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消費早期項目,溫氏投資主要關注哪些有誰知道嗎
今年消費行業沒去年好,還有溫氏投資應該是養殖為主基金,主要投的專的農林畜牧相屬關領域吧,基金總規模達95億元,基金數量20支,已投項目金額69億元。這兩年才有大消費和醫療相關的投資,建議如果項目太早期的話還是先打磨項目,不知道資本市場行情可以找投資人給些直觀的建議,免得走彎路,秒見算一個渠道。
② 請問有誰知道溫北英基金會電話
溫氏集團官方網站(www.wens.com.cn)
溫北英版基金會權http://www.wens.com.cn/foundation/
③ 發展基金 鄉村振興概念股有哪些
種植鏈方面,貢獻效率最大的種業隆平高科(000998);
受益土地流轉的種植龍專頭,蘇墾農發屬(601952);養殖鏈方面,具備成本管理優勢的規模養殖場,溫氏股份(300498)與牧原股份(002714),
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有助提升行業效率,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北農(002385)。
北大荒(600598)
蘇墾農發(601952)
吉峰農機(300022)
海螺水泥(600585)
④ 滬深300 有溫氏股份嗎
大盤現在面臨方向性選擇,政策面與資金面支持的話,將會震盪向上回。但是即使向下突破,答將來大盤探底回升的初期,代表大盤權重股的滬深300指數將會是領漲的急先鋒。中期代表中小盤股的中小板指數和中證500指數會打出風頭。所以,滬深300基金還是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的。可以堅持定投。長期請關注南方500.,成長空間很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嚄。呵呵。
⑤ 廣東溫氏股票是否申請上市
廣東溫氏抄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5月,注冊資本1.2億元,是廣東溫氏食品集團的全資公司。
溫氏投資公司以母公司廣東溫氏食品集團為依託,專注與資本領域的各類投資。開展的主要業務包括各類PE基金投資、股權投資、二級市場證券投資、期貨投資、金融資產投資、企業並購重組投資等業務,以及投資管理和投資咨詢服務;同時還承擔著集團的資本運作職能。
溫氏投資公司現有員工20多人,其中碩士研究生9人。截止2012年3月,公司實際管理資金規模近20億元。按照溫氏集團和溫氏投資公司的發展規劃,預計未來3—5年,溫氏投資公司實際管理的資金總規模將達到50—100億元。
⑥ 羅月庭投資邏輯:60億的資金,我要投哪些新三板企業
我們把自身策略定義為戰略投資、持續投資、持續服務,對於優秀的企業,這是我們主要的考慮。
在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主要還是以戰略投資方式為主,但也有一些是與主業關聯度較高的,例如上海新農和福百盛,都是做上游飼料生產及貿易,自己也養豬,但礙於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的要求,我們投資的股份都不超過5%。
以大農業為例,已投資了好一多乳業、正邦科技、東亞水產、上海新農、福百盛、唐人神、楊氏果業、佛山正典、大北農等。
從農業延展而出的大消費領域,包括今年3月IPO上市的千禾味業(603027)、黑芝麻、光明乳業、金百萬餐飲、志鴻物流、美團及大眾點評的母公司新美大、跨境通、會稽山、ABC KIDS、探路者等明星企業都是投資對象。
對於投資,錢我們不缺,目前是60億元,三年內要達到100億元。集團三季度的利潤是108億元,在資金上,對我們的合作企業會有持續追加。
特別是越優秀的企業,當他需要資金的時候,他對除錢以外,能帶給他的增值服務的考量越來越大,我們感觸很深。
我們的投資以實業為主,我們的一線團隊也好,中後台團隊也好,對實業的理解也好,跟純財務性質的投資基金公司是完全不同的風格。我們會從做實業的角度來看企業的經營行為,相互的溝通理解的成本會低很多。
「有兩類新三板公司適合投資」我們傾向的企業有兩種:
一、真正創新型的中小微企業,這種創新如果預判的成長速度好,盡管目前的基數低,但我們會去投他,也會推動這種類型的企業登陸新三板。
新三板流動性的欠缺,但中國市場很奇怪,高估值融資的功能又能體現。也就是說類似的兩家企業,IPO可能都是3年以後的事,但一個沒掛新三板,一個掛了新三板,企業談估值差別就會比較大。
二、中國也有一批基礎不錯的企業之前對資本市場不熟悉,但是主體的業務又需要適應IPO的相關規范要求,對這一類的企業,我們也會推動他在新三板掛牌,這對他的後續IPO申報是一個提前的梳理過程。
對於准備轉板IPO的企業,我們會重點關注,並已投資布局,包括我們已經投資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宏川智慧即已停牌申報IPO。同時,和溫氏產業鏈相關的企業,我們也會積極推進,包括我們投資的福百盛前段時間剛在新三板掛牌。
、
「三板的投資注重成長性」
我們早在2014年底就設立了「新興溫氏新三板投資基金」,專注服務於新三板掛牌和擬掛牌企業的融資和發展需求,以股權投資為紐帶,持續為企業提供戰略規劃、並購重組及資本運營方面的專業化服務。
這是廣東第一支冠以「新三板」命名的股權投資基金,優先投資於現代農業、大消費、文化旅遊等產業中具有新經濟和新商業模式的新興企業,投資地域以廣東為主,輻射全國。
截至9月底,我們已投資的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8家,包括楊氏果業、南湖國旅、山外山、華強方特等,這些企業都是各自所屬行業的明星企業。最近一年內計劃上新三板的企業有近10家,行業分布覆蓋物流、餐飲、新媒體和現代農業等。隨著投資項目的分層推進,2017年我們投資的新三板掛牌企業將接近20家。
「成為投資企業的定增常客」
參與新三板定增融資,是我們投資新三板的主要方式之一,當然還包括企業在新三板掛牌前、掛牌後的投資。
比如總部位於東莞的宏川智慧物流,2015年7月參與企業增資擴股,11月在新三板掛牌,我們又繼續追加投資,參與企業新三板掛牌後的定向增發,通過戰略層面的持續投資,我們與企業會建立比較深度的合作,除了資本層面,在業務協同、資源共享等方面持續服務。
再如南湖國旅,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民營旅行社,也是中國旅行社前十強,我們2016年年初投資,8月南湖國旅在新三板掛牌,最近正在做增發,我們作為唯一的機構投資人又追加了投資。雙方也是建立起多維度的資源合作。
對於掛牌後的投資,我們更關注企業的成長性和業務規模,關心企業進一步對接A股市場的可行性,包括IPO和並購。
根據企業體量的不同,有被上市公司並購的,也有並購上市公司的,這兩方面的投資布局,我們都在考慮。就目前而言,對於新三板掛牌的一些畜牧業、調味品等行業企業,我們也在關注,探討給上市公司並購的合作機會。
新三板確實存在如流動性不足等因素,但他不至於對我們的投資導向造成影響。如果中國要把多層次資本市場真正建成,最關鍵的就是底層的市場,幫助中小企業。
⑦ 蔡萬霖逝世後保險賠償多少
據文中猜測不會太多,而且不會有多大的增值,他買保險不是為了保障增值,而是為了規避遺產稅,所以個人認為不會有多大的增值. 蔡萬霖遺產稅緣何打水漂——人生理財不可迴避 蔡萬霖活著是位傳奇人物,死後又給人們留下一個最大的懸念:蔡氏後人到底應該拿出多少錢來為繼承他的遺產買單。 蔡萬霖曾以擁有85億美元私產位居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六名,但在不到十餘年的時間里,蔡萬霖死後個人所擁有的財產規模,僅剩下區區不足3千萬美元,由此逃掉了原本應該交納的幾十億美元遺產稅。這位世界超級富豪的財產在短短幾年間,是如何被理財大師們如掌中游戲般地搞掉了的呢? 撲朔迷離的遺產稅 2004年9月27日,台灣首富蔡萬霖辭世,享年81歲。蔡萬霖的去世給這位台灣金融保險理財帝國--霖園集團(原國泰人壽集團)的創始人劃上了一個從窮光蛋到世界超級富豪的句號。蔡萬霖死後,他的故事仍然持續發溫,其身後所留遺產的納稅問題,竟也像蔡氏王朝傳奇的發家史般變得撲朔迷離,給人們在理財納稅問題上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正可謂"生死戲劇人間"。 蔡萬霖出生在我國台灣地區一個苗栗農民家庭,8歲時因被生活困境所迫,跟隨親屬到台北謀生打工,靠自學完成了僅有的中學學歷。蔡萬霖從最初的販菜和倒買倒賣醬油起步,後逐漸跨足台灣金融保險業,一舉發富。蔡萬霖死前經營涉足幾十個行業的台灣第一大企業集團--霖園集團,而蔡萬霖本人因擁有巨額資產也最終被定格為台灣首富。 根據《福布斯》雜志2004年的最新統計數據,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蔡萬霖以46億美元(1美元約合34元新台幣)的身家被排在第94位。而在1995年,蔡萬霖更是以85億美元財產位居全球富豪排行榜第六位。 根據台灣地區遺產稅條例的相關規定,遺產在1億元新台幣以上的,適用稅率為50%。即便是以蔡萬霖死時被公認的身家財產46億美元來估算,蔡家後人要繳交的遺產稅將高達約782億元新台幣。不過,在台灣以壽險、信託代他人理財為核心業務的蔡萬霖家族,僅在霖園集團內就擁有數百位頗具知名度的法律、稅務和理財專家,他們在蔡氏家族眾多企業納稅計算問題上的"精確度",常常爆出令世人稱奇的大手筆傑作的火花。 早在六年前,蔡萬霖被查出患有輕微心肌梗塞後,蔡氏家族屬下的理財顧問們對蔡萬霖一旦做古,如何規避高額的遺產納稅就開始了精心籌劃。令人嘆為觀止的是,據台灣地區稅務部門人員初步估算,這位在世界享有超級富豪聲譽的蔡萬霖,其後人僅只需交納4、5億元新台幣遺產稅,與人們在蔡老去世後憑第一感覺應納782億元新台幣遺產稅相去甚遠,甚或可以到了忽略不計的地步。 人們竊以為,蔡萬霖可能是通過大量購買數10億元巨額壽險保單來避稅,實際上這種辦法對蔡萬霖屬下的理財顧問們來說可稱得上是"小兒科",因為即便是購買數十份10億元新台幣的壽險保單,也難於解決蔡萬霖個人龐大資產被稀釋的問題。何況台灣稅收當局後來為打擊偷逃遺產稅,對六十歲以上老年人購買壽險保單及受益人的許可權又作了種種限制。由此看來,蔡氏家族屬下的理財家們在短短幾年間,將蔡萬霖的巨額財產神鬼不知地轉移給他的子女應該是另走了一路。 施妙計巧設投資鏈 蔡萬霖個人的巨額財產是如何被戲劇般地蒸發掉了的呢?他的私財太龐大了。蔡氏家族手下的理財顧問們必然有過人的腦力,為巧避巨額遺產稅,給蔡萬霖名下財產設計了多種"稀釋"方案,其中最主要的是設立投資公司和對基金會進行運作。國泰人壽公司是目前台灣地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也是蔡氏霖園集團屬下最有價值的公司。蔡萬霖家族在其旗下設了很多用於轉移財產的投資公司,蔡萬霖的直系親屬(或曰繼承人)必定是其中一個投資公司的所有者。 而這些公司成立的唯一目的就是投資。這些投資公司旗下還有投資子公司孫公司。最上層投資公司擁有國泰人壽上市公司股票,然後再透過下面的子孫投資公司以低於市價的帳面價值層層轉移。最終股權被轉移至蔡氏兒女手中。 此外,國泰人壽最大股東為霖園投資,持股16%,蔡萬霖的幾個兒子均以霖園投資法人代表身份出任董事,再加上述兄弟姊妹的投資公司以及個人持股,蔡氏家族對國泰人壽控股實際已經超過50%。蔡氏家族通過這些投資公司對霖園龐大的家族產業交叉持股。 在這人為織機起來的密密麻麻家族交叉持股網路中,蔡萬霖個人名下的國泰股權早已經被稀釋無幾了。 也就是說,根據《福布斯》雜志統計的蔡萬霖名下霖園集團的名義總資產雖然高達46億美元,但由於其大股東幾乎都是法人股東,蔡萬霖個人的真正投資早已經被他的"心肌梗塞"化為烏有。而在計算徵收遺產稅時,"個人"所佔投資與"家族公司"財產應該是有嚴格界定的。按照規定,"家族公司"財產(所謂的投資公司)因有法人資格,遺產稅管理條例對其根本無可奈何。 也就是說,蔡萬霖的遺產稅被其子女們所各自擁有、關聯又十分密切的層層疊疊的子孫投資公司用合法的手段給規避掉了。蔡萬霖到臨終時只是一個"46億美元"的空殼而已。 國外富豪大多熱衷於投資設立基金會,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將聚斂的多的用不了的"閑錢",通過合法而成本最低、名聲最佳的渠道留給家族。 這類大大小小設立目的不近相同的基金社團組織,僅在我國的台灣地區正式在冊的就有三萬多家。蔡萬霖的霖園集團有國泰綜合醫院、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和國泰建設文教基金會三個所謂公益事業"財團法人"組織。這三大基金會是蔡萬霖生前自稱為進行公益事業捐贈的依託體,由蔡萬霖"捐贈"百億巨款而形成。這些基金會由蔡氏家族控制,既是其家族企業集團一個關鍵的免稅渠道,又為其家族的巨額消費提供了買單的合法管道,其家族成員的所有消費支出均可從中"隨意"報領。而最具噱頭的是,這些富豪們最後還給世人留下一個"慈善家"的美名。再比如說,台灣的另一個富豪王永慶的台塑集團屬下的財團法人長庚紀念醫院,其在台設有六大院區、以及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明志技術學院。 這些超級富豪們的資產,經過家族投資公司和基金會的運作,其身後所需申報的遺產稅早已被七折八扣打發地面目全非。 不是故事的結尾 蔡萬霖去世後,僅其奢華的葬禮就令人瞠目地耗去了3.2億新台幣。蔡萬霖之死所以在台灣地區引起強烈關注,部分的原因是,蔡萬霖的去世對於其家族成員雖說是一個噩耗,但台灣稅收當局則暗暗竊喜,按照台灣今年徵收遺產稅的預算,其目標是101億新台幣。蔡萬霖資產被世人高估為1563億新台幣,蔡萬霖的去世少說也得征他個幾百億新台幣的遺產稅吧,而蔡萬霖的死就像其人活著般實在是給現代人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根據初步統計,以目前所掌握的蔡萬霖不動產及投資來計算,如果沒有法定的負債必須扣除,其遺產稅的推算金額大約是數億元新台幣。目前台灣正在調查蔡萬霖生前是否有違規移轉財產用以逃避遺產稅的問題。最新的消息表明,台灣稅收當局極有可能最終只能收到蔡萬霖後人交納的區區1億元新台幣左右的遺產稅而了事。這不得不讓人們大跌眼鏡。 理財,不可迴避的話題 說起來,偷逃稅收行為並不為社會所認同,尤其是富人。因為你生前所賺得的資財原本就是來自於社會,人死後回報社會是一個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道理了。這是從道德層面上來講的。不過,道德並不能代替法律,法律禁止什麼或鼓勵什麼,也才是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為標准底線。這里涉及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人們既然可以用合法手段避開高額的稅收,從理論到實踐就不應該是一個錯誤,甚至可能還是立法者所鼓勵的。 反之,很多人由於不注意生前理財,死後不但為後人留下很多遺憾,有時甚或還會徒增許多煩惱,令死去的人與活著的人都不得安寧。我們再來看看台灣的另一個億萬富豪用瘁死方式"回報社會"至今風波未平的故事。2003年12月7日,時年55歲的台灣最大的計算器製造公司英業達副董事長、世界科技界著名人士溫世仁因為腦中風溘然離世,身後留下160億新台幣資產(遺產稅對其中有來自近百億的海外資產實施免稅待遇)。 由於溫世仁對生前財產沒有進行合理規劃,去的又突然,後事更不可能來的及交代。2004年8月6日,溫世仁的後人已經初步完成他的遺產稅申報程序,要繳交的遺產稅高達40億新台幣,創下台灣地區有史以來上遺產稅的最高紀錄。說起來,溫世仁對計算器情由獨衷,但對理財全然是個外行。 就在溫世仁去世後不久,還爆出其私生女爭家產的風波。上個月一位廖姓女子全然不顧以往的情誼豁然浮出水面,聲稱溫世仁跟她長期同居並生有一個女兒這是"任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請求法庭對溫世仁納稅後的部分遺產進行強制分割。 時至今日,溫世仁的後人對這位計算機專家貪色有道而理財"腦力"欠缺仍怨言頗多,在分割溫世仁稅後遺產部分問題上頗費周折。據稱,在台灣以外還有一個女人在隔海嗆聲,對溫世仁的遺產虎視眈眈。此人自稱雖然與溫世仁沒有生下孩子,但實際同居時間已有些年頭了,於情於理均不應該把她排除在溫氏遺產分割的范圍以外。實際上,據了解,溫世仁生前雖然握有龐大個人資產,但由於長期奔波於大陸的大西北地區,並沒有享受過多少奢華,反而過著像苦行僧的生活,而他身後種種風波,以及變調的人情事故,讓人更是不禁感概萬千。 不過,像溫世仁以腦中風瘁死這樣的方式不做節稅計劃來"主動回報社會"的案例實在是少之又少。而服務於蔡氏家族團隊的一位高級理財顧問揶揄道:與其貴而拘,不若賤而肆。意思是說,像溫世仁這般的科技界領袖人物,其前生後世還不如一介村夫活的自然而瀟灑。 顯而易見的是,這位理財專家曾多次勸誘為溫世仁提供理財服務而不得要領,至今仍然耿耿於懷。在這之前,台灣的"委託書大王"陳德深也因病發突然,一命烏呼。其留下的遺產包括147家上市公司股權、近千筆土地所有權以及逾百件未打完的官司,遺產總價值超過35億元新台幣。由於奔去匆匆,完全來不及做節稅規劃,因而報繳了19億元新台幣的遺產稅。 還好的是,陳德深因為沒有兒女,剩餘的財產被其兄弟姐妹相約瓜分而去。其遺產的分配過程自然也少不了一番同室操戈,最終搞得兄妹長期不合。台灣著名作家李敖先生戲言:陳德深是"故意留下遺產讓這些人爭得頭破血流也說不定。"不過,這些人與傳奇人物蔡萬霖在處理前生後世上的精明相比,突顯出人生理財檔次上的巨大差距。
⑧ 有哪些基金重倉牧原股份和正邦科技的
南方基金 重倉 牧原股份 溫氏股份
⑨ 溫氏股份以後會漲嗎
個人覺得,最近近期漲的可能性不大,日線,周線,月線,都在高位,風險大於收益,落袋為安是好,個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