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英國新經濟基金會

英國新經濟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1-30 00:54:23

① 地球的資源夠用人類多少年

根據石油專家以往的推算,地球上石油只夠使用40-50年。然而,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托馬斯·戈爾德教授於去年11月提出新學說,斷言「距石油枯竭還有500年」,語驚四座。
石油起源於古生物遺體的「有機成因說」已被普遍認同,中學教科書都是這樣記述的。而戈爾德教授卻站在「無機成因說」的立場上提出了「地下深層可燃氣學說」,認為石油並不是起源於生物,而是起源於地下100-300公里深處的甲烷。

研究表明,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化氫,其中結構最簡單的就是甲烷。戈爾德說,地球深處的甲烷是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被封在地球內部深處的,在地球出現生命之前就已經存在。其根據是,尚未證明有生物存在的木星和土星的大氣中含有甲烷等碳化氫物質,並且從落到地球上的隕石中也發現了碳化氫。他認為,地下100-300公里的溫度和壓力下,碳化氫能穩定存在,而甲烷和其他碳原子與氫原子結合,生成了分子量更大的碳化氫。在這種狀態下生成的碳化氫順著岩石狹窄的縫隙上升,聚集到地表附近,於是形成了油田和天然氣田。

戈爾德教授受瑞典政府的委託,在瑞典的一個環形地帶挖掘了兩口深度分別為6700米和6500米的井,並從一口井中回收了約1.3萬升石油,這一結果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但很多研究人員指出,回收的石油很可能是在挖掘工程中使用的潤滑油泄漏混入的。即使那些石油不是混入的,作為油田這點回收量也太少了,根本不值得開采。因此,他們對「地下深層可燃氣學說」持否定觀點。戈爾德教授認為,雖然產量少,但是產出石油卻是事實。

日本弘前大學教授氏家良博說:「關於石油的成因,有機成因學說中的『油母質根源學說』目前得到了絕對的支持,但無機成因說對分散存在於地層中的碳化氫的成因也具有說服力。」

根據戈爾德的學說,由於地層里的石油被回收之後,將被從地球深層上升的石油重新填滿,因此石油的儲量會大幅度增加,可供使用500年。專家認為,要判斷戈爾德教授學說的真偽,最直接的方法只有挖掘100公里的深井,而現在的技術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② 什麼是地球

全球生態再次提前進入紅色警戒狀態
發達國家過度使用地球資源是主因
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10月6日發布報告稱,全球從即日起開始進入生態紅色警戒狀態,即全球作為一個整體進入由過度消費引起的生態債務狀態,這意味著,在今年餘下的時間內,人類的生活都是在增加環境的負擔。 自從人類在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開始透支環境以來,每年的「生態債務日」都在悄悄提前,今年的「生態債務日」就比去年提前了3天。生態透支指的是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和耗用大於地球所能承擔的供應能力。
過度消費耗竭資源
現有的最新數據表明,過度使用地球資源的是最富裕的國家。舉例來說,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5.3個地球才能保證資源供應;如果像法國和英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3.1個地球。這一數字相對於西班牙的水平是3,德國是2.5、日本是2.4。
報告顯示,西方國家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基礎產品,如食品和能源的需求仍在不斷增加。盡管公眾提高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但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給世界其他地區的土地、森林、河流、海洋和礦井施加的資源消耗負荷也在增加。由於西方國家對環境資源的恣意揮霍,加速欠下生態債務,剝奪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缺乏土地、食物和潔凈水源的人們滿足其需求的機會。同時,也導致地球生活供應機制處於危險境地。 研究表明,高質量的生活即使在非常低的消費水平下同樣容易實現,必須意識到追求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將破壞全世界的福祉。報告呼籲,迫切需要在發達國家、世界其他地區和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之間形成一種明智而積極的相互依存模式。
畸形貿易推波助瀾
報告指出,當全球變暖變得越來越不可逆轉,生態欠債越來越沉重的情況下,目前生態浪費型貿易還在占據統治地位。面對氣候變暖這樣的全球挑戰,顯而易見,如果英國的經濟要想在未來是可持續的,英國就必須改變目前與他國的貿易依存模式。
去年,英國從貿易夥伴處進口了1.4萬噸巧克力華夫餅干,同時出口了1.5萬噸。從義大利進口並出口到義大利的糖果都是600噸。英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啤酒進出口數量也基本相當。報告質疑到,為什麼我們要將20噸礦泉水出口到澳大利亞,然後再從那裡帶回21噸礦泉水呢? 報告說,20世紀關注短期效益和自身利益的政策,使我們失去了面對氣候變化和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的機會。
賊喊捉賊轉嫁污染
報告揭示,為支撐其高消費的生活方式,西方國家在許多方面對其他地區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的依賴有了驚人的增長。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因為日益嚴重的污染而備受西方國家攻擊,但是人們似乎忽視了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佔歐洲和美國的一小部分。其次,通過仔細觀察貿易流向,發展中國家排放量上升的很大部分應歸咎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依賴。 此外,還有這樣一個事實,即那些看起來外表光鮮,更富裕的國家將很多重工業乾脆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的主要零售商們則以全世界最便宜的生產成本優勢掃盪全球,結果是人們每購買一項產品,便會有更多的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層。因此,發展中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反映的是西方國家的高消費水平。
相互合作確保依存
報告揭示了世界各國之間正在交織形成的更加緊密和復雜的國際經濟體系所帶來的積極和消極效果。為爭取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報告建議,西方政府必須從「全勝」的經濟競爭政策轉向合作,這是由世界的相互依存關系所要求的。 作為形成積極的全球相互依存關系的最起碼承諾,報告呼籲:英國政府應制定一個時間表,保證政策和資源朝向公平和人均佔有全球生態資源的方向;致力於扭轉英國對糧食自給程度的下降;承諾逐年消減溫室氣體排放,保證到2050年至少消減80%。通過採取降低需求、提高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重大措施來保證能源安全和獨立。 報告認為,相互依存的世界不同文化國家的共同富裕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西方國家必須清醒客觀地認識到,從「生態債務日」開始,西方國家必須依靠使用世界其他地區的資源才能生活。

全球生態再次提前進入紅色警戒狀態
發達國家過度使用地球資源是主因
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10月6日發布報告稱,全球從即日起開始進入生態紅色警戒狀態,即全球作為一個整體進入由過度消費引起的生態債務狀態,這意味著,在今年餘下的時間內,人類的生活都是在增加環境的負擔。 自從人類在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開始透支環境以來,每年的「生態債務日」都在悄悄提前,今年的「生態債務日」就比去年提前了3天。生態透支指的是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和耗用大於地球所能承擔的供應能力。
過度消費耗竭資源
現有的最新數據表明,過度使用地球資源的是最富裕的國家。舉例來說,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5.3個地球才能保證資源供應;如果像法國和英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3.1個地球。這一數字相對於西班牙的水平是3,德國是2.5、日本是2.4。
報告顯示,西方國家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基礎產品,如食品和能源的需求仍在不斷增加。盡管公眾提高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但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給世界其他地區的土地、森林、河流、海洋和礦井施加的資源消耗負荷也在增加。由於西方國家對環境資源的恣意揮霍,加速欠下生態債務,剝奪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缺乏土地、食物和潔凈水源的人們滿足其需求的機會。同時,也導致地球生活供應機制處於危險境地。 研究表明,高質量的生活即使在非常低的消費水平下同樣容易實現,必須意識到追求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將破壞全世界的福祉。報告呼籲,迫切需要在發達國家、世界其他地區和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之間形成一種明智而積極的相互依存模式。
畸形貿易推波助瀾
報告指出,當全球變暖變得越來越不可逆轉,生態欠債越來越沉重的情況下,目前生態浪費型貿易還在占據統治地位。面對氣候變暖這樣的全球挑戰,顯而易見,如果英國的經濟要想在未來是可持續的,英國就必須改變目前與他國的貿易依存模式。
去年,英國從貿易夥伴處進口了1.4萬噸巧克力華夫餅干,同時出口了1.5萬噸。從義大利進口並出口到義大利的糖果都是600噸。英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啤酒進出口數量也基本相當。報告質疑到,為什麼我們要將20噸礦泉水出口到澳大利亞,然後再從那裡帶回21噸礦泉水呢? 報告說,20世紀關注短期效益和自身利益的政策,使我們失去了面對氣候變化和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的機會。
賊喊捉賊轉嫁污染
報告揭示,為支撐其高消費的生活方式,西方國家在許多方面對其他地區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的依賴有了驚人的增長。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因為日益嚴重的污染而備受西方國家攻擊,但是人們似乎忽視了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佔歐洲和美國的一小部分。其次,通過仔細觀察貿易流向,發展中國家排放量上升的很大部分應歸咎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依賴。 此外,還有這樣一個事實,即那些看起來外表光鮮,更富裕的國家將很多重工業乾脆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的主要零售商們則以全世界最便宜的生產成本優勢掃盪全球,結果是人們每購買一項產品,便會有更多的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層。因此,發展中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反映的是西方國家的高消費水平。
相互合作確保依存
報告揭示了世界各國之間正在交織形成的更加緊密和復雜的國際經濟體系所帶來的積極和消極效果。為爭取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報告建議,西方政府必須從「全勝」的經濟競爭政策轉向合作,這是由世界的相互依存關系所要求的。 作為形成積極的全球相互依存關系的最起碼承諾,報告呼籲:英國政府應制定一個時間表,保證政策和資源朝向公平和人均佔有全球生態資源的方向;致力於扭轉英國對糧食自給程度的下降;承諾逐年消減溫室氣體排放,保證到2050年至少消減80%。通過採取降低需求、提高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重大措施來保證能源安全和獨立。 報告認為,相互依存的世界不同文化國家的共同富裕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西方國家必須清醒客觀地認識到,從「生態債務日」開始,西方國家必須依靠使用世界其他地區的資源才能生活。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磁層和大氣圈阻擋著來自空間的紫外線、X射線、高能粒子和眾多的流星對地面的直接轟擊。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為藍色的海洋所覆蓋,湖泊、江河只佔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態水層,叫做水圈,從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億年。地球的表層由各種岩石和土壤組成,地面崎嶇不平,低窪部分被水淹沒成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陸地則有平原、高山。地球固體表面總垂直起伏約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瑪峰頂(據中國登山隊測定,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為8844.43米) 和最深的海洋深度(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約11公里)之間的高差,它超過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象陸地一樣不平坦,也不平靜。洋底岩石年齡要比陸地年輕得多。陸地上大多數岩石的年齡小於二十幾億年。陸地上到處可以找到沉積岩,說明在遠古時期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雖有少量的環形山,但難以找到類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樣多的環形山,這是因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氣)和內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斷風化、侵蝕和瓦解的結果。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地殼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是次要的。近十多年來,愈來愈多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部不僅有垂直運動,而且還有更大的水平運動,海洋和大陸的相對位置在地質時期也是變化著的。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此後,有的地質學家認為,地球早先存在兩塊古大陸——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和北半球的勞亞古陸。但在很長時期里許多科學家拒絕承認大陸漂移假說,因為當時人們很難相信有這么大的力量把原先的大陸塊撕開,使各碎塊分別逐漸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六十年代初,黑斯和迪茨提出了洋底擴張假說,認為全球大地構造是洋底不斷擴張的直接結果。正是由於洋底擴張假說和板塊運動理論的發展,又使大陸漂移學說重新受到重視。

地球最上層約幾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強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幾百公里厚的一層是軟流層,強度較小,在長期的應力作用下這一層的物質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上。在地球內部能量(原始熱量和發射性熱)釋放時,地內溫度和密度的不均勻分布,引起地幔物質的對流運動。地幔對流物質沿著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兩側方向運動,不斷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斷向外擴張,當它們接近大陸邊緣時,在地幔對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陸地殼下面,致使岩石圈發生一系列的構造運動。這種對流作用可使整個洋底在三億年左右更新一次。岩石圈被一些活動構造帶所割裂,分成幾個不連續的單元,稱為大陸板塊。勒比雄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和南極板塊。海底的擴張導致大陸板塊發生運動。板塊的相互擠壓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爾卑斯山經過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後到喜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屬於這種情況;也有的地方,兩個板塊的岩石同時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淵,此外,板塊的運動還造成了火山和地震。關於板塊運動的理論,目前還在不斷發展之中,同時也存在許多有爭論的問題。

③ 目前地球的生態環境

全球生態再次提前進入紅色警戒狀態
發達國家過度使用地球資源是主因
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10月6日發布報告稱,全球從即日起開始進入生態紅色警戒狀態,即全球作為一個整體進入由過度消費引起的生態債務狀態,這意味著,在今年餘下的時間內,人類的生活都是在增加環境的負擔。 自從人類在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開始透支環境以來,每年的「生態債務日」都在悄悄提前,今年的「生態債務日」就比去年提前了3天。生態透支指的是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和耗用大於地球所能承擔的供應能力。
過度消費耗竭資源
現有的最新數據表明,過度使用地球資源的是最富裕的國家。舉例來說,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5.3個地球才能保證資源供應;如果像法國和英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3.1個地球。這一數字相對於西班牙的水平是3,德國是2.5、日本是2.4。
報告顯示,西方國家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基礎產品,如食品和能源的需求仍在不斷增加。盡管公眾提高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但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給世界其他地區的土地、森林、河流、海洋和礦井施加的資源消耗負荷也在增加。由於西方國家對環境資源的恣意揮霍,加速欠下生態債務,剝奪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缺乏土地、食物和潔凈水源的人們滿足其需求的機會。同時,也導致地球生活供應機制處於危險境地。 研究表明,高質量的生活即使在非常低的消費水平下同樣容易實現,必須意識到追求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將破壞全世界的福祉。報告呼籲,迫切需要在發達國家、世界其他地區和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之間形成一種明智而積極的相互依存模式。
畸形貿易推波助瀾
報告指出,當全球變暖變得越來越不可逆轉,生態欠債越來越沉重的情況下,目前生態浪費型貿易還在占據統治地位。面對氣候變暖這樣的全球挑戰,顯而易見,如果英國的經濟要想在未來是可持續的,英國就必須改變目前與他國的貿易依存模式。
去年,英國從貿易夥伴處進口了1.4萬噸巧克力華夫餅干,同時出口了1.5萬噸。從義大利進口並出口到義大利的糖果都是600噸。英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啤酒進出口數量也基本相當。報告質疑到,為什麼我們要將20噸礦泉水出口到澳大利亞,然後再從那裡帶回21噸礦泉水呢? 報告說,20世紀關注短期效益和自身利益的政策,使我們失去了面對氣候變化和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的機會。
賊喊捉賊轉嫁污染
報告揭示,為支撐其高消費的生活方式,西方國家在許多方面對其他地區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的依賴有了驚人的增長。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因為日益嚴重的污染而備受西方國家攻擊,但是人們似乎忽視了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佔歐洲和美國的一小部分。其次,通過仔細觀察貿易流向,發展中國家排放量上升的很大部分應歸咎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依賴。 此外,還有這樣一個事實,即那些看起來外表光鮮,更富裕的國家將很多重工業乾脆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的主要零售商們則以全世界最便宜的生產成本優勢掃盪全球,結果是人們每購買一項產品,便會有更多的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層。因此,發展中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反映的是西方國家的高消費水平。
相互合作確保依存
報告揭示了世界各國之間正在交織形成的更加緊密和復雜的國際經濟體系所帶來的積極和消極效果。為爭取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報告建議,西方政府必須從「全勝」的經濟競爭政策轉向合作,這是由世界的相互依存關系所要求的。 作為形成積極的全球相互依存關系的最起碼承諾,報告呼籲:英國政府應制定一個時間表,保證政策和資源朝向公平和人均佔有全球生態資源的方向;致力於扭轉英國對糧食自給程度的下降;承諾逐年消減溫室氣體排放,保證到2050年至少消減80%。通過採取降低需求、提高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重大措施來保證能源安全和獨立。 報告認為,相互依存的世界不同文化國家的共同富裕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西方國家必須清醒客觀地認識到,從「生態債務日」開始,西方國家必須依靠使用世界其他地區的資源才能生活。

④ 煤鐵金銀銅錫鉛石油和天然氣最多可以開采多少年

人類開始透支地球 本年度地球資源已用完
10月9日對多數地球人來說可能只是平常的一天,但英國新經濟基金會卻通過計算發現,在這一天,人類已用盡了本年度地球能提供的資源份額,開始「透支」地球資源了.
對資源透支加速
新經濟基金會的政策總監安德魯·西姆斯說,假設地球能夠每年持續地為人類提供一定數量的自然資源,在10月9日這一天,本年的額度已被耗盡.根據新經濟基金會的分析,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透支正在加速.
1987年,人類在12月19日用盡了當年的資源份額.1995年,這一天提前到了11月21日,進入21世紀後不久,這一天又提前到了10月份.
每人1.8公頃土地不夠用
新經濟基金會是依據美國「全球腳印網」的研究成果得出上述結論的.美國這家學術機構估計,人類透支地球資源的程度已達到23%.該機構說,雖然每個地球人平均擁有1.8公頃的可利用土地,但實際上,每人要用2.2公頃的地球面積來維持現有的消耗水平.在工業發達國家,人均對資源的消耗更高.如果所有地球人都達到美國人的生活水準,我們將需要5個地球.
英准備30年後為資源而戰
環境學家警告說,過度消耗資源將使人類面臨各種問題,如氣候惡化,森林面積減少,農業產出下降,魚類資源減少等.今年2月,時任英國國防大臣的約翰·里德透露,英國軍方已在為20年到30年後發生的爭奪資源的沖突進行准備.
生態赤字最終導致生態危機
薩里大學的可持續發展專家傑克遜說,新經濟基金會的數據顯示了人類消耗資源的速度,而「生態赤字」的不斷積累將最終導致生態危機.「我們不知道全球氣候和魚類資源中的某些系統什麼時候會崩潰,但我們知道,這種崩潰將非常有可能發生.」

⑤ "地球村的十大生態災難"怎麼復制

形狀和大小
地球是球形這個概念的出現,可上溯到公元前五、六世紀。當時,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家只是從球形最美的觀念出發產生這一概念的。亞里士多德根據月食時月球上地影是一個圓,第一次科學地論證了地球是個球體。中國早在戰國時期,哲學家惠施已提出地球是球形的看法。
公元前三世紀,古希臘的地理學家埃拉托斯特尼成功地用三角測量法測量了阿斯旺和亞歷山大城之間的子午線長。中國唐朝時期,在一行的指導下,由南宮說率領的測量隊在河南省黃河南北的平原地帶進行了最早的弧度測量,算出了北極的地平高度差一度,相當於南北地面距離相差約351里80步(唐朝的長度單位5尺=1步,300步=1里),從而可算出地球的半徑。這項工作比阿拉伯人的類似工作約早100年。在現代,除用大地測量方法外;還可用重力測量確定地球的均衡形狀。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後,地球動力學測地方法得到很大發展。各種方法的聯合使用,使得地球形狀和大小的測定精度大大提高。197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天文常數系統中,地球赤道半徑α為6378140米,地球扁率因子1/f為298.257。地球不是正球體,而是扁球體,或者說,更象個梨狀的旋轉體。人造地球衛星的觀測結果表明、地球的赤道也是個橢圓,據此可認為地球是個三軸橢球體。地球自轉產主的慣性離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兩極向赤道逐漸膨脹,成為目前的略扁的旋轉橢球體形狀,極半徑比赤道半徑約短21公里。地球內部物質分布的不均勻性,進一步造成地球表面形狀的不規則性。在大地測量學中,所謂的地球形狀是指大地水準面的形狀,在這個面上重力位各處相同,是個等位面。日、月對地球的引力作用使地球上的海洋、大氣產生潮汐現象,也使固體地球(在某種程度上是個彈性體)發生彈性形變,這就是所謂「固體潮」。

構造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磁層和大氣圈阻擋著來自空間的紫外線、X射線、高能粒子和眾多的流星對地面的直接轟擊。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為藍色的海洋所覆蓋,湖泊、江河只佔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態水層,叫做水圈,從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億年。地球的表層由各種岩石和土壤組成,地面崎嶇不平,低窪部分被水淹沒成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陸地則有平原、高山。地球固體表面總垂直起伏約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瑪峰頂(據中國登山隊測定,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為8844.43米) 和最深的海洋深度(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約11公里)之間的高差,它超過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象陸地一樣不平坦,也不平靜。洋底岩石年齡要比陸地年輕得多。陸地上大多數岩石的年齡小於二十幾億年。陸地上到處可以找到沉積岩,說明在遠古時期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雖有少量的環形山,但難以找到類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樣多的環形山,這是因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氣)和內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斷風化、侵蝕和瓦解的結果。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地殼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是次要的。近十多年來,愈來愈多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部不僅有垂直運動,而且還有更大的水平運動,海洋和大陸的相對位置在地質時期也是變化著的。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此後,有的地質學家認為,地球早先存在兩塊古大陸——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和北半球的勞亞古陸。但在很長時期里許多科學家拒絕承認大陸漂移假說,因為當時人們很難相信有這么大的力量把原先的大陸塊撕開,使各碎塊分別逐漸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六十年代初,黑斯和迪茨提出了洋底擴張假說,認為全球大地構造是洋底不斷擴張的直接結果。正是由於洋底擴張假說和板塊運動理論的發展,又使大陸漂移學說重新受到重視。
地球最上層約幾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強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幾百公里厚的一層是軟流層,強度較小,在長期的應力作用下這一層的物質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上。在地球內部能量(原始熱量和發射性熱)釋放時,地內溫度和密度的不均勻分布,引起地幔物質的對流運動。地幔對流物質沿著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兩側方向運動,不斷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斷向外擴張,當它們接近大陸邊緣時,在地幔對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陸地殼下面,致使岩石圈發生一系列的構造運動。這種對流作用可使整個洋底在三億年左右更新一次。岩石圈被一些活動構造帶所割裂,分成幾個不連續的單元,稱為大陸板塊。勒比雄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和南極板塊。海底的擴張導致大陸板塊發生運動。板塊的相互擠壓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爾卑斯山經過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後到喜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屬於這種情況;也有的地方,兩個板塊的岩石同時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淵,此外,板塊的運動還造成了火山和地震。關於板塊運動的理論,目前還在不斷發展之中,同時也存在許多有爭論的問題。

起源和演化
對地球起源和演化問題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始於十八世紀中葉,至今已經提出多種學說。現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它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地球胎形成伊始,溫度較低,並無分層結構,只是由於隕石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溫度逐漸增加。隨著溫度的升高,地球內部物質也就具有越來越大的可塑性,且有局部熔融現象。這時,在重力作用下物質分異開始,地球外部較重的物質逐漸下沉,地球內部較輕的物質逐漸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態鐵)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個密度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觀測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態的)。物質的對流伴隨著大規模的化學分離,最後地球就逐漸形成現今的地殼、地幔和地核等層次。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逃逸殆盡。伴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內部的各種氣體通過火山噴發等作用上升到地表成為第二代大氣,後來,因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進一步發展成為現代大氣。另一方面,地球內部溫度升高,使內部結晶水汽化。隨著地表溫度逐漸下降,氣態水經過凝結、降雨落到地面形成水圈。約在三、四十億年前,地球上開始出現單細胞生命,然後逐步進化為各種各樣的生物,直到人類這樣的高級生物,構成了一個生物圈。

板塊
勒皮雄在1968年將全球地殼劃分為六大板塊;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板塊(包括澳洲)和南極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塊幾乎全為海洋外,其餘五個板塊既包括大陸又包括海洋。

地球上29%是陸地,71%是海洋.全球的陸地可以分為七大洲:亞洲,非洲,歐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和南極洲.
全球得海洋可以分為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全球生態再次提前進入紅色警戒狀態
發達國家過度使用地球資源是主因
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10月6日發布報告稱,全球從即日起開始進入生態紅色警戒狀態,即全球作為一個整體進入由過度消費引起的生態債務狀態,這意味著,在今年餘下的時間內,人類的生活都是在增加環境的負擔。 自從人類在上個世紀80年代第一次開始透支環境以來,每年的「生態債務日」都在悄悄提前,今年的「生態債務日」就比去年提前了3天。生態透支指的是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和耗用大於地球所能承擔的供應能力。
過度消費耗竭資源
現有的最新數據表明,過度使用地球資源的是最富裕的國家。舉例來說,如果全世界每個人都像美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5.3個地球才能保證資源供應;如果像法國和英國人那樣生活,人類需要3.1個地球。這一數字相對於西班牙的水平是3,德國是2.5、日本是2.4。
報告顯示,西方國家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基礎產品,如食品和能源的需求仍在不斷增加。盡管公眾提高了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但西方國家的生活方式給世界其他地區的土地、森林、河流、海洋和礦井施加的資源消耗負荷也在增加。由於西方國家對環境資源的恣意揮霍,加速欠下生態債務,剝奪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缺乏土地、食物和潔凈水源的人們滿足其需求的機會。同時,也導致地球生活供應機制處於危險境地。 研究表明,高質量的生活即使在非常低的消費水平下同樣容易實現,必須意識到追求高消費的生活方式將破壞全世界的福祉。報告呼籲,迫切需要在發達國家、世界其他地區和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統之間形成一種明智而積極的相互依存模式。
畸形貿易推波助瀾
報告指出,當全球變暖變得越來越不可逆轉,生態欠債越來越沉重的情況下,目前生態浪費型貿易還在占據統治地位。面對氣候變暖這樣的全球挑戰,顯而易見,如果英國的經濟要想在未來是可持續的,英國就必須改變目前與他國的貿易依存模式。
去年,英國從貿易夥伴處進口了1.4萬噸巧克力華夫餅干,同時出口了1.5萬噸。從義大利進口並出口到義大利的糖果都是600噸。英國和西班牙之間的啤酒進出口數量也基本相當。報告質疑到,為什麼我們要將20噸礦泉水出口到澳大利亞,然後再從那裡帶回21噸礦泉水呢? 報告說,20世紀關注短期效益和自身利益的政策,使我們失去了面對氣候變化和全球化的負面影響的機會。
賊喊捉賊轉嫁污染
報告揭示,為支撐其高消費的生活方式,西方國家在許多方面對其他地區的依賴度越來越高,特別是對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的依賴有了驚人的增長。 報告指出,發展中國家因為日益嚴重的污染而備受西方國家攻擊,但是人們似乎忽視了兩個重要的問題:首先,發展中國家的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只佔歐洲和美國的一小部分。其次,通過仔細觀察貿易流向,發展中國家排放量上升的很大部分應歸咎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產品的依賴。 此外,還有這樣一個事實,即那些看起來外表光鮮,更富裕的國家將很多重工業乾脆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西方國家的主要零售商們則以全世界最便宜的生產成本優勢掃盪全球,結果是人們每購買一項產品,便會有更多的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層。因此,發展中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反映的是西方國家的高消費水平。
相互合作確保依存
報告揭示了世界各國之間正在交織形成的更加緊密和復雜的國際經濟體系所帶來的積極和消極效果。為爭取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報告建議,西方政府必須從「全勝」的經濟競爭政策轉向合作,這是由世界的相互依存關系所要求的。 作為形成積極的全球相互依存關系的最起碼承諾,報告呼籲:英國政府應制定一個時間表,保證政策和資源朝向公平和人均佔有全球生態資源的方向;致力於扭轉英國對糧食自給程度的下降;承諾逐年消減溫室氣體排放,保證到2050年至少消減80%。通過採取降低需求、提高能效、使用可再生能源等重大措施來保證能源安全和獨立。 報告認為,相互依存的世界不同文化國家的共同富裕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西方國家必須清醒客觀地認識到,從「生態債務日」開始,西方國家必須依靠使用世界其他地區的資源才能生活。

地球可以看作由一系列的同心層組成。地球內部,有核、幔、殼結構。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氣圈,還有磁層,形成了圍繞固態地球的外套。磁層和大氣圈阻擋著來自空間的紫外線、X射線、高能粒子和眾多的流星對地面的直接轟擊。

地球表面十分之七以上為藍色的海洋所覆蓋,湖泊、江河只佔地球表面水域很少的部分。地球表面的液態水層,叫做水圈,從形成至今至少已有30億年。地球的表層由各種岩石和土壤組成,地面崎嶇不平,低窪部分被水淹沒成為海洋、湖泊;高出水面的陸地則有平原、高山。地球固體表面總垂直起伏約為20公里,它是珠穆朗瑪峰頂(據中國登山隊測定,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為8844.43米) 和最深的海洋深度(馬里亞納海溝深度約11公里)之間的高差,它超過大陸地殼平均厚度的一半。洋底象陸地一樣不平坦,也不平靜。洋底岩石年齡要比陸地年輕得多。陸地上大多數岩石的年齡小於二十幾億年。陸地上到處可以找到沉積岩,說明在遠古時期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地表雖有少量的環形山,但難以找到類似月球、火星和水星那樣多的環形山,這是因為地球表面受到外力(水和大氣)和內力(地震和火山)的作用,不斷風化、侵蝕和瓦解的結果。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地殼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地面的隆起和沉降,以垂直運動為主,水平運動是次要的。近十多年來,愈來愈多的科學家認為,地球上部不僅有垂直運動,而且還有更大的水平運動,海洋和大陸的相對位置在地質時期也是變化著的。1912年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假說。此後,有的地質學家認為,地球早先存在兩塊古大陸——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和北半球的勞亞古陸。但在很長時期里許多科學家拒絕承認大陸漂移假說,因為當時人們很難相信有這么大的力量把原先的大陸塊撕開,使各碎塊分別逐漸漂移到今天的位置。六十年代初,黑斯和迪茨提出了洋底擴張假說,認為全球大地構造是洋底不斷擴張的直接結果。正是由於洋底擴張假說和板塊運動理論的發展,又使大陸漂移學說重新受到重視。

地球最上層約幾十公里厚的一圈是強度很大的岩石圈,其下幾百公里厚的一層是軟流層,強度較小,在長期的應力作用下這一層的物質具有可塑性。岩石圈漂浮在軟流圈上。在地球內部能量(原始熱量和發射性熱)釋放時,地內溫度和密度的不均勻分布,引起地幔物質的對流運動。地幔對流物質沿著洋底的洋中脊的裂隙向兩側方向運動,不斷形成新的洋底。此外,老的洋底不斷向外擴張,當它們接近大陸邊緣時,在地幔對流向下拖曳力的作用下,插入大陸地殼下面,致使岩石圈發生一系列的構造運動。這種對流作用可使整個洋底在三億年左右更新一次。岩石圈被一些活動構造帶所割裂,分成幾個不連續的單元,稱為大陸板塊。勒比雄把全球岩石圈分成六大板塊:歐亞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澳洲板塊和南極板塊。海底的擴張導致大陸板塊發生運動。板塊的相互擠壓造成了巨大的山系,自阿爾卑斯山經過土耳其和高加索,最後到喜馬拉雅山的山系正是屬於這種情況;也有的地方,兩個板塊的岩石同時下沉,造成洋底的深淵,此外,板塊的運動還造成了火山和地震。關於板塊運動的理論,目前還在不斷發展之中,同時也存在許多有爭論的問題。

⑥ 美國英國怎麼注冊非盈利基金會

美國非盈利機構抄大致分為三大類:
1,公襲益慈善機構(Public Charity)
2,私有基金會(Private Foundation)

3,私有管理基金會(Private Operating Foundation)

公益慈善機構:主要直接或間接地從公眾或政府等各種途徑獲得大量的募集收入資助,
公眾支持范圍必須廣泛,不能僅限於幾個個人、家庭、或公司。

一般又劃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 公益慈善機構是教會、學校、醫院;

第二類 公益慈善機構主要的財政支持要來自政府的資助和公眾或其他公益慈善機構的捐贈。國稅局公共支持比例有詳細規定。

⑦ 中國經濟力量會成為第三集團么

不必對即將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的消息過度樂觀

會啊
關於中國崛起的佐證中,西方記者尤其對中國的統計數據感到痴迷。每逢國家統計局發布例行經濟數據之際,如果你有機會進入路透、彭博在華代表處,立刻就能夠感受到那裡的臨戰氣氛——它們必須搶在第一時間,以最快速度將數據發送到海外,而相互間競爭的勝負則以秒來計算。 7月19日,國家統計局關於中國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的新聞發布會就是這樣一個賽點。在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李曉超宣布上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06768億元,同比增長11.5%。但在接下來的記者提問時間里,李聽到了一個暗
藏「挑釁」的問題:中國是否會因此在年底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李曉超以一種實證主義的態度回復說,鑒於中國經濟增長率超過11%,而德國只有大約2.5%,因此「從目前看,與德國的距離會越來越近」。
事實上,同樣奉行實證主義的西方媒體可能並不真正期盼李的答案。早在新聞發布會前一周,他們便已得出類似預測。本質上,這是一道極簡單的算術題,自從2005年中國修正上調GDP從而一舉超越英法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後,中國排位上升已毫無懸念。超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加之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中國不僅勢必超過德國,趕上目前排名第二的日本(2006年中國GDP2.8萬億美元,日本為4.4萬
億美元)也只需數年。
如果對這類算術題樂此不疲,數據可能豐富到令人厭煩的地步: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測算,基於全球購買力平價進行調整,去年中國的總產值達10萬億美元,遠遠超過日本的4.2萬億美元和德國的2.6萬億,緊隨美國13萬億美元之後。 其實,所有的數字都在不遺餘力地對以下觀點進行重復論證:中國經濟在不到15年的時間里從世界第11位奔到第3位,從而成為世界上最為強勢的新興經濟體.

然而,在所有對事實真相的描述方法中,數字由於具有表面上的精確性而最易使人誤入歧途。對中國經濟的觀察同樣隱藏著類似的認識論陷阱:對某個量化指標的過分關注很有可能導致對經濟發展真正目標的偏離,將「超德」的可能性簡化為中國崛起之又一里程碑未免草率。
今天的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陷入對GDP的崇拜當中。作為一國范圍內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GDP自1980年代末取代具有計劃經濟色彩的工農業總產值而被廣泛使用後,現早已超越了對經濟總量進行描述的原始含義,而被視為經濟增長乃至社會進步的代名詞。將GDP指標超過德國解讀為經濟上超越德國,再進一步簡化為「超德」則是這一邏輯自然的延續。
如果再往前追溯,或許能發現GDP情結是數十年前的數字競賽意識在中國人心中的深遠回響。1950年代的「超英趕美」更被局限在一種具體的工業產品鋼鐵的年產量上。從這個意義上說,將趕超的目標放大,從對某種工業產品的絕對強調擴展到整個社會商品和服務的總值也證明了中國社會發展目標更趨豐富性的進步。
但是,這種進步仍有更大的空間。近一二十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反思單純的經濟指標對社會發展的指示作用。英國「新經濟學基金會」公布的一項報告指出,過去50年來,英國GDP增長迅速,但社會進步狀況卻日益減弱,特別是過去30年來,處於完全停滯狀態。
無情追求GDP增長成為半個世紀以來英國經濟政策的重要特點。經濟增長本身並不能帶來生活質量的改善,這個道理本是毋庸置疑,但多年來,即便是歷史上經歷過資本原始積累階段的英國社會都對此缺乏清醒認識。為了矯正這種長期認識帶來的不良後果 ,現在,該基金會提出按MDP ( Measure of Domestic Progress,國內進步尺度)的標准進行衡量:在傳統的GDP衡量尺度中融入社會與環境代價, 向人們提供一個展示可持續發展狀況的更為科學的指標。無論如何,MDP指標蘊含的對人類社會的合理想像符合人們的普遍期待,目前,發展中國家中的智利已開始採用「可持續發展指數」補充傳統的GDP指標。
實際上,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對傳統GDP指標的過渡迷戀會導致更為被動的局面。著名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其名著《全球分裂》中,用依附論的觀點解釋了第三世界國家為何會出現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結果。他特別強調了經濟增長(economic growth)和經濟發展(economic development)之間的本質區別,
他認為,沒有實現內生性增長而單純依附於發達國家的貿易體系,靠出口資源性產品來參與世界貿易,這樣的第三世界國家僅僅是實現了經濟增長,但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並未提高,由此產生的社會分裂、動盪最終會吞食一時經濟增長的成效。因此,無論對智利還是中國,甚或同樣被視為崛起力量的印度,擺脫GDP的數字化迷戀,是實現內生性增長、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良性循環必需的一步。
中國的確嘗試採用更全面的社會經濟發展指標。去年國家統計局首次編制綠色GDP指標,即在GDP中扣除環境資源成本和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服務費用,此舉曾受到輿論一致好評。但7月中旬,新任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表示,鑒於扣除環境退化成本實際操作困難,核算綠色GDP也非國際慣例,統計局將不再進行綠色GDP的公布。從提示政府和國民建立更全面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觀的意義上來說,這樣的倒退令人遺憾。
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對《環球企業家》表示,中國其實可用更具外延的綠色經濟取代綠色GDP核算。事實上,對環境代價的重視只是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方面,而社會發展中的其他更具人文性的指標,包括國民的幸福感應當是社會發展水平更有意義的衡量標准。
此次,德國媒體對中國GDP超越德國進行了廣泛的報道,但同時認為無需為此過分擔心,「因為國民經濟帶來的福利比經濟總量更重要」。並不廣為人知的是,中國歷史上曾經面對過高漲的GDP數字與社會現實間的巨大反差。19世紀鴉片戰爭時期,中國GDP佔全球的25%(2005年美國GDP佔全球29.4%),居世界首位,而擊敗滿清王朝的大英帝國在數十年後方才在GDP上超過中國。但正是在這一時段中,中國社會體驗到的不幸刻骨銘心。
不過,從樂觀的方面來看,GDP的確在最原初的意義上為社會進步奠定了基礎。它彷彿一個輕巧的支點,在杠桿另一端,中國正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悄然崛起。這個強有力的事實對整個國際社會提出了新問題:經合組織、G8集團這些以經濟實力為主要標準的機構仍沒有中國的投票席位。但根本上,真正的強勢國家絕不會單純依仗經濟指標的提升,在這點上,GDP引發的「空想」和社會現實之間的落差,將會迫使中國社會重新思考自己的社會進化局面。

⑧ 翻譯成中文

懷特的研究,將刊登在今年晚些時候,是發展的部分原因是對的英國媒體的反應生專活滿意屬度的迷戀。英國廣播公司最近的調查結論是,英國81%的人口寧願政府令他們更開心比富裕。
盡管它往往惡劣的天氣,英國排在第41比較滿意。 「有越來越多的使用,作為隨著財富的措施,國家指標的幸福措施的政治利益,」懷特說。
「我們想說明的主觀幸福感,提醒人們全球貧困的影響,如果他們要解決的一個問題需要原由是在世界其他地區最大的。」
以生產「快樂地圖」白挖深度。他分析了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央情報局,新經濟基金會各種來源的數據,和世界衛生組織。然後,他研究了世界各地8.0萬人接受調查的答復。

⑨ 英譯漢,高手請進!!!在線啊,急用!!!!!

四十年前,著名的英抄國樂隊披襲頭士唱道:"金錢買不來愛情."現在,英國的經濟學家認為金錢同樣買不來幸福.最近由倫敦的NEF統計出的快樂指數證明了這一說法.
這些數據是關於國家利用自己的資源的情況.具體是關於如何為人民提供健康長壽的幸福生活,並且對環境的消耗多少.這幾乎是一個常識:發達國家的人民生活更幸福,而欠發達國家則民不聊生.
但最後的結果令人驚訝:數據表明,在所謂的發達國家中,情況不容樂觀,例如美國就只排到了150名.
而另一方面,有些不為人所知的發展中國家則做得更好.一個太平洋的小國,萬那杜,名列第一.在參與調查的178個國家中,中國處於第37位.
對於各個國家等級的評定是基於以下的問題.人們對自己生活的看法如何,平均壽命是多少以及國家人均資源佔有量是多少,這就是生態水平.
NEF發現島國居民有更高的HPI值,美國和德國的人生活情況類似,但是,德國的生態消耗只佔美國的一半.
本人自己翻譯的,若有錯誤請指正,謝謝.

閱讀全文

與英國新經濟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