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世界誰最有錢
誰最有錢
《潮州日報》 2010.09.04
醫院病房裡住著三位心臟病患者,這天三人閑來無事,便談起誰的工資最高,誰最有錢。
老胡說他今年79歲,剛做完心臟「搭橋」手術。在位時是個領導,老革命,又是事業單位,所以每月離休金高達5000元。
老耿說他今年75歲,患有風濕性心臟病。雖然在位時不是領導,但屬壟斷單位,退休金也能拿3000元。
我爸,他在病房伺候患心臟病的我媽。老爸文化不高,直筒子脾氣,說話不會拐彎。媽媽是家屬,沒有退休金,我爸便「頂替」我媽,說:「我今年70整,身體壯得像頭牛。雖然是集體單位退休工人,每月退休金1500元,但我最有錢!」
媽媽躺在病床上說:「你就會吹牛皮說大話!人家老胡一月能拿你4個多月的工資,你真不知道臉紅。」我也跟著說:「爸,你連台電腦都捨不得給我買,還最有錢?別說大話閃了舌頭。」病房裡響起哈哈的大笑聲。
老爸沒有笑,他認真地解釋說:「誰最有錢,要從長計議;我們仨,就按每人能活90歲計算吧,」老胡打斷他的話,說:「我的心臟都『搭橋』了,能活三年就燒高香了,哪能奢望活90歲。」老耿接著說:「據說風濕性心臟病的存活期只是10年,我已經得病6年了,能再活5年我就謝天謝地了。」我爸擺擺手說:「假設咱仨都能活到90歲;老胡還能活11年,每年收入6萬元,11年收入66萬元;老耿還能活15年,每年收入3.6萬元,15年收入54萬元;我,雖然每年收入1.8萬元;但上月檢查身體,醫生說我70歲的老人50歲的心臟!這么說來,我的心臟還能蹦躂40年,40年能收入72萬元。大家評評,是否我最有錢?」
病房裡頓時鴉雀無聲!
良久,老胡感嘆說:「老寧說得沒錯,工資再高,不如有個好身體。」老耿也深有感觸:「是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B. 全世界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有多少
共780人
1901 W.C.倫琴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X射線)
1902 H.A.洛倫茲 荷蘭 塞曼效應的發現和研究
P.塞曼 荷蘭
1903 H.A.貝克勒爾 法國 發現天然鈾元素的放射性
P.居里 法國 放射性物質的研究,發現放射性元素釙與鐳並發現釷也有放射性
M.S.居里 法國
1904 L.瑞利 英國 在氣體密度的研究中發現氬
1905 P.勒鈉德 德國 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 J.J湯姆孫 英國 通過氣體電傳導性的研究,測出電子的電荷與質量的比值
1907 A.A邁克耳孫 美國 創造精密的光學儀器和用以進行光譜學度量學的研究,並精確測出光速
1908 G.里普曼 法國 發明應用干涉現象的天然彩色攝影技術
1909 G.馬可尼 義大利 發明無線電極及其對發展無線電通訊的貢獻
C.F.布勞恩 德國
1910 J.D.范德瓦耳斯 荷蘭 對氣體和液體狀態方程的研究
1911 W.維恩 德國 熱輻射定律的導出和研究
1912 N.G.達倫 瑞典 發明點燃航標燈和浮標燈的瓦斯自動調節器
1913 H.K.昂尼斯 荷蘭 在低溫下研究物質的性質並製成液態氦
1914 M.V.勞厄 德國 發現倫琴射線通過晶體時的衍射,既用於決定X射線的波長又證明了晶體的原子點陣結構
1915 W.H.布拉格 英國 用倫琴射線分析晶體結構
W.L.布拉格 英國
1917 C.G.巴克拉 英國 發現標識元素的次級倫琴輻射
1918 M.V.普朗克 德國 研究輻射的量子理論,發現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設,解釋了電磁輻射的經驗定律
1919 J.斯塔克 德國 發現陰極射線中的多普勒效應和原子光譜線在電場中的分裂
1920 C.E.吉洛姆 法國 發現鎳鋼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儀器中的應用
1921 A.愛因斯坦 德國 對現物理方面的貢獻,特別是闡明光電效應的定律
1922 N.玻爾 丹麥 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提出他的原子結構模型
1923 R.A.密立根 美國 研究元電荷和光電效應,通過油滴實驗證明電荷有最小單位
1924 K.M.G.西格班 瑞典 倫琴射線光譜學方面的發現和研究
1925 J.弗蘭克 德國 發現電子撞擊原子時出現的規律性
G.L.赫茲 德國
1926 J.B.佩林 法國 研究物質分裂結構,並發現沉積作用的平衡
1927 A.H.康普頓 美國 發現康普頓效應
C.T.R.威爾孫 英國 發明用雲霧室觀察帶電粒子,使帶電粒子的軌跡變為可見
1928 O.W.里查孫 英國 熱離子現象的研究,並發現里查孫定律
1929 L.V.德布羅意 法國 電子波動性的理論研究
1930 C.V.拉曼 印度 研究光的散射並發現拉曼效應
1932 W.海森堡 德國 創立量子力學,並導致氫的同素異形的發現
1933 E.薛定諤 奧地利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
P.A.M.狄立克 英國 量子力學的廣泛發展,並預言正電子的存在
1935 J.查德威克 英國 發現中子
1936 V.F赫斯 奧地利 發現宇宙射線
C.D.安德孫 美國 發現正電子
1937 J.P.湯姆孫 英國 通過實驗發現受電子照射的晶體中的干涉現象
C.J.戴維孫 美國 通過實驗發現晶體對電子的衍射作用
1938 E.費米 義大利 發現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應
1939 F.O.勞倫斯 美國 研製迴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別是有關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1943 O.斯特恩 美國 測定質子磁矩
1944 I.I.拉比 美國 用共振方法測量原子核的磁性
1945 W.泡利 奧地利 發現泡利不相容原理
1946 P.W.布里奇曼 美國 研製高壓裝置並創立了高壓物理
1947 E.V.阿普頓 英國 發現電離層中反射無線電波的阿普頓層
1948 P.M.S.布萊克特 英國 改進威爾孫雲霧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線方面的發現
1949 湯川秀樹 日本 用數學方法預見介子的存在
1950 C.F.鮑威爾 英國 研究核過程的攝影法並發現介子
1951 J.D.科克羅夫特 英國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開展原子核
E.T.S.瓦爾頓 愛爾蘭 蛻變的研究
1952 E.M.珀塞爾 美國 核磁精密測量新方法的發展及有關的發現
F.布洛赫 美國
1953 F.塞爾尼克 荷蘭 論證相襯法,特別是研製相差顯微鏡
1954 M.玻恩 德國 對量子力學的基礎研究,特別是量子力學中波函數的統計解釋
W.W.G.玻特 德國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輻射
1955 P.庫什 美國 精密測定電子磁矩
W.E.拉姆 美國 發現氫光譜的精細結構
1956 W.肖克萊 美國 研究半導體並發明晶體管
W.H.布拉頓 美國
J.巴丁 美國
1957 李政道 美國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稱守恆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獲重大發現
楊振寧 美國
1958 P.A.切連柯夫 前蘇聯 發現並解釋切連柯夫效應(高速帶電粒子在透明物質中傳遞時放出藍光的現象)
I.M.弗蘭克 前蘇聯
I.Y.塔姆 前蘇聯
1959 E.薩克雷 美國 發現反質子
O.張伯倫 美國
1960 D.A.格拉塞爾 美國 發明氣泡室
1961 R.霍夫斯塔特 美國 由高能電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結構
R.L.穆斯堡 德國 研究r射線的無反沖共振吸收和發現穆斯堡效應
1962 L.D.朗道 前蘇聯 研究凝聚態物質的理論,特別是液氦的研究
1963 E.P.維格納 美國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論的研究,特別是發現和應用對稱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貢獻
M.G.邁耶 美國 發現原子核結構殼層模型理論,成功地解釋原子核的長周期和其它幻數性質的問題
J.H.D.詹森 德國
1964 C.H.湯斯 美國 在量子電子學領域中的基礎研究導致了根據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構成振盪器和放大器
N.G.巴索夫 前蘇聯 用於產生激光光束的振盪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A.M.普洛霍羅夫 前蘇聯 在量子電子學中的研究工作導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製作
1965 R.P.費曼 美國 量子電動力學的研究,包括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意義深遠的結果
J.S.施溫格 美國
朝永振一郎 日本
1966 A.卡斯特萊 法國 發現並發展光學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級的貢獻
1967 H.A.貝特 美國 恆星能量的產生方面的理論
1968 L.W.阿爾瓦雷斯 美國 對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決定性的貢獻,特別是通過發展氫氣泡室和數據分析技術而發現許多共振態
1969 M.蓋爾曼 美國 關於基本粒子的分類和相互作用的發現,提出「誇克」粒子理論
1970 H.O.G.阿爾文 瑞典 磁流體力學的基礎研究和發現並在等離子體物理中找到廣泛應用
L.E.F.尼爾 法國 反鐵磁性和鐵氧體磁性的基本研究和發現,這在固體物理中具有重要的應用
1971 D.加波 英國 全息攝影術的發明及發展
1972 J.巴丁 美國 提出所謂BCS理論的超導性理論
L.N.庫珀 美國
J.R.斯萊弗 美國
1973 B.D.約瑟夫森 英國 關於固體中隧道現象的發現,從理論上預言了超導電流能夠通過隧道阻擋層(即約瑟夫森效應)
江崎嶺於奈 日本 從實驗上發現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I.迦埃弗 美國 從實驗上發現超導體中的隧道效應
1974 M.賴爾 英國 研究射電天文學,尤其是孔徑綜合技術方面的創造與發展
A.赫威期 英國 射電天文學方面的先驅性研究,在發現脈沖星方面起決定性角色
1975 A.N.玻爾 丹麥 發現原子核中集體運動與粒子運動之間的聯系,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原子核結構理論
B.R.莫特爾孫 丹麥 原子核內部結構的研究工作
L.J.雷恩瓦特 美國
1976 B.里克特 美國 分別獨立地發現了新粒子J/Ψ,其質量約為質子質量的三倍,壽命比共振態的壽命長上萬倍
丁肇中 美國
1977 P.W.安德孫 美國 對晶態與非晶態固體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的理論研究,提出「固態」物理理論
J.H.范弗萊克 美國 對磁性與不規則系統的電子結構作了基本研究
N.F.莫特 英國
1978 A.A.彭齊亞斯 美國 3K宇宙微波背景的發現
R.W.威爾孫 美國
P.L.卡皮查 前蘇聯 建成液化氮的新裝置,證實氮亞超流低溫物理學
1979 S.L.格拉肖 美國 建立弱電統一理論,特別是預言弱電流的存在
S.溫伯格 美國
A.L.薩拉姆 巴基斯坦
1980 J.W.克羅寧 美國 CP不對稱性的發現
V.L.菲奇 美國
1981 N.布洛姆伯根 美國 激光光譜學與非線性光學的研究
A.L.肖洛 美國
K.M.瑟巴 瑞典 高分辨電子能譜的研究
1982 K.威爾孫 美國 關於相變的臨界現象
1983 S.錢德拉塞卡爾 美國 恆星結構和演化方面的理論研究
W.福勒 美國 宇宙間化學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應的理論研究和實驗
1984 C.魯比亞 義大利 由於他們的努力導致了中間玻色子的發現
S.范德梅爾 荷蘭
1985 K.V.克利青 德國 量子霍耳效應
1986 E.魯斯卡 德國 電子物理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設計出世界上第1架電子顯微鏡
G.賓尼 瑞士 設計出掃描式隧道效應顯微鏡
H.羅雷爾 瑞士
1987 J.G.柏諾茲 美國 發現新的超導材料
K.A.穆勒 美國
1988 L.M.萊德曼 美國 從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過發現μ介子中微子從而對輕粒子對稱結構進行論證
M.施瓦茨 美國
J.斯坦伯格 英國
1989 N.F.拉姆齊 美國 發明原子銫鍾及提出氫微波激射技術
W.保羅 德國 創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達到能極其精確地研究一個電子或離子
H.G.德梅爾特 美國
1990 J.傑羅姆 美國 發現誇克存在的第一個實驗證明
H.肯德爾 美國
R.泰勒 加拿大
1991 P.G.德燃納 法國 液晶基礎研究
1992 J.夏帕克 法國 對粒子探測器特別是多絲正比室的發明和發展
1993 J.泰勒 美國 發現一對脈沖星,質量為兩個太陽的質量,而直徑僅10-30km,故引力場極強,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間接證據
L.赫爾斯 美國
1994 C.沙爾 美國 發展中子散射技術
B.布羅克豪斯 加拿大
1995 M.L.珀爾 美國 珀爾及其合作者發現了τ輕子 雷恩斯與C.考溫首次成功地觀察到電子反中微子他們在輕子研究方面的先驅性工作,為建立輕子-誇克層次上的物質結構圖像作出了重大貢獻
F.雷恩斯 美國
1996 戴維.李 美國 發現氦-3中的超流動性
奧謝羅夫 美國
R.C.里查森 美國
1997 朱棣文 美國 激光冷卻和陷俘原子
K.塔諾季 法國
菲利浦斯 美國
1998 勞克林 美國 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的發現
斯特默 美國
崔琦 美國
1999 H.霍夫特 荷蘭 證明組成宇宙的粒子運動方面的開拓性研究
馬丁努斯-韋爾特曼 荷蘭
2000 授予三位科學家和發明家,他們的工作,特別是他們所發明的快速晶體管、激光二級管和集成線路(晶元)奠定了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這三位科學家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約飛物理技術學院的Zhores I. Alferov,美國加州聖巴巴拉加州大學的Herbert Kroemer,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Jack S. Kilby。獎金總額為900萬瑞典克朗,前兩位物理學家分享其中的一半。
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美國科學家艾里克A.科納爾、德國科學家沃爾夫岡.凱特納以及美國科學家卡爾E.威依邁,三人將共同平分1千萬瑞典克郎的獎金。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雷蒙德·戴維斯、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和美國科學家裡卡爾多·賈科尼,稱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做出的先驅性貢獻」打開了人類觀測宇宙的兩個新「窗口」。
20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擁有俄羅斯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阿列克謝·阿布里科索夫、俄羅斯科學家維塔利·金茨堡以及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的科學家安東尼·萊格特,以表彰他們在超導體和超流體理論上作出的開創性貢獻。
2004年度物理學獎授予了三位美國科學家戴維·格羅斯、戴維·波利澤和弗蘭克·維爾澤克。今年的諾貝爾單項大獎獎金總額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6萬美元。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這三位科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文告中稱,他們是因在誇克粒子理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才獲此獎項的。誇克是自然界中最小的基本粒子。這三位科學家對誇克的研究使科學更接近於實現它為「所有的事情構建理論」的夢想。
2005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約翰·霍爾、特奧多爾·亨施和羅伊·格勞伯
成就:研究成果可改進GPS技術
未來手機信號更清楚
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約翰·L·霍爾、哈佛大學的羅伊·J·格勞貝爾,以及德國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簡稱慕尼黑大學)的特奧多爾·亨施。
C. 獲諾貝爾獎的人有哪些,以及獎項、獲獎時間、國籍。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葯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的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諾貝爾獎包括金質獎章、證書和獎金支票。
諾貝爾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他一生致力於炸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僅從事理論研究,而且進行工業實踐。他一生共獲得技術發明專利355項,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
1896年12月10日,諾貝爾在義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遺囑。在遺囑中他提出,將部分遺產(920萬美元)作為基金,以其利息分設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學者。
據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設置了諾貝爾基金會,並於次年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頒發諾貝爾獎。自此以後,除因戰時中斷外,每年的這一天分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隆重授獎儀式。
1968年瑞典中央銀行於建行300周年之際,提供資金增設諾貝爾經濟獎(全稱為瑞典中央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伯恩德·諾貝爾經濟科學獎金,亦稱紀念諾貝爾經濟學獎,並於1969年開始與其他5項獎同時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評選原則是授予在經濟科學研究領域作出有重大價值貢獻的人,並優先獎勵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貢獻者。
1990年諾貝爾的一位重侄孫克勞斯·諾貝爾又提出增設諾貝爾地球獎,授予傑出的環境成就獲得者。該獎於1991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之際首次頒發。
諾貝爾獎的獎金數視基金會的收入而定,其范圍約從11000英鎊(31000美元)到30000英鎊(72000美元)。獎金的面值,由於通貨膨脹,逐年有所提高,最初約為3萬多美元,60年代為7.5萬美元,80年代達22萬多美元。金質獎章約重半鎊,內含黃金23K,獎章直徑約為6.5厘米,正面是諾貝爾的浮雕像。不同獎項、獎章的背面飾物不同。每份獲獎證書的設計也各具風采。頒獎儀式隆重而簡朴,每年出席的人數限於1500人至1800人之間,其中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嚴肅的夜禮服,儀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黃花必須從聖莫雷空運來,這意味著對知識的尊重。
另給你介紹兩個內容相關的網址:
1,諾貝爾獎專欄地址如下:
http://www.cctv.com/culture/special/C11458/01/
2,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的資料則在這個地址:
http://www.cctv.com/program/dssgsw/20031024/101451.shtml
D.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怎麼把百億資產破產
在普通人的概念里,新疆商機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應該屬於高級專家,怎麼可能會破產呢?但歷史上還真有過新疆商機網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捲入破產案的先例。1998年,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之一長期資本基金瀕臨破產。如果不是美聯儲介入干預,這家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的對沖基金將提前十年引發美國金融危機。長期資本基金的創始人中,便有所有金融專業的學生所熟知的兩位諾獎得主,即期權定價理論的提出者邁農.斯科爾斯和羅伯特.默頓。後者的連續時間金融理論是現代主流金融學的基礎。但就是在這兩「大仙」的幫助下,華爾街頂級的基金被搞砸了。
諾獎得主如此,其他專家自不待言。幾乎每年北大學生寫的課程論文或畢業論文都會有幾篇是關於中國開放式和封閉式基金業績評價的。所有的研究結果都表明,中國基金經理的業績貢獻為負數。或者說,如果普通投資者買不需要管理的指數基金,那麼他們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要顯著超過股票基金。其實美國同行的業績也同樣糟糕。多年來的實證研究表明,共同基金整體的風險調整後,收益要顯著低於市場指數收益。基金的作用主要是為投資者提供不同風格的選擇,而非貢獻收益。所以我給普通投資者的建議是,如果非要買基金,就買指數基金吧。
股評家們會不會表現得好一些呢?答案只有兩字:呵呵。2012年8~11月新浪舉辦的模擬炒股大師賽邀請了55個炒股專家來操盤。在此期間,上證指數為-4.95%,而55個專家的中位數收益僅為-11.66%。其中比較懶的5名專家(如著名的財經評論人「水皮」)從未操作,收益為0,在55個專家中並列第5。模擬炒股跟實盤操作有不小的差別,但相信讀者看了如此的成績之後,應該不再相信什麼股評家了吧?
在散戶投資者看來,媒體上的股評家通常講得頭頭是道。但在專業人士眼中,股評家們的分析一般都缺乏嚴謹的邏輯,很多觀點都不值一駁。某個時常亮相主流媒體的女財經評論人經常缺乏常識地信口開河,成為財經界的笑談。那麼,那些受過一流大學金融專業訓練的股票分析師表現會好一點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國證券公司僱用的賣方分析師每年發布幾十萬份股票研究報告,超過90%的投資建議為「買入」。在過去幾年有買過股票的讀者應該知道,如果90%為「賣出」建議顯然更合理。
和基金經理的情況相似,賣方分析師的差勁表現也是國際慣例。以2009年為例,華爾街分析師最看好的十大股票平均收益為22%,最不看好的股票平均收益「僅為」70%,同期標普指數漲幅為26%。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因為賣方分析師存在的目的就是招攬生意。如果分析師建議客戶賣出某上市公司的股票,那麼東家將很難從這家上市公司接到發行股票的活兒。
從2001年開始,美國證交會開始著手調查華爾街投行分析師的利益沖突問題。監管部門的調查表明,前十大投行都存在迫使分析師發出過度樂觀投資建議的現象。在監管部門訴訟的威脅下,2003年4月華爾街十大投行同意支付總共13.8億美元的罰金,並承諾保證分析師意見的獨立性。從事後效果來看,罰款是交了,研究報告還是沒變。2008年初,次貸危機前夕,雷曼兄弟公司已經風雨飄搖。但是跟蹤雷曼的17個華爾街分析師中,有9個建議「持有」,5個建議「買入」,2個建議「強烈買入」,只有1個建議「賣出」。看過這段,估計大家對華爾街「金融精英」的理解有所增進。
我們上面討論的邏輯有些不連貫。開始我們討論的是專家們的能力問題,到後面討論的是操守問題。那麼如果撇開操守問題,股評家和分析師們自己的投資業績如何呢?曾有「中國第一庄托」之稱的趙笑雲2011年回歸中國股市成為私募基金經理,剛開工沒3個月基金凈值便跌去了1/4,大幅跑輸大盤。其他股評家們的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針對中國陽光私募基金的業績回歸分析表明,私募基金在同等風險水平下一樣跑輸大盤。而私募基金經理的三大來源是共同基金經理,股評家及分析師。私募基金的激勵機制源自美國對沖基金,在超過保底收益的情況下,基金經理可以分取超額部分的20%。因此私募基金的業績應該是基金經理真實能力的體現。
多年以來的學術研究表明,部分基金經理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表現優於大盤,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快便泯然眾人。對沖基金在這方面有著非常糟糕的記錄。往往一家基金好上幾年之後,立刻轉頭給投資者帶來巨額虧損。著名的老虎基金曾在二十年的歷史中為投資者帶來平均20%的收益,但2000年做空日元帶來的50億美元虧損將其業績直接歸零。2005年不凋花基金經理亨特曾獨力帶來10億美元的巨額利潤,翌年他便創下紀錄,一周內為投資者虧掉了50億美元。2008年做空次貸名噪一時的保爾森基金2012年的業績表現高居排行榜第一名,只不過這一次是倒數第一。如此種種。
這么多年來,有資格被稱為投資大師的人並不少,譬如沃倫.巴菲特、彼得.林奇(麥哲倫基金經理)和喬治.索羅斯(量子基金經理)。但相比規模龐大的投資專家隊伍而言,有著超凡業績(以及超凡運氣)的基金經理仍屬滄海一粟。你願意親自操刀去和基金經理們一爭高下,還是認命去追隨大盤呢?多數人會選前者。由於這個原因,90%的散戶跑輸大盤
E. 諾貝爾獎有哪些獎項
諾貝爾獎有有諾貝爾化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經濟學獎。
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Physics)、化學(Chemistry)、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文學(Literature)、和平(Peace)等五個獎項。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
12月10日是瑞典工業家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1901年12月10日,瑞典國王和挪威諾貝爾基金會首次頒發了諾貝爾獎。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每年發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裡,在物理、化學、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作出最大貢獻者。」
詹姆斯·艾利森(James P。 Allison)是美國著名免疫學家,美國得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學研究平台負責人、免疫學教授。艾利森被認為是分離出T細胞抗原(T-cell antigen)復合物蛋白的第一人。
10月2日,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亞瑟·阿斯金、傑哈·莫羅和唐娜·斯特里克蘭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在激光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其中一半獎金授予美國貝爾實驗室科學家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因其在「光學鑷子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領域所做的工作。
阿瑟·阿什金發明的光學鑷子搬運粒子的情形就酷似一個無形的機械手,這個看不見的機械手將按照你的意志自如地控制目標粒子。
10月3日,諾貝爾化學獎揭曉,弗朗西斯·阿諾德、喬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溫特爾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在酶的定向演化以及用於多肽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方面取得的成果。他們使化學界發生了革命性變化,並通過定向進化技術促進了新葯的研發。
F.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資料及獲獎原因~~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經濟學教授赫爾維茨(Leonid Hurwicz)、新澤西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講回座教授埃里克-馬斯金答(Eric S. Maskin)、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格-邁爾森(Roger B. Myerson)共同獲得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獲獎原因是:2007年對機制設計理論(Mechanism design theory)研究做出了貢獻。
2006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就業與增長理論的著名代表人物埃德蒙,菲爾普斯。
獲獎原因:以表彰他在加深人們對於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貢獻。
G. 諾貝爾獎金的獲得者都是誰
每年都有不同領域的人獲獎。
如2006年: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2006年10月2日宣布,將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和克雷格·梅洛,以表彰他們發現了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
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發布的公報說,法爾和梅洛獲獎是因為他們「發現了控制遺傳信息流動的基本機制」。公報指出,RNA干擾已被廣泛用作研究基因功能的一種手段,並有望在未來幫助科學家開發出治療疾病的新療法。
2006年10月2日,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本年度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安德魯·法爾(右圖)和克雷格·梅洛(左圖),以表彰他們發現了RNA(核糖核酸)干擾機制。
兩名美國科學家榮膺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2006年10月3日宣布,將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約翰·馬瑟和喬治·斯穆特,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和各向異性。
當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貢諾·厄奎斯特以「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我們帶回了宇宙形成的嬰兒時代」為開場白時,許多在座的記者已經開始明白獲獎者將會是與宇宙學研究相關的科學家。
這是美國科學家喬治·斯穆特(左)和約翰·馬瑟(右)的資料照片
美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獲得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
2006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美國科學家羅傑·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轉錄的分子基礎」研究領域所作出的貢獻而獨自獲得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一份聲明中說,科恩伯格揭示了真核生物體內的細胞如何利用基因內存儲的信息生產蛋白質,而理解這一點具有醫學上的「基礎性」作用,因為人類的多種疾病如癌症、心臟病等都與這一過程發生紊亂有關。
真核生物是有細胞核的生物,相比起細菌更為復雜,動物和植物都是真核生物。
H. 2018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是誰
北京時間10月8日17時55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Romer),以表彰二人將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與經濟增長相結合。
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經濟學的核心是配置稀缺資源。自然要素成為了經濟增長的主要約束條件,而我們的知識將決定我們如何解決這些約束問題。今年,諾德豪斯和羅默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通過解釋市場經濟與自然和知識的互相聯動,拓寬了經濟學分析的范圍。
關於技術變化:羅默的研究顯示了知識將如何成為驅動經濟長期增長的動力。當年增長率在數十年間都能保持一定增長率的時候,「知識」這個要素將改變人們的生活。
過去的宏觀經濟研究強調了技術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是並沒有理論模擬經濟決策和市場條件將如何決定新技術的創造。而羅默則通過展示經濟力量如何支配公司在創新創造上的意願,解決了這一問題。
羅默在1990年就發布了這一成果,成為了內生增長理論的基礎。該理論既是概念性的又是實用的,因為它解釋了同一種創新想法對不同商品的意義是不同的,並且將理念變為實踐的過程,需要市場提供相對應的具體條件。羅默的理論有為促進技術創新和長期經濟繁榮的法規和政策提供了大量新研究。
關於氣候變化:諾德豪斯的研究結果涉及社會和自然的相互影響。上世紀7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越來越擔心化石燃料的使用將會導致氣候變暖,諾德豪斯正是在那時開始研究這一議題。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首創了綜合評估模型(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即描述全局的定量模型經濟與氣候之間的相互作用。
該模型整合了理論和來自物理、化學和經濟學的實證結果。諾德豪斯的模型如今已廣泛傳播並用於模擬經濟和氣候共同發展。它可以用於測試例如碳稅等相關氣候政策干預經濟的後果。
羅默和諾德豪斯的貢獻集中於方法論,他們的研究為經濟學提供了日後研究技術創新和氣候變化的因與果的基本視角。盡管這兩位獲獎者無法對問題給出確鑿的答案,但他們的發現讓我們離實現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更近了一步。
新聞來源:澎湃新聞。
I. 關於近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的經歷與故事
對中國來說,100多年來一直沒有中國人獲得諾貝爾獎是一種遺憾,很多人就此發表過專各種看法和意見,屬展開過激烈的討論。中國人何時圓夢諾貝爾獎讓人期待,但同樣值得慶賀的是,已經有一些華裔科學家摘得了諾貝爾獎。
·楊振寧、李政道:榮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榮獲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遠哲:榮獲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
·朱棣文:榮獲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崔琦:榮獲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J. 麥克阿瑟天才獎的華人獲獎者
獲得該獎項的傑出華人天才包括:
徐冰
1999年獲得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獎(MAC ARTHUR AWARD),是第一位獲得該獎的華人。
徐冰(1955-)祖籍浙江溫嶺,生於重慶。197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1981年畢業留校任教,1987年獲中央美術學院碩士學位。1990年接受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邀請,做為榮譽藝術家移居美國。2008年回國,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在自20世紀八十年代末開始創作的成名作《天書》系列中,他親自設計刻印數千個「新漢 字」,以圖象性、符號性等議題深刻探討中國文化的本質和思維方式,成為中國當代藝術史上的經典。九十年代移居美國後陸續創作《新英文書法》、《鬼打牆》、《地書》等。此外,本世紀以來徐冰的創作面向更為豐富,特別是其日益關注的藝術介入社會的題材,《煙草計劃》、《木林 森》、《鳳凰》等均是頗具深度的代表作品。鑒於在當代藝術領域的傑出貢獻,1999年他榮膺美國文化界最高獎「麥克·阿瑟天才獎」; 庄小威
2003年獲得麥克阿瑟基金會天才獎的庄小威,是該基金會史上頒發的第一名華裔女科學家。34歲成為哈佛大學化學和物理系的雙聘教授。庄小威利用改進的熒光光譜技術來研究單個分子,從而揭示復雜的生物過程。2003年,她正利用這種方法研究流感和艾滋病病毒如何侵入宿主細胞,這有助於研發治療病毒性疾病的方法。
陶哲軒
2006年麥克阿瑟基金天才獎唯一一名獲獎華人是天才數學家陶哲軒是唯一獲獎的華裔。這是陶哲軒在一個月內獲得的第二個大獎,他在8月22日舉行的第25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獲得了數學界的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俗稱數學諾貝爾獎)。麥克阿瑟基金會(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的稱贊陶哲軒的研究涉及多個領域,如:調和分析、偏微分方、組合數學和數論,並為多個數學界長久以來的推測(conjecture)提供了證明,他的研究也為許多領域開創了新的思維,對這些領域未來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何琳
生物學家何琳
何琳是2009年度二十四位獲獎者中的唯一華裔。1997年從清華大學畢業,2003年在斯坦福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子和細胞學助理教授。何琳關於研究微小核糖核酸分子在癌症形成和治療中的作用而獲得獎金。
沈偉
於2007榮獲美國「麥克阿瑟獎天才獎」的紐約美籍華人編舞家沈偉,出身於中國湖南,5歲學中國畫,9歲在湖南省藝校學習中國傳統戲曲,畢業後任湖南省湘劇院演員,後又學舞蹈,成為廣東現代舞團舞蹈演員及編舞。多才多藝兼善繪畫,曾在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以中國傳統水墨、結合現代舞姿打動全世界。
蕭強
2001年得獎,現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信息學院專聘教授。
張益唐
2014年獲獎 。主要貢獻在於2013年4月17日向《數學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投稿證明存在無窮多對素數相差都小於7000萬的論文《Bounded gaps between primes》。同年5月21日,該篇論文被數學年刊接受。
楊培東
2015年獲獎。楊培東是國際頂尖的納米材料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他1988年從木瀆中學畢業後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化學系,1999年至今,先後任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2012年4月18日,他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2014年4月17日,楊培東團隊在人工光合作用方面取得劃時代的科研成果,有望解決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這一科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