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1)依法建賬
①各單位都應當按照《會計法》的規定設置會計賬簿,設置會計賬簿的種類和具體要求,應當符合《會計法》、會計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②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統一進行會計核算,不得違反規定私設會計賬簿進行登記、核算。
(2)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核算
①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②會計核算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體現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和客觀性要求。
(3)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和完整
①會計資料,主要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資料。
②會計資料的真實性,主要是指會計資料所反映的內容和結果,應當同單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的內容及其結果相一致。
③會計資料的完整性,主要是指構成會計資料的各項要素都必須齊全,以使會計資料如實、全面地記錄和反映經濟業務發生情況,便於會計資料使用者全面、准確地了解經濟活動情況。
④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是會計資料最基本的質量要求,是會計工作的生命。
⑤不得偽造、變造會計資料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提示1】偽造會計資料,包括偽造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是以虛假的經濟業務為前提來編制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旨在以假充真。
【提示2】變造會計資料,包括變造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是用塗改、挖補等手段來改變會計憑證和會計賬簿的真實內容,以歪曲事實真相。
(4)正確採用會計處理方法
各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並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5)正確使用會計記錄文字
①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
②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
③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6)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
①使用的會計軟體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②使用電子計算機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③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② 企業進行會計核算時應遵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企業復的會計核算應遵循以下制要求:
(1)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進行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2)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3)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4)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5)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6)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③ 會計核算「十六項基本規定」是哪些
通常的會計核算,沒有那麼多的基本規定。所謂的會計核算「十六項基回本規定」,只是信用社答會計核算必須堅持「十六項基本規定」。即:雙人臨櫃、錢帳分管;憑證合法,傳遞及時;科目帳戶,使用正確;當時記帳,帳折見面;現金收入,先收款後記帳;現金付出,先記帳後付款;轉帳業務,先借後貸;他行(社)票據,收妥抵用;有帳有據,帳據相符;帳表憑證,換人復核;當日結帳,總分核對;內外帳務,定期核對;印、押、證,分管分用;重要單證,嚴格管理;會計檔案,完整無損;人員變動,交接清楚。
④ 會計核算的十六項基本規定有哪些
所謂的會計核算「十六項基本規定」,只是信用社會計核算必須堅持「十六項版基本規定」。即:雙人權臨櫃、錢帳分管;憑證合法,傳遞及時;科目帳戶,使用正確;當時記帳,帳折見面;現金收入,先收款後記帳;現金付出,先記帳後付款;轉帳業務,先借後貸;他行(社)票據,收妥抵用;有帳有據,帳據相符;帳表憑證,換人復核;當日結帳,總分核對;內外帳務,定期核對;印、押、證,分管分用;重要單證,嚴格管理;會計檔案,完整無損;人員變動,交接清楚。
⑤ 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會計准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按其使用單位的經營性質,會計准則可分為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和非營利組織的會計准則。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為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
1 基本准則
基本准則是概括組織會計核算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本要求,是說明會計核算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依據、主要規則和一般程序。企業會計的帳務處理程序、方法等都必須符合基本准則的要求。基本會計准則還是制定具體准則的主要依據和指導原則。具體准則涉及到會計核算的具體業務,它必須體現基本准則的要求才能保證各具體准則之間的協調性、嚴密性及科學性。
我國1992年頒發的《企業會計准則》屬於營利組織的基本准則。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內容:
(1) 總則
總則部分說明了企業會計准則的性質、制定的依據、適用范圍、會計工作的前提條件以及會計核算基礎工作的要求等等。
總則中規定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會計核算工作賴以存在的前提條件,是企業設計和選擇會計方法的重要依據。本書§1.3詳細介紹了這些基本前提。
(2)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
企業會計准則把對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篩選出12條,定名為"一般原則",要求企業會計工作遵照執行。它們已在本書§1.4中列出。
這些原則是對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是我國會計核算規范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一般原則"不僅是衡量會計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注冊會計師審計會計報告公允性的一個參照標准。
(3) 要素
會計要素的相關准則規定了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對各項會計要素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時應當遵循的基本要求。
要注意的是1992年頒發的《企業會計准則》中有關要素的定義已在2000年的《會計辦公條例》中進行了修正。§1.2介紹的是修正後的定義。
(4) 會計報表體系
企業會計准則要求會計報表除滿足企業主管機關和財政、稅務機關等國家政府部門的需要外,還應該滿足企業各方面投資者、債權人,以及社會上投資者的需要,要能夠向他們提供反映經營狀況、產權關系、償債能力和利益分配的各種會計信息。針對上述要求,會計准則對全國范圍內的企業會計報表作了統一規定,規定企業必須編制和對外報送三種主要會計報表。在1998年規定用現金流量表替代財務狀況變動表後,這三張報表是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這樣的會計報表體系不僅大大改變了傳統會計報表體系種類過多、主次難分的缺點,突出了主要報表的地位,而且與國際通行的會計報表體系也是一致的,有利於提供符合國際慣例的會計信息。
⑥ 簡述金融企業的會計核算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對會計核算內容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對會計核算依據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第九條規定:「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為依據進行會計核算,是會計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帳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的基礎,是保證會計資料質量的關鍵。沒有經濟業務事項,會計核算也失去了對象;以不實甚至虛擬的經濟業務事項為核算對象,會計核算就成了沒有規范,沒有約束,沒有科學可言的「魔術」手段,據此提供的會計資料不僅沒有可信度,相反會誤導使用者,侵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二、對會計資料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第十三條規定:「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根據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會計資料是記錄會計核算過程和結果的重要載體,是反映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評價經營業績、選擇合作對象、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規范會計資料的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比較多,主要有:《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以及財政部發布的一系列會計准則、會計核算制度等。針對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偽造、變造會計資料和提供虛假會計資料的情況,《會計法》從法律的角度,對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規定。
三、對會計電算化的基本要求。
《會計法》第十三條規定:「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這是為保證計算機生成的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和安全,以加強對會計電算化工作的規范。其有二層含義:(1)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單位,使用的會計軟體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2)用電子計算機生成的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即用電子計算機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在格式、內容、以及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等方面,都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⑦ 會計核算「十六項基本規定」是哪些
企業的會計核復算應遵循以制下要求:
(1)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設置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進行成本計算、財產清查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2)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3)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4)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
(5)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6)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⑧ 會計准則,基本規定是什麼
基本原則是:
(一)真實性
真實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地反映經濟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做到內容真
實、數字准確、資料可靠。
真實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可靠性和可驗證性三個方面,是對會計核算工作和會計信息的基本質量要求。真實的會計信息對國家宏觀經濟管理、投資人決策和企業
內部管理都有著重要意義,會計核算的各個階段都應遵循這個原則。
(二)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三)相關性
相
關性原則是指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管理的要求,滿足有關各方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
會計的主要目標就是向有關各方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如提供的信息與進行決策無關,不僅對決策者毫無價值,而且有時還會影響他們作出正確決策。所以會
計核算的提供的信息資料必須對決策者有用才行。
(四)可比性
可比性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指標應當口徑一
致,相互可比。只有遵循可比性原則,一個企業才可以同本行業的不同企業進行比較,了解自己在本行業中的地位,存在哪些優勢和不足,從而制定出正確的發展戰
略。
另外指明一點,一致性和可比性實際上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一致性原則解決的是同一企業縱向可比問題,而可比性原則解決的是企業之間橫向可比的問題。
廣義上說,兩者均可稱為可比性。
(五)謹慎性
謹慎性原則是指在有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作出判斷時,保持必要的謹慎,不抬高資產或收益,也不
壓低負債或費用。對於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應當加以合理估計。實施謹慎性原則能對企業經營存在的風險加以合理估計,在風險實際發生之前將之化解,並對防
范風險起到預警作用,有利於企業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有利於保護所有者和債權人利益,有利於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六)及時性
及時
行原則是指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保證會計信息與所反映的對象在時間上保持一致,以免使會計信息失去時效。凡會計期內發生的經濟事項,應當在該期內及時登
記入賬,不得拖至後期,並要做到按時結賬,按期編報會計報表,以利決策者使用。
特別是當今信息社會,會計資料若不及時記錄,會計信息不及時加工、生成和報送,就會失去時效,變成一堆沒用的信息,對進行決策也就不會有任何幫助。可
見,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要求,是其有用性的限制因素。
(七)清晰性
清晰性原則是指會計記錄和會計報表都應當清晰明了,便於理解和利用,能清
楚的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來龍去脈及其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根據清晰性原則,會計記錄應准確清晰,賬戶對應關系明確,文字摘要清楚,數字金額准確,手續齊
備,程序合理,以便信息使用者准確完整的把握信息的內容,更好的加以利用。
(八)重要性
重要性原則是指在選擇會計方法和程序時,要考慮經
濟業務本身的性質和規模,根據特定經濟業務對經濟決策影響的大小,來選擇合適的會計方法和程序。
重要性原則與會計信息成本效益直接相關。堅持重要性原則就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的收益大於成本,如對於不重要的項目,也採用嚴格的會計程序,分別核算,分
項反映,就可能會導致會計信息成本高於收益。在評價某些項目的重要性時,一般來說,應從質和量兩個方面來分析。從質上來說,當某一事項有可能對決策產生一
定影響時,就屬於重要項目;從量上來說,當某一項目的數量達到一定規模時,就可能對決策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