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奧巴馬對自己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是怎樣看待的
這種事你得去問奧巴馬啊,誰會知道奧巴馬他是怎麼想的。所以你問的方式就不對了。 其實給奧巴馬和平獎,裡面的含義就是別走資本主義擴張道路,別到處欺負人,給你個和平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你還好意思懷里揣著和平獎,然後有動用軍事么?所以奧巴馬明白裡面的含義,他肯定也很無奈的。
希望採納
② 世界諾貝爾和平獎為什麼會頒發給美國總統奧巴馬
因為他計劃從伊拉克撤軍。。從一個被他們侵略的國家撤軍,所以他得了和平獎。 如果他們沒有侵略伊拉克,而是安安分分在家待著,永遠也得不了和平獎。。呵呵。。世界真奇怪。 諾貝爾獎就是這么個玩意。
美國總統奧巴馬意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有分析認為最大功臣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因為他把國家帶領到破產邊緣,使奧巴馬高舉一個變字而贏得國際贊賞。另外有評論家認為真正的目的是羞辱布希,指他在任八年發動兩場戰爭,導致生靈塗炭。 美國共和黨智庫傳統基金會的專家指出,奧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定會引來批評。
歐洲的評論家就認為奧巴馬贏得這個獎項,最大功臣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因為他的單邊主義把世界搞得天下大亂,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導致數以萬計的民眾,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使奧巴馬僅以「美國一個國家無法解決世界問題」,倡言恢復以聯合國為主的多邊外交,最終贏得諾貝爾委員會的青睞。
另外有分析家認為,奧巴馬上任後簽署行政命令,下令在一年內關閉古巴關塔那摩監獄,關閉中央情報局設在海外的所有秘密監獄,禁止嚴刑逼供,都贏得國際社會贊賞。之後他宣布美軍在2011年底前,全部撤出伊拉克,更贏回盟國的信任。奧巴馬上台八個月所執行的多項政策,目標都是改變布希的決定,結果成功為世界帶來新希望,獲頒和平獎也都有理可依。
根據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奧巴馬獲獎的原因是有三:一是他為「加強國際外交以及人們之間合作所作的非凡努力」。二是奧巴馬在強化國際機構和推動無核化方面的貢獻。三是「很少有人能夠像奧巴馬一樣引起世界的注意和給予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之所以把和平獎頒發給就職不到一年的奧巴馬總統,是因為評委願意支持奧巴馬爭取達到的目標。委員會的聲明說,這位美國新總統改變了國際政治氣候,多邊外交重回舞台中心。
短短的幾句話無疑蘊含了豐富的內容。首先,奧巴馬能夠獲獎,自然源於美國的強大和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和干預力。事實上,奧巴馬就職九個月以來,只不過調整了小布希時代不得人心的單邊主義政策,重啟多邊外交。而且這也是美國自身的需要。兩場戰爭加一場全球經濟危機已經無法使美國再繼續推行單邊主義了。
然而,盡管如此,奧巴馬仍然就輕易的獲得此獎。如果縱觀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從1901年至今,美國人(或機構)共獲得24次諾貝爾和平獎,名冠全球(排第二位的是英國11次,法國以8次名列第三,都是世界級強國)。這是和美國的強大實力密切相關的。不過比較滑稽的是,基辛格獲獎,是由於結束越戰,可是越戰就是美國發起的。這和奧巴馬一樣,他終結單邊主義,可是單邊主義就是美國發揚光大的。顯然,國家強大了就是好,擴張的時候,可以有實利(石油或者推翻不合作的政府),收縮的時候還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真是名利雙收啊
③ 請問奧巴馬為什麼可以獲得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
因為奧巴馬計劃從伊拉克撤軍。從一個被他們侵略的國家撤軍,所以奧巴馬得版了和平獎。如果他們沒權有侵略伊拉克,而是安安分分在家待著,永遠也得不了和平獎。
美國總統奧巴馬意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有分析認為最大功臣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因為他把國家帶領到破產邊緣,使奧巴馬高舉一個變字而贏得國際贊賞。另外有評論家認為真正的目的是羞辱布希,指他在任八年發動兩場戰爭,導致生靈塗炭。
歐洲的評論家就認為奧巴馬贏得這個獎項,最大功臣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因為他的單邊主義把世界搞得天下大亂,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導致數以萬計的民眾,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使奧巴馬僅以「美國一個國家無法解決世界問題」,倡言恢復以聯合國為主的多邊外交,最終贏得諾貝爾委員會的青睞。
④ 美國新保守派指的是什麼
美國新保守派的來龍去脈 (原標題:戰略家與思想家)法國《外交世界》
與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一起,在美國總統的決策中起實質作用的新保守派是哪些人?激勵他們的思想家又是誰?是艾伯特·沃爾斯泰特(Albert Wohlstetter)和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嗎?
喬治·W·布希於2月26日在華盛頓對美國企業研究所發表演講。他以真誠贊美的口吻說:「你們是這個國家最具智慧的一些人」,「是如此優秀」,他接著說,「我的政府中有20個像你們這樣的人」。
他這是在向美國新保守主義運動堡壘之一的思想庫致敬,向作為本屆總統標志的思想學派敬禮。他表示自己是多麼感激當今佔主導地位的知識潮流。他注意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他被新保守派包圍,並且在政治決策中放手讓他們起中心作用。
六十年代初,約翰·F·肯尼迪招募了一些中左的教授,特別是在哈佛大學。用作家大衛·哈爾伯斯坦的話說,這些人是從「最好和最聰明」的人中選出來的。喬治·W·布希選擇了任用那些自六十年代以來一直反對中間路線的人。中間路線即那時處於主流的社會民主主義共識。
他們是誰?他們的歷史如何?誰是他們中最有影響的知識分子?布希新保守主義的知識根源又在哪裡?
千萬別把新保守派和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相混淆,後者也是布希的幕僚。新保守派和新教原教旨主義者無關。後者來自南部聖經地帶,是當今共和黨中正在成長的力量之一。新保守主義來自東海岸,在某種程度上,來自加里弗尼亞。它的鼓動者們通常是「知識分子」,住在紐約,是猶太人,而且開始時常常是左傾的。他們中的一些人仍然稱自己是民主黨人。他們聚集在文學或政治刊物周圍,而不是聖經。他們穿斜紋牛仔衣。多數時候,他們在社會和道德問題上聲稱的是自由主義思想。他們既不禁止墮胎,也不要求學校祈禱。他們的野心在其他地方。
但是,皮埃爾·漢斯納解釋說,布希當局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成功地將兩股潮流熔合在一起。布希促使新保守派和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達成共同的事業。在布希政府中,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的代表是首席檢察官約翰·阿什克洛夫特。國防部副部長保羅·沃爾福威茨則是新保守派的一顆明星。以中右路線競選的布希,沒有明確的政治紐帶,已調制了一杯令人驚異的——爆炸性的——意識形態的雞尾酒。他使兩個對立的世界,新保守派和基督教原教旨主義者,沃爾福威茨和阿什克洛夫特聯姻。
阿什克洛夫特曾執教於南卡洛萊納的鮑勃·瓊斯大學。該校在學術上並不為人所知,但卻是新教原教旨主義的堡壘。在那裡,接近反猶太主義的立場是很普遍的。沃爾福威茨是來自學者家庭的猶太人,是東部大學的優秀學生。他師從六十年代最傑出的教授中的兩人。一個是艾倫· 布魯姆,是出生於德國的猶太裔思想家列奧·施特勞斯的門生;另一個是艾伯特·沃爾斯泰特,數學教授和軍事戰略專家。這是兩個很重要的名字。新保守派已經把自己放在了戰略家和思想家的庇護傘下。
保守派的命名是不恰當的。他們並不是那些以保衛現存秩序為目標的人。他們恰恰拒絕歐洲所理解的政治保守主義品質。他們中的一員,以《歷史的終結》一文揚名的弗蘭西斯·福山說:「無論如何,新保守派對保衛建立在等級、傳統以及人性悲觀論之上的現存秩序毫無興趣。」(《華爾街日報》,2002年12月24日)
保守派是理想主義的、樂觀的。他們確信美國式民主的普遍價值。他們想要終止現狀和軟弱無力的輿論。他們相信政治能夠改變世界。在國內陣線上,他們從各方面批評了福利國家,而那正是努力應付社會問題的民主黨總統(肯尼迪,約翰遜)和共和黨總統(尼克松)的成果。在外交事務上,他們譴責七十年代的緩和戰略。根據他們的看法,緩和戰略對蘇聯的好處比對西方要多。作為「六十年代」成就的批評者,以及亨利·基辛格的外交現實主義的反對者,保守派是不滿現實的。歐文·克里斯托和諾曼·鮑德赫瑞茲是《評論》雜志的創始人。他們來自左派,是紐約新保守派的教父。他們曾經草擬了一份控告蘇聯共產主義的左派起訴書。
在《不要馬克思,也不要耶穌》中(1970, Robert Laffont),讓–弗蘭西斯·雷維爾描述了一個在六十年代陷入喧囂的社會革命的美國。今天,他把新保守主義看成是對六十年代革命潮流的反動。這首先是在國內陣線上的。新保守派追隨列奧·施特勞斯,批評六十年代道德和文化的相對主義。在他們看來,相對主義導致了八十年代的「政治的正確性」。
另一個正在這兒指揮戰斗的第一流的知識分子,是芝加哥大學的艾倫·布魯姆。他的朋友索爾·貝洛在小說《混亂先生》(Gallimard, 2002) 中描繪了他。1987年,布魯姆在《美國精神的消失》中抨擊了把任何事物都平等化的大學環境。「一切都變成了文化」,他寫道,「毒品文化、搖滾文化、街頭團伙文化等等,沒有任何最細微的辨別。文化的失敗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化」。
布魯姆,如同他的導師施特勞斯一樣,是偉大的經典著作的詮釋者。在他看來,六十年代遺產的一部分「導致了西文文明對自身的輕蔑」,讓–弗蘭西斯·雷維爾解釋說,「在政治正確的名義下,每一種文化都和其他的一樣好。布魯姆對那些學生和老師們感到驚訝。後者很願意接受通常與自由敵對的、同時對西文文化十分粗暴的非歐洲文化,而拒絕承認西方文化有任何優越性。」
然而,就在「政治正確性」似乎主導潮流時,新保守派卻不斷得分。布魯姆的書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在外交事務上,一個真正的新保守主義學派成形了。網路也建立起來了。在七十年代,來自華盛頓州的民主黨參議員亨利·傑克遜(死於1983年)批評意義重大的核裁軍條約。在那時,他就培養了年輕一代的戰略家,他們中有理查德·珀爾和威廉·克里斯托,兩人都上過艾倫·布魯姆的課。
在政府內外,理查德·珀爾偶遇保羅·沃爾福威茨——因為兩人都為另一個緩和政治的批評家肯尼思·阿德曼工作。他還遇到了國務卿手下的查爾斯·費爾班克斯。在戰略問題上,他們向艾伯特·沃爾斯泰特看齊。後者是蘭德公司的研究員以及五角大樓顧問,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美食家,美國核原則的創始人之一。(沃爾斯泰特死於1997年)
更准確地說,沃爾斯泰特最先重新思考所謂「確保相互摧毀」(MAD)的傳統核原則。該原則是威懾戰略的基礎。根據這個理論,有能力造成對方不可挽回損失的兩個集團的存在,使領導者們不願發動核戰爭。在沃爾斯泰特和他的學生們看來,「確保相互摧毀」既是不道德的——因為它對平民造成毀滅,也是無效的——因為它造成了核武器的相互平衡。沒有一個政治家給出過理由,在任何情況下也不會有美國總統決定「相互自殺」。相反地,沃爾斯泰特建議「分等級威懾」。例如,接受有限的戰爭,可能使用戰術核武器,以及能夠打擊敵方軍事裝備的「巧妙的」精確制導武器。
沃爾斯泰特批評與莫斯科共同進行核武器限制的政治。在他看來,這就相當於抑制美國的科技創造力,與蘇聯維持一個人為的平衡。羅納德·里根聽從了他的建議,發起了戰略防禦(SDI)計劃,俗稱「星球大戰計劃」。那也是沃爾斯泰特的學生們所進行的反導彈防禦體系的前身。這些人也是單方面放棄反彈道導彈條約的最積極的團伙。在他們眼裡,反彈道導彈條約阻礙美國發展防禦體系。他們也已說服了喬治·W·布希。
艾里奧特·艾布拉姆與珀爾和沃爾福威茨走的是同一條道路。他如今在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東事務。還有道格拉斯·菲斯,是國防部長助理之一。不管在耶路撒冷的是什麼政府,兩人都無條件支持以色列的政策。這種堅決支持以色列的主張解釋了他們何以毫不猶豫地認可沙龍。里根總統的兩屆任期是這些人擁有最初的政府職位的良機。
在華盛頓,新保守派編織了他們的網路。他們有的是創造力。在許多年裡,他們排斥民主黨中間派或中左的知識分子。在主導政局的思想得以形成的領域,他們獲得了支配性的地位。這就是諸如《國家評論》、《評論》、《新共和國》(該刊一度由年輕的「施特勞斯主義者」安德魯·舒利文編輯)的評論刊物;有默多克集團擁有的《每周標准》,該集團的福克斯電視網確保了新保守主義思想在大眾傳媒上的傳播。此外,還有像《華爾街日報》等報紙的社論,由羅伯特·巴特列指導,放肆地灌輸好戰精神;有研究機構,著名的「思想庫」,如哈得遜學院、傳統基金會和美國企業研究所;也有家族:歐文·克里斯托的兒子是溫文爾雅的威廉·克里斯托,《每周標准》的主編;諾曼·鮑德赫瑞茲的一個兒子曾在里根政府中工作;理查德·派普斯——一位流亡的波蘭裔猶太人,1939年移民到美國,成為哈佛大學教授,曾是蘇聯共產主義最重要的批評家之一。他的兒子丹尼爾·派普斯譴責伊斯蘭教是威脅西方的新極權主義。
這些人都不是孤立主義者。正相反,總體上他們非常有教養,對他國頗有見識,還常常說一些外語。他們絕不像帕特里克·布坎南之類的反動的民粹主義者,後者贊成美國轉向致力於國內問題。
新保守派是國際主義者,是美國扮演堅決的全球行動主義角色的促進者。不過,他們並不以舊的共和黨人(尼克松,老布希)為楷模。後者相信政治現實主義的價值,不關心美國與之結盟的政權的性質,以保護自身利益。在新保守派看來,基辛格是一種反面模型。但他們也不是民主的威爾遜傳統(以伍德羅·威爾遜命名,國際聯盟的不幸的創始人)的國際主義者。那是吉米·卡特或比爾·柯林頓的傳統。後者相信國際機構能傳播民主,最終卻以天使般的或者幼稚無知的形象離職。
再看看那些思想家。在新保守主義正式出現以前,艾伯特·沃爾斯泰特與列奧·施特勞斯(死於1973年)之間沒有直接的聯系。但是,盡管他們的研究領域有著根本不同,在新保守派的網路中,一些人已在兩人的學說間架起了橋梁,
不管作為根源還是偶然的影響因素(對艾倫·布魯姆,保羅·沃爾福威茨,威廉·克里斯托),施特勞斯的思想已經成了新保守主義的理論基礎。人們閱讀他的文章,認識到了他在經典的希臘著作和基督教、猶太族、穆斯林經文上的博學。因為在演繹方法上的能力,他受到尊敬。被導師雷蒙德·艾倫送到美國學習的讓-克勞德·卡薩諾瓦評價說:「他成功地以德國人的深刻把經典的哲學嫁接到了一個缺乏偉大的哲學傳統的國家。」雷蒙德·艾倫非常敬佩施特勞斯,二戰前兩人曾在柏林見過面。他建議他的幾個學生,像皮埃爾·海斯納以及若干年後的皮埃爾·馬內特,對施特勞斯的思想多加註意。(譯者註:雷蒙德·艾倫是二十世紀法國最傑出的學者之一,在政治領域也同樣重要。他曾為包括戴高樂在內的法國政治家做顧問,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列奧·施特勞斯1899年生於赫斯的科奇恩(Kirchhain, Hesse),希特勒上台前離開德國。他在巴黎和英國作短暫停留後,來到紐約。他先是任教於社會研究新學院,後在芝加哥大學創辦了社會思想委員會,後者成了「施特勞斯主義」形成的熔爐。
把施特勞斯的學說概括為幾點原則,如布希周圍的新保守派所做的,是一種簡單化和歸約化。與施特勞斯學派不同,新保守主義紮根於傳統。但是,對施特勞斯思想的借鑒形成了目前在華盛頓起作用的新保守主義的大背景。它使人認識到,新保守主義在何種程度上不單是一些鷹派人士的沖動,並在何種程度上依賴於理論基礎。盡管這種理論基礎也許有可疑之處,但畢竟不是普普通通的。新保守主義將自己置身於施特勞斯思想兩條路線的接合處。
第一條思想路線與施特勞斯的個人經歷有關。年輕時他經歷了被共產黨人和納粹分子打垮的魏瑪共和國的衰亡。他的結論是,如果民主繼續軟弱無力,不起來與專治、擴張主義者作斗爭,甚至訴諸武力,它就不可能占優勢。他在《斯賓諾莎對信仰的批判》的序言中寫道:「魏瑪共和國是虛弱的。它只有瞬間的有力:1922年猶太族外交大臣沃什·拉什瑙被暗殺後的極端反應。整體上,它體現的是沒有力量的公正,或者說是沒有能力訴諸武力的公正。」
第二條思想路線是他閱讀古典著作的結果。對所有人而言,最基本的問題是塑造人性的政治制度。為什麼二十世紀造就了兩個——用亞里士多德的說法——極權主義的政治制度,即施特勞斯更喜歡稱的「專治」呢?這個問題使很多當代知識分子困惑。施特勞斯對此的回答是:因為現代性使人們抵製作為民主基礎的道德價值和美德,抵制「理性」和「文明」的歐洲價值。
施特勞斯認為,在啟蒙運動中可以找到這種抵制的根源。啟蒙運動幾乎必然造就歷史相對主義和道德相對主義,即不承認在具體的、直接的、偶然的善中有更高的善存在。施特勞斯認為,不應該把更高的善降低為具體的善。一個難以達到的善,應當作為衡量真實的善的標准。
用政治哲學的話來講,相對論的極端結果是美蘇趨同論。這一理論在六七十年代風行一時。在某些情況下,它導致了對美國民主和蘇聯共產主義道德等值的承認。在列奧·施特勞斯看來,政權有好有壞。政治反思不應該抑制對價值的判斷。好的政權有權力——甚至有責任反對壞的政權。如果把這一主張直接轉化成布希所指責的「邪惡軸心」,會顯得過於單純。但是很顯然,兩者是一脈相承的。
施特勞斯主義者發展了這種核心政治觀念,把它作為他們的政治哲學之母。他們對美國的憲法歷史很有興趣。施特勞斯本人仰慕英倫帝國,敬佩溫斯頓·丘吉爾—— 一個具有頑強意志的政治家的典範。他認為美國民主是最不壞的政治制度。即使利益傾向於取代道德成為政權的基礎,我們還是沒有找到比美國民主更好的政治制度,以促進人類繁榮。
但是,這首先是他的學生如沃爾特·伯爾尼、海威·曼斯菲爾德、哈利·傑法等人,豐富了美國憲法學派。這個學派,甚至包括像哈利·傑法這樣的聖經教義者,認為,在美國的各種機構中,這些更高的原則比建國之父們的思想應用得更多。在任何情況下,宗教——或者說公民的宗教,必須把這些機構和社會粘合在一起。對施特勞斯來說,訴諸宗教是不陌生的。但是,這位猶太無神論者——用喬治·白蘭德的話說——「喜歡掩飾他的軌跡」。施特勞斯認為,宗教對於維持大眾的幻想是很有用的。沒有幻想,就不能維持秩序。另一方面,他也力圖保持他的批判性思維,把自己的創見用一種獨特的語言表達出來,但那些有德性的知識界精英還是能理解的。
為避免現代性的缺陷和進步的幻想,施特勞斯倡導回歸遠古。但他仍然是自由民主的捍衛者。自由民主是啟蒙運動和美國民主之子,而美國民主又是啟蒙運動的精萃。這矛盾嗎?無疑是的。但就像其他自由主義思想家(孟德斯鳩,托克維爾)一樣,施特勞斯願意承受這種矛盾。由於自由主義可能迷失於相對主義,批判自由主義對於自由主義的生存是必要的。如果什麼都可以清晰表達,還需要追求真理嗎?在施特勞斯看來,關於善的相對主義會導致人們無力反抗專制。
積極捍衛民主和自由再次出現在政治原則中,成為新保守派津津樂道的主題之一。對於維護世界和平來說,政權的性質比所有機構或者國際協議重要得多。最大的危險來自那些不願共享(美國)民主價值的國家。改變那些政權,鼓勵民主價值的傳播,就成了加強(美國)的安全與和平的最好方法。
有很多觀點是充斥於布希政府的新保守派的標志。例如,政權性質的重要性、崇尚以武力推廣民主、對美國價值的准宗教的提升、堅決反對專制。它們源於施特勞斯的學說,有時又被第二代的「施特勞斯主義者」修正。但在有一點上後者與他們公認的導師不同:新保守派試圖用沾染了救世主即將來臨之信仰的樂觀主義把自由帶給世界(昨天是對德國和日本,明天將對中東),好像對政治意願的信仰能改變人性。這也是一種幻想。對民眾而言,這種幻想的傳播可能是好的。但那些思想家們,卻不應該允許自己被欺騙。
這仍然是一個謎:起初由於大師超凡的魅力而創立於口頭傳播的、又在一本本質朴的書中表達的「施特勞斯主義」,何以影響總統的施政?指導在巴黎的雷蒙德·艾倫研究中心的皮埃爾·馬內特認為,列奧·施特勞斯的學生們在美國的大學環境中所遭受的排斥,把他們推向了公共服務、思想庫和媒體。在那裡,他們的聲音被過度放大。
另一種補充的分析認為,冷戰結束後有一個戰略思想的真空。「施特勞斯學派」以及追隨他們的新保守派,似乎是填補這一真空的准備得最好的學派。柏林牆的倒塌證明在一定程度上他們是對的:里根對蘇聯的強硬政策造成了蘇聯的崩潰。「9·11」襲擊也證實了他們的觀點,即面對不同形式的專制,民主具有脆弱性。從對伊拉克的戰爭中,他們很可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推翻一個「壞的」政權是可行並且令人想往的。作為這種傾向的替代方案,訴諸國際法能得到某種道德上的合法性。但是,除非進一步補充增強,國際法缺乏定罪和強制執行的力量。
⑤ 美國如何在兩百年內發展成為世界強國
我認為4樓的說得不錯,是從一個國家的民族性和民族特點來分析的,除此以外,還回有其它幾個方面答也是應當考慮的:
1.立國的基礎:聯邦制和三權分離,在一定歷史時期有它一定的貢獻.
2.資源:美國的自然和人力資源都是相當豐富的,這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
3.地理條件:美國的地理位置遠離沖突的中心,避過了許多戰爭的破壞.
4.經濟政策和金融體系:包括經濟學的理論,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他們的利益服務的,包括經濟自由化,貨幣,匯率,金融產品等.
5.政治產品:價值觀,民主,人權等,也是他們發展的工具.
6.軍事力量和戰爭:通過以上問題的組合,他們製造一些地區間的沖突,以達到控制海外資源,政權,金融等目的.
上述內容篇幅太大,我認為每一個都可以做一個專題來闡述的.每個國家的發展都有它一定的重要歷史原因,如果說用一句話來概括:歐洲靠殖民掠奪,南非靠廉價的奴隸,美國靠金融和政治來掠奪,都離不開武力和強權.
⑥ 怎樣評價里根總統
里根的確是美國一位傳奇總統。他是當選時年齡最大而且最長壽的總統;他也打破了「凡在雙十年當選的總統必喪生於任上」的死亡宿命。他沒有學過經濟專業,卻創立了「里根經濟學」。筆者駐美期間,美國人特別是共和黨人談起里根大都贊美有加,認為他是美國「標志性人物」。按中國的傳統道德標准,應該為「死者諱」,但實事求是,全面評價里根才對得起歷史,對得起後人。
(6)傳統基金會基辛格擴展閱讀:
不同人眼中的里根
里根去世後,一位俄國資深歷史學者指出,俄國人對里根的看法是矛盾的,人們認為里根是「一位不太好打交道的人」。只有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稱里根是一位「偉大的總統」。他對里根先生的逝世感到非常悲傷。
基辛格在其《大外交》 一書中曾多次提到里根,其中有這樣一段話:「里根的表現令人咋舌,無懈可擊。就學術界觀察家而言,則幾乎是不可理解。里根對歷史幾乎一無所知,而他所知道的一小部分,也被他東挪西借,支持他堅定的偏見。當你和里根談話時,有時會想到:為什麼有人認為他應該當州長,甚至是總統。但是,身為歷史學家,必須說明的是,這樣一位才智平庸的人何以能主宰加州八年,之後又主宰白宮政務。」
和布希一樣,里根在阿拉伯世界也不得人心。里根極端親以色列。1983年,貝魯特美軍營地發生自殺式襲擊,造成241名美軍喪生,震動美國朝野。里根不得不把美國海軍陸戰隊撤出了貝魯特。他去世後,以色列總理沙龍的辦公室發表的聲明說,里根總統是以色列的朋友。他當政期間,以色列同美國的關系建立在相互理解與合作的基礎之上。
⑦ 美國智囊機構有哪些類型
主要的有這幾家
1、http://www.cfr.org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
全稱為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成立於1921年,是美國非政府性的研究機構,致力於對國際事務和美國外交政策的研究。由該協會主辦的《外交事務》雜志曾刊登過喬治·凱南、基辛格和斯坦利·霍夫曼等美國知名外交家、國際政治學者的論文。
2、http://www.rand.org 美國蘭德公司
全稱為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成立於1948年,是美國著名的非盈利性的研究、咨詢機構。早期從事對航空器、火箭和衛星等軍事設備的研究,現已發展為一個對美國國家安全、國際事務、反恐以及能源與環境、教育等多領域進行研究和分析,提供決策建議的咨詢機構。
3、http://www.aei.org 美國企業研究所
成立於1943年,自稱為代表美國保守主義、新保守主義與保守的自由主義者的思想庫。
4、http://www.brookings.org 布魯金斯學會
全稱為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美國著名思想庫,1924年由政府研究學會的支持人羅伯特·S·布魯金斯創立。致力於對經濟、外交事務和行政管理等公共政策的研究和教育。
5、http://www.carnegieendowment.org 美國著名思想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
6、http://www.csis.org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全稱為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總部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是一個無黨派的研究機構。該中心成立40餘年來,主要從事包括評估美國的政策風險,分析歐盟、東盟等地區性事務,研究國際安全與穩定以及建立國家長期戰略等研究活動,致力於為美國內外事務提供戰略性政策,培養政治精英。
7、http://www-hoover.stanford.e 斯坦福大學胡佛中心
全稱為Hoover Institution。1919年由美國總統胡佛創立。早期專門進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研究,現已成為一個研究國家政策的學術機構,研究領域涉及國內外的政治、經濟以及政治經濟事務。
8、http://www.heritage.org/ 傳統基金會
全稱為The Heritage Foundation 。成立於1973年,是一個兼有教育性和研究性的智囊團,雲集了當前活躍於美國政壇的保守主義代表人物。
望採納!!
⑧ 布希主義的主要措施
絕對安全
「布希主義」突出強調維持軍事超強地位,追求和崇尚國家「絕對安全」。布希上任伊始,就不顧俄羅斯、中國,以及美國盟國的反對,迫不及待地作出了部署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的決定。在挑選國防部長人選時,拉姆斯菲爾德之所以受到布希青睞,就是因為他在堅決主張部署NMD方面「與總統有著完全一致的觀點和堅強的決心」。布希政府在NMD問題上持強硬立場,一方面是由於布希及其政府決策層的主要成員都跟軍火工業利益集團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部署NMD可使這些利益集團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是由於追求國家「絕對安全」的思想在作祟。這種「絕對安全」的思想,實質上是美國冷戰後軍事、經濟、科技優勢極度膨脹的結果,它要求美國對世界上任何國家、任何勢力建立起絕對的優勢,使自身處於絕對安全的環境之中。按照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的觀點,美國這種「絕對安全」,對其他國家來說只能是「絕對不安全」。在美國沒有實現「絕對安全」之前,它在對外干涉和使用武力時還由於擔心遭到報復而有所顧忌,一旦它實現了「絕對安全」,在對外使用武力,包括使用核武器時將變得毫無顧忌、為所欲為。 在9.11恐怖襲擊之後,布希政府提出了軍事上「先發制人」的政策,即對於那些被美國標注為支持恐怖主義、謀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謀求核武器的不友好國家,為了防止他們可能採取的危害美國國家安全的行為而事先對其採取軍事打擊,推翻該國不友好的政府,並將其改造為美國標準的民主、自由國家。
以擴大自由促進國家利益
「布希主義」重視推進美國價值觀念,以「擴大自由」促進國家利益。布希政府國家安全及外交決策班子成員,大多帶有濃厚的意識形態色彩,美國輿論評論,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冷戰專家」和「反共老手」。共和黨總統里根在擔任總統時就曾說過,「人即政策」,通過對一國政府要員的背景分析,可以較為准確地判斷其政策動向。布希大批啟用冷戰時期的官員,特別是啟用了大批冷戰時期的軍事官員,必將使其國家安全戰略中意識形態的色彩進一步加重。
在就職演說時,布希就說:「我們要向全世界傳播孕育了我們偉大民族的價值觀」,要「讓自由的力量遍布全球」。在February 27發表施政演說時,他又聲稱:「我們將堅定地促進我們的價值觀」,要讓美國「成為國際社會的自由先鋒和正義力量」。在March 4為「里根」號軍艦舉行的命名儀式上,布希又講:「美國,從本質上說是自由的象徵。我們必須牢記,自由的擴大就是我們的利益所在。」《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布希的講話充分表明,利用美國的力量和影響力挑戰那些與自由為敵者並使他們失去合法性,將是美國政府的一個主要特點。」布希政府的主要決策者都以冷戰中意識形態戰爭的勝利者自居,他們更加懂得美國民主價值觀對促進美國現實利益的作用。
由此可見,布希政府國家安全戰略的主軸,是將安全、經濟、民主三者同時並舉,三管齊下。這種「一個目標、三根支柱」的基本框架,既是一種戰略構想,又是一種具體戰略走向,不僅體現在總的國家安全戰略格局之中,而且也將在各個地區安全戰略中得到綜合運用。在具體運用中,會因地區形勢的不同,對三根支柱中的各類支柱靈活地給予不同程度的重視。三者之間互為配合、互為因果,這是布希政府區別於以往政府的一個突出特點和政策走向。 重視地區大國的潛在挑戰:
「布希主義」重視地區大國的「潛在挑戰」,並強調以更強硬手段應對不確定的威脅。雖然是現今國際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但美國決策層中的部分勢力一直固守冷戰思維,以排他的心態尋找新的對手。他們認為國家利益受到的「生死攸關」的威脅,其實就是美國的全球霸權受到地區大國挑戰的威脅。在布希政府看來,能夠對美國構成這種威脅的只有兩個國家,即俄羅斯和中國。
對於俄羅斯,根據美國保守派智囊庫傳統基金會的觀點,在北約東擴和科索沃戰爭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之後,布希政府應該對俄羅斯實行以控制和引導為主、打壓和遏止為輔的政策。美國及其盟國應該尋求把俄羅斯同西方拴在一起,並同俄羅斯建立積極的政治和軍事關系。應該繼續向俄羅斯提供援助,不過將對援助加強監督。改革俄羅斯的軍隊,幫助俄羅斯削減和控制它的核武庫。最後通過努力,使俄羅斯完全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
對於中國,盡管布希在競選期間就聲稱,中美之間是「戰略競爭關系」,在就任後仍然持這一觀點。但正如亨利·基辛格所說,這「並不必然意味著布希已經在現實政策中明確將中國作為了打擊的對手」。布希政府執行的實際上是一項「混合戰略」,既不完全依賴於接觸,也不完全是遏制。如果中國選擇在目 前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制度中採取合作態度並成為美國眼中「負責任的國家」,對中國的「兩手戰略」也許就會轉變為相互和解和夥伴關系;如果中國成為「謀求地區主導權的敵對國家」,美國對中國的政策就會轉變為全方位的遏制。其實, 近 年來美國一直在加緊構築對中國的「潛伏性戰略包圍圈」,一方面在地緣戰略層次壓迫中國的戰略空間,一方面在國際體制中主導規則的制定,限制中國的選擇能力和迴旋餘地。一旦需要,美國可以很快將這種「潛伏性戰略包圍圈」轉變為現實的經濟封鎖和全面的軍事遏制。
⑨ 為什麼美國總統奧巴馬可以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奧巴馬為維護世抄界和襲平做出了貢獻。
奧巴馬作為總統在國際政治中營造了一種新的氛圍。在獲得整個世界關注和給民眾以更美好未來的希望方面,極少有人達到奧巴馬這樣的程度。
作為第一個擔任美國總統的非洲裔美國人,奧巴馬為美國人民樹立了榜樣,而他也給美國政壇帶來了一種新的階級觀念。在他擔任總統期間,白宮甚至連個人丑聞這樣的事情都未曾發生過。在奧巴馬擔任總統的絕大多數時間里,白宮一直將一種成熟穩健的成年人風格展示給外界。
2009年2月27日,奧巴馬宣布了美國將從伊拉克撤軍的計劃。奧巴馬的撤軍計劃包括:在2010年8月31日前,從伊拉克撤離大部分軍隊,結束作戰任務,留下3.5萬至5萬兵力,負責支持伊拉克政府及其安全部隊的軍事行動。然後,在2011年底前撤回全部剩餘部隊。
⑩ 世界諾貝爾和平獎為什麼會頒發給美國總統奧巴馬
。從一個被他們侵略的國家撤軍,所以他得了和平獎。 如果他們沒有侵略伊拉克,而是安安分分在家待著,永遠也得不了和平獎。。呵呵。。世界真奇怪。 諾貝爾獎就是這么個玩意。
美國總統奧巴馬意外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有分析認為最大功臣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因為他把國家帶領到破產邊緣,使奧巴馬高舉一個變字而贏得國際贊賞。另外有評論家認為真正的目的是羞辱布希,指他在任八年發動兩場戰爭,導致生靈塗炭。 美國共和黨智庫傳統基金會的專家指出,奧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定會引來批評。
歐洲的評論家就認為奧巴馬贏得這個獎項,最大功臣是美國前總統布希,因為他的單邊主義把世界搞得天下大亂,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導致數以萬計的民眾,活在水深火熱當中,使奧巴馬僅以「美國一個國家無法解決世界問題」,倡言恢復以聯合國為主的多邊外交,最終贏得諾貝爾委員會的青睞。
另外有分析家認為,奧巴馬上任後簽署行政命令,下令在一年內關閉古巴關塔那摩監獄,關閉中央情報局設在海外的所有秘密監獄,禁止嚴刑逼供,都贏得國際社會贊賞。之後他宣布美軍在2011年底前,全部撤出伊拉克,更贏回盟國的信任。奧巴馬上台八個月所執行的多項政策,目標都是改變布希的決定,結果成功為世界帶來新希望,獲頒和平獎也都有理可依。
根據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奧巴馬獲獎的原因是有三:一是他為「加強國際外交以及人們之間合作所作的非凡努力」。二是奧巴馬在強化國際機構和推動無核化方面的貢獻。三是「很少有人能夠像奧巴馬一樣引起世界的注意和給予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希望」。之所以把和平獎頒發給就職不到一年的奧巴馬總統,是因為評委願意支持奧巴馬爭取達到的目標。委員會的聲明說,這位美國新總統改變了國際政治氣候,多邊外交重回舞台中心。
短短的幾句話無疑蘊含了豐富的內容。首先,奧巴馬能夠獲獎,自然源於美國的強大和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和干預力。事實上,奧巴馬就職九個月以來,只不過調整了小布希時代不得人心的單邊主義政策,重啟多邊外交。而且這也是美國自身的需要。兩場戰爭加一場全球經濟危機已經無法使美國再繼續推行單邊主義了。
然而,盡管如此,奧巴馬仍然就輕易的獲得此獎。如果縱觀諾貝爾和平獎的歷史,從1901年至今,美國人(或機構)共獲得24次諾貝爾和平獎,名冠全球(排第二位的是英國11次,法國以8次名列第三,都是世界級強國)。這是和美國的強大實力密切相關的。不過比較滑稽的是,基辛格獲獎,是由於結束越戰,可是越戰就是美國發起的。這和奧巴馬一樣,他終結單邊主義,可是單邊主義就是美國發揚光大的。顯然,國家強大了就是好,擴張的時候,可以有實利(石油或者推翻不合作的政府),收縮的時候還可以獲得諾貝爾獎,真是名利雙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