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研初試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有什麼區別
中央財經大學與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
聯合培養項目管理專業(Enterprise Project Management)碩士研究生
招生簡章
一、項目介紹
中央財經大學與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聯合培養項目管理碩士研究生項目是經教育部批准(項目批准書編號MOE11US1A20060145N),由我校和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合辦,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的中外合作碩士學位項目。該項目旨在通過引進國際化優質教育資源,培養具有戰略視野的高層次、復合型、創新型管理人才。學生按要求修滿學分後,可獲得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頒發的項目管理碩士學位,學位證書可以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證。
該項目自2006年經國家教育部審批認證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九期,畢業七期,培養了一批優秀畢業生,為社會輸送了眾多管理人才。2007年底該項目被美國斯隆基金會評為「最優秀的網路教學學習項目」(注;斯隆基金會成立於1934年,由時任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艾爾弗雷德P·斯隆創建,基金會資助原創性研究,以及與科學、技術和經濟相關的基礎教育)。
經過十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中央財經大學與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合作舉辦項目管理碩士研究生項目以嚴謹的教育理念,負責的教育態度,優質的教學資源,良好的就業前景獲得業界、用人單位、學校、學員等各方的一致好評。
二、合作方介紹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首批試點高校。長期以來,學校秉持「忠誠、團結、求實、創新」的校訓,秉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10萬余名各級各類高素質人才,被譽為「中國財經管理專家的搖籃」。
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
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IT,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USA)是一所在美國位居前列的理工類大學,全美大學綜合排名第75位(2013年),創建於1870年,坐落於新澤西州的Hoboken,與曼哈頓隔河相望。SIT在科學工程及管理領域享有盛譽,培養出了著名管理學家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亨利·勞倫斯·甘特(Henry Laurence Gantt)、諾貝爾獎獲得者費瑞得·瑞恩(Fred Raine)等傑出人才。尤其項目管理專業在美國名列前茅,是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MI)認可授予項目管理碩士學位的少數幾所高校之一。
三、項目特色
l 國外學位國內認可
本項目為經國家教育主管部門批准設立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批准書號MOE11US1A20060145N,可登錄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www.jsj.e.cn查詢),學員通過18個月的學時修滿學分即可獲得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頒發的學歷證書,並可於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對該證書進行學位學歷雙認證。
l 兩校資源優勢共享
報名申請者經面試錄取後將注冊成為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正式碩士研究生,享受該校面向研究生提供的電子圖書館、郵箱系統等各項資源。
上課地點為中央財經大學校內,享受中央財經大學為學生提供的教室、宿舍、食堂、圖書館、實驗室、網路和體育設施等校園設施並可參與校內各類學術講座。
l 權威師資知名外教
本項目的中方教師均有海外留學、訪學經歷,教學經驗豐富。外方教師為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管理學領域的知名教師,美式教學方式,新穎、獨特,為學生所喜歡,可更好地培養學生在國際化環境下的學習和工作能力。
l 學分認可直通國外
本項目為有志出國人士提供便捷機會,學員在中國獲得的學分與美國校內學分完全等價;學員經正式錄取在國內修讀滿一年後,可申請轉至美國SIT校內學習完成剩餘部分課程。
l 學費合理服務完善
本項目以中國學生可接受的學費標准,使學生同時享受美國研究生與中方研究生的培養方式和教育資源,學習費用節省50%以上。中方學校提供完整的入校「一條龍」服務。
四、學制與學位證書
申請者須參加由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IT,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USA)統一組織的入學面試,面試合格者,將注冊為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碩士研究生,學制為兩年(申請畢業以後具體畢業生發放時間由美方時間確定)。
學生按要求修滿學分後,由美國史蒂文斯理工學院(SIT,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USA)授予項目管理碩士學位,頒發學位證書,證書與美國校內頒發的碩士學位證書完全相同,該學位證書可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進行學歷學位雙認證。
五、培養目標
本項目旨在培養具備扎實經濟學、管理學理論基礎和方法技術,熟悉國際化商業和管理環境,具備跨文化溝通和交流能力,掌握扎實的項目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具備從事項目管理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國際化專業人才。
六、教學組織
本項目培養過程中,根據中國學生特點,設計教學組織方式:
1.本項目共開設十二門專業課程,每門課程3學分,共計36學分。項目採取全英文授課模式,其中四門課程為中方教授獨立面授,四門課程為美方教授獨立面授,四門課程為美方教授網路授課。
2.全日制班學生可選修中央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內其他碩士項目課程,作為方向選修課,並獲得額外學分。
3.本項目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每門課程都安排業界專業人士分享經驗,搭建學界和業界互動交流的平台。項目組定期組織畢業生聯誼活動,構建學員交流平台。
七、課程設置
課程代碼
課程名稱
授課方
授課方式
MGT 615
Financial Decision Making
CUFE
Face to Face
MGT 606
Economics for Managers
CUFE
Face to Face
MGT 641
Marketing Management
CUFE
Face to Face
MGT 699
Strategic Management
CUFE
Face to Face
MGT 609
Project Management Fundamentals
SIT
Face to Face
MGT 657
Operations Management
SIT
Face to Face
MGT 689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Design
SIT
Face to Face
MGT 612
The Human Side of Project Leadership
SIT
Face to Face
MGT 671
Technology & Innovation Management
SIT
On Line
MGT 610
Strategic Perspectives on Project Management
SIT
On Line
MGT 611
Project Analytics
SIT
On Line
MGT 614
Advanced Project Management
SIT
On Line
(註:根據SIT的課程安排會有微小調整)
八、報名
1.報名條件:
(1)熱愛祖國,身心健康,遵紀守法,品行端正;
(2)取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應屆往屆不限);
(3)通過CET-4以上(通過CET-4或CET-6)或具備TOEFL、IELTS成績;
(4)大學期間平均成績良好。
2.報名材料:
(1)中英文入學申請表(來電或來函索取);
(2)大學學歷學位證書(大學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3)大學期間中英文成績單證明;
(4)CET證書或TOFEL、IELTS成績單。
3.報名截止日期:春季班約 3月20日; 秋季班約10月10日
4.報名項目需交納報名費400元人民幣(含報名、面試、錄取等費用),若報名後未參加面試,報名費恕不退還。
九、錄取
1.錄取流程
(1)准備申請材料,材料審核
a.按要求准備申請材料
b.由中方對材料進行審核
c.中方學校將申請材料提交美方學校
(2) 項目錄取;
a.美方負責進行申請材料評審
b.由美方進行面試
面試語言:英語
面試方式:美方老師面對面面試或者視頻面試
c.由美方作出錄取結果
(3)注冊入學
a.在規定時間內注冊入學;
b. 按制定的學習計劃進入課程學習;
2.招生名額
本項目每學年限招60人。
3.學費
本項目學費共計16.8萬人民幣,學員注冊繳費後中途退學,不退還學費。
2. 認知科學的概念由來
1、概念由來
根據奧爾登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席勒爾(E. Sheener)的意見,內「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一詞於容1973年由朗蓋特·系金斯開始使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逐漸流行。
2、拓展引申
認知科學,就是關於心智研究的理論和學說。1975年,由於美國著名的斯隆基金的投入,美國學者將哲學、 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計算機科學和神經科學6大學科整合在一起,研究「在認識過程中信息是如何傳遞的」,這個研究計劃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新興學科——認知科學。當前國際公認的認知科學學科結構如右圖1所示。
認知科學的發展首先在原來的6個支撐學科內部產生了6個新的發展方向,這就是心智哲學、認知心理學、認知語言學(或稱語言與認知)、認知人類學(或稱文化、進化與認知)、人工智慧和認知神經科學。這6個新興學科是認知,科學的6大學科分支。這6個支撐學科之間互相交叉,又產生出11個新興交叉學科:①控制論;②神經語言學;③神經心理學;④認知過程模擬;⑤計算語言學;⑥心理語言學;⑦心理哲學⑧語言哲學;⑨人類學語言學;⑩認知人類學;(11)腦進化。
3. 斯隆研究獎的簡介
斯隆研究獎 由斯隆基金會自1955年起每年頒發,獎勵那些在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年輕學者。每位獲獎者將獲得5萬美元的獎金。2012年授予學科領域在原來7個學科領域(化學、分子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經濟學、數學、神經科學和物理學)的基礎上,新增了海洋科學。截止2010年,38位斯隆研究獎得主後來獲得諾貝爾獎;57位後來獲得美國國家科學獎章;14位後來獲得數學領域最高獎菲爾茲獎;1983年開始頒發的經濟學斯隆研究獎得主中,後來占據了14位克拉克獎得主中的9位,克拉克獎被認為是授予年輕經濟學家的最高榮譽。
2012年獲得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126名青年學者名單,其中有11名華人,他們分別是 :
波士頓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Ying Ran獲物理學獎;
波士頓學院化學系助理教授Dunwei Wang獲化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助理教授倪憶(Yi Ni)獲數學獎;
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Xi Chen獲計算機科學獎;
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助理教授Junfeng Yang獲計算機科學獎;
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生物工程系助理教授Sheng Zhong獲分子生物學獎;
普渡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劉通(Tong Liu)獲數學獎;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Xinnan Wang獲神經科學獎;
芝加哥大學豐田技術研究所助理教授Jinbo Xu獲分子生物學獎;
華盛頓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Bo Zhang獲化學獎;
耶魯大學經濟學系助理教授Nancy Qian獲經濟學獎。
2013年2月15日,美國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公布2013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得者名單,包括16位華裔在內126名青年學者獲獎。王正(9502)、尹希(96少)、魏巍(96少)、邢毅(9608)、夏晶(9900)等5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榮膺該獎。
2014年2月18日,美國斯隆基金會公布2014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名單, 126名青年學者獲獎。3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友榮膺該獎,全部來自少年班(系),他們是盧山(9800)、尹均(9800)與孫崧(02少)。
4. 科學認知核心目標
根據奧爾登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席勒爾(E. Sheener)的意見,「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一詞於1973年由版朗蓋特·系金斯權開始使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逐漸流行。1975年,「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系紐約市的一個私人科研資助機構)開始考慮對認知科學的跨學科研究計劃給予支持,該基金會的資助一直持續至今,對這門新學科的制度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斯隆基金會通過組織第一次認知科學會議並確立研究方案,在推動認知科學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
心智是腦和神經的功能,而腦與心智之間的橋梁就是認識。
5. 何為行為科學何為認知科學
什麼是行為科學?
行為科學是研究人的行為或人類集合體的行為,在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和語言學等的邊緣領域協作的一門科學。其研究對象涉及到思考過程、交往、消費者行為、經營行為、社會的和文化的變革、國際關系政策的擬定等廣泛的課題。
按照美國管理網路全書的定義:"行為科學是運用自然科學的實驗和觀察方法,研究自然和社會環境中人的行為以及低級動物行為的科學,已經確認的學科包括心理學、社會學、社會人類學和其它學科類似的觀點和方法。"按照這一定義,行為科學的應用范圍幾乎涉及到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形成了眾多的分支學科, 如組織管理行為學、醫療行為學、犯罪行為學、政治行為學、行政行為學等等。
以單數表示的行為科學為狹義的行為科學,指的是在人群關系學說的基礎上形成的管理科學中的一門學科,又稱組織行為學;它著眼於一定組織中的人的行為研究,重視人際關系,人的需要,人的作用和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這一學科的出現對管理科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其由以 "事" 與 "物" 為中心的管理發展到以 "人" 為中心的管理;由靠監督與紀律的管理發展到動機激發,行為引導的管理;由獨裁式管理發展到參與式管理,它的應用成果得到了普遍地重視。雖然行為科學問世以來的歷史並不長,關於它的研究對象和理論體系至今尚未形成統一認識,但作為當今世界的"熱門"科學之一,由於狹義行為科學的研究通過研究生產和工作環境中人的行為,旨在提高生產和工作效率,已成為現代管理科學的支柱之一。
它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研究如何激發人的工作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改善並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緩和勞資矛盾。很多心理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圍繞這些問題進行研究,這些人被統稱為行為科學家。例如,馬斯洛等。行為科學不同於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派別,行為主義拒絕意識或把意識等同於行為,行為科學雖然標榜研究人的行為規律,但它結合人的主觀世界來研究行為規律,廣泛接受傳統心理學上用來描述人們主觀世界的觀念,如需要動機、性格、愛好、心理機制等。
認知科學是20世紀世界科學標志性的新興研究門類,它作為探究人腦或心智工作機制的前沿性尖端學科,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一般認為認知科學的基本觀點最初散見40年代到50年代中的一些各自分離的特殊學科之中,60年代以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根據奧爾登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席勒爾(E. Sheener)的意見,「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一詞於1973年由朗蓋特•系金斯開始使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逐漸流行。1975年,「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系紐約市的一個私人科研資助機構)開始考慮對認知科學的跨學科研究計劃給予支持,該基金會的資助一直持續至今,對這門新學科的制度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斯隆基金會通過組織第一次認知科學會議並確立研究方案,在推動認知科學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
認知科學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然而卻為揭示人腦的工作機制這一最大的宇宙之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認知科學尚未成熟,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也尚未得到足夠的統一和整合。對於什麼是認知科學,也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1978年10月1日,「認知科學現狀委員會」遞交斯隆基金會的報告,(席勒爾,仕琦譯,1989)把認知科學定義為「關於智能實體與它們的環境相互作用的原理的研究」。然後,該報告作者們沿著兩個方向展開這一定義。第一個是外延的:列舉了人認知科學的分支領域以及它們之間的交叉聯系。列舉的分支領域有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人類學和神經科學。第二種展開是內涵的,指出共同的研究目標是「發現心智的表徵和計算能力以及它們在人腦中的結構和功能表示」。以上對認知科學的界定集中體現了「符號處理」或「信息處理」範式,但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結主義重新崛起之後,關於認知科學的定義也就出現了及其微妙的變化。但是,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二者的爭執主要影響到的認知科學定義的內涵,而對其外延卻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因為這兩種範式都能包含上面所提及的認知科學的分支學科。
對認知科學范圍的了解,還可以從認知科學的內容上來看,到目前為止認知科學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感知覺(包括模式識別)、注意、記憶、語言、思維與表象、意識等。這似乎都是心理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但其實也同樣是哲學家、語言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神經生理學家、人類學家們所關心的內容。只是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者,對這些同一個問題,所採取的具體研究方法不同罷了。我國學者李伯約指出,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是認知科學的核心學科,神經科學、人類學和哲學是認知科學的外圍學科。
由於認知系統的復雜性,對它要進行多維度的研究,認知科學需要運用多門學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從完整的意義上對認知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可以說,認知科學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與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但是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給認知科學帶來了不少問題和挑戰。
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信息處理過程的科學,包括從感覺的輸入到復雜問題求解,從人類個體到人類社會的智能活動,以及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性質。認知科學是現代心理學、信息科學、神經科學、數學、科學語言學、人類學乃至自然哲學等學科交叉發展的結果。
認知科學的興起和發展標志著對以人類為中心的認知和智能活動的研究已進入到新的階段。認知科學的研究將使人類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識和智能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現象錯綜復雜,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而能從中學習的內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從中提煉出最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和相應的技術,這是許多科學家長期來追求的目標。要解決人類在21世紀所面臨的許多困難,諸如能源的大量需求、環境的污染、資源的耗竭、人口的膨脹等笛單靠現有的科學成就是很不夠的。必須向生物學習,尋找新的科技發展的道路。
6. 什麼叫認知認知心理學對認知活動的研究涉及哪些方面
詳細解釋
是指人們認識活動的過程,即個體對感覺信號接收、檢測、轉換、簡約、合成、編碼、儲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斷和問題解決的信息加工處理過程。
編輯本段認知科學
認知科學是20世紀世界科學標志性的新興研究門類,它作為探究人腦或心智工作機制的前沿性尖端學科,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一般認為認知科學的基本觀點最初散見40年代到50年代中的一些各自分離的特殊學科之中,60年代以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根據奧爾登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席勒爾(E. Sheener)的意見,「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一詞於1973年由朗蓋特·系金斯開始使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逐漸流行。1975年,「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系紐約市的一個私人科研資助機構)開始考慮對認知科學的跨學科研究計劃給予支持,該基金會的資助一直持續至今,對這門新學科的制度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斯隆基金會通過組織第一次認知科學會議並確立研究方案,在推動認知科學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 認知科學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然而卻為揭示人腦的工作機制這一最大的宇宙之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認知科學尚未成熟,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也尚未得到足夠的統一和整合。對於什麼是認知科學,也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1978年10月1日,「認知科學現狀委員會」遞交斯隆基金會的報告,(席勒爾,仕琦譯,1989)把認知科學定義為「關於智能實體與它們的環境相互作用的原理的研究」。然後,該報告作者們沿著兩個方向展開這一定義。第一個是外延的:列舉了人認知科學的分支領域以及它們之間的交叉聯系。列舉的分支領域有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人類學和神經科學。第二種展開是內涵的,指出共同的研究目標是「發現心智的表徵和計算能力以及它們在人腦中的結構和功能表示」。以上對認知科學的界定集中體現了「符號處理」或「信息處理」範式,但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結主義重新崛起之後,關於認知科學的定義也就出現了及其微妙的變化。但是,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二者的爭執主要影響到的認知科學定義的內涵,而對其外延卻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因為這兩種範式都能包含上面所提及的認知科學的分支學科。 對認知科學范圍的了解,還可以從認知科學的內容上來看,到目前為止認知科學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感知覺(包括模式識別)、注意、記憶、語言、思維與表象、意識等。這似乎都是心理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但其實也同樣是哲學家、語言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神經生理學家、人類學家們所關心的內容。只是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者,對這些同一個問題,所採取的具體研究方法不同罷了。我國學者李伯約指出,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是認知科學的核心學科,神經科學、人類學和哲學是認知科學的外圍學科。 由於認知系統的復雜性,對它要進行多維度的研究,認知科學需要運用多門學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從完整的意義上對認知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可以說,認知科學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與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但是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給認知科學帶來了不少問題和挑戰。 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信息處理過程的科學,包括從感覺的輸入到復雜問題求解,從人類個體到人類社會的智能活動,以及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性質。認知科學是現代心理學、信息科學、神經科學、數學、科學語言學、人類學乃至自然哲學等學科交叉發展的結果。 認知科學的興起和發展標志著對以人類為中心的認知和智能活動的研究已進入到新的階段。認知科學的研究將使人類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識和智能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現象錯綜復雜,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而能從中學習的內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從中提煉出最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和相應的技術,這是許多科學家長期來追求的目標。要解決人類在21世紀所面臨的許多困難,諸如能源的大量需求、環境的污染、資源的耗竭、人口的膨脹等笛單靠現有的科學成就是很不夠的。必須向生物學習,尋找新的科技發展的道路。
7. 許岑珂的個人簡介
斯隆研究獎由斯隆基金會(Alfred P.Sloan Foundation) 自1955年起頒發,涵蓋七大科學領域,包括分子生物學、化學、計算版機科學、經濟學權、數學、神經科學和物理學。斯隆研究獎在學術界聲譽很高,李政道、邱成桐等均曾獲斯隆研究獎,2012年,榮獲Packard科學與工程獎,Packard獎有87.5萬美元。
人物生平
1996年 畢業於株洲市第二中學初167班
1998年 在全國物理、數學奧賽中分獲省一、二等獎
1999年 畢業於株洲市第二中學高965班
2003年 畢業於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班(在清華大學榮獲葉企孫獎)
2007年 在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獲得博士學位後,前往哈佛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10年 起任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物理系助理教授
2011年 榮獲2011年度傑出年輕研究學者獎
2011年 榮獲海外華人物理學會授予的傑出青年研究獎(Outstanding Young Researcher Award)
2012年 榮獲Packard科學與工程獎
2012年美國自然科學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授予的early career award
8. 認知的認知科學
參見:認知科學
認知科學是20世紀世界科學標志性的新興研究門類,它作為探究人腦或心智工作機制的前沿性尖端學科,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一般認為認知科學的基本觀點最初散見40年代到50年代中的一些各自分離的特殊學科之中,60年代以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根據奧爾登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席勒爾(E. Sheener)的意見,「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一詞於1973年由朗蓋特·系金斯開始使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逐漸流行。1975年,「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系紐約市的一個私人科研資助機構)開始考慮對認知科學的跨學科研究計劃給予支持,該基金會的資助一直持續至今,對這門新學科的制度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斯隆基金會通過組織第一次認知科學會議並確立研究方案,在推動認知科學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
認知科學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然而卻為揭示人腦的工作機制這一最大的宇宙之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認知科學尚未成熟,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也尚未得到足夠的統一和整合。對於什麼是認知科學,也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1978年10月1日,「認知科學現狀委員會」遞交斯隆基金會的報告,(席勒爾,仕琦譯,1989)把認知科學定義為「關於智能實體與它們的環境相互作用的原理的研究」。然後,該報告作者們沿著兩個方向展開這一定義。第一個是外延的:列舉了人認知科學的分支領域以及它們之間的交叉聯系。列舉的分支領域有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人類學和神經科學。第二種展開是內涵的,指出共同的研究目標是「發現心智的表徵和計算能力以及它們在人腦中的結構和功能表示」。以上對認知科學的界定集中體現了「符號處理」或「信息處理」範式,但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結主義重新崛起之後,關於認知科學的定義也就出現了及其微妙的變化。但是,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二者的爭執主要影響到的認知科學定義的內涵,而對其外延卻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因為這兩種範式都能包含上面所提及的認知科學的分支學科。
對認知科學范圍的了解,還可以從認知科學的內容上來看,到目前為止認知科學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感知覺(包括模式識別)、注意、記憶、語言、思維與表象、意識等。這似乎都是心理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但其實也同樣是哲學家、語言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神經生理學家、人類學家們所關心的內容。只是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者,對這些同一個問題,所採取的具體研究方法不同罷了。我國學者李伯約指出,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是認知科學的核心學科,神經科學、人類學和哲學是認知科學的外圍學科。
由於認知系統的復雜性,對它要進行多維度的研究,認知科學需要運用多門學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從完整的意義上對認知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可以說,認知科學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與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但是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給認知科學帶來了不少問題和挑戰。
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信息處理過程的科學,包括從感覺的輸入到復雜問題求解,從人類個體到人類社會的智能活動,以及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性質。認知科學是現代心理學、信息科學、神經科學、數學、科學語言學、人類學乃至自然哲學等學科交叉發展的結果。
認知科學的興起和發展標志著對以人類為中心的認知和智能活動的研究已進入到新的階段。認知科學的研究將使人類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識和智能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現象錯綜復雜,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而能從中學習的內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從中提煉出最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和相應的技術,這是許多科學家長期來追求的目標。要解決人類在21世紀所面臨的許多困難,諸如能源的大量需求、環境的污染、資源的耗竭、人口的膨脹等問題單靠現有的科學成就是很不夠的。必須向生物學習,尋找新的科技發展的道路。
9. 情感和認知活動相互作用
認知科學是20世紀世界科學標志性的新興研究門類,它作為探究人腦或心智工作機制的前沿性尖端學科,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一般認為認知科學的基本觀點最初散見40年代到50年代中的一些各自分離的特殊學科之中,60年代以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根據奧爾登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席勒爾(E. Sheener)的意見,「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一詞於1973年由朗蓋特•系金斯開始使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逐漸流行。1975年,「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系紐約市的一個私人科研資助機構)開始考慮對認知科學的跨學科研究計劃給予支持,該基金會的資助一直持續至今,對這門新學科的制度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斯隆基金會通過組織第一次認知科學會議並確立研究方案,在推動認知科學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
認知科學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然而卻為揭示人腦的工作機制這一最大的宇宙之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認知科學尚未成熟,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也尚未得到足夠的統一和整合。對於什麼是認知科學,也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1978年10月1日,「認知科學現狀委員會」遞交斯隆基金會的報告,(席勒爾,仕琦譯,1989)把認知科學定義為「關於智能實體與它們的環境相互作用的原理的研究」。然後,該報告作者們沿著兩個方向展開這一定義。第一個是外延的:列舉了人認知科學的分支領域以及它們之間的交叉聯系。列舉的分支領域有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人類學和神經科學。第二種展開是內涵的,指出共同的研究目標是「發現心智的表徵和計算能力以及它們在人腦中的結構和功能表示」。以上對認知科學的界定集中體現了「符號處理」或「信息處理」範式,但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結主義重新崛起之後,關於認知科學的定義也就出現了及其微妙的變化。但是,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二者的爭執主要影響到的認知科學定義的內涵,而對其外延卻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因為這兩種範式都能包含上面所提及的認知科學的分支學科。
對認知科學范圍的了解,還可以從認知科學的內容上來看,到目前為止認知科學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感知覺(包括模式識別)、注意、記憶、語言、思維與表象、意識等。這似乎都是心理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但其實也同樣是哲學家、語言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神經生理學家、人類學家們所關心的內容。只是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者,對這些同一個問題,所採取的具體研究方法不同罷了。我國學者李伯約指出,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是認知科學的核心學科,神經科學、人類學和哲學是認知科學的外圍學科。
由於認知系統的復雜性,對它要進行多維度的研究,認知科學需要運用多門學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從完整的意義上對認知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可以說,認知科學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與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但是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給認知科學帶來了不少問題和挑戰。
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信息處理過程的科學,包括從感覺的輸入到復雜問題求解,從人類個體到人類社會的智能活動,以及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性質。認知科學是現代心理學、信息科學、神經科學、數學、科學語言學、人類學乃至自然哲學等學科交叉發展的結果。
認知科學的興起和發展標志著對以人類為中心的認知和智能活動的研究已進入到新的階段。認知科學的研究將使人類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識和智能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現象錯綜復雜,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而能從中學習的內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從中提煉出最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和相應的技術,這是許多科學家長期來追求的目標。要解決人類在21世紀所面臨的許多困難,諸如能源的大量需求、環境的污染、資源的耗竭、人口的膨脹等笛單靠現有的科學成就是很不夠的。必須向生物學習,尋找新的科技發展的道路。
一、知覺信息的表達和處理
知覺信息的表達是知覺研究的基本問題,是研究其它各個層次認知過程的基礎。知覺過程是從那裡開始的?外在物理世界的那些變數具有心理學的知覺意義?作為知覺的計算模型計算的對象是什麼?這些圍繞知覺信息表達的問題是建立任何知覺和跟知覺有關的學說和理論模型,無論是人類的還是計算機的,都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知覺信息表達的研究可以有不同層次的問題,包括諸如知覺組織的問題、知覺學習的問題、知覺動態記憶的問題、以及面孔識別的問題等。
將在計算理論層次、腦的知識表達層次和計算機實現層次上,把認知神經科學實驗研究和計算機視覺研究結合起來,將對上述科學問題提出嶄新的理論(或思想)和解決的方法。
二、學習提升智能
學習是基本的認知活動,是經驗與知識的積累過程,也是對外部事物前後關聯地把握和理解的過程,以便改善系統行為的性能。
學習的神經生物學基礎是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結構突觸的可塑性變化,已成為當代神經科學中一個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突觸可塑性條件即在突觸前纖維與相聯的突後細胞同時興奮時,突觸的連接加強。1949年,加拿大心理學家Hebb提出了Hebb學習規則,他設想在學習過程中有關的突觸發生變化,導致突觸連接的增強和傳遞效能的提高。Hebb學習規則成為連接學習的基礎。神經網路是由具有適應性的簡單單元組成的廣泛並行互連的網路。Kohonen提出自組織映射網路。Haken根據協同形成結構,競爭促進發展的規律,將協同的非線性動力理論與神經網路有機結合,提出了協同聯想記憶網路。Amari提出用微分流形和統計推理來研究神經網路。在Amari理論的基礎上史忠植等提出了一種神經場模型,由場組織模型和場效應模型構成。
感知學習是發生在感知水平上的學習,主要研究如何從低級的感測器輸入的原始數據獲取相關的抽象數據。感知學習主要考慮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學習,研究從非結構與半結構信息到結構信息變換方法,研究圖像的語義描述及其快速提取技術,研究感知學習中的注意機制與元認知等。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在人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思維過程,行為的變化是可觀察的,並且通過行為的變化也可以推斷出學習者內心的活動。在認知學習理論中,如Ausubel提出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又稱同化理論),其核心思想是獲得新信息主要取決於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意義學習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由於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了新舊知識意義的同化。Gagne提出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則將學習過程類比成計算機的信息加工過程,學習結構由感受登記器、短時記憶、長時記憶、控制器、輸出系統組成,認知過程可分為選擇性接收、監控、調節、復述、重構。在這個信息加工過程中,非常關鍵部分是執行控制和期望。執行控制是指已有的學習經驗對當前學習過程的影響,期望是指動機系統對學習過程的影響,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在這兩個部分的作用下進行的。
內省學習是一種自我反思、自我觀察、自我認識的學習過程。在領域知識和範例庫的支持下,系統能夠自動進行機器學習演算法的選擇和規劃,更好進行海量信息的知識發現。
內隱學習就是無意識獲得刺激環境復雜知識的過程。在內隱學習中,人們並沒有意識到或者陳述出控制他們行為的規則是什麼,但卻學會了這種規則。在80年代中期之後,內隱學習成了心理學界、尤其是學習和認知心理領域最熱門和最受關注的課題,成了將對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最重要課題之一。內隱學習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內隱知識能自動地產生,無需有意識地去發現任務操作的外顯規則;
內隱學習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號集合;
內隱學習具有無意識性,內隱獲得的知識一般不能用語言系統表達出來。
三、語言開啟智能之門
人類進化過程中,語言的使用使大腦兩半球功能分化。語言半球的出現使人類明顯有別於其他靈長類。一些研究表明,人腦左半球同串列的、時序的、邏輯分析的信息處理有關,而右半腦同並行的、形象的、非時序的信息處理有關。
語言是以語音為外殼、以詞彙為材料、以語法為規則而構成的體系。語言通常分為口語和文字兩類。口語的表現形式為聲音,文字的表現形式為形象。口語遠較文字古老,個人學習語言也是先學口語,後學文字。
語言是最復雜、最有系統、而應用又最廣的符號系統。語言符號不僅表示具體的事物、狀態或動作,而且也表示抽象的概念。漢語以其獨特的詞法和句法體系、文字系統和語音聲調系統而顯著區別於印歐語言,具有音、形、義緊密結合的獨特風格。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屬性的思維形態,概念與語詞有密切的聯系。概念的產生和存在,必須依附於語詞。語詞所以能夠表示其它事物,就是由於人們頭腦中有相應的概念。所以,語詞是概念的語言形式,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
從神經、認知和計算三個層次上研究漢語,給予我們開啟智能之門極好的機遇。漢語的認知心理學研究已有多年歷史,取得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但這些研究多側重於漢字與詞彙,對更高層次的句法和語句加工尚需深入探討。對整個言語鏈的研究還不夠系統,特別是對腦的語言加工機制知之不多。在智能系統領域,我國對漢語計算機信息處理極為重視,曾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計算語言學、機器翻譯和自然語言理解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但就整體而言,語言信息的智能處理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其解決必須需要以認知科學的研究為基礎,以新的理論為指導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1991年Mayeux和Kandel在Wernicke-Geschwind模型基礎上提出新的語言信息處理模型。聽覺輸入的語言信息由聽皮層傳至角回,然後至Wernicke區,再傳到Broca區。視覺輸入的語言信息直接從視覺聯合皮層傳至Broca區。對一個詞的視知覺與聽知覺是由感覺模式不同的通路相互獨立地處理的。這些通路各自獨立地到達Broca區,以及與語言含義和語言表達相關的更高級區域。大腦中語言處理通路的每一步工作機理都有待深入研究。
用數學方法研究語言,尋找語言結構的形式、模型和公式,使語言的語法規則能象數學符號和公式一樣具有系統化、形式化的特點,可以用來生成無限的句子。美國著名語言學家Chomsky於1956提出了語言的形式文法,為語言信息處理建立了理論基礎。1996年,Yip和Sussman提出在語音學規則中使用雙向約束傳播機理,可以解釋神經水平的聽覺信號怎樣對應思維層次的符號。
四、工作記憶蘊藏智能的玄機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中發生過的事物的反映,是新獲得行為的保持。由於記憶,人才能保持過去的反映,使當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礎上進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也就是有了記憶,人才能積累經驗,擴大經驗。
人類記憶有三種類型: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刺激作用停止後,它的影響並不立刻消失,可以形成後象。視覺後象最為明顯。後象可以說是最直接、最原始的記憶。後象只能存在很短的時問,如最鮮明的視覺後象也不過持續幾十秒鍾,這就是感覺記憶。短時記億的時間間隔比感覺記憶的要長些。但是,存儲材料的時間也只有一分鍾左右,或者甚至更短些。長時記憶是指保持時間在一分鍾以上信息存儲。人類的記憶可以分為過程記憶和命題記憶。過程記憶是保持有關操作的技能,主要由知覺運動技能和認知技能組成。命題記憶是存儲用符號表示的知識,反映事物的實質。命題記憶更進一步分為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前者是存儲個人發生的事件和經驗的記憶形式。後者是存儲個人理解的事件的本質的知識,即記憶關於世界的知識。
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擬短時記憶障礙的實驗基礎上提出了工作記憶的三系統概念,用「工作記憶」代替了原來「短時記憶」的概念。Baddeley認為工作記憶指的是一種系統,它為復雜的任務比如言語理解、學習和推理等提供臨時的儲存空間和加工時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記憶系統能同時儲存和加工信息,這和短時記憶概念僅強調儲存功能是不同的。工作記憶分成三個子成分,分別是中樞執行系統、視空初步加工系統和語音環路。大量行為研究和神經心理學上的許多證據表明了三個子成分的存在,有關工作記憶的結構和作用形式的認識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人們發現工作記憶與語言理解能力、注意及推理等聯系緊密,工作記憶蘊藏智能的玄機。
五、注意是智能的開關
5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人們重新認識注意在人類大腦信息加工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若干注意模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注意的過濾模型和衰減模型,它們屬於知覺選擇模型。這兩種模型把注意機制定位於信息加工的知覺階段,在識別之前實現信息選擇。與知覺選擇模型形成對照的是反應選擇模型,它認為注意的作用不是選擇刺激,而是選擇對刺激的反應。該模型認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進入高級處理階段,但只有最重要的信息才會引起中樞系統的反應。這兩類模型的側重點不同,知覺選擇模型強調集中注意,而反應選擇模型則注重分配注意。兩者爭論的焦點是注意機制在信息加工中的位置。注意的中樞能量模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該模型的理論基礎是信息系統的有限加工能力。它避開了注意機制在信息加工中的位置這個難題,使知覺選擇模型和反應選擇模型的實驗結果在形式上得到了統一;但缺點是沒有揭示注意所涉及的信息加工過程。
隨著腦成像技術和神經生理研究的迅速發展,使得把注意網路從其他信息處理系統中分離出來的努力成為現實。利用正電子斷層掃描(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可以較精確地測量在完成特定的注意任務時大腦各區域腦血流的變化(rCBF),從而確定各個注意子網路的功能結構和解剖定位。80年代初期,Treisman提出的特徵整合模型把注意和知覺加工的內部過程緊密地結合起來,並用「聚光燈」形象地比喻注意的空間選擇性。根據這一模型,視覺處理過程被分為兩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即預注意和集中注意階段。前者對視覺刺激的顏色、朝向和運動等簡單特徵進行快速、自動的並行加工,各種特徵在大腦內被分別編碼,產生相應的「特徵地圖」。特徵地圖中的各個特徵構成預注意的表象。預注意加工是一個「自下而上」的信息處理過程,並不需要集中注意。特徵地圖中的各個特徵在位置上是不確定的,要獲得物體知覺就需要依靠集中注意,通過「聚光燈」對「位置地圖」進行掃描,把屬於被搜索目標的各個特徵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實現特徵的動態組裝。1989年,Gray指出集中注意可以引起與被注意事件相關的神經元的同步發放,同步發放通常表現為40周左右的同步振盪。這一發現為注意的特徵整合模型提供了神經生理證據。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Posner把注意網路分為三個子系統:前注意系統、後注意系統和警覺系統。前注意系統主要涉及額葉皮層、前扣帶回和基底神經節。後注意系統主要包括上頂皮層、丘腦枕核和上丘。警覺系統則主要涉及位於大腦右側額葉區的藍斑去甲腎上腺素到皮層的輸入。這三個子系統的功能可以分別概括為定向控制、指導搜索和保持警覺。
六、意識是智能的控制中樞
意識也許是人類大腦最大的奧秘和最高的成就之一。自1879年現代心理學建立以來,意識就成為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James認為,心理學是研究意識的科學。但由於方法問題,不可能對意識進行具體的科學研究。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不承認意識的存在。50年代出現的認知心理學重新提出意識問題,並且從知覺和覺知入手研究意識。對知覺的研究已取得較大的進展,但目前對覺知及其它問題的研究仍處於初步階段。
對意識給予統一、確切的科學定義在當前是十分困難的。不同的領域,對意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Crick認為,意識所涉及的是注意和短時記憶相結合的神經機制,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4].Crick關於意識的驚人假設和通過視覺注意和短時記憶研究視覺意識的具體建議,引起了大批認知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計算神經科學家的廣泛興趣。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視覺生理研究方面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從不同的神經元的發放中記錄到同步振盪現象,這種大約40Hz的同步振盪現象被認為是聯系不同圖像特徵之間的神經訊號。Crick和Koch提出視覺注意的40Hz振盪的模型。並推測神經元的40Hz同步振盪可能是視覺中不同特徵進行「捆綁」的一種形式。至於「自由意志」,Crick認為它與意識有關,牽涉到行為和計劃的執行。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Eccles,熱衷於意識問題的研究。他與哲學家Popper合著的「自我與大腦」一書中,發表了「三個世界」的哲學觀點。認為世界1包括所有物質世界(大腦也在內),世界2包括人的精神世界,世界3包括人的社會、語言、科學、文化等活動。他後期的著作中,根據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提出「樹突子」(dendron)的假設,樹突子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元,由100個左右頂部樹突構成。估計在人腦中有40萬個樹突子。他進而又提出「心理子」(Psychon)的假設,世界2的心理子與世界1的樹突子相對應。由於樹突中的微結構與量子尺度相近,所以量子物理有可能用於意識問題。
意識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應該找一個切入點,並且結合當前可用的技術手段進一步深入地研究。研究意識可以將覺知(awareness)和非覺知作為切入點,找到神經相關物在腦活動中的區別。
10. 認知學科有哪些
認知科學是世紀世界科學標志性的新興研究門類,它作為探究人腦或心智工作機制的前沿性尖端學科,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們的廣泛關注。一般認為認知科學的基本觀點最初散見40年代到50年代中的一些各自分離的特殊學科之中,60年代以後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認知科學是一門相當年輕的學科,然而卻為揭示人腦的工作機制這一最大的宇宙之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目錄
簡介
爭論
內容
認知科學的研究知覺信息的表達和處理
學習提升智能
語言開啟智能之門
工作記憶蘊藏智能的玄機
注意是智能的開關
意識是智能的控制中樞
簡介
爭論
內容
認知科學的研究 知覺信息的表達和處理
學習提升智能
語言開啟智能之門
工作記憶蘊藏智能的玄機
注意是智能的開關
意識是智能的控制中樞
展開 編輯本段簡介
根據奧爾登大學認知科學研究所所長席勒爾(E. Sheener)的意見,「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一詞於1973年由朗蓋特•系金斯開始使用,20世紀70年代後期才逐漸流行。1975年,「斯隆基金會」(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系紐約市的一個私人科研資助機構)開始考慮對認知科學的跨學科研究計劃給予支持,該基金會的資助一直持續至今,對這門新學科的制度化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為斯隆基金會通過組織第一次認知科學會議並確立研究方案,在推動認知科學方面起了決定性作用。
編輯本段爭論
但是,認知科學尚未成熟,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也尚未得到足夠的統一和整合。對於什麼是認知科學,也還存在著很大的分歧。1978年10月1日,「認知科學現狀委員會」遞交斯隆基金會的報告,(席勒爾,仕琦譯,1989)把認知科學定義為「關於智能實體與它們的環境相互作用的原理的研究」。然後,該報告作者們沿著兩個方向展開這一定義。第一個是外延的:列舉了人認知科學的分支領域以及它們之間的交叉聯系。列舉的分支領域有計算機科學、心理學、哲學、語言學、人類學和神經科學。第二種展開是內涵的,指出共同的研究目標是「發現心智的表徵和計算能力以及它們在人腦中的結構和功能表示」。以上對認知科學的界定集中體現了「符號處理」或「信息處理」範式,但是隨著20世紀80年代中期聯結主義重新崛起之後,關於認知科學的定義也就出現了及其微妙的變化。但是,符號主義和聯結主義二者的爭執主要影響到的認知科學定義的內涵,而對其外延卻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因為這兩種範式都能包含上面所提及的認知科學的分支學科。
編輯本段內容
對認知科學范圍的了解,還可以從認知科學的內容上來看,到目前為止認知科學所涉及的主要內容,有感知覺(包括模式識別)、注意、記憶、語言、思維與表象、意識等。這似乎都是心理學家們所關注的問題,但其實也同樣是哲學家、語言學家、計算機科學家、神經生理學家、人類學家們所關心的內容。只是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者,對這些同一個問題,所採取的具體研究方法不同罷了。我國學者李伯約指出,人工智慧、認知心理學和心理語言學是認知科學的核心學科,神經科學、人類學和哲學是認知科學的外圍學科。 由於認知系統的復雜性,對它要進行多維度的研究,認知科學需要運用多門學科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從完整的意義上對認知系統進行全方位的綜合研究。可以說,認知科學迄今為止所取得的成就,是與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但是跨學科的研究方法,也給認知科學帶來了不少問題和挑戰。
編輯本段認知科學的研究
認知科學是研究人類感知和思維信息處理過程的科學,包括從感覺的輸入到復雜問題求解,從人類個體到人類社會的智能活動,以及人類智能和機器智能的性質。認知科學是現代心理學、信息科學、神經科學、數學、科學語言學、人類學乃至自然哲學等學科交叉發展的結果。 認知科學的興起和發展標志著對以人類為中心的認知和智能活動的研究已進入到新的階段。認知科學的研究將使人類自我了解和自我控制,把人的知識和智能提高到空前未有的高度。生命現象錯綜復雜,許多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說明,而能從中學習的內容也是大量的、多方面的。如何從中提煉出最重要的、關鍵性的問題和相應的技術,這是許多科學家長期來追求的目標。要解決人類在21世紀所面臨的許多困難,諸如能源的大量需求、環境的污染、資源的耗竭、人口的膨脹等笛單靠現有的科學成就是很不夠的。必須向生物學習,尋找新的科技發展的道路。
知覺信息的表達和處理
知覺信息的表達是知覺研究的基本問題,是研究其它各個層次認知過程的基礎。知覺過程是從那裡開始的?外在物理世界的那些變數具有心理學的知覺意義?作為知覺的計算模型計算的對象是什麼?這些圍繞知覺信息表達的問題是建立任何知覺和跟知覺有關的學說和理論模型,無論是人類的還是計算機的,都必須首先回答的問題。知覺信息表達的研究可以有不同層次的問題,包括諸如知覺組織的問題、知覺學習的問題、知覺動態記憶的問題、以及面孔識別的問題等。 將在計算理論層次、腦的知識表達層次和計算機實現層次上,把認知神經科學實驗研究和計算機視覺研究結合起來,將對上述科學問題提出嶄新的理論(或思想)和解決的方法。
學習提升智能
學習是基本的認知活動,是經驗與知識的積累過程,也是對外部事物前後關聯地把握和理解的過程,以便改善系統行為的性能。 學習的神經生物學基礎是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結構突觸的可塑性變化,已成為當代神經科學中一個十分活躍的研究領域。突觸可塑性條件即在突觸前纖維與相聯的突後細胞同時興奮時,突觸的連接加強。1949年,加拿大心理學家Hebb提出了Hebb學習規則,他設想在學習過程中有關的突觸發生變化,導致突觸連接的增強和傳遞效能的提高。Hebb學習規則成為連接學習的基礎。神經網路是由具有適應性的簡單單元組成的廣泛並行互連的網路。Kohonen提出自組織映射網路。Haken根據協同形成結構,競爭促進發展的規律,將協同的非線性動力理論與神經網路有機結合,提出了協同聯想記憶網路。Amari提出用微分流形和統計推理來研究神經網路。在Amari理論的基礎上史忠植等提出了一種神經場模型,由場組織模型和場效應模型構成。 感知學習是發生在感知水平上的學習,主要研究如何從低級的感測器輸入的原始數據獲取相關的抽象數據。感知學習主要考慮通過視覺和聽覺的學習,研究從非結構與半結構信息到結構信息變換方法,研究圖像的語義描述及其快速提取技術,研究感知學習中的注意機制與元認知等。 認知學習理論認為在人的行為背後都有一個相應的思維過程,行為的變化是可觀察的,並且通過行為的變化也可以推斷出學習者內心的活動。在認知學習理論中,如Ausubel提出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又稱同化理論),其核心思想是獲得新信息主要取決於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意義學習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由於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了新舊知識意義的同化。Gagne提出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則將學習過程類比成計算機的信息加工過程,學習結構由感受登記器、短時記憶、長時記憶、控制器、輸出系統組成,認知過程可分為選擇性接收、監控、調節、復述、重構。在這個信息加工過程中,非常關鍵部分是執行控制和期望。執行控制是指已有的學習經驗對當前學習過程的影響,期望是指動機系統對學習過程的影響,整個學習過程都是在這兩個部分的作用下進行的。 內省學習是一種自我反思、自我觀察、自我認識的學習過程。在領域知識和範例庫的支持下,系統能夠自動進行機器學習演算法的選擇和規劃,更好進行海量信息的知識發現。 內隱學習就是無意識獲得刺激環境復雜知識的過程。在內隱學習中,人們並沒有意識到或者陳述出控制他們行為的規則是什麼,但卻學會了這種規則。在80年代中期之後,內隱學習成了心理學界、尤其是學習和認知心理領域最熱門和最受關注的課題,成了將對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最重要課題之一。內隱學習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內隱知識能自動地產生,無需有意識地去發現任務操作的外顯規則; 內隱學習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號集合; 內隱學習具有無意識性,內隱獲得的知識一般不能用語言系統表達出來。
語言開啟智能之門
人類進化過程中,語言的使用使大腦兩半球功能分化。語言半球的出現使人類明顯有別於其他靈長類。一些研究表明,人腦左半球同串列的、時序的、邏輯分析的信息處理有關,而右半腦同並行的、形象的、非時序的信息處理有關。 語言是以語音為外殼、以詞彙為材料、以語法為規則而構成的體系。語言通常分為口語和文字兩類。口語的表現形式為聲音,文字的表現形式為形象。口語遠較文字古老,個人學習語言也是先學口語,後學文字。 語言是最復雜、最有系統、而應用又最廣的符號系統。語言符號不僅表示具體的事物、狀態或動作,而且也表示抽象的概念。漢語以其獨特的詞法和句法體系、文字系統和語音聲調系統而顯著區別於印歐語言,具有音、形、義緊密結合的獨特風格。概念是反映事物的特有屬性的思維形態,概念與語詞有密切的聯系。概念的產生和存在,必須依附於語詞。語詞所以能夠表示其它事物,就是由於人們頭腦中有相應的概念。所以,語詞是概念的語言形式,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 從神經、認知和計算三個層次上研究漢語,給予我們開啟智能之門極好的機遇。漢語的認知心理學研究已有多年歷史,取得了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但這些研究多側重於漢字與詞彙,對更高層次的句法和語句加工尚需深入探討。對整個言語鏈的研究還不夠系統,特別是對腦的語言加工機制知之不多。在智能系統領域,我國對漢語計算機信息處理極為重視,曾投入大量資金,支持計算語言學、機器翻譯和自然語言理解系統的研究和開發,取得了一大批重要成果。但就整體而言,語言信息的智能處理存在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其解決必須需要以認知科學的研究為基礎,以新的理論為指導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1991年Mayeux和Kandel在Wernicke-Geschwind模型基礎上提出新的語言信息處理模型。聽覺輸入的語言信息由聽皮層傳至角回,然後至Wernicke區,再傳到Broca區。視覺輸入的語言信息直接從視覺聯合皮層傳至Broca區。對一個詞的視知覺與聽知覺是由感覺模式不同的通路相互獨立地處理的。這些通路各自獨立地到達Broca區,以及與語言含義和語言表達相關的更高級區域。大腦中語言處理通路的每一步工作機理都有待深入研究。 用數學方法研究語言,尋找語言結構的形式、模型和公式,使語言的語法規則能象數學符號和公式一樣具有系統化、形式化的特點,可以用來生成無限的句子。美國著名語言學家Chomsky於1956提出了語言的形式文法,為語言信息處理建立了理論基礎。1996年,Yip和Sussman提出在語音學規則中使用雙向約束傳播機理,可以解釋神經水平的聽覺信號怎樣對應思維層次的符號。
工作記憶蘊藏智能的玄機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中發生過的事物的反映,是新獲得行為的保持。由於記憶,人才能保持過去的反映,使當前的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礎上進行,使反映更全面、更深入。也就是有了記憶,人才能積累經驗,擴大經驗。 人類記憶有三種類型: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刺激作用停止後,它的影響並不立刻消失,可以形成後象。視覺後象最為明顯。後象可以說是最直接、最原始的記憶。後象只能存在很短的時間,如最鮮明的視覺後象也不過持續幾十秒鍾,這就是感覺記憶。短時記億的時間間隔比感覺記憶的要長些。但是,存儲材料的時間也只有一分鍾左右,或者甚至更短些。長時記憶是指保持時間在一分鍾以上信息存儲。人類的記憶可以分為過程記憶和命題記憶。過程記憶是保持有關操作的技能,主要由知覺運動技能和認知技能組成。命題記憶是存儲用符號表示的知識,反映事物的實質。命題記憶更進一步分為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前者是存儲個人發生的事件和經驗的記憶形式。後者是存儲個人理解的事件的本質的知識,即記憶關於世界的知識。 1974年,Baddeley和Hitch在模擬短時記憶障礙的實驗基礎上提出了工作記憶的三系統概念,用「工作記憶」代替了原來「短時記憶」的概念。Baddeley認為工作記憶指的是一種系統,它為復雜的任務比如言語理解、學習和推理等提供臨時的儲存空間和加工時所必需的信息,工作記憶系統能同時儲存和加工信息,這和短時記憶概念僅強調儲存功能是不同的。工作記憶分成三個子成分,分別是中樞執行系統、視空初步加工系統和語音環路。大量行為研究和神經心理學上的許多證據表明了三個子成分的存在,有關工作記憶的結構和作用形式的認識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人們發現工作記憶與語言理解能力、注意及推理等聯系緊密,工作記憶蘊藏智能的玄機。
注意是智能的開關
5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認知心理學的興起,人們重新認識注意在人類大腦信息加工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若干注意模型。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注意的過濾模型和衰減模型,它們屬於知覺選擇模型。這兩種模型把注意機制定位於信息加工的知覺階段,在識別之前實現信息選擇。與知覺選擇模型形成對照的是反應選擇模型,它認為注意的作用不是選擇刺激,而是選擇對刺激的反應。該模型認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進入高級處理階段,但只有最重要的信息才會引起中樞系統的反應。這兩類模型的側重點不同,知覺選擇模型強調集中注意,而反應選擇模型則注重分配注意。兩者爭論的焦點是注意機制在信息加工中的位置。注意的中樞能量模型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的。該模型的理論基礎是信息系統的有限加工能力。它避開了注意機制在信息加工中的位置這個難題,使知覺選擇模型和反應選擇模型的實驗結果在形式上得到了統一;但缺點是沒有揭示注意所涉及的信息加工過程。 隨著腦成像技術和神經生理研究的迅速發展,使得把注意網路從其他信息處理系統中分離出來的努力成為現實。利用正電子斷層掃描(PET)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可以較精確地測量在完成特定的注意任務時大腦各區域腦血流的變化(rCBF),從而確定各個注意子網路的功能結構和解剖定位。80年代初期,Treisman提出的特徵整合模型把注意和知覺加工的內部過程緊密地結合起來,並用「聚光燈」形象地比喻注意的空間選擇性。根據這一模型,視覺處理過程被分為兩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即預注意和集中注意階段。前者對視覺刺激的顏色、朝向和運動等簡單特徵進行快速、自動的並行加工,各種特徵在大腦內被分別編碼,產生相應的「特徵地圖」。特徵地圖中的各個特徵構成預注意的表象。預注意加工是一個「自下而上」的信息處理過程,並不需要集中注意。特徵地圖中的各個特徵在位置上是不確定的,要獲得物體知覺就需要依靠集中注意,通過「聚光燈」對「位置地圖」進行掃描,把屬於被搜索目標的各個特徵有機地整合在一起,實現特徵的動態組裝。1989年,Gray指出集中注意可以引起與被注意事件相關的神經元的同步發放,同步發放通常表現為40周左右的同步振盪。這一發現為注意的特徵整合模型提供了神經生理證據。 根據已有的研究結果,Posner把注意網路分為三個子系統:前注意系統、後注意系統和警覺系統。前注意系統主要涉及額葉皮層、前扣帶回和基底神經節。後注意系統主要包括上頂皮層、丘腦枕核和上丘。警覺系統則主要涉及位於大腦右側額葉區的藍斑去甲腎上腺素到皮層的輸入。這三個子系統的功能可以分別概括為定向控制、指導搜索和保持警覺。
意識是智能的控制中樞
意識也許是人類大腦最大的奧秘和最高的成就之一。自1879年現代心理學建立以來,意識就成為心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James認為,心理學是研究意識的科學。但由於方法問題,不可能對意識進行具體的科學研究。20世紀20年代興起的行為主義心理學,不承認意識的存在。50年代出現的認知心理學重新提出意識問題,並且從知覺和覺知入手研究意識。對知覺的研究已取得較大的進展,但目前對覺知及其它問題的研究仍處於初步階段。 對意識給予統一、確切的科學定義在當前是十分困難的。不同的領域,對意識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諾貝爾獎獲得者Crick認為,意識所涉及的是注意和短時記憶相結合的神經機制,可以用科學的方法去研究[4].Crick關於意識的驚人假設和通過視覺注意和短時記憶研究視覺意識的具體建議,引起了大批認知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和計算神經科學家的廣泛興趣。 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視覺生理研究方面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從不同的神經元的發放中記錄到同步振盪現象,這種大約40Hz的同步振盪現象被認為是聯系不同圖像特徵之間的神經訊號。Crick和Koch提出視覺注意的40Hz振盪的模型。並推測神經元的40Hz同步振盪可能是視覺中不同特徵進行「捆綁」的一種形式。至於「自由意志」,Crick認為它與意識有關,牽涉到行為和計劃的執行。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Eccles,熱衷於意識問題的研究。他與哲學家Popper合著的「自我與大腦」一書中,發表了「三個世界」的哲學觀點。認為世界1包括所有物質世界(大腦也在內),世界2包括人的精神世界,世界3包括人的社會、語言、科學、文化等活動。他後期的著作中,根據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提出「樹突子」(dendron)的假設,樹突子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元,由100個左右頂部樹突構成。估計在人腦中有40萬個樹突子。他進而又提出「心理子」(Psychon)的假設,世界2的心理子與世界1的樹突子相對應。由於樹突中的微結構與量子尺度相近,所以量子物理有可能用於意識問題。 意識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應該找一個切入點,並且結合當前可用的技術手段進一步深入地研究。研究意識可以將覺知(awareness)和非覺知作為切入點,找到神經相關物在腦活動中的區別。 實際上還有一個情感系統,近年來呈現活躍的研究態勢。免疫系統與智能也有密切的關系,限於篇幅,這里就不展開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