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當今世界各國的金融體系
第一類主要是指那些銀行占據主導地位、其他金融機構比例不超過20%的發達專經濟體。澳屬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日本、西班牙等國家屬於這一范疇。
第二類中其他金融機構比例超過20%,大於或等於銀行所佔比例。荷蘭、英國、美國屬於此范疇。
第三類包括新型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公共金融機構或央行的角色至關重要(通常是由於高額外匯儲備或主權財富基金),其他金融機構的比例較低。該類包括阿根廷,中國,印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
Ⅱ 各國金融體系
由於現實中不同國家的金融制度差異較大,因此很多研究認為,存在著不同的金融體系。一是以英美為代表的市場主導型金融體系,二是以法德日為代表的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
在美國,銀行資產對GDP的比重為53%,只有德國的三分之一;相反,美國的股票市值對GDP的比重為82%,大約比德國高三倍。因此,美國英國的金融體制常常被稱為「市場主導型」,而德國、法國、日本則被稱為是「銀行主導型」。
Ⅲ 世界十大金融公司
1、美國花旗集團2、日本瑞穗集團3、瑞士銀行4、日本三井住友銀行5、德意志銀行6、日本東京三菱銀行7、美國摩根大通8、荷蘭ING集團9、英國匯豐銀行10、法國巴黎銀行
Ⅳ 為什麼世界各國的金融體系結構和功能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徵
金融體系是指各國金融因其組織結構、職能分工的不同而形成的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金融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各種貨幣運動、信用關系和金融市場活動都離不開它,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各國的會融體系一般由中央銀行、商、Ip銀行和非銀行類的各種會融組成的。
Ⅳ 全球不同金融體系格局成因
從2010年起,全球貨幣金融經濟體系出現了「大分化」格局。導致這種局面的決定性因素是全球貨幣、金融、經濟體系的「中心—次中心—外圍」格局,尤其是中心貨幣、中心國家美元、美國的大轉向。
每一次大的全球經濟金融危機,背後都有國際格局含義。
2008年的全球經濟金融危機,讓人們想起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想起70年代的發達經濟體滯脹危機。這兩場危機都具有很強的國際體系、格局含義。
大蕭條危機,本質是以英鎊、大英帝國為主導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在往美元、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過渡的過程中,沒有國家願意承擔國際責任的「霸權缺失」所導致的。在這之後,美元體系得到了建立。
70年代的貨幣金融與經濟危機,則是美國與歐洲、日本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中心—外圍」結構崩潰所導致的。不過,這並沒有引發美元體系的危機,而在80年代未參與二戰的拉美在經歷繁榮之後,首先爆發債務危機,成為美元體系的「新外圍」,並在冷戰體系解體和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過去與布雷頓森林體系並列的盧布體系整體納入成為美元體系的「新外圍」。這重建了美元體系的「中心—外圍」結構。這一新的美元體系,也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Ⅱ」。
2008年的危機,本質是所謂「布雷頓森林體系Ⅱ」的體系危機。在2008~2009年,華盛頓和倫敦G20會議均以改革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提升新興市場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為目標。但是,這低估了新的美元「中心—外圍」結構的反芻力和修復能力。美元體系顯然不會自動退出歷史舞台。
2010年開始爆發的歐債危機,讓人們認識到歐元區在新體系中「次中心」的角色還不夠穩固,2013年美聯儲醞釀QE退出所導致的新興市場調整則預示著下一場危機的到來。而無論是歐元區的「次中心危機」,還是新興市場的「外圍危機」,都不僅不會對美元和美國的「中心」產生大的負面沖擊,還會對美元和美國的中心地位產生鞏固效應。
這就是我們當前和未來所面臨的格局圖景。這一圖景自2010年開始展開,將維繫到美聯儲未來持續的緊縮周期結束,一般認為美聯儲將在2014年完成量化寬松退出,將在2015~2016年開啟加息退出零利率政策,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將維持三年左右到達2018~2020年。
以2010年為分界點,我們正處於2010~2020年新的全球周期。這一周期的對立面,是2000~2010年的全球擴張周期,或者說是1990~2010年的大的全球擴張周期。
當前這一新的全球周期的圖景是什麼?在「中心—次中心—外圍」國際貨幣體系與國際體系裡,是中心向上、次中心趨穩、外圍向下的大分化格局。
大分化格局,在2010~2012年的歐債危機表現為美、歐的大分化;在2013年,則開啟的是發達市場與新興市場的大分化。充分認識我們所處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和國際體系新階段,充分認識我們當前所處的全球大分化格局,是觀察中國經濟大環境的前提,是我們解構中國經濟發展所謂「戰略機遇期」的基礎,也是我們做出各種政治、經濟、金融、投資決策的出發點。
2001~2010:不對稱的全球化繁榮十年
2001~2010年,是繁榮的金磚十年。
2001年,美國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在2001年首次提出「金磚四國」概念,BRIC為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四國英文名首字母。BRIC概念一出,立即流行。並在2001年美聯儲格林斯潘時代開啟寬松政策周期之後,成為國際資本的流向目的地。新興市場10年繁榮周期也肇始於此。2008年的危機是這種繁榮的一個中止符,但雷曼破產危機之後伯南克開啟的美聯儲量化寬松新周期,將新興市場的繁榮周期推到了2010年的頂峰。
有很多指標可以表徵這十年全球體系尤其是新興市場的繁榮。客觀地說,這10年是全球經濟體的「同步繁榮」。各國之間並沒有出現此前全球經濟曾經廣泛出現的「零和博弈」,即一國的繁榮以另一國的衰退為代價,而是同享全球化紅利,但增長成果的國際分配是非常不公平的。
以美國為首的發達經濟體進入以消費擴張為代表的繁榮周期,美國國內消費的擴張則帶動了新興經濟體對美國的出口,這放大了新興經濟體的產能投資和出口擴張。新興經濟體的投資周期和產能擴張,則拉動了全球大宗商品市場和大宗商品出口國的繁榮。
有四個指標可以衡量過去10年的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繁榮。一是全球GDP的增長,二是全球貿易,三是新興市場外匯儲備增長,四是全球股票市場。這幾個指標,互相影響、相互攜進。
但是,這種經濟金融表面的「同步繁榮」,在本質上卻是非對稱性。是外圍貨幣和外圍經濟體,對美元中心貨幣和美國中心經濟體的依附性繁榮。這種不對稱性和依附性,決定了體系性危機的必然性。
其一,同步繁榮的背後,有一個全新的國際體系鏈條,即在實體經濟層面,新興市場總體對美國進行產品出口,獲得貿易順差;但在金融層面,新興市場國家再將積累的貿易順差,投向美國金融市場。在這個包含經濟、金融雙層含義的國際體系當中,新興市場國家出口貨物、進口美元和美國國債;美國進口貨物、出口美元和美國國債。
其二,1996~2010年,金磚四國和東亞主要新興市場累計經常賬戶順差2.85萬億美元,但在金融市場效應之後,新興市場累計的對外凈資產規模反而下降3370億美元。新興市場國家在實體經濟層面的貿易順差優勢,並沒有轉化為對外債權凈資產的勝勢。反過來,對於美國來說,1996~2010年累計產生6.98萬億美元經常賬戶逆差,佔全球逆差的60%,但其間其對外凈債務卻只增長了2.3萬億美元,所以這期間美國通過金融效應獲得的收益高達4.67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2001~2007年間獲得,共計3.86萬億美元。這被國際學界稱之為「暗物質」的國家間財富關系,其實在本質意義上表徵了在當今國際經濟金融體系裡不同國家的不對稱地位。這是新興市場十年繁榮、表面貿易失衡背後的真正失衡。
2010年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相比1990年、相比2001年、相比1970年、相比1945年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有什麼區別?
1990年的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是冷戰結束之後美元重建其「中心—外圍」體系的開始,是以中國和原蘇東體系解體後成為美元新外圍的開始,歐元在這一時期剛剛醞釀成立,還沒有體系性的成長;2001年,是美元新外圍體系建立,這對美元體系是好消息,但歐元確認成立,並開始在歐元區內部「去美元化」,一步步往次中心地位邁進。2010年,表面是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開始,實質則是歐元區通過危機加強整合制度建設,進一步坐實次中心地位的開始,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超過60年之後,終於有一個可以與美元中心地位競爭的貨幣,美元擔憂其中心地位,開始進入收攏外圍新階段。在2010年,美國開始了在財政、實體經濟、貨幣金融,以及能源、外交、軍事等眾多領域的「大轉向」。
隨著全球金融開放、金融一體化程度提高,全球金融越來越呈現出周期性變化。這其中,規模越來越巨大的國際資本流動起到了核心作用。倫敦商學院教授HélèneRey在其最新論文《二元困境而非三元困境:全球金融周期和貨幣政策獨立性》中提出,在資本賬戶不受限制的情況下,匯率制度變得無效,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將會出口到其他國家。即一個國家不管實行的是浮動匯率還是固定匯率,只要資本自由流動,其貨幣政策就會受到主要經濟體央行政策的影響。按照此理論,美聯儲貨幣政策會通過國際資本流動,影響全球的貨幣環境,美聯儲貨幣政策周期性變化就導致了全球金融的周期性擴張和收縮。這樣,國際資本流動引起了全球的金融周期。
美元主導國際經濟金融周期,美國主導國際周期。充分認識美元和美國的戰略轉變,是認識全球經濟金融體系和全球體系的前提。當前,進一步充分認識2010年以來美國在諸多領域所發生的重大轉折,是我們認識未來經濟金融體系格局的前提。「美國大轉向」,正在對過去10年、過去20年全球化概念的全球貨幣經濟金融格局產生系統性影響。
第一財經研究院集合國際關系組、能源組、經濟金融組的年度課題報告《美國大轉向》將2010年以來的美國大轉向概括為七個方面:第一,美聯儲從10年寬松政策周期轉向未來5年左右的緊縮周期。第二,美國財政從絕對擴張到相對收縮的轉向。第三,美國加大「能源獨立」戰略的實施力度,美國能源結構從依賴進口轉向本土和西半球自給。第四,美國重新恢復實體經濟製造業增長。第五,美國外交和軍事戰略調整,從打贏兩場戰爭到打贏一場戰爭的美國「新軍事戰略」。第六,美國全球地區戰略調整,從中東相對撤出,戰略重心東移,「重返亞太」,並確保西非和拉美的「環大西洋能源供應圈」。第七,美國貿易與投資戰略調整,從全球的、普適的自由貿易,轉向有選擇的、高門檻的「規則貿易」。
未來,美國經濟的繁榮,不再像過去10年一樣高程度地帶動新興市場的出口繁榮。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大分化格局,正在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加速展開。
從全球化到全球分化
1990年冷戰結束,是20年全球化黃金時期的開啟之年;2001年中國加入WTO大大加速了全球化進程。哈佛大學著名勞動經濟學家弗里曼在2005年作出估計,如果中國、印度以及蘇聯集團仍然處於全球經濟體系之外,那麼2000年全球勞動者的數量約為14.6億人,但由於這些國家加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導致全球經濟的勞工人數到2000年時增加了一倍,即從14.6億增加到29.2億。他認為,勞動者數量的翻番,改變了全球經濟中勞資雙方的力量對比。
這最終加速了全球分工,重建了美元體系的外圍,並最終產生了實體經濟和金融的國際體系雙循環。加入全球體系勞動者的數量,實際上最終決定了美國國債和美元的全球擴張規模。
1990~2010年是全球化的黃金20年。但隨著2010年美國大轉向和全球新格局的到來,全球分化、區域化成為當前的核心特徵。
這種核心特徵,正在能源、經濟、金融三個層面展開,並延伸到國際關系領域。
第一,1980~2010年,美元通過掛鉤石油,重建美元體系的「外圍」,主導了全球化周期,這一時期以石油為代表的一次能源的全球化程度加強。但2010年以頁岩氣為代表的「天然氣的黃金時代」的到來,正在改變能源要素的全球化,全球能源體系的區域特徵加強。僅就天然氣市場來說,北美、歐洲、東亞三大主要消費區,已經脫鉤。到2013年中,美國天然氣價格只相當於亞洲價格的1/4和歐洲價格的1/3。不僅天然氣,以WTO和布倫特原油價格的價差為代表,石油的區域化格局也在演進之中,二者價差最高時曾經達到20美元/桶。
第二,以TPP為特徵,全球貿易格局正從自由貿易向規則貿易轉化。雖然2013年底WTO多哈回合巴厘島談判取得了成果,但這改變不了方向。美國正在以TPP和TTIP兩翼為格局,重建以美國為中心的國際規則貿易體系。
第三,以美聯儲與歐、日、英、加、瑞六家央行國際貨幣互換網路的構建為代表,國際貨幣體系從全球性的牙買加體系,已經轉化為區域性的大西洋體系。加入該互換俱樂部大西洋體系的國家,將得到美聯儲的流動性支持,而不能加入該體系的國家,在美聯儲政策從寬松到緊縮的大周期里,將得不到確定性保護。這種貨幣體系的差異,將產生並加劇全球貨幣金融經濟體系的大分化。
縱觀歷史,在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有清晰的中心貨幣、中心國家時,往往是自由主義的全球化格局;而競爭加劇,有兩個或多個貨幣、國家覬覦競爭中心貨幣、中心國家地位時,全球競爭格局就會退化到區域格局。
1870~1914年以英鎊和大英帝國為中心貨幣、中心國家的時代,即是第一次全球化黃金時期。之後西歐的德國、北美的美國、東亞的日本,在大英帝國體系裡成長並覬覦中心地位,開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經濟競爭並最終導致霸權缺失的大蕭條。大英帝國也從高舉全球化大旗,慢慢退回到帝國特惠制的區域化階段,美國則從門羅主義演變到門戶開放戰略。二戰之後,蘇聯最終否決了加入IMF的計劃,美蘇之間開啟了區域化競爭。1990~2010年美元與美國終於把包含中國和蘇東的整個世界均納入美元和美國體系,從而真正開啟了20年的全球化黃金時期。
而2010年之際美國新的大轉向,則在20年全球化黃金時期之後,開啟一輪新的全球分化和區域化格局。
2009年次貸危機之後,全球經濟在各國央行巨額量化寬松的護送下艱難前行。時至今日,我們逐漸接近了寬松周期向緊縮周期的過渡期,未來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全球金融市場面臨的核心議題是:如何把2009年以來膨脹了4倍的央行資產負債表,進行壓縮和瘦身,使之恢復到健康水平;如何把持續了5年的零利率政策,逐步調整到正常水準。這個進程意味著將出現以下圖景:此前全球QE印刷的鈔票要進入回籠周期,低利率環境和廉價的貨幣漸漸消失,此前受益於QE的風險資產價格需要作出重大調整,在新興市場活躍的金融資本將進入「獲利平倉」、「打道回府」的環節。而在這個「去QE」歷史進程當中,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均將遭受巨大的負面沖擊,但這個沖擊對各個經濟體不是均衡的,而是呈現出「大分化」的格局,大體來說:美國向上,歐洲向穩,新興市場則可能遭遇一輪金融危機。這是本書的一個基本思路。
2010年以來的全球經濟、財政、貨幣、利率、股市、匯率等均呈現清晰的分化格局。我們可以將之分為三個梯隊進行觀察:第一梯隊是美國和德國,經濟其韌性超出預期,經濟、財政、貨幣、股市在復甦進程中走在前列;第二梯隊是其他發達國家,經濟逐步改善,金融保持穩定,歐債危機五國表現亦頗為搶眼;第三梯隊是新興市場,先是被QE的推出將其送上資產價格泡沫的浪尖,後是被QE的撤出帶入流動性抽走的險境。當然,其內部因各國自身經濟的均衡程度也將出現好壞分化:部分穩定,部分動盪加劇。
2010年歐債危機之後,美國迅速完成結構修復,從發達國家中脫穎而出。而其他發達國家經濟體卻因種種原因,距離強勁復甦還有一段距離。同時,在發達國家普遍去杠桿的情況下,金磚開始「失色」,新興市場國家由於經濟自身的結構和不平衡問題,以及外部需求大幅下降,經濟不斷減速,系統性風險上升。
不對稱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是出現當前大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中心—次中心—外圍」格局中,美國居於中心地位,歐元和歐元區經濟體系、英、日、加、瑞士等個別發達國家貨幣和經濟體系居於次中心地位,絕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和經濟體系居於外圍地位。在當前國際資本流動規模空前巨大的情況下,全球金融周期性的擴張與收縮,對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不同地位國家的沖擊程度不同,是造成當前大分化格局的根本原因。
中心貨幣國家貨幣、信用的擴張與收縮,決定了外圍新興市場的繁榮與衰退。過去近十年新興市場的資產繁榮雖與其自身成長有一定關系,但更是受益於中心國家的財政、貨幣、信用擴張帶來的巨大需求。而當全球化遇到困境,出現停滯甚至倒退,中心與外圍、新興經濟體與發達市場的分化就會加劇。在新的美聯儲緊縮政策周期面前,「大分化」將成為國際貨幣經濟金融體系的「新常態」。
在當前全球經濟大分化的背景下,全球財政亦呈分化態勢,主要表現為,發達國家財政整體改善與新興市場國家整體惡化。金融危機後,大部分發達國家經過大力整頓,財政收支已趨於改善,美國財政不僅赤字率大幅改善,債務/GDP亦開始下降,財政對經濟的拖累未來基本可以忽略。歐元區經過幾年艱難緊縮,財政也已經開始大幅緩解,不過整體調整速度弱於美國,未來幾年對經濟拖累趨輕,但不能全部消除。發達國家中日本財政繼續惡化,但整頓也已經開始,盡管前路艱難。相對於歐美財政大幅改善,新興市場國家財政持續擴張,整體相對惡化。尤以印度、印尼等「脆弱五國」為甚,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擴張也加劇了市場對中國整體債務水平的擔憂。
新興市場財政風險與發達市場有重大區別,發達市場國家的國際貨幣地位,可以放大其國債擴張空間,新興市場貨幣金融體系對政府債務體系支撐能力有限,國債擴張能力有限。美國、歐元區等債務可以由國際資本和新興市場主權財富基金的海外持有,而新興市場國債主要是由新興市場自身持有;美聯儲、歐洲央行可以參與持有國債,而對通脹、貨幣貶值不造成大的壓力,新興市場政府債務則純粹依靠國內消化,政府債務過度膨脹或央行參與持有國債,最終會帶來資本外流、通脹、貨幣貶值等。
從2014年1月開始,美聯儲將逐漸退出量化寬松政策,這標志著美聯儲過去十年寬松貨幣政策周期開始轉折。過去十年國際資本持續大規模流入新興市場的趨勢將發生長期性改變。這種變化導致全球利率走勢出現明顯分化,美、德、日、英等全球安全資產的主要提供者利率雖會受到一定沖擊,出現上升,但幅度有限。甚至歐元區外圍國家在歐央行的幫助下國債收益率也不會出現大問題。反觀新興市場,在外部融資環境收緊情況下,利率將出現大幅上升。不排除部分國際收支問題嚴重的新興市場國家出現償債危機並引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美元走弱、非美貨幣走強是全球貨幣市場的主基調,這期間「次中心」貨幣明顯升值,外圍新興市場貨幣也顯著升值。然而金融危機期間美元中心地位凸顯,美元需求大增;其他貨幣包括歐元全部走弱,新興市場和多數發達國家貨幣大幅貶值。金融危機給我們的一個啟示:中心貨幣才是真正「強幣」,外圍貨幣再怎樣升值也是「弱幣」。未來幾年,國際貨幣格局將越發清晰呈現「中心—次中心—外圍」格局,美元對部分發達貨幣大幅快速走強;對個別發達貨幣如歐元有限走強或基本持平;對新興市場貨幣走強力度大於發達貨幣;部分新興市場貨幣表現可能相對抗跌。預計未來美元走強的趨勢將以此路徑展開。
全球股市的分化主要表現為:美國、德國股市維持強勢,其他發達國家股市復甦反彈,新興市場國家的股市面臨整體動盪和下行風險。這也是各市場「中心—次中心—外圍」貨幣、金融體系中不同地位的反映。
大分化的中國疑問
在「去QE」導致的大分化格局當中,中國將面臨什麼樣的處境?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觀察到兩種對峙的邏輯相持不下。一種論點認為,中國不會遭遇其他新興市場面臨的動盪和危機,反而會受益於QE退出的進程,國際資金從其他新興市場出逃之後,會轉移到中國來尋求棲息和避險。原因在於,中國具備一系列的獨特優勢,導致中國已經從新興市場梯隊脫穎而出,成為具有避險功能的國家,相應的,中國的金融資產也具備「避險資產」的特徵,而其他新興市場依然歸於「風險資產」范疇。中國的獨特優勢包括:資本管制尚未放開、巨額的外匯儲備、出口保持順差、中央政府負債水平低而穩健。相比之下,對於遭遇考驗的那些新興市場國家,這幾個方面都很脆弱。
但另外一種論點認為,中國不會是新興市場的例外,會和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一起,遭遇全球主要央行「去QE」帶來的一系列挑戰。甚至,中國可能面臨更多的麻煩和挑戰,原因是中國內部積累的風險因素比其他新興市場要更為嚴重,很有可能在「去QE」這個外因的刺激下,引發內部風險的釋放。持此論點者也確有其理,至少有五大挑戰因素,導致對中國經濟前景難言樂觀:尋覓新的增長點日益困難;房地產泡沫的風險系數似乎在上升;地方政府債務帶來增長減弱和債務違約雙重風險;利率上升將對經濟金融產生廣泛打擊;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匯率政策、外圍政策環境都在轉向防禦,很難有繼續寬松的空間。以上幾點所言不虛,照此來看,中國經濟風險確實不容低估,對外部沖擊的敏感性也不容小覷。
在經歷了2001~2007年的「出口—投資」模式增長,以及2008~2013年的「債務—投資」模式增長之後,中國經濟已經積累起了系統性風險。這包括高地產價格、高的總杠桿率債務率水平和高的人民幣匯率水平。
Ⅵ 金融體系的各國差異
(一)以完成金融體系的融資功能方式不同為標准。
哲肯克倫將金融體系劃分為三種類型:英國的融資多用短期銀行借款的形式,德國則採用長期融資與管理協助相結合的「綜合銀行」模式;俄羅斯由於工業化較晚,所以還需要政府的直接融資。
凱林頓和愛德沃茲從考察不同國家長期融資用於實際投資的數量入手,把主要發達國家的金融體系分為兩類:一類以美英為代表,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金融體系;另一類金融體系以法、德、日為代表,銀行與工業高度融合,銀行貸款是融資的主要渠道,因此稱之為以銀行為基礎的金融體系。
(二)以完成金融體系配置資源功能的方式不同為標准。
澤曼用三個指標來區分金融體系:存款轉化為投資的方式;貸款和證券市場上的價格是如何形成的;政府在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以此為標准,他把金融體系分為三類: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體系、信用基礎體系和以德國為代表的靠操縱市場來達到目標的金融體系。梅爾從金融體系與投資間的關系入手,把經濟分為銀行經濟和市場經濟兩種。他認為這兩類經濟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公司所有制模式與金融體系結構之間的關系的不同。
(三)以完成金融體系解決不確定性風險功能的方式不同為標准。
萊布澤斯基把金融體系分為兩種基本形式:銀行導向體系和市場導向體系。他研究不同金融體系對工業發展的作用,把金融體系看作是對承受和分配風險的安排。
(四)以完成金融體系解決激勵機制功能的方式不同為標准。
珀林用「退場/發言」來形容兩種體系。在退場體系中,證券持有者靠出售他們的有價證券來施加影響;在發言控制體系中,銀行與企業聯系緊密,銀行提供大量長期貸款,金融資產缺乏高度發展的二級市場。
從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盡管選取的指標不同,得出的結論也有差異,但總的來說,理論界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即:發達國家確實存在兩種不同的金融體系:以德、日為代表的銀行導向型體系和以英、美為代表的市場導向型體系。兩種類型金融體系的差異在於,完成金融體系職能的過程中,銀行和證券市場所起到的作用不同。在銀行導向型體系中,銀行起決定性作用;市場導向型體系中,市場機製成為完成金融體系職能的主要機制,證券市場的作用更為突出。
Ⅶ 國際金融公司和國際金融組織有什麼區別
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也是世界銀行下屬機構之一。1956年7月正式成立,總部也設於回華盛頓。答它雖是世界銀行的附屬機構,但它本身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國際金融公司的宗旨主要是:配合世界銀行的業務活動,向成員國特別是其中的發展中國家的重點私人企業提供無須政府擔保的貸款或投資,鼓勵國際私人資本流向發展中國家,以推動這些國家的私人企業的成長,促進其經濟發展。國際金融公司是世界銀行集團的成員,也是全球性投資機構和咨詢機構,旨在促進發展中成員國的可持續性項目,使其在經濟上具有效益,在財務和商業上具有穩健性,在環境和社會方面具有可持續性。
國際金融組織是指從事國際金融管理和國際金融活動的超國家性質的,能夠在重大的國際經濟金融事件中協調各國的行動;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穩定匯率;提供長期資金促進各國經濟發展的國際組織機構。
Ⅷ 金融與國際金融有什麼區別
一、金融與國際金融概念上的區別
金融就是對現有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之後,實現價值和利潤的等效流通,是人們在不確定環境中進行資源跨期的最優配置決策的行為。
國際金融由國際收支、國際匯兌、國際結算、國際信用、國際投資和國際貨幣體系構成,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二、金融與國際金融兩者學科上的區別
國際金融屬於英語專業,只是專業課程里加入了一些金融方面的課程,比如西方經濟學、金融學、國際金融學、會計學、國際貿易等等,學的大學數學也簡單,屬於應用型英語專業。
金融屬於經濟學專業,至少要學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三門數學課,還要有計量經濟學課程,學習的內容包括經濟學、金融學的課程。
三、金融與國際金融的核心元素區別
金融的核心是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所有涉及到價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時間、不同空間之間進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學就是研究跨時間、跨空間的價值交換為什麼會出現、如何發生、怎樣發展。
國際金融的核心是國際間的收支、匯兌、結算、體系等,受到各個國家互不相同的法令、條例以及國際通用的慣例和通過各國協商制訂的各種條約或協定的約束。
Ⅸ 各國金融機構體系一般由哪幾類構成
1.國家金融機構體系是指在一個主權國家裡存在的各種金融機構及其彼此間形成的關系。各國的金融機構體系雖各有特點,但在種類和構成上基本相同。國家金融機構主要由管理性機構、商業經營性金融機構和政策性金融機構三大類構成。
(1)管理性機構:管理性機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具有金融管理、監督職能的機構。主要有構成有四類:一是負責管理存款貨幣並監管銀行業的中央銀行或金融管理局,二是按分業設立的監管機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三是金融同業自律組織如行業協會,四是社會性公律組織如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中央銀行或金融管理局通常在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監管組織機構中居於核心位置。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金融業管理一直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
1992年10月成立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1998年11月8日成立了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2003年成立了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專門負責對銀行業的監管工作。相繼成立了銀行業公會、證券業協會、保險業協會等行業協會。此外,社會性公律組織如會計師事務所、評估機構等已經基本健全。
(2)商業經營性金融機構:商業經營性金融機構是指以經營工商業存放款、證券交易與發行、資金管理等一種或多種業務,以利潤為其主要經營目標的金融企業。商業銀行或存款機構、商業性保險公司、投資銀行、信託公司、投資基金、租賃公司等。商業經營性金融機構發展初期主要是以特定類業務為主。
商業銀行在各國經濟與金融發展中仍位居重要地位的金融機構之一。
(3)政策性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是指那些專門配合宏觀經濟調控,根據政策要求從事各種政策性金融活動的金融機構。世界各國都根據各自發展需要建立了相關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我國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主要是政策性專業銀行,如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以及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