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想問下,買股票他一直跌,我也一直不賣,那會不會跌到沒有,會不會,
有可能。
二中重裝、長航油運、博元股份都是這樣
㈡ 理論上講,一隻股票越跌越買越跌越買,最終都是能盈利的是嗎,難道沒漲的一天拉。嘿嘿
如果股票一直跌。跌到你沒錢再補怎麼辦,補倉也是要有技巧的,呵呵,還有跌到一定程度了,然後他在橫盤,哪你就悲劇了,你承受得了煎熬嗎?
㈢ 一隻股票一直跌的最後結果是什麼
股票如果一直跌到最後就是退市上三板市場.
1、退市是上市公司由於未滿專足交易所屬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止上市的情形,即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並有復雜的退市的程序。
2、證券市場按證券進入市場的順序可以分為發行市場和交易市場。發行市場又稱一級市場,交易市場也稱為二級市場。這同主板市場、二板市場,以及三板市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三板市場的全稱是「代辦股份轉讓系統」,於2001年7月16日正式開辦。目前在三板市場由指定券商代辦轉讓的股票有61隻,其中包括水仙、粵金曼和中浩等退市股票。作為我國多層次證券市場體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場一方面為退市後的上市公司股份提供繼續流通的場所,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原STAQ、NET系統歷史遺留的數家公司法人股流通問題。
㈣ 一隻股票會不會一直跌下去不漲了
就和抄你去市場買青菜襲一樣,你出1.00元要買一把青菜,別人出1.50元要買青菜,你氣不過,又出2.00元,這樣青菜的價格就漲了。反過來,青菜積壓太多,大家都搶著賣出,你出1.00元賣,別人出0.80元都賣了,買青菜的人總是挑便宜的買吧,你氣不過,又出0.60元賣,這樣青菜價格就跌了。 而股票的漲漲跌跌,就是由於有的人看漲,有的人看跌,看漲和看跌的互相較量,經過上述這簡單的原理,經過千千萬萬人的買賣交易而形成的
㈤ 股票一直跌能買嗎
這個是得分類型的哦
有的是市場波動結果 怪不得公司 以後是有能力漲回來的
有的就版是庄權家清盤了 就是騙你們這只不好了 然後莊家吃錢錢
有的就是一直跌 一直跌 一直跌 然後就停了 再也回不來了
個人認為最好的就是 分析一下這個行業在市場的未來 和這個公司在行業的地位
㈥ 為什麼我買了股票一直跌,該不該賣了
買股票之前,要先做功課,再觀察一下,逢低介入。買了一直跌,可能回是隨便買的。現在有點答糾結。如果還有資金,可以不賣,等它跌到底掉頭向上時補倉。如果沒有資金了,賣掉,等待時機再介入。換股也可以,不過換股的要求更高。
同一類別的每一股都代表對公司的同等所有權。每個股東在公司所有權中所佔份額的大小取決於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股票作為股份公司資本的組成部分,可以轉讓和交易。它是資本市場上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公司不能被要求歸還其出資額。
(6)一支股票一直跌買不買擴展閱讀:
交易時間為4小時,分為兩個時段,上午9:30-11:30和下午13:00-15:00。從星期一到星期五。
從上午9:15開始,投資者可以下單,傭金價格限制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上下10%,也就是每日漲跌限制之間。9:25之前的指令,在上午9:25匹配時,這個價格就是所謂的「開盤價」。9:25到9:30之間的訂單在9:30處理。
如果您的寄售價格不能在一個交易日內完成,訂單必須在下一個交易日更新。休息日: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公告,周六、周日或其他休息日將不進行交易。(一般五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㈦ 為什麼股票一買就跌,不賣一直跌,賣了就漲,不買一直漲
股票一買就跌,不賣就一直在不斷下跌,一旦股民把股票給賣了就開始一直的上漲,很多股民就會認為是否是機構在盯著我們的單子進行操作?才會讓我們買入就虧,賣出就漲。
其實並非如此,一隻股票都涉及到幾萬賬戶或者幾十萬的賬戶,機構要盯著每一個單子進行相應的操作並不現實,往往出現這種買入後股票下跌,賣出後股票上漲甚至一直在觀望的時候股票就漲個不停,這主要在股民的操作問題。
總之,買入股票一買就跌,不賣就一直跌,賣了就漲,不買一直漲,這對大部分股民來說都經歷過,但是為了避免風險就要有成熟的交易體系,有了成熟的交易體系這些問題就能迎刃而解,起碼能讓自己在市場中不會盲目投資。
㈧ 如果買了一支股票一直在跌那麼攥在手裡就不賣,會不會有一天再漲回來甚至賺錢啊有這種情況嗎
這是可以的,但是問題就是不要這個 退市,一旦退市的話那就沒戲的哈,所以這點你可以多關注就OK的啊
㈨ 我買一隻股票,可是它一直跌。到時候錢會不會跌沒了,,,
那要看你進了多少。這個其實算被套住了😏
㈩ 有沒有一隻股票一直下跌十幾年或者更久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從政策、資金、國際環境等等來找答案,這是不錯的,尤其是政策因素的影響,永遠是伴隨著股市運行的;資金就更不用說了,有資金流入,股市當然上漲,流出即下跌了;國際環境——包括匯率、主要股票、期貨市場價格變化、戰爭等等都會影響到國內股票市場。但是,很多人都忽視了重要的一點:股票市場具有它自身的運行規律! 股票的買和賣,其實就是買賣雙方的心理博弈,成交價格是買賣雙方的利益平衡點,所有的因素最終都通過買賣雙方的心理反映到價格上來。所以,股票市場的運行是以市場信心為基礎的。是市場心理的具體反映:低買高賣、快漲回調、急跌反抽,這都能解釋為:市場上取得某種共識——平衡!雖然在股票市場中,不平衡是常態,但是偏離平衡太遠了,它就要回歸平衡,就象鍾擺一樣,這就是規律。所有的因素都在這個基礎上發揮作用,你可以打破趨勢的進程,但不可以改變趨勢。這就是規律的作用!例如:上升趨勢中,1996.12底由於滬市上漲過猛,中央發了個文件,造成連續三天大跌,絕大部分股票三天內以跌停收盤,但是市場該漲的還是要漲,不會因為政策因素而轉向,97年上半年一直繼續在漲;同樣,在2242點以後,下降趨勢出現後,政府也多次出台了救市政策,但是均未奏效,原因就是市場還沒有回歸到位! 簡單而言,影響股票市場的因素既有基本面的因素,也有市場其本身的運行規律,有些時候基本面因素影響大一些,更多的時候規律所起的作用大一些。 對於大盤而言,高位容易形成頭部,低位容易產生底部。 應該說,市場的高與低是相對的,原來的高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成低位,同樣,原來的低位也可以變成高位,但是在一個時間序列(一波牛市行情)里,高的就是高的,低的就是低的。有人要問:為什麼不能創新高?問得好。資金停止流入了當然就不能創新高了。又問:資金為什麼停止流入?答:因為覺得市場價格在高位,沒有盈利空間。再問:如何判斷市場在高位?答:市場心理影響到市場信心。 在股票市場上混的,都或多或少想從過去探知現在,從歷史推導未來,那麼,大盤的運行軌跡、時間、關鍵點位、支撐與壓力等等,都會深深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影響我們的判斷,因為市場相信:歷史會重演——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而已,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理高位和低位,而主流意見就是真理。 頭部因資金不再流入而形成,底部是資金流出萎縮而產生;頭部與底部之間是趨勢。 當空頭趨勢形成時,資金在流出,持幣者是不會介入的,只有在資金流出枯竭時,也就是成交量萎縮時,資金才會大規模入市,並且一舉扭轉趨勢。 確定多頭趨勢以後,在沒有形成頭部之前,它會繼續上漲,資金會不斷地流入。 需要明確一點是資金與趨勢的關系。 資金在空頭市場末期的流入,改變了市場的趨勢,使之由下降轉變為上升,由此看來,適乎是資金在主導著趨勢。其實不然,市場不平衡是常態,在空頭運行地極點後,市場已經具備反向修正的條件,資金乘勢入場形成合力,趨勢形成後又吸引更多的資金進來,將市場推高。如果資金是在多空平衡點上入場會怎麼樣呢?會形成盤整,也就吸引不了其他資金進來。所以說,資金和市場的關系是,兩者互相影響,但是先有趨勢後有資金。(這一點,在樓市也適用,政府總是以為房價高是抄家的緣故,其實房價不漲,誰去抄?)沒有趨勢肯定沒有資金。 資金是影響股票市場漲跌的直接因素,但是,決定資金流入與流出的是市場信心。 人的心理活動影響了判斷,判斷決定了行為,行為又導致了後果。 如果覺得上面說的還有點道理的話,現在做個小測驗。 1、假設你有一筆錢要投入股票市場,在綜合了軌跡、時間、成交量等等歷史因素後,你認為在什麼點位介入比較保險?(安全第一,盈利第二原則) 2、如果覺得目前的點位是底部,那麼現在的成交量是否已經達到萎縮的地步?也就是說:資金流出枯竭了!如果真的是,當然離底部不遠,如果否,就慢慢地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