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京大學的歷史
最佳答案檢舉 有110年了。我國最早的大學。
★ 京師大學堂
1898年,經光緒皇帝下詔,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東街(原馬神廟)和沙灘(故宮東北)紅樓(現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
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正式大學。
1900年,八國聯軍進入北京後,京師大學堂遭受破壞。
1902年12月,京師大學堂恢復。
★ 國立北京大學
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嚴復出任校長。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使得北京大學思想解放,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朱家驊、胡適等一批重要的歷史人物都曾在此時期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魯迅也在此兼講師。北大因而成為開風氣之先的「新文化運動」中心和多種社會思潮的策源地。北京大學是中國共產主義思想的重要發源地和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重要基地。北京大學教授「南陳北李」相約分別在南方和北方籌建中國共產黨,陳獨秀當選為第一屆中共中央總書記,曾任北京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的毛澤東自1935年至1976年去世長期作為中共實際的領袖人物。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北京大學等北京多所學校的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羅家倫、江紹原、張廷濟為學生運動三個代表,羅家倫起草了《北京學界全體宣言》,隨後舉行示威遊行。軍警當場逮捕學生。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朱家驊、胡適、魯迅當時為了營救學生,不惜發動全國工商界罷工罷市。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得到了各地青年學生和人民群眾的同情和支持,學生愛國運動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國,發展成為全國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往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初再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抗日戰爭勝利後,北京大學復員北京,於1946年10月正式復校,胡適出任校長,整合了北平大學醫學院、農學院以及北洋工學院在北平的部分師資和學生。
★ 合並後的北京大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於1952年對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文理科並入北京大學,北京大學工學院機、電、土、建4系合並到清華大學,化工系合並到天津大學,農學院、醫學院、政法專業等脫離北京大學,或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並入其他相關院校。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遷校址於原燕京大學校址,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中國各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❷ 中國有哪些最著名的科學家
袁隆平 錢三強 詹天佑 張衡 祖沖之 蔡倫 徐家匯
錢三強,原名錢秉穹,1913年出生於浙江紹興,父親錢玄同是中國近代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他少年時代即隨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讀於蔡元培任校長的孔德中學,16歲便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32年,又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1936年,錢三強畢業後,擔任了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嚴濟慈所長的助理。翌年,他通過公費留學考試,在盧溝橋的炮聲響起之際,以報國之志赴歐洲,進入巴黎大學居里試驗室做研究生,導師是居里的女兒、諾貝爾獎獲得者伊萊娜·居里及其丈夫約里奧·居里。
1940年,錢三強取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又繼續跟隨第二代居里夫婦當助手。1946年,他與同一學科的才女何澤慧結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鈾核三裂變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導師約里奧向世界科學界推薦。不少西方國家的報紙刊物刊登了此事,並稱贊「中國的居里夫婦發現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國科學院還向錢三強頒發了物理學獎。
1948年夏天,錢三強懷著迎接解放的心情,回到戰亂中的祖國。他回國不久就遇到1949年1月的北平和平解放,他在興奮中騎著自行車趕到長安街匯入歡慶的人群。隨後,北平軍管會主任葉劍英派人找到他,希望他隨解放區的代表團赴法國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共中央還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撥出5萬美元,要他幫助訂購有關原子能方面的儀器和資料。看到共產黨的領導人在新中國尚未建立時就有這種發展科學事業的遠見,錢三強激動得熱淚盈眶。從國外歸來後,他於開國大典當天還應邀登上了天門。
從新中國建立起,錢三強便全身心地投入了原子能事業的開創。他在中國科學院擔任了近代物理研究所(後改名原子能研究所)的副所長、所長,並於1954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55年,中央決定發展本國核力量後,他又成為規劃的制定人。1958年,他參加了蘇聯援助的原子反應堆的建設,並匯聚了一大批核科學家(包括他的夫人),他還將鄧稼先等優秀人才推薦到研製核武器的隊伍中。
1960年,中央決定完全靠自力更生發展原子彈後,已兼任二機部副部長的錢三強擔任了技術上的總負責人、總設計師。他像當年居里夫婦培養自己那樣,傾注全部心血培養新一代學科帶頭人,在「兩彈一星」的攻堅戰中,涌現出一大批傑出的核專家,並在這一領域創造了世界上最快的發展速度。人們後來不僅稱頌錢三強對極為復雜的各個科技領域和人才使用協調有方,也認為他領導的原子能研究所是「滿門忠烈」的科技大本營。
晚年的錢三強身體日衰,仍擔任了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職務。他一直關心中國核事業的發展,強調不僅要服務於軍用還要供民用。1992年,他因病去世,終年79歲。國慶5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錢三強追授了由515克純金鑄成的「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表彰了這位科學泰斗的巨大貢獻。
1992年6月28日錢三強逝世。
錢 三 強
名字的由來
錢三強出生在1913年。起初他父親錢玄同給他起的名字叫錢秉穹,但為什麼以後改名叫錢三強呢?這得從頭說起。
錢三強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父親錢玄同,不滿4歲就開始天天站在祖父的書桌前認字背書。青年時代,他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師范學習。回國後,先在一些著名的中學任國文教員,後到北京擔任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和北京大學教授,是我國近代著名語言文字學家。他由於接受了章太炎、秋瑾等革命黨人的思想影響,竭力主張推翻清朝統治。隨後他又與陳獨秀、李大釗、嚴復、胡適等一批有進步思想的教授一起,投入了「新文化」運動,是進步刊物《新青年》的積極支持者和輪流編輯。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錢三強,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進步思想的熏陶。為培養錢三強,在他7歲時,父親送他進了由蔡元培、李石曾、沈尹默等北京大學教授們創辦的子弟學校——孔德學校(孔德是法國哲學家的姓)。
孔德學校是一所開明的新式學校。學校除抓德、智、體三育外,還強調美育與勞動,對音樂、圖畫、勞作課也很重視。而且孔德學校師資力量較強、陣容整齊,老師們的水平足以勝任高中教學工作。可以說,錢三強童年時代得到的教育條件,是得天獨厚的。
錢三強在這樣的環境中,接受老帥的教育,通過自己的努力,逐漸成為一個興趣廣泛的學生,對音樂、體育、美術,錢三強都有兩下。剛進初中,年方13歲,就成了班上「山貓」籃球隊的隊員,在比賽中,他的拼搏精神和集體意識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一次,一個體質不如錢三強的比較瘦弱的同學給錢三強寫信,信中自稱
「大弱」,而稱當時還叫「秉穹」的他為「三強」。這封孩子們之間互稱綽號的調皮信,恰巧被秉穹的父親錢玄同看見了。
「你的同學為什麼叫你『三強』呀?」錢玄同風趣地問道。
「他叫我『三強』,是因為我排行老三,喜歡運動,身體強壯,故就稱我為 『三強』。」秉穹認真地回答了父親的詢問。
錢玄同先生一聽,連聲叫好。他說:「我看這個名字起得好,但不能光是身體強壯, 『三強』可以解釋為立志爭取德、智、體都進步。」
在父親的肯定下,從此,「錢秉穹」就正式改名為「錢三強」了。
人生轉折點
1929年,錢三強在父親的支持下考入了北京大學理科預科,同時還聽本科的課程。吳有訓教授的近代物理學、薩本棟教授的電磁學吸引著錢三強。兩位學者的博學及嚴謹的治學精神也深深教育著錢三強。
科學的發展,給變化萬千的世界增添了色彩。三強決定學習物理,報考了清華大學物理系,求讀在吳有訓教授門下。清華大學享譽國內外,培養出一代代優秀學子、國家的棟材。校內充滿濃厚的學術空氣,教學嚴謹,學風端正,激勵著三強以頑強的精神,刻苦攻讀。他以吳有訓教授的作風為楷模,吳教授嚴謹的治學精神與教學方法滋潤著三強的心田。
1936年錢三強以畢業論文90分的優異成績畢業。經吳有訓教授的推薦,錢三強大學畢業後,便到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著名的物理學家嚴慈濟所長的手下做一名助理員,從事分子光譜方面的研究工作。錢三強能在這樣的高師手下工作,心中感到無比欣慰。
剛剛開始工作,嚴老師交給他做一些服務性的工作和管理圖書。錢三強不因工作的繁雜細小而敷衍了事,而是認真完成老師交給的每項工作,把圖書館管理得井井有序,受到大家稱贊。人家照相,他就幫助沖洗、放大,還用照相底版做分析研究工作。漸漸地錢三強能夠獨立地、熟練地進行照相底片的分析,並掌握了照相技術。
一個周末的下午,同學們都離開了實驗室,只剩下錢三強一個人留在那裡做分子光帶分析。從南京開會回來的嚴老師進了實驗室,看錢三強仍在聚經會神地工作,又看了看分析的數據結果,與國外的資料數據大致相同,心中無比高興。他更加喜歡這位年輕人了。
一天,錢三強在圖書館查資料,嚴教授匆匆走來對他說:「你會法語嗎?」錢三強說:「初中學過。」「還記得嗎?」「忘了不少,查查字典能查資料。」
「那好,我考考你。」嚴教授說著,便從書架上拿出一本法文雜志:「你念一段,再翻譯過來。」錢三強按著老師的話去做了。嚴老師很滿意地說:「還行嘛。」這時才告訴他:「中法教育基金會,要招考公費留學生,你把手中的工作整理一下,用主要精力准備迎接考試吧!」
錢三強萬萬沒有想到會有這個好機會,他從心裡感激自己的老師。時間緊迫,10年沒有讀的法語,要盡快撿起。錢三強下定決心,要克服困難,認真地准備應考。考試完不久,嚴老師興致勃勃地告訴他:「你考取了,考得不錯。」
錢三強收拾行李,就要離開生他養他的土地,就要離開重病在身的父親,離開關心他撫育他的老師,他依依不捨。蘆溝橋事變爆發,國難當頭,又增加了他心頭的沉重。他猶豫不決,不忍離開自己的故土。父親忍著離別的痛苦勸導他:「這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你學的東西會對祖國有用。報效祖國,造福社會,路程遠得很哩!男兒立志,不能只顧近憂啊!」
1937年8月的一天,一艘遠洋客輪載著錢三強,離開了上海港,駛向了波濤洶涌的大海。
出洋求學
人的一生有幾個11年?然而,錢三強的這11年,是收獲巨大的11年,是決定他一生的11年,也是他難忘的11年。
1937年9月,錢三強在導師嚴教授的引薦下,來到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居里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該實驗室是居里夫人創建的,居里夫人謝世後,由錒的發現者德比愛納教授任主任。但是實際上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兒伊萊納主持。
伊萊納·約里奧—居里夫人就是錢三強的導師。伊萊納像她的慈母居里夫人一樣,潛心於科學研究,忘我勤奮,作風嚴謹,品格高尚,待人謙和、熱忱。在這樣一個導師的教導下學習,的確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錢三強的住處距實驗室較遠。每天,天蒙蒙亮,錢三強就起床,匆匆吃點東西,趕乘地鐵,到實驗室,一直很晚才回住處。每天堅持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學習,錢三強並不覺得辛苦與單調,反而感到特別的充實愉快。
錢三強在實驗室里主要是做「物理」工作,而放射源是要用化學方法制備的。因此,他很希望兼作「化學」工作。
一天,約里奧—居里夫人問錢三強:「錢先生,那位化學師你不是認識嗎?如果你回國做放射源,就需要學會『化學』工作,你就去和她學學吧!」
錢三強心裡十分高興,他想導師為我想得多麼周到!於是欣然答應了。
化學師葛勤黛夫人是一位有名望的科學技術專家。她放手讓錢三強獨立做釙的放射源。錢三強一絲不苟仿效著化學師的方法開始工作。化學師每隔一段時間便過來詢問指導。接著,又連續讓他做了4個放射樣品。做完後,化學師幫助錢三強測完放射源的強度,並告訴錢三強:「成了,3個基本一樣,1個略微差一點,但在允許誤差范圍內。」
化學師的評價,對錢三強的工作做了肯定。而他的勤奮與好學,又贏得了化學師和同伴們的信任,同時也使他獲得了真誠的合作。這一來就大大拓寬了他的科學研究領域。不久,他寫出30多篇科研論文。
為了使錢三強有更多的學習機會,約里奧—居里夫人又提議,讓錢三強到其丈夫約里奧先生主持的法蘭西學院的原子核化學研究所學習,並允許他一段時間在這里工作,一段時間到那裡工作。
在約里奧先生實驗室工作,不僅向先生學到科學技術,還學到他的科學思想、科學道德。這使錢三強受益終生。
1939年1月的一天,約里奧教授讓錢三強看一張照片,原來這是一張用雲霧室拍下的鈾受中子轟擊後產生裂變的碎片的照片。這是當時第一張直接顯示裂變現象的照片,是十分珍貴的。
不久,約里奧—居里夫人又邀請錢三強和她合作證明核裂變理論。在兩位導師的指導下,錢三強很快完成了博士論文——《α粒子與質子的碰撞》。
1940年錢三強獲得了法國國家博士學位。
錢三強是幸運者,能在兩位世界第一流科學家的教誨下學習、工作,使他很快進入了科學研究的前沿,還使他親眼目睹了人類一次偉大的科學發現——核裂變。
1946年春,錢三強與他的同行合作,經過反復實驗,終於發現了鈾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這一發現不僅反映了鈾核特點,而且使人類能進一步探討核裂變的普遍性。導師約里奧驕傲地說:「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實驗室的第一個重要的工作。」為此,1946年底,錢三強榮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1947年升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導師。
報國習切
11年的勤奮使錢三強獲得了最高的獎賞,也贏得了留法中國人中學術水平最高的地位。在這樣優越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下,他卻要回國。
1948年,錢三強找到了中共駐歐洲的負責人劉寧一,提出要求回國的心願。劉寧一鼓勵他,「回國大有作為。」
錢三強也把自己要回國的打算告訴了導師約里奧。聽了學生的要求,身為法國共產黨員的約里奧滿意地說:「要是我,也會作出這樣的決定。」錢三強又去向約里奧的夫人話別。約里奧—居里夫人語重心長地說:「我倆經常講,要為科學服務,科學要為人民服務,希望你把這兩句話帶回去吧!」
導師的話,成為他一生的座右銘。
錢三強臨行前,兩位導師在自己的花園里為錢三強夫婦餞行。
1948年5月錢三強和他的夫人何澤慧,抱著剛半歲的女兒,帶著豐碩的科研成果,帶著導師的重託和法國同行的深情厚意,離開了巴黎回國。還隨身帶著一份珍貴的文件,這就是導師給錢三強在法國學習與工作的鑒定。
鑒定是這樣寫的:「錢先生表現出科研人員所具有的特殊素質,在我們共事期間,他的這些素質又進一步得到加強。他已完成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有些是非常重要的。他心智敏慧,對科學既有滿腔熱忱,又有首創精神。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我們實驗室學習並在我們領導下工作的同一代科學家中,他是最優秀的。我們曾委託他領導幾批研究人員,他用自己的才華出色地完成了這項困難的任務,並受他的法國和外國學生的愛戴。」「我們的國家對於錢先生的才幹業已承認,並先後賦予他重任,先是任命他為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研究員,接著又聘任他為研究導師。他同時也是法蘭西科學獎的獲得者。」「錢先生還是一位優秀的組織者。他具備了研究組織工作的領導者所特有的精神、科學和技術素質。」
1948年夏,錢三強帶著法國朋友的友誼和祖國人民的殷切期望,回到了闊別了11年的祖國,邁上了新的里程。
為了祖國
1949年3月的一天,錢三強忽然接到一個通知,他要作為代表到巴黎出席保衛世界和平大會。錢三強想:這次去巴黎開會如果能遇到約里奧—居里老師,請他代為訂購一些原子核科學研究的儀器設備,以及圖書資料該有多好。錢三強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向代表團聯系人提出,需要約20萬美元。4天後,錢三強接到電話,請他到中南海。
在中南海,等候錢三強的是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他熱情接待了錢三強,並說:「三強,你的想法很好,中央研究過了,決定給予支持。清查了一下國庫,還有一部分美金,先撥5萬美元供你使用……」聽了李部長的話,錢三強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他埋怨自己太書生氣。戰爭還沒有結束,城市要建設,農村要發展,國家經濟困難……哪有那麼多外匯呢?
不久,錢三強拿到了為發展原子核科學事業的美元現鈔,心中萬分激動、興奮。他深深地曉得這美元是經歷了火與血的戰亂,是剛剛從潮濕的庫洞中取出來的,是來之不易的。
拿著這沉甸甸的美元,錢三強思緒萬千,深深感到科學工作任重而道遠。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後,錢三強先後擔任了副所長、所長職務。
1955年1月14日,錢三強和地質學家李四光應周總理召見來到了總理辦公室。周總理聽取了李四光介紹我國鈾礦資源的勘探情況,又聽取了錢三強介紹原子核科學技術研究狀況。周總理全神貫注地聽完後,提出了有關問題。最後告訴錢三強和李四光,回去好好准備,明天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領導要聽取這方面情況,可以帶些鈾礦和簡單的儀器,做現場演示。
第二天,錢三強和李四光來到中南海的一間會議室,裡面已經坐著許多熟悉的領導人,有毛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彭德懷等。這是一次專門研究發展我國原子能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會議開始了,毛主席開宗明義:「今天,我們做小學生,就原子能問題,請你們來上課。」
李四光先講了鈾礦資源以及與原子能的關系。錢三強匯報了幾個主要國家原子能發展的概況和我國這幾年做的工作,並做了演示。大家看著實驗,會場十分活躍。主席點上了一支煙,開始做總結:我們的國家,現在已經知道有鈾礦,進一步勘探,一定會找到更多的鈾礦來。我們也訓練了一些人,科學研究也有了一定基礎,創造了一定條件。過去幾年,其他事情很多,還不來及抓這件事。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
會後,大家用飯,毛主席舉起酒杯站起來大聲說: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大家共同乾杯。
1959年6月26日蘇共中央來信,拒絕提供原子彈的有關資料及教學模型。8月23日,蘇聯又單方面終止了兩國簽定的新技術協定,撤走了全部專家,還諷刺:「中國人20年也搞不出原子彈,只能守著一堆廢鋼鐵。」
諷刺變動成了動力,憤怒化作力量。中國科技工作者沒有被嚇倒。「自己動手,從頭做起,准備用8年時間,拿出自己的原子彈」成了中國人民的誓言。錢三強作為原子核物理專家,和無數科學工作者一樣,在困難面前沒有低頭,組織起數萬名科學工作者及技術工人,向研製第一顆原子彈進軍。
在蘇聯專家撤走後,周光召在國外召集數十名海外專家、學子,聯名請求回國參戰。他們歸國後先後參與主持了理論的研究與實驗研究工作。
為了研究一種擴散分離膜,由錢三強領導成立了攻關小組,經過4年的努力研究成功,成為繼美、蘇、法之後第4個能製造擴散分離膜的國家。同時成功地研製了我國第一台大型通用計算機,成功地承擔了第一顆原子彈內爆分析和計算工作。
在原子彈的整個研製過程中,浸透了錢三強的智慧與心血。他不僅為原子彈的研製做出了貢獻,也為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發展嘔心嚦血,為培養我國原子能科技隊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錢學森
錢學森,中國現代物理學家、世界著名火箭專家。浙江杭州市人,1911年12月11日生於上海。1934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學習。1938年獲博士學位後留校任教並從事火箭研究。1947-1955年間任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教授。1955年10月沖破種種阻力回國後,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等職。
錢學森為中國火箭和導彈技術的發展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實施方案。1956年4月起,他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對中國火箭導彈和航天事業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錢學森生前是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中國宇航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科技協會主席。
一、生平簡介
錢學森(1911~X)中國科學家,火箭專家,1911年12月1日生於上海,3歲時隨父來到北京,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國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1938年獲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後留在美國任講師、副教授、教授以及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1950年開始爭取回歸祖國,受到美國政府迫害,失去自由,歷經5年於1955年才回到祖國,1958年起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航天器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中國科技協會名譽主席等職。
二、科學成就
錢學森長期擔任中國火箭和航天計劃的技術領導人,對航天技術、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做出了巨大的和開拓性的貢獻。錢學森共發表專著7部,論文300餘篇。主要貢獻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應用力學
錢學森在應用力學的空氣動力學方面和固體力學方面都做過開拓性的工作。與馮·卡門合作進行的可壓縮邊界層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領域的一些溫度變化情況,創立了卡門——錢學森方法。與郭永懷合作最早在跨聲速流動問題中引入上下臨界馬赫數的概念。
②噴氣推進與航天技術
從40年代到60年代初期,錢學森在火箭與航天領域提出了若乾重要的概念:在40年代提出並實現了火箭助推起飛裝置(JATO),使飛機跑道距離縮短;在1949年提出了火箭旅客飛機概念和關於核火箭的設想;在1953年研究了行星際飛行理論的可能性;在1962年出版的《星際航行概論》中,提出了用一架裝有噴氣發動機的大飛機作為第一級運載工具,用一架裝有火箭發動機的飛機作為第二級運載工具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概念。
③工程式控制制論
工程式控制制論在其形成過程中,把設計穩定與制導系統這類工程技術實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錢學森本人就是這類研究工作的先驅者。
④物理力學
錢學森在1946年將稀薄氣體的物理、化學和力學特性結合起來的研究,是先驅性的工作。1953年,他正式提出物理力學概念,主張從物質的微觀規律確定其宏觀力學特性,改變過去只靠實驗測定力學性質的方法,大大節約了人力物力,並開拓了高溫高壓的新領域。1961年他編著的《物理力學講義》正式出版。現在這門科學的帶頭人是苟清泉教授,1984年錢學森向苟清泉建議,把物理力學擴展到原子分子設計的工程技術上。
⑤系統工程
錢學森不僅將我國航天系統工程的實踐提煉成航天系統工程理論,並且在80年代初期提出國民經濟建設總體設計部的概念,還堅持致力於將航天系統工程概念推廣應用到整個國家和國民經濟建設,並從社會形態和開放復雜巨系統的高度,論述了社會系統。任何一個社會的社會形態都有三個側面:經濟的社會形態,政治的社會形態和意識的社會形態。錢學森從而提出把社會系統劃分為社會經濟系統、社會政治系統和社會意識系統三個組成部分。相應於三種社會形態應有三種文明建設,即物質文明建設(經濟形態)、政治文明建設(政治形態)和精神文明建設(意識形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應是這三種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從實踐角度來看,保證這三種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的就是社會系統工程。從改革和開放的現實來看,不僅需要經濟系統工程,更需要社會系統工程。
⑥系統科學
錢學森對系統科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發展了系統學和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的方法論。
⑦思維科學
人工智慧已成為國際上的一大熱門,但學術思想卻處於混亂狀態。在這樣的背景下,錢學森站在科技發展的前沿,提出創建思維科學(noetic science)這一科學技術部門,把30年代中國哲學界曾議論過,有所爭論,但在當時條件下沒法講清楚的主張,科學地概括成為思維科學。比較突出的貢獻為:
(1)錢學森在80年代初提出創建思維科學技術部門,認為思維科學是處理意識與大腦、精神與物質、主觀與客觀的科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一個大部門。推動思維科學研究的是計算機技術革命的需要。
(2)錢學森主張發展思維科學要同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工作結合起來。他以自己親身參予應用力學發展的深刻體會,指明研究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應以應用力學為借鑒,走理論聯系實際,實際要理論指導的道路。人工智慧的理論基礎就是思維科學中的基礎科學思維學。研究思維學的途徑是從哲學的成果中去尋找,思維學實際上是從哲學中演化出來的。他還認為形象思維學的建立是當前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口,也是人工智慧、智能計算機的核心問題。
(3)錢學森把系統科學方法應用到思維科學的研究中,提出思維的系統觀,即首先以邏輯單元思維過程為微觀基礎,逐步構築單一思維類型的一階思維系統,也就是構築抽象思維、形象(直感)思維、社會思維以及特異思維(靈感思維)等;其次是解決二階思維開放大系統的課題;最後是決策咨詢高階思維開放巨系統。
⑧人體科學
錢學森是中國人體科學的倡導者。
錢學森提出用「人體功能態」理論來描述人體這一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研究系統的結構、功能和行為。他認為氣功、特異功能是一種功能態,這樣就把氣功、特異功能、中醫系統理論的研究置於先進的科學框架之內,對氣功、特異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在錢學森指導下,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於1984年開始對人體功能態進行研究,他們利用多維數據分析的方法,把對人體所測得的多項生理指標變數,綜合成可以代表人體整個系統的變化點,以及它在各變數組成的多維相空間中的位置,運動到相對穩定,即目標點、目標環的位置。他們發現了人體的醒覺、睡眠、警覺和氣功等功能態的各自的目標點和目標環。這樣,就把系統科學的理論在人體系統上體現出來了,開始使人體科學研究有了客觀指標和科學理論。
⑨科學技術體系與馬克思主義哲學
錢學森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最高概括,也是現代科學技術(包括科學的社會科學)的最高概括,錢學森將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狀況,歸納為十個緊密相聯的科學技術部門。這十大科學技術部門的劃分方法,正是錢學森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特別是系統論對科學分類方法的又一創新。
三、趣聞軼事
①魂系中華赤子心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於回來了!」這是我國著名科學家和火箭專家錢學森於1995年10月8日從美國回到廣州時,對接待他的中國旅行社同志所說的一句萬分感慨的話。同他一起回國的還有他的夫人和兩位幼兒。
錢學森於1935年8月,作為一名公費留學生赴美國學習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的。回國前,曾擔任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超音速實驗室主任和古根罕噴氣推進研究中心主任。
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來了。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過了5天就是我國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一天,錢學森夫婦和十幾位中國留學生在一起歡度這一佳節,他們邊賞月邊傾訴情懷,深為祖國的新生而歡欣,並對祖國的美好前景充滿著憧憬。就在此時,錢學森心中萌發起一個強烈的願望:早日回歸祖國,用自己的專長為國家建設服務。
正當此時,朝鮮大地燃起了戰爭的烽火。作為挑起這場戰爭的美帝國主義,在它的國內,正在掀起一股瘋狂反共的政治逆流,幾乎每天都發生對大學和其他機構的人員進行審查和威脅性審查的事件。這股逆流毫無例外,也波及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由於學院馬列主義小組書記威因鮑姆被捕,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懷疑落到錢學森的身上.
❸ 詹天佑赴美留學與哪一事件有關
跟八國聯軍後庚子賠款有關,美國政府覺得不該要這個賠款,就決定拿出來當成培養中國的留學生到美國讀書,從滿清末年到民國都有的公費留學就是這樣產生的,現在這筆錢好像在一個基金會底下,每年還補助台灣(中華民國)的學生到美國進修,我就是拿這個公費留學獎金出去讀書的。
❹ 4月1日歷史上的今天有什麼大事記
- 1809年4月1日 果戈理誕辰
- 1815年4月1日 「鐵血宰相」俾斯麥誕辰
- 1912年4月1日 孫中山自行解除臨時大總統一職
- 1915年4月1日 上海掀起儲金救國運動
- 1919年4月1日 巴黎和會中國代表抗議英美法三國會議
- 1924年4月1日 希特勒因啤酒店暴動被判五年監禁
- 1927年4月1日 蔣介石與汪精衛密談反共「清黨」
- 1928年4月1日 浙江大學定名
- 1930年4月1日 中原大戰爆發
- 1933年4月1日 納粹德國取締猶太人開店引發騷亂
- 1939年4月1日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逝世
- 1945年4月1日 美軍在沖繩島登陸
- 1948年4月1日 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總政策
- 1949年4月1日 國共兩黨在北平開始和平談判
- 1950年4月1日 我國與印度建立外交關系
- 1950年4月1日 中央美術學院正式成立
- 1952年4月1日 毛澤東寫的《矛盾論》發表
- 1958年4月1日 半坡村遺址博物館建成開館
- 1969年4月1日 中共「九大」舉行
- 1978年4月1日 國務院批准恢復和增設五十五所高校
- 1980年4月1日 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
- 1985年4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
4月1日大事記1130年4月1日 鍾相起義。
1356年4月1日 朱元璋攻克集慶(南京)。
1572年4月1日 荷蘭獨立戰爭開始。
1867年4月1日 新加坡成為英國的直轄殖民地(Crown Colony)。
1905年4月1日 巴黎、柏林開始通電話。
1906年4月1日 中國京漢鐵路全線通車。
1912年4月1日 孫中山解除臨時大總統職。
1913年4月1日 福特公司引入流產線大規模生產T型汽車。
1915年4月1日 上海掀起激動全國的儲金救國運動。
1923年4月1日 中國大連的電話全面自動化。
1924年4月1日 希特勒因啤酒館政變被判五年囚刑。
1927年4月1日 蔣介石與汪精衛密談反共「清黨」。
1930年4月1日 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宣誓討蔣,中原大戰爆發在即。
1931年4月1日 國民黨開始第二次「圍剿」中央蘇區。
1932年4月1日 馬佔山率部隊反正再度抗日。
1933年4月1日 納粹組織了抵制猶太人商店的活動,標志著納粹德國開始針對猶太人的迫害。
1938年4月1日 美國通用公司發明熒光燈。
1945年4月1日 美軍登陸沖繩島。參加沖繩島戰役的美軍達182000人;另外美英海軍還出動了各類艦艇1400艘。經過將近3個月的戰斗,美軍在6月21日宣布佔領沖繩島。日本守軍10萬人,除11000人被俘外,全部被擊斃。
1946年4月1日 夏威夷發生里氏7.8級地震,159人死亡。
1948年4月1日 緬甸獨立。
1948年4月1日 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總政策。
1949年4月1日 南京「四·一」慘案。
1949年4月1日 國共兩黨在北平開始和平談判。
1949年4月1日 紐芬蘭加入加拿大。
1950年4月1日 中央美術學院成立。
1950年4月1日 中國與印度建交。
1952年4月1日 毛澤東寫的《矛盾論》發表。
1957年4月1日 西德第一次徵兵,成立聯邦德國軍隊。
1958年4月1日 中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博物館開放,此博物館建立在陝西省西安附近半坡村。
1959年4月1日 北京—平壤國際航線正式通航。
1960年4月1日 美國發射第一顆氣象衛星TIROS-1。
1964年4月1日 日本解除外匯限制。
1967年4月1日 劉少奇首次受到不點名批判。
1969年4月1日 中共「九大」舉行。
1976年4月1日 蘋果電腦公司創立。
1978年4月1日 國務院批准恢復和增設五十五所高校。
1978年4月1日 國際貨幣基金會《牙買加協定》正式生效。
1979年4月1日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 。
1980年4月1日 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
1983年4月1日 中國加快開發海南。
1983年4月1日 北京市政府決定每年4月1日至7日為「愛鳥周」。
1985年4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
1986年4月1日 作家王蒙將走馬上任文化部長。
1988年4月1日 台灣「中國小姐」選拔恢復。
1989年4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開始施行。
1990年4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開始施行。
1993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召開經濟情況通報會。
1997年4月1日 中國鐵路第一次提速:提速主要在京廣、京滬、京哈三大幹線進行。允許時速超過120公里的線路延長為1398公里,時速超過140公里的線路延長為588公里,時速超過160公里的線路延長為752公里。
1997年4月1日 《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實施 。
2001年4月1日 美偵察機在南海上空撞毀中國軍用飛機,浙江湖州籍優秀飛行員王偉壯烈犧牲。
2001年4月1日 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向特種部隊投降,以戰爭罪被起訴。
2002年4月1日 荷蘭宣布安樂死合法化,並成為全世界唯一許可安樂死行為的國家。
2008年4月1日 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正式施行。
❺ 北京大學的歷史沿革資料
北京大學新中國解放前共有五個院址以及工、醫、農三個學院。第一院在沙灘(現五四大街),為校本部和文學院、法學院所在地。第二院在馬神廟(現沙灘後街),為理學院所在地。第三院在北河沿,為法學院所在地。第四院在國會街,為舊國會眾議院院址。第五院也在國會街,為舊國會參議院院址。工學院在祖家街,醫學院在西什庫後庫,農學院在郊區羅道庄。這五個院址和三個學院,除第四院外,余皆在1952年中國高等院校調整時劃分出去,第四院則是1949年被華北大學第二部和新華社接收走的。
京師大學堂(1898-1911年)
1898年7月3日,京師大學堂在孫家鼐的主持下在北京創立,最初校址在北京景山東街(馬神廟)和沙灘(故宮的東北)紅樓(北京五四大街29號)等處。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正式設立的第一所大學。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打入北京後,京師大學堂遭受破壞。
1902年12月,京師大學堂恢復。吏部尚書張百熙任管學大臣。吳汝綸和辜鴻銘任正副總教習,嚴復和林紓分任大學堂譯書局總辦和副總辦。創辦於1862年洋務運動期間的京師同文館也並入大學堂。
1904年選派首批47名學生出國留學。
1904年京師大學堂進士館開學,招收了最後兩批科舉進士,即癸卯科(1903年)進士80餘名和甲辰科(1904年)進士30餘名入學。
1905年國子監停辦時,一批未畢業的學生直接進入京師大學堂學習。
國立北京大學(1912-1929年)
1912年5月,京師大學堂更名為國立北京大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冠名「國立」的大學,嚴復出任校長。
1917年(民國六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義」,使得北京大學思想解放,學術繁榮,北大從此日新月異。
1927-1929年間,北大處於動盪之中,並遭到嚴重摧殘。
奉系軍閥攫取北京政權後,於1927年悍然宣布取消北大,與北京其他八所國立大學合並為京師大學校。
1928年改為中華大學,復改為北平大學,復改為國立北平大學北大學院。
1929年北大宣布自行復校,國民政府於8月6日將北大學院改為國立北京大學。
國立北京大學(1930-1937年)
1930年(民國十九年),國民政府首任教育部長、蔡元培先生的高足、曾三度代理北大校長的蔣夢麟開始執掌北大,翌年一月正式就職。
1931年北大與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設立合作研究特款。動工興建新圖書館、地質館、灰樓學生宿舍等三大建築,修建了大操場;理科各系設施得到相當的改善。
到1935年,北大已建成實驗室40多個,實驗儀器6716件,標本15788種,葯品及實慣用具3100多 件,設備條件居於全國高校前列。
1930年到1937年的七年時間里內,蔣夢麟先生一直掌握著北大之舟的航向,竭盡所能,總希望把這個學問之舟平穩渡過中日沖突的驚濤駭浪。北大得以平穩前進,僅偶爾調整一下帆篷而已。蔣夢麟這位中國現代傑出的教育家功不可沒。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37-1946年)
1937年9月,北京大學奉國民政府令南遷至長沙,與清華大學、天津的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
1938年臨時大學前往昆明,4月2日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全校設文、理、法商、工、師范五個學院,26個系。
1938年5月4日,西南聯大正式上課,次年5月北大研究院在昆明恢復並開始招生,研究生學籍分屬三校。
1946年5月4日西南聯大舉行結業典禮,光榮地完成了戰時大學的歷史使命,創造了中國高等教育史的一個奇跡。
國立北京大學(1946-1949年)
1946年7月胡適先生由美返國,9月正式就任北大校長,致力於北大之全面復興,「把北大做到最高學府,做成功今日最高的學術研究機關」。雙十節在國會街北大第四院禮堂隆重舉行復校開學典禮。胡適先生以其絕高的威望,延攬名師,可謂濟濟多士,萃集一堂。
1946年,該校聘任湯用彤為文學院長,饒毓泰為理學院長,周炳琳為法學院長,馬文昭為醫學院長,俞大紱為農學院長,馬大猷為工學院長,樊際昌為教務長,陳雪屏為訓導長,鄭天挺為秘書長,設33個學系(其中醫學系下設18科)、兩個專修科及獨立的文科研究所,學生總數3400多人,恢復了比過去更大的光榮。
1947年年夏,胡適校長擬提議在北大組建原子能研究中心,並親自聯系錢三強、何澤慧、胡寧、吳健雄、袁家騮、張文裕、張宗燧、吳大猷、馬仕俊等九人,「皆已允來北大」,後因時局變化未果。
1947年8月下旬,提出「十年高等教育發展計劃」,集中國家最大力量培植五所成績最好的大學。
1948年國立中央研究院首次院士選舉,北大10位教授入選,位居全國各高校之首。
1948年12月15日胡適校長離平南遷,由鄭天挺、湯用彤、周炳琳三人主持校務,但表示「我雖在遠,決不忘掉北大」。
1962年2月24日,胡適先生在台灣去世,遺體覆蓋北京大學校旗下葬,遺囑「遺留在北京的102箱書籍、手稿、文件,捐贈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1949-)
1952年政府對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清華大學、燕京大學的文理科的部分師資並入北京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地質系、政法專業等脫離北京大學,或組建成新的高等院校,或並入其他相關院校。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遷校址於原燕京大學校址,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中國各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1981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具有博士、碩士授予權的大學。
1984年10月,北京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具體負責全校研究生的培養、教育和管理工作。
2000年4月3日,同根同源的北京大學與北京醫科大學合並,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科學校,創建於1912年10月26日。學校於1946年7月並入北大。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兩校的合並進一步拓寬了北大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❻ 嚴復是干什麼的
北大第一任校長,並翻譯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首次在中國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❼ 歷史問題
中文名稱: 陳天華
又名: 別號思黃 原名顯宿 字星台、過庭
性別: 男
民族: 漢
生卒年: 875-1905
生平簡介
生平簡介
陳天華(1875-1905)原名顯宿,字星台、過庭,別號思黃,湖南新化人。近代民主革命宣傳家。1898年考入新化求實學堂。1903年春獲官費留學日本東京弘文學院速成師范科。參加拒俄義勇隊(後改名軍國民教育會)。著《猛回頭》、《警世鍾》等書,宣傳革命思想,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主張推翻「洋人的朝廷」清朝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影響甚大,被譽為「革命黨之大文豪」。秋冬間回到長沙,與黃興等發起組織華興會。隨後往江西策動軍隊,並與劉揆一等聯絡會黨首領馬福益。事泄失敗後逃亡日本。
1905年6月陳天華與宋教仁等創辦《二十世紀之支那》。8月東京留學生舉行歡迎孫中山大會,會後撰《記東京留學生歡迎孫君逸仙事》一文,贊頌孫中山「是吾四萬萬人之代表也,是中國英雄之英雄也」。主張華興會加入同盟會,被推為會章起草員。任《民報》撰述員。為抗議日本文部省頒布的《清國留學生取締規則》,12月8日在東京大森灣投海而死,「以死報中國」。孫中山稱贊其為「熱心血性的革命黨」。著作編為《陳天華集》。
胡適的生平
胡適(1891~1962),原名胡洪(馬辛)、嗣糜、字希疆,後改名適,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代學者,歷史學、文學家,哲學家。以倡導「五四」文學革命著聞於世。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校長、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
胡適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參加「庚款」留學考試時改名胡適,字適之。先生1891年2月17日生於上海大東門外,世為安徽績溪人。其父胡傳(字鐵花,號鈍夫),清歲貢生,官至淞滬厘卡總巡、台東直隸州知州,有著作《台灣紀事兩種》傳世。先生一生領盡風騷,1962年2月24日於中央研究院院長任上逝世,享年72。
胡適5歲開蒙,在績溪老家私塾受過9年舊式教育,打下一定的舊學基礎。1904年到上海進新式學校,接受《天演論》等新思潮,並開始在《競業旬報》上發表白話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學,先入康乃爾大學習農科,後轉入文科;1915年進哥倫比亞大學,追隨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學習哲學。1917年完成博士學位論文《古代中國邏輯方法之進化》。在此期間,胡適熱心探討文學改良方案,並試作白話詩。而與《新青年》主編陳獨秀的通信,以及《文學改良芻議》一文的發表,更引發了一場聲勢浩大影響深遠的文學革命。同年胡適學成歸國,被聘為北京大學教授,並參與《新青年》雜志的編輯,至此一發而不可收,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
五四時期,胡適連續撰寫《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等文,提倡「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並相繼完成《國語文法概論》、《白話文學史》等著作,對白話文取代文言文而成為現代中國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決定性作用。此乃他最大的名山事業。
在理論倡導的同時,胡適還進行了一些文學創作的「嘗試」。其小說、劇本均未見成功,獨有出版於1902年的《嘗試集》,乃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新詩集,頗有開拓之功。
文學創作非其所長,在新文化運動中,胡適另一主要貢獻是輸入新思想。其《易卜生主義》、《貞操問題》,當年都是振聾發聵之作。而從問題與主義之爭,到《人權論集》,再到主辦《獨立評論》,胡適始終堅持獨立姿態和批判精神。抗戰軍興,胡適出任駐美大使;勝利後又先後擔任北京大學校長和中央研究院院長。但其始終保持書生本色,不曾背叛五四主義知識分子。
胡適稱五四新文化運動為「中國的文藝復興」,並斷言其有四重目的: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再造文明。照他的理解,所謂整理國故,就是用科學方法對三千年來破碎的古學進行一番有系統的研究。故胡適治學特重方法,屢次撰文介紹清儒與西哲的「科學方法」,以至於再三聲稱他的學術研究都是為了證明並推廣其「科學方法」。
胡適治學有兩個主要領域,一是中國哲學史,一是中國文學史。盡管《中國哲學史大綱》只出版了上卷,《白話文學史》也沒有下編,可這兩部書都是建立規范並奠定學科基礎的經典性著作。後人可以贊賞,也可以批評,卻無法漠視其存在。前者的平視諸子以及歷史的眼光,後者的雙線文學觀念,都是對本世紀學術發展影響甚深的「大膽假設」。另外,他首創新紅學,重修禪宗史,以及用歷史演進法來研究中國章回小說,都是開一代新風,功不可沒。
抗戰以後,因奔走國事,再加上自身學術路數的內在限制,胡適學術上未能更上一層樓。晚年沉醉於《水經注》疑案,下力甚大,可惜成果不盡如人意。
胡適生平年表
--------------------------------------------------------------------------------
一八九一年 一歲 十二月十七日 生於上海大東門外。
一八九二年 二歲 二月底 隨母馮順弟移居浦東。
一八九三年 三歲 二月 隨母去台灣其父胡傳任所,先住台南,後遷台東。
一八九四年 四歲 在台東由胡傳教認方塊漢字。
一八九五年 五歲 二月 因中日戰爭爆發,隨母離台灣回上海。
三月 去祖籍安徽績溪上庄,進家熟讀書。
八月 胡傳(鐵花)病死於廈門。
一八九六年 六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七年 七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八年 八歲 在家塾讀書。
一八九九年 九歲 在家塾讀書。 開始接觸中國古典小說。
一九00年 十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0一年 十一歲 在家塾讀書。《資治通鑒》中引述范縝《神滅論》片斷,對其影響極深。
一九0二年 十二歲 在家塾讀書。
一九0三年 十三歲 在家塾讀書。開始學「反切」。
一九0四年 十四歲 一月 與江冬秀訂婚。
二月 從三兄洪□到上海,進梅溪學堂。
是年 讀梁啟超的《新民說》和鄒容的《革命軍》。
一九0五年 十五歲 春 澳進澄衷學堂,在那讀了嚴復譯的《天演論》和《群己權界論》等書。
一九0六年 十六歲 暑間 考取中國公學。
是年 加入「競業學會」,並在《競業旬報》上發表小說、詩歌與文章。
一九0七年 十七歲仍在中國公學讀書。
五月至七月 因腳病回績溪療養。
一九0八年 十八歲 七月 主編《競業旬報》。
九月 轉入中國新公學,兼任英文教員。
一九0九年 十九歲 十月 新公學解散,因失學失業,在上海過放盪生活。
一九一0年 二十歲 春在華童公學教國文。
五月 同二哥紹之去北京溫習功課。
七月 考取清華庚子賠款留學美國官費生,因用「胡適」的名字報考,此後就正式叫胡適。
八月 十六日,從上海坐船去美國。
九月 入康乃爾大學,選讀農科。
一九一一年 二十一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農學院學習。
七月 被舉為賠款學生會中文書記。
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歲 九月轉入文學院,修哲學、經濟、文學。
十一月 發起組織「政治研究會」。
十二月 代表康乃爾大學大同會,到費城參加世界大同總會,被推為憲法部幹事。
一九一三年 二十三歲 仍在康乃爾大學文學院學習。
五月 被舉為世界學生會會長。
一九一四年 二十四歲 四月 被委為康乃爾大學學生學生會哲學群學部部長。
六月 十七日,行畢業式,得學士學位。
九月 被舉為《學生英文月報》主筆之一,負責國內新聞。
一九一五年 二十五歲 一月 九日,康乃爾世界學生會舉行十周年紀念祝典,以幹事長身分作「世界會之目的」的演說。
九月 進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系主任為杜威。
一九一六年 二十六歲 仍在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學習。
自二月起,與陳獨秀、朱經農、梅光迪、任鴻、楊杏佛等討論文革命問題,並作白話詩。
一九一七年 二十七歲 一月二十七日,在費城演講「美國如何能協助中國之發展」。
五月 二十二日,通過哲學博士學位的最後考試。
六月起程返國,七月十日到達上海。
八月 任北京大學教授。
十二月 回安徽績溪與江冬秀結婚。
是年 參加《新青年》的編輯工作。
一九一八年 二十八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三月 任選為北大英文部教授會主任。
十一月 二十三日,去天津與梁啟超見面。是日,母馮順弟病死。
一九一九年 二十九歲 仍在北大任教
一月 被聘為《新潮》雜志顧問。
二月 參加《新教育》編輯部工作。又被選為國語統一籌備會會員。
五月一日,在上海迎接杜威來華講學。不久,與蔣夢麟去拜會孫中山,談「知難行易」學說。
六月 接辦《每周評論》,挑起「問題與主義」的論戰。
十月十二日,參加教育部及北京大學等在中山公園為杜威六十歲生日舉辦的祝壽活動。
是月,陪同杜威去山西講學。
十一月 代理北大教務長(因馬寅初教務長患眼疾請假)。
〔著〕《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上 (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九年重排收在商 務印書館的「萬有文庫」,改稱《中國古代哲學史》。此重排本在一九五八年由台灣商務印 書館印單行。)《中國哲學史大綱》卷中 (中古哲學史前七章)(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一九年; 此本未續完。其中第七章「王充」曾在雜志上發表,後來收在黃暉的《論衡校釋》作為附錄 之一。) 〔譯〕《短篇小說》第一集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一九年)
一九二Ο年 三十歲 仍在北大任教。
四月 在國語講習所講「國語文學史」。
五月 和蔣夢麟聯名發表「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年底與《新青年》脫離關系。
〔著〕《嘗試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Ο年;一九二Ο年的第二版略有增刪,一九二二年的第 四版增刪很多。)
一九二一年 三十一歲 春 養病在家
七月 斑夢旦邀其去上海暫住,擬請他擔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所長,未允,轉薦王雲五。
下半年 除在大任務外,去國語講習所講了八周「國語文學史」。
〔著〕《胡適文存》一集 (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二一年;《胡適文存》一、二、三集與 《胡適論學近著》第一集,曾由台北遠東圖書公司重排印作《胡適文存》四部合集,一九五 三年二月□版。這合集的四部每部都經胡先生自己刪省若干篇。)
一九二二年 三十二歲 仍在北大任教。
二月 十八日,被推為中教育改進社籌劃全國教育經費委員會賠款部部員。
三月二十三日,去天津南開大學講學,為時三周。
四月二十五日,當選為北大教務長及英文學系主任。
五月七日,由他主撰的《努力周報》第一期出版。十四日,與蔡元培、王寵惠等聯名發表「我們的政治主張」--「好人政治」。
七月 在濟南講「再論中學的國文教學」。
八月 出席「國語統一籌備會」第四屆年會。
九月 《努力周報》增刊--《讀書雜志》出版。月底,出席國民政府教育召開的學制會議,為起草宣言者之一。
十月 鞍濟南出席全國教育會聯合會。
〔著〕《章實齊先生年譜》 (姚名達訂補)(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二二年)
一九二三年 三十三歲 一月 向北大請假一年,到杭州煙霞洞養病。
四月二十一日京,月底抵杭。
四月 得魯案委員會授予的三等嘉禾章。
十月 到上海商科大學講「哲學與人生」。是月,又去南京東南大學講「書院制史略」,月底回北京。
是年 任《國學季刊》編輯委員主任。
一九二四年 三十四歲 仍在北大任教。
六月 籌備《現代評論》。
八月 與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
十月 推薦王國維為清華學校研究院院長。
十一月五日,致書王正廷,對馮軍包圍清宮、逐去清帝,提出抗議。
十二月 十三日,《現代評論》第一期出版。
〔著〕《胡適文存》 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年 三十五歲 仍在北大任教
二月 參加段祺瑞政府召開的善後會議。
三月 應聘為「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中國會員。
五月 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兼財政委員會委員、索引委員會書記。
十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問,至政治大學及中國公學講中國哲學,並與鄭振鐸、高夢旦同游南京。
十一月 被推舉為北平圖書館委員會書記。
一九二六年 三十六歲 二月至七月中旬 參加「中英庚款顧問委員會」的「中國訪問團」,從上海到漢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爾濱等地訪問。
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經西伯利亞到英國,參加「中英庚款」全體委員會議,中間去了一下法國。
十二月 三十一日,坐輪船去美國。
一九二七年 三十七歲 一月至四月中旬 在美國紐約、費城地游歷並演講。
四月 十二日,由西雅圖上船回國。二十四日,到日本橫濱,暫住二十三天,游歷了京都、奈良、大阪等處。
五月底 回上海,與徐志摩等創辦新月書店。
六月 被選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董事。
七月至十二月 在上海寫作與講學。
是年 按被選為中華圖書館協會董事。任新月書店董事會董事長及編輯委員會委員。
〔著〕《戴東原的哲學》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二七年) 〔編〕《詞選》 (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二七年)
一九二八年 三十八歲 二月 受上海東吳大學及光華大學之聘,作哲學講座。
三月 受聘為上海中國公學校長。
四月 與高夢旦等同游盧山。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國公學校長,自兼文理學院院長。
五月 鞍南京出席全國教育會議。
〔著〕《白話文學史》上卷(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八年) 〔著〕《盧山游記》(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八年)
一九二九年 三十九歲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學院院長
一月 鞍杭州出席中華教育基金董事會第三次常委會,辭去董事。
六月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在天津舉行第五次年會,復選其為董事。
九月 鞍州參觀「西湖博覽會」。
〔著〕《人權論集》(與梁實秋等合著)(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二九年)
一九三Ο年 四十歲 上半年 仍任中國公學校長兼文理理學院院長。
四月十日在《我們走那條路》中提出:「要鏟除打倒的是貧窮、疾病、愚昧、貪污、擾亂五大仇敵」。
七月到南京出席中華文化教育基金委員會第六次年會,會上被聘為編譯委員會委員長。
八月 鞍青島小住。
九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學演講。
十一月 月初回上上海。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
〔著〕《胡適文存》 三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胡適文選》 (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前九章(油印本) (吳淞,中國公學,一九三Ο年;台北,胡適紀念館,一九七一年 印手稿本;此本未續完。其中「秦漢之間的思想」一章的兩 個部分後來收在文存里,題作「讀呂氏春秋」及「陸賈新語考」。其中「淮南王書」 的一章後來單行,即題作《淮南王書》。) 〔編〕《神會和尚遺集》(校編)(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Ο年)
一九三一年 四十一歲 一月九日,赴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五次常會。會後回北平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四月二十四日,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六次執行財政聯席會議,通過北大與中基會合作研究特款辦法。
八月 應丁文江之邀,到秦島小住。
十一月 寫信給宋子文,主張依據日本政府提出的五項原則與日本交涉東三省的善後問題。
是年 任太平洋學會在華會議的主席。
〔編〕《中國文學史選例》 卷一(北,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一年) 〔著〕《淮南王書》(上海,新月書店,一九三一年)
一九三二年 四十二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六次常會。
五月與蔣廷黻、丁文江、傅斯年等合辦的《獨立評論》出版。
七月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八次年會。
十二月 去武漢大學講學,並與蔣介石先生第一次見面。
是年 德國普魯士科學院選其為通訊委員。
〔著〕《中國中古思想史的提要》 (十二講)(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三二年)
一九三三年 四十三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 到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會第七次常會。
三月 三日,與丁文江、翁文灝密電蔣介石先生:「熱河危急…… 非公即日飛來挽教,政府將無以自解於天下」。十三日,與丁文江、翁文灝同去保定謁蔣。十九日,又找何應欽、於學忠,策動中日停戰談判。
六月十八日,在上海起程赴美國。
七月 在芝加哥演講「中國文化的趨勢」。是月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年會聘他為國立北平圖書館委員會委員長。
八月至九月 在加拿大的班府出席太平洋學會第五次大會,並到加沙大學演講。
十月初 乘船回國。
〔著〕《四十自述》(第一冊)(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三年)〔譯〕《短篇小說》 第二集(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三年)
一九三四年 四十四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二月 鞍南京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董事常會。
五月 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會第十次董事年會
十一月 去南京出席考銓會議。
一九三五年 四十五歲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一月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學法學名譽博士學位。九日,到廣州。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寧、柳州、桂林、陽朔等地演講、游覽。二十五日,到香港,旋迴北平。
四月十九日,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十一次董事年會。
七月初 到平綏路去旅行。
九月 七日,被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屆評議會評議員。
十月 二十六日,在上海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九次常會。
〔著〕《胡適論學近著》 第一集(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三五年;後刪省為《胡適文存》 第四集,台北,遠東,一九五三年) 〔著〕《南遊雜憶》(良友圖書公司,一九三五年) 〔編〕《中國新文學大系》 第一集:建設理論集(良友圖書公司,一九三五年) 一九三六年 四十六歲 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七月七日,到上海。十四日,啟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國際學會大會。
八月室十月 在美國和加拿大大各地演講。
十一月初 在舊金山啟程回國。
一九三七年 四十七歲 上半年仍任北大文學院院長兼中國文學系主任。
七月八日,離北平。十一日,到盧山,得到蔣介石先生的接見,隨後參加盧山談話會。二十八日,返南京。三十一日,蔣介石先生邀其同張伯苓、梅貽琦等吃午飯。
八月十三日,被聘為國民政府「國防參政會」參議員。
九月至十二月去美國作非式的外交工作,見過羅斯福,並在舊金山 哥倫比亞電台發表「中國在目的危機中對美國的期望」。
一九三八年 四十八歲 一月至五月 在美國及加拿大游歷及演講。
六月 被選為國民政府「國民參政會」參政員。
六月至七月 繼續在美國及君拿大游歷及演講。
八月 轉游法國、瑞士和普魯士。
九月 十七日,國民政府任命其為駐美全權大使。
十月 三日,由歐返抵紐約。五日,赴華盛頓就任。三十一日,作「題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給陳光甫」的詩:「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向前」。
一九三九年 四十九歲 仍任駐美大使。
〔著〕《藏暉室札記》(上海,亞東圖書館,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七年由商務重排出版,改稱《胡適留學日記》)
一九四Ο年 五十歲 仍任駐美大使。
三月五日,當選為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長候選人。
一九四一年 五十一歲 仍任駐美大使。
一九四二年 五十二歲 一月至八月 仍任駐美大使。
九月八日,辭去駐美大使職務,移居紐約,從事學術研究。
一九四三年 五十三歲 一月應聘為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
一九四四年 五十四歲 九月 應哈佛大學之聘,前往講學。
一九四五年 五十五歲 四月二十五日,出任國民政府代表團表之一,在舊金山出席聯合國制憲會議。
九月被國民政府任命為北平大學校長,在回國前暫由付斯年代職。
十一月 以國民政府代表團首席代表的身分,在倫敦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會議,制訂該組織的憲章。
一九四六年 五十六歲 六月一日,由美國動身回國。
七月五日,抵上海。經南京時稍作逗留。月底,到北平。
九月 十一日,飛抵南京。十五日,出席國民政府的「制憲國民大會」。
十二月 二十三日,出任國民大會「憲草決議案」整理小組成員。
一九四七年 五十七歲 仍任北大校長春國民政府擬委他為考試院長及國府委員,未接受,說:「不入政府,則更能為政府助力」。
十二月 主編《申報·文史》周刊。
一九四八年 五十八歲 仍任北大校長
三月二十五日,在南京出席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當選為第一屆的人文組院士。
四月四日,「國民大會」主席團成員。
九月被選為北平研究院學術會議會員。
〔著〕《胡適的時論》 一集(六藝書局,一九四八年)
一九四九年 五十九歲 一月十四日,赴上海。
三月下旬 在台灣住了七天,又回上海。
四月 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國。
十一月 二十日,《自由中國》創刊號在台北出版,推其作「發行人」。
〔著〕《水經注版本四十種展覽目錄》 (北大五大周年紀念)(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四九年) 〔著〕《我們必須選擇我們的方向》 (台北,自由中國社,一九四九年)(即《胡適時論》一集的增改本) 〔著〕《齊白石年譜》 (與黎錦熙、鄧廣銘合著)(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Ο年 六十歲 三月初 到華盛頓出席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會議,被推為該會幹事長。
五月十四日,普林斯敦大學聘他擔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為期兩年。
九月 就任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
一九五一年 六十一歲 仍任葛思德田方圖書館館長。
〔編〕《台灣紀錄兩種》 (與羅爾綱合校編)(台灣省文獻委員會,一九五一年)(即胡鐵花先生的遺著《台灣日記》及《台灣稟啟存稿》,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印作 台灣文獻叢刊第七十一種。)
一九五二年 六十二歲 二月 聯合國文教組織聘其為「世界人類科學文化編輯委員會」委員。 夏普林斯敦大學聘約期滿,仍任榮譽主持人。
十一月下旬至年底在台灣作演說和講學。
一九五三年 六十三歲 一月離台經日本返美。
一九五四年 六十四歲 二月至三月 到台灣參加「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擔任「臨時主席」,向蔣介石遞送總統當選證書。
四月五日,離台赴美。
一九五五年 六十五歲 在美國各地講學。
一九五七年 六十七歲 九月二十六日,以所謂「中國代表團代表」身分出席聯合國大會,發表反動演說。
十一月 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一九五八年 六十八歲 四月,離美抵台北。
九月五日,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二十九次年會」。
一九五九年 六十九歲 二月一日,任所謂「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主席。
七月 出席夏威夷大學主辦的第三次東西方哲學會議,接受夏威夷大學人文博學位。
九月 在華盛頓主持「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第三十次年會。
十一月 一日,主持「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及第三屆評議會第六次會議。
一九六Ο年 七十歲 仍任「中央研究院院長」。
〔著〕《丁文江的傳記》 (南港中央研究院,一九六Ο年;台北,啟明,民國四十九縮印本)
十一月〔編〕《乾隆甲戌脂硯齊重評石頭記》 (影印)(台北,自印本,一九六一年)
一九六二年 七十二歲 二月二十四日上午,主持「中央研究院第五次會議」。下午六時半,在「歡迎新院士酒會」結束時,因心臟病猝發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