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④ 中國孔子基金會發布的孔子標准像有怎樣的意義
孔子標准像解決了長期以來存在的孔子形象不一、不利於傳播和推廣的問題.對弘揚傳播孔子文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⑤ 中國孔子基金會發布孔子像有什麼意義
中國孔子基金會有關負責人9月24日表示,向全球發布孔子標准像僅是為文化傳播和交流提回供統一載體,答不是商業行為。
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張樹驊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孔子的偉大之處在於他創立的儒家學說及其博大精深的思想,而孔子長什麼模樣並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發布孔子標准像的主要目的在於能讓全世界對孔子有一個比較一致的印象,進而有利於傳播他的思想和學說。
⑥ 中國孔子基金會發布孔子標准像有什麼意義
示範,便於全球推廣
⑦ 孔子標准像的事件概述
在孔子誕辰2557年紀念日前夕,在眾多藝術家、學者等人的爭議聲中,中國孔子基金會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向全球正式發布了孔子標准像定稿。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到底長什麼模樣?相信今世之人誰也說不清楚。
作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孔子在每個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樣貌。中國人傳播普及的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至於孔子長的什麼樣,對樹立孔子的形象已無關緊要,孔子已經成了一個文化符號,這個符號就是他的形象。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贊成把中國這位至聖先賢的長相標准化,有學者甚至將這一行為稱為「文化暴力」。
⑧ 關於孔子形象設計所引發的思考,跪求一篇800字的作文(急~由於手機最多懸賞20分,抱歉,!)
[觀察與思考]孔子標准像正式推出背後的利益之爭(全文)
孔夫子最近備受關注。孔子家譜將進行規模最大的一次修訂,「疑似孔裔」希望藉助DNA檢測驗明正身;前不久,北大學者張頤武一句「一個章子怡勝過萬本孔子」的說法引起一片嘩然……9月23日,中國孔子基金會宣布正式推出孔子標准像,再次激起輿論熱評:是「傳播文化」,還是「商業炒作」
?是「肖像壟斷」,還是「資源獨占」?孔子,覆蓋了中國幾千年的龐大身影,在今天到底該以何種面目出現?「標准像」到底有沒有意義?中國孔子基金會是否合法擁有「標准像」的版權專利?魅力孔子,雖然時空阻隔千年仍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請看《新民周刊》胡展奮的文章。各界雜說9月曲阜的白天還有些許炎熱,孔子標准像的揭幕儀式在下午3點舉行,當紅綢解開的一剎那,現場的人們不禁發出輕輕的嘆息。多數人士表示認同。孔子七十五代孫、著名音樂家孔祥東先生在揭開紅綢的一剎那,兩眼放出欣喜的光彩,他說:像因心造,我心目中的夫子,應該就是這樣的,慈祥、寬厚、睿智,也許一百個人的心中有一百個孔夫子,但是,我的「夫子」就是這樣的。對於為什麼推出「孔子標准像」,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秘書長王大千先生解釋說,孔子是舉世公認的文化名人、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說的創始人,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片」,國外有些人即使對我們有誤解,但是對孔子以及他所代表的中國文化卻是高度認同的,我們的孔子學院在國外迅速發展就是一個明證。但是既然傳播中華文化,就得講究傳播效果,西方的耶穌、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都有一個很穩定的視覺效果,也就是一個比較標準的形象,其實,後人有誰親眼見過他們原貌呢?大體符合傳說就行了。我們的孔子也是這樣,關於他的外貌,史料記載極少,後人的記載,荀子最早,據《荀子·非相》記載孔子是高個子,大約在1米91到2米之間,面色較黑而頭發較蓬鬆。台灣地區中華孔孟學會在1986年制定了台灣的「統一孔子像」,今年在海峽兩岸共同祭孔的前夕,中國孔子基金會推出孔子標准像,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不但體現了兩岸的文化認同,還對倡導世界范圍內的標志性孔子形象,弘揚傳播孔子文化,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所以,不必太拘泥於孔子究竟長得什麼樣,他說,媽祖究竟長得什麼樣?關公究竟長得什麼樣?都沒有照片留下來,但是大家都認同了後人設置的形象。記者在現場看到了經過修改的孔子像,這尊孔子像看上去比傳統的畫像更慈祥,寬鼻、闊嘴、濃眉、長髯、國字臉,眼神比傳統的畫像溫和,是一個具有山東人相貌特徵的忠厚長者。頒行孔子標准像的同一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曲阜頒發的第一屆「孔子教育獎」獎章首次使用了孔子的這一標准像。據了解,孔子形象最早在漢畫石像中出現,後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藝術家出於對孔子的不同理解,塑造了各式各樣的孔子形象,其種類難以計數。「皇家孔子、官家孔子、儒家孔子、布衣孔子、仇家孔子(即「打倒孔家店」時,對孔子的醜化)、海外孔子」……山東儒學專家駱承烈,一生收集各種孔子像達2500多種,他把這些孔子像分成了上述六類。他認為,偶像不過是造像者心中的理想罷了。但是,關於孔子標准像正式推出的消息發布後,社會各界反響之強烈,還是超乎想像,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史記》研究專家韓兆琦認為,孔子不可能有「標准像」,「我不太清楚他們所謂『標准像』的出台過程」。他說:古人又不照相,任何一個版本的「孔子」畫像都是後人勾勒出來的,你憑什麼就說你的版本是「標准」的呢?作為研究古典文學的學者,最初我聽說「孔子熱」特別高興,但我後來發現,許多所謂「孔子學院」,無非就是一個普通的漢語推廣班,「孔子學院」這四個字無非一個名頭而已。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化學者張頤武則認為孔子「標准像」的出現,還是應該肯定其積極意義的,它對增強公眾對孔子的認識,以及對儒家文化的了解不是毫無作用的。但是,應該允許「百家爭鳴」。而且,孔子是否有一個固定的形象,已難以考證。那麼,何為「標准像」,原本就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事實上,站在學術的角度,任何標准都不是絕對的標准。與此同時,網上的爭議尤為激烈,不少網友認為孔子標准像「不像」,和他們心目中的形象相差較遠,有人援引《孔府檔案》中的有關記載來反對標准像,更有人乾脆把孔子列入「醜男」,言辭十分不敬。
歸納起來,首先是孔子形象之爭。9月28日,記者采訪了國內著名雕塑大師嚴友人,請他就這次頒布的青銅圓雕孔子標准像,談談自己的看法。嚴友人首先肯定了這座引起廣泛爭議的青銅圓雕,從專業的角度出發,他把這座雕像的風格定位為「民間藝術」,認為民間雕塑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形象不錯」,他說,夫子的五官表情的塑造,還是大家能夠接受的,慈祥、寬厚、睿智,「萬世師表」應該是這樣的儀容。他認為爭議之所以激烈,應該源於審美的切入度不同、審美的水準不同和審美定位不同。他認為,一些網友引用所謂的「歷史記錄」來否定現行的孔子標准像是不妥的,因為傳世的一些文字出於神化孔子的需要而把孔子形容得相當離奇,他說,我查過的孔府檔案,是這樣記載孔子的:「反首,張面,大角,日准,河目,海口,龍顙,牛唇,白顏,均頤,輔喉,駢齒,龍形,龜脊,虎掌,駢脅……」,而且「胸部矩形,且有文字」,我們如果相信這些文字,照此打造,孔子會是怎樣一副尊容呢?他說著順手拿過一張紙,勾出了一張素描:你們看,「海口」乃極言其大,試試看這張嘴畫到腮根吧———哦,那就成了腮裂,青蛙王子;駢齒,兩排牙齒吧,暫且不論,這「虎掌龜脊」可不是開玩笑的,掌心應該有肉墊凸出,「龜脊」應該像個駝子,胸部又是方的(矩形),這,還成人形嗎?「盡信書,不如無書」,他說,另外,審美角度不同,也是爭議頻起的原因。老百姓看夫子,覺得和以往看到的不同(如吳道子所繪,微露門齒),和歷史記錄的也不同;美術家看他,覺得比較「民間」(事實上的確有「泥人張」的風格),如同「淺顯的宣傳畫」;歷史學家看他,也許對他的布衣狀不滿,因為他畢竟從政四年,做過魯國的大司寇(司法部長)……總之,一件本來就想像多於史實的標准像,准備讓所有人滿意的確是不可能的。當然,不足之處若從專業來看,還是有的,嚴友人說,雕塑論「位置」,一座雕塑,所有的「點」都應該有自己的空間位置,這座圓雕,線條是相當流暢的,人物表情也很生動,但是體積感不夠,力度不夠,張力不夠,佔有和征服空間的質感不強,原因在哪裡呢?「它太寫實了,為自己設置了難以逾越的障礙」,他說,干這一行,「形似」,總是拘謹的、形而下的。前人說,大象無形,就是要我們追求「骨子裡的相似」,更高超的手法是打造朦朧的意象,從而給讀者預留下更多的猜想和遐想。話又說回來,我這樣的評論也許同樣是失之公允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在用西方的、現代的雕塑理論去議論本土的民間藝術,這兩者,是不對等的。聖人後裔有話說從2006年1月以來,中國孔子基金會發起制定孔子標准像。6月份,標准像的徵集意見稿向海內外發布後,備受關注,很多專家學者提出了不同意見。在9月23日舉行的孔子標准像新聞發布會上,孔子像的主創人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胡希佳說:「我們重點從形象定位和精神氣質等方面作了修改完善,更注重體現孔子『仁』和『禮』的思想內涵,表現他的博大儒雅。」據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張樹驊介紹,這個標准像的設計以尊重歷史依據、尊重約定俗成形象為准則,以唐代吳道子所繪的行教像為基礎,最大限度地吸收歷代孔子像作品中的優秀元素,力求形神統一。但是,對於中國孔子基金會推出孔子標准像的舉動,長期研究雕塑史的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鄒文卻指出:制定孔子標准像是一種「文化暴力」,缺乏歷史依據,過於武斷和粗暴。網上更有議論認為,中國孔子基金會出於某種目的,「美化了孔子」,此舉沒有意義。有鑒於此,孔子第七十五代孫、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孔祥林針鋒相對地指出:此舉很有必要,因為孔子形象不一,對中國人來說也許還不是個大問題,但對外國人來說就是個大問題。你們什麼時候見過耶穌有幾十幅面孔的?目前的孔子千像千面,外國人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孔子。隨著對外友好交往的增多,製作一個統一的孔子像勢在必行、大有必要。在孔子標准像頒布現場,記者采訪了國際著名鋼琴家孔祥東。孔祥東說,作為孔家後裔,我想說的是:現在認識孔子的最大誤區就是誤信了流傳甚廣的古人對孔子的記載:反首……龜脊、龍形、虎掌、河口、海目、駢齒……對這種記載,孔子第69代孫孔繼汾早就明確地表示這是後人為神化孔子而編撰的附會之說,真要畫出來,請問,地球上能找到這樣的人嗎?按照歷史學家顧頡剛的「歷史層累說」,離歷史事件越近,所述事實越可信,離歷史事件越遠,謬誤附會越離奇,因為神化的需要,越到後來,孔子越被描繪得不可信,簡直像個「異形」,問題是離孔子時代不遠的荀子,並沒有說孔子醜陋,只是說「仲尼長」(身高1.9米),面黑且頭發亂。我相信,「面黑且頭發亂」正是夫子凄凄惶惶為了理想而奔走列國14年的寫照,否則以他做過4年的魯國上層官員,而且「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生活習慣,斷然不會把自己搞得蓬頭垢面。夫子當然沒有畫像遺世,但是有相當穩定的「遺傳密碼」跨越千年地落到我們身上。眾所周知,因為歷代政府特殊的「尊孔」政策,孔氏一族是國內罕見的遺傳基因呈超穩定結構傳承的家族,《孔子世家譜》說「歷歷相傳,秩然不紊」就是這個意思。作為後裔,我有幸看過現存的歷代「衍聖公」畫像,平心而論,都長得比較端正,斷不致於「山魈一樣」,更沒有發現「眼露筋、鼻露孔、耳露輪、嘴露齒」的遺傳特徵,因為孔府歷來被尊為「天下第一家」,孔府人畫像,非常講究誠信,因此,我相信我祖,縱然不是「帥哥」,也高大而端正。
版權之爭大概正因為孔子在中國文化中超級重要的位置,中國孔子基金會推出孔子標准像的過程不可謂不慎重。據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張樹驊介紹,孔子標准像的制定程序,是嚴格按照「發起、徵集、評選、初稿、定稿」等步驟進行的,從初稿到定稿,他們先後徵求了國學大師任繼愈、文懷沙、張立文,藝術家錢紹武、「泥人張」第四代傳人、雕塑家張
⑨ 鑒於社會上的孔子像多種多樣、形象不一,甚至還有神化或醜化孔子形象的現象存在,中國孔子基金會決定徵集
C
⑩ 孔子標准像的形象依據
2006年9月23日,中國孔子基金會在孔子故里山東曲阜向全球正式發布了孔子標准像定稿。由於發布標准像初稿引發的爭議,這次發布格外引人注目。而同一天,首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國際孔子教育獎」獎章首次使用了孔子的這一標准像。 據中國孔子基金會秘書長張樹驊介紹,標准像是在尊重歷史依據,尊重約定俗成形象,以唐代吳道子所繪的行教像為基礎,最大限度地吸收歷代孔子像作品中的優秀元素設計而成,力求形神統一。
與作文中國孔子基金會推出的孔子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間金融公司
發布:2021-03-16 21:43:00
瀏覽:482
亞洲指數基金
發布:2021-03-16 21:41:49
瀏覽:80
汕頭本地證券
發布:2021-03-16 21:31:57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發布:2021-03-16 21:30:14
瀏覽: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