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行業平均工資是多少
私營企業收來入遠低於非私營自企業;農林牧副漁遠低於金融業,這些狀況仍然在持續。5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去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2452元,私營單位24556元,分別比前一年增長14.3%、18.3%。
其中,私營單位「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行業平均工資為11738元,而非私營單位「金融業」平均工資達91364元。
金融行業的平均工資是9萬左右,那麼基金行業是好過保險的?保險好過證券的?證券好過銀行的?這么算,基金行業的平均工資是金融行業裡面最高的了。這么算,估計有1萬多的平均工資!!當然,牛市的時候還遠不止吧。
㈡ 上海系數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工資怎麼樣
待遇也是看職抄位的
私募股襲權公司,相對來說,對於有經驗的人工資會高一些,對於沒有經驗的人來說,需要一個發展期,以上海為例,新人大概3千-4千 ,如果是長期工作能到5千-7千吧,
發展前景其實每個行業都有發展前景,股權投資未來是投資行業的一個趨勢。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㈢ 急急急!!!!在基金公司工作,主要要處理什麼事務啊薪水大概是什麼水平還有,晉升前景怎麼樣呢
基金公司主要事務有的研發部,運行部,市場部。(大概和我們有邊的)
研發部薪水約20-50萬,
運行部薪水約10-30萬。
市場部薪水約5-100萬。(一般都比較辛苦。收入高的現在很少。)
都是指一般員工。
㈣ 基金公司和證券公司相比哪個待遇好些基金公司一般年終是多少個月的工資謝謝!
我的一位朋友原在證券公司任客戶經理,後來調到了銀行任客戶經理.我問他是證券公司還是銀行待遇好,他嫩明確說:銀行待遇好!而基金公司的待遇遠比銀行要高得多!
㈤ 請專業人士回答一下,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渠道經理一年能拿30萬左右的薪資嗎基本
基金經理,只要有客戶。一年30萬很輕松的。一般基金都是100萬起投,經理一般1-2個點,一個客戶你就有1-2萬了。
㈥ 金融行業薪酬待遇
證券金融行業薪酬待遇 平均月薪:¥5994
代表性企業
編號
行業
薪酬預覽(¥/月)
1 zd.54yjs.cn
巴黎國家銀行
交易員:45780
2
荷蘭銀行
初級員工:43890
3
中國銀聯
部門經理:41860
4
江蘇銀行
櫃員:34000
5 zd.54yjs.cn
高盛投資
分析員:28900
6
國家開發銀行
客戶經理:26670
7
渣打銀行
客戶經理:25140
8
中國民生銀行
IT工程師:24470
zd.54yjs.cn
9
浦發信用卡中心
高級市場經理:23000
10
中國金融有限公司
行業分析:21000
2008年全球雖然經歷了罕見的金融風暴,在全球金融業不景氣、銀行倒閉的背景下,中國國內金融業2009年依然保持了較快、穩定發展,國內金融從業人員工資則「漲聲一片」,據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金融業平均薪資較2008年大漲8%。
zd.54yjs.cn
2009年,金融業呈現以下特徵:
1、金融業主要以國企性質諸多,外資企業則較集中為上海;
2、國有性質企業從業人員工資基本處於較低水平,一般普通崗位(如銀行綜合櫃員)基本工資僅1000元左右,中層管理也僅3000左右,但福利水平是其他行業無法相比的:雙薪、過節費、月度勞保、月度獎金、季度獎金、半年獎、年終獎、合作基金分紅、房貼(上海某家銀行的房貼每年都能達到8萬!)。
金融行業
1
匯豐銀行
月薪:8000
/
2
花旗銀行
mT:8000
13個月
3 zd.54yjs.cn
中金
本科:111000(年薪)
研究生:190000(年薪)
/
4
瑞銀證券
業務部門15萬
投行部門:27萬
獎金主要根據項目
5
中信銀行總部
本科、研究生差別不大,起薪5~6萬
zd.54yjs.cn
/
6
農行總部
6500/月
16個月,房補貼1500
7
嘉實基金
研究生:工資11.2萬,獎金4.8萬
績效獎金看業績
8
zd.54yjs.cn
南方基金
年薪:16萬,購物券1~2萬
行業研究員:21萬
漲薪幅度及頻率較高
㈦ 上海的一般正規公司待遇是幾險幾金
上海大多是「三險一金」,和"五險一金"
一般地,社會保險對職工而言現在通常說的是"五險一金",
五險一金:
1、養老保險:單位:22%、 個人8%
2、失業保險:單位:2%、 個人1%
3、生育保險:全由單位負擔(0.5%)
4、工傷保險:全由單位負擔(0.5%)
5、醫療保險:單位:12%、 個人2%
6、公積金: 單位:7%、 個人7%
社會保險的繳費基數同時設有上限和下限,其分別根據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和60%相應確定。若在上下限范圍之內,則按實際繳,若超過按上限,不足按下限。
你只需將個人承擔的百分比乘以繳費基數,得出的總和就是要扣除的部分。
參考資料:我是上海人
具體五險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一金即:住房公積金.
「住房公積金";具體單位和個人承擔的比例是各承擔50%,那是按照個人全年平均工資計算的.國家規定的是:住房公積金不低於工資的10%,效益好的單位可以高些,職工和單位各承擔50%.所以說交住房公積金對職工很劃算啊!
"五險"方面,單位和個人的承擔比例一般是:養老保險單位承擔20%,個人承擔8%;醫療保險單位承擔6%,個人2%;失業保險單位承擔2%,個人1%;生育保險1%全由單位承擔;工傷保險0.8%也是全由單位承擔,職工個人不承擔生育和工傷保險. "三金"是其中的養老險,醫療險,失業險 ;
單位住房基金是住房制度改革中形成的,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用於住房建設、維修、管理以及資助職工建立住房公積金和住房補貼等方面的專項資金。單位住房基金的來源有:(1)各單位按原有渠道列支的公有住房建設、維修、管理和房租補貼的資金;(2)按照有關財務制度的規定,按照一定比例提取的住房資金;(3)出售、出租住房回收的資金;(4)列入成本或預算的單位為職工交存的住房公積金及發放房租補貼的資金;(5)其他住房資金。
:「五險一金」講的是五種保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
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里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失業保險繳費比例:單位1.5%,個人0.5%;工傷保險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生育保險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繳費比例: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300%的10%。
統籌基金即:在養老保險制度從國家—單位制逐漸向國家—社會制轉變的過程中需要國家統籌,以解決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1)以企業繳費為主建立社會統籌基金;(2)由職工和企業繳費為主建立個人帳戶;(3)政府負擔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費用。這種社會統籌和個人帳戶相結合的半基金制有利於應付中國人口老齡化危機,逐漸分散舊制度到新制度的轉軌成本,逐步實現由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到個人養老保險制度的轉變。
四險一金的繳納額度每個地區的規定都不同,基數是以工資總額為基數。有的企業在發放時有基本工資,有相關一些補貼,但有的企業在繳納時,只是基本工資,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具體比例要向當地的勞動部門去咨詢。
關於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的支取,是在法定允許的情況下才可以領取,是由設保登記部門來發放,比如「養老保險,要達到法定的年齡才可以,失業保險金的領取也是要具備條件,比如你到戶口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辦理失業證明,同時又辦了求職證,就是指你失業以後還必須有求職的意願,這樣的條件才可以領取。
累計繳納養老保險15年以上,並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可以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1、按月領取按規定計發的基本養老金,直至死亡。
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死亡待遇。(1)喪葬費(2)一次性撫恤費(3)符合供養條件的直系親屬生活困難補助費,按月發放,直至供養直系親屬死亡。
注意:養老保險應盡量連續繳納,根據有關文件規定,凡企業或被保險人間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失業人員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或按有關規定不繳費的人員除外),被保險人符合國家規定的養老條件,計算基本養老金時,其基礎性養老金的計算基數,按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逐年前推至相應年度上一年的本市職工平均工資計算(累計間斷的繳費時間,按每滿12個月為一個間斷繳費年度計算,不滿12個月不計算)
「三險一金」,三險是指: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一金則是指:住房公
積金。按照國家規定,「三險一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共同支付,定期上繳,存入以個
人身份開設的保險賬戶或公積金賬戶,由相關社會職能部門統一管理。「三險一金」的
計算繳納方法如下:(文中數字均為假設的,各地方有自己的規定。)
1、養老保險:個人繳納工資基數的4%,企業繳納工資基數的10%,個人繳費至法定正常
退休年齡。
2、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納工資基數的2%,單位繳納工資基數的9.8%其0.8%部
分進個人賬戶;大額醫療費用互助資金個人每月繳納3元,單位繳納工資基數的 1%。個
人生病時,由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帳戶共同費用。超過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
起付標准,按照比例應當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個人帳戶不足支付部分由本人自付。
3、失業保險:個人繳納工資基數的x 0.5%,單位繳納工資基數的 1.5%。按照規定參加
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可領取失業保險。
4、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工資基數的x 8%,單位繳納工資基數 的 8%。個人購買、建
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離休、退休的,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關系
的;戶口遷出所在的市、縣或者出境定居的;償還購、貸款本息的;房租超出家庭工資
收入的規定比例的可以提取住房公積金。
剛畢業薪資待遇並不是很重要,這一點大家也都經常聽到,但落到實處時,往往還
是考慮的比較多。其實,1000也好,2000也罷,即使相差了一倍,也都同樣只能吃飽
飯,照樣買不起房子,更買不起車子。
不過,我們發這一篇的目的還是能讓大家了解一下薪資的基本情況,因為好多同學
都好像並不是很了解。
薪資一般包括:基本工資、獎金、分紅提成、加班費、過節費、年終獎這些。福利
包括:三險一金、提供住房、工作餐、分房等等。
基本工資包括,工資和津貼,獎金則是根據效益來的,分紅提成這些不是很多企業
都有的,加班費也只是一部分企業有,很多私企都是無償加班的。過節費的差別則比較
大,有的企業只是意思以下,發點月餅什麼的,一般發幾百塊錢的比較多,而在有的國
有企業或機關、事業單位,過節費是一年當中很重要的收入,往往有3000,甚至更多。
所以,這一點可以多了解了解。
年終獎是每個企業都有的,日資企業和部分台資企業會設立年中獎和年終獎,這一
點是很重要的,有些企業也許每個月只有1000多的工資,但年終獎則會上萬。建議大家
在了解月薪的同時也去了解一下過節費和年終獎。
有很多企業實行聘用工資,其實就只有一項,就是你所有的工資,或者包括了津
貼、獎金什麼的。
福利這一項是相當重要的,比亞迪工資開的很高,本科是試用期2700元/月,還包吃
包住,但在三險一金上繳的很勉強。其實算下來,它也只是把原本應該交保險的那部分
發給了員工,而且還會更省一點,因為如果員工得到1000元的收入,企業實際上應該付
出超過1400元。
三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和失業保險(金),這三項統稱
社會保險(金),即三險;一金是住房公積金。這四項也稱四金,是國家強制繳納的,
個人承擔一部分,企業承擔更多的部分。
個人交納比例 單位交納比例
養老保險金 8% 20%
失業保險金 1% 1%
醫療保險金 2% 不詳
住房公積金 8% 8%
這些比例各省略有不同,三險是各省統籌的,住房公積金是各市統籌的,也有單
位、個人各交10%的,蘇州住房公積金比例高達22%。而且這一比例並不是嚴格執行的,
很多單位按照國家的最低標准施行,即按照該市的平均收入繳納保險,這是相差很大
的,像上海這樣的城市,城市職工平均收入也只有1000多。
住房公積金完全屬於個人,但只有在離開本市或買房、裝修等情況時使用。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余額:購買、建
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離休、退休的;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並與單位終止勞動
關系的; 出境定居的; 償還購房貸款本息的; 房租超出家庭工資收入的規定比例
的.」
養老保險個人交的8%和單位交的2%(或3%,各省不同)進入個人帳戶,其餘18%進入
社會統籌帳戶,到退休後每個月按個人帳戶金額的1/120+該省統籌金額(退休職工都一
樣)發放。且這些保險金會按一年期利率計息。但離開該城市只能將余額轉到其他城
市,不能像住房公積金一樣提取現金。
比如:某人退休時個人帳戶中有6萬元,該省統籌每月400元,則退休時每個月養老
金為60000/120+400=900,如退休前某人死亡,繼承人可以提走個人帳戶中的金額,如退
休後十年以內死亡,則繼承人可以提走個人帳戶中的剩餘部分,以退休後3年死亡為例,
繼承人可以提走60000*[1-(36/120)]=42000元。
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類似,也分個人帳戶和社會統籌部分,每個人工作後會有一張
醫療卡,買葯、看病時可以劃卡,大病可以使用社會統籌
失業金,失業時可以按月得到失業金,一般大學生不太用得著。
對於提供住房,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一般大企業都有職工宿舍,而私營企業和小企
業一般沒有,上海、北京這些大城市也很難提供住房,但沒有宿舍的一般會有住房補
貼。現在已經取消了福利分房,改為貨幣分房,但有些國有企業會建造一些房子然後便
宜賣給職工,這也是重要的福利之一。
從以上可以看來,其實一般公司所提到的月薪只是薪資待遇中的一部分,福利其實
是另外一部分非常重要的收入。
企業在招聘時說的薪資待遇其實有很大的水分,有的是實際到手的稅前收入,也就
是交完了三險一金後的收入,有的是企業付出的工資,即所謂「毛收入」,其實那到手
會少很多。
㈧ 目前私募基金經理待遇如何
「100萬人產生一個」、「年薪百萬、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經理在《非誠勿擾》徵婚時,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簽。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體系更為靈活,基金經理有可能拿到更豐厚的報酬,這就難怪連匯添富原總經理林利軍這樣的公募老總都「奔私」了。
滬上一名私募研究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私募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管理費和業績提成。一般情況下,公司會拿走業績的20%,而其中的1/5則屬於投研團隊。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為例,該公司的產品組合規模約為20億美元,若賺1個點便是2000萬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萬美元,投研團隊則將獲得其中的80萬美元,由於研究團隊與投資團隊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團隊實際可拿到40萬美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員,最後拿到手的獎金也千差萬別,同一家公司同一個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賺錢,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資提交在股轉系統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道出了隱情。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資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費、投資顧問費、浮動業績報酬、認購費等。浮動業績報酬即通常所說的提成,通常為單位凈值超過面值或約定業績基準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錄得總營業收入約4.53億元,其中浮動業績報酬部分佔比最高約為4.18億元,凈利潤2.73億元。其中,僅「支出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一項就達到9503萬元左右,佔到上半年凈利潤的34.8%,按朱雀投資上半年總人數66人計算,人均半年收入就達到了約144萬元。
不過,無論是私募還是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都遠遠高於後台員工。同樣,即便都是做研究員,收入情況也是兩極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資是1萬塊的人很多。最後獎金是看你薦股的好壞與賺錢的程度。這種體制也是大多數私募採用的,導致牛市賺很多錢,熊市比較難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溫權(化名)也告訴本報記者,投研薪酬採用的是市場化的計算準則,人與人不一樣,差距甚至達到十倍。以研究員的年終獎來說,論能力和貢獻從10萬到近百萬都有。「工作兩年內的話,一般是20萬~30萬一年的總薪資。研究員也沒那麼好做,百里挑一。」他說。
「一個點拿40萬美元,年終獎一般就是這個。當然也還要加上平時的base(基本工資)。」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告訴記者,平時一般月薪就是發定薪,年末根據考核業績來發獎金,而重陽投資則是相對另類。
「重陽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資很高,應屆生做研究員的月薪就是2.8萬~3萬元,資深的就更高了,指數級別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業績掛鉤,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現怎麼樣,然後決定給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員說。
「一部分私募相對比較現實,就是承包制,掙錢的時候就海掙,不掙的時候就沒了。掙了錢就拍屁股走人,因為後面如果是熊市的話就白幹了。」溫權表示。
「至於公募,一個普通研究員進來也就是2萬元,畢業只有1年的話,2萬元都拿不到的。在賣方做了兩三年後在買方做1年,研究員大概是2.5萬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經理是3萬~4萬的月薪。不包括年終獎。」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向本報記者透露。
晉升考核
百萬年終獎顯然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比拼在還沒畢業時就已經開始。
深圳一家規模超百億的私募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團隊10人,收到簡歷約2000份,參與首輪面試的人數達到100人。
基金經理這一層面的考核就更為復雜嚴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陽光私募為例,基金經理的考核主要有兩項:投資研究及對組合收益的貢獻——是否大比例超過指數基準。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私募的投研進階為「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高級基金經理-投資委員會委員」,一路下來大約需要8~10年,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要3~5年,而公募則相對體系化,幾年的基金經理助理之後再往上就是基金經理。
研究員晉升基金經理助理前,有四關要過:做研究寫分析報告,去調研寫調研報告,還要寫一些行業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為基金經理助理後,除了繼續做研究,還要過模擬組合及薦股這兩關,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基金經理。
「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評標准,全部量化後打分,每個季度考評一次,連續兩年表現優秀,考評都不錯,就可以上來了。」一位接近該私募的投資人士介紹稱。
同時,一些私募投資人士也表示,創業後通常找的團隊成員是此前與自己有過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業內人士。「我現在這兩個研究員都是我自己帶過的,用著也放心。」溫權表示。
不過,在一個固定體系下成長起來的投資經理,對其他體系會有較長的適應過程。「一些研究員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業績來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業內人士指出,重陽投資不同於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對研究員的考核時間周期較長,這種模式也適合長期考核。
「不同的培養體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體系比較獨特,在其體系下成長起來的研究員必須在這個體系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單打獨斗的話可能就沒有辦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亦表示。
搭建團隊
招了兩名研究員後,溫權發行了他「奔私」後的第一隻產品。
「倉位沒敢太高,剛剛開始建好安全墊。」溫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投研團隊以其為核心,兩名研究員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職研究總監時的下屬。
上半年來,像溫權這樣「奔私」一度成為基金業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斷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趨緩。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離職的基金經理達51人。7月份至今,離職基金經理數減少為79人。
「團隊很重要,要找到合適的團隊。我並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結局可能不是很好。這是當時沒有去私募的一個考慮。」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方面,鑒於市場周期波動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管理費受產品設立的節奏、數量和規模影響,與現有產品贖回、清算退出、業績表現等也相關。而管理規模、業績表現還受到諸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證券市場監管政策、市場情緒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同時,是不是要「奔私」創業,基金經理們的思量不同。一旦創業,意味著無法像此前那樣一心專注於投研,租辦公場地、聯系發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團隊更是核心。
鑒於不同基金經理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在做初始團隊搭建時,基金經理通常圍繞核心競爭力來進行,若著眼於未來的建設顯得異常重要。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今年可能賺了幾千萬、一個億,你並不能保證明年不會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過團隊的私募老總也表示,做公募時著急出成績,會挖熟手;但創立私募後,考慮的是長期的事業,也不急於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