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歐州基金公司哪幾家在中國很有名
你好,世界著名的基金公司有:
老虎基金
量子基金
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集團
美國國際集團
JP摩根基金
⑵ 美國或者歐洲有沒有專門投資杠桿基金的私募基金公司
根據歐洲私募和風投企業協會投資歐洲(Invest Europe)的數據,去年是2008年以來私募基金在歐洲企業投專資最多的一屬年。私募基金投資的總體規模較上一年增長了14%,達到了474億歐元。其中360億歐元以上是杠桿收購的形式,即以高負債融資實現對成熟企業的收購。
投資歐洲稱,隨著歐洲自己的後技術企業如優步和Airbnb的發展,所謂成長型基金(介於風險投資和杠桿收購之間)增長迅速,在2015年達到了65億歐元,較前一年增長了11%。與此同時,獲得成長型基金投資的公司數量降低了13%,僅有1100多家,顯示投資集中在較大型的創業企業上。多家專門從事成長型基金的美國私募企業在過去幾年中擴大了在歐洲的業務。去年,十分之四以上投資於歐洲的私募基金來源於歐洲以外的地區。
但與美國相比,歐洲私募基金投資量相對其經濟總量而言仍相對較小。即使在如法國這樣大的市場,投資僅佔GDP的0.3%,而美國該比例達1%。而歐洲最大的單一機構投資者,挪威9000億美元的政府養老基金,也不投資私募股權和房地產以外的另類資產。
⑶ 通過什麼渠道查詢歐洲茶葉的基金流向
2014年11月中旬,財政部下達本年度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50億元,共支持項目800個;11月25日,第三屆中國文化產業資本大會在上海召開,「文化金融」成為關鍵詞;12月初,貴州民營文化產業協會成立,宣布將推出文化產業發展基金……一時間,文化產業領域資金涌動。
自2009年初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成立以來,到2013年底,已有超過100家文化產業基金成立,總規模達1408億元。
從資本構成來看,文化產業基金主要有國資和民營兩類。目前最大的一隻基金是200億元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由財政部出資,中銀國際管理。該基金首批募資60億元,是文化產業基金中的「國家隊」,投資項目包括新華網、中國出版集團等國有文化企業。
從全國范圍來看,文化產業基金主要分布在南方,其中以江浙和廣東等經濟發達地區的基金最為活躍。
「基本上,每個省都有自己的文化產業基金。」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魏鵬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但活躍程度不同,西部有後發優勢,因為西部旅遊資源豐富,可以跟當地特色結合。」
如此龐大的文化產業基金,它們如何運作、投向哪裡?文化產業現狀如何?未來,又將有何種變局?
內容和渠道無法整合
有人批評文化產業行業亂象叢生,但魏鵬舉認為,他更願意稱其為「困境」。
「中國的文化產業其實沒有一個商業模式,發展到最後,萬變不離其宗都跑到地產去了。包括華誼,在海南做實景演出也是變相的文化地產,在上海也圈了很多地。」他說。
從國際來看,所有成熟的文化產業都是以「內容、渠道、知識產權」為核心的全產業鏈模式。迪士尼就是典範之一,早年賺錢後即收購了ABC(美國廣播公司)。
「我們的問題是內容和渠道是分離的,整合不了。」魏鵬舉說,「理論上,華誼兄弟是做內容的,它買一個電視台最合適。」
實際上,文化產業的核心是傳媒,但由於體制的原因,我國文化產業無法形成經典的產業鏈模式。
魏鵬舉分析說:「有內容沒渠道,既承擔風險,又沒有收益保障;有渠道想做內容,在小范圍可以,大的體制上又行不通,比如湖南衛視。」
另一個問題是條塊分割嚴重。國際上,大媒體集團是各種資源融合,寡頭壟斷,以形成規模效應。
「出版管出版,網路管網路,這是條;每級政府、每個地方都有出版社,這是塊。哪個國家這樣資源高度分散?貝塔斯曼,不僅是德國最大的,也是歐洲最大的。美國市場比我們大多了,也就三大電視網。」魏鵬舉說,「沒必要有那麼多出版社、電視台,小散弱,還不見得有市場積極性。」
近年,國家鼓勵文化企業跨行業、垮區域兼並重組,形成全媒體集團。2014年12月1 日,湖南就有大動作。據湖南省委宣傳部公布的方案:瀟湘晨報、長株潭報等報刊劃歸湖南日報集團;湖南教育報刊社、湖南教育音像電子出版社等劃歸湖南出版集團;湖南廣電可剝離經營性資產與芒果傳媒整合,組建湖南廣播影視集團。
魏鵬舉認為,跨區域、跨行業的旗艦型全媒體集團,出現的可能性不大,原因是「體制影響太大」。
「湖南台原來想整合青海衛視,不是沒成嗎?黎瑞剛(SMG總裁)受關注就是他在大力度整合,第一個吃螃蟹。所以只能寄希望於新媒體。」他說。
「文化產業基金對傳統媒體的整合有作用,但目前效果有限。」魏鵬舉分析,現在的合並重組,基本上還是靠行政手段。「理論上,既然都是國有資產,應該通過國有戰略資本的運作實現資源整合,而不是行政手段。」
文化傳媒領域的合並重組,跟當地政府利益相關。「地方政府不希望合並,並走就沒有抓手了,」魏鵬舉說,「現在跨行業跨區域重組是大家期盼的,但困難重重。」
錢多,事少,路子窄
據新元文智咨詢公司數據顯示,2007~2013年的7年中,國內文化產業基金共有92個投資項目,累計投資規模為55.3億元。2013年比2012年數額劇增。
盡管如此,文化產業基金的實際利用率卻並不高,活躍基金數量相對較少。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對《瞭望東方周刊》分析說,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短期行為。絕大多數基金投資期限短,最長不超過7年,而文化產業是一個回報周期長的行業。7年時間,大部分項目還沒開始盈利。
「應該8~20年。你看BAT(網路、阿里巴巴、騰訊)的基金投下去就不退出,一投就是15年。」陳少峰說。
二是基金高利貸化。很多基金不是風險投資,不願投沒有固定回報、沒有擔保的項目。所以基金發揮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國資背景的基金,容錯度低,較為保守謹慎,所投多為風險小、政績性強的項目。
三是只投擬上市公司。文化產業基金偏好投短期內能上市的企業,以便迅速退出,實現盈利。但規模化和商業模式成熟的文化企業數量有限,以至於一些基金有錢投不出。
此外,政策的不確定性,也使一些基金失去了投資機會。「比如報業,原來許多報業集團達到上市公司的要求,但由於改制太慢或其他政策因素,錯失了機會。」陳少峰說,「基金投資方向比較單調,有的已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基金,所以最後都變成房地產了。」
成立於2009年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少有的成功範例。它的出資方為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國家開發銀行等機構,主要關注文化傳媒企業重組、管理層收購等市場融資。
目前,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已經投資了星空傳媒、東方夢工廠、TVB中國、財新傳媒等14個項目。《中國好聲音》、《中國達人秀》、《舞林大會》等紅極一時的娛樂節目均出自該基金旗下的燦星國際。2013年,《中國好聲音》的互聯網版權銷售超過2億元,今年預計將翻番。
「上海這只基金雖然資本構成以國資為主,但運作效率很高。它依託於SMG和電視台的資源,投資方向跟主業緊密關聯。」魏鵬舉說,「日前,百視通和東方明珠(SMG旗下兩家上市公司)合並,在國家政策支持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的利好條件下,後續資本運作值得期待。」
人們突然發現IP很值錢
一般認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層為: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文化藝術四個行業。現在這個定義正在被修改。一些文化產業基金已進入互聯網行業,比如視頻、游戲、APP等。
「以前是技術咨詢服務,現在是內容和傳媒。騰訊目前的主營業務是廣告和游戲,難道它不是一個傳媒公司嗎?」陳少峰說,「今後大多數文化產業都會搬到互聯網上,或者被互聯網收購,互聯網將成為文化產業的主要舞台。」
陳少峰分析,今後的文化產業有兩個投資熱點:一是跟移動互聯網相關的產業,二是跟體驗性有關的,如主題公園、電影等。
創新工場合夥人郎春暉在日前舉行的「2014中傳MBA創業峰會」上也表示,移動互聯網與內容的結合,是文化產業下一個投資熱點。創新工場目前的四個投資方向之一就是數字娛樂,文化產業項目約占總數的一半,比如暴走漫畫、糗事網路、有妖氣漫畫等。
「其實很多游戲都來自大家耳熟能詳的一些形象,人們突然發現IP(知識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是很值錢的。」郎春暉說,「文化產業就是創造IP,用耳熟能詳的IP 去做游戲,變現是很快的。」
以暴走漫畫IP為基礎的游戲「暴走無雙」,上線不久就躋身前十。「當內容成為文化,當流量變成用戶,向這個人群售賣具有文化符號屬性的商品或者服務,就能賺到錢。」郎春暉說。
除此之外,還有大片「藍海」待開發。比如版權。2004年,《武林外傳》爆紅,但互聯網播映版權僅賣出10萬元。2012年,則已賣到180萬元一集,一共7400萬元,漲了740倍。
視頻網站被認為是互聯網的一個風向標。2009年以後,視頻網站開始燒錢,正版版權價格極速增長。
「一切投資都基於商業模式。視頻有廣告,大資本進來,做大就要做規范。搜狐、優酷、土豆敢播盜版嗎?有了利益驅動,才有版權保護的動力。」魏鵬舉說。
圖書數字版權也是一塊大蛋糕,但存在資源過度分散的問題。圖書數字資源大多在事業單位(如公共圖書館)或一些大出版社手裡。
「這些資源放在那裡,沒有盈利,也沒有形成社會效益。」魏鵬舉建議,圖書數字資源,尤其是事業單位的資源,應該釋放出來,和社會資本合作,成立特殊資本股。
在他看來,數字閱讀商業模式很清晰,國內一些終端閱讀企業早就垂涎這塊蛋糕,但一直沒有吃下去,因為資源不夠。「其實就是大數據,關鍵靠整合。如果文化產業基金能做這個事,功莫大焉。」
股權投資可成為文化金融重點
2014年3月,文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文化金融」成為熱詞。
「金融行業需要增長,文化產業將成為新的增長點。這些年,傳統金融業對文化投入越來越積極,在債券融資、互聯網眾籌方面有很多嘗試。」魏鵬舉說。
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是文化金融的一種形式。目前,金融與文化企業的關系是:一方面,大企業不差錢,中小企業急需錢;另一方面,中小企業難以融到錢,因為其無形文化資產無法被銀行接受。
清華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2013 年上半年,影視音樂、廣告製作、動漫三個領域佔了絕大多數的文化產業風投與私募基金。但從資金流向看,融資成功的均是大型傳媒集團,中小文化企業幾乎沒有涉及。
陳少峰認為,或許應該改變思路。「最需要錢的中小文化企業並不適合融資,而是適合投資。很多中小文化企業都是創業公司,因此,股權投資可以成為文化金融的重要領域。」
好在有互聯網,眾籌之門豁然打開,渠道廣、門檻低,便利了融資者,也滿足了用戶的參與感。因此,盡管充滿爭議,互聯網眾籌依然發展神速。
比如,阿里巴巴娛樂寶,一期募集到7300萬元。網路、京東等行業巨頭也紛紛開通了眾籌平台。
銀行也不甘寂寞。2014年12月1日,浦發銀行宣布,將參與出品徐崢電影《港囧》,全面試水影視娛樂業。
現代社會,資本可以雇傭人,但人不能僱傭資本——錢可以買到人的體力或腦力勞動,但一個僅有體力或腦力勞動能力的人幾乎不可能借到錢。
「互聯網的發展,可能破解這道難題。」魏鵬舉說,「在互聯網環境中,分散的海量創意和小眾需求可實現無縫對接,通過大數據的應用,金融信用也隨之形成。」
⑷ 如何投資歐洲股票基金
對於國抄內的普通投資者,襲投資者海外市場的證券產品的渠道目前只有QDII基金。目前已經發行的QDII基金中,還沒有一隻是專門投資者歐洲市場的,目前有類似工銀全球486002、交銀環球262001、華寶成熟市場241002等是在全球進行資產配置,其中就包含了歐洲市場,如果要選擇的話,以上這類進行全球配置的QDII最接近你的需求。另外,個人認為,目前還不是投資歐洲市場的最佳時機,之前李超人去歐洲是購買基礎設施,不是金融產品,作為中小投資者,最好是等歐洲證券市場已經反彈一段時間再介入,目前還太早。反而美國市場的證券產品可以關注。
⑸ 什麼是歐洲金融穩定基金
簡介及成抄立過程就不多說了襲
他主要在於解決歐洲的債務危機,歐元匯率下跌危機。從而去穩定匯率,防止歐元貶值。因此造成更大的金融風險與危機。
EFSF相當於是中國的中央銀行,可以通過給某個國企貸款來解決企業倒閉等危機。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一個對社會主義的模仿機構。很類似我國的金融管理機制。
以上均為個人見解,如有出入,請諒解!畢竟個人認知程度有限。
⑹ 什麼叫歐洲凝聚基金,成立於哪年啊
歐洲投資基金(European Investment Fund)成立於1994年,是歐盟所屬機構之一,總部設於盧森堡。其任務內是向中小型企業容提供資金協助。。
歐洲投資基金是透過民營銀行提供融資給中小企業。其主要業務為創業投資和擔保貸款。股東為歐洲投資銀行(59.15%);歐洲各大共同體,由歐盟執委會代表(30.00%);和34家歐盟民間金融機構(10.85%)。[1]
⑺ 支付寶里有哪些基金是跟跟蹤歐洲的基金
你可以看一下qdii裡麵包含一些歐洲的基金
⑻ 歐洲的基金收益是多少
主權基金一般收益在15%左右
⑼ 貝萊德全球基金-歐洲股票收益基金(美元對沖
貝萊德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卓越的投資、顧問及風險管理服務。
我們提供多種類型的投資方案-以極大化超越指數的表現為目標,精準基本面與技術面的主動式管理,以及增加對全球資本市場投資廣度為目標,高 效率的指數型策略。我們的客戶,可以透過廣泛的產品架構,來運用我們的投資解決方案,例如投資人與法人的分離賬戶、共同基金與其他綜合型的投資工具和領導 業界的ETF投資平台。
客戶需求無比重要,這個信念是貝萊德經營的基礎。我們追求卓越投資的承諾,深植在我們共同的文化,即不論面對個別投資人或全球最大的法人機構,永遠以客戶的利益為優先。作為客戶託付的對象,我們絕對不為一己私利進行任何交易。
貝萊德的投資方法架構在我們堅定的信念上,透過整合我們對市場的洞察、遍及全球的規模、自行研發的技術、分享信息的文化,加上始終對風險管理的重視,讓我們能在所有市場環境中有所表現。貝萊德承諾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多元的投資解決方案,務求在風險與機會之間取得最佳平衡。
貝萊德是個真正的環球企業,結合全球規模上的優勢以及本土的服務與合作關系。我們替南北美洲、歐洲、亞洲、澳洲、中東和非洲的客戶管理資產。在全球 超過30個國家,聘請超過12,400位專業人士。我們的客戶群包括全球的公司、公營企業、公會及產業的退休基金、政府、保險公司、共同基金的通路法 人、捐款、基金會、慈善基金、公司行號、官方機構、主權基金、銀行、專業金融人士,以及個別投資人。
截至2015年6月30日為止,貝萊德管理的總資產達4.721兆美元,涵括股票、固定收益投資、現金管理、替代性投資、不動產及咨詢策略。透過 BlackRock Solution®-經過長期研發而成,一套精密且高度整合的系統-我們為廣大的客戶提供風險管理、策略咨詢與企業投資系統服務。
⑽ 歐洲共同基金是什麼 歐洲共同基金發展現狀
年代,美國家庭通過購買共同基金購買股票的比例大幅上升,而不通過購買共同基金直接購買股票的比例顯著下降。1999年擁有股票的家庭中,有85%是通過投資共同基金來實現的。相比之下,1992年只有50%的家庭這樣做。2000年,美國家庭擁有的股票基金占共同基金的33%,而相比之下,1990年這個比例只有11%。20世紀90年代,美國共同基金的資產從1990年的不足1萬億美元增長到2000年底的7萬億美元,再到2007年巔峰時期的12萬億美元。
1940 0.45 68 296 1950 2.53 98 939 1960 17.03 161 4898 1970 47.62 361 10670 1980 134.76 564 12088 1990 1065.19 3079 61948 2000 6964.63 8155 244705 2001 6974.91 8305 248701 2002 6390.36 8244 251124 2003 7414.40 8126 260698 2004 8106.94 8041 269468 2005 8904.82 7975 275479 2006 10413.62 8120 289977 2007 12000.54 9821 290124 2008 87234.52 9912 300126 2009 10321.62 10321 312345
歐洲基金市場
英國是歐洲現代投資基金的發祥地。19世紀中期,英國確定了作為世界貿易和金融王國的地位,產業革命接近終場,國內投資機會銳減;由於海外對資本的需求高漲,追求利潤的人們開始把資金投向海外。其中,既無知識又不具備調查能力的中小投資者尋求如何能夠盡量迴避風險而享受利益的投資方式,投資信託因此應運而生。1868年,世界上第一個投資信託「外國和殖民地政府信託」在英國誕生。該基金成立時募集l00萬英鎊,其操作方式類似現代的封閉式契約型基金,通過合同約束各當事人的關系,委託代理人運用和管理基金資產。1873年,蘇格蘭人羅伯特•富林明創立「蘇格蘭美洲投資信託」,投資於美國新大陸的鐵路,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專業組織設立的基金。1879年英國股份有限公司法發布,從此投資基金從合同型進入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管理時代。第一個具有現代開放式基金雛形的基金,在1931年出現。l943年,英國成立了「海外政府信託合同」組織,該基金除規定基金公司以凈資產價值贖回基金份額外,還在信託合同中明確了靈活的投資組合方式,標志著英國現代證券投資基金的發端。
截至2005年3月底,英國共有單位信託基金1884個,管理資產超過3987億歐元;而投資信託有397個,管理資產1l53億歐元。歐洲基金業發展總體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以法國和盧森堡為代表的歐洲共同基金業的發展僅次於美國,1998 —2005 年間,歐洲共同基金數量和總資產凈值分別增加了49. 5 %和119 %。截至2005 年,歐洲的共同基金總數達到了30053 只,佔全球基金總數的52. 9 % ,其中法國和盧森堡分別擁有7758 和7222 只,占歐洲基金總數的近50 %;但與美國相比較,歐洲的共同基金規模偏小,2005 年其總資產凈值為60022億美元,佔全球基金業的比例為33. 8 % ,是美國的61. 5 %。
歐洲共同基金規模(十億美元)
但值得一提的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歐洲轉型國家的總體發展水平較低,截至2005 年,捷克、波蘭、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俄羅斯六國共計擁有615 只基金,總資產凈值為34612百萬美元,在歐洲所佔的比重分別為2 %和0.6 % ,其中發展相對較好的是波蘭,在2005 年擁有150 只基金,總資產凈值達到了17652 百萬美元;最差的是羅馬尼亞,基金只數和總資產凈值分別只有23 只和109 百萬美元。
表4:歐洲基金發展的簡表 1、發源
(1)1868年,世界上第一個投資信託「外國和殖民地政府信託」在英國誕生。(2)1873年,蘇格蘭人羅伯特•富林明創立「蘇格蘭美洲投資信託」,投資於美國新大陸的鐵路,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專業組織設立的基金。
2、開端
(1)1879年英國股份有限公司法發布,從此投資基金從合同型進入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管理時代。第一個具有現代開放式基金雛形的基金,在1931年出現。(2)l943年,英國成立了「海外政府信託合同」組織,該基金除規定基金公司以凈資產價值贖回基金份額外,還在信託合同中明確了靈活的投資組合方式,標志著英國現代證券投資基金的發端。
3、快速發展
(1)歐洲基金業發展總體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以法國和盧森堡為代表的歐洲共同基金業的發展僅次於美國。(2)截至2005年3月底,英國共有單位信託基金1884個,管理資產超過3987億歐元;而投資信託有397個,管理資產1l53億歐元。
4、穩定發展期
(90年代初後)
(1)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新技術和新產業國際轉移的速度日益加快,跨國公司
戰略聯盟等跨國壟斷集團成為企業生產組織和管理的重要形式。(2)與美國全球經濟霸權相呼應,美國共同基金也出現了全球化的投資趨勢。(3)美國共同基金也出現了全球化的投資趨勢, 有了便捷有效地國際投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