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公司 > 南懷瑾文基金會

南懷瑾文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3-09 19:36:47

❶ 南懷瑾生前的秘書透露了什麼關於南懷瑾的秘密

2012年9月29日,一代散文大家、教育家、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與世長辭,享年95歲。"一無所長,一無是處",這是他對自己一生的評價,或許在他的眼裡,自己的一生好似天際轉瞬即逝的流星,只是茫茫人海之中的一個過客而已。

據南懷瑾先生生前的秘書馬宏達回憶:"在先生逝世前一個月,他曾告訴我說不留了,下決心要走了"。當時秘書還以為這是先生的一句戲言,誰知僅僅一個月後,南懷瑾便駕鶴西去,空留原地一縷氣韻回腸。

名家隕落其實早有徵兆

南懷瑾是因為肺炎病故的,而在逝世前,就已經有諸多徵兆預示著先生即將不久於人世。據秘書馬宏達回憶,在蘇州領導前來看望他時,南懷瑾曾提到了蘇軾的《和子由澠池懷舊》,子由是蘇軾弟弟的字,這首詩中有這么一句: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南懷瑾全家合影

但是,請問在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中,誰又能完完全全清清楚楚的說出哪一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這些都是中國千年以來文化的沉澱,是歷史發展中人們智慧的結晶,雖然有一些不適用於現代社會,但是它代表了中國古代上千年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思想的結晶。

南懷瑾的著作,大都是對佛法的闡述,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釋。在上世紀60年代,南懷瑾先後出版了《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兩本力作,但是由於當時的政治環境和時代因素,這兩本書在出版後,鮮為人知。

1963年,南懷瑾迎來了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這一年,南懷瑾舉家遷往台北後,之前他辛苦積累的名聲,終於引起了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的注意。張校長深知南懷瑾在國學和佛法方面的成就,便聘請他擔任教授,並且出任禮學院院長。

❷ 南懷瑾老師開示:什麼是宗教

南懷瑾老師開示:
我先要向大家講一個道理:世界上什麼是宗教?現在要是上宗教哲學課,告訴大家簡單、明了的一個定義:凡是一種思想把它變成一個理念,使大家能夠信仰而控制情緒與思維的,這個就是宗教。這是我下的定義,所以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宗教。
宗教按人的年齡來講,年輕人的宗教是講:戀愛就是他(她)的宗教,男的要追求女的,女的要追求男的。中年人由三十到四十到五十這個階段,事業是他(她)的宗教,到了五、六十歲,色力衰退了,這個時候的宗教走入狹義了,就想找一個上帝——信仰、寄託,因為人生到此啊,是無可奈何,所以我常常引用現代悲觀文學作家郁達夫很有意思的名句:
生死中年兩不堪,
生非容易死非甘。
「生死中年兩不堪,」人到中年四、五十歲了,活到或者死了兩樣都很難受。「生非容易死非甘。」活到真不容易,馬上去死啊不甘願,人生到此就進入狹義宗教了。或者信上帝、或者信佛,這是宗教。這個是宗教的定義。
宗教問題里,第一個就是哲學上的問題。這個萬有、萬物同我們的生命誰做主宰的?有主宰?無主宰?是唯心或者是唯物的?而這個生命除了我主宰以外,有沒有個第二者?有沒有自力?還是他力?一切宗教的信仰都是信仰他力。他做我的主,我們不能做他的主。所以究竟是自力還是他力?唯心還是唯物?有神還是無神?這些都是宗教問題。
這些問題在生命科學和佛學裡面統統都有解答。真真研究佛學,它不是宗教。所以我把佛的《楞嚴大義》翻譯成白話,上面寫的一篇序言里提到:佛法分「佛教、佛學、佛法」三種。佛教是後世把釋迦牟尼佛變成一個宗教的教主。佛學是後世一般人研究佛講的經典、學問,去做思想研究,這是佛學。佛法是和學佛有關系,是跟著佛的一生去求證生命的根本,這個是佛法。
最大的重點是:佛法是真科學。
我這樣跟大家講,因為朱校長這一次發動大家要科學地研究,要來求證的,所以我是第一次告訴大家這個話。幾十年哦,你們查查我的書、查查我平常講的話,我沒有這樣講過,現在講的是老實話——真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這才是真真的佛法,這么個徹底、不迷信。所以隨便給朱校長戴上個迷信的帽子,實在是很冤枉的。他在求證,佛也在求證,求證生命的根本是個什麼東西。

---以上內容根據南懷瑾文教基金會發布的「什麼是宗教」錄音整理的文字。

❸ 南謹懷老師簡介

南懷瑾,[1]1918年出生於浙江樂清柳市區地團鄉地團葉里(今翁垟街道地團社區橋頭村)。譜名南常泰,祖上世代居住在柳市南宅殿後村,其父在地團葉經商搬遷至地團葉。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中國當代國學大師之一。[2]
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1952年並入南京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抗日戰爭中,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籌邊屯墾。返蜀後,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旋即潛心佛典成為佛家居士,遁跡峨嵋大坪寺。後講學於雲南大學、四川大學等校。
赴台灣後,任文化大學、輔仁大學、政治大學及其他大學、研究所等教授。1960年,胡適讀了《楞嚴大義今釋》,表示贊許。1966年,南懷瑾在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邀請下,到台灣三軍各駐地巡迴演講。《論語別裁》1976年出版,香港、新加坡也爭相翻印。在港、台及居美時期,曾創辦東西方文化精華協會總會、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維吉尼亞州東西方文化學院、加拿大多倫多中國文化書院、香港國際文教基金會。一直關心家鄉建設,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葯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等。又將樂清故居重建,移交地方政府做為老幼文康中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倡建金溫鐵路,做出巨大貢獻,眾所皆知。
於儒、釋、道三類國學當中擁有廣泛著作,其成就造詣凸顯於《周易》易理的詳解上,因博學廣聞而被眾多學子尊稱為「南師」。

❹ 為什麼有些人尊崇南懷瑾為國學大師,有些人認為南懷瑾是國學騙子

南懷瑾主要研究2個領域:一個是國學,一個是佛學。
南懷瑾對國學有一定研究,但不徹底,大師算不上,頂多是個學者。
很多人覺得,說懷師是個通家屬於誇大其詞。甚至說通才不存在,兄弟你可認識列奧納多達芬奇大爺者乎?這種懷疑思維和方舟子覺得我小時候寫不出《三重門》所以韓寒也寫不出來,是一樣的。你我做為一個普通人,必須承認這個世界上,是有能人的。

南懷瑾先生是貢嘎活佛親自認證的。紅、黃、花、白教,東密的大阿闍黎。阿闍黎就是具有傳法資格的上師。大阿闍黎可以理解為大教授。這個教授是本意,傳教傳授,不是職稱那個教授。
南懷瑾先生由他禪宗的老師袁煥仙引薦,成為虛雲法師的弟子。
南懷瑾先生年少好習武,曾獲國術比賽冠軍。

南懷瑾先生投資建設了金溫鐵路。說這算一件豐功偉績不為過吧?當年犄角旮旯的南蠻之地——溫州,我爺爺年輕那會兒去上海必須坐好幾天船。不客氣的說,沒有金溫鐵路,溫州的經濟不會騰飛得那麼厲害。國父孫中山就有此計劃,但未能實現。興建7次、開工3次、停工3次……這個宏願均因各種原因擱淺,故鄉溫州拖著沉重的步伐,仍苦苦困於「水(死)路一條」。此條鐵路在懷師的多方奔走下最終通達,更可貴的是懷師在鐵路修成之後功成身退,還路於民。再想想某些收費期延長到幾百年的高速公路⋯具體的情況,侯成業先生著有《南懷瑾與金溫鐵路》一書,供君參考。
跟懷師學習的人非常多,但是南懷瑾先生從來沒有認可過自己有弟子,所有自稱他弟子的都是騙子。我們稱呼那些跟隨南老多年的老學生為學生,是個方便的說法。在這常年跟隨南懷瑾的人中三教九流一應俱全。如著有《第五項修煉》的國際管理學大師,彼得·聖吉。詳見《南懷瑾與彼得·聖吉:關於禪、生命和認知的對話》
懷師的影像並不很多,基本集中在南禪七日里,我相信大部分懷師的支持者也都是通過《南禪七日》認識佛法,同時也認識了南懷瑾。很多人對於南懷瑾的書一本沒看過,拾起記憶里看過的某些人對懷師的亂批評一統,實在讓人很無語。附上南禪七日高清版本,諸君一看,高下立見:南懷瑾文教基金會 Nan Huai Jin Culture Foundation
南懷瑾先生一直在呼籲,中國教育出了大問題(讀過書都知道吧)。太湖大學堂是南懷瑾先生對教育的一塊試驗田,這位95歲的老人用自己的實驗打臉了整個中國教育。

❺ 南懷瑾是什麼人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中國古代文化傳播者、學者、詩人、武術家、國學大師。歷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懷瑾隨國民黨遷至台灣,並受邀到台灣地區的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後曾旅居美國、香港等地,晚年定居蘇州太湖大學堂。2012年9月19日,媒體傳出南懷瑾病危的消息。

29日下午4時,南懷瑾在蘇州太湖大學堂逝世,享年95歲。南懷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諸多,比如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且被人們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5)南懷瑾文基金會擴展閱讀:

南懷瑾故居重修對外開放

南懷瑾故居,原取名樂清老幼文康活動中心,位於浙江省樂清市翁垟街道地鹽村,佔地4.29畝,房屋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故居整體呈兩層樓中式風格,三面環水,白色圍牆圍繞建築,圍牆搭配灰色方格窗和灰色瓦片,木質大門搭配褐色樑柱,庭院左側南懷瑾站姿全身銅像。

中心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成為當地人文娛生活最重要的場所。南懷瑾故居舊址是南懷瑾從出生到17歲的居住地。

1992年,樂清市人民政府經南懷瑾本人應允後,捐資500萬元將舊中心重新擴建修繕,於1995年2月投入使用 。2012年9月19日,因南懷瑾中途去世改名為「南懷瑾故居」。

2013年4月,樂清市耗資600多萬元及時啟動搶修工程,經過一年間的修復,終於以江南園林古建築式的風格落成。2014年9月26日經過修葺重新開放,浙江省樂清市地方人民政府特意舉辦了「南園秋高」主題論壇,至2015年已有一年多,被譽現實版「秘密花園」。

❻ 南懷瑾的生平簡介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版佛學家、教育家、武術家、國權學大師。歷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南懷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諸多,比如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

(6)南懷瑾文基金會擴展閱讀:

南懷瑾在《孟子旁通》中,採用「經史合參」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為「經」,春秋戰國的社會背景、人物活動為「史」,並配合其他種種歷史故事和社會現象,對孟子立身處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響,作了透徹的講述。

歷代注釋亞聖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斗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征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

❼ 南懷謹的簡歷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浙江溫州人,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文化傳播者、詩人、武術家。歷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南懷瑾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他的人生觀點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南懷瑾一生都在致力於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出版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三十多種著作,並被翻譯成八種語言流通世界。
人物生平
1918年3月18日,南懷瑾 出生於浙江省溫州市樂清縣柳市翁垟鎮地團村南宅組(今樂清市長林社區殿後村)。

南懷瑾6歲開蒙;7歲時還吃奶;11歲那年父親把他送到樂清第一小學上學,他不愛吃飯,小病不斷。一次,南懷瑾和鄰居孩子吵架,互罵臟話,父親一氣之下,把他推進門前小河溝里。
1931年,13歲的南懷瑾小學畢業考試倒數第一,只得到肄業證書。父親要他去學木雕或去商店做學徒,他不肯,只好在家自修,自修的三年裡,父親還給他請過博古通今的老師葉公恕。
1935年,17歲的南懷瑾和姨表姐王翠鳳結婚,並有了長子南舜銓。之後離開溫州,前往浙江國術館習武,並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第二期畢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畢業、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肄業,並獲得了武術教官的資格。
1936年,他回家度暑假,妻子後來生下次子南小舜。
抗日戰爭爆發後,南懷瑾投筆從戎,在四川執教於中央軍校軍官教育隊,隨即潛心於佛典。
1943年,南懷瑾結識了袁煥仙,晤談之下,遂為忘年之交。袁煥仙閉關期滿,到成都成立了維摩精舍,南懷瑾追隨左右,遂拜門牆,成為維摩精舍開山首座弟子,潛心修道參禪,多有會心之處,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其後,南懷瑾為求深研佛法,便悄然離開成都,奔赴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
1945年,南懷瑾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參訪各派宗教,其間為了修學,他在峨眉山中鋒大坪寺閉關修行三年。這以後,南懷瑾以修行的姿態到處尋師,中途不斷吸取各家知識,逐漸形成對儒、釋、道的見解。
1949年2月,南懷瑾初到台灣。一次,一家小旅館失火,有個來自吉林長春的姑娘楊向薇,成了南懷瑾收留的難民之一,後來又成了他的妻子,婚後的南懷瑾因迫於生計,同溫州老鄉一起做船運生意,三條船湊成「義禮行」公司。
國民黨從舟山撤退時,佔用了義禮行公司的船,他血本無歸,一夜之間負債累累。兩女兩子先後出生了,他不得不棲身於基隆海濱一個陋巷裡,擠在瓦可漏月、門不閉風的小屋裡。
1955年,南懷瑾在窘困的處境下,出版了《禪海蠡測》一書,卻一本都賣不出去。不久,他舉家遷到台北龍泉街,住在販夫走卒喧囂終日的菜市場附近,在這里,他常右手執筆寫書,左手抱著幼子,雙腳還要不停地推著搖籃,以防尚在襁褓中的嬰兒哭鬧,困頓中的南懷瑾煮字療飢,他憑著驚人的記憶力完成了《楞嚴大義今釋》、《楞伽大義今釋》兩本力作,但在書店堆放在角落裡,少人購買。[2]
20世紀60年代起,台灣

相關書籍封面(17張)
官方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此舉在民間激起強烈的文化鄉愁。1960年,胡適讀了《楞嚴大義今釋》之後表示贊許,南懷瑾逐漸讓知曉,弟子漸多,並被蔣介石和蔣經國父子倆邀請在台灣三軍駐地巡迴演講。

1963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聘請南懷瑾擔任教授並兼禮學院院長,南懷瑾接受了教授聘書,附加條件是不到學校上課,由研究生到其家受教。隨後,他在台北輔仁大學開設《易經》課程,結果學生增多不少,多名是台灣政壇要人、文化、財經界人士均為其學生。
1969年,南懷瑾創立「東西精華協會」。
1976年,南懷瑾出版的演講輯錄《論語別裁》,趁勢而熱,多次重版,流行於華人文化圈。[3]
1984年,因據傳蔣經國懷疑南懷瑾可能在台灣將成為新政學系的新領袖,為避禍於1985年移居美國,並在弗吉尼亞成立「東西學院」。
1988年,南懷瑾返抵香港定居,期間,時任中共溫州市委書記的董朝才前去造訪,希望南懷瑾倡導、推動孫中山《建國方略》中提及的金溫鐵路,南懷瑾慨然應允,成為金溫鐵路的催生者,開始籌資興建這條中國第一條合資的鐵路。
1990年,泰順、文成水災,南懷瑾捐資救患,並在溫州成立「南氏醫葯科技基金會」、「農業科技基金會」,且為廈門南普陀寺修建禪堂。
1992年6月16日,南懷瑾為大陸和台灣兩岸密使親筆起草《和平共濟協商統一建議書》,為兩岸和談奠定了基礎。[4] 11月18日,浙江金溫鐵道開發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南懷瑾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12月18日,金溫鐵路正式開工。[5]
1994年2月11日,南普陀寺禪堂落成之時,南懷瑾應邀來主持了禪學講座。此次活動是南懷瑾以現代科學精神結合傳統佛教禪七形式所進行的一次修持實踐,在7天的禪修中,由南懷瑾親自講解禪修要義,並指導全體學員進行禪修實踐,他還將自己畢生修學經驗與心得傾囊相授,並且「南禪七日」的視頻至今在網路上廣為流傳。
1998年6月11日,金溫鐵路開始通車。[6] 在通車前夕,南懷瑾基於「功成身退,還路於民」的想法,將股權轉讓給浙江省和鐵道部,金溫鐵路現屬上海鐵路局管轄。[7]
2006年,南懷瑾移居至蘇州,並在蘇州吳江區創建「太湖大學堂」,旨在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同時與現代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相結合,發展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研究。
2012年9月19日,媒體傳出南懷瑾病危消息。9月29日下午4時,南懷瑾在蘇州太湖太學堂去世,享年95歲。

2主要成就
講學參禪設帳收徒
1949年,南懷瑾 輾轉赴台,在家設帳授徒,講授中國古籍經典,同時擔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一些撤退去台的國民黨高官,如何應欽、顧祝同、蔣鼎文、錢大鈞及楊管北等人都前來執經問道。

去台初期,南在台北設立"十萬禪林台北道場",成立"東西精華協會",另在新竹縣設"十萬禪林峨嵋道場",教導眾生打禪。後來他在台北、北投、汐止、高雄等地多次舉行禪七法會,楊管北、周宣德、葉曼、張尚德等名流均曾參與,主要功課是禁語、打坐、參禪、行香。
倡導復興中華文化
1966年,南懷瑾配合台當局,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倡導倫理道德。他和錢穆、胡適、林語堂、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在台港兩地往來闡述傳統文化。後來,他又在台設"老古文化事業公司"、"十方書院"等文教機構,傳揚文史哲佛學說,提升民眾文化水平。
為兩岸貢獻
1998年,南懷瑾在香港定居不久後,當年在成都軍校的老同事、全國政協常委、民革副主席賈亦斌突然找上門來,幾個月後又介紹中央對台工作負責人楊斯德與他接上關系。南懷瑾在兩岸政治圈中人脈廣泛,了解兩岸的政治和歷史,且能與台灣最高領導人對話,被選為兩岸關系的傳話人。1992年6月16日,南懷瑾為兩岸密使親筆起草《和平共濟協商統一建議書》,一式兩分,交密使分別送達兩岸最高當局,為兩岸和談奠定了基礎。
建議書內容如下:
有關兩岸關系未來發展問題,適逢汪道涵先生、楊斯德先生、許鳴真先生等與蘇志誠先生等,先後在此相遇,廣泛暢談討論。鄙人所提基本原則三條認為:雙方即應迅速呈報最高領導批示認可,俾各委派代表詳商實施辦法。如蒙雙方最高領導採納,在近期內應請雙方指定相應專人商談,以期具體。如未蒙批示認可,此議作罷。基本三原則三條:1.和平共濟,祥化宿怨;2.同心合作,發展經濟。3.協商國家民族統一大業。

3人物評價
對於南懷瑾的學術造詣,則有著非常

庄嚴照(8張)
不同的評價,但不管人們如何評價南懷瑾,都掩蓋不了他在文化上的光芒。(《海南日報》)[9]

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除此之外,對於醫學、卜算、天文、拳術、劍道、詩詞等皆有專精,可謂是博學多才。南懷瑾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述極為豐富,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 《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等三十多種著作,曾被譯成英、法、荷、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韓國、羅馬尼亞等八種語言,影響了眾多中外人士。(搜狐網)[10]
南懷瑾的寫作,是學術通俗化的一種成功嘗試。(復旦大學歷史教師姜義華)
南懷瑾為奇人,雖與嚴謹學者異其道,但其修養確有高人之境。(歷史學家許倬雲)[11]
南懷瑾看似嚴厲,但說話常常詼諧幽默,是弟子們心裡的「老頑童」。他認為自己是屬於社會的,天下的兒女就是他的兒女。他有四個理念:共產主義理想;資本主義財富;社會主義福利;中國文化精神。(南懷瑾弟子張耀武)[12]
南懷瑾的一生不能僅當作「國學大師」、「禪學大師」看待,在學術研究中也多有創新,在有的讀者看來,可能有常識性的錯誤,但總歸成績是主要的。他經歷的事情很多,不管是怎樣的質疑,他看得都很淡,甚至很少去談論,在他看來,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書法家王國平)[9]
南懷瑾不畏人言,為大陸和台灣兩岸和平發展奔走,雖然臨終功虧一簣,但仍然功不可沒。(中國統一聯盟發起人之一鄧可瑾)南懷瑾沒有被任何一種知識,或者是一種文化所束縛。他寫了那麼多傳統文化的書,但在他身上人們卻看不到傳統文化的「後遺症」,不做作。(台灣曾子南文化基金會董事長曾王君)

❽ 南懷瑾的事跡以及你的簡評

南懷瑾先生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7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自幼接受傳統私塾的嚴格教育,及至少年時期,已遍讀諸子百家,兼及拳術、劍道等各種功夫。同時苦心研習文學書法,詩詞曲賦,天文歷法諸學,並深得其精要。

青年時代,正值抗戰軍興。南懷瑾先生毅然辭親遠游,西行入川。曾任教於中央軍校,又入華西壩金陵大學,研究社會福利學,以其服務社會大眾。其時,每逢假日閑暇,胤以芒鞋竹杖,遍歷名山大川,尋訪高僧奇士。復於青城山靈嚴寺,有緣結識名重一時的川北禪宗大師袁煥仙先生,遂拜門牆,竟毅然辭去中央軍校教官之職,追隨袁先生左右,潛心研修佛學。1943 年入峨眉山大坪寺閉關修持,閉關三年間,遍閱《大藏經》萬萬卷,印證個人修持所得,遂至終身受益無窮。1945 年,遠走康藏,參訪密宗各派,得到貢嘎活佛等多位著名活佛、高僧的真傳,佛法修持更為精湛,得到白教、黃教、紅教、花教等各教派的印證,被承認為密宗上師。

1945年,南懷瑾先生離藏走滇,任教於雲南大學,後又講學於四川大學。1947年內戰開始不久,南懷瑾先生返回浙江樂清故里,旋即歸隱於杭州天竺,披閱了文淵閣《四庫全書》與《古今圖書集成》,繼而於江西廬山天池寺旁結茅蓬清修。1949年春,南懷瑾先生辭別家鄉,隻身赴台。

到台灣後,南懷瑾先生先後執教於台灣文化大學、輔仁大學,並應邀至多所大學、機關、社會團體講學。執教三十年,桃李滿天下,不少台灣黨政、軍政要人及工商巨子都曾拜在南懷瑾先生門下。

南懷瑾先生學問博大精深,融貫古今,教化涵蓋儒、釋、道,更及於醫卜天文、詩詞歌賦。在台灣,人們尊稱他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學家」、「禪宗大師」和「國學大師」,一度名列「台灣十大最有影響的人物」。然而,南懷瑾先生拒絕一切溢美之詞,自謙為「凡人」。長期以來,流傳最廣的卻是這個最普通的稱謂------南老師。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都這樣稱呼他。

1985年夏,南懷瑾先生離台赴美。在美國期間,成立了「東西學院」,旨在推進東西方文化交流。

旅美三年,南懷瑾先生未償一日不思念中華故土,身處異鄉心繫家國。其實又何止是旅美期間,南懷瑾先生旅台三十六年,因「書劍飄零,不見慈顏」,常常是「幾回好夢至家鄉」。其懷鄉之情,並非發於個人小私,實出於愛國憂民之大公。不論在台灣還是旅居海外,南懷瑾先生每每念及國家振興圖強事業,特別是對祖國統一大業,系於心懷,百般關注。

南懷瑾先生於1987年結束旅美生活,移居香港,企能就近獻力於國內各項建設事業及文化教育事業。

上下五千年
縱橫十萬里
經綸三大教
出入百家言

這是掛在南懷瑾先生客廳的條幅,反映了他的修養和追求。幾十年來,南懷瑾先生雖屢經人間磨難,然矢志不渝,為了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南懷瑾先生焚膏繼晷,筆耕不輟。先後出版了三十二部專著,其中一些著作一版再版,長銷不衰。1990年以來,台灣及大陸多家出版社陸續出版了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原本大學微言》《老子他說》、《孟子旁通》、《易經系傳別講》、《金剛經說什麼》、《佛說入胎經》、《如何修正佛法》等三十幾部著作,頗受歡迎。

南懷瑾先生從國內文化教育事業入手,相繼成立了光華教育基金會、國際文教基金會,自1989年以來,先後向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國內二十多所高等院校及希望工程並其他科研文教機構捐款二百餘萬元,設立多種獎學金和各類基金,鼎力推進國內文化科技事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南懷瑾先生還投資2000多萬美元創建了十幾家合資企業,其中最為卓著者,當數投資浙江金溫鐵路一舉。

共產主義的理想
社會主義的福利
資本主義的經營
中華文化的精神

這是南懷瑾先生對投資大陸建設的認識和理想做的概括.

名士才情,英雄肝膽;
聖賢學問,仙佛心腸。

這是南懷瑾先生贈我國家領導人的一幅條幅,用它來概括南懷瑾先生的高尚品德,也十分確切。

❾ 南懷瑾的介紹

http://bk..com/view/20742.html

閱讀全文

與南懷瑾文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