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咨詢行業未來的趨勢有哪些
金融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規模
2017全年,以金融科技公司上市潮為背景,全球金融科技發展指數(GFI)屢創新高,在11月達到了全年最高值193,並在12月收於次高點192。網路搜索指數更是一路大漲到405,較基準值漲幅達305%。
2017年全球金融科技領域至少發生649筆融資事件,同比增加8%;涉及資金總額約1397億元,同比增加19%。其中,中國有328筆融資事件,美國和印度各有101筆和63筆。最高融資金額97億元由中國互聯網保險平台眾安在線獲得。
網貸和支付的熱度貫穿全年,前者有134筆融資,總額在344億元左右;後者93筆融資,總額約265億元。汽車金融熱度攀升,全年雖僅有23筆融資,但涉及資金總額達到217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分析預測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為4213.8億元,同比增長了42.0%。到了2017年我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達到惹6541.4億元,同比增長55.2%。預計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9645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2.26%,預計到2022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到29513億元。
中國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分析預測
網路資管領域,2016年網路資管市場規模增速超過50%。中國網路資管規模超過2.7萬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網路資管將超過6萬億元。
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趨勢分析
1、金融科技順應金融業的發展趨勢
2016年以來,我國網民數量增速趨緩,互聯網行業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互聯網金融依賴用戶規模快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進入尾聲。而當互聯網金融企業從一味追求用戶數量到重新尋找行業發展的促進要素時,科技的重要性被更多的金融從業者發現。並且,隨著金融科技對我國金融改造的深入,我國傳統金融機構的生產體系正從一個封閉的體系走向一個開放的體系,金融的邊界被不斷拓寬,於是許多的金融科技企業,以其專業化、垂直性及對客戶和市場的了解,開始介入傳統金融機構的金融體系,成為金融領域的主要參與者。
2、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金融科技基礎設施的完善,促進線上信貸從只以互聯網為獲客手段的1.0階段上升為互聯網全流程管理的2.0階段。這些基礎設施包括:一是支付,移動支付的普及和發展將金融服務滲透到各個消費場景中,並且安全便捷地實現線上放款;二是徵信,多年來大數據的積累和反欺詐模型的不斷迭代使得線上大數據風控精準度提高;三是區塊鏈,區塊鏈技術有助於打破數據孤島,使不同金融機構的數據信息共通;四是生物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的成熟與發展使得線上用戶識別得以實現。
3、促進金融服務與用戶場景緊密結合
金融科技就其本質而言是新技術驅動的金融創新,它以前沿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為前提,使得金融服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金融功能更具場景化,大幅降低了金融服務的交易成本,彌補了傳統金融體系中包容水平不足的弱勢。
隨著金融鏈條的打通,金融科技會將鏈條的各個環節納入其優化的范圍,所以不可避免地會向非金融領域衍生,如電商金融、醫美分期等場景。在金融科技的推動下,金融與消費的界限逐漸模糊。金融科技企業通過生物識別、雲計算等技術將金融服務與用戶生活場景緊密結合起來,並通過收集和分析用戶消費產生的行為數據來不斷優化自身的金融產品,促進消費。
4、金融科技的用戶群體廣闊
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所服務的目標客群中,電子支付用戶滲透率最高,其次是網路資管,二者滲透率都在60%以上。由於網路信貸的門檻問題,使得目前網路信貸網民滲透率只有22.8%。但實際上,滲透率指標僅統計真實發生過網路借貸行為的用戶。除此之外還存在大量准網路信貸用戶,各大網路金融巨頭均會對旗下所有用戶做提前授信的工作,所以這部分准信貸用戶也是金融科技在服務網路信貸行業時的目標客群,甚至於說,電子支付和網路資管用在很多層面上都是金融科技在網路信貸領域的用戶。綜上所述,不同於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的行業地位更加靠前,所以它能夠覆蓋的用戶客群更加廣闊。
⑵ 金融行業有哪些領域需要大量運用數據分析
1.宏觀經濟分析:國內外宏觀經濟數據分析、政策走勢分析、經濟形勢分析。
2.證券數據分版析:通過建立數據模型權,分析股票指數數據,預測股票走勢。
3.財務報表分析:通過建立分析模型,分析財務狀況,關聯公司之間的經濟往來情況。
4.投資項目評估:多維度分析投資項目,通過數據進行投資決策支持,減少投資風險。
⑶ 金融行業前景分析
金融業在我國的發展
過去我國金融業發展既緩慢又不規范,經過十幾年改革,金融業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在成長。隨著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外資銀行的進入,國內金融機制的改革,民營的金融機構、保險機構也會在增加,金融業有著美好的發展前景。
三、我國金融業的就業現狀
隨著金融業行業迅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逐漸成為最為熱門的行業。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
金融行業就業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例如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
從整體上看,雖然職業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據實際就業情況看,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據大數據的觀察統計發現,知名院校的金融學碩士,如果導師影響力較大,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剛出校門拿到10萬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數。
四、我國金融業的薪資情況
金融平均月薪超2萬,領跑全行業。在2019年上半年全國各大行業平均月薪排名中,金融行業從業者薪資最高,為20172元,是唯一月薪過2萬的行業。
五、我國金融業的就業方向
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金融學專業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
六、我國金融業的就業領域
1、商業銀行 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外資銀行駐國內分支機構。
2、證券公司 含基金管理公司
3、信託投資公司、投資咨詢公司
4、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金融租賃、擔保公司
5、保險公司
6、中央(人行)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這是金融監管管理機構。
7、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
8、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為保險方向)
9、公務員序列。政府行政機構 如財政、審計、海關部門等;高等院校金融財政專業教師;研究機構研究人員。
10、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
七、金融業的資格證書和考試
1、證券從業資格證書:此為入門證書,是進入證券行業的必要證書。共考兩科:金融市場基礎知識、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兩個科目
2、期貨從業資格證書:同證券從業資格證書一樣,也是入門所需證書。高中學歷以上報考即可,共考兩科,基礎和法規。金融期貨即將推出,俱期貨人才應該會變的搶手。
3、保險中介人從業人員資格考試:可分為(1)保險代理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2)保險經紀和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格考試
4、個人金融理財人員,也被稱為金融理財師、金融策劃師、金融顧問等。他們的主要職責是根據客戶的短期和長期的金融需要和金融狀況,為客戶提供購買適合客戶需要的金融產品的建議。
⑷ 為什麼銀行屬於服務行業它有那些服務項目
[摘要]面臨新的市場經營環境,實施服務營銷戰略是我國商業銀行求得生存、獲得發展的重要途徑。文章分析了服務營銷的內涵、特徵、商業銀行實施服務營銷戰略的核心目標,提出了我國商業銀行服務營銷戰略策略體系構架。
[關鍵詞]商業銀行服務營銷體系
現代商業銀行屬於服務行業,就其本質而言,同一般工商企業一樣,其經營目標是在滿足顧客需求的前提下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沒有客戶,商業銀行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這是任何商業銀行都無法迴避的事實。伴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商業銀行「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各種股份制銀行、合資銀行紛紛出現,再加上一些國外著名的跨國銀行爭先在我國搶灘登陸,這些都進一步加劇了我國銀行服務行業的競爭。同時,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費者對銀行服務業的需求也處在不斷變化之中,而且他們的金融意識日益增強,選擇日趨理性化,金融服務的「買方市場」逐漸明顯。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要想求得生存,獲得發展,必須切實轉變經營觀念,實施服務營銷戰略。
一、「服務營銷」的內涵與特徵
所謂服務營銷,是指商業銀行立足服務行業,以客戶為對象,以贏利為目標,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和策略的運用,把銀行服務產品轉移到客戶手中的管理活動,是一個不斷循環的交易實現過程。這一定義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服務營銷是一種銀行業的經營思想,它承認並接受「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並以此為基礎進行銀行的全部活動。這是商業銀行開展營銷活動的前提;二是服務營銷是一種經營意圖,它促使商業銀行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去適應客戶的需要,從而實現贏利的目的,這是開展服務營銷的目的;三是服務營銷是一種管理活動,這種管理活動不僅體現在某一領域或某一方面,而且貫穿於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的全過程。鑒於服務營銷的內涵及金融服務業的特點,我們認為,商業銀行實施服務營銷具有下列明顯特徵:
1.整體營銷。商業銀行實施服務營銷較一般企業的市場營銷更注重於其自身的整體營銷。商業銀行通過自身形象(服務網路的完善、服務設施的先進、服務質量的優異、實力、信譽等)的塑造以合適的方式將自身的產品推銷給顧客,使顧客易於接受、便於認同、產生信任。一般來說,只有當顧客在對某商業銀行產業認同和信任的基礎上,才會愛屋及烏,接受該商業銀行所提供的服務。
2.品牌營銷。商業銀行就其所提供的銀行服務進行營銷,更注重於該項服務的品牌營銷,不拘泥於產品功能的介紹。在我國,各個商業銀行所提供的服務,其功能大致相同。因此,品牌較為被顧客關注和留意。顧客在接受商業銀行所提供的服務時不僅被商業銀行的功能或這個金融產品所能帶來的贏利或便利所吸引,更是被熟知的品牌所吸引。叫得響的品牌,在顧客需要某種銀行服務時,就會受到品牌的暗示,在選擇銀行時,會有所指向和選擇。
3.直面營銷。商業銀行開展服務營銷,最普遍、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便是通過銀行各分支機構、各經營網點的所有人員在與顧客接觸、為顧客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顧客制宜,自然而巧妙的向顧客介紹新的銀行服務、新的金融產品。這樣很容易被顧客接受,讓顧客認同。因為顧客在接受原有的服務過程中,已經形成了對你的認同與信任,新的營銷只是在此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這種面對面的營銷比其它營銷方式,如比廣告營銷更有指向性和針對性,同時也更具有滲透性,營銷的效果更好。
4.全員營銷。商業銀行是經營貨幣、提供金融服務的企業,由於服務具有無形性,無形性的產品較有形產品而言,缺乏直觀的形象和可反復感知、觸摸的形體,其內在品質和潛在的服務一般難以被客戶所了解、所把握,這就要求在一線的全體人員,在與客戶接觸、與客戶溝通、為顧客辦理業務、提供服務的過程中,藉助於一定的營銷方式、運用一定的營銷手段,在顧客和銀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把金融產品促銷出去,這一優勢是其他企業所不能比擬的。
二、「服務營銷」的核心目標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商業銀行日益走向市場,取得了與其他公司、企業同等的競爭機會和主體資格,我國商業銀行也開始重視和應用市場營銷的原理和方法,但與西方商業銀行的市場營銷活動相比,尚處於起步階段,還很不成熟。根據金融商品的特性、消費對象以及發展歷程,就我國商業銀行目前所處的發展階段來說,將服務營銷作為原有的傳統經營模式的變革及升華,是比較合適的。按目前比較一致的認識,新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服務營銷的核心目標應體現為:
1.專業化。這意味著金融產品的生產、服務必須達到相當的技術水平。首先,隨著銀行金融產品和新業務研究開發的不斷深入,新產品及服務層出不窮,其產品設計、服務層次、應用范圍及使用方法也千變萬化,這種形勢下,金融產品及服務的銷售已經離不開以專業化的高技術保障能力為依託。其次,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及廣泛應用,專業化成為商業銀行滿足客戶日益發展的金融服務需要、擁有競爭優勢、提高服務水平的核心目標。第三,對於我國國內商業銀行一方面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業務又高度趨同集中的情況,清晰地界定自己的市場位置,不斷應用新技術,持續添加新創意,提供專業化的產品及服務是未來的發展核心。
2.個性化。第一,銀行經營的是同質對象的差異服務,客觀上要求銀行的服務營銷必須注重市場細分,採用個性化營銷策略。面對豐富多彩、不斷發展的個性化金融消費需求,商業銀行必須積極適應其發展變化,不斷更新營銷觀念及方式,通過科學的細分,確立目標市場,立足於在不斷地滿足目標市場的個性化需求及差異化服務上下功夫,通過科學定位及差異化服務樹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穩固目標消費者群及競爭地位。服務過程的個性化、差異化是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的重要手段,能否提供個性化服務,將在戰略意義上決定某個商業銀行的發展。第二,金融產品本身的組合及消費者對金融產品個性化需求的日趨繁多決定了商業銀行應當將傳統的金融產品銷售方式變革為服務營銷模式,在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及企業的規模效益間尋求最佳平衡點。第三,商業銀行只有提供盡可能多且質量完備的個性化服務,才能適應新形勢下不斷增長的個性化需求,獲取更大的利潤,這使得創新的、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成為商業銀行開展服務營銷的首要選擇。
3.國際化。全球金融一體化趨勢極大地推動了金融服務業的競爭,提高了金融交易數量、質量及多樣化。對於WTO之後的中國銀行業,國際化成為全球一體化進程中無法迴避的現實,也是我國商業銀行利用服務營銷對傳統經營模式進行根本性再造的重要契機。
4.網路化。網路條件下商業銀行擁有的全新運作模式、全新經營模式、全新服務模式、全新營銷模式和全新競爭模式,都有助於以快捷、簡便的方式提供市場、金融產品信息以及以良好的交互性向客戶提供自動式服務、個人理財、國際金融服務、無實體金融服務等等,同時也要求商業銀行的金融競爭必須從表層走向深層,在更大的時空范圍內實現金融服務營銷的價值。
三、我國商業銀行服務營銷戰略策略體系架構
1、服務營銷的「規范化」策略。服務具有易變性或不一致性。這會使得服務質量不易穩定、顧客不容易認知服務、服務品牌較難樹立和服務規范較難嚴格執行,從而對服務營銷不利。服務營銷的「規范化」旨在商業銀行服務營銷體系構建過程中要確立核心理念,建立規范,量化服務標准和服務質量的評估,並用以規范引導、約束服務人員的行為。首先要統一思想認識,確立服務營銷理念,並將其納入組織文化體系;其次要系統地建立服務營銷質量標准管理體系,通過服務營銷規制來規范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的工作和行為;再次要完善對服務營銷活動的評估,依據組織理念和服務營銷的有關標准對員工的服務活動及其質量進行全面量化監控,從而使服務活動及其質量的偏差被控制在盡可能小的范圍內。
2、服務營銷的「有形化」策略。服務營銷「有形化」是指有策略地提供服務的有形線索,以幫助顧客識別和了解服務。服務的有形線索(Tangible Clues)是指服務過程中能被顧客直接感知和提示服務信息的有形物。美國服務營銷學家肖斯塔克(G·shostack)指出,顧客看不到服務,但能看到服務環境、服務工具、服務設施、服務人員、服務信息資料、服務價目表、服務中的其他顧客等有形物,這些有形物就是顧客了解無形服務的有形線索[1]。為了幫助顧客更好地識別和了解服務,商業銀行應做到:一是要推進服務品牌建設,讓社會和客戶通過接觸環境和組織的各種表徵物,來識別和了解服務的理念、質量和水平等信息;二是要建立健全營銷組織機構,全面提高商業銀行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要實行服務承諾,切實維護顧客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
3、服務營銷的「效率化」策略。服務營銷的「效率化」是指通過技術進步、管理進步、文化進步等手段提升商業銀行內部的運行效率和服務的時空效率,以便更好地為顧客服務。服務的不可儲存性或易消失性對從事服務行業的商業銀行在客觀上將形成一種壓力,促使商業銀行要珍惜時間資源和空間資源,高度重視服務的時間效率和空間利用率,實現服務的效率化。從商業銀行服務營銷的實踐看,所謂「效率化」,主要表現為服務的時效化、服務的多功能化和服務的一攬子化等方式。服務的時效化,指提高服務的時間效率,而服務的多功能化和一攬子化,指提高服務的空間效率。為此,商業銀行應做到:第一,要進行營銷組織創新,建設學習型組織,強化服務素質建設,構建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管理機制,推動組織及成員的持續學習和成長;第二,要堅持「科技加管理」方針,通過強化軟體系統、數據資源、網路技術開發應用等措施,加快商業銀行的信息化建設,進而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服務;第三,要完善商業銀行服務營銷模式和流程,以效率為中心進一步加強系統聯動。
4、服務營銷的「可分化」策略。服務營銷的「可分化」,是指在服務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與顧客之間實行部分的分離[2]。我們知道,服務具有不可分性,即服務的生產與消費和交易是同時進行的,並且有顧客的參與,也就是服務生產者與服務消費者之間的不可分離性。這會增加服務質量管理和服務創新的難度,從而對服務營銷不利。克服的辦法就是向製造業學習,讓服務生產者與服務消費者之間實行部分的分離,也就是實行服務的可分化。服務的可分化主要有三種方式。一是服務的自助化,即服務生產者向顧客提供某些服務設施、工具或用品,讓部分服務由顧客自行完成;二是服務的渠道化,即服務生產者將服務或部分服務通過服務渠道提供給服務消費者;三是服務的網路化,即服務生產者將服務或部分服務通過電腦網路或網際網路提供給服務消費者。
5、服務營銷的「關系化」策略。服務營銷的「關系化」是指在服務過程中強調口碑溝通、公共關系、服務人員的交際能力、與顧客接觸「真實瞬間」的服務質量等。從服務營銷的實踐看,商業銀行在推進服務營銷關系化策略中應做到:一是要做到服務角色化,讓服務人員在服務過程即與顧客的交際中忘我地進入角色,將服務過程中的人際關系變成角色關系。二是要做到服務細微化,即使服務機構或人員從細微處來關心顧客和貼近顧客,使服務關系進入更深的層次。三是要做到服務傾斜化,即要將服務關系發展的重點放在現有顧客身上,服務營銷的政策向現有顧客尤其是忠誠顧客傾斜。四是要做到服務組織化,即用某種形式將分散的顧客組織起來,使服務機構與顧客的關系更加正式化,也更加穩固化。五是要做到服務合作化,通過銀行內部加強服務協同,通過銀行不同部門之間渠道合作來接近顧客並發展與顧客的關系。
6、服務營銷的「差異化」策略。服務營銷的「差異化」是強調將客戶細分,實現服務的個性化、服務的多樣化,通過強化服務創新、服務特色、服務人員的應變能力和靈活性等,實現為客戶的全方位服務。一是要細分客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使服務在普遍化基礎上兼顧個性化;二是要平衡客戶的服務需求,通過對服務時間、服務地點、服務供給、服務需求的調節,克服不能用現有服務儲存來平衡客戶服務需求的困難;三是要不斷創新服務方式,進一步拓展服務內容,不斷提升服務水平。
⑸ 金融行業哪個有含量,有前景
近幾年來, 中國金融市場正在走向國際化,對專業性很強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行業就業人才內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容高端市場,例如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等。
⑹ 淺談國內金融行業趨勢,從業者如何找到新的突破口
消費金融市場高速抄增長。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從2013 年到2016年,其交易規模從60億元增長到4367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317.5%。截止到2017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已接近萬億元。預計2018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將達到19428.9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將超33萬億元。
從需求層面看,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特別是隨著90後、00後等青年群體步入社會,居民消費的觀念也逐漸發生改變,提前消費的理念日益普及,消費金融需求快速增長。「90後」已然占據著消費貸款用戶群的半壁江山,佔比高達49.31%。
自2009年我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以來,網貸監管就決定了消費貸款的發展速度,特別是近五年來,消費金融兼顧放開與監管兩個方面,互聯網消費金融監管政策從寬松進入到規范階段,從而帶動互聯網消費金融從蓬勃興起階段,進入到到規范成長階段。
⑺ 如何在金融服務行業,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向金融有很多類,主要是哪一點更適合市場競爭和市場主導地位
金融服務業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託、基金等行業,與此相應,金融中介機內構也包括銀行、容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
我也是金融從業人員,在券商,在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工作經歷。現在的金融業門檻還是很低的。不過你要長遠發展還是要多考證。個人傳統金融如銀行,券商,發展前進不大,除非你實力夠硬。
⑻ 中國金融服務業的未來發展融資租賃行業的行業前景
前段時間和很多家融資租賃公司打交道,大概了解了一下裡面的情況,就我知道的簡單說一下:
發展現狀:
1、發展速度快:幾乎每幾天就有一家新融資租賃公司注冊成立,整體規模成爆發式增長,可以說整體行業非常火爆。就像樓主說的,已注冊的已經有660多家,金融租賃公司已經有22家(邦銀金融租賃前幾天剛剛把材料報到銀監會了,再有幾個月就開業了。)各家公司在不停的增資,信達金融租賃幾乎每年增一次。所有融資租賃公司都在爭搶這個龐大的市場,客戶經理的任務是沖規模。
2、人均創利高:融資租賃公司幾乎成為人均創利最高的行業,金融租賃公司普遍人均創造六七百萬的利潤。
3、監管缺失:內資由工商總局批,外資由商務部批,金融租賃由銀監會批。監管部門過多反而對整體融資行業缺乏有效監管。這兩天稅務總局也出來搗亂,想從這個高利潤的行業里分一點稅出來,回租業務的本金部分也要收增值稅,目前整個行業都在討論營改增對回租業務的影響。多頭監管導致租賃行業發展混亂。
4、行業有些混亂:所有人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快速發展,有錢的都想來分一杯羹,懂不懂的都來湊熱鬧。搞拆遷的、私企大老闆、挖煤的,都來搞融資租賃公司,他們把這個行業看成了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好機會。
未來預測:
1、外資融資租賃公司門檻會提高:很多外資融資租賃公司鑽政策空子在境外股東都是殼公司,違反了商務部引進外資的初衷,未來這種現象會受到約束。
2、行業火爆程度會減弱,行業會洗牌。國家放縱融資租賃行業快速發展其實是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但很多公司打著租賃的幌子去做通道、政府融資平台甚至房地產,違反上面的意思。未來會從監管上限制那些並未支持實體經濟的業務,一部分投機的租賃公司會因此受影響。
3、做的專的發展好,做得雜的不好過:我個人仍然認為雖然是融資租賃,但項目的風險基本等同於承租人自身信用授信,對融資租賃公司的風險控制能力要求很高。如果選擇專一做一個方向,對行業更了解,風控水平也會更高,會更具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