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為一名私募基金經理,哪些方式減壓最好
搏擊運動、買發泄器材好好發泄下情緒,這樣也能休息的更好
B. 基金經理生存現狀大盤點 去私募還是去資管
您好!
公募基金經理流失非常嚴重,現在管理體制、激勵機制都不行,自版然人心思動,尤其是有能權力的基金經理,完全可以自己做,獲取更高的收入。現在公募除了少數執著於公募的基金經理,大多數都是把公募當做練兵場或者出名的地方,隨時准備離開。干出名堂自己組建私募或者投奔大資管,做的一般也會有一般資管要的。
如有不懂之處,真誠歡迎追問;如果有幸幫助到你,請及時採納!謝謝啦!
C. 成為私募基金經理的需要哪些要求呢
第一,你必須從券商搞股票研究出生,而搞股票研究的門檻基本都是碩士博士.
第二,搞研究的時候必須要有出色的業績來證明你的能力,這樣才會被基金公司看中 .
第三,進了基金公司也不是說你就是基金經理了,你還得從產品經理,助理做起,能力得到肯定了才有希望升為基金經理。
現在的基金經理在基金或投資行業的工作經驗也是一項非常寶貴的財富,一般,基金經理都有6-10年的證券或投資從業經驗。
一般的基金經理成長的軌跡是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員--->基金公司的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投資總監 。
基金經理重要工作就是分析企業財務報表,在紛繁的資產、權益、利潤和現金流量數據中發現公司的投資價值。圍繞這個工作,企業會計、金融數字、商務統計學、公司財務管理是基礎課程。 從事金融業,金融業的主幹課程也是基礎,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分析、金融法、公司金融學、金融衍生產品概論等也必須掌握。
可以說,相關的課程多涉獵些。而且,其他課程甚至也要涉獵一些,比如,你投資通信板塊,如大唐電信和中國聯通股票,就需要基本的通信知識,比如3G、TD-SCDMA、以CDMA2000技術等等。投資生物制約板塊的公司,就要了解一些生物方面的知識。
當然,重點應放在金融類課程知識上。 現在國內的基金經理隊伍中,海歸背景的日益增多。比如海富通和招商等基金公司里,裡面的研究員大多是海龜或CFA。相信這也是趨勢吧!國內教育背景的,除了北大,清華,道口,FD,交大,上財,南開,武大等幾個名校畢業的,一般人如果也有志於這一行的,不妨考一考CFA,現在很多基金公司在逐漸看重這個。
比如,最近在招聘基金經理中,明確要求有CFA資格,相信這也是趨勢如過有志於這一行的! CFA Institute的計分方式與其他考試不同。CFA考試不設及格分數線,只對考生試卷的整體水平進行評估。CFA Institute不會通知您具體的考試成績和總成績,而只是通知您每一部分答案的正確率是超過70%,在50%至70%之間,還是低於50%。
一般來講,如果您各個部分的正確率均達到70%以上,就會通過該級別考試。 所以,上下午考試按考的科目分類統計每一科總的正確率,ethics一般要求超過70%,如果低於50%肯定沒戲. 如果是私募基金經理,一般原已是基金經理,大部分都是開放式基金經理跳過去的.
D. 常聽到私募基金經理管理資產虧損嚴重時,會被客戶找麻煩,而國外的對沖基金經理境況怎樣呢,比如量子基金
私募行業是掉毛行業,是如此的。國外叫對沖基金,真正像索羅斯那樣的只是少數內,大多數也容是不賺錢的,建議你可以讀一下《對沖基金風雲錄》,寫得很真實。
注一下,正規的私募基金和民間的三七開或者配資炒股,是不一樣的。正規的私募,都有法律文件的,只不過對收益這東西,連巴菲特,也沒有保本承諾的。
E. 私募基金經理平時都在幹些什麼事(不可能每天都在調研吧)
一、嚴格遵守國家和行業的有關私募方面的法規,以及私募基金的相關規定,還有公專司相關制度,屬遵守職業道德;建立健全公司的募股管理制度,並監督各項制度的實施和執行。
二、組織編制公司募集資金方案和計劃,並定期檢查、監督、考核計劃的執行情況,及時調整和控制計劃的實施。
三、組織募集人員尋找投資人進行商談,宣傳募集政策和投資回報情況,積極引導潛在投資人進行投資,以及時完成募集任務。
四、加強募集監管,認真履行各項審批手續,確保募集方法和渠道正確,安全。
五、開展募集的相關市場調研工作,提出調研報告,供領導參考,以完善募集工作。
六、搞好對募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及時糾正募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不錯誤。
七、及時提供募集情況報表;組織募集活動分析,編寫分析報告,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八、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F. 大家覺得私募基金經理的社會地位如何
很尷尬的地位··
G. 私募基金經理的社會地位如何
小夥子你呀太理想化了,中國的原始積累已經完了
好好念書吧,讀個碩士,混進公募基回金,積累些人答脈
好好的建點老鼠倉,有了原始積累,在謀求更高的利潤吧
信息很重要,跟著國家隊走永遠沉不了船,更何況老鼠倉那
單兵作戰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楊百萬都知道教學生賣書比炒股穩健
H. 目前私募基金經理待遇如何
「100萬人產生一個」、「年薪百萬、多金有才」……不久前,深圳一名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經理在《非誠勿擾》徵婚時,被貼上了這樣的標簽。
相比公募,私募的薪酬體系更為靈活,基金經理有可能拿到更豐厚的報酬,這就難怪連匯添富原總經理林利軍這樣的公募老總都「奔私」了。
滬上一名私募研究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私募的收入主要來自兩方面:管理費和業績提成。一般情況下,公司會拿走業績的20%,而其中的1/5則屬於投研團隊。
以上海一家知名私募為例,該公司的產品組合規模約為20億美元,若賺1個點便是2000萬美元,公司拿20%就是400萬美元,投研團隊則將獲得其中的80萬美元,由於研究團隊與投資團隊的提成基本等比例,所以研究團隊實際可拿到40萬美元。
多位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即便同是研究員,最後拿到手的獎金也千差萬別,同一家公司同一個崗位的收入可能差十倍。
薪酬揭秘
一家好的私募到底能有多賺錢,又有多大方?朱雀投資提交在股轉系統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道出了隱情。
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今年上半年朱雀投資主營業務收入包括基金管理費、投資顧問費、浮動業績報酬、認購費等。浮動業績報酬即通常所說的提成,通常為單位凈值超過面值或約定業績基準部分的20%。
上半年,朱雀錄得總營業收入約4.53億元,其中浮動業績報酬部分佔比最高約為4.18億元,凈利潤2.73億元。其中,僅「支出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一項就達到9503萬元左右,佔到上半年凈利潤的34.8%,按朱雀投資上半年總人數66人計算,人均半年收入就達到了約144萬元。
不過,無論是私募還是公募,基金經理的收入都遠遠高於後台員工。同樣,即便都是做研究員,收入情況也是兩極分化。
「私募高的很高,低的很低,我知道基本工資是1萬塊的人很多。最後獎金是看你薦股的好壞與賺錢的程度。這種體制也是大多數私募採用的,導致牛市賺很多錢,熊市比較難熬。」上海一家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北京一家私募的投資總監溫權(化名)也告訴本報記者,投研薪酬採用的是市場化的計算準則,人與人不一樣,差距甚至達到十倍。以研究員的年終獎來說,論能力和貢獻從10萬到近百萬都有。「工作兩年內的話,一般是20萬~30萬一年的總薪資。研究員也沒那麼好做,百里挑一。」他說。
「一個點拿40萬美元,年終獎一般就是這個。當然也還要加上平時的base(基本工資)。」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告訴記者,平時一般月薪就是發定薪,年末根據考核業績來發獎金,而重陽投資則是相對另類。
「重陽的模式就是基本工資很高,應屆生做研究員的月薪就是2.8萬~3萬元,資深的就更高了,指數級別地上升。所以就不是直接和業績掛鉤,主要是看今年你的表現怎麼樣,然後決定給你N月的base。」上述上海的私募研究員說。
「一部分私募相對比較現實,就是承包制,掙錢的時候就海掙,不掙的時候就沒了。掙了錢就拍屁股走人,因為後面如果是熊市的話就白幹了。」溫權表示。
「至於公募,一個普通研究員進來也就是2萬元,畢業只有1年的話,2萬元都拿不到的。在賣方做了兩三年後在買方做1年,研究員大概是2.5萬的水平。在上海,一般的基金經理是3萬~4萬的月薪。不包括年終獎。」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向本報記者透露。
晉升考核
百萬年終獎顯然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比拼在還沒畢業時就已經開始。
深圳一家規模超百億的私募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去年公司新招投研團隊10人,收到簡歷約2000份,參與首輪面試的人數達到100人。
基金經理這一層面的考核就更為復雜嚴格。
以上述深圳大型陽光私募為例,基金經理的考核主要有兩項:投資研究及對組合收益的貢獻——是否大比例超過指數基準。
本報記者了解到,該私募的投研進階為「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高級基金經理-投資委員會委員」,一路下來大約需要8~10年,從研究員到基金經理要3~5年,而公募則相對體系化,幾年的基金經理助理之後再往上就是基金經理。
研究員晉升基金經理助理前,有四關要過:做研究寫分析報告,去調研寫調研報告,還要寫一些行業的深度分析及上市公司的深度分析。成為基金經理助理後,除了繼續做研究,還要過模擬組合及薦股這兩關,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基金經理。
「一個非常嚴格的考評標准,全部量化後打分,每個季度考評一次,連續兩年表現優秀,考評都不錯,就可以上來了。」一位接近該私募的投資人士介紹稱。
同時,一些私募投資人士也表示,創業後通常找的團隊成員是此前與自己有過合作的同事或熟悉的業內人士。「我現在這兩個研究員都是我自己帶過的,用著也放心。」溫權表示。
不過,在一個固定體系下成長起來的投資經理,對其他體系會有較長的適應過程。「一些研究員要看3年以上的,你用1年的業績來考核人家也未必合理。」業內人士指出,重陽投資不同於其他私募薪酬制度的一個原因,或許是因為他們對研究員的考核時間周期較長,這種模式也適合長期考核。
「不同的培養體系也有一定的不兼容性。如果體系比較獨特,在其體系下成長起來的研究員必須在這個體系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單打獨斗的話可能就沒有辦法做太好。」上述上海私募研究員亦表示。
搭建團隊
招了兩名研究員後,溫權發行了他「奔私」後的第一隻產品。
「倉位沒敢太高,剛剛開始建好安全墊。」溫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投研團隊以其為核心,兩名研究員都是此前在公募任職研究總監時的下屬。
上半年來,像溫權這樣「奔私」一度成為基金業潮流,但下半年碰到斷崖式下跌行情,公募「奔私」潮趨緩。
東方財富choice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78名基金經理離職,涉及69家基金公司,其中6月份離職的基金經理達51人。7月份至今,離職基金經理數減少為79人。
「團隊很重要,要找到合適的團隊。我並不想迅速做私募,做得越快可能也死得越快,結局可能不是很好。這是當時沒有去私募的一個考慮。」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方面,鑒於市場周期波動性的不可避免,私募盈利會受到市場波動的影響;另一方面,管理費受產品設立的節奏、數量和規模影響,與現有產品贖回、清算退出、業績表現等也相關。而管理規模、業績表現還受到諸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產業政策、證券市場監管政策、市場情緒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同時,是不是要「奔私」創業,基金經理們的思量不同。一旦創業,意味著無法像此前那樣一心專注於投研,租辦公場地、聯系發行渠道等都要落到自己身上,搭建團隊更是核心。
鑒於不同基金經理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在做初始團隊搭建時,基金經理通常圍繞核心競爭力來進行,若著眼於未來的建設顯得異常重要。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今年可能賺了幾千萬、一個億,你並不能保證明年不會吐出去。」上述新成立公募的投資總監表示。
一位此前在公募搭建過團隊的私募老總也表示,做公募時著急出成績,會挖熟手;但創立私募後,考慮的是長期的事業,也不急於第一年就做出好成績。
I. 私募基金經理能幫人賺很多錢,那是否可以說其實他們是很有權力的
「如果有把握一年抄幫襲著賺30%左右,巴非特也不過如此的」
1年賺30%不算什麼,年年賺30%才是真正的投資大師,為什麼只有巴菲特被稱為股神,而不是其他人
千萬不要說什麼不過如此,靠天吃飯的和靠自己能力賺錢的是截然不同的人,前者是裸泳選手,後者才是投資大師
補充:
這種證明少說沒有5幾年以上的實際證明,誰會相信你能有每年30%的賺錢能力呢
如果你能證明,你會是一個讓人尊敬的投資人,但是要有你所想像權力,恐怕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檢驗
再說巴菲特,巴菲特可不是一出來就很有名的,那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檢驗以後,才被公認為投資大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