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建築師安藤忠雄的作品有哪些詳細介紹啊
蘭根基金會/霍姆布洛伊美術館LANGEN FOUNDATION / REKETENSTATION HOMBROICHNeuss, Germany設計時間(term of planning): 1994/07-2002/07施工時間(term of construction work): 2002/08-2004/07基地面積(site area): 120,220m2建築面積(total floor area): 3,050m2在德國杜塞爾多夫郊外的霍姆布洛伊的美術館,是一個世界稀有的「公園」美術館。在二十幾萬平方米鬱郁蔥蔥的森林中,十幾棟展示室就像消融在樹叢中一樣散落布局,在那裡陳列著雕刻家歐文?希利克的作品。在霍姆布洛伊以西約一公里的北約導彈發射基地的遺跡上,將建設新的美術館,其中之一就委託了我們進行設計。這就是蘭根基金會/霍姆布洛伊美術館設計的開端。美術館收藏著蘭根夫婦收集的東洋美術和現代美術藏品。接受了這個項目之後,我考慮設計兩個不同性格的空間。一個是為東洋美術而做的、充滿柔和光線的「靜」的空間。另一個則是為現代美術而作的光影交織跳動的「動」的空間。反復研究之後,我們使建築群的構成包括了採用混凝土箱形外包玻璃皮膜的雙層膜構造的東洋美術常設展示廳,以及與之成45度角建築一半埋入地下的並列的兩棟特別展示廳。常設展示棟「靜」的空間,採用混凝土和玻璃的鑲嵌構造,導入了日本傳統建築手法「緣側」般的緩沖空間領域。讓人感覺身在美術館內部卻像漫步森林中一樣,建築的內外空間具有流動性。特別展示廳「動」的空間,我們在建築體量埋入地下而形成的封閉箱體中,設計了天窗使得採光頗具戲劇性。來訪的人們從與「靜」空間的對比中更加鮮明地感覺到光的戲劇性效果。 曼哈頓閣樓PENTHOUSE IN MANHATTANNew York, USA設計時間(term of planning): 1996-建築面積(total floor area): 712m2地點在紐約的曼哈頓。這是一個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建造的高樓里,被當作住宅以及客房來使用的閣樓的增建計劃。整個紐約給人的印象,盡管一部分一部分抽出來看的話,可以看出它的多樣性與各種不同的表情;但從總體來看,又可以感覺得到一種不可思議的完整性。因我希望創造出能捕捉住紐約城市特色的建築,而又不被它多樣與復雜的能量所淹沒。閣樓是建築物最上層的箱型建築,用混凝土建造,外包玻璃表皮,如懸浮於空中一般。在距離最上層五層樓的地方,也使用同樣素材與形態的箱型體,以偏斜的角度貫穿嵌入到左右對稱的高層建築中。另外,考慮在屋頂上設置大片水池,使曼哈頓摩天樓浮現其上,從而演繹驚人的「借景」手法。在樣式主義的高層大樓上,藉由象徵20世紀的鐵、玻璃、清水混凝土這些材料建構的現代建築之嵌入,使兩者直接地產生相互地碰撞,從而在新舊交會中,不斷地孕育出源源不絕的新刺激之建築。 同潤會青山公寓改建OMOTESANDO REGENERATION PROJECTShibuya, Tokyo, Japan設計時間(term of planning): 1996/04-2003/03施工時間(term of construction work): 2003/04-2005/12基地面積(site area): 6,050m2建築面積(total floor area): 33,930m2原同潤會青山公寓是在關東大地震之後,於1927年最早在日本建造的真正意義上的鋼筋混凝土集合住宅。以中庭為中心的人性化布局和外牆面設計等細節,至今仍受到很高的評價。這個公寓所創造出的街道風景四十年來一直印刻在行人的心底,這是我們應該加以繼承的東京的「都市記憶」。問題是,以什麼樣的形式來保留如此偉大的歷史建築物。考慮到目前的現實狀況,對建築進行修復和重建是不可能的。但是,即使是改建,也不能失去延承了近半個世紀的都市記憶。因此我們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地下空間,將建築物一半以上的體量埋入地下,使建築物的高度壓低到和沿街的櫸樹相近」以及「直接把表參道的平緩坡道移植到建築內部的公共空間」這兩點為目標進行設計與調整。我們使建築物沿表參道而建,外立面綿延約250米,各層由從表參道開始的平緩斜坡構成,在都市空間里勾勒出新型的公共空間。此外,我們在建築的屋頂平台上設計了屋頂綠化,使它看起來正好和街道的櫸樹連接在一起。這是我們意圖使表參道同潤會青山公寓面向下個時代、獲得「再生」的方式。 直島/貝樂思藝術之家NAOSHIMA / BENESSE ART SITE直島是瀨戶內海中的一個小島,位於日本香川縣高松市以北約1,300米的地方,面積大約8,130平方米,人口約3,600人。1992年,集美術館和旅館設施為一體的「貝樂思之家」(直島當代美術館)開館。該美術館的主旨就是「在某一個場所經由時間來培育藝術」。在這里,藝術沒有被建築所束縛,而是超越內與外的界限,自由地獲取場所。同時,它也掀開了「特定的場所藝術」的新篇章。眾多藝術家們受邀為其進行創作,他們專為直島創作的作品在這里得到了永久地展示。2001年直島本村開始了將本區域殘留的舊民居改造為現代藝術空間的「家的項目」,以此為契機,這一活動在直島得到了全面地展開。受此影響,自2004年以後,在直島的現代藝術活動都被統稱為「直島貝樂思藝術之家」。2004年,它與「地中美術館」 同期竣工,雖然各自的業主不同,但其理念貫穿於「直島貝樂思藝術之家」長達13年的建設活動中。自然與建築、藝術家之間的沖突與對話,他們相互間激發靈感的關系,是該場所具有活力的動力源泉。
『貳』 幫我想一個日本當代建築大師,和他的作品。
安藤忠雄,當代國際赫赫有名的國際建築大師,很受建築學生的追捧,也是建築諾貝爾獎普利策獎的獲得者,主要風格是清水混凝土現代主義風格以及對自然因素的運用。
主要作品
1976 住吉的長屋,大阪市住吉區
1981 小筱宅,兵庫縣蘆屋市
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庫縣神戶市
1984 Time』sⅠ,京都府
1989 光的教會,大阪府茨木市
光的教堂1991 姬路文學館,兵庫縣姬路市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庫縣東浦市
1992 1992年塞維利亞萬國博覽會日本館,西班牙
貝樂思之家,香川縣直島
芝加哥美術館日本屏風展廊,美國
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庫縣神戶市
1994 大阪府立近飛鳥博物館,大阪府河南町
三得利博物館,日本大阪府
1995 UNESCO冥想空間,法國巴黎
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國
1998 TOTO研究會館,兵庫縣津名郡
織田廣喜博物館,滋賀縣日野町
1999 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庫縣神戶市
2000 淡路夢舞台,兵庫縣東浦市
水的教堂南嶽山光明寺,愛媛縣西條市
貝納通傳媒研究及發展中心,義大利特萊維索
2001 普利策基金會美術館,美國聖路易斯
特爾洛?阿瑪尼,義大利米蘭
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大阪府大阪狹山市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大阪東大阪市
2002 兵庫縣立新美術館,兵庫縣神戶市
國際兒童圖書館,東京都台東區
皮卡迪利廣場重建,英國曼徹斯特
沃斯堡現代美術館,美國沃斯堡
2003 野間自由幼兒園,靜岡縣伊東市
4×4住宅,兵庫縣神戶市
2004 地中美術館,香川縣直島
蘭根基金會/霍姆布洛伊美術館,德國諾伊斯
2005 hhstyle.com/ case,東京澀谷區
畫冊美術館,福島縣岩城町
提案
1988- 中之島(卵型都市與地層空間),大阪府
2001 世界貿易中心重建,美國
『叄』 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的圖書目錄
前言 創造地上逃城的建築師
第一章 空間中的思索
西田幾多郎哲學紀念館版
第二章 安藤忠雄的愛權戀之水
水御堂與『海之教堂』
第三章 古墓建築奇兵
熊本裝飾古墓博物館
第四章 回光迷宮
成羽町美術館
第五章 安藤忠雄的約束建築
明石大橋旁的雙子座
第六章 安藤烏托邦
直島美術館朝聖之行
第七章 瀨戶內海的逃城
直島貝樂思之家
第八章 表參道的『新·安藤建築』
CASA和HILLS
第九章 安藤忠雄的北國鴻爪
渡邊淳一文學館與『水之教堂』
第十章 神秘的『蛋』系列作品
稻盛會館和長良川國際會議中心
第十一章 安藤忠雄的木頭記憶
南嶽山光明寺與『木之殿堂』
第十二章 安藤式古墓的探險
飛鳥歷史博物館
第十三章 姬路城的文學感染
姬路文學館
第十四章 新增建築與舊日風情
尾道市立美術館
第十五章 我的建築老友
京都高瀨川旁的TIME』S建築
第十六章 歐洲大陸的安藤建築
蘭根基金會美術館
『肆』 安藤忠雄的主要成就
建築作品設計時間備注信息亞洲國際美術館
上海國際設計中心 2004至2012年
2008年 中國台灣
中國上海 富島邸1973年日本大阪府住吉的長屋1976年大阪府小筱邸1981年兵庫縣蘆屋市六甲集合住宅1983年京都府The Times I1983年京都府Festival1984年沖繩縣六甲教會1986年兵庫縣城戶崎邸1986年東京都Guest House OLD/NEW六甲(兵庫縣,1987年)
水之教會(北海道,1988年)
光之教會(大阪府茨木市,1989年)
Collezione商業中心大廈(東京南青山,1989年)
萊卡(Leica)總公司大樓(大阪府,1989年)
兵庫縣立兒童館(兵庫縣,1989年)
姬路文學館(兵庫縣,1991年)
Time II(京都府,1991年)
本福寺水御堂(兵庫縣,1991年)
西班牙世界博覽會 日本政府館(西班牙塞維爾,1992年)
熊本縣立裝飾古墳館(熊本縣,1992年)
星之子館(兵庫縣,1992年)
直島當代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1992年)
Vitra Seminar House(德國,1993年)
六甲集合住宅 II(兵庫縣神戶市,1993年)
兵庫縣立看護大學(兵庫縣,1993年)
香北市立金津小學(石川縣香北市,1993年)
大阪府立飛鳥博物館(大阪府,1994年)
天保山三得利博物館(大阪府大阪市,1994年)
兵庫縣立木殿堂(兵庫縣,1994年)
京都府立陶板名畫之庭(京都府,1994年)
成羽町美術館(岡山縣,1994年)
UNESCO總部 冥想空間(法國巴黎,1995年)
直島當代美術館 擴建工程(香川縣直島町,1995年) 小海高原美術館(長野縣南佐久郡,1995年)
大山崎山荘美術館(京都府,1996年)
姫路市立文學資料館南館(兵庫縣姬路市,1996年)
FABRICA (班尼頓藝術學校)(義大利,1997年)
TOTO研究所(淡路市,1997年)
Eychaner/Lee House(美國,1997年)
西宮市貝類館(西宮市,1999年)
淡路夢舞台(淡路市,2000年)
南嶽山光明寺(愛媛縣西條市,2000年)
奇跡之星的植物館(淡路市,2000年)
普立茲美術館(美國,2000年)
4m×4m的家(2001~2003)
兵庫縣立美術館 藝術館(神戶市,2001年)
亞曼尼劇場(義大利,2001年)
司馬遼太郎記念館(大阪府東大阪市,2001年)
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大阪府狹山市,2001年)
環球影城車站(JR西日本櫻島線)(大阪市此花區,2001年)
Fort Worth現代美術館(美國德州,2002年)
國際兒童圖書館(東京都台東區,2002年)
石川縣西田幾多郎記念哲學館(石川縣香北市,2002年)
尾道市立美術館(廣島縣尾道市,2003年)
賀市立錦城中學(石川縣加賀市,2003年)
東京美術館、城市之屋仙川(東京都調布市,2004年)
藍爵基金會美術館Langen Foundation(德國,2004年)
地中美術館(香川縣直島町,2004年)
表參道之丘(東京,2006年1月)
威尼斯皮諾現代美術館之葛拉喜館(Palazzo Grassi)(2004年)
新銀橋(大阪市北區,2006年)
神奈川秦野市太岳院重建 2007年 主要作品
1976 住吉的長屋,大阪市住吉區
1981 小筱宅,兵庫縣蘆屋市
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庫縣神戶市
1984 Time』sⅠ,京都府
1989 光的教會,大阪府茨木市
1991 姬路文學館,兵庫縣姬路市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庫縣東浦市
1992 1992年塞維利亞萬國博覽會日本館,西班牙
貝樂思之家,香川縣直島
芝加哥美術館日本屏風展廊,美國
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庫縣神戶市
1994 大阪府立近飛鳥博物館,大阪府河南町
三得利博物館,日本大阪府
1995 UNESCO冥想空間,法國巴黎 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國
1998 TOTO研究會館,兵庫縣津名郡
織田廣喜博物館,滋賀縣日野町
1999 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庫縣神戶市
2000 淡路夢舞台,兵庫縣東浦市
南嶽山光明寺,愛媛縣西條市
貝納通傳媒研究及發展中心,義大利特萊維索
2001 普利策基金會美術館,美國聖路易斯
特爾洛?阿瑪尼,義大利米蘭
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大阪府大阪狹山市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大阪東大阪市
2002 兵庫縣立新美術館,兵庫縣神戶市
國際兒童圖書館,東京都台東區
皮卡迪利廣場重建,英國曼徹斯特
沃斯堡現代美術館,美國沃斯堡
2003 野間自由幼兒園,靜岡縣伊東市
4×4住宅,兵庫縣神戶市
2004 地中美術館,香川縣直島
蘭根基金會/霍姆布洛伊美術館,德國諾伊斯
東京澀谷區
畫冊美術館,福島縣岩城町 主要著作中文著作
《安藤忠雄的建築迷宮》- 李清志著,2007/04,大塊文化(ISBN 978-986-7059-74-1)
《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 施植明、黃健敏著,2005/09,木馬文化(ISBN 986-7475-67-4)
《嬉遊城市光影間:歐洲六國建築之旅》- 謝國鍾著,2005/06,木馬文化(ISBN 986-7475-51-8)
《建築大師談建築大師》- 蘇珊嬠雷著,2005/08,木馬文化(ISBN 986-7475-58-5)
《都市地球學:日本三大建築家的都市論集》- 原廣司、槙文彥、黑川紀章著,2004/11,田園城市(ISBN 986-7705-55-6)
《建築家的20歲年代》-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安藤忠雄研究室,2003/09,田園城市(ISBN 986-7705-18-1)
《日本建築奇想與異人觀察》- 李清志著,2003/01,田園城市(ISBN 957-0406-91-7)
《設計的未來考古學》- 商品學研究會編著,2003/01,田園城市(ISBN 957-0406-86-0)
《閱讀安藤忠雄-建築創作作品論述》- 王建國著,2000/08,田園城市(ISBN 957-8440-97-9)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 安藤忠雄著,2002/05,田園城市(ISBN 957-0406-60-7),譯自《安藤忠雄の都市彷徨》
《安藤忠雄論建築》 - 安藤忠雄著,2003/01,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2-05370-4),譯自《建築を語る》
《安藤忠雄連戰連敗》 - 安藤忠雄著,2005/05,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ISBN 978-7-112-07068-8),譯自《連戦連敗》
《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談建築》 - 安藤忠雄著,2009/04,如果出版社(ISBN 978-986-6702-31-0),譯自《建築に夢をみた》
《建築家安藤忠雄》 - 安藤忠雄著,2009/10,商周出版(ISBN 986-6369-35-8),譯自《建築家 安藤忠雄》 日文著作
《360映像で見る現代建築 安藤忠雄》(360度看現代建築)- 日経BP出版センター
《連戦連敗》(屢戰屢敗)- 安藤忠雄著,2001/09/03,東京大學出版會
《建築家という生き方―27人が語る仕事とこだわり》(建築家的生存方式―27人談論工作和感想)- 安藤忠雄著,日経アーキテクチュア,2001/08,日経BP社
《安藤忠雄》- Philip Jodidio著,2001/06,TASCHEN JAPAN
《大工道具から世界が見える―建築民俗蘰史そして文化》(從木工用具看世界―建築民俗蘰史以及文化)- 西和夫著,2001/04,五月書房
《旅―インドトルコ沖縄》(旅行―印度、土耳古、沖繩)- 安藤忠雄著,2001/03,星雲社
《安藤忠雄の美術館娰楓虲》(安藤忠雄的美術館、博物館)- 2001/02,美術出版社
《光の教會―安藤忠雄の現場》(光的教會―安藤忠雄的現場)- 平松剛著,2000/12,建築資料研究社
《淡路夢舞台―千年庭園の記錄》(淡路夢舞台―千年庭園的記錄)- 安藤忠雄著,2000/05,新建築社
《建築を語る》(話說建築)- 安藤忠雄著,1999/06,東京大學出版會
《建築家たちの20代》(建築家們的20歲年代)- 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安藤忠雄研究室著,1999/04,TOTO出版
《直島コンテンポラリー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直島現代美術館)- 安藤忠雄、三宅理一著,1996/09,鹿島出版會
《アンドウ―安藤忠雄建築家の発想と仕事》(UNDOU―安藤忠雄建築家的思考和工作)- 松葉一清著,1996/09,講談社
《家》- 安藤忠雄著,1996/07,住まいの図書館出版局
《現代デザインを學ぶ人のために》(現代學習設計的人的理由)- 嶋田厚著,1996/06,世界思想社
《安藤忠雄の夢構想―震災復興と大阪灣ベイエリアプロジェクト》(安藤忠雄的夢構想―震災復原與大阪灣區域計劃)- 安藤忠雄著,1995/10,朝日新聞社
《サントリーミュージアム天保山》(天保山三得利博物館)- 安藤忠雄、三宅理一著,1995/10,鹿島出版會
《壁の探究―安藤忠雄論》(壁的研究―安藤忠雄論)- 古山正雄著,1994/11,鹿島出版會
《安藤忠雄ディテール集》(安藤忠雄建築制圖集)- 安藤忠雄、二川幸夫著,1994/07,A.D.A.Edita Tokyo
《安藤忠雄3》- 安藤忠雄著,SD編集部,1993/11,鹿島出版會
《安藤忠雄の都市彷徨》(安藤忠雄的都市焦慮)- 安藤忠雄著,1992/05,マガジンハウス
《安藤忠雄(1981‐1989)》- SD編輯部,1990/12,鹿島出版會
《安藤忠雄―挑発する箱》(安藤忠雄―煽動挑撥的箱子)- 日本の建築家編集部著,1986/01,丸善
《交感スルデザイン》- 安藤忠雄著,1985/09,六耀社
《安藤忠雄のディテール―原図集 六甲の集合住宅估吉の長屋》(安藤忠雄建築制圖集 六甲的集合住宅、住吉的長屋)- 安藤忠雄著,1984/01,彰國社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著,SD編集部,1982/03,鹿島出版會
『伍』 知名設計師世界建築設計師排名
一:創新建築師代表: Santiago Calatrava (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創新建築師之一,也是備受爭議的建築師。Santiago Calatrava以橋梁結構設計與藝術建築聞名於世,他設計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徹斯特以及巴塞羅那的橋梁,也設計了里昂、里斯本、蘇黎世的火車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奧運會主場館。
由於Calatrava 擁有建築師和工程師的雙重身份,他對結構和建築美學之間的互動有著准繩的掌握。他認為美態能夠由力學的工程設計表達出來,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蟲鳥的形態美觀,同時亦有著驚人的力學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為他設計時啟發靈感的泉源。他設計的橋梁以純粹結構形成的優雅動態而舉世聞名,展現出技術理性所能呈現的邏輯的美,而又彷彿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結構法則的束縛。
有的時候,他的設計難免會讓人想起外星來客,極其突兀的技術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規預料。這當然是得益於他在結構工程專業上的特長。早自20世紀初以來,橋梁的設計一直被託付給了路橋結構工程師,建築師退避三舍好像已成習慣。由於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築師們才忽然發現了新的課題,在90年代前後爆發了對橋梁進行建築設計的熱潮,從一個新的角度重新開始塑造城市中的這類元素,進而影響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國的第一個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的美術博物館擴建工程。此地原有一個舊館,是在1957年由當地的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廳,名號不大,其實卻造成了絕對喧賓奪主的局面。
作品-巴倫西亞科學城
里斯本車站
密爾沃基美術館
雅典奧運會主場館
二追求內外協調統一:貝聿銘
貝聿銘,美籍華人,世界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他為我國設計了北京香山飯店、中國銀行總部大廈,香港的中國銀行大廈等。與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合作,為中國培養、培訓建築設計師,為推進中國建築現代化作出重要貢獻。
他設計的許多大型建築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於華盛頓市的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大廈等作品為世界建築史留下經典傑作。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國銀行總部大廈是貝聿銘建築設汁生涯中的最後一項大型建築設計項目,耗時七年,大樓的-磚一木,-水-石皆凝聚著他的心血。該大廈樓內有園,似北京四合院,園內水池中自雲南石林采來的黑石分布有致,兩側竹叢相映成趣,在空間組織上將中國傳統設計手法運用得十分精到。
貝聿銘認為:「建築是-種社會藝術的形式。」在他的任何設計中都不會放鬆協調、純化、升華這種關系的努力。在設計時他對空間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種探求,賦予它們既能適應其內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築風貌。貝聿銘具有統觀全局的設計思想,他說:「建築設計中有三點必須予以重視:首先是建築與其環境的結合;其次是空間與形式的處理;第三是為使用者著想,解決好功能問題。……正是這一點,前輩大師們是不夠重視的。」 貝聿銘的設計創造出了承前啟後的建築風格,他注意純化建築物的體型、盡可能去掉那些中間的、過渡的、幾何特性不確定的組成部分。使他設計的空間形象具有鮮明的屬性。另外,他的設計還具有強烈生動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躍的時代感。以及被繪畫、雕塑作品加強的藝術性。貝聿銘建築設計中的室內設計部分幾乎均由他本人設計以保證內外的諧調統一。
美國國家美術館東館
中國銀行總部大廈
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
日本MIHO博物館
德國歷史博物館
北京香山飯店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西班牙建築師,塑性建築流派的代表人物,屬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高迪曾就學於巴塞羅那省立建築學校,畢業後初期作品近似華麗的維多利亞式,後採用歷史風格,屬哥特復興的主流。高迪最早接受的主要委託項目是完成巴塞羅那的神聖家族教堂(1883-目前仍在建設中),這是一座極有個性和感染力的建築物(高迪去世時僅完成一個耳堂和四個塔樓之一),米拉公寓,巴特羅公寓(又稱巴特羅之家),吉埃爾禮拜堂和古埃爾公園。
在高迪的眼中,一切靈感來源於自然和幻想:海浪的弧度、海螺的紋路、蜂巢的格致、神話人物的形狀,都是他酷愛採用的表達思路,他痛恨硬邦邦的直線,樂於用柔和的曲線和五彩的顏色表達一切,甚至每一個煙囪的造型、每一塊磚的擺法,他都有興趣玩味半天。因此他承包的工程都成了鴻篇巨制,古埃爾公園整整耗費了14年,而聖家族直到他死後仍未竟,如果投資穩定(每年需耗資300萬美元)的話,至少也得再建65年方可竣工。
米拉之家
聖家族大教堂
四解構主義大師:扎哈。 哈蒂德
哈迪德是建築界的一個傳奇。有人說她是瘋子,有人說她是異端人物,當然還有人說她是特立獨行的建築大師。無論如何,哈迪德被譽為當今世界上最優秀的「解構主義大師」。哈迪德曾帶領她的團隊獲得了世界多個最頂尖的建築設計競賽殊榮:義大利米蘭一幢外形扭曲的寫字樓,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大學和會議大樓建築,中國廣州的歌劇院,德國斯特拉斯堡電車站,丹麥哥本哈根藝術博物館,美國辛辛那提藝術博物館,倫敦2012年奧運會水上運動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爾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設主持權……
2004年,哈迪德獲得了「建築界的奧斯卡獎」普立茲克建築獎,成為第一個獲得這個世界最高榮譽建築獎項的女性。普立茲克獎評委之一、美國建築資深評論家艾達·路易絲·赫克斯特布爾稱:「哈迪德改變了人們對空間的看法和感受。」空間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膠泥一樣,任由她改變形狀:地板落差極大,牆壁傾斜,天花高吊,內外不分……從哈迪德的多項設計作品的構思和表達方面來看,她與眾不同的伊斯蘭文化背景顯然弱於其所接受的英國式傳統保守精神。但不可否認的是,她的性格之中還有著強硬、激越的一面,她的許多設計手法和觀念似乎是在被阿拉伯血統中的剛勁精神熱烈地鼓舞著勇往直前。與此同時,她也在一些「隨形」和流動的建築設計方案之中流露出貼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她的設計大膽運用空間和幾何結構,被稱作「解構主義大師」,盡管她得過大大小小的獎項,有時候一年獲4項,但是她的很多作品都只能安靜地躺在圖紙上,無法付諸實施,她甚至一度被稱為「紙上談兵」的建築設計師。這種狀況一直到90年代末才有了改觀。
五集藝術和智慧的天賦於一身:世界建築大師安藤忠雄
生活工作在日本大阪的安藤忠雄,在53歲時獲得了第18屆普雷茲克建築桂冠提名:赫雅基金主席傑·A·普雷茲克在宣布這一事實時,引用評獎團的描述說:「安藤的建築是空間和形工藝的組合……即適用又富有靈感,……縱觀其建築生涯根本不能預測其未來。」
安藤忠雄是位難得的建築師,他集藝術和智慧的天賦於一身,他所建的房屋無論大小,都是那麼實用,有靈性,他有超強的洞察力,超脫了當今最盛行的運動學派或風格。他的建築是形式與將要生活那裡的人們的綜合統一。
在大多數建築師位正開始著手於最正統的作品時,安藤已經完成了一件傑出作品的主體部分,尤其是在他本土日本,這也正是他與眾不同的一點。有了光滑如絲的混凝土,安藤創造的空間都是那麼富有表現力,而他使用的牆體都是那麼富有表現力,而他使用的牆體正是他所稱的建築最基本的元件。長期以來,盡管他使用的材料和構件都是柱、牆、拱等,但這些元件一經過他不同的組合,又總是充滿了活力與動態感。他的設計概念和材料結合了國際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審美意識,由於他注重並理解建築工藝技術的重要性,使贏得了建築師和施工員的美稱。他成功地完成了強加給自己的使命,即恢復房屋與自然的統一,通過最基本的幾何形式,他用不斷變幻的光圖成功地營造了個人的微觀世界。除了獲得一些抽象的設計概念,他的建築更多是充分反映一種「安逸之居」的意念。
安藤的建築是空間和形式在藝術上的驚奇組合,透過他的建築沒有人可預測這個時刻將會到來,他不願意受傳統的來縛。創新是他的手段,個人世界觀是他靈感的源泉。將普雷茲克建築獎授書安藤忠雄,不僅因為他完成了某項作品,更是為了他將來的項目能夠進一步豐富建築藝術。
安藤所有的項目幾乎都是用水泥作為主要建築材料的,其實他當過一段時間的木工學徒,掌握了日本傳統木結構手藝。事實上,他最出名的著作之一就是完全的木結構--92年在西班牙參覽的日本亭榭。
安藤最傑出的住宅工程之一就是Rokko Housing,該上區分兩階段完成,第一期工程有20套,每套都成梯形,但規模大小、布置各不相同,第二期50套,1993年完成,但是所有單元都有統一的外觀和獨特的內部結構。這些住宅群都是使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從大阪灣俯瞰全景,整個小區就象鑲嵌在60度的斜坡上一樣,恰似一個游泳池和樓頂廣場。安藤也因此獲得了1983年的日本文化設計大獎。
蘭根基金會/霍姆布洛伊美術館
震後重建計劃
六現代建築的旗手: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0.6-1965.8.27):20世紀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築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旗手」。他和瓦爾特·格羅皮烏斯(Walter Gropius )、路德維格·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原名MariaLudwig Michael)、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並稱為現代建築派或國際形式建築派的主要代表。
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薩拉茲發起" 現代建築國際會議" ,成為國際風格現代建築的中心組織。勒·柯布西耶的建築思想可分為兩個階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義、功能主義和國家樣式的主要領袖,以1929年的薩我伊別墅和1945年的馬賽公寓位代表,許多建築結構承重牆被鋼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築往往騰空於地面之上;50年代以後勒·柯布西耶轉向表現主義、後現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現力的雕塑感和它獨特的形式使建築界為之震驚,完全背離了早期古典的語匯,這是現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難忘的建築之一。在傢具設計中,勒·柯布西耶則以豪華而舒適的鋼管構架躺椅著稱於世,幾乎成為20年代優雅生活的象徵。
他豐富多變的作品和充滿激情的建築哲學深刻地影響了20世紀的城市面貌和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從早年的白色系列的別墅建築、馬賽公寓到朗香教堂,從巴黎改建規劃到昌加爾新城,從《走向新建築》到《模度》,他不斷變化的建築與城市思想,始終將他的追隨者遠遠的拋在身後。柯布西耶是現代建築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峰,一個取之不盡的建築思想的源泉。
勒·柯布西耶還對城市規劃提出許多設想,他一反當時反對大城市的思潮,主張全新的城市規劃,認為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靜衛生的城市環境,首先提出高層建築和立體交叉的設想,是極有遠見卓識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終站在建築發展潮流的前列,對建築設計和城市規劃的現代化起了推動作用。
朗香教堂
薩伏伊別墅
七藝術建築大師:約翰•伍重( Jorn Utzon)
伍重出生於1918年出生於丹麥,曾經是一名優秀的水手。直到18歲,他還考慮去當一名海軍的軍官。1942年畢業於一個高等藝術專科學校。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逃往瑞典,在那裡的建築工作室當小職員。後來去了芬蘭,與阿爾瓦" 阿爾托一起工作。在緊接著的十年時間里,他游歷了很多地方,中國,日本,墨西哥,美國,印度,澳大利亞等。他去的最後這個地方成為影響他一生的主要因素。
悉尼歌劇院的傳奇開始於1957年,38歲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建築師,只在丹麥有過一次實踐。他加入了一場匿名的競賽:一塊小土地上的歌劇院。他的方案在來自30多個國家的230位參賽者中被大賽評委選中,當時的媒體稱之為「用白瓷片覆蓋的三組貝殼形的混凝土拱頂」。這座建築規模龐大,包括了音樂會大廳、歌劇大廳、劇場、排演廳和眾多的展覽場地設施。建築面積8000平米。這座建築直到1973年才建成,歷經14年之久,耗資1.2億美元。它的結構設計有著前所未有的難度,其間經過無數設計師的設計,最後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進行修改削減而成,傑作才得以誕生。
普利策獎的評語: 約翰•伍重是一位建築師。他紮根於歷史,觸角遍及馬亞、中國、日本、伊斯蘭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納亞人的遺傳。他把那些古代的傳統與自己和諧的修養相結合,形成了一種藝術化的建築感覺,以及和場所狀況相聯系的有機建築的自然本能。他總是領先於他的時代,當之無愧的成為將過去的這個世紀和永恆不朽的建築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數幾個現代主義者之一。
悉尼歌劇院
八人情化建築理論的倡導者: 阿爾瓦·阿爾托
阿爾托於1898年2月3日生在芬蘭的庫奧爾塔內小鎮(Kuortane),1921年畢業於赫爾辛基工業專科學校建築學專業。1923年起,先後在芬蘭的於韋斯屈萊市和土爾庫市開設建築事務所。 大約在1924年,他為學校設計了幾家咖啡館和學生中心,並為學生設計成套的寢室傢具,主要運用「新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同年,他與設計師阿諾.瑪賽奧(Aino Marsio)結婚,共同進行長達5年的木材彎曲實驗,而這項研究導致了阿爾瓦.阿爾托20世紀30年代革命性設計的產生。
阿爾托於1928年參加國際現代建築協會。1929年,按照新興的功能主義建築思想同他人合作設計了為紀念土爾庫建城700周年而舉辦的展覽會的建築。他拋棄傳統風格的一切裝飾,使現代主義建築首次出現在芬蘭,推動了芬蘭現代建築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頭10年,阿爾托主要從事祖國的恢復和建設工作,為拉普蘭省省會制訂區域規劃(1950一1957)。1931~1932年,阿爾托設計了芬蘭帕伊米奧結核病療養院,他的最初設計的現代化傢具也在那裡亮相,這是阿爾托的傢具設計走向世界的更大突破。1935年阿爾托夫婦與朋友一起創建了Artek公司,專為阿爾托設計的傢具、燈飾及紡織品做海外推廣。 阿爾托於1940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1947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美術博士學位,1955年當選芬蘭科學院院士。1957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1963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1976年5月11日逝於赫爾辛基。
阿爾托主要的創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現代建築道路。他認為工業化和標准化必須為人的生活服務,適應人的精神要求。阿爾托的創作范圍廣泛,從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到市政中心設計,從民用建築到工業建築,從室內裝修到傢具和燈具以及日用工藝品的設計,無所不包。他說:"標准化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樣,而主要是作為一種生產靈活體系的手段,以適應各種家庭對不同房屋的需求,適應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 他所設計的建築平面靈活,使用方便,結構構件巧妙地化為精緻的裝飾,建築造型嫻雅,空間處理自由活潑且有動勢,使人感到空間不僅是簡單地流通,而且在不斷延伸、增長和變化。阿爾托熱愛自然,他設計的建築總是盡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優美景色,風格純朴。
芬蘭地處北歐,盛產木材,銅產量居歐洲首位。阿爾托設計的建築的外部飾面和室內裝飾反映木材特徵; 銅則用於點綴,表現精緻的細部。建築物的造型沉著穩重,結構常採用較厚的磚牆,門窗設置得宜。他的作品不浮誇,不豪華,也不追隨歐美時尚,創造出獨特的民族風格,有鮮明的個性。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阿爾托的傑作比比皆是,有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的校園,芬蘭大廈(Finlandia)音樂廳及會議中心,赫爾辛基文化宮,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公司總部大樓等等。
1936年,阿爾瓦·阿爾托為他負責室內裝修設計的赫爾辛基甘藍葉餐廳(Ravintola Savoy)設計了一款花瓶作為裝飾品之一,即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經典玻璃製品,不僅在1937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展現了芬蘭現代設計的水平,還成為世界眾多博物館的珍藏品,並在1988年獲得國際桌上用品獎。其設計趣味來自隨意而有機的波浪曲線輪廓,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對稱玻璃器皿的設計標准。人們猜測波浪曲線輪廓象徵著芬蘭星羅棋布的湖泊。這是天才的設計大師阿爾托除了建築之外,為玻璃器皿製造業留下的經典傑作。從年齡上看阿爾托花瓶已經是" 古董" ,但從設計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現代。
赫爾辛基文化宮
九大膽創新勇於突破: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於1937年9月14日出生於義大利熱那亞(Genoa)一個建築商世家,1964年,皮亞諾從米蘭科技大學獲得建築學學位,開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築師職業生涯。他先是受雇於費城的路易斯·康工作室、倫敦的馬考斯基工作室,其後在熱那亞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那裡,他開始了一系列試驗性的設計:煉油廠、展覽館的陳列廳、多功能醫院等等。盡管皮亞諾深受多位建築大師作品的影響,但自出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獨行,決不墨守成規、拾人牙慧,並且始終偏愛開放式設計與自然光的效果。
1971年,一個工程商建議皮亞諾與羅傑斯合作參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國際競賽,他們最終贏得了這個競賽。活潑靚麗、五彩繽紛的通道,加上晶瑩透明、蜿蜒曲折的電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認的標志性建築之一。自蓬皮杜項目之後,皮亞諾以他層層疊疊的建築圖紙營造了世界性的聲譽,日本、德國、義大利和法國都有他大膽的商業性和公共建設項目,他設計的博物館更是讓人望塵莫及。
因為休斯頓menil博物館和瑞士巴塞爾附近的貝耶勒基金會博物館,人們對皮亞諾的贊譽之聲不絕於耳。他用關西機場美妙絕倫的候機樓裝點日本大阪灣的一座人工島。他還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建造了一所高聳入雲的木棚狀文化中心。在那裡,通過煞費苦心地了解當地的習俗、信仰與審美情趣,他贏得了對西方殖民控制戒心重重的土著長老們的支持。
皮亞諾注重建築藝術、技術以及建築周圍環境的結合。他的建築思想嚴謹而抒情,在對傳統的繼承和改造方面,大膽創新勇於突破。皮亞諾用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實現了先輩大師如達·芬奇、米開朗基羅同樣深遠的理想-人、建築和環境完美的和諧,並以熱誠的態度關注著建築的可居住性與可持續發展性。皮亞諾的作品范圍驚人,從博物館、教堂到酒店、寫字樓、住宅、影劇院、音樂廳及空港和大橋。在他的作品中,廣泛地體現著各種技術、材料和各種思維方式的碰撞,這些活躍的散點式的思維方式是一個真正具有洞察力的大師和他所率領的團隊奉獻給全人類的禮物。
皮亞諾的偉大之處在於,他的建築作品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與其他建築師一望即知的建築模式不同,皮亞諾作品的識別標志是它們沒有識別標志。皮亞諾本人對於那些排斥教條和主義的年輕建築師們來講是一個榜樣和激勵,他的作品沒有浮誇的表情,透露出稀有而溫暖的人文精神,執著地關心著天空、大地和人的內心,在現在這種一味張揚個性、標榜自我的大潮流下顯得冷靜而清醒。
保羅·克利(Paul Klee)中心
休斯頓menil博物館(Meniu Collection Museum)
瑞士貝耶勒基金會博物館Beyeler Foundation Museum
十" 高技派" 的代表人物: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諾曼·福斯特,當今國際上最傑出的建築大師之一,被譽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屆普利策建築大獎得主。諾曼.福斯特特別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觸,強調要從過去的文化形態中吸取教訓,提倡那些適合人類生活形態需要的建築方式。 他認為建築應該給人一種強調的感覺,一種戲劇性的效果,給人帶來寧靜。
他於1935年在曼徹斯特出生,1961年自曼徹斯特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畢業後,獲得耶魯大學亨利獎學金而就讀於Jonathan Edwards學院,取得建築學碩士學位。1967年福斯特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至今其工程遍及全球,並獲得190餘項評獎,贏得50個國內及國際設計競賽。諾曼·福斯特因其建築方面的傑出成就,於1983年獲得皇家金質獎章,1990年被冊封為騎士,1997年被女皇列入傑出人士名冊,1999年獲終身貴族榮譽,並成為泰晤士河岸的領主.
法國加里藝術中心
香港匯豐銀行總部大樓
以上是
世界是最著名的十大建築設計師 。提供參考謝謝。
『陸』 安藤忠雄設計了那些著名建築
1990-1991 現代美術館?建築美術館,瑞典斯德哥爾摩
1990-1991 JR京都車站改建,日本京都
1992 奈良市民會堂,日本奈良
1994-1995 泰特現代美術展覽館,英國倫敦
1995 韓國國立博物館,韓國
1996 羅馬教區教會,義大利
1997 沃斯堡現代美術館,美國 一等獎
兵庫縣立新美術館,日本兵庫縣 一等獎
1998 新笛洋美術館,美國舊金山
1999 曼徹斯特皮卡迪利廣場重建,英國 一等獎
奈爾森?阿特金斯美術館,美國堪薩斯
蘇菲亞王妃藝術中心,西班牙馬德里
布利碼頭博物館,法國巴黎
2000 聖保羅大教堂聖台,英國倫敦
安特衛普市立美術館,比利時
聖約翰阿比賓館,美國明尼蘇達州 一等獎
考爾德美術館,美國費城 一等獎
2001 皮諾基金會美術館,法國 一等獎
2002 音樂之家,丹麥奧爾堡
主要作品
1976 住吉的長屋,大阪市住吉區
1981 小筱宅,兵庫縣蘆屋市
198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Ⅰ,兵庫縣神戶市
1984 Time』sⅠ,京都府
1989 光的教會,大阪府茨木市
1991 姬路文學館,兵庫縣姬路市
真言宗本福寺水御堂,兵庫縣東浦市
1992 1992年塞維利亞萬國博覽會日本館,西班牙
貝樂思之家,香川縣直島
芝加哥美術館日本屏風展廊,美國
1993 六甲的集合住宅Ⅱ,兵庫縣神戶市
1994 大阪府立近飛鳥博物館,大阪府河南町
三得利博物館,日本大阪府
1995 UNESCO冥想空間,法國巴黎
1997 芝加哥的住宅,美國
1998 TOTO研究會館,兵庫縣津名郡
織田廣喜博物館,滋賀縣日野町
1999 六甲的集合住宅Ⅲ,兵庫縣神戶市
2000 淡路夢舞台,兵庫縣東浦市
南嶽山光明寺,愛媛縣西條市
貝納通傳媒研究及發展中心,義大利特萊維索
2001 普利策基金會美術館,美國聖路易斯
特爾洛?阿瑪尼,義大利米蘭
大阪府立狹山池博物館,大阪府大阪狹山市
司馬遼太郎紀念館,大阪東大阪市
2002 兵庫縣立新美術館,兵庫縣神戶市
國際兒童圖書館,東京都台東區
皮卡迪利廣場重建,英國曼徹斯特
沃斯堡現代美術館,美國沃斯堡
2003 野間自由幼兒園,靜岡縣伊東市
4×4住宅,兵庫縣神戶市
2004 地中美術館,香川縣直島
蘭根基金會/霍姆布洛伊美術館,德國諾伊斯
2005 hhstyle.com/ case,東京澀谷區
畫冊美術館,福島縣岩城町
提案
1988- 中之島(卵型都市與地層空間),大阪府
2001 世界貿易中心重建,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