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08年地方考試申論內容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間:閱讀材料40分鍾,作答110分鍾。
3.仔細閱讀所給定的資料按照後面提出的「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二、給定資料
1.2006年8月,在襄樊市總工會與該市女企業家協會聯合開展的「金秋助學」活動中,19位女企業家與22名貧困大學生結成幫扶對子,承諾4年內每人每年資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幫助這些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入學前,總工會給每名受助大學生及其家長發了一封信,希望他們抽空給資助者寫封信,匯報一下學習生活情況。但到2007年夏天,一年多來,三分之二的受助學生未給資助者寫信,也沒有採用其他的聯系方式。當襄樊市總工會再次組織企業家們資助時,部分企業家表示「不願再資助無情貧困生」。無奈之下,宣布5名貧困大學生被取消繼續受助的資格。
湖北襄樊5名貧困大學生因為在受助的一年多時間內沒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繼續受助的資格。此事一經報道,評論紛至沓來,社會輿論的熱情關注頗有點出人意料。
小事情引起大討論,往往就說明人們在某些原則問題上多有歧見。2007年8月28日《光明日報》報道:截止8月27日,新浪網就「貧困生受助資格被取消」展開的討論,已有210729人參與。其中,83%(174898票)的網友認為「應該取消」,感恩是做人的底線,不知感恩的人很難期望他們將來回饋社會」,認為「不應該取消」的佔8.9%(18790票)和「不好說」的佔8.1%(17041票)。
2.有的人認為,不能因為大學生沒寫信就簡單地認定他們不感恩,企業家不應就此撤銷資助。「雖然我不是貧困生,但我能夠理解他們為何不給捐助者寫信。」北京師范大學的一位學生說,「我認為多數貧困生並不是心中不知感恩,只是他們不願意用這種方式表達,他們認為上學期間好好學習,做好本分的事情將來回報社會,才是更好的感恩方式。」
對於資助者來說,來自被資助者的感謝,無疑是一種鼓勵。溫州資助者李先生說,每次收到被資助的貧困學生發來的慰問簡訊,都會讓他流眼淚。北京的宋女士是一位機關工作者,她和她的朋友們每年都會通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向邊遠地區學生提供助學金捐助。她向記者坦言,自己從未要求孩子們定期聯系、匯報情況。「去年,我們捐助的10個孩子中有幾個孩子剛好是在同一個學校的,年底,他們一起寄來封信,告訴我們收到了多少錢,並介紹了他們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宋女士說,「付出的愛心有了回應,這讓我們都覺得很開心。但我們也不強求捐助的所有孩子都給我們寫信。畢竟他們還都是孩子,好好學習,對我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匯報了,我想,這也是對他們自己最好的『匯報』」。
在這場討論中還有人認為,憐憫、善良和同情盡管是人類的自然本性,但平等、自由和尊嚴,也是與生俱來的人格。只要你有那麼一點強勢,給弱者半分「恩惠」,人家就要感恩戴德。感恩中的「恩」是報不完的,就算報完了,你也是一輩子都欠他的,一輩子都不會與他是平等的地位、平等的人格。四川有們老闆,資助了幾個貧困學生,由於受助的學生年底沒有向「恩人」匯報,老闆就取消了他們受助資格,對不知去向的學生還動用律師將其告上法庭。
一位從事公益事業多年的人士認為,家境貧困的孩子們本身已經面臨生活上的很多困難,以居高臨下的心態要求受助學生以低姿態的「感恩、虧欠」來面對捐助者和社會,對於年輕的他們有可能造成另一種心理上的壓力。很多捐助者本人也承認,自己愛心的付出,並不是為了這些受捐助的孩子對捐助者有多大的回報,而是希望他們能夠在溫暖、充滿關愛的環境中茁壯成才,將來能夠以同樣的社會責任感去回饋社會。
3.2008年2月27日《人民日報》刊登了哈爾濱鐵路國旅集團職工資助黑龍江蘭西縣30多名貧困學生的事跡。兩年來,受到哈鐵國旅集團叔叔阿姨們「一對一」的資助,得以繼續學業。盡管孩子們盼望,但和自己的資助人在兩年間卻未曾見過面,只是書信往來。孩子們或許不理解,但叔叔阿姨們確有良苦用心。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加入「愛心助學」的隊伍,是他們點燃起 一盞盞希望的燭火,照亮一個個苦難少年的前程。在很多人看來,受助者心懷感恩,是對愛心人士最大的安慰。在這種心理期許之下,受助者與獻愛心者見面表達謝意,是合情合理的。然而,哈鐵國旅人卻想得更深一些。幫一個寒門子弟繼續學業,可能從此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命運,這份情義往大了說,是一種恩德,一生一世都會被銘記。但就受助者當前境況而言,除了感激,沒有更多表達謝意的能力和方式。面對資助者,過分強調「感恩」,只會增加他們的自卑感。為了避免給孩子們造成不必要的「刺激」,哈鐵國旅人選擇了「見面不如鴻雁」。他們在信中鼓勵孩子們安心讀書,把對某個人的感激化為對全社會的關愛。這是一份怎樣的情懷!
那麼,是不是就不要感恩了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有一個故事讓人不能釋懷。一位在山中修路的農民工,為阻止一輛即將墜崖的大巴車受了重傷,等他在醫院醒來時發現少了一條腿。面對「後不後悔」的疑問,他陷入了苦悶:他救了一車人的性命,可在住院的日子裡,那一車人沒有一個來探望過他。其實,哪怕只是一聲「謝謝」,他也就無怨無悔了。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沒有感恩,愛心之樹就失去了成長的沃土,愛心之舟也必將擱淺在心靈的荒漠。不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美好的情操和品德永遠鮮亮。一個讓崇高墜地、愛心落空的社會是多麼讓人失望啊!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今天,我們需要倡導形成一種知辱明恥、互相關愛的社會氛圍,培育一種尊重奉獻、褒揚崇高的價值追求。農民工兄弟未能從被他救了性命的人那裡得到應有的感恩回饋,那麼社會就要把最高的禮贊獻給他,竭盡所能地幫助他,不能讓他流血、流汗又流淚。
每個人對這個社會都有一份責任,當我們更多關注自己對他人的責任,而非他人對自己的;常懷感恩之心,而不是認為別人對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那麼,愛心和感恩才能在全社會范圍形成大的互動,社會和諧也就大有希望。
4. 有人認為,資助乃高尚之善舉,不應求取回報,若附加任何感恩條件,就是「道德要挾」、「道德綁架」,就是滿足道德虛榮心的假仁假義。以「附加條件」的有無為標准,劃分慈善的真偽,這一簡單做法陳義甚高,但實際可能徒增紛擾、於事無補。
有人做善事,不圖回報,不事張揚,只是默默奉獻,以此為樂。這無疑是純粹而真誠的仁愛,自然應當受到社會的稱頌。不過,假如還有人在行善的同時要求受益人作出某種回應,是否就會造成道德虛偽和慈善變質?恐怕未必。可以設想,如果慈善必須是不可附帶任何條件的愛心付出,那麼那些附有一定條件的獻愛心活動就會被當成假慈善,那些獻愛心者就會被認作道德虛偽之人。如此,奉獻者就可能因為害怕「不道德」的惡名而缺乏動力去行善,長此以往,必定害及愛心的傳播。在廣東,有一個成功的案例:被資助者必須簽《道義契約》。契約要求,受助學生進入社會後,在經濟條件許可的情況下,要償還助學金,並比照學生貸款支付利息,以幫助其他大學生。令人欣喜的是,第一批受助學生畢業後,半個月里,即有21人償還16450元。在襄樊這一案例中,資助者和受助者事前未曾就「助學」活動約定條件,因而活動組織者取消受助資格的決定顯得有些突兀。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此次「助學」就是一場虛偽的「道德秀」。事實上,將「附加條件的有無」看成道德問題,是道德上的一種「潔癖」。
5.去年,華東師范大學首批師范生收到一封校長寫的親筆信。信中,校長叮囑即將入學的免費生「一定不要忘記感謝父母和家人,不要忘記感謝老師。希望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走出家門,懷著一顆自信的心走進校門」。
感恩這種情愫在社會情商體系中愈來愈珍貴了,以至有論者指出「感恩意識的匱乏成了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上述大學校長致函新生一事竟遭到包括網路輿論在內的諸多質疑甚至指責,認為是「多餘」、「多管閑事」等等。對此,有些學者認為,某些制度層面上的不公,不該影響學生對父母、家人、老師應有的感恩情懷,也不能遮蔽一位校長督促學生回首感恩的善意。
在感恩上,我們常常感嘆世風日下今不如昔,也往往由此反思教育的弊端。誠然,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中,包括感恩在內的情商教育被沖擊得七零八落,甚至被嚴重地忽視著——高考以及就業的壓力,使得教育染上了愈來愈功利的色彩,由此而生的培養目標的嬗變,也讓教育的功利性漸漸向自利轉變,學校過多地著眼於有利於自身需要的學生能力的培養,而罔顧其他。在這樣的背景下看華東師大校長這封「多餘」或者「多管閑事」的親筆信,難道不是一種進步嗎?就算它只是龐大的既有教育體制中一個帶有個人色彩的節點,出於對公序良俗構架的公共訴求,也應該將其視為學校在學生情商教育上的意識覺醒和責任回歸。希望這樣的諄諄教誨能夠多一些,形成一個逐漸完善系統的學校情商教育體系,來救贖我們心中遺失太多的感恩情懷。更重要的是,這樣一種形式表露了感恩教育所必需的寬容和細節原則。很多時候,感恩是一種心靈獨語,需要寬容的平台和細節的積累來培植孕育。
6.2007年8月27日《解放日報》載文:某校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講述了一個「沉痛教訓」:一位學生家庭突遭變故,陷入貧困。學生身邊的一群老師堅持每月給他三四百元資助,直到他畢業。逢年過節,老師們還輪流請他來自己家吃飯。這們學生要畢業了,老師們籌劃著開個歡送會。誰知,他跟誰都沒打招呼,收拾完行李獨自離校了。失望之餘,老師們反思:我們給貧困學生的關愛中是否還缺失了哪一塊?答案是:缺失了心靈扶助。
文章認為,初進校時相當一部分貧困學生感到自卑、心態不平衡,人際交往不順暢,他們需要「潤物無聲」的心靈呵護。高校需要不斷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網路,鼓勵貧困學生參加社團組織,鍛煉能力,獲得自信。當他們的心靈充滿陽光時,感恩意識與能力也會不斷提高。
貧困大學生無論接受國家還是民間資助,學校都要為他們搭建一個感恩與回報的平台,除了對資助者表示感謝外,更重要的是在更大范圍回報社會,使愛心得以「接力」。華東大學每年有6名學生接受一位老先生的捐助。學校除了開年會,讓受助學生和老先生見面交流外,還組織學生寫學習和生活經歷、感言,定期給老先生送去。通過這樣的引導,感恩之心在學生心中悄悄紮根。
7.大連醫科大學學生慕曉娟來自朝陽市朝陽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校期間,慕曉娟得到了老師、同學及社會人士的很多幫助,感恩的她把每個人的每一份幫助深深記在心底,把自己的愛心投向社會,這個山裡孩子挺直了脊樑,開始了自立自強的生活旅程。一項項殊榮記錄著慕曉娟的感動與追求:現任年級學生會學習部副部長、班級學習委員,多次榮獲遼寧省一等獎學金,獲得大連醫科大學自強不息大學生、「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在學校舉辦的「尋找青春的感動」活動中,她成為「校園十大感動人物」之一。慕曉娟經常利用假期及課余時間去當地養老院作義工,她對待老人院老人像親人一樣,定期看望,問寒問暖,送去真誠。在她常去的紅岩老人院、白雲老人院及同泰老人院,老人們都熟悉了她,親切稱她「小慕」,她同爺爺奶奶們說笑、娛樂和運動,讓他們感受青春的力量;她聽他們講述他們記憶中耐人尋味的故事,講述歷史、長征、英雄,與他們共同分享人生,她與爺爺奶奶共同研討時事,評論現狀,聆聽他們的經驗之談,接受他們難得的關於人生的體會,關於人生價值取向積極思想的教誨……老人們也把她當作孩子,喜歡她,信任她。在關愛兒童村手工藝品拍賣會中,她的作品獲優秀獎,她將拍賣的錢全部捐給兒童村的孩子們。同時,她報名捐獻造血幹細胞,為醫療事業盡一份微薄之力。
8.2008年2月13日《文匯報》載文:「感恩是增強學生動力的源頭,也是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一個重要方式」,這是上海對外貿易學院黨委副書記樓巍的話。記者在跟蹤采訪中獲悉,該校已經連續進行四年的感恩教育,使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有了很大提升。據介紹,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組織感恩教育,從最初的給父母寫家信,到現在每年過春節時向父母、老師等自己敬重的長輩討要一句「壓歲言」,雖然每年活動的形式都在創新,但感恩的內涵卻一直沒有變化。樓巍稱,大學教育從原先的重視智力教育到能力教育,再到現在對學生進行動力教育,感恩是最容易使學生增強自己動力的一種方式。事實上,在經歷感恩教育後,不少學生的責任意識得到增強,尤其是增強了社會責任感。
9.在「襄樊停捐事件」引起的熱烈討論和激烈爭論中,有些人認為:「我們期盼感恩不需要書面的契約來保障,感動也不因一紙契約而『消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張無形的契約。」感恩是一種道德良性互動的潤滑劑。要讓感恩之情延續傳遞,受助者當然更需善待社會善意。心懷感恩,才能知道珍惜,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珍惜別人患難相助的愛心。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做一個社會人最樸素的道德准則。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漠。在現實世界,感恩是必要的,因為感恩對社會發展的意義是深遠的。
對於貧困大學生在社會交往方面的問題,我們應該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的想法,這本身也是大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我們的德育教育既要立足高遠、堅持正確的導向,同時也要落實到點滴之中,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體現德育教育的作用。對於貧困大學生,我們應以更加細致、耐心的方式來研究和解決存在於他們中間的問題。作為資助方的企業家們想收到這些受助大學生的反饋信息,可以理解,但不能簡單地說貧困大學生「不感恩」。企業家應該以更加平和的心態來進行這項公益事業。當前,社會各界對貧困大學生的資助,是幫助困難學子順利完成學業的有效途徑,應該積極鼓勵和提倡更多的有識之士都參與到這項公益事業中來。捐資助學活動的主辦機構,應該主動在捐助者和受助者之間搭建起幫助他們相互聯系和相互溝通的平台。
10.一些理論工作者談到感恩問題時說,感恩是保證社會和諧和健康發展的深層底蘊。我們說,有感恩就有尊重。感恩既體現了對生命的尊重,也體現了對別人財產的尊重。而有尊重就會有敬畏,因為尊重本身也是一種敬畏的表現。而敬畏是產生秩序有效的基本條件,敬畏使秩序有了內在的約束,從而使秩序有了實在意義。所以,感恩精神深層次也體現了一種秩序精神。而秩序是保證社會健康發展的一個基本要件。我們說,感恩體現了一種公平境界。感恩實質是依據個人內心公平法則對別人付出所進行的一種回報,所以,感恩實質體現的也是一種公平人格。由於社會是由個人組成的,所以有了個人的公平,才能有社會的公平。感恩又是愛的表現。資助是愛,感恩也是愛,資助與感恩,共同構成了一個愛的循環圈,並且二者互相促生,良性循環。而愛是人性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秩序、公平、愛三者構成了社會健康發展的三個基本要素,而感恩與這三個要素在本質上都是有關聯的,所以,一個國家公民感恩的程度是反映社會是否健康發展的重要尺度。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大力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揮道德模範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和諧文化是以和諧為思想內核和價值取向,以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營造和諧氛圍為主要內容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價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和諧。和諧始於內心,人的身心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加劇,人們的精神壓力加大,容易產生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心態,遇到挫折時,甚至會產生怨恨、仇視的情緒。這些精神上的不健康因素一旦導致極端行為,就會影響社會的和諧穩定。通過和諧文化的熏陶和哺育,可以提高人的境界、情趣、品位,有效調節人們的情感和心理,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11.2008年2月18日,李麗在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說:「我從事家庭教育以來,認識了很多家庭,認識了很多孩子,我覺得有些孩子缺少了一種感恩,缺少了一種意志力,缺乏一種抗擊挫折的能力,怎麼樣樹立自己正確伯人生觀,有些孩子很模糊,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和我們的孩子一起成長,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些社會人士說,現在有一些受助的貧困大學生沒有主動向資助人表示感激,反映出他們心目中的一些顧慮。由於經濟條件差,他們可能會覺得因此而抬不起頭,進而不願意公開直面資助人。其實,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心態。貧困大學生應該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於自己目前的貧困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貧困是可以改變的,但歸根究底要靠自己。今天有人資助自己,就應該積極地利用好這個條件,將這份資助轉化成自己積極進取的動力。而不能總是感覺低人一等,或者是怨天尤人、埋怨社會的不公正。如果不改變這種消極的心態,會使自己懶得與別人溝通,難以樹立起積極的追求,即使是奮斗也會覺得前途渺茫,甚至導致更加消極的後果。
12.中國科技大學學工部尹紅副部長說,引導受資助的貧困生成立愛心社團,秉承「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的宗旨,在活動中自我教育、自我提升,是我們學校近幾年重點探索的助學與育人相結合的新模式。「精進愛心社」就是由獲得「精進助學金」資助的25名同學發起的,現在已有50名成員。社團成立以來,同學們積極參加暑期「三下鄉」活動,到農村開展社會調查,舉行社團聯誼交流活動,向新生介紹學習經驗,舉辦「感恩與責任」徵文活動等,這個學生群體在一系列活動中感動著、成長著。像這樣的愛心社團在我們學校就有8個,它們都以設立的助學金名稱命名,統一在「自強社」的管理之下。
大連理工大學自強社是在學校學生工作處指導下的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主的社團組織,通過幾年來的不斷發展,現今的自強社共有18個院系分社,4000餘名社員。近年來,自強社不斷擴大社會公益活動410餘次,參與活動17900多人次,累計活動時間109500多小時。
13.2007年8月22日,教育部發言人王旭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困難大學生不是一般的弱勢群體,不應該把他們和弱勢群體相提並論。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在求學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但他們已經接受了高中教育,正准備邁入大學校門,按我們現在的觀點,這些同學可以被視為未來的國家棟梁。對他們除了有學業上的要求,我認為還要有心理素質、品德、思想意志方面的要求。所以,我特別提倡對貧困大學生進行自強自立教育,宣傳那些在國家資助政策的鼓勵下克服困難奮鬥成長的大學生。
王旭明不說,無論是國家資助還是民間資助,都應在經濟支持的同時考慮到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他同時建議,民間資助困難學生的方式和方法可適當調整,改變單純給予的方式,給予的同時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如變成某種契約的形式,在契約中加入受資助學生每年寫幾封信報告學習生活情況、報告成績單以及經費使用情況,如果沒有報告將停止資助等內容;或借鑒國家資助政策,資助的同時有一種激勵機制,培養他們的報恩思想。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在人們感慨大學生要增強孝心、同情心、感恩心的過程中,家庭中的感恩教育到位,也非常重要。他說,一些大學生缺乏感恩心的原因,除了那種功利化的學校教育引導學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書本中,並以分數作為唯一標准來評價學生之外,還包括家庭教育的變異與迷失。
14.復旦大學設立了「愛心基金」,不僅吸納社會資助,也是教育學生的載體。每年學生畢業時,受該基金資助的貧困學生都要向學校師生作出奉獻愛心的承諾並簽名:「在我留學期間,我將把每年獎學金的5%捐獻給復旦,以資助家貧的學弟學妹們」、「工作以後,每年我會將工資的5%捐給復旦」……許多學生遵守承諾,不斷為「愛心基金」添磚加瓦。廣西大學學工處處長唐興說,部分貧困生感恩意識缺失,不是一日之寒。這些負面思想正需要學校來正確引導。學校的宗旨是教書育人,不僅是在學術上,在思想道德的教育上,同樣需要投入。同樣本著這種「資助與教育並舉,助困與育人並重」的宗旨,廣西大學近年來一直堅持感恩教育,培養貧困生的愛心與感恩之情:召開「感恩大會」,邀請先進人物演說親身經歷;組織到孤兒院參觀,幫助院里的孤兒;積極與校外企業建立友好關系,撮合一對一幫扶,提供貧困生社會實踐機會等。在形式多樣的感恩教育中,學生獲益良多。
三、作答要求
(一)給定資料1~3反映:湖北襄樊5名貧困大學生,因為在受助的一年多時間內沒有任何「感恩」表示,被取消繼續受資助資格。此事一經報道,評論紛至沓來,形成了兩種對立的觀點:一是認為這些貧困大學生懂得知恩圖報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應該感恩;二是認為資助者資助的目的不應是為了得到回報,不必要求受助者以一種方式感恩。觀察各方觀點,請你說明:
1.爭論雙方一個基本的共識是什麼?
2.爭論的焦點何在?
要求:概括准確,觀點鮮明,條理清晰,字數不超過200字。(滿分10分)
(二)給定資料4提到「有些人認為,資助乃高尚之善舉,不應求取回報,若附加任何感恩條件,就是『道德要挾』、『道德綁架』,就是滿足道德虛榮心的假仁假義。」你是如何看待「附加條件的資助是『首先綁架』」這個問題的?
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字數控制在300字以內。(滿分15分)
(三)給定資料5~8表明:感恩意識的匱乏成了一個引人注目的社會問題。從大學校長的「特別提醒」,到大學生是否「不知感恩」的激烈爭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文化及道德教育的某種缺失,暴露出這種結對資助的形式,確有值得反思的地方。請你就此做一個評點。
要求:評析集中,詳略得當,字數不多於350字。(滿分20分)
(四)給定資料9顯示:「我們期盼感恩不需要書面的契約來保障,感動也不因一紙契約而『消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張無形的契約」。請根據給定資料9~14,聯系實際,談談「感恩之情如何更綿長」的話題。
要求:有針對性、可行性,字數控制在400字以內。(滿分20分)
(五)請根據你對以上給定資料的理解和體會,在下列題目中任選一題寫一篇文章。
1.讓世界少一份冷漠,多一份陽光
2.守候期待感恩
要求:自定立意,自定文體,觀點鮮明,語言流暢,字數掌握在900字左右。(滿分35分)
Ⅱ 2008山東省公務員申論真題
內容是關於報恩思想的.延伸為道德與文化建設.
具體的要等幾天網上才會掛出來.
材料10頁,記不住啊.
Ⅲ 人民同泰牌鈣維生素D軟膠囊兩周歲三個月兒童吃多了怎麼辦
偶爾吃多一次,只多吃一兩顆沒關系,如果吃了很多建議就醫。如果長期吃多也建議就醫,吃多了是有很多副作用的。所有的保健品葯品都不要隨便吃,在醫生指導下吃,一般來說都不太需要吃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