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前外長是怎麼評價中國的
「在被遺忘前跟緊中國,這是歐洲最後的機會」德前外長如是說。
德國3月6日刊載文章稱,德國前外交部長約施卡·菲舍爾最近出了本新書,作為獻給自己4月12日70歲生日的禮物。新書的標題是《西方的衰落》,小標題是《21世紀新世界秩序中的歐洲》。在菲舍爾看來,沒有理由認為中國的崛起會被阻止,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像中國那樣快速強勁。歐洲如果不想完全掉隊,就必須作出努力,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抓緊努力。
▲一位女士頭戴「讓中國再次偉大」的棒球帽。
文章稱,197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為2.8%,而2015年的時候已經達到15.5%。今天,歐洲及其經濟幾乎不再增長,單個歐洲國家甚至沒有一絲希望跟上全球玩家美國和中國的步伐。它們只有共同行動才有機會。
文章稱,在菲舍爾看來,沒有理由認為中國的崛起會被阻止,沒有哪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像中國那樣快速強勁。歐洲如果不想完全掉隊,就必須作出努力,最重要的是它必須抓緊努力。菲舍爾認為:「這是歐洲的最後機會。」否則,歐洲將告別世界歷史——也許不是坐在列車里,而是消失在一間很快被遺忘的後面房間里。
② 德國有什麼優秀的文化
葡萄酒在德國已經形成特有的文化韻味,仲夏剛過,產酒區的人們就歡歡喜喜內籌辦每年一度容葡萄酒節,這是各個葡萄酒廠家展示他們的產品的好機會,借著秋陽,人們合家出遊或與親朋相約,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品嘗好酒,享受美好生活。每年推出的葡萄酒公主更增添了風采。
德國葡萄酒產區也是遊人駐足之處,溫和的氣候,美麗的風光,地傑人靈,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年葡萄成熟的時候,遊人如織。在以雷司令為主要種植面積的萊茵高地區的著名城市呂德思海姆,座落在萊茵河畔,河岸風景秀麗,沿街各具特色的酒家櫛比,無論走到那一家都能嘗到上好的美酒。
德國的空氣中彌漫著音樂,德國葡萄酒文化也與音樂生活緊密相連。在葡萄酒產區常有定期或不定期的音樂演出,尤其是夏天,在音樂廳和周圍的教堂都舉辦各種各樣的音樂會,露天音樂會也在這時登場,例如著名的葡萄酒產區萊茵高在夏天將第一流的演奏家和古典及現代音樂樂團匯集一堂。有的音樂會還在門票中包括晚餐或一杯葡萄酒,人們一邊品酒一邊欣賞音樂,令人難以忘懷
③ 德國的UNIVERSITY..
不錯的大學。有東西在那裡念書。 另外慕尼黑城市不錯啊,經濟好,以後打工,找工作機會都不錯。
但是巴伐利亞的德語就不敢恭維了,你在那裡時間長了,學到的都不是正宗的德語,那裡的口音太重了。
下面是慕尼黑大學的簡介!
慕尼黑大學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Siegel der LMU München
校長: 伯恩特·胡伯教授
建校時間: 1472年
所在地: 慕尼黑 (巴伐利亞)
院系: 18
教授數量: 657 (2008學年)
年度預算: 3.8億歐元(2007學年)
教職員工: 12,629 (2005/06學年)
注冊學生數量: 44,402 (2008/09冬季學期)
女性學生比例: 62.5 % (2008/09學年)
外國學生比例: 16 % (2008/09學年)
畢業生: 4,275 (2006/07屆)
慕尼黑大學(全稱慕尼黑-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安大學,德語: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坐落在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首府慕尼黑,始建於1472年,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大學之一。19世紀初,學校為了紀念創始人H·路德維希大公和馬克西米安一世,改名為Ludovico Maximilianes(拉丁文),後來更改為德語的Ludwig-Maximilians Universität。慕尼黑大學於二零零六年十月被選為德國首批三所精英大學之一。
紹爾兄妹廣場
大學主樓樓梯
目錄
[隱藏]
* 1 概況
* 2 歷史
* 3 院系設置
* 4 近期規劃
* 5 諾貝爾獎得主
* 6 著名校友
* 7 網站
[編輯] 概況
大學在2008/09年冬季學期有注冊學生44,402名,其中6,630名為外國留學生。全校四萬多名學生中,有51%為語言類文化和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學生。
全校共有657名專職教授和2,403名科研、教學人員,以及2,418名職員。大學設置有18個學院,另有一個附屬醫院,其中有1,518名醫生、221名研究人員、1,685名護理人員,此外還有3,278名工作人員。
慕尼黑大學提供了豐富的學科選擇,大約160個專業的課程在此教授,有些課程在德語國家的大學中獨此一家。慕尼黑大學在某些自然科學領域與慕尼黑科技大學有所合作和競爭。
今天的慕尼黑大學已不是一所校園中心式大學。除了位於邵爾兄妹廣場的大學主校園區外,還有位於大哈登地區(Großhadern)的高科技園區(包含世界著名的大學醫學中心,生物學中心,葯學和化學院系, 這些大學的研究機構與比鄰的馬普學會的生物化學研究所和神經研究所,以及德國聯邦生物醫葯高科技區共同組成了德國著名的生命科學中心),慕尼黑還有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學市內醫院,以及相關的專科醫院如牙醫學院,精神病醫院及坐落於五月大街的婦女醫院等。如今很多慕尼黑大學的研究機構分散在城市中心區。比如大學主校園區北邊幾百米處就是「小豬樓」(因外牆粉紅色的塗料而得名,是教育學和心理學系),再如在慕尼黑藝術中心區的古生物研究所,地質地理研究所以及繪畫陳列館西南幾百米外的「數學樓」(物理系、信息系和地理系講課也在此處),現在位於英國花園的自由歐洲電台所在的大樓已經轉讓給了大學做為紹爾兄妹政治學研究所,信息學,傳播學,東亞研究學,生物分子光學研究所及語言信息轉化中心。
[編輯] 歷史
[編輯] 院系設置
全校現有18個學院,下屬包括178個研究所,以及為醫學院實習的診所。
* 01 天主教神學院
* 02 基督教神學院
* 03 法學院
* 04 企業經濟學院
* 05 國民經濟學院
* 07 醫學院 (包括. 牙醫學)
* 08 獸醫學院
* 09 歷史及藝術學院
* 10 哲學,科學哲學及宗教學院
* 11 心理學及教育學院
* 12 文化學院
* 13/14 語言學及文學院
* 15 社會學院
* 16 數學,信息學及統計學院
* 17 物理學院
* 18 化學及葯學院
* 19 生物學院
* 20 地質學院
官方的院系命名由於歷史的原因已經被更改:原先的第六學院林學院已於1999年歸入慕尼黑技術大學,第十三及十四學院已合並。
慕尼黑大學成就突出的學院有企業經濟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社會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學院、林學院、獸醫學院等。
慕尼黑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573年:校本部的中心圖書館和分屬各研究所和各學院的分館共215個。中心圖書館的藏書為基礎書籍、日常書籍和一定程度的專業書籍,約140萬余種,合計各研究所的藏書,共440萬余冊,與巴伐利亞州圖書館藏書量持平,藏書量每年遞增約50,000冊。
2004年大學的財政預算達到3.79億歐元,大學附屬醫院預算達6.92億歐元,其中來自第三方的資助達1.29億歐元。
慕尼黑大學大多學科都具有很高的國際知名度,比如人類醫學、動物醫學、自然科學領域的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等,以及社會人文學科中的法學、經濟學、語言學、神學(現今天主教羅馬教皇已任教於神學院多年)、心理學、教育學等等,在加興校區物理系與馬普學會的物理研究所及慕尼黑科技大學聯合建立的加速器實驗室也曾取得過世界級的成就。慕尼黑大學的科研人員每年榮獲多項學術獎勵:如德國科學基金會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和「Koeber獎」,截至2007年,在慕尼黑大學學習或任教的校友中已有32人獲的過諾貝爾獎。
[編輯] 近期規劃
根據巴伐利亞州政府2005年6月2日的宣告,慕尼黑大學將在2005至2006年對十三個專業進行改動。它們是社會經濟歷史,邏輯與科學理論,基督文學,中世紀拉丁文學等等。
在巴伐利亞政府的高科技開放式巴伐利亞計劃支持下,慕尼黑大學將長期把所有的自然學科,包括醫學集中到位於Großhadern/Martinsried的高科技校園,目前此處已設有大學醫院,慕尼黑大學基因中心,化學與葯學系,慕尼黑大學生物中心。
[編輯] 諾貝爾獎得主
1. 1901威廉·康拉德·倫琴(諾貝爾物理學獎)
2. 1911威廉·卡爾·維爾納·奧托·弗里茨·弗蘭茨·維恩(諾貝爾物理學獎)
3. 1914馬克思·馮·勞厄(諾貝爾物理學獎)
4. 1918馬克斯·普朗克(諾貝爾物理學獎)
5. 1919約翰尼斯·斯塔克(諾貝爾物理學獎)
6. 1926古斯塔夫·赫茲(諾貝爾物理學獎)
7. 1932維爾納·海森堡(諾貝爾物理學獎)
8. 1945沃爾夫岡·泡利(諾貝爾物理學獎)
9. 1967漢斯·貝特(諾貝爾物理學獎)
10. 1986蓋爾德·貝南(諾貝爾物理學獎)
11. 2001沃爾夫岡·克特勒(諾貝爾物理學獎)
12. 2005特奧多爾·亨施(諾貝爾物理學獎)
1. 1902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諾貝爾化學獎)
2. 1905約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馮·拜爾(諾貝爾化學獎)
3. 1907愛德華·比希納(諾貝爾化學獎)
4. 1915里夏德·梅爾廷·維爾施泰特(諾貝爾化學獎)
5. 1925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諾貝爾化學獎)
6. 1927海因里希·奧托·威蘭(諾貝爾化學獎)
7. 1930漢斯·菲舍爾(諾貝爾化學獎)
8. 1936彼得魯斯·約瑟夫斯·威廉默斯·德拜(諾貝爾化學獎)
9. 1938里夏德·庫恩(諾貝爾化學獎)
10. 1939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約翰·布特南特(諾貝爾化學獎)
11. 1973恩斯特·奧托·菲舍爾(諾貝爾化學獎)
12. 1988哈特穆特·米歇爾(諾貝爾化學獎)
1. 1935漢斯·斯佩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 1936奧托· 勒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3. 1953漢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4. 1964康拉德·布洛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 1973卡爾·馮·弗利施(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6. 1991厄溫·內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7. 1999布洛伯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編輯] 著名校友
* 汪猷,1937年獲博士,1997年歿,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機化學家,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王澤鑒,台灣民法學家,曾任司法院大法官。
* 劉幸義,台灣法理學、刑法學家。
* 陳自強,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副院長、民法學家。
* 蔡宗珍,國立台灣大學專任教授、公法學家。
* 李震山,台灣憲法學、行政法學家、現任司法院大法官。
* 李惠宗,台灣憲法學、行政法學家、國立中興大學財經法律系專任教授。
* 林鈺雄,台灣刑法學家、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
* 林信和,台灣民法學家、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
* 柯耀程,台灣刑法學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專任教授。
* 庄國榮,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專任教授、前教育部主任秘書。
* 劉孔中,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
* 張麗卿,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曾任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
* 黃舒芃,中央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研究員。
④ 周志興:二戰結束時德國就開始反思了嗎
德國的政治家及民眾並不是從戰爭結束就有反思的,對盟軍的紐倫堡審判回當時的德國上下是不忿的答,也是不參與的。直到61年,更多屠殺猶太人的行為被揭露,德國民眾的心越來越有不安,61年德國法院自己對戰爭中參與迫害猶太人的高級軍官起訴並審判,開始德國人對僅是戰敗者到有罪者的認識。68年的學生運動,是整個社會對有罪認識的形成,70年的勃蘭登一跪是順應整體社會的贖罪行為。從此德國全民都加入到主動為受害國和受害者的贖罪行動中。」
⑤ 如何倡導「無車日」
2005年9月初,北京地球村、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自然之友、環境與發展研究會、綠家園志願者、香港地球之友、保護國際9家環保組織通過媒體向全民發出倡議,倡導人們在9月22日這一天有車族放棄私車,乘坐公共交通或騎自行車或步行以支持環保。同時,這9家環保組織向有關部門呼籲制定中國自己的「無車日」,並在當天的一些主要幹道上禁止私家車通過。
9月22日是「國際無車日」。這個節日最早起源1998年的法國巴黎。法國綠黨領導人、時任法國國土整治和環境部長的多米尼克·瓦內夫人倡議開展一項「今天我在城裡不開車」活動,得到首都巴黎和其他34個外省城市的響應。當年9月22日,法國35個城市的市民自願棄用私家車,使這一天成為「市內無汽車日」。隨後,歐洲其他國家及北美、南美和亞洲不少城市競相效仿,使9月22日成了「國際無車日」。至今,國際上已有超過1000個城市開展過「無車日」活動。這項活動也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環保運動。發起活動的9家組織在短短兩周的時間里聯系了北京所有知名的媒體,全面報道這次活動。與此同時,9家組織還把這個倡議發給所有的志願者以及合作夥伴,其中也包括一些車友會。並在9月18日當天組織了80位環保志願者,身穿「無車日」的宣傳文化衫分成若干小組走近社區、學校、企業進行宣傳,他們把2000張無車日海報發放到社區、企業中。活動中,志願者們耐心地告訴公眾,「無車日」蘊含的環保理念。告訴大家北京的空氣質量、路權分配、身體健康等問題與「無車日」的關系。
後來,「北京地球村」創始人廖曉義、能源基金會主席楊富強走近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媒體,向市民發出呼籲,並介紹了各國「無車日」當天的措施以及針對北京開展「無車日」活動的建議。
9家組織的這次聯合行動,以及前期的媒體攻勢雖然並沒有讓2005年9月22日的北京成為暢通的一天,但幾十家媒體的報道已讓大部分市民熟知了「無車日」這個名詞。
轉眼到了2006年4月,北京地球村、能源基金會、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給北京市副市長寫了一封信,信中建議:「北京選擇一條公交線路發達的街區在9月22日這一周末進行『無車日』活動,除公交、自行車和特種車輛(救護車、消防車、警車等)以外,禁止小汽車通行。與此同時可以在此街區上進行空氣質量的監測,把所得數據與前日的數據進行比較,估計很有說服力。」在5月25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北京地球村」執行主任栗力將此信交到了吉林副市長的手中並表達了NGO希望協助市政府搞好「無車日」活動的決心。
2006年的6月5日前夕,北京市環保局提出「為了首都的藍天,每月少開一天車」,這一口號得到了北京乃至全國幾十家環保組織的熱烈響應。廖曉義立即在新京報上發表了題為「公民行為與政府行動」的文章,文中寫道「『每月少開一天車』,環保部門和環保組織的這一倡議得到不下20萬有車族的響應。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信息,它表明一種新的時尚正在悄然興起。這種時尚體現的是人們對於能源消耗和空氣質量的關切,也是人們對於生活品質和環境公平的關注。」
在2006年9月22日,「北京地球村」「自然之友」、中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資料研究中心共同發起了「騎行北京周」活動,提倡人們多以自行車為交通工具,得到了中國自行車協會的大力支持以及海因里希·伯爾基金會的資助。
整個「騎行北京周」活動由為期一周的主題攝影展和9月23日的騎行活動兩部分組成。「騎行北京」攝影展在文津街的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部分館舉行,展出對公眾是免費的。參觀者可以從攝影作品中感受到自行車不僅僅是一種代步的工具,它已成為健康、環保以及時尚的又一代名詞。
2007年,「北京地球村」又參與到建設部公共交通周的活動中,協助建設部完成了「公共交通周」的宣傳片及「無車日」的廣告片,並與各地環境民間組織再次聯手倡導「無車日」活動。
2007年9月22日這一天,由「北京地球村」和北京東四街道辦事處主辦的名為「無車的日子,走街串巷」活動在東四奧林匹克社區羅家胡同啟動。活動呼籲更多的人選擇以公共交通、自行車、步行為主的綠色的出行方式。在活動中,「北京地球村」和多家環保組織以及東四社區共同發起了「綠色出行」倡議,廖曉義還向到場的嘉賓、居民以及多家媒體公布了針對北京不同出行方式人群的公共交通問卷調查結果。最後,由環保志願者以及不同的人群組成的健走隊伍從北京東四羅家胡同步行至王府井八面槽,鼓勵綠色出行的健康方式。受建設部委託,由「北京地球村」承擔拍攝和製作任務的《公共交通周宣傳片》和《無車日廣告片》也於當天在相關媒體上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