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理財規劃的原則是什麼
一、4321原則
所謂4321,就是說我們可以把家庭的收入分成4份,比例分別為40%、30%、20%和10%,把這些錢分別用於投資、基要生活開銷、機動備用金以及保險和儲蓄。
這種劃分理論比較像一個理財金字塔,其中,投資的部分由風險投資和穩妥投資合並而成。
二、80法則
80法則是理財投資中常常會提到的一個法則,意思就是放在高風險投資產品上的資產比例不要超過80減去你的年齡。
比如說你今年30歲,包括存款在內的現金資產有20萬,按照80法則,你放在高風險投資上的資產不可以超過50%,也就是10萬。
而到了50歲,你的現金資產有200萬,那麼也只能放30%,也就是最多可放60萬在高風險投資上。
80法則的目的很明顯,其實就是強調了年齡和風險投資之間的關系——年齡越大,就越要減少高風險項目的投資比例,從對收益的追求轉向對本金的保障。
三、雙十定律
雙十定律的規劃對象主要是保險。
所謂雙十,就是指保險額度應該為10年的家庭年收入,而保費的支出應該為家庭年收入的10%。
打個比方,你目前的家庭年收入是10萬,那麼購買的意外、醫療、財產等保險的總保額應該在100萬左右,而保費不能超過1萬。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以用最少的錢去獲得足夠多的保障。
(1)銀行理財規劃擴展閱讀:
理財策略:
(一)保本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保本:一是保證本金不減少,二是理財所得資金可以抵禦通貨膨脹的壓力,比較適合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理財者,如上面所說的超級保守型和有點保守型家庭。主要理財工具是儲蓄、國債和保障型險種。參考理財組合:儲蓄和保險佔70%,債券佔20%,其他佔10%。
(二)穩定一增長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在穩定收入的基礎上尋求資本的增值,比較適合具備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理想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是分紅保險、國債、基金、匯富貸。儲蓄和保險佔40%,債券佔20%,基金和股票佔20%,其他理財佔20%。
(三)高收益型理財策略
該理財策略的目標是獲取高收益,比較適合具備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者,如上述的沖動型理財者。主要理財工具有股票、基金、投資連接保險等,如有足夠的資金還可以買房、炒外匯。參考理財組合:儲蓄保險20%,債券和股票佔60%,外匯、房地產等佔20%。
無論是何種理財組合,每個家庭必須擁有保險計劃,只不過不同的理財組合中保險所佔的比例和類別有所不同而已。隨著理財型產品的出現,保險已不僅僅具有保本安全的功能,它還兼有理財的功能,成為家庭實現資本增值的理想理財工具。
『貳』 銀行的理財規劃師是做什麼的
你先進銀行 再考這個吧 銀行內部考這個如果拿到證了 銀行直接把所有費用都報銷什麼是理財規劃師
理財規劃師的英文是翻譯成中文是注冊、理財、規劃師,對國內的投資者來說,這還是個新名詞,但是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年歷史了,美國則是從1972年就開始有CFP的資格認證。即:運用理財規劃的原理、方法與工具,為客戶提供理財規劃服務的專業人員。
理財規劃師招生對象:
銀行的個人業務部管理人員、培訓經理、客戶經理和理財專員;
證券、基金公司的銷售經理、投資顧問和客戶經理;
保險公司的培訓經理、營銷部管理人員、營業部經理、高級業務員;
投資中介公司、咨詢公司及經紀公司專業人員;
提供理財咨詢的其他專業人員如注冊會計師、律師;
從事收藏、典當工作的相關人員;
對理財規劃有興趣、有意成為理財顧問的各行業從業人員。
理財規劃師的市場前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人手上越來越有閑錢,而銀行儲蓄利率不斷調低、傳統的、單一的銀行存款投資方式已不能適應人們的需求,而對於注重資產投資「生財有道」的家庭,就迫切需要專業化的理財指導的幫助,預計到2008年,國內理財市場規模遠遠超過1000億人民幣。一個成熟的理財市場,至少要達到每三個家庭中就擁有一個專業的理財師,如此計算,中國理財規劃師職業至少有20萬人缺口。
理財規劃師做什麼
理財規劃師是為客戶進行理財規劃的專業人員,根據客戶的資產狀況與風險偏好,提供客戶全方面的財務分析及建議,為客戶尋找一個最適合的理財方式,以確保客戶資產的保值與增值。
是針對個人在事業發展的不同時期,依據其收入、支出狀況的變化,通過金融專家、稅務師、保險師、不動產鑒定師等專家的協助,制定儲蓄計劃、保險、投資對策、稅金對策、財產繼承人及經營問題上的解決方案等。
理財規劃師的作用
是投資者的「私人理財顧問」是投資者的「理財經紀人」而不是金融機構的產品銷售代理人。理財規劃師以投資者的利益為出發點,幫助投資者進行產品選擇,產品組合和資產配置,而要達到幫投資者「賺錢」和迴避風險的目的不是一份理財規劃報告就能完成的,理財規劃師要根據市場和政策的變化,不斷調整客戶的投資組合,以實現長期理財的目標。
理財規劃師需要具備什麼素質
① 通曉收入與消費分析、財務保障分析、個人稅務策劃、風險與組合分析、家庭風險保障、子女教育、綜合退休養老計劃、遺產與信託管理等一系列人生規劃的專業知識。
② 必須具備金融、經濟、投資知識。內容涉及股票、基金、信託、債券、外匯、稅收、保險、宏觀經濟分析等。
③ 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財規劃師是個「實踐型」的職業,必須具備實際操作能力,必須在為客戶理財的過程中,為客戶創造價值,也就是必須具備幫助客戶「賺錢」的能力。
職業資格證書與職稱
職業資格是表明從事某一職業的前提條件,例如要從事律師,必須先取得律師資格。從事教學工作,必須先取得教師資格。而職稱的意思,從字面上講,僅是職務的名稱,,中國入世後由於世界許多國家沒有職稱,中國職稱的改革將進一步加快,進一步淡化職稱的概念,擴大職業資格制度的實施。這是種必然的趨勢。
理財規劃師培訓內容:
風險管理和保險規劃、投資規劃、稅收籌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綜合理財規劃、理財規劃原理,會計基礎,財務基礎,宏觀經濟分析,金融、稅收、法律基礎、理財計算等。
『叄』 個人銀行理財規劃步驟包括哪些方面
你好抄,首先要樹立科襲學的理財意識,這是理財之路的起點,然後再制定理財規劃。理財規劃要以自身的現有資產狀況、未來收支狀況以及風險偏好為基礎,通過按照科學的方法重新配置資產、運用財富,從而更好地管理財富、實現理財和生活目標。
『肆』 個人銀行理財規劃的步驟有哪些
(1)個人投資者應盡可能詳細了解自己的資產狀況,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2)梳理自己的理財目標;(3)對個人風險偏好要有一個客觀理性的評價;
(4)藉助商業銀行理財服務出具詳盡的理財分析報告,作戰略性資產分配;
(5)對相關銀行理財產品進行考察,重點分析影響投資收益和投資風險的各種因素,在此基礎上進行具體投資品種和投資時機的選擇;(6)個人銀行理財業績的評估;(7)個人銀行理財規劃的修正。
『伍』 自己學理財然後自己理財好還是去銀行找理財規劃師幫自己理財好
需要的,理財規劃師主要工作是:幫客戶規劃財務安全和財務自由目標在現金規劃、消費支出規劃、教育規劃、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稅收籌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財產分配與傳承規劃八個具體規劃當中體現,集中表現為以下八個方面: 1.必要的資產流動性。個人持有現金主要是為了滿足日常開支需要、預防突發事件需要、投機性需要。個人要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付計劃中和計劃外的費用,所以理財規劃師在現金規劃中既要保證客戶資金的流動性,又要考慮現金的持有成本,通過現金規劃使短期需求可用手頭現金來滿足,預期的現金支出通過各種儲蓄活短期投資工具來滿足。 2.合理的消費支出。個人理財目標的首要目的並非個人價值最大化,而是使個人財務狀況穩健合理。在實際生活中,減少個人開支有時比尋求高投資收益更容易達到理財目標。通過消費支出規劃,使個人消費支出合理,使家庭收支結構大體平衡。 3.實現教育期望。教育為人生之本,時代變遷,人們對受教育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再加上教育費用持續上升,教育開支的比重變得越來越大。客戶需要及早對教育費用進行規劃,通過合理的財務計劃,確保將來有能力合理支付自身及其子女的教育費用,充分達到個人(家庭)的教育期望。 4.完備的風險保障。在人的一生中,風險無處不在,理財規劃師通過風險管理與保險規劃做到適當的財務安排,將意外事件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使客戶更好地規避風險,保障生活。 5.合理的納稅安排。納稅是每一個人的法定義務,但納稅人往往希望將自己的稅負減到最小。為達到這一目標,理財規劃師通過對納稅主體的經營、投資、理財等經濟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充分利用稅法提供的優惠和差別待遇,適當減少或延緩稅負支出。 6.積累財富。個人財富的增加可以通過減少支出相對實現,但個人財富的絕對增加最終要通過增加收入來實現。薪金類收入有限,投資則完全具有主動爭取更高收益的特質,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更主要靠投資實現。根據理財目標、個人可投資額以及風險承受能力,理財規劃師可以確定有效的投資方案,使投資帶給個人或家庭的收入越來越多,並逐步成為個人或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層次。 7.安享晚年。人到老年,其獲得收入的能力必然有所下降,所以有必要在青壯年時期進行財務規劃,達到晚年有一個「老有所養,老有所終,老有所樂」的尊嚴、自立的老年生活的目標。 8.財產分配與傳承。財產分配與傳承是個人理財規劃中不可迴避的部分,理財規劃師要盡量減少財產分配與傳承過程中發生的支出,協助客戶對財產進行合理分配,以滿足家庭成員在家庭發展的不同階段產生的各種需要;要選擇遺產管理工具和制定遺產分配方案,確保在客戶去世或喪失行為能力時能夠實現家庭財產的代際相傳。
『陸』 個人五年理財規劃方案,個人該如何規劃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好不同的投資規劃與保障規劃。
一、大學生時代
學生時代,我們手裡大多時候只有零用錢,除了日常的生活零用外,一般也不容易有多餘的能拿出來投資, 所以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這兩方面的學習:
1.學習理財基本:多看看理財相關的書籍,以便在出社會後比隔壁班的同學更快累積自己的第一桶金。
2.學習養成儲蓄的習慣:盡量不要當月光族,想想自己的花費是「必要」還是「想要」,必要的不用省;非必要的可以在花之前想一想【現在擁有】與【未來擁有】有什麼差別。
二、社會新鮮人階段(開始工作-成家之前)
理財規劃思路:
這個時期,剛開始工作尚未成家,所以也比較沒有家庭費用方面的支出,這個階段要做好目標設定然後開始執行。
目標設定可以用「金額」小目標,比如「存下10萬來積累買車買房的錢」;然後再開始設置定投計劃,這時候建議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主, 再稍微提高權益資產的配置比重。比如股票基金,年輕可以承受波動,長期定投獲得較高收益的機率也較高。
小結:
孩子開始進入獨立階段,身為父母也應開始測算退休需求目標金額、執行退休金積累規劃,此時正值壯年,加上家庭資產還在不斷增加,因此穩健合理的資產增值是退休計劃完成的重要要素。
家庭中各種重要支出及需求的目標金額測算,比如教育費用要花多少,退休養老金多少才夠,都是規劃目標的重要數值。因此為了做到更精準的測算需求金額,三思投顧上的智能投資場景規劃都能協助到各位喔。(目前場景有養老規劃、結婚計劃、賺錢目標以及小目標,很快子女教育規劃場景也會上線。)
上述的的規劃與配置建議都是參考,事實上每個人、每個家庭的財富規劃與安排都應該是定製化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階段和家庭都不一樣。
『柒』 個人銀行理財規劃包括哪些步驟
如果說樹立理財意識是理財之路的起點,那麼做好自己的理財規劃則是在理財之路上邁出了第一步。理財規劃就是以客戶的現有資產狀況、未來收支狀況以及風險偏好為基礎,通過按照科學的方法重新配置資產、運用財富,從而更好地管理財富、實現理財和生活目標。
理財規劃一般分五步進行:
第一,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包括存量資產和未來收入及支出的預期,知道自己有多少財可以理,這是最基本的前提。
第二,設定理財目標。需要從具體的時間、金額和對目標的描述等來定性和定量地理清理財目標。理財目標可能會有多個,例如買房、購車、育兒、養老等。在多個理財目標之間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有利於理財目標的順利達成。
第三,構建風險防範體系。清楚自己的風險偏好,不要有超過償還能力的債務,保留好家庭應急預備金,購買人身及家庭財產保險,是保障家庭財務平穩運行的可採取措施。不要做不考慮任何客觀情況的風險偏好的假設,例如,有的客戶因為自己偏好於風險較大的投資工具,把錢全部都放在股市里,而沒有考慮到他有父母、子女,沒有考慮到家庭責任,這個時候他的風險偏好偏離了他能夠承受的范圍。
第四,進行戰略性的資產分配。根據前面的資料決定如何分布個人或家庭資產,調整現金流以便達到目標或修改不切實際的理財目標,比如,有多少錢進行儲蓄,用多少錢購買基金,用多少錢購買保險等。在做好了這個資產分配的工作後,然後才是投資操作層面,進行具體的投資品種和投資時機的選擇。
第五,理財方案跟蹤與調整。市場是變化的,我們每個人的財務狀況和未來的收支水平也在不斷的變化,我們應該做一個投資績效的回顧,不斷調整理財規劃,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財務安全、資產增值和財務自由的境界。
規劃好你的「錢」程
1、求學成長期:這一時期以求學、完成學業為階段目標,此時即應多充實有關投資理財方面的知識,若有零用錢的「收入」應妥為運用,此時也應逐漸建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切勿「追趕時尚」,為虛榮物質所役。
2、初入社會青年期:初入社會的第一份薪水是追求經濟獨立的基礎,可開始實務理財操作,因此時年輕,比較有事業沖勁,是儲備資金的好時機。從開源節流、資金有效運用上雙管齊下,切勿冒進急躁。
3、成家立業期:新婚期間是人生轉型調適期,此時的理財目標因條件及需求不同而各異,若是雙薪無小孩的群體,較有投資能力,可嘗試從事高獲利性及低風險的組合投資,或購屋或買車,或自行創業,而一般有小孩的家庭就得兼顧子女養育支出,理財也宜採取穩健兼顧成長的投資策略。
4、子女成長中年期:此階段的理財重點在於子女的教育儲備金,因家庭成員增加,生活開銷亦漸增,若有扶養父母的責任,則醫療費、保險費的負擔亦須衡量,此時因工作經驗豐富,收入相對增加,理財投資宜採取組合方式,貸款亦可在還款方式上彈性調節運用。
5、退休老年期:此時應是財務最為寬裕的時期,但休閑、保健費的負擔仍大,為充分享受退休生活,理財應採取「守勢」,以「保本」為目的,不從事高風險的投資,以免影響健康及生活。退休期有不可規避的「善後」特性,因此財產轉移的計劃應及早擬定,評估究竟採取贈與還是遺產繼承方式更符合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