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諾貝爾獎的評選標准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學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
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
評選過程
其評選過程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毛遂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每年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及王後出席並授獎。
諾貝爾獎沒有數學獎,流傳最廣的傳說是因為他的情人和一個數學家在一起了。不過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上諾貝爾認為應該把獎授予在實際應用上能造福於人類的傑出人物,而不是數學這種比較抽象的事理。
193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和1961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都曾頒發給已去世的人。1974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規定,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授予已去世的人。
與許多電影獎項及文學大獎不同,諾貝爾獎遵循的原則是,除了公布最終獲獎者外,候選人的名單都不對外公開,並設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對於每年可能出現的各種傳說,說某人獲得提名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其真實性必須在50年後才能得到驗證。
(1)基金會評比擴展閱讀: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 在世界范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頒獎的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個人和24個團體。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
2018年8月30日,瑞典文學院因丑聞宣布今年停頒諾貝爾文學獎,瑞典文化界人士等為表示抗議,新設了僅限今年頒布的文學獎。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成為4名最終候選人之一。
『貳』 諾貝爾委員會的評選過程
評選獲獎人的工作是在頒獎的上一年的初秋開始的,先由發獎單位給那些有能力按照諾貝爾獎章程提出候選人的機構發出請柬。評選的基礎是專業能力和國際名望;自己提名者無入選資格。候選人的提名必須在決定獎項那一年的2月1日前以書面通知有關的委員會。
從每年2月1日起,6個諾貝爾獎評定委員會--每個委員會負責一個獎項--根據提名開始評選工作。必要時委員會可邀請任何國家的有關專家參與評選,在9-10月初這段時間內,委員會將推薦書提交有關頒獎機構;只是在少有的情況下,才把問題擱置起來,頒獎單位必須在11月15日以前作出最後決定。委員會的推薦,通常是要遵循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個階段的評議和表決都是秘密進行的。獎只發給個人,但和平獎例外,也可以授予機構。候選人只能在生前被提名,但正式評出的獎,卻可在死後授予,如D-哈馬舍爾德的1961年和平獎和E-A-卡爾弗爾特的1931年文學獎。獎一經評定,即不能因有反對意見而予以推翻。對於某一候選人的官方支持,無論是外交上的或政治上的,均與評獎無關,因為該頒獎機構是與國家無關的。
一筆獎金,或者完全發給一個人,或者最多在兩種成果之間平分,或者由兩個或更多人(實際上從未多於三人)聯合分享,有時一筆獎金要保留到下一年度頒發;如果下一年仍不頒發獎金,則退回基金會,當出現獎金既不頒發,也不保留的情況時,也要退回基金會。
這樣,在同一學術領域內,一年中能有兩筆獎金,即上年留下來的獎金和本年的獎金。如果在規定日期以前獲獎者拒受或未能領取獎金時,則獎金退回基金會。曾有過拒受獎金及政府禁止本國人領取諾貝爾獎的情況,然而獲獎人仍被列入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中,註明「拒受獎金」字樣,不接受獎的動機可能互不相同,但真正的理由大都是外界的壓力;例如,希特勒於1937年頒布的法令,禁止德國人領取諾貝爾獎,因為他認為1935年頒發給C-奧西埃茨基的和平獎是一種侮辱。不論何種原因過期不領,己拒受者在說明其情況並提出申請時,可領取諾貝爾金質獎章和獎狀,但不能領取獎金,該獎金己退回基金會。
如果沒有人能符合諾貝爾遺囑中所要求的那些條件或世界局勢有礙於收集評選資料時(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則將獎保留或停止頒獎。
該獎對所有的人開放,不論其國籍、種族、宗教信仰或意識形態如何。同一獲獎者可以多次獲獎而不受限制。
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以及經濟學的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而和平獎的頒獎儀式則在奧斯陸舉行,時間為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獲獎者通常親自去受獎。
『叄』 諾貝爾獎是如何評選的
諾貝爾獎評選過程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的影響,評選的唯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遵照諾貝爾遺囑,物理獎和化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生理或醫學獎由瑞典皇家卡羅林醫學院評定,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評定,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出。經濟獎委託瑞典皇家科學院評定。每個授獎單位設有一個由5人組成的諾貝爾委員會負責評選工作,該委員會三年一屆。其評選過程為: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項諾貝爾獎推薦的候選人。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 2000人。 ——具有推薦候選人資格的有:先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諾貝爾獎評委會委員、特別指定的大學教授、諾貝爾獎評委會特邀教授、作家協會主席(文學獎)、國際性會議和組織(和平獎)。 ——不得毛遂自薦。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干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 ——2月1日起,各項諾貝爾獎評委會對推薦的候選人進行篩選、審定,工作情況嚴加保密。 ——10月中旬,公布各項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 ——12月10日是諾貝爾逝世紀念日,這天在斯德哥爾摩和奧斯陸分別隆重舉行諾貝爾獎頒發儀式,瑞典國王出席並授獎。 評選獲獎人的工作是在頒獎的上一年的初秋開始的,先由發獎單位給那些有能力按照諾貝爾獎章程提出候選人的機構發出請柬。評選的基礎是專業能力和國際名望;自己提名者無入選資格。候選人的提名必須在決定獎項那一年的 2月1日前以書面通知有關的委員會。 從每年2月1日起,6個諾貝爾獎評定委員會--每個委員會負責一個獎項--根據提名開始評選工作。必要時委員會可邀請任何國家的有關專家參與評選,在9-10月初這段時間內,委員會將推薦書提交有關頒獎機構;只是在少有的情況下,才把問題擱置起來,頒獎單位必須在11月15日以前作出最後決定。委員會的推薦,通常是要遵循的。但不是一成不變的。各個階段的評議和表決都是秘密進行的。獎只發給個人,但和平獎例外,也可以授予機構。候選人只能在生前被提名,但正式評出的獎,卻可在死後授予,如D-哈馬舍爾德的1961年和平獎和E-A- 卡爾弗爾特的1931年文學獎。獎一經評定,即不能因有反對意見而予以推翻。對於某一候選人的官方支持,無論是外交上的或政治上的,均與評獎無關,因為該頒獎機構是與國家無關的。 一筆獎金,或者完全發給一個人,或者最多在兩種成果之間平分,或者由兩個或更多人(實際上從未多於三人)聯合分享,有時一筆獎金要保留到下一年度頒發;如果下一年仍不頒發獎金,則退回基金會,當出現獎金既不頒發,也不保留的情況時,也要退回基金會。這樣,在同一學術領域內,一年中能有兩筆獎金,即上年留下來的獎金和本年的獎金。如果在規定日期以前獲獎者拒受或未能領取獎金時,則獎金退回基金會。曾有過拒受獎金及政府禁止本國人領取諾貝爾獎的情況,然而獲獎人仍被列入諾貝爾獎獲得者名單中,註明「拒受獎金」字樣,不接受獎的動機可能互不相同,但真正的理由大都是外界的壓力;例如,希特勒於1937年頒布的法令,禁止德國人領取諾貝爾獎,因為他認為1935年頒發給C-奧西埃茨基的和平獎是一種侮辱。不論何種原因過期不領,己拒受者在說明其情況並提出申請時,可領取諾貝爾金質獎章和獎狀,但不能領取獎金,該獎金己退回基金會。 如果沒有人能符合諾貝爾遺囑中所要求的那些條件或世界局勢有礙於收集評選資料時(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則將獎保留或停止頒獎。該獎對所有的人開放,不論其國籍、種族、宗教信仰或意識形態如何。同一獲獎者可以多次獲獎而不受限制。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以及經濟學的頒獎儀式在斯德哥爾摩舉行,而和平獎的頒獎儀式則在奧斯陸舉行,時間為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獲獎者通常親自去受獎。
『肆』 請問新評選的全國十大公益之星是哪幾位,都是一些什麼行業的
你說的應該是第三屆,有10名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和2名集體獎獲得者。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分別是:
張穎:女,38歲,安徽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會會長。被幾百個孩子喚作媽媽,使近500名兒童直接受益,救助艾滋孤兒的民間團體創辦者和實踐者。
郭台銘:男,57歲,台灣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20年來情系祖國,關注家鄉發展,累計為大陸公益事業捐款7.3億元的台灣富商。
高翔: 男,44歲,哈爾濱聖泰制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每賺10元錢,就拿出一元錢回報社會,向社會公益事業的捐款達4000萬元,占資產總額的10%。
陳愛蓮: 舞蹈家,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校長。在功成名就之時沒有陶醉於掌聲和鮮花,而是將講台作為自己的第二舞台勤耕不已,為社會公益事業演出已達數百場,資助貧困孩子的費用百萬元。
常夢:女,52歲,北京市通州區關愛中心主任。為65位絕望的單親媽媽提供援助和關愛,一手主持通州關愛中心,開辦助殘中心網站,被外國媒體稱贊為中國原汁原味的人文工程。
孫儷:女,北京海潤千易文化公司演員。出資40萬建立兩所希望小學,無償擔任天使陽光行動等多項公益活動的愛心天使和永久義工,是熒屏和現實中和諧發展的一道靚麗縮影。
馬福建:男,48歲,浙江省德清縣武康鎮農民。多年來一直踐行著自己心中的孝道,先後收養照顧500多位老人,被贊譽為江南大孝子。
宋克明:男,43歲,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呂樓村農民。自費建起黃河生態民間監護站,自稱是業余的義務環保人士,卻獲得了中國環保個人獎項最高獎--地球獎。
佟麗華:男,36歲,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為20000多人次無償提供法律咨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00多件,是名符其實的弱勢群體維權的代言人。
劉正琛:男,28歲,北京大學陽光志願者協會理事長,中國第一民間骨髓庫——陽光骨髓庫創辦人。被斷定只有5年壽命的白血病患者,創辦了中國規模最大的民間骨髓庫,幫助50餘位患者找到了匹配的骨髓。
『伍』 在諾貝爾獎評選中,被評選者有沒有什麼限制
在正常情況中,諾貝爾獎評選中,被評選者一般是沒有任何限制的,單如果有作姦犯科者肯定是不可以的。
根據諾貝爾遺囑,在評選的整個過程中,獲獎人不受任何國籍、民族、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的影響,評選的第一標準是成就的大小。
諾貝爾獎的獎金總是以瑞典的貨幣瑞典克朗頒發,每年的獎金金額視諾貝爾基金的投資收益而定。
1901年第一次頒獎的時候,每單項的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當時相當於瑞典一個教授工作20年的薪金。
2017年9月25日,瑞典的諾貝爾基金會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獎各獎項的獎金提高1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82萬元),向獲獎者給予900萬克朗(約合人民幣740萬元)。諾貝爾獎的獎金通過管理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產來獲得,基金會以財務問題為由,2012年從此前的1千萬克朗減少至800萬克朗。針對此次提高獎金,諾貝爾基金會解釋稱是因為財務狀況得到了改善。
『陸』 諾貝爾獎的評選標準是什麼的
評獎基準:諾貝爾遺囑和諾貝爾基金會章程
諾貝爾獎的評選並非基於任何公認或眾所周知的原則或標准,而只是基於諾貝爾
個人生前的願望和設想,其法律基準就是他於一八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簽署的
最後遺囑。諾貝爾遺囑與獎金有關的部份摘要如下:
「我其餘的全部可變賣財產應按如下方式處置:資本──由我的執行人投資於安
全可靠之證券──應成為一個基金,其盈利應以獎金形式每年分發給那些在過去
一年中使人類受惠最大之人士。所說的盈利應均分為五份,分配如下:一份應授
予在物理學領域里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之人士;一份應授予作出最重要化學發
現或改進之人士;一份應授予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里作出最重要發現之人士;一
份應授予在文學領域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傑出作品之人士;一份應授予為
各民族間的兄弟情義、為取消和削減常備軍、為召開和促成和平會議做了最多或
最佳工作之人士。物理學獎和化學獎應由瑞典科學院頒發;生理學或醫學獎應由
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學院頒發;文學獎應由斯德哥爾摩的學院頒發;和平衛
士獎應由挪威國會選出的一個五人委員會頒發。我的明確願望是:評獎不考慮候
選人之國籍,不論是否斯堪的納維亞人,最夠格者獲獎。」
這部份遺囑比較粗略,措辭也不那麼嚴密,執行起來有許多實際困難。因此,
《諾貝爾基金會章程》對遺囑的相關部份進行了必要的闡釋,補充了技術性的條
款。章程於一九零零年六月二十九日由瑞典國王批准,此後根據執行情況進行了
多次修改。章程確認了遺囑中的四個頒獎機構,認定「斯德哥爾摩的學院」就是
指「瑞典學院」(Svenska Akademien,英譯為Swedish Academy)。各頒獎機
構分別制定有關專項細則,各自負責專項諾貝爾獎的評選和頒布,設立專項「諾
貝爾(評獎)委員會」負責初選工作(挪威諾貝爾委員會不另設初選機構),並
選出委託人組成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會。由於許多重大成果並非在一年內就可以
確認,遺囑中規定的「過去一年中」的時間限制條件被適當放寬,在章程中被闡
釋為「最近的成就」或「最近才顯示出重大意義的老成果」,但死者的生前成果
不予考慮。對於文學獎,章程把「文學」定義為「不僅是純文學」(詩歌、小說、
劇本),「而且是因其形式和風格而具有文學價值的其它文字作品」。
B.評獎機構:瑞典文學院及其諾貝爾委員會
一七八六年四月五日,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仿照法蘭西學院的模式,在首都斯
德哥爾摩設立了「瑞典學院」。「瑞典學院」的正名既未掛「皇家」的頭銜,也
無「文學」的限定,比「瑞典皇家(科)學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只少「皇家」(Royal)一詞,因此經常被人混為一談,以為文學獎和科學獎是一
個機構頒發的。「瑞典文學院」是約定俗成的漢譯,其基本任務其實並不限於文
學,最初的重點甚至不在文學而在語言,主要是為了瑞典語言的「純潔、活力和
庄嚴」。瑞典文學院限定由十八名終身院士組成(堪稱「十八羅漢」),最初都
是古斯塔夫三世直接聘任的,沒有一位女性。院士各坐一把有編號的交椅,終生
固定不變。去世院士的缺額由其他院士提名,秘密投票補選,然後經國王批准聘
任,公布於眾。由於以往的重點是語言,因此傳統上的院士多為語言學家和歷史
學家,文學家和作家只是少數,這種情況只到近些年來才有根本改變。根瑞典學
院章程,院士中始終有一名法律界權威。一八九六年,瑞典文學院接受了頒發諾
貝爾文學獎的任務,其功能才逐漸向文學方面傾斜,越來越多的文學家和作家被
補選為院士,近年來終於超過半數,作為「文學院」終算名至實歸。
『柒』 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原則有哪些
諾貝爾和平獎的評選原則:
1、諾貝爾和平獎評選工作由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負責,其5名成員均由挪威議會選出。
2、上年的9月,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准備接受提名。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規章,如下人選提名有效:由國民大會(議會)和中央政府成員;國際法庭成員;大學校長;社會科學、歷史、哲學、法學和神學等領域的教授;和平研究所和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長;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諾貝爾和平獎獲得組織的董事會成員;現任和卸任的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成員(他們的提名可以在2月1日之後,但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之前或當天)以及挪威諾貝爾學院的常任顧問等。
3、該年的2月1日,提名的截止日期。委員會根據提名(郵戳日期必須不得遲於該年的2月1日)進行評估。郵戳日期若遲於截止日期,則提名納入下一年的討論。該委員會已經收到了近200個不同的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人選。而提名信的數量要高得多,因為很多提名的是同一個候選人。
4、該年的2月3月,短名單。委員會進行候選人評估工作和准備一個簡短的清單。3月8月,顧問審查。 該年的10月,選擇諾貝爾獎獲得者。10月初,諾貝爾委員會通過多數票選出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最終決定不得上訴,得主姓名隨後宣布。
5、該年的12月10日,頒發諾貝爾獎。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將在挪威的奧斯陸市政廳舉行,獲獎者將獲得證書、金質獎章和獎金支票。金質獎章正面是諾貝爾的頭像,背面刻有銘文,意為「為了人類的和平與情誼」。獎金1000萬瑞典克朗(1美元約合7瑞典克朗)。
『捌』 「五個一百」評選活動怎麼樣了
近日,由國家網信辦指導,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主辦,人民網、央視網、中國新聞網、中國青年網、環球網五家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承辦,部分主要商業網站參與協辦的2016年度「五個一百」網路正能量精品評選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活動得到了廣大網友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
『玖』 諾貝爾基金會是怎樣評選獲獎者的
先由發獎單位給那些有能力按諾貝爾獎金章程提出9選人的研究單位發出請柬,以專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為例,屬發出約650封信,分別寄給以下人員:瑞典皇家科學院成員、物理和化學獎的諾貝爾委員會成員、前物理獎和化學獎獲得者、瑞典8所大學以及科學院選出的40~50個大學和研究所的物理學或化學教授,以及外國的研究院和大型研究所的其他科學家,由他們提出9選人。評選的基礎是3業能力和國際名望。諾貝爾獎金不接受自1推薦。9選人的提名必須在授獎年的2月1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有關的委員會。從2月1日起,6個諾貝爾獎金評定委員會根據提名開始評選工作。在9月到10月初這段時間里,委員會將推薦書提交有關授獎機構。授獎單位在11月15日以前作出最後決定。各個階段的評議和表決均秘密進行。獎金只發給個人,但和平獎可以發給機構。獎金一經評定,即不因有反對意見而被推翻。獎金頒發機構與國家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