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劉湖涵是誰
好像是一個商人,清末李鴻章時期那個劉鏞的第四個兒子,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現在還有劉湖涵教育基金會呢,也有工資以劉湖涵命名呢。
⑵ 求南潯的歷史
中國長江三角洲的金三角滬蘇杭嘉湖中心,有一顆錦綉明珠——她就是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縣級區——南潯區,屬上海都市圈的新興城市,地處杭嘉湖平原北部,南連省會杭州,北瀕太湖,東接天堂蘇州,隔湖與無錫相望,西上直達南京。南潯地處蘇南、浙北黃金要地,是浙江接軌上海的前沿,滬渝(申蘇浙皖)、申嘉湖杭高速、318國道和湖鹽(湖州--海鹽)公路貫通全境,京杭運河、長湖申航道和規劃中的滬蘇湖城際輕軌、乍嘉湖鐵路穿境而過,距上海、杭州、蘇州三大城市均為100公里左右。
南潯區的歷史可追溯其前身即東遷縣,始建於西晉(282年),距今已有1730多年的歷史。縣境東至平望官河(今江蘇省吳江市平望鎮老運河),北至太湖諸溇港,南至新市、烏鎮、雙林、璉市(今練市)、含山,西至湖州府城東二十八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 中心城區南潯鎮自南宋淳祜季年(1252)建鎮至今已有757年歷史。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南潯東57里的地區劃歸平江(蘇州)鎮區成為湖州境東之門戶,聚居居民日增,村落規模初具,因濱溪遂稱潯溪。潯溪之名一直沿用至南宋寧宗(1195~1224)朝。南宋理宗時(1225~1264)文獻記載「南林一聚落,而耕桑之富,甲於浙右」。由於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遂稱南林。至淳祜季年(1252)建鎮,取南林、潯溪兩名之首字,稱南潯,並設鎮官,元末張士誠據南潯,於至正十六年(1356)築城(南潯太尉古城距今已有653年歷史)。明洪武二年(1369)拆城修建蘇州城。 明末潘爾夔《潯溪文獻》雲:「闤閡鱗次,煙火萬家;苕水碧流,舟航輻輳。雖吳興之東部,實江浙之雄鎮。關於「煙火萬家」之說,明萬曆至清康熙、乾隆、道光時,史志都有此記述。明萬曆至清代中葉為南潯經濟繁榮時期。南潯之成為江浙雄鎮,是因蠶桑業和手工業繅絲的興起和商品經濟發展。1958年10月南潯與東遷、馬腰、橫街、北里、三長五個鄉合並建為南潯人民公社,南潯鎮屬公社的18個大隊之一。1983年由省轄湖州市郊區人民政府管轄,1986年撤北里鄉,歸並入鎮。1988年,湖州市撤郊區人民政府,南潯直接由市領導。1992年7月,經湖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鎮區為市級經濟開發區。1993年11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南潯水陸交通方便,鮑診在《南潯小泊》中說:「水市千家聚,商漁自結鄰」稱之為水市。經過近十多年的建設,已構成了水陸並舉的交通網路,被譽為「小萊茵河」的長湖申航道(含運河段)和318國道與周圍都市、鎮鄉相通,東至震澤、平望、上海、嘉興,西至湖州、長興、安吉、梅溪,南至桐鄉、德清、杭州,北至太湖東、西洞庭山、蘇州均有水、陸路相通。鎮轄的16個村也已通了公路。郵電通訊已形成傳真通信、電子傳真、程式控制直撥、行動電話等現代化通訊網路。便捷的交通、郵電既有利於商品的交換,又有利於投資開發,促進市鎮經濟的發展。南潯處於蘇、杭、湖、嘉、滬諸大都市的中心,成為這些城市與周邊鎮村經濟商貿的樞紐,以及湖州市臨浦東開發區的前沿地位。 南潯建鎮至今的漫長歲月中以經濟、政治為主線來剖析,基本上可分為六個歷史階段。 一、從村落到建鎮階段。南宋初,本地僅一村落,稱潯溪村,後稱南林,耕桑之富已有浙右,且為行商坐賈薈萃之所,淳祜末立南潯鎮,這表明鎮的形成,是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此後直至明萬曆中,蠶桑種植經濟和家庭手工繅絲日益發展。 二、明萬曆至清中葉雄鎮階段。南潯七里(輯里)村民在洪武十六年(1383)前後曾多次改進繅絲方法,明萬曆(1573---1620)間對育蠶、植桑、繅絲等又進行技術革新,如培育了名聞中外的蓮心種,製成了3緒絲車等,因而七里湖絲聲名鵲起,杭、嘉、湖、蘇所產生絲均冠以七里之名。清乾、嘉年間,七里絲行銷范圍除江南外,經明州(今寧波)、廣州大量外銷日本及歐美。史家稱:人明,「蠶桑之利,其盛於湖」。「蠶事吾湖獨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時,鎮境「家家門外桑陰繞,不患葉稀患地少」。「潯溪溪畔盡桑麻」。「無尺地之不桑,無匹婦之不蠶」。可見蠶桑種植經濟的盛貌,而七里絲之暢銷,又與蠶桑業、手工繅絲業形成良性循環,互相促進,鎮村經濟的繁榮,「江浙之雄鎮」為民間之共識,史家之定論。 三、江南名鎮階段。近代,自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鴉片戰爭失敗後,上海辟為通商口岸,湖絲貿易以南潯為重要集散中心,在全國生絲出口貿易中居舉足輕重的地位。道光初及同治末年,南潯人先後搖成絲經,這二次革新,改變了出口「有絲無經」狀態,以致對外貿易激增,並促進了繅絲業的大發展。全鎮至少有十分之六以上的農民以紡經為業,絲經行最盛時達56家之多。清末民初,絲棧達42家,上海的91家絲經行中,7096為南潯人所開設。從出口貿易看,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口岸蠶絲出口總數為21176包,其中南潯出口數為13426包,占出口總數的63.396。「同治九年(1870)中國蠶絲出口達到五萬擔。到光緒十八年(1892)出口超過了十萬擔。在短短二十年,蠶絲出口量又翻了一番,其中大部分還是湖州輯里絲」。(《近代浙江絲綢業民族資本的發生與發展》求良儒)。在此期間,七里絲在海上絲綢之路中居主要地位。 七里絲以質優量多,而暢銷海內外,南潯經濟由此空前繁榮,它以江南蠶絲名鎮載譽國際。到清同光年間,南潯因經營蠶絲貿易而成為富豪者達數百十家,所積累的財富少則數十萬兩白銀,多則達千餘萬兩白銀之巨,在江南各鎮中首屈一指。除致力發展蠶絲外貿外,還投資鹽業、鐵路、房地產、典當業、銀錢業和現代企業,其范圍包括江、浙、皖等地。特別是雄厚的商業資本在近代上海商場中佔有重要地位,當時上海稱之為「南潯幫」的商人,其中多數是「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家族中的成員。如此發家致富後,在故里建宏大宅第,置田地房產,築庭園書齋,以及捐資築路造橋,興辦教育等社會公益。這些民族資本家,是伴隨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而應運而生的,他們不僅為本地,乃至中國初期的民族資本主義繁榮和文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這一歷史階段,整個中國社會處於封建自然經濟逐步解體,資本主義從萌芽到發展的時期。南潯蠶桑、手工制絲業發達,外貿興旺,百業昌盛,市場繁榮,從性質上說,已是名噪江南的典型商業性市鎮,它以生絲銷售為主兼有蠶繭原料加工手工業的絲市專業為特色。清末,史家稱「整個湖州城,不及南潯半個鎮」,將因商業發展而新興的南潯與傳統古老的行政中心的湖州,作了鮮明對比,也概括地表明南潯鎮在湖州府的經濟地位。 四、民國中期進入式微階段。這期間,七里絲面臨資本主義國家機械絲的嚴重挑戰,雖然從民國元年至23年(1912~1934)這二十三年中,七里絲出口平均數占上海出口生絲總數仍然高居38%,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的八年間,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忙於戰爭和醫治戰爭創傷,七里絲每年出口數量不減,但好景不長,民國18年開始,出口數直線滑落,23年出口數慘跌到300包。抗日戰爭期間,蠶絲生產又備受摧殘,直至解放前,呈一蹶不振的衰落局面。作為南潯經濟命脈的絲生產的萎縮,造成市場蕭條,農村破產,缺糧嚴重,民生凋蔽狀態。解放後的44年,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南潯經濟建設歷經了兩個階段,至今已建成了現代中小型工業為主體,商貿、農業協調發展的社會主義新的市鎮。 五、新中國建立到1978年。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生產關系的變革,生產力得以解放,經濟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57年工業總產值為580萬元,比解放初增加了11倍多。至1978年工業總產值達3805.26萬元,比1957年增長6.6倍。1950年,鎮區僅有5家私營小廠,151家個體手工業戶, 南潯文園
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和技術革新,許多現代企業脫穎而出,工業內部結構逐步發生變化,制絲、皮革、皮件、化工、印刷、食品等企業紛紛建立,工業從過去單一的絲織業跨人多門類的渠道。農業從解放前的單季稻發展到春花連作稻三熟制。1949年全年糧食總產量僅為5618.5噸,畝產193.5公斤。到1978年,全年糧食總產量達19119.9噸,畝產704.5公斤,分別增長3.4倍和3.64倍。蠶繭,1949年年產54.2噸,到1977年達到239.2噸,猛增44倍。但由於受到「大躍進」的折騰,三年自然災害的影響,「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以及計劃經濟的制約,經濟建設的速度是緩慢的。 六、1978年開始進入快速健康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南潯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開創了新的前景。工業總產值,逐年呈滾動式遞增,198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為3.22億元,比1978年增長8.4倍,其中鎮村工業總產值從406.78萬元,提高到1億元,增長了24.7倍。商品零售總額從3334.23萬元,提高到1.98億元,增加了4.9倍。農業總產值從1022萬元,提高到1313萬元,增長了29%。其中蠶繭從215.2噸,提高到436.29噸,增加了1倍,糧食、油菜生產也連續增長。工業內部結構則起了根本性變化,1988年全鎮已擁有工業企業183家,職2211749人,並形成機電、製革、皮革、制絲、化工為主體的多門類產業體系。同時,村辦企業異軍突起,發展到117家。出口創匯1847.98萬美元。全鎮儲蓄總額增加到4931.29萬元,比1978年增加了18倍,十年的發展變化,表明只有堅持改革、開放,經濟才能發展,才能使工、商、貿、農生產保持高速度,不斷登上新的台階。 1990年至今的三年來,鎮黨委和鎮政府,根據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緊緊依靠全鎮人民,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從鎮情出發,大膽改革創新,實現經濟建設快速、高效發展。 1992年,工業已形成制絲服裝、製革皮件、通訊電纜、建材、家電、輕工業機械六大系列,工業總產值達到7億元,實現利稅4885萬元,比1989年分別增長10096和6496。其中鎮村工業產值達到3億元,利稅1820萬元,分別增長了兩倍。商品零售額達4.6億元;村辦工業的發展,有力保證了農業穩定豐收,糧食總產量23000噸,蠶繭總產量665噸,為歷史上最高年份(1930年)總產量250噸的2.65倍。全鎮三年累計上繳國家財政9392萬元,比前三年增長13%。城鎮建設也有很大發展。新區泰安路、嘉業路、適園路等初步竣工;以皮貨、農貿、建材、水果為中心的新商業區日益興旺,城鎮建成區由1989年的1.5平方公里擴展到2.5平方公里。與此同時,人民生活相應提高,村民人均收入達1600元(按:全國為784元);鎮區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達3000元(按:全國為1826元);年末城鄉儲蓄達1.7億元,比1989年增加一倍。1992年7月,市級南潯經濟開發區建立,經濟建設取得了新的突破。僅半年時間,引進項目68個,新辦中外合資企業14家,總投資2567萬美元。 南潯有崇文重教的優良傳統,文化昌盛,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其中許多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卓有建樹,影響及於鄉里以至海內外。 據宋、明、清三朝統計,南潯籍進士41人,宋、元、明、清時期,潯籍京官56人,明、清兩代任全國各地州縣官57人。南宋至民國,在全國有影響的潯籍專家、學者80多人。當代,潯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者240餘人,現任中央委員、候補委員3人。 歷史上,南潯有「詩書之邦」和「鎮志之鄉」之美譽,許多名人著書立說,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如朱閨禎著有《涌幢小品》、《明史概》、《皇明紀傳》等;董斯張著有《吳興備志》、《廣博物志》、《七國考》等;陳忱著有《後水滸》;董說著有《易發》、《西遊補》以及大量詩集。清代有著述問世的南潯人達280餘人之多,其中許多是具有較高價值的學術論著,如「南潯三先生』』的施國祁撰有《金史詳校》、《金源札記》等;邢典撰有《書城雜著》等;揚鳳苞撰有《十八家晉史纂》、《補正湖州詩錄》;沈轟撰有《新疆私議》等;董蠡舟撰有《三國志雜校》、《補五代史匯誤》、《十六國史摭逸》等;董恂撰有《古今醫籍備考》、《兩宋宮閨詞》、《南潯蠶桑樂府》等;沈鷂撰有《地道記》、《台灣鄭氏始末注》等;紀南星撰有《痘科集腋》等。明末至民 國,撰寫鎮志蔚然成風,達十餘部之多。總之,南潯名人著述不勝枚舉,其學術研究及著述領域包括經史、天文、史地、志書、水利、農藝、蠶桑、醫學、樂律、音韶、六書、金石、書畫、詩詞等等。有史家說,南潯「書聲與機杼聲往往夜分相續」誠不為過。 歷代許多潯籍官員吏治廉明,為民稱道者頗不乏人。如明萬曆東閣大學士朱國禎,在朝時反對魏忠賢專權弄國。辛酉(1601)他創均田均役,貧民得蘇。戊申(1608)、甲子(1624)等年,江浙大水,他力主減賦稅以解民困。萬曆刑部主事張斗,以不畏權勢,秉公執法而著名於當代。明末任徽州推官的溫璜,召集義勇在績溪、黃山等地抗擊清兵而殉難。清雍正時,任湖南華容知縣的董炎,在抗洪時身先士卒,同時對苗民賑糧,苗民頌其德,說:「非董公,吾族無遺種也。」他死後,民眾立祠以祭祀他。乾隆時,任風山知縣的張升吉在台灣大田奮擊日本侵略者。道光、咸豐年間歷任清廷駐韓、法、葡、日、比等國參贊、領事等職共12年的吳爾昌,能維護民族尊嚴,不稍屈撓而進行外交活動。 南潯人民具有光榮的反抗侵略的革命傳統。如清康熙年間復社領袖之一的董思;辛亥革命期間以巨款資助孫中山同作革命經費的張靜江、龐青城、龐萊臣,參與攻打上海製造局的周柏年,以及在經濟等各方面全力支持秋瑾從事革命的徐自華姐妹;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期間,許多潯籍兒女,投身疆場,張新華(女)等烈士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解放前夕,黨的地下組織在潯成立,同時黨的外圍組織和南潯中學的愛國人士也積極開展工作,共同為和平解放作出了貢獻。解放後,黨的組織建設不斷加強,~1992年黨員1807名,他們在鎮黨委領導下,按黨章要求,團結同志在改革開放和兩個文明建設中起到先鋒、模範作用。 現代,南潯還涌現許多傑出的專家,諸如體育教育家徐一冰,新中國第一代飛機設計師徐舜壽,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陸志韋、屠守鍔,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桂世鏞,教育家、實業家顧乾麟博士,作家徐遲等等。至於潯籍具有高級職稱的各界人士,他們都在不同的崗位上有所建樹,並在多方面關心、支持家鄉的建設。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的發展,有賴於人才,而培養人才的搖籃則是各級各類學校。據此,南潯歷屆鎮黨委、鎮人民政府承前啟後,重視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大力發展教育。近年來,全鎮實施了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普及率和鞏固率小學平均達到97%,中學達9296;基礎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已形成配套發展網路;還設置了叔蘋、劉湖涵、振奮和倪萍蓀等四個獎學金基金會,全鎮尊師重教蔚為風氣,教育效果顯著,多次受到市、省、國家教委的表彰。 綜觀建鎮以來近七個半世紀的歷程,南潯在風雨中沿著歷史發展的軌道前進,鎮民在生產發展和文化建設中曾寫下輝煌一頁。但解放前,農業、手工業、商業都圍繞著單一的蠶絲產銷而興衰,缺乏迴旋餘地,更由於受舊社會的生產關系束縛,以及資本主義列強經濟侵略與先進生產技術的挑戰,導致經濟日漸衰落的後果。 新中國建立後,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鎮民走上了寬廣的社會主義道路,生產關系的變革,新的經濟體制的建立,為生產力的發展開辟了新天地。44年來,南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作出的成績,先後多次受到市、省、國家的褒獎。其中衛生、教育、群眾體育、村鎮建設、農村科普、醫院管理等11個方面獲得全國先進。文化管理、法庭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綠化等10個方面獲得省級先進。199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評定南潯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 列寧說:「判斷歷史的功績,……是根據他們比他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經濟浪漫主義》)。縱向比較,解放44年來,南潯在社會建設和經濟文化建設中所作出的功績,所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包括工業、農業、商業、財貿、城建、交通、郵電、文教、體育、衛生、社會治安,以及全鎮綜合經濟實力,全鎮人民生活水平,都碩果累累。其中以經濟支柱的工業而論,1992年總產值為7億元,1993年躍升到12.8億元,為解放初的231.7倍。特別自改革開放的十多年來,全鎮經濟的增長與發展,每年登上一個新的台階,且呈跳躍式趨勢。鎮規劃1994年工業總產值目標為18億元,1995年達到26億元,預測都可望實現,這表明發展速度是驚人的,史無前例的。事實雄辯地證明,南潯的成就,是符合列寧的論斷的。誠如一些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所說,南潯是上海周邊地區、太湖南岸的江南經濟重鎮。1992年和1993年,南潯先後被湖州市、浙江省批准為市級、省級經濟開發區,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也是深化改革的新的起點,它對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起到促進和改革作用,也為吸引外商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繼往開來,任重道遠,前程如錦,形勢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