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價的計算公式
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為:
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股票價格有市場價格和理論價格之分。股票的市場價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因而,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就有發行價格和流通價格的區分。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發行公司與證券承銷商議定的價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東權。這種股東權的直接經濟利益,表現為股息、紅利收入。股票的理論價格,就是為獲得這種股息、紅利收入的請求權而付出的代價,是股息資本化的表現。
拓展資料: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與股票的價值是相對的概念。股票價格的真實含義是企業資產的價值。而股價的價值就等於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根據趨勢理論,股價運動有三種變化趨勢。
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
即股價廣泛或全面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
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
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從3周至數月不等,其股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為股價基本趨勢的1/3或2/3。
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
反映了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修正趨勢通常由3個或3個以上的短期趨勢所組成
Ⅱ 如何計算一個合理的股價
市盈率可快速估算一個股票的股價是否合理!
通常15倍以內的成長股具有較高投資價值!
市盈內率是某種股票普通容股每股市價與每股盈利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 =普通股每股市場價格/ 普通股每年每股盈利
上述公式中的分子是指當前的每股市價,分母可用最近一年盈利,也可用未來一年或幾年的預測盈利。由於分母採用的不同,造成不同軟體的市盈率有所不同,這屬正常。
雖然市盈率是估計普通股價值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一般認為該比率保持在10-20之間是正常的。過小說明股價低,風險小,值得購買;過大則說明股價高,風險大,購買時應謹慎,或應同時持有的該種股票。但從我國股市實際情況看,市盈率大的股票多為熱門股,市盈率小的股票可能為冷門股,購入也未必一定有利,炒股就要追逐熱門股才能掙錢。
每股收益 0.25 元,這是半年的收益。計算市盈率時應該是:0.25×2=0.5元。
萬科的市盈率=目前的股票市價30.2元/0.5元=60.4
Ⅲ 股票價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法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的貼現率回;G是股答利增長率。
本年價值為: 2.5/(10%-5%) 下一年為 2.5*(1+10%)/(10%-5%)=55。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無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您可登錄會計學堂官網,免費領取10G會計學習資料;關注會計學堂,學習更多會計知識。
Ⅳ 股票的成本價計算公式
買股票的價格+券商的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
比如說你買入的股票價格是20元/股,買入500股,(此股為深圳的股票)總成本有:20*500+20*500*1/1000+20*500*3/1000。
備註:20*500*1/1000是印花稅,20*500*3/1000是手續費,Y說明:手續費各公司證券公司是不一致的,最高是千分3,最低每筆收5元。如果是上海的股票還要收每一千股一塊的過戶費,不足一塊的按一塊收。
還有,上海的股票是6開頭的,深圳的是0開頭的,賣出股票的時候也是按這樣的原理算的,賣出時可以收的錢有:賣股票的總市值-券商的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如果賣出股票收到的錢大於買股票的總成本,則有賺錢。
拓展資料:
股票投資成本是指企業在進行股票投資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現金流出,包括股票的買價成本和交易費用兩部分。
買價成本是企業買入股票時向股票出售人所支付的價格。買價成本既可以是股票在發行市場上的發行價,也可以是股票在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
交易費用是企業買賣股票時支付給為股票交易提供幫助的單位的報酬及向國家交納的與股票交易有關的稅款的總稱,包括傭金、過戶費、印花稅和委託手續費,前三者的含義和收取辦法,與債券買賣相同。
希望可以幫到您,還望採納!
Ⅳ 如何計算上市公司股票的合理價格
理性的分析主要考慮上市公司的贏利能力、成長性、每股凈資產、現金流量等因專素。
一般的行屬業市盈率為10--20倍,若每股贏利為0.5元,則股票價格在5--10元(市盈率*每股贏利)。
如果是發展前景看好的行業估價水平可以更高,如高科技、壟斷行業。
但僅考慮贏利能力還不夠,如鋼鐵企業贏利能力目前比較高,但投資多,產能過剩,成長性不好,股票估價水平不高。
市場上的股票價格是由市場的參與者按照不同的分析、判斷,共同確定的。沒有公式可以計算上市公司股票的合理價格。
Ⅵ 股票平均價格的計算公式
股票平均抄價格 = 總成交金額÷ 總成交股數 × 100%
總成交金額 =成交量×成交價
股票平均價格與成交價進行對比,可以斷定期間多數交易的盈虧狀況。作為盈虧的平衡點,均價對價格具有一定的支撐和阻擋作用。
Ⅶ 股票的合理價位如何計算
揭開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的謎團(股票篇)
關於這個命題,臨淵已經醞釀了很久了。本該早已經寫出,無奈最近股市正處多事之秋,各種問題紛至沓來,臨淵只能先分析一下形式,先幫大家梳理思緒。於是,這個命題的討論和編寫就耽擱了下來。(註:多事之秋,呵呵,真是很形象的形容現在的股市,正好秋天股市多事)
序言:中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潮起潮落,逐漸走向了正軌。我們今天經歷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粗曠型市場向科學集約型市場轉變的歷史過程。因為國家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個過程被大大縮短了,我們需要用1-2年的時間走過西方世界10年走過的歷程。在這個歷史時刻,大多數人感覺跟不上股市的節奏,實際上是沒有跟上國家快速改革的步伐。市場的不斷健全和穩定,追求超額回報的機會將會不斷變少。過去那種隨意操縱股票價格,任意拉抬如開飛機,遠遠脫離股票本身價值的事情,將隨著改革的步伐,漸漸的被控制和消失。股票投資以「價值」為核心,「只論多空不言庄」將是證券市場下一個階段的主題。所以,在迎來市場變革的今天,臨淵認為我們首先就要擺脫過去的觀念,與時俱進。臨淵可以很肯定的說,股票的「價值」作為我們「投資」的核心理念的性質,將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顯得重要。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衡量價值投資和合理價位呢??關於這個問題,臨淵覺得需要分把基金和股票分開論述比較科學
首先,我們先從股票開始談起:
1、關於「分紅率」。談論股票的價格是否合理,大多數的朋友不了解以什麼樣的標准進行衡量比較好。臨淵認為,以銀行利率回報來衡量相對比較有參考價值。那麼,我們首先確認07年央行的利率目標為五年存款4.5%/年。
舉個例子就是:如果我們存款100000元5年,那麼年回報將是4500元;瞥去股票炒做和遠期發展因素,如果我們把銀行利率等同股票回報,也就是說存款等於我們買進了一隻雷打不動年「分紅率」22倍的股票。
2、關於「分紅率」的換算。要注意的是,這里所說的還是年「分紅率」,還不是「市盈率」。「市盈率」只能說明企業的贏利能力,還不能很確切的說明購買股票的實際回報。大多數時候,企業贏利並不會作為分紅給予每一位投資者。因為運營的需要,企業贏利很多時候會被拿來做企業經營發展用,所以很多時候分紅就被轉股、增股、欠債的形式所代替
舉個比較形象的例子,如果在牛市中,我們購買一隻股票本應該只值5元,買了10000股,但是因為暴炒變成了25元,這個時候本應該每股分紅1元/股,但是企業用轉股的形式,把分紅變成股票。那麼我們本來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只變成了200股股票。如果考慮價值回歸和進入熊市的因素,價格回歸到10元,那麼我們本應該得到的10000元分紅就變成了4000元。
呵呵,兩者是不是差距很大。所以,「市盈率」根本不能和「分紅率」比較,從作用角度考慮,「分紅率」的實際回報參考價值至少是「市盈率」的1.5-2倍。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存銀行的回報以「市盈率」計算,存銀行就等於買了一隻「市盈率」只有11-15倍的股票。
(註:這里所謂「分紅率」和「市盈率」的換算,不能統一來看。其中有一個「紅利指數」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紅利指數」高的股票可能能按1:1換算,「紅利指數」低的股票可能會誇張到要按1:100換算,所以臨淵文中1:2的換算還是說的業績比較好的股票,垃圾股不在此列)
3、關於遠景。當然,在投資股票的時候,我們還要充分考慮該企業未來發展。也就是經常說的「遠景」。不可否認,很多機構經常會對一些關注企業進行未來業績的評估。但是,臨淵認為「遠景」仍然需要經過自己很仔細的研究和分析。股票是一種很錯綜復雜的集合體,有很多現象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在股票真實「市盈率」和「遠景」判斷上,例如企業合並收益、投資收益、出讓財產收益、資金注入收益等許多一次性收益,在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漏洞誇大業績以後,會不斷的誤導我們。
所以我們在判斷上,不能只相信機構的數據。機構經常會在有意無意間,把這些誇大的數據計算進去,做一份似模似樣的預測表。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如果沒有仔細的研究和甄別,很容易就會被機構套住。
4、關於行業。在投資股票時,認清今後的行業趨勢是很重要的。我們沒有辦法從今天很詳細的去分析未來幾年的細分行業趨勢。但是,從大的戰略角度我們還是可以做分析,然後就大戰略根據每年的變化,來看清細分行業的輪動變化。從大的戰略角度看,臨淵認為,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將是下一個階段的主題。臨淵這里所論述的和我們常規所劃分的行業有很大不同,屬於各個行業板塊中的一部分,但是卻有一定的針對性。
5、關於「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關於這點,臨淵在過去的文章中已經有詳細分析,這里就不多說了。總結來說,臨淵引用投資大師彼的.林奇就是「不要相信烏雞會變鳳凰」。從世界企業發展史來看,絕的多數的所謂「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都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就算整合成功,企業總體利潤上升,在面對企業規模變大和股票巨量增發的前提下,我們每一股的收益提升空間也是十分有限的。
那有的朋友會問,既然企業「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失敗可能大,那為什麼高層還樂此不彼呢??簡單的回答就是「資金」。只有在牛市股價高企的時候,採取這些舉措才能吸引到最大數量的資金。(有了錢什麼都好辦了,不是嗎??呵呵)
所以臨淵一直認為,除了極少數優質企業以外,大多數「資金注入」和「行業整合」的行情只適合中短期參與,如果想長期參與,可能在最後跌的都哭不出來的時候,別人用一句話就能讓你啞口無言,那就是「股市有風險」。
6、關於現中國市場的總體「市盈率」承受能力。臨淵覺得結合中國人的理財習慣、日本股市發展對比、中國企業的未來上升空間三點來看,大概靜態「市盈率」平均在30倍還是一個能夠接受的數字。臨淵很討厭有些人用動態「市盈率」去偷換概念。把原本高的嚇人的平均市盈率,用動態數據一扭曲,就誤導了很多不明就裡的人。宣揚這個概念的,其中有些人是別人利用的棋子,而有些人就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別有用心的惡魔。
所謂動態「市盈率」,說白了就是拿明天的還是預測的數據,來透支今天的股票價格。例如就現在看,平均靜態「市盈率」已經高達70多倍,已經遠遠高於了警戒線。但動態「市盈率」一衡量只有30多倍,在一些人的可以扭曲和誤導下,這個數據麻痹了很多人的神經。
要知道,日本當年進入10年經濟崩潰前的1982-1989年,其中最高的一天市盈率也不過高達92.28倍(1987年10月14日),引發了嚴重的泡沫經濟。可笑還有些人還在不斷利用媒體麻醉別人,稱什麼泡沫才剛形成。
所幸,管理層在相關方面已經作出了不少良性舉措,在遏止過熱方面開始逐漸發揮效用。關於具體舉措以及作用臨淵以前也有詳細分析,就已經發生的看,作用和影響分析基本到位,今天不再詳細復述。
在我們面前只要兩條路可以走,1、不斷的上沖,超過日本的記錄,再不斷的上沖,超過中國能夠支撐的極限,隨後同樣陷入倒退的10年的困境。
2、及時調整,回歸價值,多方舉措改革不斷深入,將金融危機的風險有效的控制在能力范圍之內。
臨淵堅信,我們睿智的管理層,應該能夠選擇一條正確的路,帶領我們走出困境,走向光明。
總結,臨淵認為就現在估值這么高的前提下,股票「長線」投資標准分為以下幾點:
1、屬於資源類、農業類、新興能源類、節能類、服務業類、社會建設完善相關類、金融類、高新技術類,這些產業中的優質企業
2、含「遠景」預期,在09年以前,真實市盈率在15倍以內的企業
3、具有良好技術優勢,廣闊發展空間,行業龍頭企業
有的朋友可能會問,這么高的要求,現在哪裡有什麼股票能達到標准??臨淵回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值得長線投資的股票只有千分之五。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股票股值太高。要不臨淵怎麼一直強調現在主要以短線投機為主,而不是長線投資為主。這些答案臨淵過去已經有了詳細描述,想知道答案的朋友,不妨回看臨淵過去的文章。
題外:臨淵過去分析的管理層舉措,「港股開通」、「紅籌回歸」的影響已經成為了現實。最近,臨淵認為管理層將壓制基金操作的預測,也開始出現了變為現實的跡象。隨著管理層推出「證監會關注基金銷售七種異常交易行為 」的舉措,一場控制基金資金鏈的行動將要拉開了帷幕。
Ⅷ 股票價格的計算公式
股價是指股票的交易價格,是一個動態的數值,由市場買賣方成交決定,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上下波動。
Ⅸ 請高手回答,一個上市公司的合理股價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1、上市公司的股價有市場價格和理論價格之分。
①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版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權×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②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2、股票本身沒有價值,但它可以當做商品出賣,並且有一定的價格。股票價格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證券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價格分為理論價格與市場價格。股票的理論價格不等於股票的市場價格,兩者甚至有相當大的差距。但是,股票的理論價格為預測股票市場價格的變動趨勢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也是股票市場價格形成的一個基礎性因素。
Ⅹ 一個股票的合理價位是怎麼計算的
用PEG指標選股的好處就是將市盈率和公司業績成長性對比起來看,其中的關鍵是要對公司的業績作出准確的預期。投資者普遍習慣於使用市盈率來評估股票的價值,但是,當遇到一些極端情況時,市盈率的可操作性就有局限,比如市場上有許多遠高於股市平均市盈率水平,甚至高達上百倍市盈率的股票,此時就無法用市盈率來評估這類股票的價值。但如果將市盈率和公司業績成長性相對比,那些超高市盈率的股票看上去就有合理性了,投資者就不會覺得風險太大了,這就是PEG估值法。PEG雖然不像市盈率和市凈率使用得那樣普及,但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決定股價變動的決定性因素。所謂PEG,是用公司的市盈率(PE)除以公司未來3或5年的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比如一隻股票當前的市盈率為20倍,其未來5年的預期每股收益復合增長率為20%,那麼這只股票的PEG就是1。當PEG等於1時,表明市場賦予這只股票的估值可以充分反映其未來業績的成長性。如果PEG大於1,則這只股票的價值就可能被高估,或市場認為這家公司的業績成長性會高於市場的預期。通常,那些成長型股票的PEG都會高於1,甚至在2以上,投資者願意給予其高估值,表明這家公司未來很有可能會保持業績的快速增長,這樣的股票就容易有超出想像的市盈率估值。當PEG小於1時,要麼是市場低估了這只股票的價值,要麼是市場認為其業績成長性可能比預期的要差。通常價值型股票的PEG都會低於1,以反映低業績增長的預期。投資者需要注意的是,像其他財務指標一樣,PEG也不能單獨使用,必須要和其他指標結合起來,這里最關鍵的還是對公司業績的預期。由於PEG需要對未來至少3年的業績增長情況作出判斷,而不能只用未來12個月的盈利預測,因此大大提高了准確判斷的難度。事實上,只有當投資者有把握對未來3年以上的業績表現作出比較准確的預測時,PEG的使用效果才會體現出來,否則反而會起誤導作用。此外,投資者不能僅看公司自身的PEG來確認它是高估還是低估,如果某公司股票的PEG為1 2,而其他成長性類似的同行業公司股票的PEG都在1 5以上,則該公司的PEG雖然已經高於1,但價值仍可能被低估。所以PEG本質上還是一個相對估值方法,必須要對比才有意義。用PEG可以解釋許多市場現象,比如一家基本面很好的公司估值水平卻很低,而另一家當前業績表現平平的公司股票卻享有很高的估值,而且其估值還在繼續上漲,其中的緣由就是這兩家公司的成長性不同。前者雖然屬於績優公司,但可能已經失去了成長性,用PEG來衡量可能已經並不便宜,投資者不再願意給予它更高的市盈率。後者雖然當前盈利水平不高,但高成長性可以預期,當前價格不見得很貴,只要公司能不斷實現預期的業績增長,其高估值水平就能保持,甚至還能提升。這就是股市的重要特徵,股價的表現最終都要靠公司的成長性預期來決定。對高成長的公司就可以出更高的價錢,低成長性的公司就只能匹配低價,PEG很好地反映了這一投資理念。