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提升我國服務業跨國投資經濟效益
服務業跨國投資的發展,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全球國際直接投資總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發生的。毫無疑問,製造業企業跨國投資的發展,需要更多地依賴貿易、金融、通訊、運輸等生產性服務的支持,對服務業跨國投資產生拉動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服務產業發展中技術與制度變革合力的推動。 第一,發達國家國內服務管制制度變革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經濟出現嚴重的「滯漲」,西方經濟理論界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自由主義經濟思潮的重新崛起,強調政府放鬆管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重新成為佔主導地位的經濟思想。同時,微觀理論層面,有關政府管制理論以及自然壟斷產業理論研究的新進展,促進了西方國家在金融、電信、郵政、交通運輸等服務領域大規模的管制變革。放鬆產業進入管制,打破壟斷,促進競爭,是管制變革的中心內容。進入管制的放鬆,開始是對國內企業,然後是對國外企業,由此使服務業出現了放鬆管制與大規模企業兼並相互影響的兩股潮流,促進了發達國家之間服務業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大。以電信業為例,1991年底,英國國內電訊開始有限競爭,1996年6月英國解除國際長途壟斷,12月第一個對外徹底開放電訊市場。短短幾年內,英國開出150多個電訊經營許可證,1996年底開出44個外國公司許可證。1996年所有歐盟成員國加瑞士和挪威決定在1998年元旦,全面開放電訊市場。現在許多國家,不但在長話和增值業務等部門已經引入競爭,在本地網層次上,數網競爭也被允許。 第二,服務貿易自由化國際性制度安排的推進。服務業所包含的產業門類非常廣泛,其中許多涉及國家主權、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就業等問題,因此在「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之前,服務業一直沒有納入全球貿易自由化體系之內。服務貿易自由化問題,在1986年成為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新議題,其最終成果是《服務貿易總協定》的達成與生效。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規定,服務貿易的內容包含4個方面,即過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人流動。其中商業存在方式就涉及市場准入與跨國直接投資。《服務貿易總協定》擴大了全球貿易體制的涵蓋領域,初步形成了制訂規則、組織談判、解決爭端三位一體的全球服務貿易協調與管理體系,對降低或消除各成員方對外國資本的進入壁壘,推進服務業國際投資,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第三,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服務企業組織管理成本的降低和規模經濟邊界的拓展,同時也促進了服務企業跨國投資方式的變革。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為許多服務活動的跨國交易創造了可能性。服務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從根本上改變了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也對決策和響應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而導致組織形式的巨大變革,原來的金字塔型的結構,向扁平化的「動態網路」結構發展。一方面,計算機系統取代中層監督控制部門的大量職能,加強了決策層和執行層的直接溝通,使中層管理的作用大為降低,從而減少了管理層次和信息失真,削減了機構規模,提高了管理效率,這是企業規模向國際化擴張的重要條件。 服務企業的國際化網路拓展有很多方式,除了傳統的在國外建立分支機構、股權合作等方式外,20世紀90年代以來,非股權合作方式更為流行,如特許經營、管理合同等方式。這些方式可以讓公司的「特殊資產」聲譽、品牌形象、積累的經驗等,實現更好的增值。如大多數連鎖旅館或連鎖餐飲業都採取了以公司網路方式運行的特許連鎖制。這種關系更靈活和成本更低的合同形式,使公司得以在世界范圍充分發揮他們的特殊才能,同時集中全力實現「人格化」產品的規范化和標准化,並做到更好地監督與品牌形象緊密相關的服務質量。從技術手段看,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大企業和銀行提供了更多的在全球范圍內監督其資產發展狀況和加強在全球運作的可能。電子信息網路使大公司可以更好地通過一體化管理節省交易費用和減少與這些費用有關的辦公費用。 第四,服務產業的特性決定了跨國直接投資對服務業國際化擴張的重要性。隨著發達國家服務產業進入壁壘的取消或放鬆,一些大的服務性公司為了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致力於建立國際化生產網路,越來越多的服務企業成為全球性企業。這一方面是由於服務營銷的特性所要求,在服務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很多情況下,需要與顧客有著密切關系和直接接觸,因而對外投資在爭奪和佔領市場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另一方面相當多服務部門具有網路型產業的特徵,如電信、交通運輸以及金融等,規模報酬遞增明顯,即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的成本就越小。正如弗朗索瓦·沙奈在《資本全球化》一書中所指出:「一個公司必須削減或最大程度減少尚處於分割狀態的、本質上不完善的世界市場上進行交換和面對面直接管理帶來的交易成本,這一能力直接受制於對某一國際網路的控制。有了這種控制,公司就可以進一步把地方化優勢同公司本身的優勢結合起來。」(註:弗郎索瓦·沙奈:《資本全球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頁。
② 跨國企業在華投資的利弊
1、跨復公司今際關系重要主制體 新世紀跨公司際舞台異躍影響際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發展重要力量際政治經濟關系發展主要推者主權家、際組織跨公司 跨公司犖犖者僅幕推際經濟政治關系准則發展直接躍際舞台跨公司500強企業領導(包括董事總經理)訪各能直接與各元首政府首腦各首腦外交主要隨行員其內企業跨公司領導跨公司富敵全球前100經濟實體跨公司企業共佔29席埃克森美孚公司2001增加值超巴基斯坦內產總值 2、跨公司經濟全球化主要載體 聯合貿發議(unctad)《2002世界投資報告》主題:跨公司與口競爭力該報告認:作外直接投資主體跨公司世界范圍內迅速際化產、銷售、口、業等諸面都起越越重要作用目前全球跨公司母公司約6.5萬家共擁約85萬家外支機構2001跨公司外支機構雇員約5400萬19902400萬2001跨公司全球銷售額約19萬億美元同期全球口額兩倍跨公司海外支機構別佔全球內產總值(gdp)1/10全球口總量1/3跨公司全球范圍內際包、產許證發放、合同製造商等都考慮內跨公司佔全球gdp份額更高向外市場提供商品服務及加強
③ 跨國公司的對外投資的利與弊
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選擇及其思考
[摘要]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1996年6月發表的最新統計數據,1995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創歷史最高紀錄,達到3250億美元,比1994年增長46%。跨國直接投資的劇增,是世界經濟復甦的結果,也是各國企業為增強其國際競爭力而積極對外投資、開展國際化經營的結果。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資本流動已成為國際直接投資的主流。近幾年,我國在利用外資工作中,注意吸引國際大跨國公司的投資。來華投資的國際大跨國公司這兩年也在增加,至今世界排名列前500家的最大跨國公司中,已有200多家來中國投資。深入了解、研究跨國公司,分析國際直接投資當前特點和趨勢,注意其今後若干年投資動向,對我國積極利用跨國公司的資金是有益的。
跨國公司對外投資的選擇動向
一、跨國公司海外投資選擇的關鍵因素仍是市場,而低廉勞動力的吸引力不斷減弱
跨國公司海外投資的主要流向是那些被他們認為有良好市場前景,即市場准入條件寬松的國家和地區。從統計數據看,1987年到1990年間,國際直接投資的83%流向西歐和北美的發達國家。這些國家都有良好的市場條件,但勞動力價格昂貴。1995年,國際直接投資總流量大幅度增長,流向發達國家的份額仍佔2/3,達2160億美元,其中流向美國的有750億美元。美國製造業1995年對其投資最多的10個國家的投資總額中,有76%是投在高工資國家的,其中瑞典占第一位,英國次之。
盡管如此,一些跨國公司認為,資源,包括人力資源,仍是他們對外投資時看重的因素之一。不過人力資源並不一定是指價格低廉的勞動力。
80年代末,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在調整產業結構時,曾安排幾年內將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轉移到有廉價勞動力的國家。但許多歐洲制葯工業企業卻為了尋求高技術和高素質的勞動力,將資金投向美國的一些高科技的生物工程企業。新興工業國家(地區)有一些公司也因同樣理由將資金投向歐、美。有些發達國家的企業,特別是一些礦業和石油化工公司則為了取得資源,即生產原料,而拓展對外投資的范圍。
許多跨國公司在對其今後5年對外投資作預測時表示,決定其投資的主要因素仍將是市場准入問題,投資時將努力避開保護主義盛行地區。但是在考慮市場准入問題的同時,也將顧及其他一些因素,如要努力在一些新興市場,特別是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市場中能取得優勢地位作準備;在一些新領域,如電訊和其他基礎設施方面發展投資。
許多跨國公司認為,今後投資時對勞動力的要求最重要的不是價格高低,而是高素質和高靈活度。歐洲公司尤其強調這一點,美國公司也強調這點。亞洲一些跨國公司願繼續對勞動力的價格因素以「合理的優先」。這是出於東亞特有的地理特點:有先進技術的國家與一些有低廉勞動力的國家相鄰。跨國公司在產業調整中可較容易地組織地區內國際分工,將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出去,同時將高技術和決策中心留在本地。日本、韓國和台灣都已按此戰略在作布署,今後5年還將為此而作努力。80年代,國際直接投資的地區性較為突出,跨國公司以在本地區投資為主。這樣,投資主要都流向發達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從1985年到1992年,國際直接投資總量的85%流向OECD國家。到1993年,西歐佔了國際直接投資總存量的42%,北美佔26%,亞洲佔15%。
90年代以來幾年中,情況有些變化。流向遠東的投資迅速增加,1994年約有占總量1/4的投資流向了亞洲,相當於流向西歐的資金。同時,流向拉美和中、東歐的資金也有所增長。
根據一些跨國公司的預測,未來的5年內,各國跨國公司投向亞洲的資金將明顯增長,但情況仍不一。亞洲的跨國公司特別是日本公司將大大加強在亞洲的投資。美國公司也會增加對亞洲的投資。歐洲公司雖會增加對亞洲的投資,但相對其對歐美的投資仍是有限的。
歐洲仍將是國際直接投資最多的地區。除了歐洲公司繼續保持在本地區投資外,美國公司也把歐洲作為投資的第一選擇。1995年,美對外投資創紀錄的970億美元中,有500億是投向歐洲的,主要是西歐,比1994年增加了兩倍,而當年對亞洲的投資只增加2/3。對國際跨國公司來說,盡管西歐經濟增長率低,勞動力價格昂貴,但有廣大市場,有高技術水平,基礎設施好,風險較小,還靠近有興起的中東歐市場,仍是吸引投資的地方。預計歐洲吸引投資的領先地位至少保持到本世紀末。
二、跨國公司在電訊業和製造業的投資將有強勁增長
80年代,國際直接投資在第三產業中增長引人注目。在80年代末,主要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有2/3流向第三產業。其間金融市場的不規范化和私有化浪潮被認為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從1993年情況看,主要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也有53%流向第三產業,其中一半投資向銀行、保險業。流向製造業和農業、採掘業的投資分別占總額的36%和9%。
許多跨國公司現明確表示,今後若干年內在金融和房地產業的投資熱情將減弱,而對銷售、電訊等公用事業類服務業的投資將增加。對製造業特別是高科技製造業的投資也會增長。
電訊業將是最吸引外國投資的行業,因為電訊是正在發展的行業。技術的發展會使價格下落,會有可能提供新的服務項目,這都會引起需求的增長。另外,技術的發展增加了對新設備的需求,因此需求大量投資,發展中國家對電訊發展的需求不斷增長,他們一般既缺乏資金又無必要的技術,因而需求助於外國投資。
除電訊業外其他廣義上的公用事業(不僅指電、水、氣、道路)都將是國際投資的新熱點,這是由於一些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的巨大需求引起的。這一趨勢將導致外國公司帶著資金、技術和管理技能前往建立新公司。在一些國家還將採用BOT方式進行投資。
預計美國、日本和歐洲的投資者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正在興起的市場,特別是在亞洲增加了化學工業和石油化工業的投資。由於在重工業(石化、肥料等)方面能力已飽和,歐洲只在含有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市場上還有一定吸引力。
對非金融服務業的國際投資有可能通過一些仍按傳統途徑組織消費機制的國家建立起國外網路而得到發展。這些國家如更重視服務業(如旅館業、餐飲、公路運輸、法律咨詢等)的標准化,就有可能吸引大量外國投資。一些國際投資者認為,目前葡萄牙、義大利、菲律賓、中國這些國家的消費渠道還是比較陳舊的,日、美、法的公司在這方面有先進技術,也有資金。
對房地產的投資除了在歐洲和亞洲有少許增長外,投資者一般將對房地產的投資局限於鄰近國家。
按一些跨國公司預測,在信息服務方面的外國直接投資有可能因某些因素而有較大的增長。這些因素是:新的技術革命浪潮;工業全球化的推進。隨著產品將在全球范圍內設計、製造、銷售,需提高信息服務。
三、跨國公司將繼續著力於由從母公司直接出口產品轉向到國外辦企業
許多跨國公司准備在未來的5年內,將其在海外的業務活動占總業務量的份額繼續增大。無論是從新設立公司的國別還是按其生產部門看都將如此,中型企業尤其如此,增加在國外的業務活動,並不是通過增加從母國的直接出口,而是通過增加在海外投資、設廠生產而達到這一目的。亞洲的一些跨國公司(包括日本和一些新興國家和地區的公司)這一趨勢將更為明顯,因為他們或者面臨著貨幣匯率變動,或者面臨國內成本升高這樣的局面,將生產製造業轉移到海外,在海外生產後轉銷他國或返銷本國,是加快企業國際化的一種辦法。
擴大海外投資的主要方式是兼並、征購和合資經營。許多跨國公司表示,今後將主要採取兼並、征購方式,然後再是合資經營方式。
兼並、征購曾是80年代以來跨國公司在海外設企業的主要方式,今後還將是主要方式,這是根據以下兩個方面判斷的:(1)在美國、歐洲,正在進行中的行業調整對前往投資的外國公司來說,是可迅速有立身之地的機會。當然,兼並、收購後首先面臨的將是由於改組現有生產結構引起的問題,不能立即考慮擴大生產、增加就業;(2)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洲國家的企業面臨著出讓股權或私有化的局面,這種情況既存在於製造業部門又存在於基礎設施部門。許多跨國公司對此有極大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收購以後,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技術改造和開展營銷。
合資經營的方式是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的:在某些國家要深入當地市場,必須有當地的合作夥伴。一些公司認為,在中國大陸尤其如此;前來投資的公司沒有單獨行動的技術和財政能力,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業;要開展某些新業務活動,需要使用可能合作的夥伴已掌握的技術。許多跨國公司認為,從管理角度看,合資經營有一定風險,因為合資經營有可能出現兩個「決策中心」,也就存在著不協調的可能性。
二、競爭問題
從競爭的角度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國內企業是否有能力和跨國公司競爭;二是跨國公司是否會運用壟斷性以及其他不正當手段和國內企業競爭。
第一方面是競爭能力的問題。例如如果發展中國家對跨國公司的活動全面開放,許多民族工業可能無力與之拼搏,為其打倒或合並收購。因此許多東道國,包括發達國家,對若干敏感產業,如國防、通訊等,對外商涉足有所限制。中國在申請加入關貿總協定以及世貿組織的各段時期,對若干產業的開放強調必須假以時日以免過分沖擊國內企業。對大中型國有企業,即使屢屢虧損,影響宏觀調控能力,但是對跨國公司收購,也應非常謹慎從事,避免大權旁落。
但是,這種立場同時也需考慮如下因素。首先開放的程度如果太低,步子太慢,會不合現行國際慣例,如世貿組織的規定,妨礙成為國際經濟主要成員國。所應特別提出的是當今的時代和已往大不相同,即使近在六十年代及七十年代,發展中國家所享受的種種例外,常常能被一般所接受。但是當今發展中國家的能力業已大大提高,若干產業甚至已壓倒一切,因此例外的幅度在不斷收縮中。
發展中國家的競爭能力所以能夠逐步上升與其積極利用跨國公司有密切關系。上面已經提及發展中國家和跨國公司進行多方合作之後出口能力急劇提高,顯示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不弱。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的活動范圍並不限於獨資企業而是和國內企業進行合資、技術轉讓、管理合同、裝配戰略聯盟等合作,發展中國家的國內工業便很難和所謂民族工業等同起來。如果硬加分野,如以外資成分或與跨國公司合作方式為准,不但沒有理論依據,抑且導致自行縮小利用跨國公司的機會。因此如果對企業加以保護也必嚴格限於極少數的例外。
當然國內的壓力是來自多方的。如果,事事俱優柔寡斷,畏首畏尾,則國內企業勢必互相效尤,希圖杜絕跨國公司在國內市場與之競爭,導致封閉型經濟之形成。但是,封閉型的致命傷是僅僅可不與跨國公司在國內競爭,卻完全沒有力量在國際市場上避免和跨國公司較量。這樣在溫室中嬌養的產業便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致使外匯枯竭,舉債度日,甚至喪失經濟的自主權。
更進一層,從個別企業的立場看競爭的對象,不獨限於跨國公司也可來自國內企業。欲圖杜絕後者的介入,勢必扶植獨占的民族工業,甚或地方工業,後者將保護主義從國家延伸到地區,到省市城鎮,勢必使全國經濟支離破碎,全盤瓦解。
可是,競爭的挑戰是企業壯大不可或少的動力。特別在市場情形瞬息萬變,技術更新節奏加速的情勢下,即使民族工業保護住了,但是很快便變成古董,毫無出路。
利用跨國公司不獨可透過競爭激動國內企業,同時也可汲取其長,補己之短。並且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例如,跨國公司的副食品佔領了很大一片發展中國家的市場,為什麼民族工業不能洞悉它們成功的因素,從和它們合作開始到自辟爐灶、自創品牌、自樹一幟?
另一對跨國公司的憂慮是壟斷和不公平或不正當競爭。最好的防止跨國公司壟斷行為是以跨國公司制跨國公司。換言之即健全競爭機制。若干發展中國家為了鼓勵外資,授予個別跨國公司種種特權,不獨對民族工業意味著歧視抑且鼓勵跨國公司的壟斷與不正當競爭。
這種特權當然也和現在國際間通行的國民待遇原則相悖。當然該項原則在轉型中的發展中國家裡實施時,也較復雜。至於不公平競爭的問題國內企業也同樣存在。因此許多發展中國家對公平競爭的立法視為要務。
三、分利問題
上述的壟斷或不公平競爭是跨國公司和發展中國家利益分配問題的源泉之一。誠然,如果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從事掠奪,那麼大部分的利益將被跨國公司攫取去了,導致東道國一無所獲,或蒙受損失。
利益分配問題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發展中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其中復有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以及對發展中國家的直接影響,如不論對母國或第三國的。二是對發展中國家地區或社會各階層之間的。
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和跨國公司打交道時往往感到相形見絀。如在訊息方面一般認為跨國公司不獨掌握全球網路,即對發展中國家的有關企業以及其供銷情況,競爭者實力,也每不惜工本,徹底調查,了如指掌,占盡優勢。從跨國公司的立場則時時認為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內容不像跨國公司那樣明朗化。它們的賬目既言之不詳又沒有嚴格的准則。發展中國家的市場又不健全,有時東道國企業同時和多家跨國公司談判,互相比攀,以占上風。
實則企業之間的談判能力很難一刀切地斷定誰占上風。雖然大型企業有其優勢,但在東道國也有地主優勢。雙方均可謀求知己知彼以提高自己的談判能力。在自己沒有能力判斷的問題上,可以借重第三者即專家們進行評估,如資產估價及可行性研究等。
比較難以預防的是跨國公司處心積慮,利用巧妙的手段,獲取暗中的利益。例如,跨國公司對轉移價格可上下其手,無形中將合資企業的利潤轉移到跨國公司手中。有時跨國公司原來僅為少數持股者,可藉口合資企業虧損,需要增股,當地企業無力出資時實行片面增股,獲得控制權。
轉移價格既是跨國公司內部帳目因此不易處理,跨國公司總部的帳目在東道國無法核對。唯該項價格可與類似商品國際市場價格相比,對若干零配件不在市場流通者,可在契約內規定定價原則,如成本加成等。
轉移價格是漏稅手段之一,其他弄虛作假手段在發展中國家稅制不健全、執行人員素質不高的情勢下,走漏應納稅或冒領退稅金額屢見不鮮。但是這不是跨國公司的特徵,而是發展中國家自身的稅務問題。
從發展中國家利益的全盤考慮,跨國公司所帶來的擴散效應或外部經濟也應計算在內。反之,也有負面的。若干跨國公司對勞工的管理過分苛刻,不獨工作環境非常惡劣,失事率頻繁,並且嚴重違背人道。但是某些發達國家主張抵制勞工福利欠佳國家的出口品,甚或主張國際勞工要有共同標准,前者甚至包括所有低工資國家,這樣所有低收入國家的輸出都要遭排斥了。至於國際標准之釐定,無論在任何領域應透過國際協商取得共識。
跨國公司對環保的設施,諸如污水的處理、毒品的防治、生態的保護等,對發展中國家也有示範作用。對社會福利的貢獻,雖然不一定計算在經濟指標里,也有正面的。相反的,若干跨國公司也可利用發展中國家對環保意識的薄弱,對其輸出污染。
有些發展中國家將跨國公司物質方面的影響聯想到精神污染以及文化侵略的到來。跨國公司則抱怨發展中國家的官員貪污成風,以權謀私。實行行賄受賄是雙方的共同行為。在若干跨國公司的母國,如美國,對在境外行賄有明文規定,東道國中如新加坡對廉政從上至下認真執行,較少漏網者。
另一憂患是透過通訊網、媒界傳播對發展中國家所不接受的價值觀。在這方面防止的辦法不易奏效。首先,盡管若干傳播節目,如電影、雜志可以刪禁,但是渠道太多,特別在信息高速公路時代,苟管制太嚴,有因咽廢食之虞,因為信息是現代化的社會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再者,商品較易杜絕,思維和偏好很難以外力操縱。因此非潛移默化鮮能攻心。
跨國公司在發展中國家的活動,一如在全球的戰略,必然是有選擇性的。以資源為導向的顯然聚集在天賦豐厚的地區,因此發展中國家的礦產開發每局限於少數地區。
即使是市場導向或效益導向的活動往往也是集中在局部地區的。在中國,南方勝於北方,東方多於西方,沿海城市超過內陸鄉鎮。
跨國公司活動的不平均分布引起地區分利問題以及國民收入分配問題。在中國傳統的不畏貧而畏不均的思想與近代的平均主義推波助瀾,不均的憂慮是不容忽視的。
從經濟角度看來跨國公司的引進如果是對發展有正面作用的話,問題是有沒有條件使它們進來,至於在哪個地區則是次要。因此政策的焦點往往是致力於條件較好的地區,如基礎設施、人力、配套工業等較為完備的,且不屑提出各項優惠條件以提高相對的吸引力。其結果是跨國公司活動的集中度遠高於原來經濟環境的驅使。
這種傾斜政策在短時期內對名不見經傳的發展中國家有一鳴驚人的宣示效應,易引起跨國公司的注意, 但是長期施行有兩大缺陷。一是不獨歧視較不發達的地區,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抑且歧視民族工業。二是當其他發展中國家爭相效尤時,相對優勢互相沖銷,只有將利益轉移到跨國公司,肥水外流。所幸如果國民待遇的原則普遍推行,各種優惠措施也當逐漸淘汰。
即使沒有傾斜政策,無論來自國內的或國際的發展動力也是不可能平均分布的。特別是創新,既不是人人所能勝任的,也不是立即能擴散到全方位的,而是屬於極少數的。盡管成功以後,可能群起效尤,但是每每要經過一段時間,並且不免有東施效顰之譏,其結果是失去了捷足先登的優勢,所得到的利益遠遠不如始創者。對落後者及被淘汰者則每況愈下,蒙受損失。這種此漲彼消的程序勢必形成貧富差距。當然在整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同時會帶動上游下游,水漲船高,即使是有先富後富之別以及一蹶不振的。因此,財富盡管趨向集中,同時也在擴散。
由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情況引發的思考
一、引進跨國公司與適度開放國內市場
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地點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市場開放程度。外商特別是一些大跨國公司來華投資,是由於中國有巨大的潛在市場,著眼於隨著中國經濟迅速發展還會拓展的國內大市場,為下一步在中國國內市場占據有利地位作準備。我國在當前吸引外資中,把引進既有較高技術,又有較雄厚資金力量和豐富管理經驗的跨國公司作為一個重點。我們也把我國的巨大市場作為吸引外資的一個有利因素。怎樣利用我國市場的吸引力以吸引外資特別是跨國公司的資金,仍將是需要研究的課題。
我國內市場對來華投資的外商已有一定程度的開放。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在國內的銷售曾受到一定限制。近幾年根據「以市場換技術」的方針,對一些技術水平較高的外商投資企業放寬了產品內銷的限制,這對於我國利用外資質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對外向型經濟的依存度的增長,開放國內市場成為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條件。我國在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在亞太經合組織活動中,都為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目標作了一定承諾。跨國公司視市場開放度為投資的主要選擇,這與我們承諾的、逐步開放一些市場是有一致點的。開放一些市場是我國積極、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資所必須要做的,也是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接軌的必要條件。問題在於如何發揮我國在市場方面的優勢,通過有序、逐步、適度地開放來達到我們的目標。在開放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就採取「保護」、「關閉」市場是不可取的。
現階段對外商投資開放市場,決不是簡單地以市場換取外資,而必須在貫徹外資政策的前提下,根據產業導向,按照國民待遇的原則,放寬外商投資的比例,讓與一定的市場。
最近,沿海某省為吸引外商投資而調整政策,放寬外商投資企業內銷比例。有關規定包括:凡投資於國家鼓勵發展的項目,外方出資佔50%以上的,按投資總額的不同,分別給予產品50%--100%的內銷比例;投資農業種植、養殖業項目,產品內銷可放寬至100%;對山區投資鼓勵類項目,外方佔50%以上,且達到一定投資額,也可放寬內銷比例直至100%;對已有外商投資企業,除限制發展的以外,累計投資達到一定數額,產品質量達到國際標准,經確認為「先進技術企業」,產品內銷比例可放寬至70%,等等。該省新制訂的規定體現了根據產業、地域適度開放的原則。
外商來投資,是奔著市場來的。外商進來後必然要搶占市場。既然讓外商進來,就是准備外商投資企業與國內企業搶奪市場。當然也要給國內企業創造一定條件,能與外商投資企業平等競爭。
一段時間以來,就外商搶奪國內市場問題有不少爭議。其實,跨國公司無論進入哪個國家,都會有同該國企業爭市場問題。為何在我國「搶占市場」和「擠占名牌」成為兩個突出的問題?這是因為,我國尚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我國企業在技術、裝備、工藝等方面還處於較落後狀態,產品結構不合理、質量差,缺乏競爭力,加上經營管理、市場開拓方面觀念更新不夠,適應能力差。特別是我國內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或改進老產品方面行動較為遲緩。這類問題的產生,包括對外商投資企業管理上的問題,主要是由於我們本身的原因,不能簡單地歸咎於外商的進入。要解決這類問題,需給企業以平等競爭的外部環境,要加快體制改革和經營機制的轉換,同時需要加快技術改造。技術改造又需大量的資金投入,這里仍有利用外資的問題。跨國公司會繼續選擇對其有利的方式,按其所說或兼並、收購,或合資經營方式來介入我企業改造。對我們來說,既要利用跨國公司的投資,又要採用對我有利的方式,引進跨國公司,轉換機制,使產品升級換代,並開拓市場,得以發展。
二、重視開展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
當前,跨國公司對外投資,既為了獲得新的市場,又為了進入主要生產要素市場,許多企業通過業務經營的國際化,建立自己的跨國體系,效益不斷提高。他們體會到,如果局限在國內市場,確保相對利潤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這也是跨國公司發展迅速的重要原因。現在,跨國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多,不僅有大型企業,還有中小型企業。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也在不斷增加中。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占國際直接投資總額的份額,10年間由5%提高到15%。盡管發展中國家一般都面臨資金短缺和外匯拮據的問題,但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對外直接投資是必須對企業開放的戰略抉擇,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可以獲得外部資源、擴大市場,推動本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我國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要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要做到這一點,不能不考慮加強開展跨國經營業務。
當然,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國力有限,目前不可能大規模對外投資,但是可以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一些正在進行經濟轉軌的國家有選擇性地投資;可以技術、設備投資,也可以部分資金投資,開辦合資、合營項目,擴大我產品在這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為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作準備。國際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有能力的企業尤其應作好准備,走出去。一味認為我國目前資金短缺,不能對外投資的想法、做法是短見的行為。對外直接投資已是我們必須重視的問題。
三、提高人員素質問題
跨國公司在選擇其投資點時越來越注意尋求有高素質勞動力的國家和地區,這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我國利用外資初期引進了不少勞動密集型項目,我國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曾在其中發揮過作用。盡管我們還有許多方面、許多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可以繼續引進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項目,繼續發揮我勞動力價格較低的優勢,但為了提高外資質量,吸引跨國公司來華投資,引進規模大、技術含量高、整體管理水平高的合作項目,勞動力素質問題就突出了。
我國內企業缺乏競爭力,其中一個原因也是由於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職工隊伍素質不高。我國勞動力價格隨著經濟的發展已在上升,但相比起來仍較低。不過這種勞動力價格低廉的優勢已經並且繼續被勞動力素質不高的劣勢逐漸抵銷。目前,人才問題在我們開拓國際市場時甚至顯得比資金短缺、設備欠先進更為突出。因此,加強培訓各類人員、提高人員素質,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必須給予足夠重視。
④ 求分析服務業跨國投資的增長原因
服務業跨國投資的發展,是在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增強、全球國際直接投資總量快速增長的背景下發生的。毫無疑問,製造業企業跨國投資的發展,需要更多地依賴貿易、金融、通訊、運輸等生產性服務的支持,對服務業跨國投資產生拉動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服務產業發展中技術與制度變革合力的推動。
第一,發達國家國內服務管制制度變革的影響。20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經濟出現嚴重的「滯漲」,西方經濟理論界的一個重大變化,就是自由主義經濟思潮的重新崛起,強調政府放鬆管制,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重新成為佔主導地位的經濟思想。同時,微觀理論層面,有關政府管制理論以及自然壟斷產業理論研究的新進展,促進了西方國家在金融、電信、郵政、交通運輸等服務領域大規模的管制變革。放鬆產業進入管制,打破壟斷,促進競爭,是管制變革的中心內容。進入管制的放鬆,開始是對國內企業,然後是對國外企業,由此使服務業出現了放鬆管制與大規模企業兼並相互影響的兩股潮流,促進了發達國家之間服務業投資規模的迅速擴大。以電信業為例,1991年底,英國國內電訊開始有限競爭,1996年6月英國解除國際長途壟斷,12月第一個對外徹底開放電訊市場。短短幾年內,英國開出150多個電訊經營許可證,1996年底開出44個外國公司許可證。1996年所有歐盟成員國加瑞士和挪威決定在1998年元旦,全面開放電訊市場。現在許多國家,不但在長話和增值業務等部門已經引入競爭,在本地網層次上,數網競爭也被允許。
第二,服務貿易自由化國際性制度安排的推進。服務業所包含的產業門類非常廣泛,其中許多涉及國家主權、國家經濟安全、社會就業等問題,因此在「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之前,服務業一直沒有納入全球貿易自由化體系之內。服務貿易自由化問題,在1986年成為關貿總協定「烏拉圭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新議題,其最終成果是《服務貿易總協定》的達成與生效。根據《服務貿易總協定》的規定,服務貿易的內容包含4個方面,即過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自然人流動。其中商業存在方式就涉及市場准入與跨國直接投資。《服務貿易總協定》擴大了全球貿易體制的涵蓋領域,初步形成了制訂規則、組織談判、解決爭端三位一體的全球服務貿易協調與管理體系,對降低或消除各成員方對外國資本的進入壁壘,推進服務業國際投資,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第三,信息技術的發展,導致服務企業組織管理成本的降低和規模經濟邊界的拓展,同時也促進了服務企業跨國投資方式的變革。20世紀8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尤其是信息技術的突破性進展,為許多服務活動的跨國交易創造了可能性。服務企業的信息化管理,從根本上改變了收集、處理、利用信息的方式,也對決策和響應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從而導致組織形式的巨大變革,原來的金字塔型的結構,向扁平化的「動態網路」結構發展。一方面,計算機系統取代中層監督控制部門的大量職能,加強了決策層和執行層的直接溝通,使中層管理的作用大為降低,從而減少了管理層次和信息失真,削減了機構規模,提高了管理效率,這是企業規模向國際化擴張的重要條件。
服務企業的國際化網路拓展有很多方式,除了傳統的在國外建立分支機構、股權合作等方式外,20世紀90年代以來,非股權合作方式更為流行,如特許經營、管理合同等方式。這些方式可以讓公司的「特殊資產」聲譽、品牌形象、積累的經驗等,實現更好的增值。如大多數連鎖旅館或連鎖餐飲業都採取了以公司網路方式運行的特許連鎖制。這種關系更靈活和成本更低的合同形式,使公司得以在世界范圍充分發揮他們的特殊才能,同時集中全力實現「人格化」產品的規范化和標准化,並做到更好地監督與品牌形象緊密相關的服務質量。從技術手段看,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大企業和銀行提供了更多的在全球范圍內監督其資產發展狀況和加強在全球運作的可能。電子信息網路使大公司可以更好地通過一體化管理節省交易費用和減少與這些費用有關的辦公費用。
第四,服務產業的特性決定了跨國直接投資對服務業國際化擴張的重要性。隨著發達國家服務產業進入壁壘的取消或放鬆,一些大的服務性公司為了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致力於建立國際化生產網路,越來越多的服務企業成為全球性企業。這一方面是由於服務營銷的特性所要求,在服務生產與消費過程中,很多情況下,需要與顧客有著密切關系和直接接觸,因而對外投資在爭奪和佔領市場方面具有特殊地位;另一方面相當多服務部門具有網路型產業的特徵,如電信、交通運輸以及金融等,規模報酬遞增明顯,即生產規模越大,單位產品的成本就越小。正如弗朗索瓦·沙奈在《資本全球化》一書中所指出:「一個公司必須削減或最大程度減少尚處於分割狀態的、本質上不完善的世界市場上進行交換和面對面直接管理帶來的交易成本,這一能力直接受制於對某一國際網路的控制。有了這種控制,公司就可以進一步把地方化優勢同公司本身的優勢結合起來。」(註:弗郎索瓦·沙奈:《資本全球化》,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頁。
⑤ 深圳盛邦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盛邦國來際集團,,注冊資本6.8億元,自運營總部設立於國際都市深圳市,旗下公司盛邦利華(廈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經中經商品交易中心批準的綜合類會員(會員編號:056)。盛邦國際集團截止至2015年有直營公司3家,戰略合作夥伴達163家以上,辦公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每年培養人才數千人。
法定代表人:楊婷
成立時間:2014-12-09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1179643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一路1號A棟201室(入駐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
⑥ 外國企業對我國跨國投資的現狀
外國企業對我國跨國投資的現狀是怎樣的? 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分析
一、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1.國內就業矛盾暫緩。對於勞動密集型和非技術的資金密集型產業來說,尋找廉價的勞動力是節約成本、提高利潤的核心問題。中國人口眾多,相對於西方國家來說, 勞動力的平均價格較低。因此,世界名牌企業在設立跨國分公司時,都會考慮該因素在企業擴張規劃中的地位。倚重勞動力的企業可能會傾向在中國建廠, 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力,降低成本。同時,外商直接投資設廠的舉措也給中國帶來好處—— 增加國內的就業崗位,適時解決部分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並且緩解當前沉重的就業壓力造成的混亂,從而保證社會的穩定。
2.產生「技術外溢」效應。技術外溢是指外商直接投資在東道國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副產品,包括工藝溢出,人力資源流動效應等,它由技術知識本身類似公共產品的特殊性質,即非競爭性和多樣化的排他性決定。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技術外溢效應提高本國企業的技術水平,是當今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以市場換技術」引資政策的重要依據之一。是否會產生外溢效應,主要取決於兩方面: 一是跨國公司的投資方
式,二是東道國企業的學習創新能力。垂直型的投資是外商利用比較優勢原則在各個國家間合理安排生產工序,這種方式是技術外溢的主要渠道。在它所支配的生產鏈條中,中間產品的進口就會增加。民族企業通過不斷學習與探索,熟悉競爭規則,加強創新力度,將中間技術的正面效果廣泛地應用與傳播,促進最終產品的完成,擴大製成品的出口,從而不斷縮小與外企的差距,逐漸與之抗衡。這就是所謂的「干中學」效應。
3.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在中國逐漸
融入世界市場的過程中,外商投資帶來的開發項目和方案,也促動著國內新興產業的崛起,為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新興產業主要指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這兩塊外商格外青睞的沃土發展最為迅猛。近幾年,金融領域創新突出,其中的金融工程就是新興產品的代表。中國加入WTO 後,實現逐步開放市場的承諾,外國銀行大量進駐,他們帶來全新的金融理念和金融產品,為國內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也佔領一部分市場份額。我國的國內同行企業為了避免在激烈的競爭中慘遭淘汰,也開始引進和
自行開發新興的金融產品,促成了金融工程的興起與發展。同時,中外合資開發新項目的比例增加。這種模式提供了國內人員與外國技術人員頻繁交流的平台,學習和切磋的機會增加,進一步促進了外溢效應的產生。
二、引進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弊端
1.國內資源浪費嚴重,生態失衡。中國豐富的自然資源是吸引外商的重要因素,但是國內並沒有如願形成完善的最終產品市場。外商垂直型的投資多為進料加工,這就使在華的貿易演變為加工貿易形式,也就是說,在華的生產線只是加工鏈條。外商耗費我國的資源進行沒有節制的生產與開發,而最終的成品又可以在我國廣闊的市場上大量銷售,既避免了在本國生產造成的資源耗減和環境污染,又獲得不菲的利潤,可謂一舉兩得。而我國則是以犧牲大量的和環境的破壞為代價換來所謂的發展,是為外人服務的發展,也是最不利的發展。另外,外商直接投資支持大量出口,出口貿易的不斷增加,資源以實物形式存在於進口國, 這種外流效應,不但減少了我國居民和企業對資源的利用機會, 而且便利了進口國的發展,浪費的同時又構造了經濟發展的競爭威脅。
2.經濟發展模式出現偏差。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拉美的一些國家走上了外資主導型的開放道路,依靠廉價勞動力和提供優惠政策等吸引大量外資進入,引資規模失控, 資本流入和流出不平衡,形成對外資的過度依賴。外資的進入的確令拉美國家的)GDP在短期內高速增長,但當全球產業風向轉變,跨國公司紛紛抽出投資,轉投其他國家後,這些國家迅速出現經濟衰退和動盪,甚長期一蹶不振。但這種以犧牲本國經濟為代價來實現短期階段性而非長久性的高速發展,所謂拉美化現象並非只是拉美國家獨有。由於中國企業依賴外商提供技術,自我創新能力不強,處在被動的角色,國內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
的配套能力很低。因此,在技術外溢效應不明顯且依靠外資嚴重的情況下,國內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外源經濟崇拜」和「內源經濟歧視」。以我廣東為例,一方面外源型經濟地區的發展快速推動著GDP增長,一方面內源型經濟主體卻難以分享GDP增長繁榮帶來的「紅利」。另外,由於對外資引進的監管還不十分規范,一些不法外商打著投資的幌子進行投機活動,嚴重影了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國際社會預期人民幣走勢上升之風強勁,大量資金流入國內,這其中就存在數量不少的「熱錢」。這些游資,待人民幣升值大賺一筆後迅速抽逃,使我國經濟不僅受益減少,而且也會加劇不穩
定性。這種偏差的模式會導致經濟的畸形發展,潛藏著矛盾和危機。
3.導致「繁榮而不富裕」的怪圈。近來,中國始終以較高的!"# 增長速度迅猛發展, 出現繁花似錦的經濟形勢。也因此,在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中,仍然保持飛速經濟增長的中國被譽為神話的創造者。而這其中的一部分功勞則要歸功於外商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外資帶來了經濟的繁榮,但是我國的GNI(國民總收入)水平並沒有取得與GDP 的同步高速發展。也就是說,在我國較高的GDP下,居民的收入並沒有達到同等的富裕水平。這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一個「怪圈」。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首先要了解,GDP的核算包括了在一國長期經營發展的外資企業所創造的社會財富。而我國較
高的GDP水平,很大程度是依賴外資達到的。外資企業良好的經營效益拉動GDP增長的同時,由發展形成的大量利潤也由外商佔有。在此情況下的國民總收入自然不會與GDP 完成共同的步調一致的增長,GNI小於經濟發展創造的財富,就出現了我國國家繁榮,人民不富裕的怪現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