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產品 > 銀行理財編制信用債指數

銀行理財編制信用債指數

發布時間:2021-03-04 03:12:46

1. 銀行間市場,做信用債投資和利率債交易哪個更有前途

債券就分為國債、企業債、金融債等,你的第一個問題是什麼意思。另外,債券的債息率與當時的儲蓄利率存在正相關性,所以,每年及每年的不同時期都是不一樣的。

2. 企債指數的編制方法

上海證券交易所企業債指數是按照科學客觀的方法,從國內交易所上市企業債中挑選了滿足一定條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債券組成樣本,按照債券發行量加權計算的指數。指數基日為2002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點,指數代碼為000013,指數簡稱企債指數。
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於2003年2月17日開始正式發布企業債指數。這是該公司繼推出深證100指數之後編制的又一指數。該指數以2002年12月31日為基準日,基日指數為100,指數簡稱為企債指數,行情代碼為399481,隨深市行情一起實時動態發布。
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有關人士表示,企債指數的正式發布,填補了交易所企業債券指數的空白,為衡量企業債券市場整體風險收益提供了一個標尺,為企業債券市場投資績效評估提供了一個基準。企債指數直觀表徵交易所企業債券市場的運行狀況,不僅有利於提高投資者投資效率,更是為機構投資者指數產品創新拓展了空間。
據介紹,企債指數選取在交易所上市交易且符合以下條件的企業債券為成份債券:一是固定利率且不附帶轉股、優先購買股票權利的企業債券;二是剩餘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企業債券。企債指數的編制借鑒了股票指數的編制方法,採用派氏加權法編制,並採用逐日連鎖計算方法進行指數計算。
企債指數的調整分兩種情形,一是實時調整。成份債券出現付息情況時,在除息日將分母中該成份債券的收市價更新為除息參考價;二是定期調整。每年5月、11月第四周的第一個交易日對指數樣本進行定期調整,於開市前公布並執行調整方案。新的企業債券發行上市且符合選取原則時,調入指數;成份債券剩餘期限不足一年時,調出指數。

3. 銀行理財產品屬什麼債

在中國,大多數投資者對銀行存在著盲目信任,似乎買銀行理財產品就可以等同於「絕對安全」,尤其是在一些沒什麼理財經驗的人(主要指剛接觸的菜鳥、大爺大媽)眼裡,只要把錢投進去,就可以躺著收回本金與利息,什麼也不用管。(不知哪來的自信)

套路一:模糊自發與代售。(這幾乎是行規,不管大小銀行,基本都有這種情況,因為理財經理及其業務部門都是有業績考核的,為了完成KPI,自然會自降道德底線)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理財經理往往注重宣傳收益率,強調銀行的信譽背書,不太會主動告知這款產品是銀行自行發行的,還是代售的,這些關乎風險的事情,常常被刻意隱瞞了。比如,今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南京某銀行代銷的基金產品「鑫元基金」,虧損超13%,但銀行在銷售時對投資人不但沒有說明風險情況,甚至許多投資人都不知道,該產品並非銀行自己的產品。說白了,這款基金產品只是在銀行代銷(幫別人賣),銀行依據銷售情況拿提成返點而已,並不承擔產品的風險,不過坑人的是,銀行為了錢,只是一再強調「半年絕對回報13%」。

那麼,怎麼區別自發與代銷呢,有兩招(請自行收藏,拿走不謝,告訴越多人越感激你)。

第一,凡是銀行自發的理財產品,在產品說明書中,會有一個以大寫字母「C」開頭的14位產品登記編碼,只要在中國理財網的搜索框內輸入該登記編碼就會查詢到對應的產品,查不到的你自己看著辦。第二,如果是正規的銀行理財產品,合同中會有銀行名稱。

代銷產品很容易導致飛單(理財經理捲走客戶的錢跑路了,很多都是臨時工,就算不是,也難以抵擋這種誘惑),大家經常看到的買理財錢虧了或者錢沒了基本是代銷產品。

銀行理財范圍的所謂「飛單」,是銀行內部人員在利益驅使下,違規代銷理財產品,以產品高收益為誘餌,讓客戶購買,數額往往較高。「飛單」多出現於代銷產品。代銷產品中,主要有基金、貴金屬、私募、信託、保險等。因為是代銷,產品盈虧都由管理公司負責,銀行多不擔負責任。

套路二:理財變保險。除了自發的理財產品,銀行還會代銷保險、基金、券商計劃、信託資金業務等。很多人都有這種經歷,本來是去買理財,賺取收益的,但被理財經理混淆了概念,結果就莫名其妙地變成了保險,等悔悟過來發現,我去,我的本金及收益呢?

2010年,重慶的楊女士通過銀行購買了一份投資連結型保險及附加重大疾病保險,累計繳費15萬元。到2015年3月退保時,卻只拿回了86635.67元。

保險產品沒有存取和利息概念,能否獲得保險金是不確定的,保險金只有在保障期滿或保險事故發生時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還要承擔一定的損失。(上面的例子還不明顯嗎,15萬變成8萬)

必須明確一點的是,銀行裡面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保險,保障功能極其微弱,所以想買份實實在在的保險,最好別首選銀行。

套路三:神秘的預期收益率。買理財,你肯定最關心收益率,但收益率其實是有很多花樣的,不小心,可能就會被帶坑裡了。

理財產品說明裡,一般提到的收益率,是指「年化預期收益率」。這個「年化」並非指投資人在理財產品到期時,有可能獲得的收益比例,而是以1年為期限做出的一個收益率衡量標准。簡單地說,就是假設您的理財產品期限為1年的話,收益率達到多少。比如一款宣傳預期年化收益5%的理財產品,產品期限為三個月(90天),三個月後,你的收益不是:本金×5%,而是本金×5%×90/365。

套路四:收益計算陷阱不少。銀行理財產品期限包括:募集期、投資期、儲蓄期、清算期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只有儲蓄期是算理財收益的,募集期、投資期和清算期基本上都不獲利又佔用了時間。

募集期是產品開始銷售到終止銷售的一段時間,一般是5到7天,這個期間收益是按銀行活期計息,有些銀行甚至連活期收益也沒有。

而產品到期了,都會有個1-3個工作日的清算期,也就是說產品到期的當日你是拿不到本金和利息的。更需要注意的是,銀行寫的都是工作日,如果中間正好隔著雙休日,那又是不花一分錢再占你5天資金。如果產品9月30日到期,趕上一年中最長的節假日國慶,三個工作日後也就是說至少10月10日後才能拿到本金和收益。

所以,現實中,經常會看到有人問,為什麼我購買的產品,產品期限到了,但是收益和本金遲遲還沒有到帳啊?越想越不安,越想越後怕。最後到銀行問才知道原來是該款產品的「清算期」還沒有結束,所以還沒有到帳,請耐心等待。這種略坑的感覺,有木有?哈哈,還不是怪自己在購買的時候沒有詳細問清楚情況。

例如,老王買了一款30天的理財產品,金額為10萬元,預期收益率是5%,募集期是6天,到期獲取的收益是100000×5%×30÷365=410.96元。如果是在募集期第一天購買的,那麼募集期的6天是沒有收益的,僅按照活期利率0.35%計息,共100000×0.35%×6÷365=5.75元。如果清算期趕上國慶長假,可能要被占據10天,(如果銀行還給活期計息的話)按活期算共100000×0.35%×10÷365=9.6元,資金實際佔用期限是46天,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410.96+5.75+9.60)÷100000×365÷46= 3.40%,兩者相差:5%-3.4%=1.6%。(遇到這樣的理財產品,你就默默哭去吧)

因為有募集期和到賬期,此類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可能遠達不到銀行宣稱的收益水平。所以要仔細考評每次購買理財產品的最終收益率,否則,就忍成內傷也沒人救得了你。

4. 銀行理財產品和股票基金債券有什麼區別

理財產品是招商銀行受託理財業務提供的投資品種,由總行資金交易中心或與我行回合作的其它機構答,根據市場條件、客戶需求等因素制訂,按不同的收益、風險配比而形成的投資理財方案。
招商銀行的理財產品在主頁上面有公布出來,請您打開http://www.cmbchina.com/cfweb/personal/default.aspx頁面,通過「搜索」可以分類您需要的理財產品(如您需要相應的理財規劃建議,還要請您到招行網點或直接聯系您的客戶經理嘗試了解)。【溫馨提示:購買之前請詳細閱讀產品說明書】

5.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評估級別為A4,是只能買R4級別的產品還是R1、R2、R3、R4都可以買

都可以買。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由低到高分為(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五個級別。

1、R1級(謹慎型)保證本金的完全償付,產品主要投資於高信用等級債券、貨幣市場等低風險金融產品。

2、R2級(穩健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但本金風險相對較小,收益浮動相對可控。

3、R3級(平衡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有一定的本金風險,收益浮動且有一定波動。

4、R4級(進取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本金風險較大,收益浮動且波動較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

5、R5級(激進型)不保證本金的償付,本金風險極大,同時收益浮動且波動極大,投資較易受到市場波動和政策法規變化等風險因素影響。

風險承受能力,從低到高分別:A1(謹慎型)、A2(穩健型)、A3(平衡型)、A4(進取型)、A5(激進型)。與之對應的產品風險等級:R1(謹慎型)、R2(穩健型)、R3(平衡型)、R4(進取型)、R5(激進型)。

(5)銀行理財編制信用債指數擴展閱讀:

近日,銀監會發布了《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指引》,對於侵害銀行業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提出了八項禁止性規定,以保障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對此,記者走訪發現,各銀行的理財專區都已設立風險提示的標識,工作人員也會進行一定的風險提示。但業內人士提出,大部分消費者的金融消費知識有待提高,對風險的意識也需進一步增強。

銀監出禁令保護消費者

據了解,我國並沒有針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基本立法。此前,銀監會曾出台過一些有關銀行業產品和服務的監管制度,涉及銀行業金融機構與銀行業消費者交易行為的規范,但這些規定及要求都散落在各項監管制度之中,沒有形成集中、專業的,針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系統性的監管規定。

據了解,此次《指引》的出台,填補了國內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方面的空白,意味著消費者在金融領域維權有據可依。新規明確,銀行不得隱瞞理財產品風險、誇大收益,不得主動提供與銀行業消費者風險承受能力不相符的產品和服務,不得對消費者進行誤導銷售金融產品等。

同時,銀行業消費者有權依法主張自身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並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進行監督、批評、建議,對侵害銀行業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和相關人員向監管部門檢舉和向司法機關控告。

消費者風險意識待提高

新規出台之後,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會有風險提示嗎?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走訪了中信銀行國興支行、光大銀行海甸支行、建行海甸支行和工行海大支行等銀行,發現各銀行的理財專區都設有風險提示的標識。

在咨詢過程中,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都會進行一定的風險提示,而且提出如果是首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進行風險評估,根據評估結果購買相應風險等級的產品。

6.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中業績比較基準寫中債一高信用等級中期票據 財富(1一3年)啥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中業績比較准,中國銀行的櫃台辦理正規的票據即可。

7. 你好,我昨天在郵政儲蓄銀行買了90天第一期理財債券,上面寫的風險指數為R2,穩健型,這樣對本金會有問...

放心吧,一般是沒有問題的。這種理財產品有保本和非保本型的,一般都買非保本型的,利率會高一些。預期收益不等於到期收益,有時預期收益會比實際收益低一些,但本金一般都是能夠保證的,風險很低的理財產品。

8. 中證全債指數的編制方式

1、選樣
1)債券種類: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及銀行間市場上市的國債、金融債及企業債。債券的信用級別為投資級以上。債券幣種為人民幣。
2)發行量:暫不考慮發行量限制。
3)債券剩餘期限:一年以上。
4)附息方式:固定利率付息和一次還本付息。
中證全債指數
2、指數計算
1)基日:基日為2002年12月31日,基點為100點。
2)計算公式:以樣本債券的發行量為權數,採用派許加權綜合價格指數公式計算。公式為:
報告期指數=[(報告期樣本債券的總市值 + 報告期債券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基期]×基期指數
其中,總市值 = ∑(全價×發行量);全價=凈價+應計利息。
報告期債券利息及再投資收益表示將當月付息樣本債券利息收入再投資於債券指數本身所得收益。
3)取價規則
選取債券交易價格為凈價。
交易所債券(是指僅在交易所交易的債券):首先取做市商最優報價(最優報價=(最高買價+最低賣價)/2,下同),若無,取日收盤價,再無,採用模型定價。
銀行間債券(是指僅在銀行間交易的債券):首先取做市商最優報價,若無,取日內加權收盤價,再無,採用模型定價。
跨市場債券(是指同時在兩個及以上市場交易的同一債券品種):若存在銀行間做市商報價,首先取最優銀行間報價,若無,取其在交易所的收盤價(交易所如有做市商報價,則先取最優報價),再無,取其在銀行間的日內加權收盤價,再無,考慮模型定價。
3、指數修正
1)修正公式
當樣本券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修正公式為:
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數 = 修正後的市值/新除數
中證全債指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
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2)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發生指數樣本券調整時,在調整實施前一個交易日修正指數。
凡有樣本債券發生發行量變動,在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月末最後一個交易日,將當月樣本債券利息及再投資收益從指數中去除。
4、指數調整
新券計入:符合基本條件的債券自下個月第一個交易日起計入指數。
不合格券剔除:每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將不合格債券(剩餘期限不到一年或信用級別投資級以下)剔除。

閱讀全文

與銀行理財編制信用債指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貨幣收藏理財上下班時間 瀏覽:442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公司 瀏覽:520
公司分紅股票會漲嗎 瀏覽:778
基金定投的定投規模品種 瀏覽:950
跨地經營的金融公司管理制度 瀏覽:343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屬於基金嗎 瀏覽:671
開間金融公司 瀏覽:482
基金從業資格科目一的章節 瀏覽:207
貨幣基金可以每日查看收益率 瀏覽:590
投資幾個基金合適 瀏覽:909
東莞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地址 瀏覽:273
亞洲指數基金 瀏覽:80
金融公司貸款倒閉了怎麼辦 瀏覽:349
金融服務人員存在的問題 瀏覽:303
怎樣開展普惠金融服務 瀏覽:123
今天雞蛋期貨交易價格 瀏覽:751
汕頭本地證券 瀏覽:263
利市派股票代碼 瀏覽:104
科創板基金一周年收益 瀏覽:737
2016年指數型基金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