襲珍珠港的密電後,由駐美國使館副武官、軍統駐紐約站站長肖勃通知美國海軍,但孤立主義情緒泛濫的美國當局懷疑是中國挑撥日美關系,未引起重視,以致釀成嚴重後果。
抗戰期間,軍統局的正式在冊人員和學員,在抗日戰爭中犧牲者就達18000人以上,而抗戰結束時全部注冊人員為4萬5千餘。其他附屬人員犧牲者更眾。

(另外還有軍部的,小蔣的(即蔣經國的),這些特務份子也是有點斤兩的!)

❼ 關於執行《儲蓄管理條例》若干規定廢止後,各金融機構按照什麼規章制度執行

2010年12月29日國務院第138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於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內法規的決定》,對《儲蓄管容理條例》部分條款予以修正,於2011年1月8日經國務院令第588號發布施行。
具體內容參考網路:http://ke..com/link?url=_

與KMT五三五國際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
© Arrange www.tzwxysw.com 2011-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