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洛克菲勒基金會裡面,哪一門學科的科學家有特殊的地位
醫學
老洛克菲勒本人相信健康為人類福利之本,發展醫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弗雷德里克·蓋茨更是一個醫學迷,所以洛克菲勒早期幾乎全部工作都在這方面,在教育方面的特色也是發展和改善醫學教育。在基金會成立之前,洛克菲勒已經有一個衛生委員會,進行鉤蟲病防治工作。1913年注冊之後第一個重要行動就是在基金會之下建立國際衛生部,把這一委員會合並進來。顧名思義,從一開始,洛克菲勒的意圖就是把此項工作國際化。第一項任務就是把它發起的防治鉤蟲病和公共衛生的工作向全世界推廣。1917年,洛克菲勒任董事長,會長為文森特。在他任期的十年內基金會的工作有很大成績,其中國際衛生部是最大的重點。防治鉤蟲病的工作遍及六大洲62個國家,以後又發展到瘧疾、傷寒的防治,取得相當大的成績。與此同時,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建立常設公共衛生機構,從事更加廣泛的公共衛生工作。相應地,又在美國和世界各國培訓公共衛生醫務人員。另一項工作是提高醫學水平。卡耐基基金會資助了一項旨在改進美國醫學教育的調查,產生了有名的弗萊克斯納報告,與歐洲先進國家相比較,全面指出美國的弱點。一戰結束後,洛克菲勒基金會在這項報告的基礎上與先此成立的「教育總會」合作,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展開改進醫學教學和建立高水平的醫學院的努力。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是這一努力成功的標志,代表了當時美國最高的醫學教育水平。在國外包括英、法、比、加拿大以及拉美、中東和東南亞一些地區。從1917年至1928年,基金會在歐、美、加為此項工作共付出4000萬美元,還有1000萬美元 用於美國中等醫校和公共衛生。眾所周知,在中國建立的著名的協和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會這一時期在海外頭等重要的項目,也是洛氏的得意傑作之一。1929年接任的會長為前芝加哥大學校長、數學物理學家梅森。此後,陸續成立了醫學科學部(前身為醫學教育部)、自然科學部、社會科學部和藝術人文部等。基金會資助的項目仍然以醫學科學為主,逐步擴大到其他領域。洛克菲勒基金會支持的單項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計其數,一般說來都帶有開創性。1928年英國人弗萊明在發明青黴素的研究過程中也得到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這些成果把美國和世界的醫療水平向前推進一大步。1932年,基金會還首先進行工業醫療(即職業病)和精神病的研究,這些學科在當時還剛剛起步。洛克菲勒醫學院成立之初的短短幾年中就在流行性腦膜炎、小兒麻痹、黃熱病和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1937年,國際衛生部宣布成功地分離出黃熱病的疫苗(在二戰中洛克菲勒基金會在其實驗室中製作出3400萬份此類疫苗無償獻給政府以供軍隊使用)。1939年巴西流行某種特殊的瘧疾,不久即在基金會幫助下得到控制。1940年的重大成績是緩解了在全世界流行的傷寒病。其他如遺傳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以及研究儀器的改進和發明如探測鏡、X光分解儀等都是在基金會支持下取得突破性成果。洛克菲勒基金會對科學,特別是醫學和農學的重視始終一貫,並將這方面的科研與在世界各地的扶貧工作結合起來。早期醫療衛生方面驕人的成績使國際衛生部一度成為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中心而受到其他部門的詬病,認為洛克菲勒為醫學科學家所掌握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工作。隨著形勢的變化和人事變動,工作重點逐漸轉移,但是醫療衛生始終是其關注點之一。洛克菲勒基金會所創立的國際衛生部的模式及其工作項目帶有榜樣性質。1948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成立,逐步接管原來洛克菲勒基金會所從事的工作領域;1950年,美國政府成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所,其資助科研的領域和工作方式也是沿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模式,甚至接過其項目。1951年,洛克菲勒基金會國際衛生部關閉,其著名的病毒研究所和人員轉到耶魯大學。在這以後,基金會通過資助世界衛生組織來實現其原來的目標,直到世紀末仍然如此,基金會稱之為「洛克菲勒—世界衛生組織互補戰 略」。多年來,基金會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計劃生育、疫苗接種、避孕葯的研究和熱帶病防治等都有所捐助。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新主任布倫德蘭上任,基金會宣布出資250萬美元建立一項全球衛生領導基金,供主任在全世界遴選各個學科的10名專家,任期1至2年;這一基金也用於「爭取全球健康平等」。此項目致力於縮小發達與不發達國家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壽命之間的差距,也包括縮小發達國家一國之內貧富人群之間的健康差距。該項目主要從三方面著手:(1) 協助貧困國家建立和改進衛生體制,加強利用信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 加強宣傳教育,引起公眾對與健康有關的新問題的關注和政府的承諾,如環境、吸煙、艾滋病、抗葯性結核病等;(3) 加強對貧困人口多發病(如瘧疾、結核等)的葯物研究和開發,並向發展中國家轉讓,以補救葯物價格昂貴造成的困難。
Ⅱ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洛克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1913 年在紐約注冊,由約翰·D·洛克菲勒創立,是美國最早的私人回基金會,也是世界上最有答影響的少數基金會之一。它通過資助各種研究機構和社會團體,對美國政治、外交、軍事和經濟進行廣泛的研究,予政府決策以重大影響。
洛克菲勒基金會最初設立於1904年,當時叫作公共教育基金。紐約立法機關於1913年5月14日對其頒發了特許令。創辦資金是一億美元,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擔任第一代會長,現在由家族第五代成員主持。仍堅持最初的捐贈傳統,關注點始終是教育、健康、民權、城市和農村的扶貧。其捐贈時間跨度之長、規模之大和成就之廣泛和顯著,可以當之無愧地執美國及至全世界慈善事業之牛耳。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最初宗旨只有一句話:「促進全人類的安康」。
Ⅲ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介紹
洛克菲勒基復金會最初設立於制1904年,當時叫作公共教育基金。表面看來是對公共教育基金作為補充的叫作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組織,成立於1910年,通過長期的經營和洛克菲勒大量錢財的投入,它終於使得紐約立法機關於1913年5月14日對其頒發了特許令。後來,於1928年與勞拉·培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合並,再加上老洛克菲勒新的捐贈,到1951年資金達到3億多美元,2000年超過33億美元。創辦資金是一億美元,小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擔任第一代會長,現在由家族第五代成員主持。仍堅持最初的捐贈傳統,關注點始終是教育、健康、民權、城市和農村的扶貧。其捐贈時間跨度之長、規模之大和成就之廣泛和顯著,可以當之無愧地執美國及至全世界慈善事業之牛耳。
Ⅳ 什麼是洛克菲勒基金會
洛克來菲勒基金會(Rockefeller Foundation)官方網站;源 http://www.rockfound.org/英文洛克菲勒基金會1913年在紐約注冊。 2000 年資產33億美元。目前由家族第五代主持基金會,仍堅持最初的捐贈傳統,關注點始終是教育、健康、民權、城市和農村的扶貧。其捐贈時間跨度之長、規模之大和成就之廣泛和顯著,可以當之無愧地執美國及至全世界慈善
Ⅳ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人文社科
洛克菲勒基金會前期一直以醫學和農業為重點,兼及其他自然科學,對社會科學不重視。對這一現象不滿的工作人員稱基金會「被一群醫生所俘虜」,這是與弗雷德里克· 蓋茨的主導思想分不開的。不過早在1918年,在執行秘書格林的堅持下,還是出資成立了政府研究所,後來並入著名的布魯金斯學會,這是基金會資助的最早的社會科學項目。當時格林提出的項目是勞資關系研究。由於正好發生與基金會的公司有關的工潮,導致流血沖突,引起社會輿論對基金會本身的批判和懷疑,這項研究遂告流產。
基金會把人文和社會科學正式列入重點是從1936年福斯迪克任會長開始的。他本人是律師出身,擔任會長12年,對洛克菲勒基金會的工作方向有很大影響。在經濟大蕭條之後,二戰前夕,整個西方社會都有一種危機感。人們見證了在生產力突飛猛進中的經濟崩潰和社會危機,以及與巨大財富並存的廣大群眾的極端貧困;意識到物質財富和科學發展不但不一定造福人類,而且可以成為災禍,所以二三十年代是社會科學長足發展的時期。福斯迪克就屬於有這種強烈意識的人。他不斷強調,如果不能找出解決復雜的社會和人際關系中日益嚴重化的問題之道,在這個世界上醫學和科學將失去意義。他大聲疾呼,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超過人類控制自己的能力的危險性。因此他主張公益事業的范圍應該擴大到關注社 會問題和人的關系問題,並在其12年的任期中竭力貫徹到基金會的工作中。 在此之前,1922年洛克菲勒為紀念亡妻勞拉,斥資7400萬美元設立的勞拉·斯貝爾曼·洛克菲勒紀念基金已經為贊助社會科學打下基礎。那是其主任拉默爾的主導思想。拉默爾是學心理學專業的,他一上任就確定以社會科學為中心任務,並以極大的熱忱進行。該基金存在僅7年,用於發展社會科學的撥款達4100萬美元,其中最重要的建樹是在1923年贊助成立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至今該組織仍是美國促進社會科學各專業的發展、交流和合作最重要、最權威的機構。其資助從事社科研究的對象有布魯金斯學會、太平洋國際學會、全國經濟研究局、芝加哥大學、威斯康星大學、哈佛大學的專題項目以及耶魯大學人際關系研究所等,此外還有歐洲許多國家的高等院校和個人的單項研究。1928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接管勞拉紀念基金之後,關於社會科學方面的工作連同其資助模式都一並繼承下來,成立了社會科學部。這一部門首先遇到的就是 1929年的股市崩潰和繼之而來的大蕭條。30年代初,基金會撥款150萬美元用以緩解由經濟蕭條造成的苦難,並由董事會指定一個專門小組負責此款項的用途,其中包括資助布魯金斯學會、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美國城市協會等組織對當時的經濟社會現象進行研究,還資助政府全國經濟研究局500萬美元。
福斯迪克上任以後,基金會取得共識,一致決策以社會科學為新的突破口。確定的重點有三:經濟穩定、公共行政管理和國際關系。
第一項的提法是「經濟穩定」而不是一般的經濟學,這是有針對性的。其主導思想是認為過去的經濟學家提出各種假設和理論,想像力有餘而證據和歸納法的研究不足,現在有了先進的研究手段,應該提倡以經過科學驗證的事實 和知識來代替猜想。提出的研究方向有二:改進對經濟周期的統計記錄以便更加准確地找出其各種成因;探索減輕經濟不穩定所造成的危害的切實可行的措施。基金會在將近20年中為此項研究撥款數百萬美元,資助對象在繼承前述勞拉紀念基金的基礎上有更大的發展,包括國內外大學有關科系、項目和個人等,難以列舉。其中突出的有國際聯盟的金融經濟情報中心,英國牛津大學的統計學所關於經驗與量化的研究,劍橋大學的應用經濟學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對政府財政的經濟後果的研究,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斯坦福大學的糧食研究所,哈佛大學關於在美國經濟結構變化過程中國家資源配置的長遠問題等等。中國的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於1928年成立後不久就成為洛克菲勒基金會在亞洲資助的重點,因此得到較大的發展,在與實際相聯系的研究課題上作出成績。另一方面,基金會盡管強調聯系實際,但並非急功近利,例如1940年起,基金會撥款通過社會科學研究理事會開展美國經濟史的研究,以便「真正理解」美國經濟變化的原因、路徑和意義。此項捐助連續十多年,大大提高了美國經濟史的水平,使之成為一門得到承認的學科(關於經濟史的研究也是卡耐基最早開始的項目,1902年卡耐基研究所剛一成立就遴選一批歷史學家和經濟學家寫美國經濟史,不過後來沒有持續下去)。
在行政管理方面,基金會項目的主要目的是為政府提供合格的工作人員,以配合40年代羅斯福「新政」之後政府迅速擴大的需要。基金會為此捐資給一系列大學培養此類人才,特別具有開創性的是在哈佛大學建立行政管理研究生院和在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設立在職公務員進修的計劃。從20年代到50年代的30年間此項捐助達1100萬美元,還不包括其他單項捐助。另一項特殊的工作是在芝加哥建立公共行政交流所,為政府各部門的公務人員提供跨行業的交流工作經驗、研究成果的機會,對提高公務員素質、開闊眼界和促進「團隊精神和建立某種職業道德標准」都起了無可替代的作用。
基金會在資助社會科學和人文研究時從長期著眼。基金會有關負責人意識到,這種研究不可能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而且與自然科學不同,很多問題不可能有公認的定見,要長期爭論下去,但是他們深信,對人的價值觀和人際關系的加深理解是人類進步和幸福的關鍵所在,因此不惜對這類項目撥巨款。在美國國內,基金會發起的一個重要項目是1952年開始的法律和政治哲學的研究,目的是幫助戰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學者深入這一領域的研究,其內容從重新認識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洛克、伯克等的古典政治哲學理論到質疑當代的宗教和經濟勢力以及自由、公正的觀念。有一大批五六十年代崛起的傑出政治思想學者和著作在這一項目資助下涌現出來,在十年中出版了40部重要的著作。基金會甚至在60年代就已開始資助一 些前沿的課題如:外空的國際法、世界政治中的外空等。
文學藝術也是基金會資助的對象,早期集中在古典方面。例如普林斯頓、哈佛、耶魯、芝加哥、密歇根等一些名牌大學的藝術、考古、古代史、古典文學、藝術博物館專業,以及希臘、羅馬和埃及的考古發掘都接受過大量資助。30年代以後逐步改變這種厚古薄今的方向,資助重點改為鼓勵藝術創新和在這方面的傑出人才,以及藝術團體、學校和其他機構。三四十年代基金會對美國戲劇發展的貢獻為眾人所公認。它資助了當時在各大學蓬勃興起的戲劇專業的活動,並通過全國戲劇會議和美國作家聯盟下屬的戲劇公會資助年輕的劇作家、導演和舞台設計等人員,17年中受惠者超過百人。另有一項資助初出茅廬的青年作家和藝術家的計劃,其中不少後來成為名家。有些交流活動也在其中,例如1934年著名德國戲劇家布萊希特訪美就是基金會資助的。最引人矚目的是向紐約林肯藝術中心捐助1500餘萬美元,將其建設成為現在美國最大的綜合性表演藝術設施之一。另外比較成功的還有:向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捐款成立電影圖書館(幾年中共捐200萬美元),與卡耐基基金會、福特基金會一道資助美國電視台教育頻道等。
二戰以後,對胡佛研究所和耶魯、加州、華盛頓、芝加哥等許多大學的圖書館建設和檔案保存工作率先進行資助。1956年瓜地馬拉蒂卡爾地方的瑪雅古城恢復工作的初期也是由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賓州大學博物館進行的。
1986年美國建國200周年紀念時,基金會資助錄制了7000套美國音樂選集,有選擇地送給各圖書館、音樂學校和其他非營利機構,稱之為「送給美國人民的禮物」。
在1963年成立50周年時,基金會在社會科學方面的累積支出已相當於同期對醫學和自然科學的一半。
90年代基金會設立了一項獎金資助美國獨立的電影、音像和影視藝術家,1992年這項獎金擴大到拉美國家。
Ⅵ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醫療衛生
老洛克菲勒本人相信健康為人類福利之本,發展醫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弗雷德里克·蓋茨更是一個醫學迷,所以洛克菲勒早期幾乎全部工作都在這方面,在教育方面的特色也是發展和改善醫學教育。在基金會成立之前,洛克菲勒已經有一個衛生委員會,進行鉤蟲病防治工作。1913年注冊之後第一個重要行動就是在基金會之下建立國際衛生部,把這一委員會合並進來。顧名思義,從一開始,洛克菲勒的意圖就是把此項工作國際化。第一項任務就是把它發起的防治鉤蟲病和公共衛生的工作向全世界推廣。
1917年,洛克菲勒任董事長,會長為文森特。在他任期的十年內基金會的工作有很大成績,其中國際衛生部是最大的重點。防治鉤蟲病的工作遍及六大洲62個國家,以後又發展到瘧疾、傷寒的防治,取得相當大的成績。與此同時,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建立常設公共衛生機構,從事更加廣泛的公共衛生工作。相應地,又在美國和世界各國培訓公共衛生醫務人員。
另一項工作是提高醫學水平。卡耐基基金會資助了一項旨在改進美國醫學教育的調查,產生了有名的弗萊克斯納報告,與歐洲先進國家相比較,全面指出美國的弱點。一戰結束後,洛克菲勒基金會在這項報告的基礎上與先此成立的「教育總會」合作,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展開改進醫學教學和建立高水平的醫學院的努力。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是這一努力成功的標志,代表了當時美國最高的醫學教育水平。在國外包括英、法、比、加拿大以及拉美、中東和東南亞一些地區。從1917年至1928年,基金會在歐、美、加為此項工作共付出4000萬美元,還有1000萬美元 用於美國中等醫校和公共衛生。
眾所周知,在中國建立的著名的協和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會這一時期在海外頭等重要的項目,也是洛氏的得意傑作之一。
1929年接任的會長為前芝加哥大學校長、數學物理學家梅森。此後,陸續成立了醫學科學部(前身為醫學教育部)、自然科學部、社會科學部和藝術人文部等。基金會資助的項目仍然以醫學科學為主,逐步擴大到其他領域。洛克菲勒基金會支持的單項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不計其數,一般說來都帶有開創性。1928年英國人弗萊明在發明青黴素的研究過程中也得到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這些成果把美國和世界的醫療水平向前推進一大步。1932年,基金會還首先進行工業醫療(即職業病)和精神病的研究,這些學科在當時還剛剛起步。洛克菲勒醫學院成立之初的短短幾年中就在流行性腦膜炎、小兒麻痹、黃熱病和梅毒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1937年,國際衛生部宣布成功地分離出黃熱病的疫苗(在二戰中洛克菲勒基金會在其實驗室中製作出3400萬份此類疫苗無償獻給政府以供軍隊使用)。1939年巴西流行某種特殊的瘧疾,不久即在基金會幫助下得到控制。1940年的重大成績是緩解了在全世界流行的傷寒病。其他如遺傳學、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學,以及研究儀器的改進和發明如探測鏡、X光分解儀等都是在基金會支持下取得突破性成果。洛克菲勒基金會對科學,特別是醫學和農學的重視始終一貫,並將這方面的科研與在世界各地的扶貧工作結合起來。
早期醫療衛生方面驕人的成績使國際衛生部一度成為洛克菲勒基金會的中心而受到其他部門的詬病,認為洛克菲勒為醫學科學家所掌握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工作。隨著形勢的變化和人事變動,工作重點逐漸轉移,但是醫療衛生始終是其關注點之一。洛克菲勒基金會所創立的國際衛生部的模式及其工作項目帶有榜樣性質。1948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成立,逐步接管原來洛克菲勒基金會所從事的工作領域;1950年,美國政府成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衛生研究所,其資助科研的領域和工作方式也是沿用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模式,甚至接過其項目。
1951年,洛克菲勒基金會國際衛生部關閉,其著名的病毒研究所和人員轉到耶魯大學。在這以後,基金會通過資助世界衛生組織來實現其原來的目標,直到世紀末仍然如此,基金會稱之為「洛克菲勒—世界衛生組織互補戰 略」。多年來,基金會對世界衛生組織的計劃生育、疫苗接種、避孕葯的研究和熱帶病防治等都有所捐助。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新主任布倫德蘭上任,基金會宣布出資250萬美元建立一項全球衛生領導基金,供主任在全世界遴選各個學科的10名專家,任期1至2年;這一基金也用於「爭取全球健康平等」。此項目致力於縮小發達與不發達國家的健康水平和平均壽命之間的差距,也包括縮小發達國家一國之內貧富人群之間的健康差距。該項目主要從三方面著手:
(1) 協助貧困國家建立和改進衛生體制,加強利用信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加強宣傳教育,引起公眾對與健康有關的新問題的關注和政府的承諾,如環境、吸煙、艾滋病、抗葯性結核病等;
(3) 加強對貧困人口多發病(如瘧疾、結核等)的葯物研究和開發,並向發展中國家轉讓,以補救葯物價格昂貴造成的困難。
Ⅶ 洛克菲勒基金會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像洛克菲勒這樣節儉成性的資本家,竟然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慈善家。截止20世紀2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他贊助的醫療教育和公共衛生是全球性的。他一生直接捐獻了5.3億美元,他的整個家族的慈善機構的贊助超過了10億美元。中國受益尤多,接受的資金僅次於美國,1915年,洛克菲勒基金會成立中國醫學委員會,由該委員會負責在1921年建立了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這所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代又一代掌握現代知識的醫學人才。
洛克菲勒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奉獻行為,使人們對他的看法和評價參差不一,在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個自相矛盾的名聲。他集虔誠和貪婪、同情心和兇殘狡詐於一身;他是美國清教徒先祖們毀譽參半的傳統之化身,鼓勵節儉和勤勞,同時又激發貪婪的本性。
由於擔心有人會破壞墓地,他的棺木被放在一座炸葯無法炸開的墓穴中,上面還鋪著厚厚的石板。而各家報紙登載訃告紛紛把他說成是樂善好施的大慈善家,隻字不提那個殘忍的托拉斯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無論是持什麼立場的政治家,包括那些同他有過過節的人,無不對他大加贊揚,一位檢察官是這樣稱贊這位他曾經問訊過的、搪塞敷衍的證人的:「除了我們敬愛的總統,他堪稱我國最偉大的公民。是他用財富創造了知識,舍此更無第二人。世界因為有了他而變得更加美好。這位世界首席公民將永垂青史。」
丘吉爾則這樣評價他:「他在探索方面所做的貢獻將被公認為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Ⅷ 洛克菲勒基金會是在中國私募股權嗎
騙子 不要去信那個東西
如果你了解洛克菲勒是干什麼的就能發現那是個騙子,洛克菲勒怎會需要向你融資? 你認為你是財團級別的人物嗎? 還上市後誘人 純粹是瞎扯!
Ⅸ 洛克菲勒基金會的種族問題
洛克菲勒家族有關注黑人問題的傳統。老洛克菲勒的父親和岳父斯貝爾曼在內戰前就是廢奴主義者,後者曾幫助黑奴逃亡到加拿大,所以勞拉紀念基金一開始就把種族關系問題列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重點。洛克菲勒先於基金會建立的「教育總會」原打算命名為黑人教育總會,後因顧慮白人的反感遂改名,實際上仍以黑人教育為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這是最大的、有系統地資助黑人教育的組織。其方針也是以職業教育為主,目的是把黑人教育成適應在工業社會中能自立謀生的人。當時在南方還沒有實行義務教育制度,整個基礎教育很薄弱。洛克菲勒先從培養合格的初等教育學監著手,並聘用熱心教育的專家進入地方政府的教育機構,取得在南方各州普遍加強公共教育的成果。「教育總會」又於1912年撥專款通過各種渠道全力改善黑人學校和鼓勵建立黑人中學,主要是職業中學,取得一定效果。一戰之後南方種族主義回潮,3K黨等活動猖獗,此項工作有所退卻,不過並未完全放棄。有鑒於直接解決黑人學校問題阻力太大,「教育總會」於20年代建立了一個項目,培養南方教育專家,黑人白人都有,以備將來需要。被選中來完成這一任務的大學是納什維爾的費斯克大學。1924年洛克菲勒的教育總會聯合卡耐基與其他基金會共同向該大學許諾捐款總計100萬美元。這一項目持續了30年,結果幾乎所有南方黑人高等院校的校長都是從這里培養出來的。它不但為黑人教育提供了極為寶貴的人才,而且使黑人增加了自信,向白人顯示出黑人的才乾和潛力,這一效應的意義是無可估量的。
早期的黑人教育工作都是在承認種族隔離的現實下進行的,沒有向種族隔離挑戰,而且基金會內部多數人實際上也是贊成隔離的。這種情況到60年代民權運動高漲時開始有所改變,並開始與一些黑人民權組織合作。1967年洛克菲勒基金會總結了過去幾十年在這方面的工作之後,確定將關注重點轉移到貧民區的醫療保健和培養底層黑人的領袖人物上,改變過去培養中產階層的黑人子弟的做法,其資助的中介機構也由白人上層機構改為一些有影響的黑人組織。不過主要與黑人組織關系密切的還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它成立之時黑人運動已進入新階段,許多黑人民權組織紛紛成立,其有關黑人教育、福利和爭取平權的工作成為該基金會的經常項目的資助對象。此外,還有許多計劃外的臨時對民權運動領導人的特別援助,如訴訟案件等,以及在特殊需要時對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運動領袖的直接資助。
在黑人高等教育方面,基金會的工作包括:
資助南方一些大學首次招收黑人學生;改進原來的黑人高校的教學質量;在普林斯頓、達特茅斯、奧伯林等一些大學設立暑期班,以擴大達到入學標準的黑人隊伍。到1963年基金會成立50周年時,用於此項計劃的款項累積達8500萬美元。
基金會的博物館項目還曾於1940年資助考克蘭畫廊組織「面對歷史:黑人在美國藝術中的形象(1710—1940)」的展覽。這是第一次對美國主流畫家如何表現黑人的歷史的系統審視。
Ⅹ 為什麼有錢人都會成立一個自己的基金會如洛克菲勒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
老外應該是避來稅和自分家吧,---但不單純是這樣
一旦交個稅和幾個子女分掉後,不就顯示不出家族的強大
美國的基金成立後是屬於私人的,基金的活動和章程等都是屬於商業機密,可以不公開的,
但每年至少要有5%的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