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聯勸基金會官網

聯勸基金會官網

發布時間:2021-02-04 21:44:08

『壹』 《盲·道》曝劇照,這部電影的拍攝有哪些現實意義

《盲·道》確定將於2月2日全國公映。日前,片方又曝出一組人物劇照,其中首度自內導自演的李容楊與「國民蘿莉」杜函夢的「大叔&蘿莉」組合分外搶眼。電影《盲·道》聚焦底層乞討兒童,講述了一個落魄搖滾大叔與流浪失明女童的冒險與救贖的故事。

流浪兒童的現實與夢想之間的距離是如此遙遠,而李楊有感於此,花了大量時間研究關於留守兒童、流浪乞討兒童的報道,並親自走訪救助站和福利院。電影《盲·道》將會聯合華揚聯眾公益基金會、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發起一系列公益活動,推動社會對盲人兒童、流浪兒童的更多關注

『貳』 請問境外的公益組織進入國內,要接受那些相關法律的調整,那些部門管理

來源:公益時報
3月23日,小母牛聯益慈善之夜在北京舉行,活動流程的第五項是聯益基金會(小母牛)專項基金的啟動儀式。事實上,類似像小母牛這樣努力在中國尋求本土化道路的國際NGO,經過與中國政府的多年合作,已經深諳生存之道。除了資金來源不同外,與本土NGO幾乎並無二致。他們很少或不再僱傭境外人員,並開始逐步嘗試脫離對總部資金的依賴,開拓新的支持渠道。
2013年3月底,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實施任務分工的通知》指出:公益慈善等四類社會組織年底可直接登記。該舉措被期待為「社會組織發展的春天」。
遺憾的是,這其中並不包括活躍在國內的幾千家國際NGO,他們依舊「登記無門」。而對於相對幸運的基金會來講,雖然參照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允許其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但登記注冊依然按照雙重登記制度的思路進行。
復雜的身份
國際小母牛組織是一家總部位於美國阿肯色州的非營利機構,致力於減少全球飢餓和貧困,保護地球環境。因最初向貧困家庭提供小母牛和養牛技術培訓而命名。自1985年進入中國以來,在中國深耕超過20年,小母牛項目幫助人群從幾十戶農戶到數萬戶,為貧困地區農戶提供從種畜到飼養技能的鏈條式服務,受助農戶實現自力更生後,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將最初接受的農畜後代或等額資助,以及所學知識、技能和經驗一並傳遞給其他貧困農民。
而北京聯益慈善基金會(以下簡稱聯益)2011年3月獲准成立,自詡是繼「壹基金」在深圳取得公募資格後,首家經北京市民政局獲批成立的民間公募基金會。
雖然這種國際NGO掛靠本土公募基金會,成立專項基金的案例並不多見,但實際上早在兩年前,四川海惠助貧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海惠)就已經開始嘗試與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勸)達成協議,共同成立聯勸(海惠)專項基金。
海惠即為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為數不多的NGO之一,1989年,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在四川建立,掛靠在四川省畜牧局內。雖然由政府代管在行政上有一定優勢,但為了確保項目的規范化和專業性,國際小母牛組織仍決定單獨注冊建立小母牛項目辦。
探索注冊之路是艱難的,好在國際小母牛組織並沒有一味地去追求以國際NGO的身份注冊,考慮項目辦沒有外籍員工,而是嘗試找省級有關部門探討國際小母牛組織中國本土化之路。四川省民政廳民間管理局負責人很同情小母牛項目的處境,表示只要小母牛項目找到有關廳局(辦)作為掛靠或主管單位,就可進行國際小母牛組織的本土化注冊申請,只是注冊名字不能用小母牛,因為在這個圈子裡,大家都知道小母牛是國際NGO。
經過各種復雜的交涉後,2008年,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事處終於以「四川海惠助貧服務中心」的名義在四川省民政廳注冊成民辦非企業單位(以下簡稱民非)。2011年2月,為參與上海市對口援疆工作中的社區扶貧項目和上海市郊的社區綜合發展,海惠的姐妹單位「上海海惠社區民生發展促進中心」正式成立,身份仍為民非。
「注冊的過程是比較曲折的,但好在我們並沒有一定要以國際NGO的身份來注冊,總部也考慮到國情和機構處境,允許我們以這樣的名稱(海惠)來申請。所以雖然我們是國際組織,但無論在注冊上,還是項目執行上,都在走本土化的道路。現在對外宣傳的牌子就是海惠-小母牛項目。」國際小母牛中國辦主任陳太勇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注冊成民非或者乾脆在工商部門登記是大量在華尋求獨立身份的國際NGO的最終選擇。
針對兩個二級基金的成立,陳太勇就表示目的為了增加一個公募的支持平台。「2012年3月,就已經和聯益簽署了合作協議,但一直在策劃合適的活動方式和時機。」據了解,該天的活動邀請了聯益和小母牛雙方的企業合作夥伴,並在當晚舉行了慈善拍賣。
「基金會」的優勢與尷尬
對於國際組織來講,在華擁有合法身份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更安全地實施項目、可以與更高層級的部門展開合作,企業基金會被認可甚至可以為企業市場開拓帶來機會。
相對於「注冊無門」的其他類型國際組織,基金會顯然要幸運得多。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對基金會的設立主體並沒有做境內外的限制,依照該條例,外國人可以在華捐資設立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也可以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當然,登記注冊依然按照雙重登記制度的思路進行。而且,此類組織必須在民政部登記注冊方能取得合法身份。
2013年1月,研華文教基金會正式拿到了民政部批文,成立了基金會北京代表處。1997年,財團法人研華文教基金會在台灣正式成立,主要項目為產學合作、社會公益以及內部員工的企業文化建設。
「基金會在大陸開展項目是比較早的,但在2011年下半年才開始准備注冊,通過國台辦向民政部正式提出申請,從准備材料到調查審核再到被批復大約是一年半的時間。」基金會工作人員鄭妲新告訴《公益時報》記者,因為研華科技是台資企業,所以作為企業基金會的研華文教基金會主管職能部門是國台辦。
鄭妲新表示,辦事處的注冊成功得力於國台辦的大力支持。「上層部門的交涉和溝通會相對容易一些。」她認為對於有注冊需求的境外背景基金會來講,相比准備民政部要求的眾多資料,其職能主管部門是否負責更為關鍵。
「另外,研華科技在北京算是納稅數額比較大的台資企業,可能在注冊審核上也有一定考量。」鄭妲新補充。
據中國社會組織網顯示,目前正式在中國登記注冊的境外基金會(含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僅二十幾家。
致力於保護野生生物和自然棲息地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協會(WCS)成立於1895年,總部設在美國紐約。1996年在上海建立了中國項目辦公室,2005年,中國項目總部轉移到北京。總部遷移後,WCS就開始籌劃向民政部門申請注冊。「2007年,做了第一次努力,申請遞到了國家林業局,因為國家林業局是我們的業務主管單位。」WCS工作人員甘敏芳告訴《公益時報》記者,此次申請得到的回復是對於協會類性質的境外機構注冊辦事處,沒有相應的法律可以參照。
「後來就不了了之,2011年有消息說民政部要修訂社會組織管理三條例(即《基金會管理條例》、《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又陸續有開放登記的說法,我們就一直在等。」甘敏芳說。
但實際上,等待並沒有給這些國際組織帶來收獲。他們開始考慮曲線操作。「雖然仍缺少適用的法律條款,但境外的基金會是可以在中國設立辦事處的。WCS在美國和基金會的性質是沒有區別的,適用於相同的法律注冊條款、相同的免稅政策,所以總部批准我們也可以叫WCS foundation(基金會),以基金會的名義提出申請。」甘敏芳表示,2012年WCS開始做第二次努力,包括總部在內又把相關的資料重新准備了一輪。
「因為拿到證書沒有多久,具體的不同還沒辦法講,只能說有好處。包括邀請合作夥伴時,有民政部認可的基金會代表處的身份會顯得更正式,也更有公益色彩。包括一些項目的執行,之前是和高校合作,有了身份後合作夥伴的層級可以上升到教育部,這樣項目運作也會更方便。」鄭妲新介紹,2013年3月底,由研華文教基金會和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合作的某創新經營模式競賽已經開賽。
單一的資金渠道
改頭換面注冊民非、工商注冊、正式在民政部注冊基金會、掛靠本土公募基金會成立二級基金……為了達到生存和開展活動的目的,國際組織選擇了各種各樣的存在方式。但對於那些項目和合作夥伴相對單純的機構而言,身份則沒那麼重要。
湯森路透基金會是依託於新聞和專業信息供應商湯森路透集團成立的公益機構。其旗下網站 TrustLaw提供免費的全球法律服務,以及婦女權益和高效行政的信息及新聞資訊。在中國,基金會主要向社會企業家和NGO提供免費的法律服務,與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恩派(NPI)公益組織發展中心等均有合作。「我們就是一家企業基金會,沒有獨立的法人身份,暫時也並沒有申請注冊成立辦事處的打算。」基金會中國項目主管劉東偉認為身份問題對於基金會執行項目並無影響。
「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資金支持的項目,與合作夥伴沒有資金往來,不需要一個獨立帳號。」劉東偉介紹,基金會和企業CSR部門分開,在中國的全職員工只有他一人,因此基金會每年所需要支出的經費只包括他一人的工資和差旅,均來自公司財務。
同樣作為企業基金會的研華文教基金會,所有的資金也均源於企業。「研華科技股東分紅的百分之三,每年會滾動到基金會里,所以不需要開拓其他收入渠道。」鄭妲新表示。
事實上,因身份問題制約,在華國際NGO的資金來源均較單一,對總部的依賴程度很高。「WCS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資金來自美國,大約每年100萬美金左右。從2009年開始,國內開始有個人捐贈進來,但筆數很少,額度也不大,每年也就一二十萬的樣子。」甘敏芳說,2012年,WCS「野生生物衛士獎」的項目得到了阿拉善SEE基金會支持,是第一筆來自國內機構的資助。
「大部分的資金還是來自海外,以上一個財務年度(2011年6月—2012年7月)為例,機構53%的資金來自香港,30%的資金來自美國,剩下的不到20%是機構自籌。」陳太勇告訴記者,小母牛香港的籌款能力很強,每年的捐贈收入都有幾千萬,而海惠上一年包括承諾分期捐贈在內的捐贈總收入(自籌部分)為1500萬。「主要來自企業和企業基金會的捐贈。」
海惠在資金上對國際小母牛組織總部和其香港分會嚴重依賴,減少依賴的唯一辦法就是解決籌款問題。實施本土化戰略以來,海惠積極拓展新的收入渠道,包括成立二級基金在內,但效果卻並不明顯。據了解,聯勸(海惠)專項基金成立兩年來,包括捐贈物資摺合在內共籌款不足20萬。上文提到的小母牛聯益之夜舉行的慈善拍賣,截止到記者發稿,到賬約50萬。
「我們雖然沒有掛靠成立二級基金,但和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有項目的合作,也算是有公募的渠道。」甘敏芳說,同海惠一樣,雖然環基會積極幫助WCS尋找資金支持,但卻一直沒有獲得額外的捐贈機會。
發展趨勢與官方合作
事實上,國際NGO在華活躍的時間並不長,上世紀80年代後,較多地進入中國;以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事件為契機,國際NGO開始迅速發展。除了扶貧、教育等傳統慈善領域,國際NGO更關注艾滋病防治、環境保護、婦女兒童、社會企業、公平貿易、農民工權利保護等較新的公益領域,一段時間內為中國公益事業發展帶來了國際經驗和國際視角。
以國際NGO最活躍的雲南省為例,21世紀初期,國際組織貢獻較大。根據雲南省國際民間組織促進會《境外非政府組織發展及管理研究》的統計,國際NGO在滇的項目資金投入2003年是3200萬元,2004年是5300萬元,2005年是8600萬元,2006年達到1.2億元。
而近幾年,在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背景下,發達國家的援助政策做出方向性調整,許多國際組織也相應靈敏地做出回應,逐步減少或停止在中國的資金支持。
同時,2008年發生在雲南的香港偽慈善家李國華猥褻孤兒院女童案件進一步為境外NGO管理敲響了警鍾。2009年12月29日,為了規范境外NGO管理,同時也為了進一步為雲南省內有關組織與境外NGO交流合作提供服務保障,雲南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雲南省規范境外非政府組織活動暫行規定》,並於201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境外非政府組織(以下簡稱境外NGO)在雲南開展項目及活動,均需到省民政廳登記備案,否則即為非法。極少數身份可疑的國際機構開始撤出中國。
因為身份各異的原因,在華國際NGO的規模一直難以統計。僅就在民政部登記的基金會來看,資金投入可圈可點。2012年1月16日,民政部在京召開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工作座談會。會上發布消息,自《基金會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民政部依法登記的19家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累計在中國內地實施了1714個公益項目,總投入超過40億元人民幣,其中,2011年的公益項目支出為10.5億元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身份如何,幾乎所有現存的在華國際NGO都傾向與政府部門合作。據北京師范大學社會學系韓俊魁在2011年的調查統計,選擇經常與政府合作的境外在華NGO比例高達74.5%,若加上偶爾合作,這一比例達到93.6%。「從合法性上看,與政府合作會讓那些沒有登記的國際NGO繞開法律合法性的質疑展開活動,獲得的行政合法性讓其獲得了較大的騰挪空間。」
「我們所有的工作都要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因為我們的工作都是在保護區內進行,一定要和當地的林業部門合作開展項目。尤其是廣州方面的項目,與野生動物走私有關,必須和國家執法部門合作。」甘敏芳表示。

『叄』 李連傑壹基金計劃的轉型成功

2011年1月7日,「紅十字天使計劃」五周年座談會舉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表示,「紅十字天使計劃」實施5年以來,累計投入善款10.06億元,惠及人口數千萬人。當天,有關人士還透露,李連傑壹基金轉型成功,將於本周二在深圳發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成立信息。
據紅十字總會領導透露,壹基金已成功轉型公募,現在紅十字總會正在對李連傑壹基金計劃進行最後的清算,清算過後,壹基金將以其公募基金會的身份面對公眾,隨後,李連傑將以信函的形式向基金會大家庭作出解釋。
《公益時報》於1月5日發布信息稱,李連傑壹基金已經在深圳市民政局成功注冊為公募基金會,其注冊名稱為「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的成功注冊意味著壹基金從此具備獨立的法人身份,可以公開募款。
李連傑曾公開表示,一旦壹基金實現公募,上海李連傑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將會與其合並。2008年10月,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上海民政局等多方主管機構的指導和支持下,上海李連傑壹基金公益基金會(下稱上海壹基金)注冊成立,原始資金200萬元。
1月7日,壹基金執行主席周惟彥在微博上說,「看到了『民政部深圳市人民政府推進民政事業綜合配套改革合作協議』,深圳不僅僅是經濟改革的特區,也是民政事業改革的特區,這個擁有中國最多志願者的城市在慈善公益發展史上必定將留下閃亮的足跡。」
同日,記者接到壹基金工作人員的通知,基金會將於1月11日下午在深圳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發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成立信息,確定其公募身份。就媒體關注的基金會轉型過程、基金會理事會構成、為何在深圳注冊以及未來公眾捐贈渠道等相關問題,基金會將在新聞發布會上對媒體作出解釋,保證其信息透明。
據了解,發布會上除此前對外提及的理事會成員王石外,還將有馬化騰、馬雲等人及深圳市相關領導出席,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成為深圳市民政局的下屬單位,未來壹基金將更加嚴謹,由理事會對外發布決議。
2007年,李連傑發起「李連傑壹基金計劃」,其為中國紅十字總會架構下獨立運作的慈善計劃和專案。2010年9月傳出李連傑壹基金計劃中斷,主要原因是沒有獨立法人身份、公章和銀行賬戶。因此,注冊為獨立的公募基金會一直是李連傑致力努力的方向。 壹基金是中國首個由公募基金會下面的基金成功變身為公募基金會的基金。中國公益事業的領袖級人物、希望工程的發起人徐永光表示,在發現民政部登記注冊難以實現後,壹基金轉而在深圳注冊,這種操作上的變通對其他有轉型需求的基金和非公募基金會來說有重要的意義,「一條路不能走,就要想辦法通過另一條路實現目標,這是壹基金這次轉型中最重要的啟示。」徐永光說。
清華大學創新與社會資源研究中心主任鄧國勝則更進一步闡明了這次轉型後的啟示效應。「首先對各個地方政府具有啟示意義,其他政府看到深圳的試水和良好效果,會思考本地的公益事業政策是不是需要調整;其次對於基金和非公募基金會來說,壹基金的轉型帶來了示範效應;第三,對中國活力欠缺的公募基金會來說,壹基金的加入,將有效地刺激這個行業里的競爭意識和發展思考。」鄧國勝說。 此前壹基金一直努力在民政部注冊,如今實踐成功卻落地在深圳。民政部注冊同深圳注冊區別何在?是否對其今後的發展帶來相應的局限性?各方表示較為樂觀。
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也就是說,如果此次壹基金是在民政部注冊,即可以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募捐,而如果在深圳注冊,則只能在深圳地區進行募捐活動。「實際基本不會有什麼影響。」鄧國勝表示,「在實際效果上看,並不明顯,比如,壹基金在深圳衛視上進行了公開募捐行為,而深圳衛視全國都能看到,那捐款還是會從各地涌來。」募款行為需要在深圳,但基金會的宣傳效果和聲望絕不會僅僅局限在深圳,歸根結底,一個好的基金會,會得到來自社會各方的支持,而不會因為注冊地而受到影響。
徐永光用「沒什麼區別」來形容他對壹基金在深圳注冊的樂觀態度,這意味著:從此,壹基金將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公眾募捐,可以接收國內外合法捐款,更加方便地開展自己的公益項目。 正如鄧國勝所說,壹基金此次轉型,對中國活力欠缺的公募基金會來說,帶來了競爭發展意識。
就中國目前環境來說,已有的公募基金會絕大多數是由政府各部門創辦,具有濃厚的官辦色彩。徐永光多次表示:慈善由政府來做,意味著政府又做裁判又做運動員,就會造成監管缺位。而利用政府的行政權力來做慈善,勢必讓公募基金會環境存在產業內部的不公平競爭,缺乏真正的競爭意識,造成整個環境的「倦怠」。很多公募基金會就經常不把保護捐贈人的情緒、尊重捐贈人的權利放在最重要位置,不利於激發公眾的慈善熱情,也不利於慈善文化的傳播。
此次壹基金「沖」進公募基金會的圈子,對活力不足、競爭不夠的環境勢必是一次有力的沖擊。民間的公募基金會,在籌款和資金的使用上,一定會非常注重透明度和資金使用效率,它只能以此來取勝。這無疑會對已有的絕大多數公募基金會造成壓力和挑戰。 目前,廣東、上海對於公益組織的注冊環境相對寬松。壹基金之所以「安家」深圳,緣於深圳特殊的政策。
按照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市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並無基金會注冊登記的許可權。但是,在2009年7月,民政部與深圳市共同簽署了關於民政事業綜合改革合作協議,其中授權深圳開展基金會、跨省區行業協會、商會登記管理試點探索,為深圳社會組織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發展空間。深圳正像30多年前的經濟改革一樣,又一次站在了中國公益事業發展的開放前沿。
而上海近年在中國公益事業的探索中,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2009年底,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成立,作為民間發起的公募基金會,該基金會為上海民間公益機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和活力。基金會秉承「聯合勸募」理念,聯勸聯合眾多民間公益機構,向大眾和企業籌募公益資金,篩選、資助優秀的民間公益項目,並對資金落實狀況實行監督;同時,聯勸也為企業與慈善家定製公益投入方案,並協助實施,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可喜的是,據記者了解,目前,北京也正在考慮為優秀公益組織的注冊放開空間,給一些運作優秀的非公募基金會「轉正」機會,期望通過非公的「轉正」,刺激活力不足的公募基金會環境,帶動起整個基金會行業的發展活力。

『肆』 楊暉的主要成就

楊暉個人榮譽覽表
2015年,入圍「2015中國商業最具創意人物100」榜單;
2015年,楊暉在2014年度優秀廣播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4年度廣播電視影響力人物稱號」;
2015年,榮獲」2013-2014年度上海市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稱號;
2015年,榮獲「第五屆中國電視滿意度博雅榜年度滿意人物」稱號;
2014年,獲得由台灣《遠見》雜志頒發的「2014遠見卓越創業獎」;
2014年,榮獲「2013-2014年度兩岸四地廣播電視領軍人物」稱號;
2013年,再次入選「2013中國商界女性精英價值榜」;
2011年,榮獲《旭茉JESSICA》「年度成功女性」稱號;
2011年,被評為《胡潤百富》年度「潮流先鋒人物」;
2010年,榮獲「世博城市之星」稱號;
2010年,入選「2010中國商界女性精英價值榜」;
2010年,被中廣協評為「中國十佳電視欄目製片人」;
2008年,被《Time Out上海》推舉為「城市英雄」;
2007年,被《外灘畫報》評為「城市之心」2007年度人物—時尚文化之心;
唯眾傳媒公司榮譽覽表
2015年,唯眾傳媒在2014年度優秀廣播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4年度全國優秀節目製作機構」。
2013年,唯眾傳媒在「TV地標」(2013年)中國電視媒體綜合實力大型調研成果中榮獲「2013年度最具品牌影響力節目製作機構」。
2013年,唯眾傳媒在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主辦的「2013年度全國優秀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3年度優秀節目製作機構」。
2012年,唯眾傳媒榮獲《綜藝》「年度創意力公司」大獎
2011年,唯眾傳媒被WABC評選為「年度十佳愛心企業」
2010年,唯眾傳媒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價值自主創新企業」
2010年,唯眾傳媒正式成為國際視覺傳播協會(IVCA)成員
2008、2009年,唯眾傳媒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最具投資潛力文化創意企業」
唯眾傳媒節目榮譽覽表
2015年,榮獲「2015中國大學生最喜愛的文化教育知識類電視欄目品牌TOP10」(排名第一)。
2015年,《開講啦》入圍第二十一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綜藝欄目」。
2015年,《開講啦》在2014年度優秀廣播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4年度全國品牌欄目10強」。
2015年,《青年中國說》在2014年度優秀廣播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4年度全國創新欄目10強」。
2015年,《波士堂》在2014年度優秀廣播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4年度全國最具市場價值欄目」。
2015年,《大聲說》在2014年度優秀廣播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4年度全國城市台品牌欄目」。
2015年,《青年中國說》在「第八屆《綜藝》年度節目盛典」中榮獲「年度上星頻道節目」殊榮。
2015年,《青年中國說》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4年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欄目表彰」。
2015年,《開講啦》榮獲「第五屆中國電視滿意度博雅榜」衛視文教類「十佳欄目」稱號;
2014年,《開講啦》在中國大學生電視節評選活動中,榮獲「2014最受大學生矚目社會人文類電視節目」。
2014年,《你正常嗎》在藝恩中國文娛產業暨第二屆「紫勛獎——ENAwards」 頒獎盛典上榮獲「2013-2014中國最佳網路節目」。
2014年,《開講啦》在「2013-2014年度兩岸四地優秀創新廣播電視欄目表彰活動」中獲評「2013-2014年度兩岸四地創新廣播電視社教欄目四小龍」。
2014年,《愛拼才會贏》在「2013-2014年度兩岸四地優秀創新廣播電視欄目表彰活動」中獲評「2013-2014年度兩岸四地創新廣播電視真人秀欄目四小龍」。
2014年,《感恩成長》在「2013-2014年度兩岸四地優秀創新廣播電視欄目表彰活動」中獲評「2013-2014年度兩岸四地最具創新力社教廣播電視欄目」。
2014年,《開講啦》在《新周刊》「2013中國電視榜」中榮獲「年度節目」和「最佳談話節目」雙項殊榮。
2014年,撒貝南憑借在《開講啦》中的精彩表現在《新周刊》「2013中國電視榜」中榮獲「年度節目主持人」和「最佳談話節目主持人」雙項殊榮。
2014年,《開講啦》在「第七屆《綜藝》年度節目評選盛典」活動中,榮獲「年度節目」稱號。
2014年,《愛拼才會贏》在「第七屆《綜藝》年度節目評選盛典」活動中,榮獲「年度節目」稱號。
2014,《開講啦》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表彰榮獲「2013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欄目獎」。
2014,《感恩成長》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表彰榮獲「2013年度全國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欄目獎」。
2014年,《開講啦》在中央電視台優秀節目評選活動中獲得優秀節目一等獎,《開講啦新年季》獲得特別節目一等獎。
2013年,《開講啦》榮獲「2013年度媒介360營銷傳播獎整合營銷類金獎」。
2013年,《愛拼才會贏》在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主辦的「2013年度全國優秀電視欄目推薦表彰」 活動中榮獲「省級衛視最具創新影響力欄目十強」。
2013年,《開講啦》在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主辦的「2013年度全國優秀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3年度電視社教品牌欄目」
2013年,《愛拼才會贏》在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主辦的「2013年度全國優秀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3年度廣播電視創新欄目20強」
2013年,《大聲說》在由中國廣播電影電視報刊協會主辦的「2013年度全國優秀電視欄目推薦表彰」活動中榮獲「2013年度城市台廣播電視原創欄目20強」
2013年,《愛拼才會贏》在第六屆中國品牌媒體高峰論壇中榮獲「2012-2013中國最具品牌價值電視欄目」
2013年,《大聲說》兩度獲得SMG總裁獎。
2013年,《開講啦》官方微博榮獲由《廣告主》雜志頒發的第二屆社交網路營銷金蜜蜂獎「2013年度十佳電視節目官方微博」。
2013年,《開講啦》榮獲亞洲廣播電影電視協會評選的2013「兩岸四地創新電視社教欄目四小龍」稱號
2012年,《開講啦》榮獲TV地標(2012)全國電視欄目綜合實力大型調研「年度上星頻道新欄目十強」。
2012年,《開講啦》榮獲《綜藝》2012年度節目評選「年度人文節目」。
2012年,《開講啦》榮獲《新周刊》2012年中國電視榜「最佳人文節目」」
2010年,《互聯網的百萬富翁》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廣告節2009中國媒介創新營銷大賽優秀獎」、「DMA(Digital Media Award)亞太區數碼傳媒大獎Best LoyaltyProgram銅牌獎」、「2008-2009年度艾瑞效果營銷獎」和「2009年中國企業營銷創新案例特別獎」。
2010年,《波士堂》、《上班這點事》榮獲中廣協創優專題二等獎。
2010年,《波士堂》獲得SMG總裁獎。
2010年,《波士堂》節目榮獲第四屆中英氣候變化報道作品推介活動「優秀作品獎」。
2010年,《大聲說》榮獲中廣協「第十屆百家電視文藝節目欄目類」一等獎和主持人大獎。
2009年,《波士堂》獲得「2008中國最具網路影響力十大省級衛視欄目」排行榜第一名,同時獲得2009年度SMG「傳媒人」獎。
2009年,《誰來一起午餐》榮獲《綜藝》2009年度節目大獎。
2009年,《誰來一起午餐》入圍《新周刊》2008「中國電視榜」年度最佳財經節目榜單。
2009年,《大聲說》獲得SMG總裁獎,入選上海十大文化事件榜單。
2008年,《波士堂》獲2008至尚優品--胡潤百富2007BEST OF THE BEST評選訪談類電視節目最佳表現獎。
2008年,《上班這點事》入圍《新周刊》2008「中國電視榜」年度最佳脫口秀節目。
2008年,《波士堂》《上班這點事》雙雙榮獲中廣協電視經濟委員會「中國創優欄目獎」。
2007年,《波士堂》榮獲SMG2006年度電視節目創新獎,入圍《新周刊》2007年「中國電視榜」年度最佳創富節目榜單。
2007年,《誰來一起午餐》獲SMG傳媒人大獎。
公益事跡
作為雷勵中國理事長(全稱「上海雷勵青年公益發展中心」,是一家致力於青少年發展的教育型公益機構,也是雷勵國際在亞洲的第六個獨立社區。)和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又稱聯勸基金會)的創始理事,她一直熱心地為公益默默奉獻。
楊暉還是國內第一支民間公益基金——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又稱聯勸)的創始理事。聯勸發起的公益項目「一個雞蛋的暴走」因為形式新穎,大膽創新,被業內稱為經典公益案例。楊暉認為,創新並不是公益機構的目的,而是喚起大家公益意識的手段;不是博眼球和嘩眾取寵,而在於活動本身的意義。
同時兼具「企業家」和「公益家」雙重身份的楊暉,把「公益」內容注入到了自己擅長的電視產品中,將兩者做了有機的結合,積極以「公益」為主題研發原創產品,傳播公益理念,連續4年在節目中開設公益創投專場,邀請公益人士登台探討公益話題。2011年,唯眾傳媒被WABC評選為「年度十佳愛心企業」 。

『伍』 中國好公益平台是什麼不太了解,可以簡單介紹一下嗎

中國好公益平台是一個開放共享的公益產品規模化平台。自2016年11月成立至今,通過資金支持、資源鏈接、能力建設、品牌推廣、經驗分享等措施,促進優質公益產品的規模化,高效和大規模地解決社會問題。

平台現有16家聯合共建夥伴,分別是南都公益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新華公益、騰訊公益、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愛德基金會、恩派、阿拉善SEE基金會、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ThoughtWorks、新浪微公益、深圳同佳岸慈善基金會、基金會中心網和陳香梅公益基金會。

截至2019年5月,好公益平台共續簽和新簽約優質公益產品50個,涵蓋教育、安全健康、環保、助老、特需人群關愛、性別平等、社區發展等多個領域,簽約各省市地區樞紐合作基地41家。平台優質公益產品已在全國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了48次線下推介,聯合新華公益和優酷公益在新華網演播大廳舉行了線上推介,並為10個優質公益產品開展了單項線上推介。據統計,各地累計有5300餘家/次公益組織參與了優質公益產品推介活動,形成對接意向3300餘份。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兩年間,共有2800餘家/次社會組織和9000餘所/次學校正在落地實施這些優質公益產品。

2019年,好公益平台以「影響力規模化」研究系列成果為基礎,啟動「規模化學院」,為入選的優質公益產品提供規模化相關能力培訓和資金支持;同時積極鏈接多種資金和非資金資源;助力產品品牌推廣;推動經驗借鑒和分享,幫助優質公益產品更好地實現規模化發展。

『陸』 一個雞蛋的暴走 資金運作

5年來,善款共支持了全國18個省份63家公益機構的82個公益項目,逾19萬兒童受益。
我已經做了這個活動的義工兩年了,今年第三年,資金具體運作,在聯勸的網上都有公示。我不是很明白向下面兩位的回答是什麼意思,甚至我感到十分氣憤。當你全身心去參與進去的時候你就會明白這樣活動的意義。

『柒』 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是公募基金會嗎

1、收入來源不同:公募依法可以向全社會開展募捐;非公募則是自己出資,將一版定款項用於慈善事業權,也可依法接受來自特定范圍的捐助,捐助者是企業或個人。 2、支出比例不同公募依法將上一年總收入的70%用於第二年的支出,人員和辦公經費不超過支...3739

『捌』 恩派的公益事業

NPI大力倡導企業社會責任(CSR)理念,促成了大量企業公益資源流入草根組織,支持社會創新,通過與聯想、諾基亞、康師傅、英特爾、帝亞吉歐、招商局等優秀企業的合作,實現了各方多贏,如今企業支持民間公益已蔚然成風。從2007年起, NPI引入並不斷實踐的「公益創投」(Venture Philanthropy)公益投入方式引起了各界的廣泛認同, NPI先後與企業、基金會、政府合作開展了若干「公益創投」和「公益大賽」項目,掀起了一個個民間公益創業的熱潮。至今,由NPI託管的公益創投資金已超過5000萬,資助的公益項目近300個。2009年,由NPI主要發起成立了上海公益事業發展基金會(「聯勸」),它將探索新型的聯合勸募和公益資助模式,整合更多社會資源服務於新興公益組織的成長需要。
2010年, NPI設計並承擔運營的上海社會創新孵化園(「鳳巢」)正式開園,這標志著NPI建立綜合性社會創新創意園區的創想正在付諸實施。此外, NPI推出的「公益廣交會」、「企業公民在行動」等大型活動也都成為了業內的重要景觀。
如今,恩派(NPI)旗下各業務單元已形成了以「注冊獨立、品牌共享、資源整合、業務互補」為特徵的聯合艦隊型管理格局。它將在公益支持性領域不斷推陳出新的同時,對已有公益產品深耕細作,精益求精,為建立和完善中國公益的基礎設施而不懈努力。

『玖』 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怎麼樣

簡介:以社會問題為導向,集結眾多公益組織,自上而下開展勸募活動,並通過高度問責的方式將募集到的慈善資源統籌分配給公益組織。

閱讀全文

與聯勸基金會官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