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美國大維德基金會博物館

美國大維德基金會博物館

發布時間:2021-02-01 11:15:38

㈠ 古代收藏家為什麼沒有發現元清花

誰說沒有元青花?

從「元無青花,此乃國史之定論也」到拍賣場上的瘋狂,不到百年時間內,元青花的地位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館展出。散落在各地的元代青花瓷由此有了這次空前的團聚,穿越了滄桑,73件元青花同訴14世紀的一段傳奇。

標准器的集中亮相

元青花真正納入人們視野與第一標准器的亮相有關。

1929年,英國學者霍布遜(R.Hobson)在大維德中國藝術基金會的藏品中發現一對從福建華僑吳賚熙手中購得的青花龍雲紋象耳瓶。北京文物研究所陶瓷專家黃秀純介紹,這對青花龍雲紋象耳瓶原本供奉在北京智化寺,不知為何流落國外。

這中間不得不提到的是旅英華裔古玩商吳賚熙。還是1929年,吳原本打算將這對青花雲龍象耳瓶送到琉璃廠的古董店出售。然而其中一隻瓶子頸部的題記卻讓所有的古玩商都不敢接手。原來,在這只瓶子的頸部,蕉葉紋空白處書有6行62字的青花楷書題記:「信州路玉山縣順誠鄉德教里荊唐社奉聖……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星源祖殿胡凈一元帥打供。」

文中的紀年款識「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就是1351年4月,是元順帝時期。而在清末的古玩商中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常識:「元無青花,此乃國史之定論也!」幾乎所有的古玩商都將這一瓶子定為贗品。

或許因無奈,或許因氣憤,吳齎熙將這對瓷瓶帶到英國,並賣給了一個叫大維德(PercivslDavid)的人。這才有了英國學者霍布遜的新發現。

作為英國一位著名的中國古代陶學家霍布遜,首先對瓶頸上所書「至正十一年」的年號產生了濃厚興趣。他的眼前一亮:由於它們的出現,一段中國陶瓷史將由我———一個外國人來改寫。霍布遜當即發表文章。

然而,霍布遜對元青花的發現基本是束之樓閣。以至於在上世紀30年代,英國收藏到一件精美的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貼花罐還被定為明代正德年產品(後來改為元代,現藏大維德基金會)。

20多年後,也就是1952年,美國學者弗瑞爾美術館館長約翰·波普(JohnPope)又以這件至正十一年銘青花瓷為標准器,對照伊朗亞塞拜然的阿爾德比勒寺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托普·卡普·撒萊宮殿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其他青花瓷器進行了深入的類比研究,確定了數十件原來劃歸為明代的青花瓷器為元代青花瓷,並提出了「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元青花才漸漸進入到學界的研究視野內。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的陶瓷專家黃秀純指出,不要說清末,即使是在上世紀60年代前,多數人還沒有元青花的概念,而學界也只是零星的討論,「60年代我剛開始學習瓷器鑒定,對於青花瓷一般的說法是認為明洪武、永樂階段。」

而如今,至正型和非至正型元青花瓷器幾乎成了元青花分類的一大標准。隨著研究的深入,作為第一標准器的至正十一年銘青花瓷也找到了更多的代表器型姐妹。首都博物館陶瓷專家王春城指出,此次展覽中,就是一次標准器的大亮相。

其中,出土於1964年河北省保定市永華南路元代窖藏的青花海水龍紋八棱帶蓋梅瓶就是一典型。這件八棱帶蓋梅瓶高達51.5厘米,形體巨大。

首博鎮館之寶率團

黃秀純早在上世紀70年代參與過元大都的考古發掘。經過8年的考古,發掘26處遺址,之中便有元青花瓷的出土,現都藏於首都博物館內。

為了這次展覽,首都博物館將家珍亮相,其中包括1970年出土於北京市西城區舊鼓樓大街豁口元代窖藏的元青花鳳尾扁壺等。

說起這些元青花的出土頗有一番故事。1970年初,黃秀純等考古研究人員正在單位學習,突然接到一鐵路工人的反映,稱舊鼓樓大街豁口發現了青花白地的瓷器,「一聽這話,於傑就特意跟我說,這事非常重要。」

於傑是考古界的前輩。黃秀純回憶,於傑一聽到這消息就非常激動。因為舊鼓樓大街豁口是明洪武時期的城牆所在,而元代的東西早就被埋入了地下,「那地底的東西肯定要早於明代。」

然而,在那個特殊年代,於傑等人被要求學習,只能允許在每周的二、四、六進行考古發掘工作。

於傑和黃秀純決定先趕到現場。問當時的工人,結果卻被告知那些瓷器都被砸碎了。黃秀純至今還記得於傑聽完此消息後,悲傷立馬溢於言表。於傑和黃秀純借了兩把鐵鍬,在允許的日子裡開始了挖掘,「挖掘後,我們將這些瓷片進行黏對,發現有十幾件元青花。」

這其中,就包括首都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青花鳳尾扁壺。

為了加以對照,此次展覽中特意展出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梨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蘆草溝出土的青花鳳尾扁壺。與首博藏的鳳尾扁壺不同的是,新疆的鳳尾為鋸齒紋,首博為卷草紋,被研究者認為是「一鸞一鳳」。

伊朗吹來異域風情

元青花已將外銷納入了制瓷工藝中,為了適應外銷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審美習慣,這些異域型元青花多為花口大碗、大盤等。此次從伊朗國家博物館借展的6件外銷異域青花瓷,就是典型的代表。伊朗是除中國之外保存青花瓷最多的國家。王春城指出,根據出版物來統計,伊朗共藏有40多件元青花。

現收藏於伊朗國家博物館的青花藍地白花雙鳳紋菱花口大盤,口徑46厘米,王春城解釋這么大的口徑是為了適應伊斯蘭地區的生活習慣而製作的。

附圖即元代青花海水龍紋八棱帶蓋梅瓶

㈡ 中國收藏基金會地址是哪裡

大維德基金會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大維德爵士( Sir Percival David)10年將所藏中國古代陶瓷捐贈給倫內敦大學,於1年正式成容立為大學博物館,就是現在的大維德中國藝術館(Percival David Foundation of Chinese Art)

㈢ 英國大維德基金會在中國有分支機構嗎

投資就會有風險。高風險里孕育著高收益。但投資基金的風險和投資期貨、股票專、外匯相屬比要小一些。不可能連本錢都虧進去的。因為基金是由專業人士投資理財,基金是公募基金。雖然投資會有風險,但風險就像是為我們做出(收益)這個美食的刀具,要想獲得收益就必須有工具,因為害怕風險而放棄機會,這和因為怕刀的鋒利而不敢使用刀一樣。如果沒有危險,也就得不到獲得高回報的機會。和刀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一樣,風險也給我們提供了獲得更多收益的機會,因而它是我們需要感謝的對象。風險由不得我們來選擇,這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在低利率時代,利率的增長速度已經追不上物價上漲的指數。難道錢存銀行就能抵禦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所帶來的系統風險嗎?證劵投資基金是目前面向廣大普通投資者較好的投資理財工具。特別是定投基金,它可有效攤低投資成本,長期定投,風險較小,收益較高。目前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明白把錢放在銀行里並不是保險箱,因為物價和通貨膨脹的的壓力,錢也會縮水的。股票型基金是高風險高收益。關鍵是你如何把風險降到最低,把收益提到最高。

㈣ 黃秀純是鑒寶專家嗎

他要是專家,那我提幾個人名,你看是不是賈文忠,李鑒宸,楊伯達,這些算不算泰斗,還有看陶瓷的耿寶昌

㈤ 元青花瓷漫談 閱讀

1,(1)畫面抄線條流暢,自然飄逸,氣勢襲恢宏(2)人物刻畫自然傳神,整體紋飾主次分明,混然一體(3)用料考究,其復合料色彩(4)器形沉穩端莊,古樸大氣。
2,為了突出發現元青花的來之不易。
3,據考證,由於元青花瓷為新的瓷種,畫料又需要從中東進口,製作成本高昂,在當時就非常名貴。除宮廷使用外,國內很少的使用,多用於出口創匯。
4,使用了做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強調了元青花胎質結構略顯粗松,白釉質地精細,色澤白中微微泛青的特點。
我也是今晚的作業,可能會有些錯誤,但是望採納啊么么噠。

㈥ 哥窯瓷器落款有官字的嗎

哥窯瓷器落款有官字的,下面介紹一下哥窯以及鑒別方法。哥窯瓷器以爐、瓶、洗、盤、碗等仿古式樣為主,其最顯著的特徵是大開片中套小裂紋,即所謂的「金絲鐵線」。哥窯瓷器的釉屬於無光釉,釉層極厚,有的地方厚到了與胎 的厚度相同的程度,使器物的外觀圓潤飽滿。哥窯瓷器的胎體多為紫黑色、鐵黑色或黃棕色,說明胎料中含有較多的鐵質和其他金屬雜質,因此也有「紫口鐵足」的特徵。作為一種變廢為奇的名貴瓷器,從明代開始出現了大量的仿哥窯瓷器,到了清代發展到了頂峰,其逼真程度往往令人難以分辨真假。
哥窯瓷器的鑒別方法
哥窯,是文獻中記載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是迄今未找到確切窯址的名窯。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一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國際拍賣市場上,近兩年每出現一件,一般成交價都在上百萬美元。現在古玩市場上出現的哥窯瓷器,95%以上都是現代仿品。目前,對哥窯瓷器的認識,主要從兩個方面獲得。一是古代文獻記載。據《國寶大觀》175頁程曉中「哥窯海棠式洗」說:「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哥窯記載,最早為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這里除柴窯迄今既不見器物,也未見窯址外,餘下便是赫赫有名的宋代五大名窯。稍晚有明人曹昭的《格古要論》:『舊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群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糙,色亦不好。』對哥窯記載最詳細的,要屬嘉慶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編》:『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根據這些記載,人們便把上海博物館、台灣故宮博物院、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等世界著名博物館以及一些收藏家收藏的青釉帶開片,有紫口或有鐵足的器物稱之為傳世哥窯。」二是清宮舊藏的流傳有序的哥窯瓷器。傳世哥窯的器型主要有八方杯、爐、洗、盤、碗、罐、瓶等;釉色主要有青黃色、月白、影青等色,以青黃色為多。胎體顏色分黑灰、淺灰、深灰、土黃等色,以黑灰色胎為多。哥窯瓷器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開片,它是由於瓷器冷卻時,胎釉收縮率不同而造成的一種缺陷,但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哥窯以優美的開片而聞名,有金絲鐵線之稱,其大開片中套小開片,大開片顏色發黑閃藍,稱鐵線,小開片顏色發金黃,稱金絲。從清宮舊藏的傳世哥窯瓷來看,不完全具備紫口鐵足的特徵。有的有紫口,無鐵足,有的有鐵足,無紫口。哥窯瓷器從元代末年到明清以至現代都有仿製,明清仿製哥窯瓷大多都有年款,也有沒年款的。明清仿哥窯瓷器與哥窯瓷器特徵相比,有很大的區別。

㈦ 汝窯在大陸除了故宮和上博,還有哪些博物館有收藏呢

汝窯傳世珍品目前主要收藏在故宮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英國大維德版基金會、維多利亞阿伯權特博物館、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館等博物館。

除此之外,南京博物館及天津博物館以及國內外一些私人手中也有零星收藏,總數為67件。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㈧ 古城秘境飛躍點怎麼飛

有可能是明清仿哥窯瓷器

哥窯,是文獻中記載的宋代五大名窯之一,是迄今未找到確切窯址的名窯。哥窯瓷器非常珍貴,據統計,全世界大約有一百餘件,遠少於元青花的存世數量。國際拍賣市場上,近兩年每出現一件,一般成交價都在上百萬美元。現在古玩市場上出現的哥窯瓷器,95%以上都是現代仿品。目前,對哥窯瓷器的認識,主要從兩個方面獲得。一是古代文獻記載。據《國寶大觀》175頁程曉中「哥窯海棠式洗」說:「現在我們所能見到的哥窯記載,最早為明宣德三年(1428年)的《宣德鼎彝譜》:『內庫所藏柴、汝、官、哥、鈞、定各窯器皿,款式典雅者,寫圖進呈……』這里除柴窯迄今既不見器物,也未見窯址外,餘下便是赫赫有名的宋代五大名窯。稍晚有明人曹昭的《格古要論》:『舊哥窯出,色青濃淡不一。亦有鐵足紫口,色好者類董窯,今亦少有。成群隊者,是元末新燒,土脈粗糙,色亦不好。』對哥窯記載最詳細的,要屬嘉慶四十五年刊刻的《七修類稿續編》:『哥窯與龍泉窯皆出處州龍泉縣,南宋時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窯,生一所陶者為哥窯,以兄故也,生二所陶者為龍泉,以地名也;其色皆青,濃淡不一;其足皆鐵色,亦濃淡不一,舊聞紫足,今少見焉。』根據這些記載,人們便把上海博物館、台灣故宮博物院、英國大維德基金會等世界著名博物館以及一些收藏家收藏的青釉帶開片,有紫口或有鐵足的器物稱之為傳世哥窯。」二是清宮舊藏的流傳有序的哥窯瓷器。傳世哥窯的器型主要有八方杯、爐、洗、盤、碗、罐、瓶等;釉色主要有青黃色、月白、影青等色,以青黃色為多。胎體顏色分黑灰、淺灰、深灰、土黃等色,以黑灰色胎為多。哥窯瓷器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開片,它是由於瓷器冷卻時,胎釉收縮率不同而造成的一種缺陷,但具有獨特的裝飾效果。哥窯以優美的開片而聞名,有金絲鐵線之稱,其大開片中套小開片,大開片顏色發黑閃藍,稱鐵線,小開片顏色發金黃,稱金絲。從清宮舊藏的傳世哥窯瓷來看,不完全具備紫口鐵足的特徵。有的有紫口,無鐵足,有的有鐵足,無紫口。哥窯瓷器從元代末年到明清以至現代都有仿製,明清仿製哥窯瓷大多都有年款,也有沒年款的。明清仿哥窯瓷器與哥窯瓷器特徵相比,有很大的區別。

㈨ 佳士得專家科普,怎麼看中國古代瓷器年款,

標明陶瓷器製作年代的一種款識,在古代陶瓷款識中佔有較大比例。景德鎮王掌櫃簡單總結認為,紀年款可分為3種:
一、年款,即以帝王年號為紀年的款識.又稱朝代款。如北宋「端拱二年」、明代「大明宣德年制」、清代「大清康熙年制」等。
二、干支款,指用60年周而復始的天干配地支來標明器物具體年代的款識。這種款識多附在帝王年號之後。如「大明宣德癸丑年造」、「萬曆丁丑年造」等;也有直接用干支紀年的,如弘冶時的「壬子年造」、康熙時的「又辛丑年制」等。
三、特殊年款,指只寫某朝而不寫具體年號的款識,如「大明年造」、「大清年制」等。歷代紀年款中,以元,明,清時期釉下青花書寫款所佔比重最大,另有刻劃款 ,模印款及釉上彩書寫款等。紀年款外多加邊飾、常見有雙線圓圈、雙裝方框、單線圓圈、單線方框等,也有無邊欄的。款字多書於器物外底中心、也有書於內底心、口沿下以及肩、腹、耳、柄、頸、足內沿等處的。字體以楷書最為多見,另有篆書、行草等。款字排列方式多為自上而下豎寫或自右向左橫排。紀年款以明、清兩代景德鎮官窯瓷器使用最多,但部分民窯器,尤其是景德鎮民窯器上也經常使用。民窯款字體多顯得粗率、不及官窯款字體規整。紀年款標明了器物製作的大致年代或具體年代,所以是古陶瓷年代鑒定中最重要的依據。
秦、漢紀年款
秦、漢陶瓷器尚無單獨落紀年款的習慣.但有些銘文中的紀年內容,同樣起到紀年款的作用。較重要的有以下幾件。山東鄒縣邾國故城遺址出土的一件秦代陶量(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上印有篆書秦詔文,文曰:「廿六年.皇帝盡並兼天下諸侯,黔首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綰,法度量則不一,歉疑之,皆明壹之。」所印詔文,四字一組豎寫,綴連成篇,外有邊框。從其書法風格上看,屬於秦代小篆,字體方正,筆道圓潤,章法和諧,布局合理。這段文字既是研究秦代統一全國度量衡和文字的重要佐證,也是研習秦篆書法可靠的典範。 廣東省博物館收藏一件漢新莽時的灰陶狗,腹一側陰刻篆書「天鳳六年何亞」銘,天鳳為新莽年號、六年相當於公元19年。1988年湖南湘陰青竹寺漢代窯址堆積層的下層出土了東漢順帝「漢安二年」(143年)紀年款的陶器殘片,款字是刻劃上的。另外,考古發掘工作中,常發現一種東漢時的鎮墓陶瓶,上有朱書鎮墓文,內容是為死者解除災禍的文告,文字開頭多記年、月、日。見有「永壽二年五月」(156年)、「熹平元年」(172年)、「初平四年十二月己卯」(193年)等。
三國紀年款
迄今所見三國時期陶瓷器上的紀年款,主要出現在越窯瓷器上。]955年.江蘇南京光華門外趙士崗吳墓出土的一件越窖青瓷虎子腹部刻劃「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十三字銘文。赤烏十四年即公元251年。此器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本世紀30年代後期,浙江紹興吳墓出土一件青瓷谷倉其正面堆塑龜馱碑,碑上刻劃「永安三年時,富且洋(樣),宜公卿,多子孫,壽命長,干意(億)萬歲未見英(殃)」。此器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30年代紹興還出土過一件「吳陶灶」,現已不知下落,灶壁刻有「永安四年十月九日...... 」等二十二字。1958年,江蘇南京清涼山三國吳墓出土一件青瓷熊燈,在燈的承盤底部刻劃「甘露元年五月造」七字銘文。甘露元年即公元265年。這幾件有確切記年的器物,大致反映了三國時期瓷器上紀年款的風貌,其特點是:釉下刻劃,字體較草率、落款位置不固定,文字內容不統一。
兩晉南北朝紀年款
此時陶瓷器上紀年款的風格與三國時相似,無大改變。1976午3月.江蘇吳縣楓橋獅子山西晉傅氏家族墓出土的兩件青瓷谷倉,在龜趺碑上分別刻有「元康二年潤(閏)月十九日超(造)會稽」、「元康出始寧,用此 ,宜子孫,作吏高,其樂無極」等字樣。元康(291—299年)是晉惠帝司馬衷的年號,元康二年即公元292年,但該年並不置閏,元康三年則閏二月。這件谷倉與「元康三年四月六日」銘文磚同出,可能也是元康三年物,碑銘紀年有誤。西晉時帶有紀年款的瓷器,還有浙江餘姚出土的青瓷谷倉,其龜趺碑上刻有「元康元年八月二日會稽上虞。」浙江平陽敖江出土的青瓷谷倉,其龜跌碑上刻有「元康四年九月九日口州會稽」。東晉、十六國時期陶器上的紀年款,見有60年代敦煌東晉墓出土陶罐腹部墨書的「昇平十三年潤(閏)月甲子朔廿一壬寅張弘妻汜心容盛五穀瓶」。昇平十三年為公元375年。南朝瓷器上見有「大宋癸丑」、「永初年制」等紀年款銘,「大宋癸丑」為公元473年,「永初年」為公元420—422年。
唐、五代紀年款
此期紀年款仍以刻劃為主,但已有模印和釉下彩書寫款。從日前l發現的資料看,唐代紀年款主要為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59年)的款銘,如「大中二年」、「大中三年八月」「大中四年歲次庚午八月丙午塑」、「大中玖年正月二十八日書記」、「大中拾年拾日叄造鼓價」等。其次為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款銘,如「元和三年二月卅日」、「元和三年十月十四日」、「元和五年」、元和十四年」等。另有武宗會昌年間〔841—847年)、文宗開成年間(836—840年)、昭宗光化年間(898—901年)的款銘。如「會昌七年」、「會昌七年趙家」、「開成三年」、「光化三年十月十一日」等。五代瓷器上的紀年款見有「貞明六年」(920年)、「天成四年五月五日也」(929年)等。從窯口看,唐、五代瓷器上的紀年款主要見於越窯和長沙窯瓷器。刻劃款者多為越窯,釉下彩寫款者多為長沙窯。款識字體多為草書,楷書少見,落款位置不固定。這一時期年款的內容較復雜,如長沙銅官窯遺址出土的一件『鼓價器」,其外壁釉下以褐彩書「大中拾年拾日叄造鼓價」。浙江嵊縣出土的—件盤口壺上刻有『元和拾肆年四月—日造此罌,價直壹干文」。浙江餘姚上林湖東嶴南山麓出土的一件盤口壺上刻有「維唐故大中四年歲次庚午八月丙五朔,胡珍妻朱氏四娘於此租地,自立墓在此,以恐後代無志,故記此罌。」這組文字表明,此盤口壺既是租地卷,又是墓誌銘。上海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越窯青瓷執壺,腹部刻劃的三行文字為:「會昌七年改為大中元年三月十四日清明故記此耳。」這件器物的款識記錄了當時年號的更換。湖南石渚五代長沙窯遺址出土一件瓷枕,上刻「開平三年六月廿十八日開造,夏月二女使用」。唐、五代時期的越窯瓷器中有一種罐形墓誌,內容主要為紀年、人名、事跡等,紀年有「長慶三年」(823年)、「咸通七年」(866年)、「光啟三年」(887年)、「光化三年」(900年)、「龍德二年」(922年)等。
宋代紀年款
宋代瓷器上的紀年大多為北宋年號,只有少數為南宋年號,主要見於越窯、龍泉窯、定窯、耀州窯、磁州窯等瓷器上,既有刻劃、模印款,又有墨書、彩書款。磁州窯系瓷器上的紀年款多為釉下彩書。越窯、龍泉窯瓷器上的紀年款多為刻劃。目前已發現北宋瓷器上的紀年款有「大觀」、「大觀元年制」、「大中祥符五年」、「慶歷五(年); 七作,其年乙酉歲」、「治平三年丙午歲次九月一日題,匠人周明」、「太平戊寅」(即太平興國三年)、「元封內用」、「元豐年」、「元佑年制」、「元佑四年」、「元佑七年三月口日莫」、「嘉佑口口月二十二日」、「元符三年仲秋佳制」、「元符三年七月二十三日史五」、「至和貳年記 (碗)徐蔣大歌」、「明道元年」『政和」、「政和三年」、「政和六年」、「咸平年造」、「咸平元年十—月三日張家記」、「咸平元年七月廿日記」、「紹聖四年四月十六日鍾博士謹記」、「紹聖五年」、「崇寧二年新婿」、「淳化二年」、「雍熙一年七月」、「熙寧四年」、『端拱元年」,等等。南宋紀年款見有「嘉定四年月」、「紹興永和舒家造」、「紹興三年」、「紹興五年」、「淳熙年制」等。總之,宋代瓷器上的紀年款,比以前各代數量明顯增多,持別是內容單純的年款明顯增多,五花八門的大段文字則明顯減少。浙江餘姚出土青瓷碗上的「淳化二年」款、越窯青瓷上的「太平戊寅」款等四字年款,與後代的同類款識已無大的區別。有的雖然在一器之上同時書有紀年、吉言、匠人姓氏等,但都分開刻劃或書寫,如英國收藏的一件剔花珍珠地瓷枕,枕面刻「家國永安」,右側書「趙家枕永記」,左側書「熙寧四年」。內容較復雜的紀年款如現藏召肅省博物館的一件瓷枕,枕面右上側題:「明道元年巧月造。青山道人醉筆於沙陽。」再如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南宋人物紋瓷枕,枕面左側刻:「紹興五年, 為亂事紛紛。白陽山人作。」另據《景德鎮陶錄》記載,北宋景德年間,真宗命景德鎮燒造進御器,底書「景德年制」四字,但尚未見實物。至於首都博物館收藏的刻有「隆興紀元春二月張沖珍玩」款的三彩人物紋枕,被認為是民國時期的偽作。
遼代紀年款
遼代陶瓷器的紀年款,主要見於契丹族獨有的器物雞腿瓶上,均為赤峰缸瓦窯的產品。其紀年款有「軋二年田」、「軋三艾廿一」等。這里的「軋」和「艾」都是契丹文,分別為漢文的「乾統」和「月」。乾統為遼帝耶律延禧的第一個年號,乾統二年即公元l102年。另外,北京龍泉務窯遼代遺址曾出土遼三彩貼花殘器,器內底刻劃「壽昌五」字樣。殘缺的一個字似應為「年」,壽昌五年即公元1099年。
金代紀年款
金代陶瓷紀年款以墨書款較為多見,另有釉下彩書寫款和刻劃款。落款的位置多在器物的外底、足部,也有落於腹部和內底的。如「時皇統元年三月二十二日造」,此為金代蕭窯瓷瓶紀年款,橫刻於瓶足上,瓶腹刻「白土鎮窯戶窯戶趙順謹施到慈氏菩薩花瓶壹對,供養本鎮南寺」。上海博物館收藏的白地黑花鳥紋虎形枕的底部有墨書「大定二年六月六; 日口家造」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定窯白釉剔花蓮花紋枕的底部有墨書「金大定八年正月初四日康軍使宅置到」款。1984年陝西銅川耀州窯遺址出土的盞范上有「大定十年」款。1983年陝西黃陵縣古墓出土金代瓷枕的底部有墨書「大定十六年五月」款。
1978年秋河北曲陽北鎮村出土的定窯夔龍紋盤印模內壁刻有「甲辰正月望日造」干支款;同時出土的定窯菊花紋碗印模的內壁刻有「甲辰蕤賓十四日」款。「蕤賓」為五月。山西出土的白釉砂圈瓷碗的砂圈上有墨書「明昌三年十二月四日買了一十個」款。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霍縣窯盤的外壁露胎處有墨書「明昌四年柒月初四日三李置到」款。秦庭域收藏的金代白地黑花詩文枕,枕面題七言律詩一首,其中有一句為「泰和三年調玉燭」。1988年12月山東成武寶峰鄉定西村出土的金代白瓷碗的外壁近足無釉處墨書「泰和三年十二口買二隻」款。1978年秋河北曲陽北鎮村出土定窯四季花紋碗模的內壁環刻「泰和丙寅辛丑二十四日畫」款。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的白地黑花罐腹部釉下有以黑彩書寫的「佛光普渡大安二年張泰造」款。1959年陝西銅川黃堡鎮窯址出土刻有「大安二年」款的青瓷殘片。另見金代磁州窯瓷枕上落有「正隆元年制」款,金代磁川窯三彩花卉盆外底墨書「正大七年十二月二十七制」款。金代瓷器上還有—種只書年號,不書具體年代的款識,見於紅綠彩瓷器的有「泰和」、「正大「等;見於耀州窯青瓷殘片上的有「貞元」。
元代紀年款
主要見於磁州窯、景德鎮窯、龍泉窯、鈞窯、耀州窯、定窯資器上。既有彩書、墨書款,又有刻劃款。常落款於外底、頸、肩、腹部等處,位置不固定。如廣東遂溪窯出土碗模外壁刻有「大德六年」款。元紫金釉貼花牡丹紋三足爐外底刻有「大德七年制」款。元鈞窯天藍釉紫紅斑盤上落有「大德八年」款。元定窯刻劃花魚紋盤外底刻「至元八年制公用」款,前五字直書,後二字橫書。元代白釉瓶上落有「大元國至元十九年九月十四日記耳」款。陝西銅川立地坡古窯址出土的殘瓷片上刻有「至元二十九年六月十四日」款。山西琉璃龍蓮花香爐上刻有「至大元年午汾陽琉璃寺詔伍塘城造」款。湖南衡東麻園窯址出土擂棒殘器上刻有「延佑四年」款。元代磁州窯白瓷枕的外底有墨書「至治二年前五月十五造磁齊居(君)仁」款。元龍泉窯青瓷大花瓶上刻有「泰定四年丁卯歲仲伙吉日謹題」款。1979年江西豐城縣徵集的出土於景德鎮的青花釉里紅樓閣式瓷倉上有青花料楷書「後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款;同時徵集的出土於景德鎮的青花釉里紅塔式蓋罐頸部有一周青花楷書款為「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收藏於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的元青花雲龍紋象耳瓶頸部有青花料楷書「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謹記」款。元磁州窯白釉褐花罐外壁釉下有褐彩書寫的「至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款。另外,元代瓷器上還有一種不書年號的干支紀年款,例如內蒙古呼和浩特出土的鈞窯雙耳獸足爐上落有「乙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爐一個」款。
明代紀年款
主要見於景德鎮官、民窯瓷器上。官窯瓷器上冠以帝王年號款始自永樂朝,後成定製。但永樂官窯年號款只見四字款,官窯瓷器上落六字雙行或三行楷書年號款並圍以雙重圓圓這一最常見的體式,則始自宣德朝;常見的六字雙行圍以雙重方框的體式,始自成化朝。還有—種常見的環書於高足杯、碗足內沿的六字或四字年號款的體式,也始自成化朝。明代官窯瓷器紀年款以朝代款(又稱年號款、年款)為主,民窯瓷器紀年款則以干支款較為多見。明代紀年款多以青花料書寫,兼用暗刻、模印、釉上彩和白泥料書寫。落款位置以器物外底最為多見。也有在器內底、近口沿、頸、肩、腹、流、柄等處的。官窯年款字體除永樂、宣德、弘治、萬曆朝有篆書體外,其他朝未見。款字排列方式,以六字雙行和四字雙行最為多見,六字三行、一排橫書、一行直書、六字環形、四字錢文排列等極少見。官窯年款多由宮廷出樣、御窯廠有專人負責照樣書寫,字體嚴謹規整。民窯紀年款則大抵隨意書寫,字體多草率不規。據有關專家考證,明代景德鎮官窯瓷器的生產始自洪武二年()369年)。止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此期間官窯瓷器上的紀年款以宣德、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曆較多見,其他朝則少見。有人根據明代各朝官窯瓷器上年款的特點,將明代官窯瓷器年款總結為五句口訣,即「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這與實際情況基本符合。
清代紀年款
清代景德鎮官、民窯瓷器上的紀年類款,從款識內容看,主要分為朝代款(又稱年款)和干支款兩大類。年款多用於官窯器上,干支款多見於民窯器上。官窯年款以楷書或篆書的「大清某某年制」、「某某年制」、」某某御制」最為多見,如「大清康熙年制」、「雍正年制」、「康熙御制」等。款字多落於器物外底,個別的落於近口沿、足內沿等處。六字楷書年款多作雙行排列,個別為三行排列或一排橫列,款外圍以雙重圓圈、雙重方框,也有無邊欄的。六字篆書年款絕大多數作三行排列,少數作一排橫列,極個別的為雙行排列,款外多無邊欄,個別的圍以雙重圓圈或雙重方框。四字楷書或篆書年款多作雙行排列,外圍雙重圓圈、雙重方框,也有無邊欄的,個別的四字篆書年款作上下右左錢文排列。清代紀年款可分成釉下青花款和釉上琺琅彩款、礬紅彩款、金彩款以及刻、印款3大類,其中青花款在所有紀年款中佔主導地位,琺琅彩款則集中出現於康、雍、乾三朝,隨著琺琅彩瓷器的消失而不復存在,代之而起的是礬紅彩款。刻劃和模印款則用於顏色釉瓷器上,如白釉、廠官釉、仿鈞釉、爐鈞釉等。從字體上看,整個清代紀年款不外乎楷、篆、隸幾種,其中楷書居於主導地位,自始至終都在使用.篆書款出現於康熙晚期,當時只用於供祝壽用的金釉藍團壽字和五彩三多紋器上。雍正時篆書款增多,許多仿製名窯的品種上均喜用篆書款。乾隆時楷書、篆書款平分秋色。嘉慶及其以後各朝,篆書款數量漸減,基本以楷書為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謝謝

㈩ 代表了當時宋朝審美的六件瓷器,到底美到什麼程度

宋代是個商品經濟發達,社會繁榮的朝代,在制瓷業上,也出現了五大名窯,宋朝瓷器美到什麼程度,這六件瓷器形狀規整,釉色完美,色彩自然,沒有很多花紋的,一眼看過去比較普通,但是越看越驚艷,圓潤的配色和款式,登峰造極。下面用圖片說明吧

1、汝窯天青釉弦紋樽 :高12.9厘米,口徑18厘米,底徑17.8厘米。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瓷樽始於宋,汝窯、定窯、龍泉窯均有燒造,為陳設用品。

閱讀全文

與美國大維德基金會博物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