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買基金的時候多買幾只,分散投資怎麼樣
要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並不是買越多的基金越好,而是在買基金的時候,要注意不同基金之間的相關性。因為這才是降低基金組合風險的關鍵所在。
基金的相關性可以用「相關系數」來表達,其數值在-1到+1之間。
如果相關系數為正,代表正相關,其數值越趨近於+1,正相關性也就越高;
換一句話說,如果你買的兩只基金,其相關系數越趨近於+1,那麼這兩只基金很可能會出現同漲同跌,因此也就達不到分散風險的效果。
如果相關系數為負,代表負相關,其數值越趨近於-1,負相關性也就越高。
換一句話說,如果你買的兩只基金,其相關系數越趨近於-1,那麼這兩只基金的走勢可能就剛好相反,因此也就達到了分散風險的效果。
下面就來看如何計算基金或指數之間的相關系數
這里就以創業板指(399006)和中小板指(399005)為例。
首先,大家把這兩個指數的歷史行情導入到excel表格中。選取的是2014年1月3日到2018年10月24 日的周K線數據。稍微提醒下,如果是基金,那麼導入的就是基金的歷史凈值。
然後,在表格中隨便選擇一個空白的單元格,輸入函數「CORREL(array1,array2)」。
其中:Array1選擇第一組數值單元格區域,即下圖中的中小板的歷史行情數據;Array2選擇第二組數值單元格區域,即下圖中的創業板的歷史行情數據。
最後得出來的數值就是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的相關系數。
由上圖可知,中小板指和創業板指的相關系數為0.89。
也就是說,這兩個指數在大部分的時間內都是同漲跌,如果你買的是跟蹤這兩個指數的基金,它們組合在一起,就很難降低投資風險。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了對買多隻基金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❷ 基金分批賣出分散風險的原理
賣出基金時,為什麼建議分批賣出,而不是一次性賣完?
在投資理財中有這么一句話,深深影響著每一位投資者。那就是「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父」。好的開始,相當於成功了一半。但是沒有堅持到最後一刻,那就不算勝利,前面所有的優勢、運氣,都有可能泡湯。
身邊有很多投資基金的朋友,總是會在賣出基金的時候產生一連串的疑惑:
基金跌了很多,想要止損,結果一賣出去就大漲。
長時間持有一隻基金,結果只是小有盈利,認為再堅持也沒有太大的意義,結果賣完又大漲。
前面一段時間市場行情走得不錯,手中持有的基金賺了不少,已經達到自己制定的止盈點。但是覺得還有不錯的盈利空間,沒有賣,結果基金跌下去了。
……
諸如此類的問題非常多,但都是圍繞著賣出基金進行決策,稍微把握不對方向,就有可能出現莫大的虧損。
為什麼不建議一次性賣完?
本質上賣出基金的時候,要麼一次性賣完,要麼分批賣出。但是絕大多數的投資者往往會選擇一次性賣完,他們過度自信,認為自己能夠准確的判斷行情,並且能夠在市場高位的時候一次性賣完所有基金份額,這樣便可以獲得最大化的收益。沒有錯,這是所有投資者日夜期盼的賣出方式,但這只存在理論之間。即使投資者能在某一次成功逃頂,也不可能每一次都如此。只要任意一次失敗,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損失。而大多數投資者正是因為選擇一次性賣出,所以長期飽受虧損,無法盈利。
事實上一次性賣完基金並非不可以,只是大多數投資者都沒有這個能力去判斷市場行情。因為這需要非常扎實的基金投資知識,豐富的交易經驗,穩健的投資心態,過人的膽識,成熟的交易系統等等決定的。因此沒有這個能力,就沒必要冒這個險,可以選擇分批賣出的方式,會讓基金投資更加順心。不管是止盈還是止損,都可以採用分批賣出的方式來有效解決在賣出基金時猶豫不決的疑惑。
為什麼建議分批賣出?
當投資者持有的基金收益非常可觀時,但又覺得這只基金接下來還有不錯的上升空間。那麼可以採用分批賣出的方式先鎖定一部分利潤,另外一部分基金份額仍然可以在接下來可能上漲的行情中獲得不錯的收益。
假設基金虧損得比較厲害,但是投資者仍然覺得這只基金非常有潛力。不過又擔心接下來的行情會影響基金繼續下跌,那麼同樣可以採用分批賣出的方式。賣出一部分基金份額,本質上是為了降低風險,減少不必要的虧損。剩餘的基金份額,仍然可以等待行情反轉。脫離風險的資金,也可以在這個階段進行補倉,以實現更快速度的扭虧為盈。
在實際操作基金的時候,更建議投資者這樣去做。當持有的基金已經達到預期收益,可以按照自己的標准一次性賣完所有基金份額。也可以先賣出一部分,如果行情繼續漲上去,再賣出一部分,直到賣完為止。
那些期待在市場行情頂點賣出基金的投資者,請放棄這種不現實的行為。也許某一次可以實現,但不代表每一次都能成功。投資者永遠賺不完市場最後一塊錢,一次性賣出基金,如果沒有能力把握賣點,那麼採用分批賣出的方式可以獲得更加平均的收益。可能會賺得少一些,但也可以虧得少一些,沒必要在意收益最大化,穩健才是投資者最需要的東西
❸ 多買幾個定投基金(或者不定期申購的基金),可以分散風險,但是這樣一來會不會減低收益
在熊市中不會降低風險,因為所有的基金都在下跌,最安全的策略是不買.迴避風險.
基金以股票型基金為主,也就是說投資基金的投資者要密切關注股市的動向,如果股市仍然無法扭轉熊市的頹勢繼續震盪下行,那作為基金投資者也應該和股票投資者樣,在大盤反彈結束前後,逢高贖回基金,但是基金和股票又有區別,股票比較自由想賣就賣,但是基金就比較復雜更在意長期持有,所以基金投資者的理性投資心態是和股票一樣,做趨勢,如果市場在熊市中選那支基金倒成了次要問題了,因為基金也是虧,所以介入的時機和撤退的時機成為基金投資者的必須要學習的東西.
那天大漲170多點源於主力在市場上放出了多個版本「利好」傳言基本如下:
1、證監會「二次發售」解決大小非 (證監會相關人士已經表態,二次發售只是打散大小非使解禁的集中度降低,不限制大小非解禁,同時表示,限制大小非是違背股改精神和市場的行為國家不會限制的,該消息屬於重大利空,如果有投資者能夠看懂?)
2、融資融券的可能在奧運後出台(沒得到證實)
3、摩根大通龔方雄放言政府將出台千億級的經濟刺激方案(周二該黑嘴表態所謂的千億級經濟刺激方案只是自己認為國家應該出的,不是國家有出的計劃和想法,該傳言也遭到了李嘉誠的否認,勸投資者理智點面對現在的行情,他認為到09年為止股市不會太理想,投資者要謹慎介入)
4、據非常接近證監會高層人士可靠消息,將於8/2*宣布印花稅即日起調整為雙向徵收0.05% (沒得到證實)
5、暫停三個月的新股上市審批 (沒得到證實)
6、國家平準基金將入市救市(相關發言人表示,平準基金現在還沒組建,而且組建的資金來源暫時無法確定,所以較長時間內不可能入市,中等利空)
而傳言始終是傳言,利好謠言並沒有出現,大盤出現了意料中的回落,把那天大漲跌掉了一大半,而新的資金統計大漲當天靠謠言的掩護基金、保險和QF2凈減倉40.8億,而這幾個交易日累積估算凈減倉在150億左右,注意風險了,如果基金真的這么看好後市行情不該現在減倉。機構出貨的意志和之前一樣堅決,出謠言就是機構出貨的時候。在紅七月行情進行過程中有過無數的眾多利好傳言帶來了游資推動的那波行情,但是結果呢?都要到8月底了傳言的利好都沒出來.所以穩健的投資者建議等待官方公布利好後才介入穩健獲利,而不要被游資和減倉的機構忽悠了,每次真正有利好政策出來的時候,政府都是悄悄的進村,而沒有出現過提前一個多月干叫喚的情況,是機構製造謠言方便出貨還是真的有利好,多思考下吧,再考慮自己是不是要介入。大盤出現了連續5個交易日的均線壓制震盪走低行情,就算又傳出什麼利好謠言再沖一波,沒兌現的情況下,還是會去2000點的.請參考前幾次運行情況,防止連續多個交易日出現均線壓制震盪走低行情後破位大跌。控制倉位控制風險,大盤短線又要選擇方向了。
之前我一直談到的要防止出現的奧運見光死行情,還真的在8月8日出現了,非常的遺憾,雖然在心理上很不能夠接受,本人也曾經對8號當天有過期待,期望這一天真的能夠如大多數股友的願望出現紅盤,這樣股友們的損失又可以減少一些了,雖然技術面已經很難看了,讓人不相信8號會有行情,最終行情的發展情況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最遭的情況_大盤破位,股市的運行規律戰勝了謠言帶來的游資推動的反彈,這也是這次反彈我一直在反復提醒朋友們風險的地方,也是我一直被人質疑的地方,說我為什麼每次反彈只看空不看多,我只能夠說大級別反彈的條件不充足,所以我不看好,如果只根據書上寫的,現在跌了這么多了該有如書上說的大級別的反彈了,那這種判斷大盤的依據我不認同.股市隨時在變,人要隨時去適應,如果股市真的如書上寫的在運行和發展,那應該不會有這么多人虧錢.只有支持反彈的條件出現了我才會修正觀點.(越是散戶期待的的東西,可能就越有可能被機構利用來出貨,奧運題材就是這么個東西,沒實質的利好作用,只是題材,掩護機構出貨而已,而在奧運後由於沒有什麼大的題材來掩護出貨,所以,這個題材對於畏忌大小非的眾多機構來說是最後的一個大規模減倉的機會了,在平時機構出貨可能會遇到散戶同時拋售的壓力,而奧運期間由於散戶對未來行情有所期盼不會輕易和機構比起出貨,會給機構提供一個少有的較為輕松的出貨環境,所以,謹慎相信股評的抄底評論,股評喊抄底的時候往往是機構要出貨的時候,謹慎樂觀奧運行情). 而基本面投資者現在也將面臨一個壞消息878家公司半年報:雖然每股收益小幅度增長1分錢,但是增速已經大幅度減緩,凈利潤增長現金流下降,降幅高達64.47%,但總體現金流下降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行業現金流都出現下降,如採掘業上半年現金流同比就有較大增長。這也是美國次貸危機和中國宏觀調空的的雙重作用,隨著宏觀調空的繼續深入,業績面支撐股市上行的壓力更大,在遇到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將近,大盤長期趨勢不樂觀.
大盤靠謠言帶來的大漲,又於預料中的沒有兌現,短線資金再次出局,奪回來的10日線輕松失守,如果短線繼續維持弱勢運行,那大盤又要選擇方向了,如果傳說中的利好繼續是傳說,那到2000點就不是傳說了.由於市場面臨的資金面壓力仍然巨大,隨著大小非的解禁高峰期即將到來,如果市場仍然是靠游資放出的謠言或這些假利好來做行情,那我還是不改對大盤後市的看法,一沒資金,二沒信心,三沒實質性的政策,股市靠什麼去完成書上說的中級大反彈.政府如果繼續維持新華社的觀點不出實質性利好,短線看低2000點,中線看低1500.大盤短線已經到了破位後的轉折點了只有在量能快速放大的配合下並突破站穩10日線才有希望看高2500,突破不了站不穩,短線可能再次破位看低2000.順勢而為吧.沒人喜歡熊市,但是,不得不面對現實.
❹ 購買基金的風險有哪些
不同的基金風險是不同的,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屬於低風險,混合基專金屬於中高風險,因此屬不能一概而論說基金風險,必須要針對基金的種類說風險。但不管是什麼基金,風險都是存在的,只不過低風險虧損的概率比較小,而中高風險、高風險就有可能會虧損。
❺ 買基金是資金分散多買幾種還是集中起來買一兩種好同上
看你喜歡嘍,反正很多人喜歡風險分散
我覺得你可以考慮一個方向的,比如我就內是進取型的基金投容資著,喜歡證券投資基金,那就備選2到3支的股票投資基金
如果我是偏穩的,就考慮債券基金,備選2,3支 ,可以詢問相關人
求採納
❻ 買定投基金,應該按自已的風險承受能力選一種,還是分散多買二三隻好
1。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內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容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可以分散買二三隻不同品種的
2。不是。每次都一樣
3。不是由銀行決定的,是由基金決定的。同一個品種在哪裡都一樣,銀行只是代理。手續費一般是認購1.0%,申購1.5%,贖回0.5%。但是如果你在銀行開通網銀購買部分基金有申購0.6-0.8%的優惠,如果在基金網站購買還有0.4-0.6%的優惠。
❼ 分散多個基金購買,應該如何優化基金效益
有網友問,基金買得越多,風險就越分散嗎?答案是否定的,基金買得多並不代表買得好。但就買基金來說,分散風險需要買入不同板塊不同風險等級的基金來分擔,而不是買入不同的基金。如果基金都是同一類型的,買得越多,風險越大。
類型相同的基金,買得少買得好更利於管理。
若是類型不同,則根據基金持倉的行業來選擇,資金少的話也不適合選太多基金。
還是那句話,基金在精不在多,如果想分散風險,就按風險等級進行配置資金,在控制風險的基礎上,如果想獲得比較好的收益,就要注意根據基金的周期表現漲幅高低控制好倉位,還要根據估值的高低進行合理配比。
或者將資金分配在多種資產上,且這些資產的回報率相互之間的關聯性比較低,這樣才達到分散風險的目的。
❽ 買多少只基金可以有效分散風險
額,分散風險並不是靠購買基金的數量。
有效分散風險是對自己的基金組合進行合理的搭內配達到降低虧算風險容,最簡單的組合是滬深300與中證500兩個基本包含所有優質股票,形成對沖基金降低風險。需要自己學習,並不是靠數量來降低的。
❾ 請教:老年人2萬元買基金,怎樣分散風險保持收益。
老年人投資我覺得收益這塊應該其次,風險才應該是第一,所以投資品版種選擇要相對保守一些!權
將二萬元分成四塊,各5000。
一、積極配置型基金:嘉實穩健,持股比例只有55%,但收益收一直在同類基金的前10名中
二、保守配置型基金:匯豐晉信2016,持股比例33%,收益也穩居同類基金三甲中。
三、債券型基金:長盛中信全債,持股比例15%,收益在同類產品中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四、貨幣型基金:華夏現金增利,套現能力強,可作急用
以上基金組合比較保守,適合老年人,收益能力適中!
❿ 買的股票越多,真的能分散風險嗎
其實股票沒啥風險 主要是 老百姓不懂 比如說 可以買入 一些好行業 永遠內不倒閉的行業 比如食品飲容料喝醫葯 這些行業永遠不會倒閉 然後在行業里選 前幾名 大公司 這些 其實 風險很小 或者買入指數基金 比如說 有的是全國前300個最大的企業 這些都代表一個國家整體的 這些風險都很小的 或者買入 國有四大行 這些 公司基本5年內 不可能倒閉 你禍害他們他們都不會倒閉 所以 說股票高風險主要是 老百姓沒學過還要掙錢 另外 就是覺得 掙錢太慢 總是想快速賺大錢 買入哪些 高風險的行業 或者 公司 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