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歷史沿革
1984年,深圳福抄田紅樹林保護襲區正式創建,當時的總面積為304公頃。只有一條老路通到這里,當地的漁民在這里利用沿襲下來的基圍魚塘養魚,然後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紅樹林、果園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國際)基金會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英女王訪華時,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紅樹林的觀鳥亭,飽覽深圳灣濕地風光。丹麥野生生物基金會主席、丹麥女王的丈夫亨里克親王也曾於1989年,興致勃勃地到此觀鳥,並將紅樹林稱為「綠色明珠」。
Ⅱ 紅樹林是什麼
mangrove
紅樹林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謂的紅樹林是指由紅樹科的植物組成,組成的物種不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調查研究表明,紅樹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數幾個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之一,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如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就有111種大型底棲動物,104種鳥類、133種昆蟲。廣西紅樹林區還有159種和變種的藻類,其中4種為我國新記錄。這是因為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同時,由於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吸引深水區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內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由於紅樹林生長於亞熱帶和溫帶,並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1958年8月23日,福建廈門曾遭受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強台風襲擊,12級台風由正面向廈門沿海登陸,隨之產生的強大而兇猛的風暴潮,幾乎吞沒了整個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但在離廈門不遠的龍海縣角尾鄉海灘上,因生長著高大茂密的紅樹林,結果該地區的堤岸安然無羔,農田村舍損失甚微。1986年廣西沿海發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潮,合浦縣398公里長海堤被海浪沖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沖跨,經濟損失就小。許多群眾從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紅樹林是他們的「保護神」。1982年,華僑郭春秧特地從南洋帶回"秋茄樹"等三種紅樹林種苗進行育種栽植。紅樹林的工業、葯用等經濟價值也很高。
紅樹林的生態適應性
胎生現象——紅樹林最奇妙的特徵是所謂的「胎生現象」,紅樹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種子還沒有離開母體的時候就已經在果實中開始萌發,長成棒狀的胚軸。胚軸發育到一定程度後脫離母樹,掉落到海灘的淤泥中,幾小時後就能在淤泥中紮根生長而成為新的植株,未能及時紮根在淤泥中的胚軸則可隨著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數個月,在幾千里外的海岸紮根生長。
特殊根系——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樹乾的基部長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穩固的支架,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沖擊下屹立不動。紅樹林的支柱根不僅支持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因此紅樹林又被稱為「海岸衛士」。
紅樹林經常處於被潮水淹沒的狀態,空氣非常缺乏,因此許多紅樹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內有海綿狀的通氣組織,滿足了紅樹林植物對空氣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縱橫交錯,使人難以通行。
泌鹽現象——熱帶海灘陽光強烈,土壤富含鹽分,紅樹林植物多具有鹽生和適應生理乾旱的形態結構,植物具有可排出多餘鹽分的分泌腺體,葉片則為光亮的革質,利於反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
我國紅樹林共有37種,分屬20科、25屬(另有資料為16科20屬31種)。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廣西自治區紅樹林資源量最豐富,其紅樹林面積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強。無論是種類和分布范圍,在太平洋西岸,我國的紅樹林都具有代表性
Ⅲ 關於紅樹林
[編輯本段]紅樹林概況
紅樹林(Mangrove),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所謂的紅樹林是指由紅樹科的植物組成,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
[編輯本段]紅樹林的生態效益
調查研究表明,紅樹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數幾個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之一,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如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就有111種大型底棲動物,104種鳥類、133種昆蟲。廣西紅樹林區還有159種和變種的藻類,其中4種為我國新記錄。這是因為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同時,由於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吸引深水區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內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由於紅樹林生長於亞熱帶和溫帶,並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1958年8月23日,福建廈門曾遭受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強台風襲擊,12級台風由正面向廈門沿海登陸,隨之產生的強大而兇猛的風暴潮,幾乎吞沒了整個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但在離廈門不遠的龍海縣角尾鄉海灘上,因生長著高大茂密的紅樹林,結果該地區的堤岸安然無恙,農田村舍損失甚微。1986年廣西沿海發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潮,合浦縣398公里長海堤被海浪沖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沖跨,經濟損失就小。許多群眾從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紅樹林是他們的「保護神」。1982年,華僑郭春秧特地從南洋帶回"秋茄樹"等三種紅樹林種苗進行育種栽植。紅樹林的工業、葯用等經濟價值也很高。
[編輯本段]紅樹林的生態適應性
胎生現象——紅樹林最奇妙的特徵是所謂的「胎生現象」,紅樹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種子還沒有離開母體的時候就已經在果實中開始萌發,長成棒狀的胚軸。胚軸發育到一定程度後脫離母樹,掉落到海灘的淤泥中,幾小時後就能在淤泥中紮根生長而成為新的植株,未能及時紮根在淤泥中的胚軸則可隨著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數個月,在幾千里外的海岸紮根生長。
特殊根系——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樹乾的基部長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穩固的支架,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沖擊下屹立不動。紅樹林的支柱根不僅支持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因此紅樹林又被稱為「海岸衛士」。
紅樹林經常處於被潮水淹沒的狀態,空氣非常缺乏,因此許多紅樹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內有海綿狀的通氣組織,滿足了紅樹林植物對空氣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縱橫交錯,使人難以通行。
泌鹽現象——熱帶海灘陽光強烈,土壤富含鹽分,紅樹林植物多具有鹽生和適應生理乾旱的形態結構,植物具有可排出多餘鹽分的分泌腺體,葉片則為光亮的革質,利於反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
[編輯本段]我國紅樹林分布情況
我國紅樹林共有37種,分屬20科、25屬(另有資料為16科20屬31種)。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天然海岸衛士」--紅樹林
印度洋海嘯給世人敲響了警鍾。此間專家提出,我們必須吸取教訓,提高防災意識,除加強沿海地區的防波堤建設外,應盡快恢復沿海的紅樹林。紅樹林是公認的「天然海岸衛士」,樹木抵消波浪的作用非常大。它是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全世界熱帶、亞熱帶海岸的70%分布有紅樹林。種類組成以紅樹科植物為主,樹皮富含單寧。包括有紅樹植物:紅樹植物是專一在紅樹林中海灘中生長並經常可受到潮汐浸潤的潮間帶上的木本植物,包括厥類植物鹵厥;半紅樹植物:半紅樹植物是只有在洪潮時才受到潮水浸潤而呈陸、海都可生長發育的兩棲類植物;伴生植物:生長在紅樹林區經常受潮汐浸潤的非木本植物,如一些棕櫚植物和藤本植物(三葉魚藤);紅樹科植物:紅樹科植物是分類上歸屬於紅樹科的植物。紅樹林的組成以紅樹科植物為主,如木欖、海蓮、秋茄、紅樹、紅海欖等。但是還有許多紅樹科植物不是紅樹林的成員,如有些長在陸地上,有些長在高山上,這些即紅樹科非紅樹植物;非紅樹科紅樹植物:紅樹林不僅有紅樹科的 植物,還有鹵厥科、馬鞭草科、茜草科、海桑科、大戟科等,這些即是非紅樹科紅樹植物。事實上,廣東、福建、廣西、海南等省區是我國台風災害最頻繁的地區,風暴海嘯也較多。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所梁國昭研究員梁國昭認為,為防禦海嘯,廣東等沿海地區除加強防波堤建設外,最重要是盡快恢復沿海的紅樹林。但遺憾的是,廣東過去曾有50多萬畝天然紅樹林,而現在僅存不到10萬畝。
[編輯本段]紅樹林的保護工作
紅樹林是我國保護物種,近10多年來,先後建立了國家級(3個)、省級(4個)、縣級(8個)紅樹林保護區15個,並制訂了相應的保護法律法規。然而,得到10多種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保護的紅樹林並沒倖免刀俎之災。近40年來,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由於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砍伐等人為因素,紅樹林面積由40年前的4.2公頃減少到1.46萬公頃,不及世界紅樹林面積1700萬公頃的千分之一。特別是在《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頒布實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無視國家法規,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紅樹林,包括幾個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壞,其中尤以廣西自治區砍伐紅樹林為甚。全區原有紅樹林22387公頃,到1993年僅剩5654公頃。據不完全統計,廣西近幾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規劃的(已批准)即將砍伐的紅樹林將達近1000公頃。
已列入《中國濕地名錄》,國家保護的重要濕地之一的福建龍海紅樹林保護區內,1998年龍海市政府未經保護區主管部門批准,將上馬一頂耗資2500萬元的圍墾工程,圍墾面積460公頃(6900畝)用於搞養殖,將危及33多公頃(490多畝)紅樹林的成活。
2002年,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拉姆薩公約組織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廈門西海域,80年代在東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紅樹林,隨著這幾年的圍海造地的不斷擴大而消失。
1、紅樹林保護區
廣東深圳福田國家級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自1988年以來,深圳城市建設就有8項工程佔用福田紅樹林鳥類保護區紅線范圍內土地面積達147公頃(2200畝),占原整個保護區面積的48.8%,共毀掉茂密紅樹林35公頃(526畝),占原紅樹面積的31.6%。
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位於深圳灣北東岸深圳河口,面積368公頃,是我國唯一位於市區, 面積最小的自然保護區,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每年有白琴鷺、黑嘴鷗、小青腳鷸等 189種、上10萬只侯鳥南遷於此歇腳或過冬。保護區內除紅樹林植物群落外,還有其他55種植物,千姿百態。它是深圳市區內的一條綠色長廊,背靠美麗 寬廣的濱海大道,與濱海生態公園連城一體,面向碧波盪漾的深圳灣,不僅是鳥類棲息嬉戲的天堂、植物的王國,也是人們踏青、賞鳥、觀海、體驗自然風情的好去處。
1984年,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正式創建,當時的總面積為304公頃。只有一條老路通到這里,當地的漁民在這里利用沿襲下來的基圍魚塘養魚,然後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紅樹林、果園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國際)基金會主席、英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英女王訪華時,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紅樹林的觀鳥亭,飽覽深圳灣濕地風光。丹麥野生生物基金會主席、丹麥女王的丈夫亨里克親王也曾於1989年,興致勃勃地到此觀鳥,並將紅樹林稱為「綠色明珠」。
深圳紅樹林可以說是盛名遠播,現在來深圳的海內外遊客,都要去海濱生態公園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紅樹林、在此越冬的數萬只水鳥翔集的壯觀場面。紅樹林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共同構成了具有國際意義的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也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
廣東珠海紅樹林:主要分布淇澳島、橫琴島和紅旗西堤、磨刀門和雞啼門水道出海口附近堤岸,其中,位於淇澳島西北部大圍灣的淇澳紅樹林保護區面積最大,是目前該市保存最完整、最集中連片的林分,樹高4-6米。它不僅是珠海市的珍稀資源,也是珠江三角洲不可多得的一片紅樹林濕地,同時是全國少有的緊靠大城市的紅樹林區之一。
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約6公里長的沿海岸線上,67多公頃(1000多畝)的紅樹林區已全面挖塘養殖,近半數的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但從1993年以來,不斷有群眾進入保護區砍紅樹、挖塘搞養殖,大片大片的紅樹林區成為荒蕪的水泥塘。
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境內,面積1.9萬公頃,1990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7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保護區高橋紅樹林保護區為中國最大的紅樹林連片生長基地,主要保護對象為紅樹林生態系統。 該區地處雷州半島,受熱帶海洋氣候的影響,沿海灘塗上分布著較大面積的紅樹林植被,其中紅樹植物有12科、16屬、17種,是除海南島外我國紅樹植物種類最多的地區。 此外,保護區內擁有數量和種類眾多的鶴類、鸛類、鷺類等水禽及其它濕地動物,據初步統計,僅鳥類就有82種,其中留鳥38種、候鳥44種。湛江紅樹林保護區作為我國現存紅樹林面積最大的一個自然保護區,在控制海岸侵蝕、保持水土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廣西山口紅樹林國家級保護區:山口國家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是1990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首批(5個)國家級海洋類型保護區之一,1993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1994年被列為中國重要濕地,1997年5月與美國佛羅里達州魯克利灣國家河口研究保護區建立姐妹保護區關系,2000年1月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生物圈,2002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
山口紅樹林生態保護區地處亞熱帶,位於廣西合浦縣沙田半島東西兩側,海岸線總50公里,總面積8000平方公里,是中國第二個國家級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海南省清瀾港紅樹林保護區: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護最為完整的紅樹林。
該保護區中心位置地理坐標位199°34』N,110°45』E,地處文昌市的清瀾港沿岸一帶。保護面積達2948ha,有林面積達2732ha。管轄范圍包括馮家港、鋪前港等。該保護區於1981年批建,原為縣級,後已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設管理站,位於頭宛村。該保護區的總保護面積雖然不及東寨港保護區,但林木面積大,而且樹林年齡長,許多林相顯示了原生林的特徵。如有海蓮林樹齡達百年以上,調查中有的胸徑達1.2m,林內結構復雜,有不少附生植物和藤本植物飛架其間。保護區范圍內除了有同東寨港基本相同的紅樹植物種類外,還有獨特的成片正紅樹(Rhizophora Apiculata)林子,沿著霞村的岸邊形成雄偉的景觀。木果核在這里可以看到小片的群落。木果襪的蛇狀呼吸根在這里有典型的表現。海桑屬的4個種,即海桑、杯尊海桑、大葉海桑和海南海桑在這里都有自然分布,其筍狀呼吸根形成這些種類的明顯待色。小花老鼠勒在東寨港自然群落中並不多見,而在該保護區的潮溝灘塗林緣卻常見它與其他紅樹植物伴生。海芒果、海漆等紅樹植物也較東寨港的自然群落中容易發現。顯然這里的種類多樣性優於東寨港,具有較優勢的典型性和稀有性,因而具有較大的潛在的科研意義。
2、紅樹林保護面臨問題
我國的紅樹林遭受如此嚴重的圍墾砍伐破壞,而且還在繼續遭受破壞,除了少數破壞紅樹林事件是由於管理不嚴,被群眾的圍墾養殖等活動破壞外,大量的還是當地政府的行為。這就不能簡單地用環保意識差、對紅樹林生態系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或法制觀念不強等原因來解釋。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經濟利益的驅動。因此,只有提高《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的法律地位,使我們的藍色國土海洋也同陸域土地一樣具有同樣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灘塗海域「無法、無償、無序」的開發使用狀態,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包括紅樹林在內的灘塗和海洋資源環境。
紅樹林保護區的污染
原始生態環境遭到多種人類活動的破壞
站在深圳灣畔的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可以直接遠眺香港,這被譽為深圳中心「綠肺」的濕地公園吸引了無數遊客,但卻面臨著滅頂之災。深圳灣水質發黑,時時有臭氣和腥氣撲面而來,岸邊的紅樹林沒有幾年前的茂密。據專家調研結果表明,近20年來,紅樹林面積減少了一半,而這種威脅繼續存在,包括因為中標方案更迭而爭執不休將要開工的深圳灣體育中心。
紅樹林正受到多種威脅
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的深圳灣畔紅樹林,與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最近距離僅僅300米),與深圳中心區相距2.2公里,總面積為367.64公頃,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城市中心區內的紅樹林生態濕地,被國內外生態專家稱為海上「綠色瑰寶」。
2006年深圳市委辦公廳專門組織對深圳紅樹林濕地現狀及保護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調研的結果顯示,由於開發房地產、修建工廠、道路以及圍墾養殖等原因,不斷減少紅樹林濕地面積。目前,此處及附近50米以上的高層建築林立,已經迫使上沙、下沙一帶的群鳥活動區域,不得不移至車公廟、濱海生態公園一帶。
此外,對該自然保護區的威脅還有嚴重的水污染。由於受到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影響,深圳灣紅樹林灘塗處於中度以上污染狀態,已經嚴重影響到底棲生物和鳥類的生存,而紅樹林內的銅等重金屬含量,均超出國家海洋水質V類標准。
紅樹林的原始生態環境也遭到人類活動的破壞,如穿越保護區中心的鳳塘河河岸硬質化及水體污染;保護區內野生紅樹林與人工養殖場雜亂共存;邊防巡邏道貫穿保護區等。這都造成了嚴重的生態阻隔,使保護區內鳥類珍稀品種逐漸減少,紅樹林蟲害頻發,外來物種入侵。
深圳灣應嚴控圍或填海
加強對紅樹林的保護和修復勢在必行。應該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總體規劃指導下,加快福田鳳塘河口紅樹林修復示範區項目建設等,同時,加強深港兩地合作,建立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的區域合作關系,進一步提升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國際地位,達成互利互助保護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共識及措施。
深圳灣是上天恩賜給深圳的禮物,如果無視海水的交換度容忍度再繼續填下去,可能填了它的一半,它那另一半就會加速消亡,深圳灣會變成死灣臭泥潭,那我們對子孫後代的罪過就大了。
其餘海域應劃為嚴控圍、填海的海域;赤灣港區(完成護堤後),蛇口港區的海堤亦不宜再向海擴伸,以穩定深圳灣的納潮量,有利於港口、港池、航道的沖淤和污染物的擴散稀釋。
[編輯本段]同名電視劇
根據莫言同名小說改編
片名:紅樹林
片長:18集
時間:1999年
攝制:深圳海天出版社 中國檢查日報社影視部 北京市正天影視有限公司
製作人員
編劇:莫言
導演:高今
攝像:張兵
美術:張飈
演員名單
馮國慶飾馬叔
李鳳緒飾林嵐
薛佳凝飾珍珠
李小江飾大虎
劇情梗概
一位朴實美麗的漁家姑娘從紅樹林邊的漁村闖入都市,經歷了情感的波折和撞擊演繹出復雜而又多變的人生。故事發生在有著大面積紅樹林的小漁村和南海海濱一座新興的小城裡。
漁家姑娘珍珠進城打工,珍珠公司總經理大虎對她一見鍾情,珍珠卻不為所動。大虎企圖強占珍珠,珍珠毅然回到紅樹林。大虎在另兩個幹部子弟二虎和三虎的挑唆下,輪奸了珍珠。珍珠的意中人大同進行報復,欲殺大虎的母親、副市長林嵐,卻刺傷了檢查官馬叔。大虎又與二虎、三虎輪奸了女工小雲,被當場抓獲。林嵐救子心切,落入了刑偵科長金大川手裡。馬叔與牛晉頂住壓力,使案件終於重審,三個虎被繩之以法。
這是莫言根據真實案例構思創作的一部既生動抒情又具有現實震撼力的新
Ⅳ 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海南花場灣縣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該保護區自然分布的紅樹植物種類有秋茄、桐花樹、白骨壤、老鼠勒和廈門老鼠勒5個種。後兩個種由於有民間醫葯驗方,而被作為草葯資源過度開發,造成種類的滅絕,目前正在想辦法加以恢復和發展。
本區紅樹林主要種類是秋茄,從世界范圍看,這個種的純林生長最好的只有我國福建的九龍江口(即本保護區范圍)和我國台灣功淡水河口(竹圍地區),可稱為全球最完整的秋茄姐妹林。本區有數片大面積成片純林高達6~7m,本區秋茄最高有過10m以上的記載,是該種類最高的世界記錄,是秋茄的良種基因庫。 世界海拔最低的森林,也是保護最為完整的紅樹林。
該保護區中心位置地理坐標位199°34』N,110°45』E,地處文昌市的清瀾港沿岸一帶。保護面積達2948ha,有林面積達2732ha。管轄范圍包括馮家港、鋪前港等。該保護區於1981年批建,原為縣級,後已升格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設管理站,位於頭宛村。 米埔鳥類已經記錄的就有325種,其中翠鳥大約有90多種,人們最喜歡的是翠鳥科中的幾種魚郎。絕大部分以魚類為食,而澳大利亞的笑翠鳥則捕食昆蟲和小動物,東南亞的赤翡翠則在石上敲碎蝸牛以食其肉。
生活在米埔的四種魚郎全部是捕魚的高手,體型最大的斑點魚郎,全身黑白兩色,白羽上分布著黑色的斑點。斑點魚郎被作為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米埔計劃的標志。白胸魚郎廣泛活動在蝦塘、沼澤和海岸,翠藍色的背部和雪白的胸部引人注目。黑頭翡翠在黑頭、藍背之外,白色的頸部,淡橙色的腹部是它的顯著特點。當地人稱「釣魚郎」的一種翠鳥,則是背部天藍,腹部橙色。在米埔,「釣魚郎」的數量最多,一年種的任何時候都能看到它,而且有幾對在米埔繁殖。冬季米埔保護區的翠鳥數量最多。翠鳥住在洞穴中,洞穴長0.75~1.5m,盡頭有一個橢圓形的巢室,雌鳥在巢室中產卵。每窩3~4枚。
米埔沼澤地的蝦塘水面和塘外台地樹木上,簡直是鷺的世界,大白鷺、小白鷺、池鷺、蒼鷺、夜鷺都生活在此。香港地區有5種白鷺,米埔就有3種。大白鷺、小白鷺數量最多,夏季離開米埔到香港其它地區的高大闊葉樹上去繁殖。牛背鷺喜歡乾燥的環境,夏季到米埔來繁殖,而且換上一身美麗的羽毛。池鷺、綠鷺、夜鷺體型較小。
全世界有6種琵鷺,米埔地區有2種,即白琵鷺和黑臉琵鷺,琵鷺形態與鷺相似,更像。因此,被列為科琵鷺亞科。6種琵鷺中最美的是美洲玫瑰紅琵鷺,最珍稀的是黑臉琵鷺,全世界共有黑臉琵鷺300~350隻。在米埔越冬的已達100隻。 竹圍地區的紅樹林是台灣地區最大的水筆仔純林,除此水筆仔之外,還可以區分出苦林盤型、蘆葦型、白茅型和鹽地鼠尾栗四種植物社會。其實在紅樹林的生態中,許多的生物大都是相同的。譬如說招潮蟹、彈塗魚等都是每一個紅樹林生態中常見。其他鳥類或植物等則因為地形、氣候等等大環境的不同,使得一般常見的種類有所差異。
Ⅳ 是否有「紅樹林「愛國防基金會。
沒有,在我國,任何和國防事業有關的是都是國家主導,國家花錢,沒有這么一個機構軍隊沒有,
Ⅵ 你參加過哪些志願活動呢
如我現加入的TEDx上海志願者之家,是非盈利的社會性組織。我在這里練口語、交友,可以提升自我並找到歸屬感。
Ⅶ 掩在高樓大廈間的紅樹林濕地是指哪裡
在深圳,有一個叫做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的市政公園。這個以紅樹林命名的公園的西部,是綿延368公頃的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位於城市腹地、掩映在高樓大廈間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探索濱海濕地保護方式
據《中國濱海濕地保護管理戰略研究項目報告》的調查,目前我國濱海濕地保護存在幾大特點:一是濕地大多屬於人口密集區域;二是基本屬於經濟最發達區;三是這些區域也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短板。
如何補上這塊短板?紅樹林基金會(MCF)在成立5年的過程中,逐漸積累了紅樹林、濱海濕地保護經驗:通過創新、創建「社會化參與的保護模式」,將政府支持與社會組織展開工作、公眾參與完美地結合起來。「紅樹林基金會(MCF)成立以來,也經歷了一個摸索的過程,而『社會化參與的保育模式』逐漸顯現出來……」紅樹林基金會(MCF)現任執行理事長陳勁松介紹說。
紅樹林基金會(MCF)聚焦濱海濕地保護正在以深圳灣為原點,通過小額資助、行業發展支持、模式復制等,將經過實踐驗證的保護模式推廣到更廣泛的濱海濕地區域去。
Ⅷ 紅樹林基金會孫莉莉幾歲
紅樹林基金會孫儷是30多歲。
Ⅸ 紅樹林的傳說故事
深圳紅樹林位於深圳灣畔,是我國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紅樹科植物為主組成的海洋木本植物群落,因樹干呈淡紅色而得名。這里自然生長植物有海漆、木欖、秋茄等珍稀樹種。1984年,深圳福田紅樹林保護區正式創建,當時的總面積為304公頃。只有一條老路通到這里,當地的漁民在這里利用沿襲下來的基圍魚塘養魚,然後就是大片大片的天然紅樹林、果園和其他天然林。1986年,世界野生生物(國際)基金會主席、英國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在英國女王訪華時,特意南下深圳,登上紅樹林的觀鳥亭,飽覽深圳灣濕地風光。丹麥野生生物基金會主席、丹麥女王的丈夫亨里克親王也曾於1989年,興致勃勃地到此觀鳥,並將紅樹林稱為「綠色明珠」 深圳紅樹林夜景
。 深圳紅樹林可以說是盛名遠播,現在來深圳的海內外遊客,都要去海濱生態公園看看沿海岸逶迤的紅樹林、在此越冬的數萬只水鳥翔集的壯觀場面。紅樹林與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一水相隔,共同構成了具有國際意義的深圳灣濕地生態系統,也成為深港邊界上最具特色的風景線。 深圳紅樹林為自然保護區,全天禁止自行車、寵物進入,下海捕捉魚蝦,放風箏及孔明燈。 自然保護區內地勢平坦、開闊、有沼澤、淺水和林木等多種自然景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已被「國際保護自然與自然資源聯盟」列為國際重要保護組成單位之一,同時也是我國「人與生物圈」網路組成單位之一。
Ⅹ 鹽城首次發現小青腳鷸,總數量有多少
鹽城首次發現小青腳鷸,總數量突破千隻。
2019年7月,鹽城黃海濕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的代表,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一處濱海濕地世界自然遺產。
2020年9月16日,黃海濕地世界遺產地誌願者李東明在東台條子泥一處高潮位區域,監測到小青腳鷸數量967隻。
2020年9月18日,12:03-14:39,北京林業大學東亞—澳大利亞候鳥研究中心和紅樹林基金會聯合調查隊,在同一區域監測小青腳鷸數量1150隻。同期,東台條子泥區域監測到勺嘴鷸種群數量超過80隻。
(10)紅樹林基金會志願者擴展閱讀
小青腳鷸種群情況
小青腳鷸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認定的全球瀕危物種,是小型涉禽,鳥綱鴴形目鷸科鷸屬,2011年濕地國際對小青腳鷸調查,估計種群數量在400-600隻。
目前,學界關於小青腳鷸全球種群總數普遍認為不超過1000隻。此次發現,大大提高了小青腳鷸全球數量的統計,意義深遠。
小青腳鷸繁殖期主要棲息於稀疏的落葉松林中的沼澤、水塘和濕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海邊沙灘、開闊而平坦的泥地、河口沙洲和沿海沼澤地帶。
小青腳鷸主要以水生小型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性情膽小而機警,稍有驚動即刻起飛。 分布區域狹窄,數量稀少,繁殖於俄羅斯東部,越冬於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