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以蘇秦或張儀為例分析縱橫策士的形象.中國古代文學史啊。麻煩各位給個可靠的答案。。。
很簡單吧,無論縱橫策士還是什麼 都要根據那個時代背景分析,春秋戰國 百家內爭鳴,奔走於各國之間游說,根容本目的還是獲得政治地位,蘇秦說服五國攻秦,配六國相印。張儀以「橫」破「縱,被秦王封為武信君。都是用自己所謂的計策達到政治理想,流傳後世
② 張儀的人物形象分析(急需,在線等)
舌辯之士,著名縱橫家。
望採納
③ 《張儀受辱》中分析張儀的主要性格特點。(至少兩方面)
1、首先是剛強堅毅的性格,威武不屈,行的正坐得直,及時是面對拷打與言語的污衊也毫不動搖;
2、隱忍的性格,不動則已動則如雷霆,在沒有實力的時候懂得成長自己,在有實力的時候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④ 《張儀受辱》中分析張儀的主要性格特點.(至少兩方面)
1、首先是剛強堅毅的性格,威武不屈,行的正坐得直,及時是面對拷打與言語的污衊也毫不動搖;
2、隱忍的性格,不動則已動則如雷霆,在沒有實力的時候懂得成長自己,在有實力的時候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⑤ 張儀 蘇秦縱橫傢具體!
縱橫家,《漢書·藝文志》列為「九流」之一。後因稱憑辯才進行政治活動者為「縱橫家」。 縱橫即合縱連橫。他們朝秦暮楚,事無定主,反復無常,設第劃謀多從主觀的政治要求出發。合縱派的主要代表是蘇秦,連橫派的主要代表是張儀。 出自《資治通鑒·周顯王三十六年》「 張儀者, 魏人,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 」。 胡三省
注引 漢 應劭 《風俗通》:「鬼谷先生 , 六國
時縱橫家知大局,善揣摩,通辯辭,會機變,全智勇,長謀略,能決斷。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可:這里指游說開合有度、縱橫自如。沒有不可以去的地方,也沒有什麼不會成功的事情。
他們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當時割據分爭,王權不能穩固統一,需要在國力富足的基礎上利用聯合、排斥、危逼、利誘或輔之以兵之法不戰而勝,或以較少的損失獲得最大的收益。他們的智謀、思想、手段、策略基本上是當時處理國與國之間問題的最好辦法,是世界史上獨一無二的歷史階段,其在歷史條件下所創造的智慧是後世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超越的。縱橫家人物多出身貧賤,在最艱苦的投機倒把下是一種人類智慧的超常解放、創造和發揮,他們以布衣之身庭說諸侯,可以以三寸之舌退百萬雄師,也可以以縱橫之術解不測之危。蘇秦佩六國相印(合縱六國,佩六國相印乃後世策士誇張,蘇秦當時是合縱五國,佩齊、趙、燕三國相印),聯六國逼秦廢棄帝位;張儀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唐雎機智勇敢,直斥秦王存孟嘗封地;藺相如雖非武將,但浩然正氣直逼秦王,不僅完璧歸趙,而且未曾使趙受辱。縱橫之士智能雙全,有不乏仁義之輩,其人其事若鑒於當代,亦必可使受益者非唯淺耳。
⑥ 為什麼孔子孟子說服不了各個諸侯而張儀蘇秦他們卻說服了一個又一個諸侯是因為孔子孟子沒有給他們分析清
因為孔子 孟子時期秦國還不強大, 中原各國認為秦國是蠻夷,等秦國變法後,各國惶恐,秦國打敗了最強大的魏國,
⑦ 張儀連橫的簡介
《戰國策》載,張儀,魏國安邑今山西萬榮縣人。張儀對秦惠文王陳說對抗合縱的連橫謀略:「今秦地形,斷長續短,方數千里,名師數百萬,秦之號令賞罰,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與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要瓦解六國聯盟,應該「舉趙亡韓,臣荊(楚)、魏,親齊、燕,以成伯(霸)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秦惠文王於是起用張儀推行連橫謀略,最初目標是結交齊國與楚國,打擊韓國與魏國。因為韓、魏是鄰國,楚國雖是鄰國,但是中原大國,齊國則遠在東方。
秦惠文王公元二年(前323年),秦國為了對抗魏惠王的合縱政策,進而達到兼並魏國國土的目的,張儀運用連橫策略,與齊、楚大臣會於嚙桑(今江蘇沛縣西南)以消除秦國東進的憂慮。張儀從嚙桑回到秦國,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國由於惠施聯齊,楚沒有結果,不得不改用張儀為相,企圖連秦、韓而攻齊楚。其實張儀的最終目的是想讓魏國做依附秦國的帶頭羊。由於連橫威脅各國,秦惠文王公元六年(前319年)魏國人公孫衍受齊、楚、韓、趙、燕等國的支持,出任魏相,張儀被驅逐回秦。秦惠文王公元八年(前317年)張儀再次任秦相國。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馬錯的建議,遣張儀、司馬錯等人率兵伐蜀,取得勝利,旋即又滅巴、苴兩國。這樣秦國占據了富饒的天府之國,有了鞏固的大後方,為秦國的經濟發展和軍事戰爭,提供了有利條件。
⑧ 張儀分析秦國可以稱霸諸侯的原因有哪些
1、從各謀士為了自身發展需要來看,即「在自己的國家不得志,長期不得重用」。
各國謀士來到秦國,看似為歷史的巧合,但是在這一些巧合的同時又具有許多歷史的必然性。對於一個謀士而言,如果想要有所作為,就必須要有自己所發展的空間,有自己施展才能的機會。如果一個優秀謀士的才能在一個地方長期得不到發揮,或者是他的才能發揮長期受到限制,那他就會考慮重新找一個適合自己才能發揮的環境。商鞅從魏國來到秦國,有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在魏國長期得不到重用,使得他不得不考慮改變自己目前的現狀,並且他需要一個可以施展自己才華的地方,以此來實現自己的抱負。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各謀士受到了冤屈感到不平而又無法申訴,使得他們要找別的國家去施展才能。比如說張儀,就是因為和氏璧被盜,而楚國丞相昭陽誤認是張儀所盜取,後張儀經過嚴刑考打之後,被迫來到了秦國。此外,秦國是在戰國時期是弱國,常常被東方大國所小看。秦孝公為強大秦國發布招賢令招各國能人賢士共同治秦。於是商鞅來到秦國,最終實現了自己的抱負。我們也可以進一步的分析范雎的情況。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范雎最初是魏國人,此人相當的有才能,在魏國的時候就充分的展現出了他的軍事才能,但是後來他出使齊國被大夫須賈所誣陷,經過千辛萬苦之後最終到達了秦國。得到了自己施展才能的天地。由此可知,各謀士到秦國雖然是個有苦衷,但也是心想事成,因為秦國也正是他們所希望來到的地方。
2、從秦國的各代君王來看
在秦國的歷史上,秦國基本是沒有出現昏君,秦國的各代君主都是相對明智而又有抱負的,善於接納各種有志之士,來滿足自己強大的需要。秦國的國君在智謀與明智方面都比其他諸侯國更加的強,秦國的國君雖不說每一代都是傑出的君主,但是秦國始終沒有出現楚懷王和晉靈公之類昏庸無道、荒淫誤國的君主。相反還出現了像秦穆公、秦昭王、秦孝公,秦始皇這樣具有雄才偉略的君主。當然,其他國家也出現有招納賢士的舉措,如「燕昭王築黃金台,戰國四公子養士等」。但能夠長期堅持下來的只有秦國的「客卿制度」。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秦穆公,就是一位相當具有能力的君主,他在位期間,極盡所能的招納賢士。「在客卿制度上敢於突破宗法格局大膽起用外籍人士」。「夕穆公求士,西取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人,皆不出於秦。穆公還積極的擴張領土,很大程度上為秦國開辟了新的領土。秦穆公還施行仁義的政策,減輕刑罰,重視商業的發展,使得秦國出現了繁榮的局面。也有「秦孝公積極的推行招賢令,招致商鞅的到來。此外還有惠文王拜張儀為相」以及「秦昭王直跪著向范雎請求說:「請先生怎樣賜教於我呢」,這些都可以看出秦國歷代君主對謀士的重視。到了秦始皇時期,彷彿是上天故意安排給秦國一統四海的歷史使命:「一個具有統一四海野心的君主出現了」。並且,我們也可以把這幾位傑出的君主比做為伯樂,而這一批國外的謀士就是一匹匹千里馬。而歷史的證明是:「只要有了伯樂,千里馬也會從千里趕來」。秦孝公在求賢的過程中說過:「諸侯鄙秦,丑莫大焉」,這句話所體現出了東方各諸侯國對西方弱秦的鄙視。因此秦孝公開始打算改變被東方國家視為蠻荒弱國的現狀,富國強兵。但是要富國強兵必然是需要大量的人才和改革家,這就為這一些人才來到秦國留下了歷史發展的必要條件。歷史也證明:「一個成功的人必定是一個善於用人的人」。最後,前代謀士的成就和在秦國得到的優厚待遇也鼓動著後面的謀士到秦國大展身手,秦國的謀士到了秦國基本上都是得到了重用,如商鞅就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使得其他各國的謀士都看到了秦國良好的政治風氣與秦國歷代君主對謀士的善待。這些情況使得各國謀士積極地想來到秦國發揮自己的才能。所以,秦國歷代傑出的君主也是吸引眾多外來謀士來秦國的重要因素之一。
3、各謀士看清秦國具有一統天下的潛能
作為一個智者,它必然有著清醒的頭腦意識,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什麼是自己不想要的。對於一個優秀的謀士而言,找到屬於自己、適合自己的生存空間便是自己人生取得成功的關鍵一步。因此為何商鞅、張儀、范雎等戰國著名的謀士都選擇來到秦國,這真的是歷史的偶然?的確歷史存在偶然,但是偶然僅僅存在與那些混亂政治的時期。自秦穆公以來秦國的政治是比較清明的,而各謀士之所以來到秦國更重要的是看出了秦國的各位君主相當的具有霸氣,具有一統四海的野心,具有知人、識人、用人、信人的本領和氣度。我們試問作為一位深思熟慮的謀士,他怎麼能不希望自己擁有一個堅固的靠山來支持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歷史中,秦孝公就是商鞅的這一個靠山,這就使得商鞅的才能得到能充分發揮。而且各謀士在自己發揮才乾的過程中能盡量希望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他們都認為秦國的君主就是他們要找的發揮才乾的依靠。這可以說是各國謀士來到秦國的重要原因之一。再者,秦國當時處於各諸侯的西部,處於相對蠻荒之地,東方的諸侯國多認為秦國是一個弱小之國,便不會把秦國當做爭霸的對手,這使得秦國可以很好的免於諸侯國之間的戰爭危害,由此使得秦國擁有了一個利於自己崛起的周邊環境。並且,秦國的中心為關中平原,經濟富庶,人口眾多,易守難攻,使得秦國具有一統四海的經濟實力。范雎就充分的認識到了這一點,他曾經對秦昭王說:「大王的國家,四年都是堅固的要塞,北方布甘泉高山、谷口狹隘;南面環涇、渭二水蜿蜒如帶;右邊有隴山、蜀郡;左面有函谷關、商阪,勇士百萬,戰車千輛。大王占據了地利、人和有利條件」。而各謀士也都充分的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不遠千里的來到秦國。
在當今社會,我們說競爭為人才的競爭,人才是決定一場競爭、一個企業的成敗的關鍵因素。由此可見人才對於一個集團、一個企業的重要性。秦國,在春秋及戰國初期,為一個名不經轉的弱國、貧窮國,能夠最終成為一統四海、橫掃六國的帝國,其中關鍵的一個因素便是「人才」的運用。
而在戰國一個征戰的時代,人才往往是可思、可盼而不易得到的。人才在選擇自己歸宿的時候也會充分的考慮這個歸宿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是否能讓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而這時候的秦國,就剛好滿足了各位謀士對他們歸宿選擇的標准。秦國歷代的君主,大多都有識英才重英才的能力,而且用人不疑,這就使得到秦國來的這一批謀士減除了後顧之憂,能夠盡全力地為秦國的崛起做貢獻。
從歷史的證明來看:「商鞅變法」秦國突飛猛進,張儀的 「外連衡而斗諸侯」政策給秦國一個靈活的外交,而范雎「遠交近攻」政策,更是讓秦國的軍事行動取得了輝煌成就」。秦國的這一批謀士還具有為了秦國而不顧生死的優良作風。比如說,楚懷王要以殺害張儀來換得秦楚聯合,張儀就不顧自己的安危隻身到了楚國,最後再憑借著自己的機智擺脫了危險。從這一種大義凜然的風范來講,秦國的謀士品格的確要高於他國謀士。除此之外,秦國的這幾位謀士也有一種為了事業而敢於做在他人看來大義不道之事,因為雖然他們已經離開了自己的祖國,但是對於自己的故鄉多少都會具有一定的留戀之情,當秦國即將滅亡自己祖國的時候,他們深明大義,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大勢所趨,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我們反推歷史,像商鞅、張儀、范雎這樣的能人智士沒有來到秦國,秦國的歷史是否會改變,秦國又是否能夠統一六國,北擊匈奴南征越族呢?但是歷史就是歷史,已經無法轉變,因為在這兒我們不得不承認秦國這些異國謀士對秦國一統四海的功績。由此看來,各國智者、謀士來到秦國,並非歷史的偶然,而是歷史自身發展的需要。因為秦國自身的潛力、秦國的優良政治、秦國的君明智主、秦國對歷代謀士的優待等都是各異國謀士最終選擇來到秦國的歷史根源,也正是這一批智者成就了一個帝國。
⑨ 蘇秦張儀成名的思想是什麼。
一、突破傳統的進取精神、復歸一統的歷史意識和重視外交的「安民」思想。
蘇秦突破儒學的孝、信、廉、義思想,指出「孝如曾參,乃不離親,不足而益國;信如尾生,乃不誕,不足而益國;廉如伯夷.乃不竊,不足以益國。」認為「信不與仁俱徹,義不與王皆立。」但蘇秦並沒有完全否定「忠孝信義」的美德,又指出「人無信則不徹,國無義則不王。」進而否定「自復」,提倡「進取」,並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自復之術,非進取之道也。三王代立,五伯蛇政,皆以不復其常。」「自復而足,楚將不出雎、章,秦將不出商於,齊不出呂隧,燕將不出屋、注,晉將不逾泰行。」可以看出,蘇秦散文里的「進取」,不僅針對個人價值的實現,而是謀求國家富強的長遠之計。如此的「進取」精神,不論古今中外,不論個人還是國家,都有積極的意義。
蘇秦具有對中國歷史發展趨向准確預知的歷史意識和歷史使命感。蘇秦意識到了中國歷史統一的趨勢,表達了「並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的願望,分析了中國統一的兩種可能:「縱親,則諸侯割地以事楚,橫合,則楚割地以事秦」, 蘇秦對中國走向封建國家統一的歷史命運把握是准確的,秦國一統天下的路線方針,正是沿著蘇秦所陳述的戰略進行的。
蘇秦表現出對國家外交的高度重視,認為聖明君王的主要事業應是「尊上交,務正利。」又提出不能讓人民捲入戰爭的「安民」思想。進而指出「安民之本,在於擇交。擇交而得則民安,擇交不得則民終身不得安。」 這樣重視外交的「安民」思想,無論在紛亂的戰國、楚漢之際,還是在當今的和平年代,都是難能可貴的。
二、辯證色彩的矛盾分析方法。
在重視國家外交的基礎上,蘇秦對各國的外交軍事矛盾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這樣的分析貫穿蘇秦本人活動的始末,也是戰國末期合縱以六國並力抵抗強秦成為主要形式的形勢下,擬作者系統誇張的必然。因而在蘇秦散文中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如分析趙國與齊、秦、韓、魏的關系:「齊秦為兩敵而民不得安,倚秦攻齊而民不得安,倚齊攻秦而民不得安。」「與秦,則秦必弱韓、魏;與齊,則齊必弱楚、魏。魏弱則割河外,韓弱則效宜陽,宜陽效則上郡絕,河外割則道不通,楚弱則無援。」 (公元前263年秦果然攻佔南陽,誘發秦趙長平之戰,證明這種分析是准確的。)
再如權衡了韓、魏外交策略的利弊:韓國如果事秦,「秦必求宜陽、成皋。今茲效之,明年又益求割地。與之,即無地以給之;不與,則棄前功而後更受其禍。且夫大王之地有盡,而秦之求無已。夫以有盡之地而逆無已之求,此所謂市怨而買禍者也,不戰而地已削矣。」 魏襄王「聽於群臣之說而欲臣事秦」,「夫事秦必割地以效實,故兵未用而國已虧矣。」
蘇秦散文中還分析了燕國與秦國、趙國,趙國和秦、韓、齊以及齊國與秦、魏、韓等各國的軍事關系。並對六國協作抗秦的斗爭有非常細密的籌劃:秦攻楚,齊、魏各出銳師以佐之,韓絕食道,趙涉河、漳,燕守常山以北。秦攻韓、魏,則楚絕其後,齊出銳師以佐之,趙涉河、漳,燕守雲中。秦攻齊,則楚絕其後,韓守成皋,魏塞午道,趙涉河、漳、博關,燕出銳師以佐之。秦攻燕,則趙守常山,楚軍武關,齊涉渤海,韓、魏出銳師以佐之。秦攻趙,則韓軍宜陽,楚軍武關,魏軍河外,齊涉渤海,燕出銳師以佐之。
值得注意的是,蘇秦不僅做到了「得情」,全面、准確地概括了當時各國的「隱情」(包括諸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以及諸侯間的關系、民心的向背等),並且運用極具辯證色彩的矛盾分析方法,深切分析了當時七國紛繁錯綜的外交、軍事關系,進而對不同的矛盾進行加工、選擇,指出各國外交的要害。在國際環境愈加復雜、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蘇秦散文的這些思想,必將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三、系統辯證的戰爭觀。
蘇秦散文中非常明確的表達了進行統一戰爭的必要性,通過「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歡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伯天下」的例子說明了「惡有不戰者乎」的道理,認為在統治者無道或天下混亂之時,戰爭是推翻無道統治,一統天下的唯一辦法。「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根據蘇秦散文的描述,使者的「言語相結」「辯言偉服」「繁稱文辭」和諸候的「科條既備」「書策稠注」「明言章理」 「行義約信」都不能使天下相親、統一。「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根據這些歷史的經驗,提出了「非兵不可」的觀點,肯定統一戰爭的必要性。蘇秦散文同時提出了「攻戰之道非師者」的見解,提倡「比之堂上,禽將戶內,拔城於尊俎之間,折席上者也。」說明取勝的關鍵在帷幄之中的策劃和謀略,而非疆場上的廝殺。
蘇秦散文中也表達了對爭奪復興的不義之戰的反對,闡述了不能輕信諸侯的蠱惑、不出賣別的國家、不應該首先發起攻戰的「後起」思想。蘇秦散文說「用兵而喜先天下者憂,約結而喜主怨者孤。夫後起者藉也,而遠怨者時也」,並肯定從前「齊之與韓、魏伐燕秦、楚」時「戰非甚疾」而使「天下獨歸咎於齊」的作法,說明了「約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強」的道理。還主張「善為國者,順民之意,而料兵之能。」通過「吳王夫差以強大為天下先,強襲郢而棲越,身從諸侯之君,而卒身死國亡,為天下戮者」和「萊、莒好謀,陳、蔡好詐,莒持續越而滅,蔡恃晉而亡」以及「智伯瑤攻范、中行氏,殺其君,滅其國,又西圍晉陽,吞兼二國,而憂一主,而卒身死國亡」的例子,說明了率先發動戰爭所帶來的禍患。
蘇秦散文中還說明了戰爭給社會造成的巨大損失及給人民帶來的巨大創傷和痛苦,認為戰爭要耗費大量錢財,會傷害國家的元氣。戰前,「中人禱祝,君翳釀,通都小縣置設,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則西虛中之計也。」行軍途中「矛戟折,鐶弦絕,傷弩,破車、罷馬,亡矢之大半。」戰爭過程中,「百姓理襜蔽,舉沖櫓,家雜總,身窟穴,中罷於刀金。而士困於土功,將不釋甲,期數而能拔城者為亟耳。」戰後,「戰大勝者,其士多死而兵益弱;守而不可拔者,其百姓罷而城郭露。夫士死於外,民殘於內,而城郭露於境。」更令人目不忍睹的是「戰之明日,屍死扶傷,雖若有功也,軍出費,中哭泣,則傷主心矣。死者破家而葬」的殘狀。最後得出「故民之所費也,十年之田而不償」的結論
由此可見,蘇秦肯定了統一戰爭的必要性,又反對爭奪利益的不義之戰,更清醒地意識到戰爭帶給社會、人民的巨大災難,提出了一系列節制戰爭、反對戰爭的觀點。蘇秦對戰爭的認識是全面的、辯證的。近年來,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面臨新的挑戰,蘇秦有關戰爭的這些思想,將給我們提供有益的參考。
張儀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外交家,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很成功的軍事家,《孫子兵法·謀略》雲:「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張儀恰恰做到了。張儀實現了他「連橫」的外交思想,向秦王兌現了「破天下之從,舉趙亡韓,臣荊、魏,親齊、燕,成伯王之名,朝四鄰諸侯之道」的諾言,(戰國策)張儀的一生對秦惠文王忠心耿耿,對秦鞠躬精粹。張儀在秦惠文王一代的外交,不管是弱魏還是弱楚,目的都是為了拆散六國的合縱聯盟,張儀的外交貢獻也集中表現在這里,所以李斯說:「惠文王用張儀之計……散六國之從,使之西向事,功施到今」。(史記)從張儀的連橫策略還演化出了著名的「遠交近攻」的謀略。《戰國策·秦策三·范雎至秦章》中范雎向秦昭王獻計:「大王越韓、魏而攻強齊,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之則害於秦。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則不義矣。今見與國之不可親,越人之國而攻,可乎?疏於計矣。昔者齊人伐楚,戰勝,破軍殺將,再闢地千里,膚寸之地無得者,豈齊之欲地哉?形弗能有也。諸侯見齊之罷露,君臣之不親,舉兵而伐之,主辱軍破,為天下笑。所以然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藉賊兵而齎盜食』也。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今舍此而遠攻,不亦繆乎?」這是連橫策略的具體實行,正是遠交近攻策略的幫助,秦國一步一步蠶食其他六國,從而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