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免費午餐的首次免費
2011年3月9日,由鄧飛等媒體人在微博上發起「免費午餐」活動,倡議社會捐款。短短兩個月,不斷有人關注「免費午餐」,捐錢捐物。4月2日,免費午餐在貴州黔西沙壩小學正式啟動,新華社、浙江衛視、湖南衛視、新浪、南方都市報、華西都市報、新京報、雲南信息報等數十家媒體也在現場場見證貴州黔西沙壩小學的第一頓午餐,一同推進這項行動。截至昨日已募集176萬余元善款,貴州、河南和湖南三地的7所山村學校的孩子吃上了免費午餐,還有10多所學校提出申請,等待審核。
2011年5月4日,500媒體人發起的、中國社會福利教育基金會「多背一公斤公益基金」支持的免費午餐項目,在湖南婁底市新化縣橫拉坪小學啟動,這是該項目執行的第7所山村小學。該項目通過向社會募集善款,為山村小學配備廚房電器、餐具、午餐費,讓小學生每天在校吃到熱飯菜。
在志願者王洪坤等人協助下,經8小時的山路顛簸,「免費午餐」項目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終於抵達了橫拉坪小學———一所位於雪峰山山頂的小學。這里,有43名小學生,個子瘦瘦小小。他們每天要走一個多小時山路到學校。大部分孩子的午餐是冰涼的紅薯和土豆,有的則沒有午餐。
5月4日中午,孩子們第一頓免費午餐正式開餐。教室里飄著菜香味時,孩子們已抱著飯盆在等候。盛飯菜的場面開始有些混亂,孩子們都擠到了講台前,老師扯著嗓子喊「排隊打飯」,讓孩子們重新坐回課桌前,一個個輪流來。
兩個葷菜、一個素菜、一個雞蛋、一個湯,第一頓「免費午餐」很豐盛。別看孩子們個頭小,卻都很能吃,滿滿的一盆飯菜,沒多久就吃完了。
雖然老師將飯盆收走了,但5歲女孩奉輝的小手還緊緊握著那個蛋。她要帶給與她相依為命的外婆。
聽說學校有免費午餐了,一些家長也背著柴禾趕到學校參與做飯。
2012年6月1日,兒童節當日為了幫助因家庭貧困而無法享受午餐的學童,呼籲更多愛心人士加入,中國互聯網第一媒體平台網路將聯合60萬家網路聯盟夥伴共同發起「網路.免費午餐公益一小時」網路公益活動。此次活動將在60萬家網站上同時推廣,打造中國「最大規模的網路公益廣告」。
當天上午11:00~12:00,網友只要點擊網路首頁「您送一份祝福網路捐一份午餐」的文字鏈,或者點擊網路聯盟各網站上的廣告鏈,即可跳轉至「公益一小時」活動專題頁面。網友只需在專題頁面中為貧困學童寫一句祝福,網路就會以該網友的名義,向貧困學童捐出一份午餐。
當天11:00-12:00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據網路免費午餐頁面的統計結果網路以網友的名義將捐出360202份午餐。
㈡ 新化縣教育局的職能職責
1.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教育工作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研究制定地方教育規范性文件和制度。
2.執行國家教育計劃,制定全縣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指導、組織實施。
3.統籌管理全縣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成人教育、語言文字、幼兒教育、招生考試等工作,指導和協調鄉鎮(場)和縣直各單位的教育工作。
4.負責全縣教育的督導與評估工作。
5.統籌規劃、協調指導教育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指導學校的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招生考試和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
6.監測全縣貫徹教育經費的增長和執行情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籌措、撥付教育經費的政策,歸口管理縣屬學校、單位事業費,審定教育系統基建投資計劃及基建項目,指導全縣勤工儉學工作。
7.統籌規劃並指導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教師和教育管理幹部隊伍的建設工作。
8.指導所屬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及學校德育、智育、體育、衛生、美、音、國防教育工作。
9.負責全縣各級各類學校的招生工作。
10.按幹部管理許可權,考核任免有關單位的領導幹部。
11.負責繼續教育、基礎單位檔案管理、勞資、福利、職稱評定等工作。
12.組織和協調教育科研項目的實施;規劃管理全縣教育信息,統計資料的開發和建設工作。
13.統籌管理全縣遠程教育工作。
14.負責全縣教育系統的信訪和穩定工作。
15.完成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㈢ 新化縣教育局的舉報電話
0738 3545958
0738 3540353
㈣ 新化縣歷史上最大的官員是誰
新化縣歷史上最大的官員是龔谷成,湖南省新化縣白溪鎮人,1940年12月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廣州軍區副司令員,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個人簡歷:
1958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60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63年畢業於解放軍第一工程兵技術學校。曾任師政治部助理員、司令部作訓科參謀。
1967年6月後,任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科參謀、副科長。
1983年1月任廣州軍區司令部作戰部副部長。
1983年9月入軍事學院學習。一年後任廣州軍區某軍副軍長、某集團軍副軍長。
1990年6月任集團軍軍長。
1990年7月被授予少將軍銜。
1992年在中共十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1993年12月任廣州軍區參謀長。
1995年7月晉升為中將軍銜。
1996年11月任廣州軍區副司令員、黨委常委。
1997年10月在中共十五大上繼續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4)新化縣教育基金會擴展閱讀
抗洪英雄
1998年夏,奉中央軍委命令抗擊長江特大洪水。
8月2日,率指揮部到達抗洪第一線,任廣州軍區湖北長江抗洪搶險前指總指揮。他身穿迷彩服,頂烈日,冒風雨,把指揮部建在越野車上、直升機上、船舶上、大堤上,調動千軍萬馬,領導參戰官兵嚴防死守,度過數十個激戰的不眠的日夜。
他七下荊州、四進武漢,在長江中游追著洪峰走、伴著危險行,嘉魚救人、荊江分洪、洪湖搶險、監利搶險,千里干堤上,哪裡有險情哪裡就有他率部戰斗的身影。他領導10萬官兵與湖北人民共同戰斗,勝利地完成抗洪搶險任務,保衛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8月8日,朱鎔基總理親臨湖北災區視察災情,與他緊緊擁抱,情景感人。這充分顯示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解放軍將士英勇抗洪的高度贊譽,也是他個人的無上光榮。
網路-龔谷成
㈤ 新化縣有哪些名人
辛亥革命風雲人物陳天華、譚人鳳,愛國將領方鼎英,教育家、社會學家成仿吾,華夏名將陳正湘,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等
民主革命宣傳家陳天華
字星台,又字過庭,縣知方團下樂村(今榮華鄉小廘村)人,清光緒元年(1875)生,1903年留學日本,曾參加拒俄義勇隊、軍國民教育會,反對俄國不撤走入侵我東北之軍隊。常與同學討論民主、自由政治學說,著《猛回頭》、《警世鍾》等書,喚醒國人拯救中華,進行民族民主革命。並嚙指作血書,沉痛記述亡國慘禍,郵寄內地,讀者無不墮淚。1904年參加華興會,長沙起義事泄失敗,復逃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與孫中山、黃興等人創建中國同盟會,為同盟會章程起草人。是年冬,因反對日本政府頒布中國留學生取締規則,憤然留下絕命書萬余言,在日本大森灣投海自盡。由蘇鵬扶其棺柩回湘,公祭後安葬嶽麓山。
·辛亥革命元老譚人鳳
辛亥革命元老譚人鳳 字石屏,縣永靖團福田村(今屬隆回縣)人。清咸豐十年(1860)生。多次應試不第,為村義學塾師。秉性剛直,路見不平,必拔刀相助。年青時參加會黨並聯絡各地會黨成員,秘密進行反清活動,被推為洪門首領。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在東京加入同盟會,並參與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與以梁啟超為代表的保皇派的思想大論戰,斥梁為小人。此後,同盟會組織的多次反清武裝起義,譚「無役不從」。清宣統三年,赴香港謀劃廣州新軍之役不果。旋召集各省同盟會會員會議,圖謀長江革命。是年七月,成立中部同盟會,譚人鳳被推為總務會議長。極力推動各革命組織的聯合,促進武昌起義成功。隨即參與湖北軍政府的籌建,促湘援鄂;在南北各省代表會議上,被推為臨時議長。南北戰時,任武昌防禦使兼北面招討使,立誓與武昌共存亡,固守危城武昌,鞏固了革命成果,為革命繼續發展贏得了時間。民國成立,任粵漢鐵路督辦、長江巡閱使。「二次革命」時堅決反袁,在湖南策動反袁獨立。民國九年(1920)病逝上海。孫中山為其治喪,北京政府總統徐世昌題其遺像「青霞奇御」。著有《譚人鳳集》。
·華夏名將陳正湘
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人民解放軍名將、北京軍區副司令員陳正湘 縣圳上鎮人,清宣統三年(1911)十月出生。陳正湘幼時家貧,民國15年(1926)入唐生智部當兵,參加北伐,後入滇軍朱培德部。民國19年駐江西大余,聯合士兵擊斃作惡多端的連長後起義,參加陳毅部紅二十二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紅三十五師,紅一軍團一師、五師、少共國際師任連長、營長、團長等職,參加了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戰役。戰斗中英勇無畏,獲中央軍委三等紅星獎章。抗日戰起,陳正湘任八路軍――五師副團長,參與了平型關反擊日寇之戰。旋調任晉察冀軍區團長,率部在山西、河北等地開展抗日游擊戰。1939年11月,在淶源縣雁宿崖、黃土嶺與日軍激戰,指揮炮兵擊斃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長阿部規秀。朝日新聞發表標題為《名將之花凋落在太行山上》的新聞。後任第一支隊司令員,第四、第十一軍分區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冀晉軍區副司令員。晉察冀第四縱隊司令員,第二縱隊司令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第一副司令員,華北軍區副參謀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是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三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候補代表。
1993年病逝北京,骨灰運回圳上鎮安葬。並建亭紀念,命名為「將軍亭」。
愛國名將方鼎英
號伯雄,縣時雍團富溪村(今圳上鎮方家村)人,清光緒十四年(1888)生。十四歲赴日本求學,入振武學堂、陸軍士官學校習軍事。在日期間,先後加入反清愛國組織求知社、文學社,後加入同盟會。回國後,任保定軍校教官。辛亥革命時,參
加保衛漢陽之戰,民國6年(1917),再次赴日本攻修炮兵專業。民國12年,孫中山命湘軍組織討賊軍討伐湘督趙恆惕,方鼎英代理軍長,在湘江西岸與敵軍激戰三十餘日,終於挽回危局。旋又奉孫中山命,平陳炯明叛亂,解廣州之危。民國14年起,先後任黃埔軍校入伍生部中將部長、教育長、代校長等職,危難時,掩護共產黨人離校,保護了革命力量。民國16年秋,歷任暫編第十三軍軍長、四十六軍軍長、第一集團軍第三軍團總指揮,西征軍第一路總指揮等軍事要職後,深感內戰頻仍,民無寧日,乃離開軍隊幽居上海。抗日時期,力主抗日,曾出任第九戰區戰地黨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抗戰勝利後,聯合國民黨革命派人士從事反內戰活動,贊成湖南程潛陳明仁和平起義。解放後,曾出任湖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參事室主任、司法廳長,全國政協第二、三、四屆委員等職。1976年病逝長沙。
·革命家、教育家成仿吾
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無產階級教育家、社會科學家成仿吾,縣知方團(今琅塘鎮澧溪)人,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生。成仿吾幼時去日本讀書,後入東京都帝國大學攻槍炮專業,熟諳日、英、德、法等多種語言。「五 四」運動後,曾參與組織並主持創造社,發表大量革命文學論文,成為國內有影響的革命文學家。民國17年(1928)去巴黎,參加中國共產黨,負責巴黎――柏林支部宣傳工作,將德文版《共產黨宣言》譯成中文。民國20年回國,參加左翼作家聯盟,旋被任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省委宣傳部長、紅安縣委書記。民國23年10月參加長征。至陝北後,先後出任中央黨校高級班主任、陝北公學校長、黨委書記,旋奉命創建華北大學,並任晉、察、冀中央局委員、邊區參議會議長,參加黨的「七大」,參與大會各種文件的討論。「七大」後,返晉、察、冀組建華北大學,任副校長。1949年9月,出席中國人民政協會議,參加開國大典。年底,出任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在校內首設馬列主義理論基礎課。1952年起,先後出任東北師大,山東大學校長、黨委書記,被選為第二、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與「四人幫」進行了堅貞不屈的斗爭。七十年代初,奉派從事馬列經典著作校譯工作。中國人民大學復校後任校長、黨委書記,相繼被選為全國政協常委、中顧委委員。1984年5月病逝北京。中共中央在致悼詞中,稱成仿吾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無產階級教育家、社會科學家。
·國際主義戰士羅盛教
原名雨成,縣下廟鄉(今圳上鎮松山)人,民國二十年(1931)生。幼家貧輟學,依叔父在乾城(今吉首)讀書。後考入長沙第十三中學,改名盛教。
1949年10月,在沅陵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第47軍141師任偵察連文書,隨即去湘西剿匪,在戰斗中立功一次。
1951年,隨部參加抗美援朝入朝作戰。目睹美國侵略軍殘殺朝鮮人民慘狀,義憤填膺,立誓要為朝鮮人民和犧牲的戰友報仇。
1952年1月2日,在朝鮮平安道成川郡石田裡為搶救跌入冰窟的朝鮮少年崔瀅光榮殉職。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予羅盛教一級國旗勛章,並在佛體峒山建紀念亭和紀念碑,金日成主席題「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新化縣在城東資水濱建紀念館,以資永念。
·國際系統遺傳學開創者曾邦哲
曾(Zeng)傑(Jie),字:邦哲(Bangzhe)或(Benjoe Tseng),他是曾子也是伍子胥的後代,1963年7月17日(農歷5月27日)生於湖南新化古台山。1985年7月廈門大學生物學系動物細胞遺傳學專業畢業,1986年著述、1991-1994年發表《結構論-泛進化理論》,闡述了系統哲學、系統科學的結構邏輯,以及中、西文化交匯影響近現代科學的實驗、系統方法論,並20世紀90年代國際率先提出系統遺傳學(system genetics)與系統醫葯學(systems medicine & pharmacy)、系統生物工程(system biological engineering)等概念、術語與原理、方法。1994-1997年於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國際率先提出轉基因禽類輸卵管生物反應器(ovict bioreactor)概念與術語,並開發卵清蛋白基因側翼序列構建表達外源蛋白質的載體方案(goldegg plan),1996年主辦第1屆國際轉基因動物學術研討會(秘書長)。1997-2006年獲得全額資助於以色列(TelAviv)、德國(FAL)、英國(Birmingham)等大學與研究中心任博士研究、研究科學家與研究員,並承擔(grant-holder)SPARKS基金會經費,從學於美國科學院John R. Roth院士,構建1個新表達載體、克隆2個新基因(NIH基因庫),建立抗lovastatin的CHO突變新細胞系等。1999年創建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網(genbrain biosystem network)與籌建世界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聯合會(WABSE),2002年提出細胞計算機模型。他同時在從道家-結構論、儒家-社會論、禪家-精神論、墨家-實踐論,探討中國與西方哲學、文化的對話與匯通。
·微軟全球首席技術顧問劉春源
微軟全球首席技術顧問、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士、微軟中國區技術總監、全球十佳華人、金融學碩士。 祖籍湖南省新化縣,1991年5月生於香港。13歲已經取得MVP(微軟內部的一種專家認證)進入微軟總部實習。14歲獲得沃頓商務學院的金融學碩士。15歲回國成為微軟中國區技術總監及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士。
㈥ 新化縣是貧困縣區嗎
新化縣是國家級貧來困縣。雖然環源境改善了許多,但人民的素質還不沒有什麼提高,衛生概念還沒怎麼重視。教育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比以前好的多,也不斷在發展,在新化人民心中,新化縣不是貧困縣。你的只不過是無根據的答案,是憑空臆想的,是不可靠的。終究會成為中國第一好縣區。
㈦ 新化縣貧困戶有哪些優惠政策
一要提高「兩項制度」銜接幫扶的面和資金投入量。國家推行的「兩項制度」銜接試點工作是惠及廣大貧困人群的一項好政策,也是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的新舉措。但從具體實施的情況看,一方面對貧困戶的幫扶面需進一步提高,湘西州的貧困面為65%,而「兩項制度」銜接試點縣幫扶的貧困面目前只有14.2%,剔除納入低保民政救濟的農戶佔13.64%比例(這其中實際還有少數有發展能力的農戶不僅享受低保,還要進行幫扶),還有37.16%的貧困面沒有得到幫扶,如果按現在「兩項制度」銜接試點的幫扶面,三年一輪,需十二年才能幫扶完,時間拉的太長,應考慮納入國家「十二五」扶貧規劃,實現五年對所有貧困戶幫扶一次;另一方面對貧困戶幫扶資金需進一步加大,「兩項制度」銜接試點縣對幫扶的貧困戶年人均投入的資金只400元,三年也才1200元,這點錢,要改善貧困戶生產和生活條件,實現脫貧仍顯不足,應考慮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金的投入。
二要提高對貧困學生的生活補貼。一個地方長久的貧困,根本原因是政治問題,一個家庭長久的貧困,根本原因是教育問題。貧困戶現在的狀況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就不錯了,無力拿出更多的錢來供孩子讀書,而讀不起書就意味著始終與貧困相伴,脫貧難以見到希望。近些年國家關注民生,加大了對教育的投入,特別是給農村貧困學生發放生活補貼,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貧困戶孩子讀書難的問題,但從具體實施的情況看,一方面補貼的標准不高,應考慮按當地物價標准,每月給予貧困學生實際所需生活費一半的補貼,以此幫助貧困戶減少支出,實現脫貧。另一方面補貼的面要擴大,現在國家對小學、初中,甚至職業院校的農村貧困學生都給予了生活補貼,而唯獨沒有對高中貧困學生給予生活補貼,很多農村貧困學生因讀高中費用支出大,而想讀書讀不成,這也是難以提高高中普及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應對高中農村貧困學生給予生活補貼。
三要提高對貧困戶的醫療救助。在農村,農戶最怕得病,沒錢讀書可無賴的放棄不讀,而沒錢看病,有病又不得不治,由此,因病致貧返貧的貧困戶占的面不小。國家近幾年來為解決農村看病難問題,採取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救助等惠民政策,及當前下大力實行的醫療改革,廣大農戶醫療得到了一定的保障。但從貧困戶的貧困程度考慮,國家在實行醫療普惠制政策的前提下,對貧困戶應加大醫療救助力度,使貧困戶和不貧困的農戶有所區別,以此,體現對貧困戶就不起醫的關心和脫貧的支持。
四要對貧困地區產業給予補貼。貧困戶佔有資源少是難以脫貧的重要因素,在少的可憐的田土上,如不在建立產業上下功夫,不僅難脫貧,甚至連溫飽都難以解決。為此,我們要繼續引導和扶持農戶建立農業產業。而農業產業是很脆弱的產業,農產品一多就價廉難賣,價廉難賣就傷農,農戶得不到利益,就無心無力投入產業,建成的產業因此面臨委縮甚至消亡,農戶轉而又返貧。所以,要幫助農戶建立穩定的產業,而要有穩定的產業,就要幫助農戶增強抗禦市場風險的能力。正如國家考慮糧食安全給農戶種糧食補貼一樣,要給予貧困地區產業補貼,因為產業是農戶的主要收入來源,對貧困地區農戶給予糧食補貼不如給予產業補貼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義。同時,對不是貧困地區的既使建有同類型產業應不給予補貼,以此,體現政府在幫助扶貧,扶貧是政府行為,而不是完全的市場行為,堅定的幫助貧困地區建立穩定的產業,實現穩定脫貧。
五要加大勞動力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普遍技能低下,因為無技能,在家裡找不到脫貧的門道,即使有門道也做不來;因為無技能,很難走出去,即使走了出去,也僅僅是出賣勞動力,賺取只能維持其基本生活的費用就算不錯了。過來為提高農村勞動力技能採取短期培訓的多,現在看來這種做法效果並不理想,短期內大部分勞動力難以掌握技能。為此,應採取在「十二五」期間對農村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齡在35歲以下的勞動力,大規模進入職業院校培訓2年的辦法,不僅國家對院校下達指令性年度培訓計劃,而且給予培訓的勞動力以生活補貼,來幫助勞動力提高技能,實現脫貧。
六要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貧困戶住房普遍很差,一年到頭得到的微薄收入,不是用於供孩子讀書,供家人就醫,就是用於修整簡陋的住房,況且絕大部分農戶無力修整,即使修整住房仍是「天通地漏」,難以蔽風擋雨。過來,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解決了農戶無房住的問題,且從去年以來,對住房困難戶也給予資金投入幫助改造整修住房,但到一個村只幾戶人家實施,與實際狀況和需要相差甚遠,應考慮加大投入,用5-10年時間,基本解決農村住房困難問題。此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後仍是制約農戶脫貧的瓶頸問題,需下大力加以解決,為農戶脫貧提供必要條件。湘西州經多年努力,實現了大部分村通公路,但仍有123個村未通路,幹部群眾感慨地說:「這些村的老百姓政治上早就解放了,而在經濟發展上仍未得到徹底解放」。同時,飲水困難問題仍十分突出,全州還有499個村,60萬人飲水困難
㈧ 湖南新化縣為何一個班99名學生
新化縣教育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新化縣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16萬多人,全縣存在56人及以上大班額的班級1333個,佔比37.14%;存在66人及以上超大班額的班級846個,佔比23.57%。
特別是近年來,新化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一直以每年近8000人的速度迅猛增長,直接造成了學校校舍的緊張,專用教室、教學設備等嚴重不足。
6月中旬,隨機走訪了新化縣明德學校、四小、鐵牛中學等幾所當地知名學校。發現在這些學校中,「大班額」比比皆是:學生最多的教室擠著99名學生,學生最少的教室也有65名學生,平均下來每個教室約有80名學生。個別學校的學生總人數高達5800多人。
6月14日下午4時許,來到上渡街明德學校,隨機詢問幾名放學回家的學生所在班級的人數。其中,一名一年級小學生搶著告訴:「我們班有86名學生。」另外幾名二年級小學生也說,他們班有99個人,是二年級最多的一班。而其他一些班級學生回答,班裡學生數大約在80多到90多人不等。
空間的逼仄不僅讓孩子的學習受到影響,更有安全隱患。
據明德學校校長曾立祥介紹,很多班級全班只有中間留了一個過道,學生下課上廁所,膽大的從課桌上踩過去,膽小的從課桌下鑽過去。一旦發生火災、地震等緊急情況,學生根本無法及時脫身。
隨機走訪的幾所小學中,注意到,除四小有操場,其他如明德學校等校內都沒有可供所有學生同時進行課間操的操場,學生們課間玩耍只能在教學樓的過道和校園內硬化的水泥地面上進行。據悉,由於場地的限制,近幾年來,這幾所學校的學生從來沒有做過課間操,更沒有進行過一次全校性的升旗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