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公司 > 商業銀行結合互聯網金融案例

商業銀行結合互聯網金融案例

發布時間:2021-02-27 00:01:26

『壹』 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怎麼做

在最初階段,此類機構的存在僅僅是為了滿足自有電商平台的支付需求,簡單提供與各家銀行之間的網關介面。但隨著電子商務在中國蓬勃發展,尤其隨著海量用戶數據的積累,互聯網企業逐漸了解到用戶在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和偏好,其提供的金融服務便開始從簡單的支付滲透到了轉賬匯款、小額信貸、現金管理、資產管理、供應鏈金融、基金和保險代銷等銀行核心業務領域。在金融脫媒的背景下,這種滲透尤為顯得令人擔憂,意味著金融業和互聯網企業的轉型方向出現了戰略重疊,均朝著「金融服務方案提供者」這條高附加值的路線進軍。 在現今中國市場,根植於互聯網行業的「類金融公司」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平台依託型。此類互聯網金融公司擁有成熟的電商平台和龐大的用戶基礎,通過與各大銀行、通信服務商等合作,搭建 「網上線下」全覆蓋的支付渠道,在牢牢把握支付終端的基礎上,經過整合、包裝商業銀行的產品和服務,從中賺取手續費和息差,並進一步推廣其他增值金融服務。代表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騰訊集團旗下的財付通、盛大集團旗下的盛付通等。 行業應用型。面向企業用戶,通過深度行業挖掘,為供應鏈上下游提供包括金融服務、營銷推廣、行業解決方案等一攬子服務,獲取服務費、信貸滯納金等收入。代表企業包括匯付天下、快錢和易寶。 銀行卡收單型。此類互聯網金融公司在發展初期通過電子賬單處理平台和銀聯POS終端為線上商戶提供賬單號收款、賬戶直沖等服務,獲得支付牌照後轉為銀行卡收單盈利模式。拉卡拉為其中較為成功的典型。 預付卡型。通過發行面向企業或者個人的預付卡,向購買人收取手續費,與銀行產品形成替代,擠占銀行用戶資源。代表企業包括資和信、商服通、百聯集團等。 2005年以來,互聯網金融發展可謂風起雲涌。近年銀行監管部門對互聯網金融企業開閘發放支付結算、金融產品代銷等牌照,更為此類公司的規范健康發展進一步夯實了基礎。與傳統商業銀行相比,互聯網金融企業在創新、整合、定製化服務方面擁有核心優勢。通過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定位服務等前沿信息技術大量進行金融服務創新;通過打通金融機構、移動運營商、商戶、用戶等產業鏈各環節進行金融服務整合;通過數據挖掘,精確把握產業鏈資金流向,以此提供定製化金融服務?充滿創新精神的互聯網企業正在沿著數據的路線,迅速侵吞傳統銀行業的版圖。 便捷與安全,互聯網金融的兩要素 互聯網金融企業優勢種種,最終落實在用戶端只簡化成兩個字:便捷。「關注用戶體驗」「致力界面友好」,互聯網產品的設計理念在金融支付應用中亦體現得淋漓盡致。「小額快捷支付」使用戶擺脫了U盾等安全防護產品的繁瑣操作,二維碼掃描、語音支付等近場NFC應用使「無磁無密」概念延伸到線下,阿里金融甚至革新了傳統的信貸理念,以商家在淘寶或天貓上的現金流和交易額作為放貸評估標准,建立了無擔保、無抵押、純信用的小額信貸模型,從申請貸款到發放只需要幾秒鍾。 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使「便捷」成為多數用戶的首選,這一點還體現在金融支付工具的功能集成化。與單獨某一家銀行或基金公司所能提供的產品相比,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的虛擬錢包有更多介面,所能集成的功能更加多元,這無疑簡化了用戶的支付界面,更容易贏得使用者的青睞。 然而就金融這一特殊產品而言,便捷性與安全性存在顯著的矛盾對立。如何保證自有資金、客戶備付金、客戶信息、運行和業務系統的安全,強化客戶身份的識別,規范業務運作,是跨界的互聯網金融公司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此外,以全新的信貸模式涉足貸款領域,未來究竟是否會積累巨大風險,新興的網路金融公司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目前,互聯網支付公司只有客戶交易數據,沒有資金流向數據,資料庫不能有效掌握貸款人的資金流向,信用風險判斷可能發生失誤。交易數據是否能支撐金融模型,金融模型是否能確定把違約率降到一定概率,都需要時間來驗證。 就風險控制而言,傳統銀行毫無懸念地完勝了互聯網支付公司。此外,富有操作經驗、對軟硬體投入巨資的商業銀行在處理大批量訂單時也可以更好地保持系統穩定性。「雙十一」網路購物節當天,由於百萬訂單同時湧入,支付寶一度無法正常支付。根據易觀智庫預測,2015年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將達到13.9萬億元,對於資本短缺、盈利漸薄的第三方支付企業來說,是否有能力提升安全和穩定性,遲早會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或者也為傳統商業銀行參與競爭提供了砝碼。 信息,決戰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價值 過去,企業通過與IT公司、銀行、物流公司三方合作來整合「三流」,如今出現了跨界於IT和銀行之間的互聯網金融企業,其本身就已做到「合一」,天然比銀行更具有數據挖掘方面的優勢。除資金流信息以外,互聯網金融公司還留存了海量的結構和非結構化交易信息,包括歷史交易記錄、客戶交互行為、海關進出明細等,可為精準營銷和定製服務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增加客戶黏性。 只有拿到更多的信息,做到精準定位和推送,才能設計出對客戶更有吸引力的金融服務方案,這就是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銀行之間的核心戰略沖突——誰都想將真正具有高附加值的、通過信息挖掘發現的增值業務拿在自己手中。在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未來藍圖中,金融業將會劃江而治:銀行的市場定位是金融基礎網路、業務骨乾和金融後台,支付公司則是業務觸角和支付前端。它們將這種合作描述為「小江小河最終匯入大海」,商業銀行的角色將成為只是為互聯網金融公司提供備付金和自有資金託管服務的工具。 這樣的界線無疑切斷了銀行和客戶之間的聯系,因為誰掌握了支付終端,誰就掌握了客戶的全部信息,以及基於數據挖掘而產生一系列手續費和傭金收入。如果客戶不再使用信用卡,銀行就不再掌握用戶支付通道和該通道所連接的全部用戶信息,無論產品開發、市場營銷、交叉銷售都成為了無根之源。當銀行徹底丟失豐富的前端信息,成為互聯網企業的工具,其業務含金量就會大打折扣。以目前美國最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Paypal為例,該公司網上支付主要包括四個環節:終端、交換器、買賣處理器、清算和結算,只有最後一環連接到銀行處理器,這一環節的清算結算業務免費提供給客戶,前三個環節才是真正的數據業務,通過獲得信息和交易細節形成收費性服務解決方案。免費的基礎業務與收費的數據增值業務,這也是中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如果銀行繼續放棄對用戶支付終端和信息的爭取,其信貸轉型(偏向零售和小微企業)和經營轉型(成為提供金融解決方案的服務型企業)將會遭遇來自行業外的強有力的沖擊。 在巨大壓力下,商業銀行和物流行業紛紛往「三流合一」的方向探索,前者自建電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後者自建電商平台和金融服務公司。這不一定代表了通往未來的正確方向,畢竟行業分工精細化才是最終趨勢,「大而全」的企業很難滿足客戶的全方位需求。但它體現出一種開放的態度,即在對「信息」這一寶貴資源的爭奪中,必須超越行業的概念,與互聯網公司、物流公司和電信運營商充分競合,盡量將自身劃入「信息掌握者」這一疆域,才能確保在未來有蛋糕可分。 移動支付,零售銀行如何破局 就目前而言,互聯網金融公司通過掌握「支付通道」而對銀行產生威脅主要落在零售方面(個人和小微企業)。在B2B領域,由於交易單筆金額較大,交易雙方對資金安全顧慮較多,客戶更願意選擇安全信用度更好的傳統商業銀行。然而在零售業務方面,如何通過握住支付終端來黏住客戶,卻是商業銀行亟需思考的問題。 互聯網企業經常提到「ABC」這個概念,即Application(應用)-Bank(銀行)-Customer(客戶),希望通過牢牢掌握「應用」(支付終端),確保自身「客戶」不流失。身處這個鏈條中的「銀行」需要考慮的則是,未來如果「應用」意味著唯一終端,「客戶」要麼選擇多功能銀行IC卡,要麼選擇手機虛擬錢包,究竟要如何在這場非此即彼的零和競爭中勝出,避免有朝一日客戶跳開銀行,「ABC」簡化成為「AC」。 在上一輪線上支付終端的競爭中,商業銀行無疑失去了先機,但這並不意味著徹底失去機會。事實上,目前第三方支付已進入戰略轉型期,趨勢之一是O2O(Online to Offline從線上到線下),通過全業務線滿足用戶的整體支付需求;趨勢之二是從自營電商到助力傳統行業電商化,由滿足需求向創造需求轉型。在此過程中,商業銀行和移動運營商同樣也看到了機會。所謂O2O,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3A」(Anytime, Anywhere, Anyway,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和任何方式)的消費需求,圍繞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展開。由於2013年將要出台移動支付國家標准,銀行、第三方支付、移動運營商從去年起就蓄勢待發開始布局。 2010年,美國移動支付公司Square方塊刷卡器的出現引領了一場支付革命。丟棄了繁瑣的現金交易和名目繁多的銀行卡,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就能完成付款,無現金、無卡片、無收據。其後,谷歌錢包和Paypal掃碼技術出現,開始與移動刷卡器Square爭奪市場份額。 可以說,即使在成熟的美國市場,移動支付市場也仍處於百家爭鳴的戰國時期。今天的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在成長性和競爭激烈程度上亦是如此。拉卡拉刷卡器採取類似Square便攜刷卡器的發展模式,支付寶錢包類似於谷歌錢包,微信掃碼類似於Paypal掃碼,它們核心價值在於實現了全銀行支付功能的聚合。在信用卡刷線下POS機的時代,銀聯提供了這種聚合;在網上支付的時代,第三方支付提供了這種聚合;而在塵埃尚未落定的移動支付時代,究竟哪種產品更受歡迎,是「移動刷卡器」,「虛擬錢包」,還是即將換代的可實現NFC近場支付功能的「金融IC卡」;究竟哪種合作模式更容易勝出,是「第三方支付+銀行」「銀聯+通訊」「銀聯+銀行」「銀行+手機製造商」,還是跨平台的廣泛合作,所有人都不得而知。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簡便易用是永恆的方向。現金的發展用了300年,銀行卡的發展用了50年,網路支付發展已經有10年,而移動支付成為主流,也許速度會更加驚人。 從互聯網金融角度重新審視商業銀行運營 立足客戶體驗提升,重新審視金融產品設計。互聯網金融之所以異軍突起,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提供了更加簡便和個性化的金融解決方案。介質單一化、功能多元化是未來的大方向,這就要求商業銀行重新思索「用戶界面」,是在櫃面擺滿琳琅滿目的信用卡、理財或者其他產品,還是給客戶提供一個唯一的使用終端。這個終端(可以是卡,手機或者其他)的初始狀態或許只載入了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如果需要其他附加功能模塊,可以到「在線商店」自助添置,選擇是單幣種還是多幣種卡,是貨幣基金信用卡還是特約商戶信用卡,是可以在線購買貴金屬還是掃描支付計程車費?在理想狀態下,它應該做到「一卡走天下」。自2013年起,新一代金融IC對磁條信用卡的替代將會持續提速,給銀行支付終端的更新換代提供了絕好契機。在掌控支付終端和提供增值信息服務的戰爭中,銀行的「國界線」究竟怎麼勘定,勘定在哪裡,需要銀行充分地參與競爭合作,積極與監管部門溝通,參與並力爭主導用戶習慣的培養和跨行業標準的制訂,並將之體現在產品設計理念中。 立足客戶結構層次演進,重新審視金融渠道建設。在線上支付時代,電子銀行與物理網點兩種渠道屬於互為補充的並存關系。當電子支付從線上進入線下,可以隨時隨地滿足任何環境下的金融服務需求,物理渠道因時因地制宜的個性化設計就顯得格外重要。銀行網點不應該也不能再「千人一面」,從最初選址到產品陳列,從前台風格到後台處理,未來銀行物體渠道應當體現精準定位和區別化服務的概念,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力爭客戶服務效率改善,重新審視銀行管理模式。互聯網金融的快速發展給商業銀行零售業務帶來挑戰的同時,也帶來了開放合作的契機。「三流合一」的非金融企業通過精準定位零售客戶的偏好,向其推送包括金融產品在內的各種消費品和服務,這種毛細血管的發達也許可以降低銀行微零售的成本,或者間接帶來銀行日常涵蓋不到的客戶,從而使銀行變得更加高效。未來,零售業務的標准化和批發化運作,可能離不開與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內其他非金融機構的廣泛合作。當客戶越來越要求服務的個性化和集成化,銀行或許需要重新考慮管理的「集中」和「分布」概念。在業務需求挖掘、客戶評價反饋、產品回收機制方面,貼近客戶的各地分支機構與手握海量數據的數據中心或許可以承擔更多的職責。如何依託數據挖掘和信息平台,個性化滿足每一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是商業銀行仍需細化思考的問題。 立足跨行業資本競爭,重新審視上市銀行投資者關系管理。即使對於成熟的美國市場,O2O也是一個全新概念,可以說,物聯網、雲計算和移動支付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改變著地球兩端金融版圖的面貌。在這方面,中國的銀行業並沒有太多可以借鑒的對象。雖然目前,境內外銀行業分析師還沒有來得及將目光轉移到這個問題上,但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向其實已聞風而動。市場對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無疑是看好的,阿里巴巴集團私有化引入PE投資20億美元,名單包括了中投、國開金融、中信和淡馬錫。京東商城再融資4億美元,領投方為加拿大安大略教師退休基金。上述投資者都在資產組合中重倉配置了銀行股,或者更偏好穩定而具有長期回報的公司。「資本總是稀缺的」,這種投資偏好的重疊和競爭方向的重疊同樣令人警鍾長鳴,提示商業銀行在未來市值管理和資本規劃中,需要更加關注資本市場資金流向及相關投資者行為的變化。 (作者單位:中國工商銀行戰略管理與投資者關系部)

『貳』 在新常態下,商業銀行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挑戰

隨著我國經濟逐漸向新常態轉變,由此帶來金融新常態。金融新常態下,金版融機構身處的權市場環境隨之改變,並伴生著各種挑戰,商業銀行並無例外。

對商業銀行而言,金融新常態下帶來的變化已經是客觀事實,如今需要著手思索應對各種挑,包括不良資產暴露、利潤空間壓縮、業務受沖擊等。

個人覺得互聯網金融的便利性和高效率低傭金等優點更適合於民間資本的流動和融資需求,但在風險管理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難度。

雖然,互聯網企業的金融嘗試給銀行帶來一定的沖擊,但是,我認為在一定程度上對銀行傳統業務也是一種補充,它也覆蓋了傳統銀行業務的一些盲區,因此還是有很積極的作用。

面對壓力和沖擊銀行一定也不會墨守成規,一旦銀行主動地去創新,不斷地加大創新和變革的力度,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銀行也一定能夠在未來互聯網應用的發展過程當中,可能或者應當成為主力軍。銀行有著豐富的產品和從業的經驗,有著一套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這有助於互聯網金融市場的穩定。

『叄』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案例

12月11日正好是《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頒布一周年。2006年12月11日,由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簽署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正式開始生效。銀監會在總結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監管實踐經驗、借鑒部分境外監管機構成熟做法的基礎上,制定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對商業銀行起到了哪些作用呢?一年來,在這份《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指引下,商業銀行又有哪些變化呢?

產生於一年前的《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植根於當時國內國際全面開放的背景。

2006年12月11日,我國開始全面履行對WTO的承諾,中國銀行業與國際銀行業開始在同一規則下同台競技,來自觀念、體制、機構、技術、產品、利潤生成以及監管思路等多方面的沖擊和挑戰,使中國銀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

按照國際通行原則,在評價一家銀行或一國銀行業的金融創新能力和水平時,主要是通過分析銀行的收入結構來獲得其金融創新水平高低的結論。

統計數據顯示,國際大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普遍超過50%,有的銀行甚至達到80%,但是在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來源仍然是傳統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佔比最高的銀行也不到30%,還有相當多的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佔比在1位數徘徊。顯然,從當時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水平和能力來看,與國際銀行業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正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之下,中國銀監會開始把《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起草納入議事日程。

金融改革開放20多年來,國有銀行經歷了幾次大的改革,包括劃轉政策性業務、剝離不良資產、改制上市等等。如今,管理和經營越來越市場化的四大商業銀行在國內國際的競爭環境中,越來越看重金融創新的作用,他們在銀監會《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全面指引下,充分運用金融創新工具,打造自己走向國際金融舞台的核心競爭力。

工行:金融創新再造中國銀行業「大哥大」

對於工行這樣一家銀行信貸業務長期飽滿,不創新也有飯吃的銀行來說,「創新」難免瞻前顧後。因此對工行而言,創新是最大的挑戰,不是技術,而是如何引導廣大員工改變觀念。

如何推動金融創新?工行以個人金融業務作為突破口,改變「一人存款三人服務」的舊式儲蓄模式,以電子金融創新來統領這項業務???儲蓄業務實現電子化,勞動組織形式實現櫃員制。2007年,工行把個人金融推向更深層次的創新和變革,利用「金融@家」個人網上銀行高新技術,實現「身邊銀行」到「家中銀行」的轉變。

對老百姓而言,工行是「身邊的銀行」,越多越好。但對工行經營而言,過於龐大的網點數量卻是巨大的成本管理壓力。在面對中外股東追求最大利潤的壓力下,投入產出的最大邊際效益,是衡量銀行經營水平的重要標尺。在各大銀行全力爭奪零售業務市場份額最大化的競爭中,工行堅持把以市場和客戶為中心的金融創新作為制勝「武器」,通過制定對核心客戶的優惠指導價格、貸款審批流程等用精細化的創新模式來指導管理,以「創新求變」來保持國內「第一零售銀行」的地位不動搖。

2007年工行在金融創新上做的另一篇好文章,是以金融產品創新來破解小企業貸款難題。

工行緊密結合經濟發展的實際,以市場為導向,致力於開展小企業信貸產品創新,實施融資產品與投資銀行產品、電子銀行產品等綜合營銷,通過打造對小企業金融產品線的融資品牌,為小企業提供融資產品系列,在滿足了小企業不同成長階段多樣化理財需要的同時,也為工行自身的發展創造了市場良機。

工行在《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引領下,通過金融創新能力凸顯其強大的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引導力。工行對此總結為???用金融創新來保持「再造工行」的創新沖動,目標就是超越工行國內第一的極限,再造世界級的中國銀行業老大。

農行:以服務「三農」思想統領金融創新

2007年,國務院啟動農行股份制改革,要求以服務「三農」統領整個改革,金融創新自然也不例外。在銀監會《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的指導下,2007年農行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獲得全面豐收。

農行以服務「三農」推動業務創新,在農業保險領域與中國人壽保險推出「新簡易人身保險」,成為一款「情系金土地、服務到農家」的為農民量身打造的惠農新產品;在信用卡業務上設計研發出「金穗惠農卡」系列產品。在前期金穗通寶金卡、白金卡產品推廣的基礎上,今年農行又推出了金穗通寶銀卡和金穗通寶鑽石卡兩個產品,基本構建了從金穗通寶銀卡、金卡、白金卡到鑽石卡的金穗通寶貴賓卡產品架構體系。同時,實施貴賓卡優惠增值服務,開展全國性聯名項目拓展,發行一批特色貸記卡如大學生專屬貸記卡「優卡」;推出單戶信用總額在200萬元以內的小企業簡式快速貸款、針對小企業客戶的整貸零償貸款、商鋪經營權質押貸款、森林資源資產抵押貸款等特色服務。

財務顧問業務創新是2007年農行金融創新的一個亮點。農行在改制上市的緊鑼密鼓中不失時機進行財務顧問業務創新,在並購重組財務顧問、改制上市財務顧問、投融資顧問、銀團貸款、資產支持票據財務顧問等業務的基礎上,正式推出常年財務顧問、信託理財(融資)和企業債(公司債)財務顧問等新業務。財務顧問業務前三季度業務收入比2006年全年增長237%,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11.85%。

中行:金融創新植根於創新產品線中

在執行《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一年來,中行以全行系統各業務條線產品創新統領整個金融創新,以鮮明的「線穿珠」思路取得中行新業務的突破。

2007年,中行以金融市場產品線、公司金融產品線、個人金融產品線和國際結算產品線全面出擊,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在金融市場產品線,中行推出了代客商品衍生產品交易、結構性人民幣利率掉期、白銀遠期交易等交易產品,在部分分行開始外匯保證金業務試點。同時,建立標準的人民幣資產管理業務模式,在資金、人員、賬戶、交易、財務、清算等6個方面實現了與自營業務的徹底分離,使客戶利益有更多的保障,開辟了國內商業銀行進行標準的人民幣資產管理的先河。此外,較典型的QDII產品創新也獲得市場認可。

在公司金融產品線,中行推出經銷商融資「票貨通」產品和「應收款轉讓」產品;在個人金融產品線,中行創立並在全國推廣了「理想之家」消費貸款服務品牌,還研發了「融資寶」個人住房循環額度貸款等適應市場變化的創新產品與服務。2007年,中行最典型的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是國際結算產品線???「達」系列貿易融資新產品的推出。此外,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中行先後推出了「融信達」、「融易達」、「通易達」等一系列產品,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響。

建行:客戶之聲引領金融創新市場驅動

《商業銀行金融創新指引》頒布一年以來,建行在優選金融創新行動路徑、加強金融創新市場驅動、健全金融創新工作模式、提升金融創新流程能力、夯實金融創新管理基礎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為有效傾聽客戶聲音,把握客戶有效需求,建行組織實施了全行客戶之聲系統(VOCS)建設項目,通過採集、整理、分析、挖掘外部客戶的需求,建立全行客戶滿意度晴雨表,並創建全行客戶之聲工作的規范化流程。

在新產品創新流程執行中,引入了客戶之聲、戰略之聲、市場之聲和內部流程用戶之聲調查分析,規范健全了創意評估篩選模式和方法,以提升產品創新的市場響應和內部響應能力;在構建產品創新標准流程的基礎上,同步建立產品創新快速流程,引入產品創新責任部門、利益相關部門的協同開發工作模式,體現市場調研、業務設計、技術設計、市場營銷、人員就緒、度量監控的並行推進,以提升產品創新的質量和效率;有機銜接產品創新流程與產品管理流程、IT項目管理流程,實現流程互動,逐步提升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夯實組合產品創新基礎;引入風險過程式控制制方法和工具,建立產品創新階段審核和階段資源配置模式,以提升產品創新的風險預控水平和財務管控水平;明確了產品創新責任體系和產品創新人員的專業化分工,建立新產品創意和項目的分類、分級審批模式,以及由專家參與的新產品創新決策組織,以保障和支持建行新產品創新的市場領先程度。

『肆』 互聯網金融對於銀行方有哪些挑戰怎麼面對挑戰實施途徑(案例)

我想主要就是貸款和儲蓄。因為之前銀行貸款對中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弱,所以大力搞互專聯網金融提高融資效率屬,會分流一部分銀行的貸款壓力,同時有很多短期的貨幣基金也威脅著銀行的存款收入,總體上就降低了銀行的盈利能力。商業銀行在降息升息時並不會主動幫儲戶進行調整,需要儲戶自己申請,但是貨幣基金就會自動調整;還有一些不合理收費,這些都降低了競爭力,互聯網金融的崛起對銀行業務來講是個挑戰,會讓金融市場充分競爭,對老百姓是利好的。

『伍』 互聯網金融的典型案例

四大商業銀行推出的網上銀行,騰訊推出的微信聯合人保財險的手機端支付,淘寶聯合天弘基金開發的余額寶,還有包括:易付寶、百付寶、快錢等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
2013年全球私募股權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領域延續了過去幾年的火熱。僅5月份,Twitter宣布收購大數據創業公司Lucky Sort;IDG宣布兩宗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投資;微軟擬出資10億美元收購Nook Media公司數字資產。
2014年7月國內某P2P公司完成C輪融資,三年內累計融資金額超6億元。C輪融資主投資方是蘭亭投資,為新加坡主權投資公司淡馬錫子公司。此外,前兩輪投資方光速安振中國基金、紅杉資本、凱鵬華盈中國基金都追加了投資 微金融又稱微信金融 ,是2012年左右新興的一種金融模式。即藉助微信等典型的社交媒體平台,為用戶提供相對理財,投資,貸款等規模較小的金融行為環境,一般情況下,指的是為中小微企業、創業者、個體工商戶、小額投資者等提供的金融服務。日前有第三方平台發布了微信金融平台排名,以其中名列前位的「閃電借款」為例,2015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閃電借款平台7、8、9三個月撮合交易額分別有1.95億、2.28億、2.67億,增長極其迅猛。
隨著微金融信息服務體系的不斷壯大,微金融信息服務的概念也在擴大,現在其最為准確的定義是:專門向小型和微型企業及中低收入階層提供的,小額度的、時間短的、可持續循環的微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活動。」
微金融信息服務的特點有兩點:一是以中小微型企業以及貧困或中低收入群體為特定目標客戶;二是由於客戶有特殊性,它會有適合這樣一些特定目標階層客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以規模龐大的線下POS收單市場來說,越來越多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對線下收單市場的拓展,未來線下支付將給整個綜合支付市場格局帶來重要影響。

『陸』 怎樣實現傳統銀行業務向互聯網金融轉變

基於高級的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互聯網金融開始出現各類創新的業務模式,版這些創新突破傳統權業務范疇,建立了全新且高度依賴於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發展的業務模式。互聯網金融在給社會大眾帶來了更好的體驗、更多的選擇,增進了社會的整體福利的同時,它的出現及快速發展,使商業銀行面臨客戶流失、業務萎縮的危險,傳統經營服務模式面臨變革,對傳統的金融理念、金融模式、金融業務和金融監管體制帶來了影響和沖擊,改變著傳統金融機構的生存業態,也為傳統金融機構提供了市場化競爭的新思路和創新活力,推動了傳統金融機構的積極轉型和變革創新。

閱讀全文

與商業銀行結合互聯網金融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