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投資基金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例子
支付寶的余額寶就是貨幣基金,餘利寶也是。
㈡ 各位達人,舉個基金收益的真實例子
那我來舉個例子吧,華夏紅利基金,1月14日按照凈值買入1萬份,手續費百分之1。5,到昨天為止1個月時間,收支如下:
截止日期 單位凈值(元) 累計凈值(元)
2008-02-14 3.0740 3.9070
2008-01-14 3.3410 4.1740
買入成本凈值3。3410元,
數量1萬份,
總成本是:3。41 X 1.015 X 10000= 34611.50元(包含了手續費)
一個月下來,2月14日的凈值是3。074元,盈虧情況是:
3。074-3。3410=0。336----每份虧損3毛3分6
市值:3。074 X 1萬=30740元
共計虧損1萬 X 0.336=3360元(賬面)
所以投入34611。50,運作一個月,虧損了3360元,這個是賬面的虧損。如果你要實際的贖回,
那麼市值30740還要扣除手續費0。5%=
30740 X (1-0.5%)=30586.30元
實際拿回來30586。30元,跟你投入的34611。50相比,實際虧損了4025。20元
我特意舉這個實際的例子,就是為了告訴你,基金不是穩賺不賠的東西,1月14日開始股市連續深幅下跌,那麼基金必定是要跟著跌的,所以挑選基金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要只想著賺錢一定賺錢,賺多少錢的問題。
㈢ 說幾個著名對沖基金的金融案例
著名的對沖基金
對沖基金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喬治·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羅伯遜的老虎基金,它們都曾創造過高達40%至50%的復合年度收益率。採取高風險的投資,為對沖基金可能帶來高收益的同時也為對沖基金帶來不可預估的損失。最大規模的對沖基金都不可能在變幻莫測的金融市場中永遠處於不敗之地。
量子基金
喬治·索羅斯1969年量子基金的前身雙鷹基金由喬治·索羅斯創立,注冊資本為400萬美元。1973年該基金改名為索羅斯基金,資本額躍升到1200萬美元。索羅斯基金旗下有五個風格各異的對沖基金,而量子基金是最大的一個,也是全球最大的規模對沖基金之一。1979年 索羅斯再次把旗下的公司改名,正式命名為量子公司。之所謂取量子這個詞語是源於海森堡的量子力學測不準原理,此定律與索羅斯的金融市場觀相吻合。測不準定律認為:在量子力學中,要准確描述原子粒子的運動是不可能的。而索羅斯認為:市場總是處在不確定和不停的波動狀態,但通過明顯的貼現,與不可預料因素下賭,賺錢是可能的。公司順利的運轉,得到超票面價格,是以股票的供給和要求為基礎的。
量子基金的總部設立在紐約,但其出資人皆為非美國國籍的境外投資者,其目的是為了避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量子基金投資於商品、外匯、股票和債券,並大量運用金融衍生產品和杠桿融資,從事全方位的國際性金融操作。憑借索羅斯出色的分析能力和膽識,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場中逐漸成長壯大。由於索羅斯多次准確地預見到某個行業和公司的非同尋常的成長潛力,從而在這些股票的上升過程中獲得超額收益。即使是在市場下滑的熊市中,索羅斯也以其精湛的賣空技巧而大賺其錢。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已增值為資產總值近60億美元。在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萬美元,即增長了3萬倍。
老虎基金
1980年著名經紀人朱利安·羅伯遜集資800萬美元創立了自己的公司——老虎基金管理公司。1993年,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對沖基金——老虎基金攻擊英鎊、里拉成功,並在此次行動中獲得巨大的收益,老虎基金從此名聲鵲起,被眾多投資者所追捧,老虎基金的資本此後迅速膨脹,最終成為美國最為顯赫的對沖基金。
20世紀90年代中期後,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業績節節攀升,在股、匯市投資中同時取得不菲的業績,公司的最高贏利(扣除管理費)達到32%,在1998年的夏天,其總資產達到230億美元的高峰,一度成為美國最大的對沖基金。
1998年的下半年,老虎基金在一系列的投資中失誤,從此走下坡路。1998年期間,俄羅斯金融危機後,日元對美元的匯價一度跌至147:1,出於預期該比價將跌至150日元以下,朱利安
㈣ 有沒有一個投資基金的案例
南方高增2006年11月1.05元,2007年4月30日1.72元
㈤ 基金運作實例
投資者購買基金後,還應該做些什麼?
首先要跟蹤基金錶現情況,再結合自己的投資需要和財務狀況來調整投資組合;密切留心您所持有基金的公告等披露的信息;注意基金管理公司的人事變動,如果基金管理公司發生了重大人事變動,那麼您應該密切關注該基金的投資變動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您的策略;根據自己的支出需求,調整分紅方式,這樣可以簡化再投資手續並節省費用;咨詢投資顧問,協助投資,可以使您對資產的運行狀況有更清楚的認識。最後,不論選擇哪一種基金,都必須時常關心自己所投資基金的績效和投資策略是否符合當初投資時的預期。如果有任何疑問,都應該隨時向基金公司詢問。
現在開放式基金成為一個熱門的投資渠道,很多投資者認為投資基金可以「坐享其成」,把錢交給基金公司後就等著基金公司分紅,什麼也不去想,什麼也不去管,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投資者在購買基金後還是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利用各種渠道
獲得開放式基金信息
基金公司每日都會在監管部門指定的報刊上公布凈值。另外,基金的中報、年報、基金市場指數及各類基金升降名次也會通過媒體向客戶披露。因此,投資者要通過媒體了解基金最新的買賣價、凈值等。通過分析這些資料可以判斷出基金的投資價值,如可以從支出及平均凈資產值的比例、凈股息收入與平均凈資產值的比例中,看出一隻基金的內在成本是否很高、回報率是否可觀。
隨時注意基金大股東
及基金經理人的變動
基金的主要持有人是誰、他們持有基金的數目占基金單位總數的比例,是影響該基金穩定性的兩大主要因素。當基金內大部分的持有者是機構客戶時,其穩定性通常不如持有者大部分為個人的基金強,特別是機構客戶進行大規模贖回時,會對基金投資產生較為不利的影響。所以,基金公司為了保護基金資產的相對穩定,一般都會設法使大中小持有人維持一個適當的比例。
根據投資者的財務狀況
及投資目標決定分紅方式
投資者購買基金的目的是能夠獲利,除了拋售基金收回投資外,基金分紅也是投資者獲得收益的一個重要渠道。一般來說,投資成長型基金的投資者抗風險能力較強,注重資本的成長和積累,比較適合選擇基金分紅再投資的分配方式,而投資平衡型基金和收益型基金的投資者,比較注重平穩和現金收益,可以考慮選擇現金紅得的分配方式。
定期檢查投資成績
及時調整投資組合
雖然證券投資基金屬於一種中長期投資品種,但是投資者還是應結合自己的資金狀況,了解投資基金的經營變動情況和市場上優秀基金的業績表現,調整投資組合。定期檢查的要素包括組合內各基金的業績表現、基金組合的特性、組合中基金的基本面等。
投資者買入並持有基金一段時間後,情況可能會有所變化,例如投資目標發生改變、業績表現不符合預期、基本面發生變化、當初對基本面有誤解、承受過多壓力等等,這時投資者就應該果斷地調整基金組合,而不能當甩手掌櫃,不管不問。
㈥ 舉一個在基金運作中違規的案例
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2009年06月19日介紹說,對融通基金案調查發現,2007年起至版2009年2月,張野在擔任融通基權金基金經理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獲取融通基金的基金投資與研究信息,並操作他人控制的「周薔」賬戶,採取先於融通基金旗下的有關基金買入或賣出同一股票的交易方式為他人牟取利益,其個人從中獲取好處。此外,2006年12月至2007年7月期間,張野還通過網路下單方式,操作其配偶的同名賬戶交易了廣宇發展(000537,股吧)等多隻股票,獲取不當利益。
㈦ 投資基金包括什麼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分析一下
一、投資基金主要包括以下八種: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私募證回券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答、天使投資基金、政府引導基金、信託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戰略投資基金。
二、投資基金舉例: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啟明創投、中國風投等;
天使投資基金:聯想天使基金、泰山天使創業基金等;
政府引導基金:蘇州工業園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北京海淀區創業投資引導基金、上海浦東新區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等;
信託投資基金:中信信託有限公司等;
產業投資基金:渤海產業投資基金、航天產業投資基金、船舶產業投資基金、浙商產業投資基金等;
戰略投資基金:中俄戰略投資基金等。
㈧ 求基金收益的案例和分析
在2010年軟銀成立30周年股東大會上,孫正義再次給世人描繪出一個新的軟銀30年願景,並於2016年10月拋出千億願景基金,目的簡單直白:純粹通過大規模資金投入釋放一個新的創新時代,從而重塑全球科技業版圖。目前,願景基金已在各個前沿領域廣泛布局,包括晶元、衛星、自動駕駛、虛擬現實、癌症檢測和基因診斷、人工智慧等。
在創業、天使投資、基金等各方面都非常"落後"的日本,軟銀董事長兼CEO孫正義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1994年帶領軟銀成功上市後,便走上一條狂熱的投資收購之路。截至目前,軟銀已投資逾520家企業。
毫無疑問,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已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乃至最大的並購基金。其成立之日就備受科技圈和投資圈矚目,不僅因為其1000億美元的龐大規模,還因為其包括兩大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並且,一眾科技巨頭——蘋果、高通、夏普等也在其LP之列。
孫正義表示,「物聯網將會引領下一輪技術爆炸,正如在地球演變歷史上寒武紀爆發形成了無數新物種一樣,用不了多久,聯網的物聯網設備數量將會達到1萬億。」我們梳理願景基金現有投資組合後發現,正是基於這一趨勢將形成奇點的判斷,願景基金的投資方向與軟銀集團總體戰略高度一致:
一方面,其對半導體晶元、無人駕駛、虛擬現實、人工智慧、衛星通訊、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保持著較大投資力度;另一方面,對互聯網金融、共享出行、生態農業、電子商務等依託大數據的消費領域也保持持續投資;此外,斥巨資收購晶元巨頭ARM、NVIDIA則體現了它在基礎技術與硬體領域的大膽布局。
在一個潛力巨大的領域選定最具前景的公司,進而大筆投資,再基於互惠互利將這些公司帶到更高水平,願景基金用這種Kingmaker(擁王)式投資策略做特定行業的最大參與者——這對國內一些PE、產業基金和戰略投資者有著重要啟發。與此同時,不論國內還是國外,資本集中化已成市場顯著特徵之一,資本向後期輪次和行業頭部項目高度集中,馬太效應正不斷加劇這一過程。隨著巨額基金出現,獨角獸企業因不缺資金追捧,便可選擇長時間停留在一級市場——那些有幸投中的早期基金,或許需要考慮靈活多變的退出策略,比如,驅使獨角獸踏上合並之路……
㈨ 世界上有哪些投資成功的案例
中國風險投資業萌發於80年代,被稱為創業投資。1985年1月11日,中國第一家專營新技術風險投資的全國性金融企業--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在北京成立。該公司跟後來成立的北京太平洋優聯技術創業有限公司、清華永新高科技投資控股公司等數家風險投資公司為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和應用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 但由於多方面原因,風險投資在中國並沒有得到穩定的發展。直到1998年,民建中央在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提出著名的「一號提案」,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風險投資才在中國轟轟烈烈開展起來。
國內這方面的案例雖然不像美國那樣典型,但我們更有意義,所以我們將分期作比較詳細的介紹。
(一)
深圳金蝶軟體公司引入風險投資案例
1998年5月6日,我國最大的財務及企業管理軟體廠商之一――深圳金蝶軟體公司宣布,金蝶公司與世界著名的信息產業跨國集團――國際數據集團 IDG已經正式簽定協議,將接受IDG設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基金公司――廣東太平洋技術創業有限公司2000萬元人民幣的風險投資,用於金蝶軟體公司的科研開發和國際性市場開拓業務。這是繼四通利方之後國內IT業接受的最大一筆風險投資,也是中國財務軟體行業接受的第一筆國際風險投資。
一石激起千層浪,金蝶軟體公司這一敢「吃螃蟹」的舉措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面對風險投資這一新生事物,人們不禁紛紛要問:金蝶公司在自身業務飛速發展時,為什麼要引進風險投資呢?為什麼IDG公司要選擇金蝶公司這樣一個規模並不大的企業進行投資呢?風險投資的引進對我國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對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有何意義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這一引進風險投資的案例進行分析。
一、引入風險投資的必要性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近20年來,國家對國有企業的投融資體制進行了多次改革,從直接由國家財政撥款,到撥改貸,企業從銀行申請貸款,再到發展證券市場融資,改革的力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國家對中小企業,特別是民營高科技企業的發展一直支持力度不大,這導致了一種矛盾的現象:一方面,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著借錢、要錢、多投資的極大沖動,在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的同時,凈資產收益率卻一降再降;而那些產權關系清楚,極具發展潛力的民營高新技術企業卻告貸無門,始終未能建立較好的融資渠道。這是因為,國有商業銀行在對非國有企業的貸款上存在著許多成文與不成文的限制,不願對非國企貸款;另外,非國有企業目前幾乎沒有上市的機會,很難從證券市場上得到資金。這些最有發展前途的企業卻因資金的短缺不能快速發展。由於資金不足,企業只能依靠自身積累發展,所以導致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市場競爭力不強。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直接面對的是國際跨國集團的競爭,往往因企業規模太小而不能形成規模優勢,難以與之相抗衡。 依靠企業自身的積累永遠都是需要的,企業沒有內部積累,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抗禦風險的能力。但是,僅僅停留在以自身的積累進行再投入是難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從現在市場趨勢看,往往是高起點、大投入的企業才能佔領市場。完全依靠自身的積累進行大投入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是做不到的,沒有融資的積累是低效率的積累,如果企業的資本積累僅僅局限在由生產經營而產生盈利之後進行分割,企業的資本積累就非常地有限,企業也不能得到快速和超常規發展。要實現企業的快速和超常規的發展,就必須把積累的視野拓展得更寬一些。當今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大公司際竊謐時駒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